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網友一邊倒的支持六小齡童上猴年春晚??
帝吧的朋友們你們在哪裡?出征春晚吧,讓我看到你們的表情包。
這回不用翻牆了,去吧。想懷舊怎麼不看老西遊?
王尼瑪也出來帶節奏,不知道為啥,我噁心最初聽說傳言六小齡童的節目被斃以後,我也是一邊倒向六小齡童。雖說後來證實這是謠言,但是身為一個普通網友,看到所謂的微博大神發的微博,自然就是信了。不是因為我們不具備判斷正誤的能力,而是我們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你媽媽告訴你自己洗碗比洗碗機省水,你們爭執,你媽媽最後說一句,不要跟我吵,我是你媽。久而久之,便不再質疑,不是相信了,而是辯論也沒有結果。時間再久,你就相信了。比如,大家初中都學過光合作用吧,你知道植物會進行光合作用,但是你能解釋出來為什麼嗎,你知道過程是什麼嗎,能完全回答上來的人很少,但是你相信,植物會進行光合作用。
再看這張圖片。
很多人會質疑支持六小齡童上春晚的,甚至有人說,「蛇年趙雅芝沒有來,現在想想也是挺生氣的。」但是我想問,孫悟空和白素貞和玉兔精等人是一樣的嗎?
這是白素貞
這是玉兔精
這個是孫悟空
再看孫悟空的經歷
孫悟空出自哪???
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
再聯繫一下之前的電影《大聖歸來》,比起其他動畫電影,想必喜歡這部電影的人多得多,因為不僅它製作精良,還飽含著傳統。
想起了之前看過的一個微博,什麼是傳統,無論什麼年齡的人坐在電影院里,不需要任何人的解釋,就知道那個猴子是誰。
這就是大聖,這是傳統。【不記得po主是誰了,侵權就刪】
而六小齡童,把大聖的形象演繹得最深入人心。
越來越多的人說新年缺少年味了,年味的元素之一就是傳統吧,就像貼對聯,吃餃子,這是傳統。大聖也一樣,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中的元素。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能把他加進來呢?
以上。個人覺得。。情懷站一部分。。跟風是一大部分。被營銷是一部分。。
而另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六小齡童或許只是對春晚吐槽的一個切入點而已。。。
但。講道理的話,也確實挺想他老人家上春晚的。。。畢竟還是代表傳統。老少皆宜。。只是不想參合在這波亂流中。。。如何看待全國網友幫六小齡童上春晚這件事--百度百家
「一隻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
全國網友幫助六小齡童上春晚的事情讓我深刻地理解了這句話。
沒想到在年末還能見到這樣的壯觀場景:大家身處在爭分奪秒集體刷車票的年關,居然還能騰得出時間來集體刷#六小齡童節目被斃#、#六小齡童上春晚#、#只要春晚需要隨叫隨到#的話題。
這種全民出動的壯觀局面,不久前也發生過一次,是帝吧「征戰」台灣FaceBook的時候,不過目的卻是南轅北轍:一個是為國家、為團結統一,一個是為個人,為情懷。
而且主戰場也不一樣,前者是在台灣臉書上,後來被網友以整帖的方式搬上大陸互聯網,我們才側面了解了一番戰局;而幫助六小齡童上春晚,卻是直接參与,簡單明了。
網友的態度簡單粗暴,一如:
「五百年前,你一人踏平天庭;現在,14億人幫你踏平央視!」
又如:
「只要讓猴哥上春晚,哪怕是什麼都不幹,坐在舞台上嗑瓜子,我也愛看啊!」
