科研搞不出來的時候,大家一般都會幹啥?
不限於數學領域吧。一般想問題沒進展的時候大家一般都會做什麼呢?出去旅遊?和朋友約飯/聚餐?打遊戲?找導師談心?
我比較沒出息,一般喜歡縮成一團躺在床上,YY自己有一天功成名就,隨手一灌水就是一篇Nature,然後曾經罵過自己的老闆哭著跑過來求合作,曾經看不順眼的同事哭著跑過來求掛名,曾經拒過自己的期刊哭著跑過來邀稿,頓時覺得非常的解氣,於是便有動力起床繼續搬磚了……
想了下,除了看電影追劇刷知乎上網跟人扯淡之外,開始做現在這個問題的一年多快兩年時間裡,我主要幹了以下這些事情:
自學法語
一開始倒是為了看幾篇法文的paper,但是後來抱著字典啃了半個來月的paper,發現閱讀基本上無障礙了,於是自信心爆棚跑去啃了本法文小說,吭哧了好長時間,發現根本看不懂。。。
喝酒
一開始喝精釀,嘗試了包括修道院,酸啤,IPA,世濤在內的上百個品種,每種還都寫了差不多幾百字的品酒體驗,最後發現最喜歡帝王世濤。
然後去喝威士忌,嘗試了高地,低地,斯貝塞,艾雷島,斯凱島,朱拉小島等主要產區里常見的六七百元以內的入門款單一麥芽,還試過包括山崎和白州在內的幾款日威,最後發現最喜歡拉加16和阿貝漩渦。
本來還準備試試看白蘭地和貴腐那些的,看了看價格,被嚇到了。於是趁著特價買了一瓶雅文邑的vsop,告訴自己已經喝過了。
烘焙
腦子一抽買了個烤箱,於是放假在家的時候就和我妹做烘焙玩。。。
貼幾個這幾天做的東西:
重芝士蛋糕
凍芝士蛋糕
櫻花曲奇
馬卡龍
呃,好吧,我知道我為什麼paper做不出來了。。。
自學料理丫……(^?ω?^ )
嗯各位科研狗估計可以共鳴,其實,做飯和做實驗是非常類似的事情有木有?
先要閱讀paper啊不對是先閱讀某料理網站的攻略,然後寫出protocol;
接著按照protocol準備器具,夠買食材;
都準備好後開火做菜;
做失敗了要總結錯誤,更正
做成功了就……嗯開心
最後還要收拾實驗台清洗用具啊不對刷碗。
如果有什麼新發現新見解,還能寫攻略在某料理網站發表,影響因子大大滴有
總之,不能做一手好菜的廚子不是只好科研狗~~
謝邀 @劉銳
一般來說手上會有兩三個項目,一個做不出來就先換另一個做。並且科研工作也分類型,有收集/清理數據之類的體力工作,也有想理論、寫模型之類的腦力工作,兩種交叉著做,效率也會高一些。
實在難受焦慮的話,就刷刷八卦論壇,看看twitch上的遊戲直播。還有就是讀歷史相關的書籍或學術著作,一是跳出當下的思維方式,尋找靈感,二是一邊看這些百年、千年尺度上發生的事兒,一邊就覺得科研做不出來的煩惱,簡直是根本不值一提的小事……閱讀宏大的科幻作品也有類似效果。
當然,有錢買望遠鏡的也可效仿孫連城。
曾經搞不出來過很長一段時間,屬於科研尷尬期。
那感覺就像懷不上孩子下不出蛋,老闆不會跟你談心,要知道你是一個賠錢貨就應該早點明白人情冷暖。大家只看到有的人意氣風發的一面,吃屎的那一面說出來沒人信。
我就遇到過吃屎趕不上口感好的時期。
做什麼實驗都失敗。哪怕去測試,到了測試中心設備突然掛掉也覺得自己瘟神下凡。燒個爐子差點把房子點了。注射器憑空爆炸,我甚至以為是幻覺。接個工業電都能把線接錯了,差點渡劫。
極度的焦慮,體重直奔100以下。
反正也做不下,那就……放任自流吧。
學日語,看單片機,修整個樓層的筆記本,包括但不僅限於養狗養兔子養鸚鵡,攝影,看搖滾公社,甚至聽說誰有病了自告奮勇帶著去醫院,爬教學樓樓頂靜坐,我真不是去上訪。
每個人都有坎兒,不論你信不信,過去了也就好了。過不去再去死也來得及。
後來抱著買洋垃圾湊出來的一個ThinkPad筆記本給老闆看自己實驗的時候,覺得一切都是夢。
刷知乎,學做咖啡拉花,學彈鋼琴(後來學費太貴了不學了),刷網頁,看牛人視頻打雞血,看《社交網路》電影,看很黃很暴力的電影,出去約飯,逛超市,漫無目的地漂泊在研究的海洋。
