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彈琴要保證手型,但錄像里鋼琴家的手型、觸鍵卻並不符合要求?
在德國學鋼琴演奏和鋼琴教育,在教學法上幾個教授都提過手型的問題,總結下來說一下。
普通學生,尤其初學要保持比較圓的手型,因為這是幾百年來鍵盤演奏史總結出來的最容易發力的手型。這個是最基本動作,就像寫字必須先學楷書,然後才能學行書,草書一樣,掌握了這種基本動作,才有可以學習更高級的觸鍵方法的能力,才可以用其他的手型。並且,我教授直到現在還建議我們彈古樂派跑動的時候,保持球狀手型,離手掌最近的關節發力。
當然,對於准專業和專業的學生來說,手型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一直握個球」的形狀,在遇到比較大的和弦/音程,顯然無法保持這個形狀。再高級一點,手型和觸鍵是有直接關係的,不同的觸鍵需要不同的手型,彈大多數古典樂派以及之前的作品,大多數時間都要保持這個手型,尤其是跑動,音階。
在慢版樂章和浪漫派以及之後的時期風格,經常要用到手放平,更多的用指肚觸鍵。在一些特殊的Artikulation,比如兩個音用一個小的連線連起來,需要彈得很軟,手指需要很慢的離開琴鍵,否則太突兀,這種情況也可以用指肚觸鍵。再高級一點,一隻手也要做到有的手指用指尖,有的手指用指肚,來突出某一個音,產生不同的色彩。
當然,這些都是是很高級的觸鍵方法,只有到了至少准專業水平才會用得上,初學者還是老老實實按照老師的要求「成握球狀」。不過,中國很多老師只知道這個手型,知其表不知其源,盲目的要求學生只能用這個手型,這也是錯誤的。
只知其表盲目模仿大師也是錯的,至少要知道大師為什麼用這種手型,這種觸鍵。並且就算知道了為什麼,也不要輕易模仿,很多時候大師做的不一定對普通人適用,更有甚者是錯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古爾德,他的坐姿非常奇怪,其實是因為他有心理疾病,只能用那一把椅子,所以只能坐得那麼低。由此導致他首先不可以彈很多李斯特,拉赫瑪尼諾夫之類的曲子,後來小臂疼痛難忍,他自己也多次在日記里提到,並且,他只活到了五十歲。。。
手型,觸鍵,怎樣發力,這些並不是玄學,都是現代醫學,解剖學可以解釋的,甚至有一些用初中物理就能解釋。德國有些音樂教授是學醫出身(我們學校就有一個),也有不少音樂家後來學了醫學。並且德國有專門給音樂家看肌肉類病的診所,還有一個專門的學科叫Alexander Technik,就是研究音樂家怎樣發力的我關注手型訓練的問題很長時間了,特別是在培孩子練琴的同時,利用業餘時間閱讀了很多資料,跟很多大牛也交流過,我自己也是80年代鋼琴熱的琴童之一。
我的結論是:目前尚無任何關於手型訓練和未來演奏水平之間的相關性的有效理論模型。
目前比較流行的幾種說法,在統計上實際都是站不住腳的,邏輯有明顯漏洞。
例如:大師們已經封神,無須按照標準手型演奏,但他們初學時是按照標準手型練的。
這明顯是一個嚴重缺乏證據說法。不但沒有任何事實證明這個說法,甚至還存在反面證據。以郎朗很小的時候演奏視頻顯示來看,他那時和現在的手型並無區別,按照教科書的要求,可以說都是「不正確」的;王羽佳幼年錄製的教學示範演奏的視頻中,手型是「很標準」的,而現在成名之後的視頻中,手型依然那麼「標準」,也沒有什麼變化。
當然,這仍可以解釋為:郎朗和王羽佳天賦異秉,不足為證,但這恰恰說明了,沒有什麼公認的證據能就這個問題得出有效結論。
其它的各種說法和它們的漏洞就不說了,總之既無解釋力,又無預測力,所以沒有什麼方法論的意義。
如果要充分研究這個問題,應該設計好長期跟蹤實驗模型,控制手型以外的其它所有變數,以測試手型和未來演奏水平之間的相關性。
例如找一個實驗組,一個對照組,實驗組嚴格要求手型,對照組完全不要求手型,除了這兩個區別,其它教學內容完全都一樣,長期跟蹤,或許有可能得出學習過程中對手型的要求是否與未來演奏水平有相關性的結論。
但是我更傾向於:這樣的實驗很難設計。因為個體差異的複雜性,讓你很難界定是否做到了「控制變數」。
