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閱歷不夠如何塑造人物?

寫小說的時候,對自身閱歷不夠的認知就會尤為深刻。比如說我想寫一個鐵骨錚錚的男人,但是寫著寫著就會發現,他雖然說話口氣像男人,但是他的精神、靈魂都不像。說得難聽一點,就是個少女心的壯漢。請問有哪些方法可以改變?


瀉藥。
寫人狀物,閱歷只是其中一種資料來源。
一個作者寫妓女,不一定非得當過妓女,喬治馬胖動不動就政治鬥爭血流成河,而本人只是個每年不落積极參加各地漫展的肥宅。
所以說,關鍵不是在於閱歷,關鍵在於想像力。
「鐵骨錚錚的男人」並不是一種標籤化或者臉譜化的形象,你看施瓦辛格和史泰龍同樣都是鐵骨錚錚的男人,但是你會把他們當作同一個人嗎,布魯斯威利斯和傑森斯坦森都是禿子你會覺得他們是同樣的類型嗎,恐怕不會。也就是說鐵骨錚錚的男人到底是怎樣的,並不是一種定式,而是需要你用想像去拓展外延的方向。
你一開始對於人物塑造的認知,實際上是本末倒置的。
也就是說,塑造人物不是說先入為主地「我要寫一個鐵骨錚錚的男人」,而是「我要塑造一個男人,這個男人鐵骨錚錚」,注意這是兩種不同的邏輯。前者的目的性太強,目的性是用來編故事的,而不是用來塑造人物的,人物必須要放在具體矛盾衝突中,讓人物自己做出與之性格相應的抉擇,那時一個人物形象才有可能豐滿真實。
如果是抱有一種固有的目的性去塑造人物,那麼就有可能為了鐵骨錚錚而鐵骨錚錚,人物形象隨之就會失真變形。
簡單來說,人物性格是一種內在的邏輯以及行為因素,一個鐵骨錚錚的男人不是為了體現鐵骨錚錚而在矛盾衝突中做出某種抉擇,而是反過來,因為在矛盾衝突中做出了某種抉擇,所以他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男人。
鐵骨錚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進而,一個鐵骨錚錚的人會不會軟弱呢?當然也會。
一個軟弱的人會不會突然間勇敢起來,同樣也會。
優秀的作品不但要去揭示人物真相,還得去表現人物軌跡的發展變化,這就是所謂的「人物弧光」。
也就是說,你光寫一個鐵骨錚錚的男人,無論你寫得再好,並沒有什麼卵用。
你要寫的是他為什麼變得鐵骨錚錚,或者是原本鐵骨錚錚而之後變得懦弱無力再之後又重新振作,這才是成熟的作品所去關注的重點。


多看書,多觀察


閱歷不夠,閱讀量來補啊。多少名著里都有相同類型的人物,他們雖然身份不同,能力各異,卻有很多相似的思維方式。
另外就是換位思考,不能光看熱鬧,要設身處地站在角色的立場上思考。例如,你這個鐵骨錚錚的人物,如果是蕭峰,他會怎麼做?如果是奈德史塔克,他會怎麼說?如果是保爾柯察金,他會怎麼想?
當然不同的環境背景,人物的思想也會大不相同。但是你總結很多相同類型的人物,就會發現其中的共同之處了。
例如,鐵骨錚錚的人物,通常重榮譽,重友誼,重承諾,所以一般話不會太多(話越多就越難一一兌現);對於自己個人感受看得很輕(否則就不叫鐵骨,要叫脆骨了);為大義捨棄小我(忠孝難全和生死絕戀的橋段,是突出這類人物的常用套路)。
當然,以上這些都是這類人物的常用屬性,真正要塑造一個飽滿的人物,更需要很多個性特徵,甚至一些反傳統但又不失合理的設置。
例如,通常這些看起來很正面的人物,未必是完美的。比如,他們可能很不合群(生活中如果遇到這麼一個人,你可能反感,覺得他假清高。);他們有脆弱的一面(整天被大義壓著,一定很辛苦,正常人都會有過放棄的念頭);有的人的鐵骨錚錚也可能是被逼的(說不定是道德綁架的犧牲品,內心各種糾結擰巴);也許會有很萌的一面(情商不高導致個人情緒表達方面常常不知所措,有可能產生喜劇效果,或者活躍氣氛)……
另外,我仔細想了一下題主所說的少女心,大概是因為對這個人物做了過多的心理描寫和自我告白,或者這個人物高大全得過度極端,任何事都上升到民族大義的高度,導致看起來有點無病呻吟吧。
如果是這樣,嘗試從側面反應這個人物的特質,例如別人的眼光角度,或者一些行為細節上的體現。而不是直接用人物的思想和語言來表達,這樣就更有說服力了。
當然這些都是一時間的隨便瞎想的,沒什麼根據,希望能對題主有啟發。


小說里的人物基本上都是由行為,語言,外貌來描述的。這三點靠想像力可以補全。閱歷也只能讓你多些經驗而已。其實,多讀書也是一樣的。只是生活更精彩罷了


你寫的是小說,而不是傳記,只需要神似,讓觀眾理解就好,小說更重的是需要表達的東西。


推薦閱讀:

你見識過哪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物?
如何評價李敖?
如何評價白岩松?
Jack Dorsey 是一個怎樣的人?有什麼故事?
Google+ 上的 Fubuki Hoshino 是怎樣一個人?

TAG:人物 | 寫作 | 文學 | 小說創作 | 人物形象塑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