故事中的五百年後,「齊天大聖」的一個名號能讓天上的海里的地下的所有神仙下凡來助陣收妖;而今,六小齡童的一句「隨叫隨到」便能讓億萬網友統一口徑為其請命。
我支持這樣頗顯人情味的集體發聲,在這個物質生活極豐富、人情卻日益寡淡的時代,人們還有可以為之惦念的共同情懷,人們還能為了一個和自己非親非故的人發出溫暖的聲音,人們還能為了同一件有些許意義的事情或同心協力或「同仇敵愾」(當然不是真正的仇視啦),這未嘗不是一種人情味啊。
如果不是黨中央知道這隻猴子在億萬觀眾心中的影響力,恐怕還以為六小齡童這30年背著國家搞了個非法地下組織。
於是也有人質疑:這種在微博上刷評論上齊天大聖上春晚的行為實在有點腦殘,央視春晚導演組未必就那麼不堪?愈演愈烈只會讓人反感。
我也堅決同意這種不同聲音的出現,央視春晚導演組都是編製內有著豐富作戰經驗的精英,對於一個節目質量的優劣和節目、表演者所帶來的收視效果,應該是能提前科學評判的。
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這件事情會演變至今天的局面,會在互聯網上發酵至如此一發不可收拾的情況。
雖然,美猴王上春晚這件事情有漸漸失質的嫌疑,但我還是想說:「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
雖然知乎里有人寫著:六小齡童演的猴的確好,但它未必就是孫悟空。
是的,吳承恩「西遊記」里的孫悟空生得醜陋:七高八低孤拐臉,兩隻黃眼睛,一個磕額頭;獠牙往外生,就像屬螃蟹的,肉在裡面、骨在外面。
最符合這個描述的,是後來「西遊·降魔」里那個妖氣衝天的劣猴丑猴,絕不是86版「西遊記」里那隻人見人愛的美猴王。
可以說,真正的孫悟空的樣子是會嚇壞小朋友的,而且妖性難馴,甚至有可能還吃過人,實在算不上一個蓋世英雄。
我沒有看過原著,當時太小,生僻字太多,看不懂;後來長大,卻不願花時間去品鑒這本偉大的小說,覺得看看電視劇就差不多了。
所以,沒法反駁沒法申辯「六小齡童未必就是孫悟空」這件事。
可是,又有什麼關係呢,人們願意去相信:六小齡童塑造的含有戲劇精粹的靈明石猴,就是一個蓋世英雄、超級猴王。
世界這麼大,日子那麼長,誰還不能有點虛幻的信仰。
如果真讓大家此刻都明白,孫悟空其實是個吃過人的妖怪,那我們幾代人的童年都要被活生生地毀了。
還有以一顆赤子之心愛著孫大聖的「最小西遊學者」諾一恐怕也會難過得哇哇大哭。
我不願這樣,畢竟,我們如何能再過一次童年,我也不想殘忍地傷了萌娃的心。
我堅持我們的童年是天真無邪和陽光燦爛的,故事中那些真實的大道理、諷刺隱喻的修辭、複雜的歷史背景,就讓當時該懂的人去懂,我們小孩就只關心孫大聖怎麼打怪,什麼樣的年紀就該做什麼樣的事。
至少,那隻猴子讓我明白了「苦練七十二變,方能笑對八十一難」的道理。
有人用白岩松「人不要因為懷念而成為時代的阻攔者,因為再往前走,就不會再懷念」的這句話數落了互聯網上千千萬萬懷念86「西遊記」的觀眾和觀眾為六小齡童集體討伐央視的這種誇張行徑,認為這是有失理智的情懷捆綁。
大概是最近幾年電視劇、電影紛紛打著情懷的旗幟圈錢,往往是為情懷而情懷,把廣大觀眾都給圈怕了圈煩了,現在提到「情懷」,反而有些膩歪。可是「美猴王」這張情懷牌卻是不需要任何加工和粉飾的,大聖就是大聖,本身就是無敵。
我也知道,86版的電視劇「西遊記」的確是在被人文化、臉譜化、英雄化、美化過後而成了一個老少皆宜的主旋律電視劇。
可是,即便是如此,那又怎樣呢,至少我在幾十集的電視劇里學會了這句話:苦練七十二變,方能笑對八十一難。