嗯還有,書是每晚都要看的,小說歷史經濟政治都看,讓自己永遠在看書的路上。書不能停,停幾天就覺得自己浮躁了。
尤其是像我這種在實驗室沒人管、一個人奮鬥的人。嗯,真的特別孤獨。搞出來搞不出來,別人知道的永遠是有沒有文章被接收。剩下的沒人知道,也沒人在乎。只有我一個人知道,只有知乎知道,只有微博知道,朋友圈也不知道。高興是一個人,不高興也是一個人。真的是煢煢孑立了。
真心羨慕那些實驗室有著很好的傳統、大家一起討論問題、有導師時常能給建設性意見的同學。
也正常嘛,搞科研本來就是一個單打獨鬥的過程,習慣了就好。學著一個人做研究,對自己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不是嗎?也僅以此安慰自己了。
然後就發現這些東西並不能帶給我快樂和滿足,因為心裡一直有科研在懸著呢!所以放鬆幾天之後又老老實實地做科研了!
我對科研是真心的!
1.「科研卡住了怎麼辦?」 「下一回合就不卡了」
2.「科研卡住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3.「聽說跟著小電視一起搖擺就不會繼續卡了」
以前我還比較喜歡打遊戲看電影。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這些東西的興趣越來越低了,心裡總是放不下沒做完的項目。想想房價,想想行業普遍工資,還有心思玩嗎?能玩得進去嗎??所以即使放鬆一下,可能也就是玩一兩個小時遊戲然後就覺得沒意思了又滾回去看題目了。所以在被卡住的期間內,時間的大頭其實還是花在項目上。
具體來說,我一般是2-4個項目平行進行,所以一個項目被問題卡住了就換另外的項目做。但之前項目卡住的地方會時不時拿出來看,算是督促自己的潛意識能繼續思考卡住的地方。由於主要精力轉移到了其他項目,這個卡住的地方就會變得逐漸「陌生」起來,反而有助於新的角度、新的idea的催生。並且由於你主要精力不在原題目上,當你重新撿起原題目的紙時一般都是你內心確實想主動思考原題目的時刻,這種情況下隨後的思考由於是主動思考反而效率更高效果更好。就好比你父母逼著你每十分鐘就喝一杯水,那你肯定其實根本不想喝了。但如果沒人管你了,那麼你自己拿起水杯的時刻一般都是你確實渴了、缺水的時刻。這樣一段時間後,我會開始每隔幾天就產生一個新的思考這個問題的idea,幸運的話歷經幾次失敗後可能會找到正確的求解方向。
如果不幸運的話,長時間內一直沒有找到正確的求解方向,可能就要重新評估一下目前的處境。首先一定要確定自己在基礎的推導/環節上沒有犯錯誤。然後在和導師等人的交流下分析原因。是題目太難了?那可能要考慮換個簡單點兒的題目,或者加一些假設給他改簡單了。是自己太水了?那可能要考慮多讀paper、多交流、多學習。題目看上去並不特別困難、有一定客觀證據暗示題目是可以被做出來的、自己該學的也都學過了,但就是解不出來?可能還是要從自己的思維過程上找原因:角度太死板守舊,工具掌握得不熟,工具需要自己進行改造,或者沒有抓住問題的核心,等等。這三種情況,我都遇到過。所以不要覺得這三件可能性的發生是多麼令人氣餒、多麼不爭氣的事。對於科研新手來說,由於缺乏經驗,犯這三個錯誤簡直太正常不過了。
另外就是很多時候為了正確判明目前的處境,需要對已有的所有思路進行真正客觀、邏輯的分析,這是很重要的。我們正常的對問題的思考,很多時候其實是非常不理性、非線性、illogical 的,其中參雜了大量的一意孤行、一葉障目。A思路不好使,是不是應該評估一下A思路是不是本來就有毛病?之前我解個矩陣方程,用一個思路導導導解不出來。後來回頭一看,這個思路最後弄出來的是3個自由度4個約束方程,方程個數比自由度都多,那還導個屁啊?後面其實根本都不用看了,基本不可能行得通。