但昭義老師非常注重手型是事實,但昭義老師教出了很多鋼琴明星也是事實。但是你很難說這兩件事中,前者是後者的充分且必要條件。因為但昭義老師還有很多別的過人之處,但昭義老師也有很多不成才的學生。
老師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都會有很多的個人經驗,有很多老師教學成績斐然,但他人在歸結原因(即形成某種理論解釋)時卻未必正確,很可能老師多年堅持一種教學手段卓有成效,但是有可能真正起作用的卻是該老師的人格魅力,或者該老師語言表達能力出眾,或者該老師音樂修養深厚。
還回到手型這個話題,我想大多數的非專業人士都是糾結於:「注重手型耗費時間,不注重手型又不敢冒險」。
但是要注意,我的結論並不是「手型論」是鬼話,我的結論是:這事目前沒有結論,特別是沒有任何真正普遍有效的理論模型。
所以我只能關注個體,比如陪孩子練琴的過程中,不斷跟大牛們請教,嘗試不同的方法,以求提高練習效果。套用專業老師一句話,如果你彈到悲愴熱情了,還在糾結於手型問題,那就真的太噁心了!初學的基礎手型是必要的,因為我們首先需要在鋼琴上"站"起來,彈琴是有一個"架子"在的,但是當你程度很深了,已經能在琴鍵上愉快地奔跑的時候,你的手型取決於聲音,即我想要創造出什麼樣的音質,表達什麼樣的情感。這時的手型是為了聲音服務的,好的音樂是用耳朵聽出來的,並不是看誰手型漂亮就是好的。我們需要的不是漂亮標準的手型,我們彈琴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聲音!聲音!聲音!如果學習鋼琴到了一定高度,還拘泥於所謂手型,那麼就會像被捆住了手腳的運動員,永遠困在那裡!過分糾結於手型而忽略了聽覺,像聾子一樣盯著手看是一個鍵盤樂器學習者的悲哀,是本末倒置的傻X。
有人說貝多芬彈琴其實很難聽,他聽不到聲音,內心暴躁焦慮。觸鍵生硬,一直都在砸琴發泄內心的苦悶!究其根本還是聲音,音色,音質啊!要聽,用耳朵聽,用心感受,而不是死糾著手不放!
為了柔美的音色,我可以輕輕觸摸!為了爆發的效果,我可以把手並在一起,像劍一樣擊出這個音!由有形到無形,才標誌著演奏者技藝的純熟。
我不懂音樂。但是看別人開蘭博基尼的開40碼緩緩壓過來,超有氣勢。老爸開雪鐵龍開40碼別人就問他是不是車子要大修了?
我的理解和體會,正確的手型就是最省力,動作最小,做容易正確演奏的手型。
而鋼琴家的力量,靈活性,精確度,獨立性,已經超過演奏的需要,以至於可以揮霍一點在不正確但是自己覺得爽的手型上。卸腰
貝克漢姆的貝式彎刀全世界只有他一個人會踢,而且也不符合常規技術動作,但是他如果沒有多年的傳統技術磨練肯定踢不出來那種球。
吉諾比利的「凌波微步」感覺就是30%腳步30%的身法40%的精準度混合而成的,每一個技術動作都離規範動作差好遠,但是他需要100%的基礎腳步練習,100%的基礎身法訓練,100%的標準投籃訓練,才會知道如何把這三個東西按照適合自己的比例組合成一個獨有的技術。
鋼琴家們的手型都是對的,聲音也都是對的。只是我們為了方便初學者形成正確的手型彈出正確的聲音,給他們加了一些不必要的要求而已。
關於手型,我覺得完全沒必要糾結是否握球。唯一標準,放鬆自然。當然了,第一指節要出力掛住鍵不能折,手掌往後的全是放鬆的。
第一步,垂下手臂放鬆。
第二步,手臂保持放鬆,手掌保持下垂時的原狀,然後拿到琴鍵上。這就是你本身的自然手型。
不說太細,只粗說大致的手型變化,就這個自然手型為基礎,該彈顆粒性的時候稍立,該彈飄飄柔柔的時候稍平。剩下的就是音樂了,用耳朵聽,來檢查你的手型帶出來的是否是你想要的音色。
鋼琴的擊鍵方式是要保證以最小的疲勞度來準確的完成演奏任務的。
因為鋼琴擊鍵具有高強度高頻次高控制需求以及時間持久等特點,如果不能保證科學的擊鍵手法,則很容易手腕酸痛。無法持久的演奏長段的樂曲。
鋼琴家們看似不標準的手法,其實暗含了兩點:第一,這個手法對他來說能夠堅持整個樂曲甚至整個音樂會演奏完畢,身體不會出問題。第二,這個手法能夠正確準確的完成演奏任務。那麼如果能滿足這兩點,這個手法對該鋼琴家來說就是正確的手法。
在初學者對老師手法要求表示疑惑的時候,試著問問自己:
你自己的手法能滿足持續演奏半小時,兩小時,甚至八小時而不出現手腕酸痛等身體不適嗎(請不要拍腦袋,親身試過再說)?
