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中為什麼曼楨最後回到了鴻才身邊?

是因為對愛情的絕望還是對孩子的愛?她的悲劇性結局是誰導致的呢?


對無望的生命已經沒有依賴,彷彿生活的借口就是孩子.為了孩子,我可以犧牲自己的獨立,和一個不愛的人勉強下去.
小人物的悲劇也是大時代下的悲劇.並不僅僅是曼楨的錯,或者世均的錯,或者曼璐的錯.
可以這麼說,每個人都有錯,但是你並不知道什麼是對的.
這個時代並沒有給女性太多的機會,不管是舊式的女性還是念過書的新派的女性,依然生活在舊式的生活價值觀下.這個價值觀並不給女性多少尊重,女性依然作為傳宗接代和男人的附庸而存在.
曼楨在小說一開始的時候,是一個堅毅樂觀的女性,念過書,同時具有舊式女性的溫和品行和新式女性的素質.背負愛情的同時背負家庭,這樣的女性怎麼可以說不好.
但是曼璐的事情之後,顯然不管是家庭還是愛情方面,曼楨都是無依無靠的.曼楨曾經也想去找來世均,彼時,如果世均真來到了,興許還可以重新來過.
一個女性,並不能做到真正的獨立,恐怕也是一種悲哀的.將自己的宿命寄託於家庭或者愛情,總之,不是寄托在自己身上.這恐怕也是舊式教育一直灌輸的結果.
放於今天,再來看.許多年過去了,恐怕中國的女性主義的教育並沒有進步多少.
當然,不是曼楨不想獨立,那個時代也不允許像她這樣的女性獨立,也因此,曼楨最終從了祝鴻才.她是被那個充滿偏見和勢力的時代所打垮.更多的還是憐憫和惋惜.
回不去不僅僅是那段感情,而是我站在河的那一段,已經渾身濕透.


完全為了那孩子,哎,真傻,我真的是魯迅那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了。


"她究竟涉世未深,她不知道往往越是殘暴的人越是怯懦,越是在得意的時候橫行不法的人,越是禁不起一點挫折,立刻就矮了一截子,露出一副可憐的臉相。"


壞人露出可憐相你就放軟了態度,始終是太傻了


顧夫人的軟弱,曼璐的自私陰暗,世鈞的優柔果斷,都直接將曼禎推向深淵。
想起人口拐賣,人犯頭子告訴買家,毒打,強姦,懷孕生了孩子,就一輩子跑不掉了。
想起與不上進的男友分手不成被潑硫酸的女孩,被親媽逼迫,說你已經這個樣子了,除了那個男的,今後不會再有人要你了,你最後還是只有嫁給他。男友獰笑。
社會也不給未婚媽媽好過,流言蜚語,茶餘飯後,終是人言可畏。
曼禎看著得了猩紅熱的可憐孩子,破罐破摔的嫁給了猥瑣下流的祝鴻才。
韓寒有一條微博,大意是,發生了怎樣的事,你們要我寫出個所以然,實際上這件事我已經寫過了,慘劇是很快就要被遺忘的,新事不過是舊事,悲劇反覆發生,寫了出來的文章,看懂的人少,記住的人更少。
半生緣本是說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舊事,我看這樣的荒唐事,現在也是有的。


在我理解就是與命運怎麼抗爭都達不到期望,和祝洪才在一起完全是破罐破摔,與命運妥協了吧


有了孩子後 有時覺得靈魂跳出軀殼 看著忙碌的自己 莫名地感嘆竟然可以這樣犧牲自我 包括追求任何想要的卻和孩子衝突的事

曼楨沒有了世均 萬念俱灰下孤獨冷清地生活~但曼璐去世 孩子病得嚴重 沒人照顧的時候 母性牽扯著她。祝鴻才這種人再娶的女人會如何虐待孩子,曼楨的心一定充滿擔心和恐懼。惟有嫁給祝鴻才,才能長久地保全孩子~這樣的犧牲,現實中很多母親都默默做著。孩子也許比男人靠譜,而孩子最後也都會離開,很多女人的一生就這樣靜靜地在瑣碎的,甚至無愛的日子裡流逝。


不知道。猜想了幾個可能的原因。

第一,生無所息,行屍走肉。

我曾經把自己封閉在全黑的房間里四天,每天只吃2塊錢的粉絲和泡點必要的奶粉充饑。求生慾望極低,打字及此淚三行。我曾問過一個1994年生有幸禪修的朋友,我想過去禪修,他有緣結識大師禪修過一個月說那是他生命中最快樂一個月,我能理解。然而很遺憾,禪修在大陸是要27周歲或以上。而且他說我封閉自己,全天無光,那會瘋會偏。

談及曼楨,她可能也是感覺生無可戀,只是為了活著。所以選擇又有什麼區別???

第二,母愛,女性的本能。家,人的需求。

有孩子的地方,才有完整的家。在每個人的世界裡可能都有它定義的愛恨情愁,是非黑白。我的世界已經把對錯看的很淡,不過是每個選擇。

對於曼楨而言,世均對她的是愛,難道鴻才對她的不是嗎?都是的。而曼楨愛慕的是世均,厭惡的是鴻才罷了。而鴻才還有對曼楨強烈的羈絆就是孩子。然而這個羈絆既長久也不長久,每個人都不得不承認,每一個孩子在它成年之後,它就要去尋找和組建自己的家。說這個時間長久是因為給了鴻才很長的時間去對曼楨好。世均的愛的回憶早已被時光凍結在記憶之中。說這個時間不長久是因為小說寫到孩子已經不小,曼楨依然沒有放下對世均的愛,可還有那麼多年,誰說的准?

原因可能太多,然而能力有限,期待諸君補充。


推薦閱讀:

寫小說應該逢迎讀者還是無愧於己?
杜拉斯《情人》第一段里的「那個男人」究竟是誰?
獸人怎麼仰睡?
如果你是牛魔王,怎麼避免兒子被帶走,妻子受辱,愛妾被殺,自己被擒的局面?
小說《了不起的蓋茨比》到底好在哪裡?

TAG:小說 | 文學 | 半生緣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