B思路,導了半天發現B思路根本都不能把條件全都利用上——那你還悶頭導個屁啊,逗我呢?C思路別人搞了十幾二十幾年了,一直存在一個大毛病,我這個問題不想出現這個大毛病,但問題本身又沒什麼很獨特的與以前不一樣的地方——那你還指望用C方法不出現這個大毛病,做夢呢?類似這樣經常客觀分析問題、分析自己,有助於排解科研過程中的負面情緒、非理性因素,更有助於自身的成長、提高。對於以後想在學術圈紮根的人來說,宏觀地分析問題與解決方案的能力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是找題目、帶學生的關鍵。但在學生階段很多時候出於各種原因導師不見得會特意培養你這個能力,所以應該有些自我培養的意識。
共勉。
學編程。。。
結果編程成主業了。。。
*******************************************
竟然要教程。。。好吧,我就說下我入門看過哪些書吧。。。
本科就學過C語言,最多了解指針,結構體的概念
研一開始,旁邊的一個同門在看C++,所以,我也跟著買了這本書:C++ Primer 中文版(第 5 版)。然後,就開始編程不歸路了。。。
對我這種小白來說,根本就不可能在第一遍就把這本書弄懂。不懂的可以暫時跳過,往後看一定章節後再返回來。也有些不懂的地方是因為你計算機基礎不夠,當你以後翻閱過其它書後,再回來複習下。還有,看一些輔助的書,可以幫助你更好的理解這本書的內容,尤其是面向對象那一章。比如侯捷翻譯這兩本:
Effective C++ (豆瓣)
深度探索C++對象模型 (豆瓣)
了解C++簡單語法的時候,可以看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分析,我閱讀的是這本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分析 (豆瓣)
當時還是絕版書,只能淘寶買複印版,不過第四版正版書好像出來了,還用了C++新特性。很多人推薦《演算法導論》,但它太厚了,我堅持不下來。這本書章節安排循序漸進,舉得例子很容易懂,關鍵是,儘管薄,但內容一樣很全。
看完上述這些書後,你應該對C++基本語法所了解,看完第15,16章,也會對面向對象的編程和泛型編程有一點點體會,《深度探索C++》對象模型會讓你了解C++面向對象的實現機制。《數據結構與演算法分析》介紹了計算機常用的數據結構,讓你有演算法複雜度這個概念,還有一些排序,圖論,遞歸,分治,回溯,貪心等演算法,都是你閱讀別人的代碼,解決實際問題的利器。。。
接著你可以了解下計算機底層,這裡推薦本非常贊的書: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原書第2版) (豆瓣)這本書乾貨非常多,翻譯的也不錯。
再往上,應該就是操作系統層面了,當時看了現代操作系統(第3版) (豆瓣) 前6章,對操作系統是什麼,它實現怎樣的功能有個大致了解。然後就自己裝了Ubuntu,學習Linux環境編程,書就是大家都推薦的APUE:
UNIX環境高級編程(第3版) (豆瓣)
跟這類似的書還有:
Linux/UNIX系統編程手冊 (豆瓣)
還有網路這塊,我覺得最好的入門書就是那本自頂向下的方法:
計算機網路(第4版) (豆瓣)
我關注的並不多,最關注度的是傳輸層,這本書對傳輸層,尤其是TCP協議講得淺顯易懂。
接著就看更詳細的書
TCP/IP詳解 卷1:協議 (豆瓣)
我還是細看了TCP部分,其它的只是大致了解
有了這些協議基礎後,可以學習Linux/Unix網路編程的介面,推薦的書當屬UNP卷一:
UNIX網路編程 卷1:套接字聯網API(第3版)
我學習了前面那些章節,也就是對TCP,UDP網路編程的介面和流程有所了解,了解了IO復用技術,然後是後面那關於伺服器設計的那章。
