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會說生子當如孫仲謀?曹丕就真的比不上孫十萬么?


曹操,字孟德,綽號大嘴,擅長張嘴胡吹,愛好比作古人

曹操帳下四大古人

  1. 張郃:「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豈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邪」
  2. 荀彧:「吾之子房也」
  3. 徐晃:「徐將軍可謂有周亞夫之風矣」
  4. 許褚:「此吾樊噲也」

曹操口中四大猛獸

  1. 縛之必急虎奉先:「縛虎不得不急也」
  2. 不能爭鋒瘋狗策:「猘兒,謂難與爭鋒」
  3. 吾無葬地馬兒超:「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
  4. 曹家寶駒千里休:「此吾家千里駒也」

因為曹操總是張嘴就來,所以難免打臉

曹操的打臉三友

  1. 可托全家張邈: 「太祖之徵陶謙,敕家曰:我若不還,往依孟卓。」——此人後來背叛
  2. 不動之節于禁:「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此人後來投降
  3. 不棄孤也魏種:「唯魏種且不棄孤也。」——此人後來潛逃

曹操眼中的劉備

  1. 當年一起喝酒:「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2. 後來漢中對峙:「賣履舍兒,長使假子拒汝公乎」

曹操口中的夏侯淵

  1. 平涼州時:「宋建造為亂逆三十餘年,淵一舉滅之,虎步關右,所向無前。仲尼有言:吾與爾不如也」
  2. 死漢中時:「淵本非能用兵也,軍中呼為白地將軍」

曹操夢中的劉雄鳴

  1. 第一次投奔時:「孤方入關,夢得一神人,即卿邪」
  2. 反叛再投奔時:「太祖捉其須曰:老賊,真得汝矣!」

「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整句話是這樣的,孫權比的是劉表的崽們而不是曹丕

那為啥不把孫權和曹丕比?因為曹丕他爹還活得好好的唄

其實這種句式曹操早就用過了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踩一捧一,如出一轍

曹大嘴說話都是隨口一感嘆,用不著較真

然而他那個小心眼的兒子可能就較真了

孫權稱臣之後曹丕樂開了花,封大魏吳王大將軍加九錫已然大魏第一人,還得寸進尺非得幫孫權養兒子,不交兒子就想搶,搞得孫權脾氣上來了不再玩君臣遊戲,之後曹丕兩次親征伐吳,大將軍的位置也一直空著再也沒封過。

曹丕如此執著於徵服孫權,大概就是因為曹操這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吧

另外,曹丕完美的繼承了曹氏大嘴基因,而張遼就是曹丕成為二代目曹大嘴的代表作

比作古人:「此亦古之召虎也。」

張嘴胡吹:「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前半句:生子當如孫仲謀。
後半句: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不是拿孫權和曹丕比,是拿孫權跟劉表兒子劉琮比。劉琮繼承父親管理荊州,結果在曹操南征時不戰而降,同樣繼承父兄基業管理江東的孫權卻有魄力抵抗曹操,保住了江東。
後來曹操與孫權戰於濡須,曹操看到孫權的戰船車馬整齊有序,感嘆孫權年少有為,跟前面劉琮投降的事例一對比,才有了「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慨。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養兒子得養這樣的,能守住老爹打下來的江山,養個劉琮那樣的窩囊廢,真是把他爹劉景升的臉丟光了。
有了劉琮投降送荊州的事做鋪墊,曹操才會下意識把孫權作為子輩去評價。
更何況,曹操和孫堅平輩,認孫權為子輩,本來也沒占孫家便宜~


回答里各種我比古今政治家聰明系列,看得也是醉了。。。

具體到這句話,真不是討孫權便宜。曹操年紀比孫權大將近30歲,和孫堅是一輩的人。類似的話袁術也說過:使術有子如孫郎,死復何恨?不過說的是他哥。對古人來說,能當我兒子多好那是非常高的評價。

至少到劉備死之前,碧眼兒的綜合素質(政治、用人、權術、外交策略、乃至平衡各方利益)各方面是毫無懸念三國最高一檔。18歲上台,26歲打贏赤壁之戰,37歲拿下荊州,40歲干翻劉備。開發江南,舉賢任能,部下團結和睦,外交左右逢源,外來軍閥和本土豪族平穩合流。各位想想看相同年紀你們都在做什麼。。。。