至少,在往後漫長的人生里,我都能明白:一個人只能不斷努力練好自己的「七十二變」,使自己足夠強大,才能毫無懼色地面對千難萬阻。
這是人生道理啊,如果一個戲劇作品違背了故事本身的旨意,卻能讓千千萬萬的人從中獲得一個人生道理,那也是一種貢獻啊。
現在不都強調價值觀么,現在不都褒揚勵志成長么,那麼,當年的電視劇「西遊記」所傳遞的價值觀是何其的端正,講述的主人公命運又是何其的勵志向上。
「你在苦海里翻起愛浪,我在東龍宮翻江倒海」
我愛喜劇之王周星馳演繹的既傲骨又深情刻骨的至尊寶,我愛那個在苦海里翻起愛浪的臭猴子;我亦愛六小齡童扮演的既頑劣執拗又深明大義的孫行者,我愛那個不屈飼馬官而自詡齊天的驕傲大聖。在我心裡,他們都是可愛的猴子。
無論是過去觀眾對六小齡童版孫悟空的崇拜和喜愛,是後來對周星馳版至尊寶的悲喜交加,又或者是現在對美猴王不能上春晚產生的莫名的憤慨和遺憾……
都是在用來說明,孫悟空這個角色,在經過了幾十年的戲劇雕刻和藝術創造,已經不單單只是一個影視經典角色這麼簡單了,它變成了一種關乎時代、關乎情懷、關乎精神的文化符號,人們為它集體發聲,並非煽動性洗腦式的傳教行為,人們是為了自己。
「??」
公眾號:朗讀者,ID:shreader「首個因同名電影朗讀者命名的公號」,歡迎通過微信搜索ID或名稱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獨家分析。
我森森的相信,那些在網上高呼要在猴年春晚看孫悟空的,那些在好友圈裡傳播拐賣兒童一律死刑的,那些認為快播的辯詞精彩的是同一群人。按照這個邏輯,豬年的春晚上都應該有你們的身影
其實就倆字:情懷。百事的廣告里,當音樂想起時,你看到了什麼?僅僅是六小齡童?僅僅是孫悟空么?
輿論一邊倒這種現象,如果放在整件事上應該是有問題的,所有人都能想到的孫大聖央視竟然沒有邀請,應該不會是簡單的忘了。
但是都不重要,上上下下幾代人,要的就是一個情,要的就是在猴年來臨的那一刻,我們的情可以寄托在某一個點上,這是一個釋放情感,產生共鳴的問題。
每個人對生活可能都會有過不滿,甚至暴戾,但是響起熟悉的音樂,出現熟悉的面孔,聽到熟悉的語調,也許所有人都會回到最純真的狀態,一切煩惱都會暫時忘掉,這種感覺是很可貴的。
可能大眾都想找到這種感覺,所以輿論才會一邊倒,也可能是我的認識過於感性了。
我希望知乎裡面的人有知識有能量有邏輯有見識有素質,我希望裡面的人以實力耀目,能力不足的人靜靜看靜靜學習,而不是靠標新立異,這種標新立異並不代表其思維新穎有主見。
反對媚俗本身就是一種媚俗——米蘭?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我指的評論區的現象 懂的人自然懂?﹏?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是看到滿屏的謾罵才想起來還有猴王這個人的。
別人怎麼想的我不知道,我就是想過年陪老人看春晚的時候能有個自己認識的演員表演的節目而已。
我只是覺得很好玩,一群中國人罵幾個中國人,又有一批中國人過來嘲諷那群中國人。
大家多年來對央視的不滿,找到了這一個突破口,強力猛攻,這個沒錯,但作為突破口,也不是隨便誰都擔得起。換一個節目被斃的消息放出來,能否有這個氣勢?
一部經典西遊記,一個經典美猴王,影響一代人,用心打造的付出,收穫是長遠的,雖然平時淡忘了,想起來還是濃烈的這裡面涉及兩個「懂」
懂六小齡童的人自然是想讓他上春晚的
懂央視的人…這個時候不罵人就很好了事實上不是容不下六小齡童。而是容不下孫悟空這個形象。
想到猴,就會想到孫悟空,想到孫悟空,就會想到大鬧天宮。
來,跟我喊:大鬧天宮是什麼?