另外,可能是這本書出現的比較早,對於io復用,只介紹了select和poll,現在epoll用得更廣泛些。尤其是對於那些復用非常非常多的io,而每次可用io又很稀疏的情況,epoll的優勢非常明顯。所以建議再了解下epoll,它和select,poll的對比有什麼優勢,又有什麼缺點,適用什麼場合。。。前面提到的Linux/UNIX系統編程手冊 (豆瓣) 下冊對epoll有簡單的介紹。
除了看書外,可以看看開源的代碼,寫寫demo。
比如,你學完C++ primer 前16章,和 數據結構與演算法 後,可以看看C++ STL的實現,推薦書:
STL源碼剖析 (豆瓣)
通過這本書,我主要看了解空間配置器和容器這部分。
再如:當你有網路,Linux基礎後,可以看看那些開源的網路庫或者框架,然後你可以仿寫一個自己的網路庫。。。
另外還有一些輔助的技能:gdb調試,shell腳本編程,makefile編寫等等
我直接從C++開始的,意識到自己C語言基礎薄弱,所以又通過另一本書快速補充C語言:
C和指針 (豆瓣)
暫時這些吧,準備秋招ing,後面如果讀到比較好的書再繼續補充。。。
謝邀。
我已經差不多把 來自未來的棋局 看完了。。第五局正在看。。
這是我看過的美劇歐劇的不完全統計……莫提看過的花式電影和各種無聊浪,但重點是千金難求效率高。
強迫症不允許自己把劇看亂了……需要有統計。
1、學外語
學好英語實在是太重要,尤其處於博士階段,需要寫英文SCI,需要開國際會議進行英文匯報和交流,另外,也是為將來出國繼續深造做準備,所以學習英文的時間基本不少於搞科研時間的四分之一。
發現個讀英文書的地方,把網址留下給大家
經典英文小說_英文小說網 英文小說網
再有好的網址會隨時更新
最近看完以及正在看的英文書如下:
2、看美劇
美劇讓我欲罷不能,恐怖懸疑劇情科幻政治通吃。此外,看美劇也可作為間接學外語的一種方式。
最近在追《The last ship》,因為對政治、軍事和戰爭感興趣,所以看得津津有味,饒有激情,聽說8月21日就要上映第四季了,翹首以待。
3、其他
看書、健身等等,在科研間隙完成上述兩項已是很花費時間,其他的一般需要在假期完成。所以平時很累的時候,如果真堅持不了會去睡一覺,以補充體力。
經歷了一年多的博士生涯,我最大的感觸就是科研做不出來的時候不要慌,不要著急上火,因為這些情緒沒什麼積極作用。我們應該做的是去努力挖掘問題所在,用力去思考,儘力去溝通,日復一日,堅持不懈地一點點啃噬難題,總會有一天會將問題吃透、攻克難關。
想一個新的題目,或者在原來的框架下做一個子題目。
最後成的,往往是子題。
科研搞不出來,最怕一段無所事事的真空期。
完全能理解那種無處著力的感覺,但問題都要解決。不建議長期用其他方式散心。散心不解決根本問題。散著散著,可能就畢不了業了。
一般科研搞不出來,是選題出問題了。
要麼是選題方向錯了,做了後發現和預期不一樣;
要麼是沒考慮到課題的可執行性,做到一半發現特別難做。
讓人難過的是,當初答應做坑爹課題,雖然自己有責任,但老闆也有責任啊。
到最後,鍋還是要自己一個人來扛。 真是無F可說。
我們實驗室有些人的工作,就是選題出了問題,搞得最後消極怠工,悲劇收場。
當做一件事,收效甚微,你卻還要做時,不可避免到了後期,你會減少工作量。
因為你做,你做不出結果,你不做,你也不出結果。
努力就很絕望了。
所以我們實驗室的那位,最後消極怠工。
博士勸退沒學位,呵呵了。
情感上大家都可以理解消極怠工。 但這沒用。
消極怠工似乎爽,但你知道,問題沒解決。
玩著玩著,你自己心理又不踏實,還充滿負罪感。
根本辦法是:
如果年級低,跟導師提出換課題。
如果年紀高,這個課題繼續做,混畢業;一邊爭取看看能不能做個短平快的小課題,或者該找下家找下家,該工作工作,做好下一步準備。
直面困難,不然還能怎樣呢?
老闆不負責,總要有人來負責吧,畢竟是自己的人生。
刷知乎。
旅遊?沒錢;
吃飯?沒心情;
遊戲?總是被虐;
導師?沒事去找罵?