金庸說過,中國優秀的政治家,有三個條件,一是忍,包括克制自己之忍,容人之忍,及對敵人的殘忍。二是決斷明快,三是權力欲。

這三點在孫權身上表現得都非常出色。

套話不說了。

赤壁之戰,抗擊和順降兩派吵得不可開交,他哎呀呀如之奈何不表態,實際上糧草輜重俱備。這是忍。

然而周瑜要五萬,孫權只給三萬。還放下一句,孤當續發人眾,多載輜糧,以為後援,邂逅不如意,便還就孤,孤當與孟德決之。既給你定心丸,又不把所有注都押上去。這也是忍。

對盟友說翻臉就翻臉,對功勛宿將皇親貴胄說下手就下手,這是忍。

按說他們孫家,基因里是有很強的殺伐暴戾氣的,但在孫權的前期,幾乎完全看不到。以至於當他後期完全不需要掩飾這種暴戾的時候,彷彿換了一個人一樣。這也是忍。

至於決斷明快,權力欲,這些例子就不用再舉了。

歷史評價孫權特別像勾踐,不算是最好的CEO,但絕對是超強的董事長。如果要當他的臣子,朋友,恐怕永遠如芒刺在背。但作為一個政治家,孫權是個天生的奇才。而政治家,本身就不是普通人能拿來當朋友的。

你說後期的話。。。。碧眼兒臉孔一板,反正誰也比如我活得長,誰也沒東吳活得長。不服?不服我殺我兒子都不眨眼,還在乎你們幾個鍵盤俠?


吳錄曰;是冬魏文帝至廣陵,臨江觀兵,兵有十餘萬,旌旗彌數百里,有渡江之志。權嚴設固守。時大寒冰,舟不得入江。【帝見波濤洶湧,嘆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遂歸】。孫韶又遣將高壽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於徑路夜要之,帝大驚,壽等獲副車羽蓋以還。

有人引了曹操言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記載,那我就引下曹丕和孫權爭鋒後的表現吧。


客觀的說,三國時代第二代領導人中還真沒有比的過孫權的。

而不客氣的說,曹丕在孫權面前就是辣雞一個。

很多人也先別急的罵,看一看那位大人物對於這二者的評價:

所以說,一個和能幹,能幹到可惜現在都沒有這樣的人,而另外一個,卻是平庸,縱然有才,也是在文學上的。所以,事實上已經很明顯了。當然,很多人如果非要覺得你們比他厲害,比他聰明,比他更熟悉歷史,那我就沒辦法。

其實,從根上講,曹丕本身也是沒辦法和孫權比的,怎麼比?曹丕是真正意義上的二世祖,掌權之初,北方便基本上已經平定了,而且總共執政才不到七年,七年能做什麼?曹丕又做了什麼?除了文治上的一些貢獻外,對外沒有大的功績,對內沒有很卓越的功效,當然,或許曹丕有那個實力,但是,他卻沒有那樣的運氣,所以,很多人誇讚的那個雄圖大略的曹丕,基本上都是自己想出來的,曹丕本身可以算是一位賢君,但是,他還是沒資格算什麼真正的雄主,至於和孫權比,孫權是什麼?是真正的雄主,是可以和魏武帝曹操昭烈帝劉備並駕齊驅的一代雄主。

大家可以好好看看孫權的事迹,孫權也的確不是某些人嘴上所謂的孫十萬就能否定。十九歲繼承兄長孫策的事業,當此之時,東吳領土才不過江東六郡罷了,然而,等到孫權七十一歲死時,江東的領土又是多大呢?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漢之涘,東苞百越之地,南括群蠻之表,擁有荊州、揚州、交州、廣州四州之地,甚至還攻入了越南地界,基本上已經遠超當時兄長孫策之時的基業了。

尤其是孫權在中國海上的擴張,更是遠超曾經:

章洪德,邁威神。感殊風,懷遠鄰。平南裔,齊海濱。越裳貢,扶南臣。珍貨充庭,所見日新。海南諸國,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遠者二三萬里,其西與西域諸國接壤。《吳鼓吹曲·章洪德》

所以說,十九歲即位,能夠如此銳意進取的守成之君,歷史上有幾個?但凡曹丕能做到孫權的三分之一,以曹魏的實力,天下早就統一了,然而,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就算是曹丕率軍南下攻打這個實力遠遜自己的東吳之時,都是瞻前顧後的,故而,曹丕他憑什麼和孫權比?就憑他繼承的基業比孫權雄厚嗎?