沒錯,我看到這個話題的第一反應就是營銷,於是沒過多久我就在自己的公眾號上推了如下一篇文章。觀點是原創的,冷眼看世界,比起那些造謠推波助瀾的至少還有一份節操。雖然都是營銷,洒家辛辛苦苦碼字運氣好了也就博大家一思,不玩噱頭,只跟個風,也算想猴爺敬個禮了。
我是從百事可樂的廣告和一個配有六小齡童戲服照片的圖文截圖了解到這件事情的。相信很多人也是心懷感動的看了上面的廣告和截圖。
百事的廣告切入點很好,章家幾代人演猴戲的 傳承瞬間讓人情緒激蕩,「優秀文化傳承」這一點引起了觀眾的共鳴;70、80、甚至90後看到視頻後會突然想起青春、童年,最美好的時間,西遊記帶給我們的快樂,於是我們陷入了懷舊。當傳承和懷舊的情懷被點燃,大多數人都要跟風的一邊倒了,一瞬間微信被一片罵聲刷屏,更是很多人說堅決不看沒有六小齡童的春晚。
我覺得在這件事上,暴露出信息不加深究就廣為傳之的缺陷,同時也顯現了面對情感時群體喪失了理性和獨立的思考現象。縱然明年是猴年,相信在六小齡童節目被春晚槍斃的假消息出來前,大多數人不會有「我要在春晚上看到齊天大聖」的想法。如果是提前呼籲而沒有實現的話,發一番牢騷也在情理之中,而事出之後的一邊倒,除了情懷因素外,還有高逼格腔調。
這件事情最大的贏家是百事可樂,雖然最後有些突兀,但廣告成功勾起了我的情懷,再買可樂時我會為我的情懷買單。
文字功底差強人意,詞意表達馬馬虎虎,各位看官輕拍。
這是評論么?也只有知乎才有些理性的觀點了,看著春晚導演200多萬的評論,住址電話被曝光,才知道這個社會充斥的浮躁與網路暴力。。。猴王傳統不假,但大多是被營銷號和自己那點所謂的情懷搞不清東西的跟風狗,在微博里,空間里,朋友圈裡轉發著評論著,彷彿就是一個標籤一樣,引以為豪,然後風頭一過,該幹嘛幹嘛,春晚沒有猴王還是會照看,春晚有了猴王,更是成了一種談資,真是可憐,可悲,可怕
個人覺得上不上都行,沒必要因為被各種營銷號洗腦就覺得大聖非上不可。
看到過一個知友分析過「洗腦」這件事情。當一個邏輯反覆出現在你的眼前,你會認同這個邏輯,並從潛意識裡面相信它。
舉個例子,我說:怕上火。
你腦海中是不是出現了王老吉/加多寶?
可是憑什麼呢?我買點敗火的葯吃不是更好? 具體的那個答案我扒拉扒拉,能找到再粘過來。
空間看過一張圖,扔上來吧:
還有三年就豬年了,讓我們答應德華,大家的熱情不要褪去好嘛?
導演簡直跟南京大屠殺主謀一樣一條微博底下被罵幾百萬回,做錯了什麼?沒請六小齡童最多算個失誤,是不是他一人決定的也說不清。
再說,平時那些個明星發點自拍就上萬的話題度,六小齡童各種視頻訪談發出來沒人理,也真不怪央視會沒選他。那麼多童年回憶死忠粉平時都不關注他央視當然也不關注他了。
不要說的跟請了幾個當紅明星就沒法看了一樣,這麼多老少皆宜的相聲小品不才是春晚的重點?要說誰誰把六小齡童擠了那也在雜技表演里找啊關歌舞表演什麼事。
如果真的有人去看那什麼戲曲春晚,那不也是央視的東西嗎?
猴年看猴王很好 我也覺得如果能看到很高興 但是12月春晚投票並沒有火起來 只是看到幾家粉絲再投 現在搞成這樣挺噁心的 什麼踏平央視什麼的 挺無聊的 上春晚的其他明星應該也挺吐血的呵呵呵 炒作什麼的呵呵呵 這也反映中國的現狀 挺可悲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