只要打開知乎,看著這裡牛人如過江之鯽,還能和他們談笑風生,學習人生經驗,提高了自己的姿勢水平。
然後,以為自己也成了牛人,忘了努力。
看了大家的回答,都挺棒的~有看書的,玩遊戲的,發展各種興趣愛好的,一個人靜靜的,這些我也都來過,但不太想再展示個人的生活,而是想提供個思路,瞎說兩句。
- 我發覺好多師兄弟,包括我自己在遇到困境的時候啊,主要感覺還是孤獨無助,或者說是孤軍奮戰的悲憤感~~~而沖淡這種感覺的一個思路,就是追求生活里的煙火氣。為什麼這麼說呢,做科研啊,好多時候是抽離於現實世界去思考更深層次的東西的,好比一個人在後啟示錄風格的廢土世界裡探索地圖,能溫暖你的,往往還是一碗熱飯,一個同伴,和一隻狗。
- 就是說,要儘可能的去接地氣兒~比如很多同學說的做烘焙,玩各種DIY,我也嘗試了不少,不是說不好,這特別棒。但現在覺得,還是下潛的不夠,還是在端著。因為當你足夠焦慮和困惑的時候,這些特別耗費精力和耐性的事情你是干不下去的,它的功效多數時候是在朋友圈裝個逼~
- 所以,我的思路是,要真的去接觸不同的人,去干你之前想不到或者不屑於乾的事,要給宏大敘事的科研注入細枝末節、瑣碎的生活化場景,要充滿煙火氣,才有不斷啟程的勇氣和動力。
- 比如說吧,同樣是聊天,和師兄弟,朋友聊來聊去,車軲轆話說了再多,誰又不知道誰那點事。但和陌生人聊天就不一樣,也是我們這些讀博死宅的痛處,並不特別會聊天。既然大家都在知乎,就從知乎開始,隨便點進一個知友的主頁,了解一二後開始私信聊天,你可以嘗試用簡潔的話把你做的事情描述出來,也可以傾聽完全不同世界的聲音。當然,這只是個例子~
- 再比如,我一直是個自詡核心玩家的遊戲宅,從來不屑於玩什麼手游。後來偶然接觸了王者榮耀(好吧,我承認就是為了撩妹,還失敗了... ...),這遊戲從一個經歷過dota2和各種主機遊戲洗禮的宅眼裡看來,簡直粗糙,尷尬~但當你拉下身段去玩的時候,會發現它的更多社交屬性,和朋友或者陌生人的開黑會加強你和現實世界的互動,當然最好不要沉迷(騰訊請打錢,謝謝)。
瞎說這麼多,還是想和各位一起交流讀博生活,或者以後的科研生活的酸甜苦辣。其實,我之所以會有這個思路,歸根結底就一個原因啦-----------沒錢!(有錢早去買買買,吃吃喝喝了,誰TM費這個腦子!)
最近處在無實驗可做階段,主要幹了以下事情:1,看 琅琊榜,看 軍師聯盟,並向別人安利軍師聯盟,祈求提高情商,以免被指揮到隔壁「讀博讀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2,健身,打網球,做飯,身體和胃總要有一個在路上。3,學畫畫,從零拾起,處在茫然的狀態中,和我的projects一樣兩眼一抹黑。4,買買買,平時沒時間買東西因為沒時間糾結,這下可以盡情買夠一整年的。
刷知乎。。
肝陰陽師。。
昨天晚上一發十連抽,有點厲害呀。。
玩文明
如果是心情很down,時間又比較充足的話,會去刷綜藝。
綜藝包括但不限於《跑男1-5》、《花兒與少年1-3》、《真正男子漢1-2》、《明星大偵探1-2》、《極限挑戰1-3》、《我是歌手1-5》、《嚮往的生活》、《爸爸去哪兒1-4》、《全員加速中》等等。
還有各種娛樂新聞八卦新聞……
但不過都是圖個樂而已,沒有特別說粉誰黑誰
除了冪老師之外
————————————
看綜藝一般是用來舒緩壓力用的,除此之外,不做科研的時候倒是會逛逛論壇比如知乎,看看新聞比如《新聞聯播》、《海峽兩岸》和鳳凰衛視下的幾個時政以及人物訪談欄目等,畢竟是個小粉紅。
至於題主說的出去旅遊,我想想看好像也就只有我本科和碩士畢業那年假期去真正旅遊過,所以……
打遊戲嘛,感覺沒啥遊戲是我上癮的,棄了……
找導師?實驗死活做不出來的時候我是真不敢找老闆……
……
大概就這些,我也覺得我生活挺無聊的
推薦閱讀:
※應用 fMRI(功能磁共振)技術研究神經環路機制需要掌握哪些基礎知識?
※如何看待和評價「不做學術就不要去讀 PhD」這樣的說法?
※學數學/從事數學研究的你,有過的最中二的想法是什麼?
※現在醫學尤其是基礎醫學研究已經非常細化,那麼誰能夠組織這些碎片化結果構成全局拼圖?
※關於PhD選導師:選感興趣但是不強的導師還是選相對不太感興趣但是很強的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