笑話,何況,歷史一千多年了,這麼多的人,真正的大才,哪個不是在讚歎孫權的?

其實,就連那個盡量美化曹魏的陳壽,對於這個而者的評價,細心之人也能看出而者的差距:

評曰: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句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貽厥孫謀以燕翼子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三國志·吳書·吳主傳》

的確,說了孫權很多缺點,但是,功績卻是沒人能否定的,憑藉江表數郡便能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而其最大的問題,也是其死前對於繼承人的安排出了問題。

評曰: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三國志·魏書·文帝紀》

以上就是陳壽對於曹丕的評價,表面看上去,確實很不錯,沒有任何不好聽的話,但是,不僅比孫權的少,而且真正實質的東西,什麼也都沒有說,基本上的意思就是,曹丕是個天才,很有文采,然後呢?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而且陳壽還加了一句,如果曹丕能更豁達大度一點,公平一點,或許可以比的是古代的賢君,大家說,這不是廢話嗎?總之陳壽是誇無可誇,而對於孫權則是,想可以的損,但是你也不得不加上他的功績,如此,兩相比較之下,曹丕確實沒辦法和孫權比。

不過,客觀的說,孫權確實也不太行,至少在開創上是比不上曹操和劉備。

但,若是論治國,論權謀,論審時度勢,論用人識才,至少在那個時代,就算孫權不是最厲害的,也是牢牢排在第一列的。

好了,不多說了,下面的一篇文章,是我以前寫過的一篇關於孫權的文章,很久了,所以裡面的一些缺點也很多,我也知道,也不改了,歡迎大家吐槽,不過,那篇文章也算是在大體上是把孫權一生做的事和孫權的能力都闡述出來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漢末篇】江左孫氏三雄之孫仲謀傳


曹丕,生於中平四年(187),崩於黃初七年(226)

曹叡,崩於景初三年(239)

高平陵之變,正始十年(249)

司馬懿,薨於嘉平三年(251)

孫權,生於光和五年(182),崩於神鳳元年(252)

曹丕在這點上確實完全沒法和孫大帝比

曹老闆地下有知,也只能悲嘆:生子當如孫仲謀!


只要能守住先祖的基業都是好子孫,當然能在先祖的基業上開疆拓土的就是聖子孫。

曹丕和孫權都守住了各自的江山。

曹丕≌孫權

曹丕唯一不如孫權的地方只有身體不好,壽數太少。

曹丞相有點過謙自己的兒子了。

孫堅作為海盜怎麼生出的混血兒子。

心裡能沒有點B數嘛。


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為什麼曹操會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因為曹操看見孫權的軍隊「舟船器仗軍伍整肅」。
曹丕就真的比不上孫十萬么?
曹丕並不是劉表的兒子。


世界上有一種神奇的生物叫別人家的孩子。


不要相信這些寫詩的,為了押韻,啥都能湊。

比如:

冤冤相報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群太監上青樓。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一起熱成狗。

春眠不覺曉,處處蚊子咬。夜來巴掌聲,不知死多少。

春宵一刻值千金,絕知此事要躬行。

朕與將軍解戰袍,芙蓉帳暖度春宵。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網一方
乘興見之,臉胖且長
乘興會之,腰如大水缸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錢不在多,夠花就行。

人之初,性本善,不做作業是好漢,老師來了怎麼辦,快拿菜刀跟她干。干不過,怎麼辦,召喚迪加奧特曼!

所以,類似

「草榴,生子當如孫仲謀」之類的句子

題主千萬不要當真。


看原文

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三國志裴注》

曹操看到孫權軍隊嚴整,就感嘆說,生的兒子一定要像孫仲謀一樣,劉景升的兒子像豬狗一樣。曹操南下,劉琮望風而降,這裡只涉及到把孫權和劉表的兒子劉琮作比較,並沒有比較曹丕和孫權的意思,所以也就不存在曹操認為自己的兒子不如孫權。

事實上,曹丕在此時還沒有掌兵,曹操也不會看見曹丕掌兵,從後來曹丕的表現來看,曹丕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明君,與孫權相比,曹丕治才有餘而權謀略遜,並非弗如遠甚,只恨天不假年。


