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小說有沒有固定的寫作手法?

假設內容是作家獨特的想法,每個句子都是作家腦海里蹦出來的,沒有按照一定的規律。先前我看了《虛擬文學促成全攻略》,裡面介紹的方法:渴望+阻礙+行動+結局。我按照這樣的結構循環下去寫,但是發覺行不通,就像數學題有公式代數字一樣,大多滑稽。這本書能出版,也許裡面的方法有道理,但我開始傾向於創造自己的故事,假如有固定的寫作手法,難道小說可以量產嗎


小說是一個籠統概念,不同類型小說差距很大,下面將小說分為幾類回答您的問題,下面的分類只是便於舉例,不同類別之間是可以重合的。

一、類型小說
毫無疑問,類型小說是有所謂「公式」的,比如大部分推理小說的公式都是:發生罪案→追尋調查→發現真相,推理小說也經常出現模式化的情節,比如牛逼的偵探 VS 無能的警察、偵探經常受到法律上或生理上的限制(比如Jeffrey Deaver筆下的林肯·萊姆是全身癱瘓、苦苦尋求自殺方法的病人)、罪犯總要偽裝不在場證據、罪犯必須是「最不可能的那個人」、偵探第一次懷疑的那個人不是真兇等等,大部分偵探小說都是公式+模式組合起來的。

其他類型小說,比如武俠小說、恐怖小說、言情小說也都有各自的公式或者模式,我們看武俠經常覺得似曾相識,就是這個原因。

二、其他通俗小說
類型小說只是通俗小說的一小部分,還有大量優秀的通俗小說不能歸類為類型小說,比如《白鹿原》、《紅高粱家族》、《活著》,這些小說不可能概括為公式,但肯定體現著某種規律,這些規律不像公式那樣程式化,但其脈絡仍隱約可見。比如主人公必然需要有強烈的慾望,正義的或者非正義的,合理的或者不合理的,理性的或者離奇的,周圍的環境或者人事必然要和這種慾望發生關係,除了意淫小說作家之外,一般的作家都設定客觀條件阻礙人的慾望的實現,或者使美好的願望發生「異化」,在人與環境和人與命運的鬥爭中,展現人的性格和作家的思考,這也可以看做是「公式」吧。

三、實驗性的小說
實驗性的小說可以說是「反公式」,也就是作家知道公式的存在,但有意反其道而為之。舉個例子,余華的《古典愛情》就是對古典的「才子佳人、破鏡重圓」小說的嘲諷,這類小說可以看成對公式的反動,但先有公式,再有對公式的反動。

四、後現代小說
很多後現代小說可以說是「不遵循公式」的,比如《看不見的城市》,比如《萬有引力之虹》,不過這種寫法都很小眾,公式是人類心理欲求的反應,人們在心理上既期待符合公式的作品,又不喜歡太符合公式以至於千篇一律的作品。

至於提問者說的,按公式寫小說「就像數學題有公式代數字一樣,大多滑稽」,我不大同意。詩歌有嚴格的韻律要求,但這不妨礙杜甫、李商隱寫出好詩來,小說亦然,事實上,很多經典小說符合你的「渴望+阻礙+行動+結局」的「公式」。拿《老人與海》舉例子,這就是一篇嚴格符合公式的小說,我來做個分析:

渴望:老漁夫聖地亞哥很多天沒有打到魚,希望釣到一條大魚。
第一次阻礙:大魚上鉤了,但漁夫發現這條魚的力氣、重量超出了自己的掌控。
第一次行動:漁夫憑藉著韌勁和勇氣,戰勝了大魚;
第二次阻礙:大魚的血引來了爭食的鯊魚;
第二次行動:老人和鯊魚搏鬥
結局:老人的魚被吃得只剩下骨頭,但老人獲得了精神勝利,「夢見獅子」。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老人與海》是一篇公式化的小說,但這不妨礙這篇小說的價值。如果你有空,可以讀讀閻連科的 《年月日》,這也是公式化的小說,但寫得也非常好。

事實上,電影工業比小說更加公式化,這是因為投資方要真金白銀的砸錢,所以導演需要更有商業頭腦,更遵循人類心理的規律,但公式化的電影也可能是好電影。《黑客帝國》裡面有很多公式,比如用自由意志改變命運,比如主人公必須通過一次次的艱難選擇完成自己的「成長」,發現自己的「使命」,又比如平凡而有勇氣的人可以改變歷史,這些都是電影中的「公式」,但《黑客帝國》仍然是一部富有創新性的電影。關於電影中的公式,羅伯特·麥基的《故事》已經講得很透徹,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沒看過《虛擬文學促成全攻略》,但是至少「渴望+阻礙+行動+結局」的確是一般劇本和通俗小說遵循的故事規律,這兩年被炒得很火的羅伯特-麥基教你的也不過是這些東西,區別在於根據作者天賦和經驗的不同,這裡面是可以變出很多花樣的。你應該把它當作構思故事情節時的一種指引,而不是刻板地去理解它。