你自己的手法能完美演繹曲目所要求的力度以及速度以及音色嗎(換句話說,聲音好嗎)?
如果這兩個回答都是肯定的,那麼你就有維護自己手法的資格,否則還是先學習標準手法吧。大師的手,手腕,手臂,一般是遠比初學者發達的,他們能駕馭的方式,初學者未必能駕馭。
舉個例子,羽毛球,打高遠球老師要求你引拍到腰,然而電視上冠軍選手從未見過引拍幅度如此大的,只因為這些專業運動員在力量速度方面遠超常人,所以他們不需要那麼大幅度的引拍也能正確擊球了。我個人的一件來說。
手型在入門階段重要,它起了一個鍛煉掌指關節受力發力的習慣問題。這種受力發力鍛鍊出來,可以有效的保護1、2指關節,防止折指以及受傷。同時良好的手型,決定了觸鍵,觸鍵角度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音效。但是,手型不是需要一直存在的。
在曲譜來說,某些音區窄的手型定式,比如緊密的12345,良好的手型適合演奏。音區寬的手型定式,比如八度,再以手型去做,就會難以達成。因此,在鍛鍊出了良好的受力發力習慣後,保證手指在接近平展的狀態下,仍然以掌指關節支撐受力,那麼就可以將手型攤開了,攤開的手型,無論是推,還是轉,還是以後面力量帶動的落提,不僅不會有觸鍵的問題,反倒因為手型的解放,而有了更遠的音區控制力。
刨去為了追求特殊音效而產生的特殊演奏技巧,剩下的差異可以理解為專業選手和業餘選手的區別
比如古典鋼琴家,人家練的多了,身經百戰了,哪一個鋼琴家的作品沒有練過?爵士樂手更厲害了,從古代到現代,練得更多。
這樣一番訓練,人家的力量,控制力,柔韌性已經從業餘進化到專業,也就不是一般業餘選手能夠比的了。加上有的鋼琴家歲數大了,關節可能不太好,可能更走形,但是因為人家基本功太紮實了,所以出來的聲音仍然是非常棒的。
業餘選手因為沒有這麼多的訓練,所以在控制力等方面無法達到這個境界,只能循規蹈矩來。
所以說啊,不少業餘選手雖然看了很多鋼琴家的演奏視頻,但是畢竟too young。說到底,還是要老老實實學習,不要盲目模仿大腕的一些不規範的動作,這樣對手損傷很大,而且,你的聲音也達不到人家的效果。紮實基本功訓練是所有鋼琴家必經的階段,不可以忽視。
當然自娛自樂也就沒那麼多條條框框了,只要不傷手就好。
最後說一句,其實還是有很多大腕按照基本功彈的。只不過他們彈得太快,可能看不清楚。手型就是個騙人的玩意兒。
題主知道嗎?菲伯爾教程美國原版上面並沒有手型的內容,但是進入中國後很多老師覺得不可思議,沒有手型讓他們怎麼教呢?所以菲伯爾中國版就加上了一些關於手型的內容。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手型。我是鋼專畢業,可我彈琴,大指的掌關節和小指的第二關節還是會癟,達不到標準的要求。所以當一個老師不知道上課該給學生講什麼的時候,抓手型的毛病是一定抓得出來的。說白了手型就是用來讓老師上課混課時的。手型是老師的需要,不是學生的需要。
我上課也給學生傳授技巧,但我只會糾正學生的動作,不會糾正手型。彈琴是個動態的過程,而手型是一個靜態的概念。你就知道保證手型是多麼扯淡的一件事。
推薦我之前寫的一篇文章吧:不摳手型,學得更好
我從錄音棚的角度來回答一下吧
錄像是給人看的,聲音才是給人聽的:在錄像里你是看不見聲音的答案。這是個1+1=1的過程。
人的手的形狀本身不是千篇一律的,這個世界上沒有標準的演奏「手型」,可能會有某種比較「通用」的演奏手型,但你應該用什麼姿勢演奏鋼琴只有你自己能發現
風清揚教令狐沖用指代劍,一劍戳暈田伯光。發生這一幕有兩個前提:1,令狐沖劍術基本功已練得滾瓜爛熟,2,風清揚是個一流的劍術老師
假如令狐沖當時劍術不精,一劍戳出去連穴位都找不準,風清揚會怎麼說呢?