孫權比曹丕大六歲,比曹植大十歲,但是接班早啊。孫權十八歲繼承了孫策的事業,那時曹丕曹植還小,尚在學習階段。
從孫權繼承江東到赤壁之戰之間的幾年裡,曹操未必把年輕的孫權放在眼裡。結果發現孫權年紀輕輕居然能夠樹立威信,統御江東諸多元老,我想這是讓曹操最驚訝的吧。
所以可以認為,曹操正是一邊逐漸認識了孫權的能力,一邊加強了對兩個候選接班人政治能力的培養。
所以後來曹丕幹得不比孫權差也是正常的。


這是一道閱讀理解題。容我把題干補全。

請閱讀下面的材料,回答問題。

「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余。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裴註:《吳歷》曰:「……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謂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裴松之注)
試論述:
(1)為什麼曹操會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2)曹丕就真的比不上孫十萬嗎?

然後我們再試著回答這兩個問題。

答:
(1)建安十八年,孫權親率大軍與曹操對峙一個多月,軍容整肅。雙方各自罷兵,孫權退了五六里地還回來擂個鼓,開個小玩謔。曹操不禁思緒回溯,想起五年之前的赤壁之戰:劉表病亡,劉琮舉家歸降——荊州得之何易;孫權斷案,周瑜火燒連環——赤壁敗之何憾!如今,孫權小兒面對自己,竟然泰然自若,指揮從容。曹操是欣賞人才的,因此,才臆氣翻湧,謂然興嘆——
生子當如孫仲謀。
(2)聯繫下文「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可知,曹操並不是拿自己的兒子在跟孫權比。他對比的是孫權/劉琮,結論是跟孫權一比,劉琮就跟豬狗一般。所謂「貨比貨得扔」。他扔的是老劉家的兒子,何來「曹丕比不上孫權」之說。況且,曹操如有欲見之能,回頭再橫槊賦詩,就不能是「周公吐哺」那個氣魄了。正所謂——

文遠大破仲謀日,
捷報不要告乃翁!
因為——
寡人的臉會疼。

就醬。


曹丕雖然有點小心眼,喜歡自吹自擂,但是對待功臣老朋友的態度上比孫大帝知高到哪裡去了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只有我曹操和劉備是相匹的,孫權算什麼,生子當如孫仲謀,就只是我曹某人的兒子而已

+++++++++++++++++++分割線+++++++++++++++++++++++++++++++

看了下題,確實是偏題了,對不住了

但我還是想說下去,就是這麼倔強

姑且不論曹丕和孫權,我們先來看看曹老闆,皇叔和十萬的差異

曹老闆文武兼修,文有短歌行,觀滄海等等,自家孩子也是教育抓得好,曹丕著有《典論》,曹植七步成詩加上洛神賦更不必細談,曹沖更是歷史上的神童;再看武德方面,擊敗袁紹,抗擊烏桓,統一 北方,更有屯田舉措,為北方經濟打下基礎;

至於皇叔,從黃巾起義起就一直在征戰,雖然早期沒能創下地盤這些,但皇叔的名聲確實傳開了,而且皇叔個人武力絕對不低,不像影視劇里的映像,可以分開關張對戰,並且多年征戰都沒有掛掉;在後面徐州後更是創下了大片基業,皇叔不像曹老闆有世家大族的支持,有荀氏,鍾氏等大族的支持,自家也沒有兄弟幫襯,全靠個人魅力吸引手下,諸如糜家,趙雲;皇叔也不像小霸王那樣有個文武雙全的好友可以舉家支持,在江東創下基業;

曹老闆和皇叔共同之處就是二者都想或者都有一統天下拯救蒼生的心愿,並且畢生為之奮鬥,這也是皇叔為何發動夷陵之戰的緣由,皇叔其實明白沒有荊州,隆中之對就是空話,所以在暮年才要最後再嘗試一把。認準一件偉大的事,並且為之堅持下去就可以稱之為英雄。

孫十萬的事大家都知道,軍事家?文學家?好像都不算,勉強算個政治家,如果晚年不整那麼多事的話。捅得一手好盟友,選得一手好繼承人。多說一句,曹丕有這麼次嘛


就是曹操自己,以一個君主來也講未必超得過孫權。


建安十八年,曹操率領四十萬大軍進攻濡須口,孫權率兵七萬抵抗月余,曹操遠遠的見對面將士嚴明整肅,不禁脫口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過了幾天,孫權給曹操寫了一封信比較有意思,說:「春水方至,公宜速去」,又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這是曹操誇獎這個比自己小得多的對手,比的也是劉表的兒子。不關曹丕什麼事。

釋源:《三國志》裴松之注。《三國志·吳志·吳主傳》:「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余。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裴註:《吳歷》曰:「……權行五六里,回還作鼓吹。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謂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但是要比較他們兩個呢。

先說曹丕。
曹丕本身很有才華,自己是三曹之一,同時又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藝理論專家,曹丕自幼好文學,於詩、賦、文學皆有成就,尤擅長於五言詩,與其父曹操和弟曹植,並稱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他還是三國的第一個皇帝(首先稱帝),冊封孫權為吳王但不出兵相助東吳抗蜀。 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復漢朝在西域的設置。他三次出兵南征,沒有取得什麼效果,但是能及時止損,也沒有什麼傷害。

再說他的缺點
曹丕稱帝後,實行九品中正制等政策,用人權從地方收歸了中央,但也導致魏國的統治實權逐步被士族壟斷,喪失了曹魏政權在全國的中央地位,讓司馬懿留守,沒有找到很好的大將來負責南征,
我們看三國志陳壽的評語:
陳壽:「文帝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藝兼該;若加之曠大之度,勵以公平之誠,邁志存道,克廣德心,則古之賢主,何遠之有哉!」

接下來是吳大帝。
孫權老練,年紀輕輕就展現了過人的政治頭腦和見識,接替了兄長建立的問題重重的江東基業,名為守成,實則開創。他舉賢任能,伺機而動,並將它發展壯大,能屈能伸,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政治家。
孫權親征定律,孫十萬,這些都成了很多人的笑柄,確實軍事指揮非其所長。他重情而多疑,晚年傷害了很多忠臣良將,很多功臣之後都默默無聞湮沒在了人間。 兩宮之爭表現也很昏庸。廢孫和,殺孫霸,立孫亮,為滅亡埋下禍根。 下邊還是看看陳壽的評價:
陳壽:孫權 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 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賜厥 孫謀以燕冀於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哈哈 兩個人的照片都長的一樣。

總的來說,曹丕是政治家,文學家,文學理論家。孫權是政治家。

對比來看,曹丕是確實不如孫權的。大帝應該和曹丞相對比。

重點突出一個"大"字!

有部分內容取材自網路,侵刪。


曹操說這句話的時候是在建安十八年(215年),那時孫權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赤壁大敗曹操,濡須口和曹操打得有來有回,東吳上下君臣和諧,能人輩出(至少當時曹魏能看到情況就是如此),同時那時張遼還是個無名之輩(建安二十年),孫劉聯盟還沒破裂(建安二十四年),孫權和江東士族也還沒鬧掰。可以說那時孫權已經取得了他一生大部分功績,而其黑點大部分還沒有發生,所以曹操有此一說很正常。


第一,他比較的是劉表(荊州牧)那個傻兒子和孫堅(豫州刺史)的兒子孫權。作為跟自己同期風雲際會各自掙得一份家業的兩個軍閥,倆人的兒子一個望風投降一個剛正面,所以才會有豚鼠和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慨嘆。

第二曹操的兒子們這個時候除了死掉的長子曹昂,其他的都還沒有可以獨當一面的機會和年紀。作為一個父親看到對面那個紫髯小兒能繼承父兄的基業、人脈,可以不卑不亢的跟自己對抗,他說出「生子當如孫仲謀」,心裡想的大概就是「我家的那幾個兔崽子以後能不能也這麼出息」。
結合曹沖死時,曹操對兒子們(曹丕曹植曹彰)那句吐槽「吾之不幸,汝等大幸 」可以看出,他對兒子們的要求是極高的。這幾個兒子可並不弱,但即便是之後可以廢漢獻帝坐上皇帝寶座的曹丕,在他眼裡也只是矬子里拔大個的妥協選擇(才高八斗的曹植甚至沒有被選)。
第三,曹操有喜好厲外(死人)垃同(活著的)的一貫言論風格,他喜歡對得不到的、失去的或是對方的人才,表現出各種好評;對自己現有的人才卻則經常給出差評。


曹劉生子孫仲謀


推薦閱讀:

你生在東漢靈帝去世前十年,在有現在全部記憶的條件下,來日你願意投奔未來的哪一方諸侯謀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三國真實中的諸葛亮真的有演義中的那麼神嗎?
為什麼在赤壁之戰如此出名的情況下,陳友諒還是以同樣的方式作死了?

TAG:三國 | 三國演義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