謝邀。初學者都得把基本功練好,沒練好基本的手勢是不行的。就像@黃娟娟所說的一樣,得先讓雙手在琴鍵上「站起來」,再進而練習如何在琴鍵上「行走」,「奔跑」,甚至是「跳躍」。但這得練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不用保持著手勢
鋼琴家已經達到揮灑自如的境界了,初學者還是要硬性規範下。鋼琴家大概小時候也是這麼練出來的吧。
不要說鋼琴家,一個彈的很熟練流暢、有一定水準的人就可以自如些了,但恐怕揮灑不了。
因為初學者不按照手型來就練不出來,達不到訓練的目的。而鋼琴家們已經把技術訓練的都很好了,無需再要求手型。
一,關於放鬆,泳姿有很多種,蛙泳,仰泳,自由泳,狗刨,每種學會了都可以放鬆自如的游,但效果和用途不同,因此不重視手型或重視二者在大部分情況下都可達到放鬆。
二,高抬指和所謂的中國式手型的真正實用價值在於 在學會一種觸鍵演奏方法的同時學會如何控制管理自己的手,因為很多手型規範的動作在沒有訓練過的手上是做不出來的。在規範手型的過程中,你更好的學會了如何控制手的動作,能做好高抬指,指尖觸鍵等一系列動作的人,也會輕而易舉的做到塌指彈,掌關節塌陷,大指外翹,小指躺著彈等彈法,反之,一切塌著彈的手卻學不到立著彈。每種手型有它的作用,塌著彈在一些抒情段落里或許比立著彈好聽,但古典時期的快速顆粒性用立著握雞蛋就很容易做到。那麼還有其他一些風格的音樂,觸鍵方法都有不同,需要演奏者自己琢磨,沒有一個規範。
三,現在外國的小朋友和中國小朋友學鋼琴本質不同,因為人家很多能學下去的都是手指運動能力和樂感本身就優秀,這樣的孩子不需老師在手型指導上下太多功夫,也能彈好,慢慢的外國老師也就不會,也沒有必要教手型了。那很多中國孩子不管有沒有天賦,甚至是呆傻痴的也在家長逼迫下學,如果老師不從基本控制手型教起,那根本無法入手。就像學游泳或學自行車,有的孩子一到水裡自己就能游,有的一上自行車自己就開蹬。我是屬於運動天賦不強的,騎自行車是18歲才學會的,小時候一起上游泳班的孩子都會遊了,我學了兩期還在池子邊上扒著練蹬腿呢,所以我這種運動能力不強的是不是不應該練動作,甚至不用上游泳課,直接給我扔深水區里就成了?
彈鋼琴和書法藝術道理類似。手型是基本功,就像書法的正楷,演奏表演是成熟後的表現,類似行書草書的書寫,允許藝術家或者演奏者依據情境和本人風格進行表現。所以,初學和深造都不能忽視手型訓練,看似是表面的手型,實質是基本功的穩定性哦,希望,可以幫到你!本人拙見,敬請參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