小說當然有固定的寫作手法,並且是可以量產的,用被證明有效的技巧來生產暢銷小說完全沒有問題——當然,這樣的技巧肯定比《虛擬文學促成全攻略》要複雜得多。

但傑作肯定不是「生產」出來的。


寫小說有固定寫作手法,涼言已經解答了。
我較為認同涼言的分析思路,但是這裡覺得我需要補充我的觀點。
寫作手法,我認為就是一個屁。如同路走的多了,便是路了。首先我認為必須學習目前既定的寫作手法運用純熟,當你想寫小說時心裡有譜,知道什麼是最適合你的。路之所以存在,不僅很多人走過而且是正確的。同理既定寫作手法套路,就是前人留下,用就行了。
關鍵時是你和寫作手法的博弈,誰是主動地位?考慮這個問題。
A:我不認同寫作公式這一說。文學創造你是上帝,都是為你的小說更好。按照公式走但是由你來進行組合。
B:我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到寫作。我感受故事很像你的思維一樣。我覺一個例(羅生門)就很簡單的故事都幾人的回憶來還原,還有電影(雛菊)三個人分別一點故事來組合串聯故事脈絡。我的觀念你就是從生活想故事來訓練你的思維。
這是題外話,目前我覺得也存在不同寫作方式,pov手法,視點人物的方式很有意思。由甲人物以自身立場講述一段後,便換為乙人物來講述,以此類推,周而復始。翻開本書可看到,每章節的名稱皆為一人物名,該人物便是本章的視點人物。這樣的寫法,不僅大大增強了代入感,尤為重要的是,它主觀地限制了讀者(通過視點人物的視野)獲取信息和進行思考的廣度,為書中錯綜複雜的線索設置提供了必要的帷幕。還有輕小說類型。網路小說,青春文學的蓬勃。
這是發展進步的世界,文學創造也是擁有在不斷創新變得有趣。


長篇小說如果在網路上發布,無字數限定,可以寫成無底洞。如果要選擇出版,直接關係到出版社的投資與回報,字數多少、印數多少影響著成本和書價高低,作者名氣、寫作質量則影響著人氣和銷售高低。書籍出版後有多少人會來買這部書讀,從一方面體現著該部小說的市場認可度。所以,寫一部能出版的長篇小說就有它的寫作特點,下面以都市小說《青春K線圖》為例來談談創作經驗。

一、書名——作品的廣告

書名,不可含糊、不可歧義,形成作品廣告。名人出書,書名怎麼取都好,人家的筆名就是走遍五湖四海而皆準的知名品牌。普通作者,沒有品牌效應,必須先樹立品牌,一部作品的書名就可以開始品牌樹立的征程,像策劃營銷方案一樣地去策劃。在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一個不搶眼的書名讓人不知所云,或者讓人誤以為無什麼好看,很容易沉底。一部書展示在任何地方,可以脫離作者,但不可脫離書名,它應該成為作品最精簡的廣告詞,走在哪兒就吼在哪兒,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書名即使取得不夠完美,也應該杜絕低級失誤,那就是含糊和歧義,不然會給人氣帶來不必要的遺憾。書名如果得到出版社或者圖書公司修改書名的意見,其實是件幸一,至少人家在用心為書的發行銷售作想。他們更懂市場,需要相信他們。

二、題材——作品的觀眾

題材,鎖定目標讀者,為讀者而寫。 絕大多數書籍都有針對性,也就是有特定的讀者群,就像一個人不可能討得所有人的喜歡,總得有目的地去討得一部分人的喜愛。所以,選定一部小說的題材也就是看中了一部分讀者群,希望被這些觀眾喜歡。一部長篇小說由於內容豐富,覆蓋面較廣,它的讀者群也並非書名所體現的那麼簡單。如果說書名可以圈定基本讀者群,那麼書中所涉及的題材則會讓讀者群有所擴展與細化,也就是在全書的大題材下面,還有一些小題材、小素材,它們對應的讀者群更加細化和精準。一部書除了主題材、主素材之外,其他涉及的題材和素材均要與主題材和主素材有所聯繫,要為主題服務,起好烘托作用。

三、賣點——作品的誘餌

賣點,有意強化題材亮點,吸引讀者來讀。 一部書為什麼要去寫,應該有作者最想表達的思想在裡面。這個思想如果能成為吸引讀者去讀的賣點、亮點當然最好。如果這個思想不足夠亮,不足夠吸引眼球,也就是不夠市場化,應該從中提煉出一些市場賣點來,作為宣傳的主要內容。賣點可參考當下的熱門題材小說。 在語言運用上要注意: 1.克服知識性的錯誤,減少作品硬傷。即使打比方,舉例子也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強化小說主題。 2.一個故事盡量提煉出一句讓人印象深刻的話,讓讀者有所收穫,能記住一些什麼。3.小說如果以講故事為主,與情節無關的描寫盡量少用,不然會打斷故事氣脈。 4.涉及到的專業術語,要巧妙地進行解釋,專業性的小說要讓它通俗易懂?。

四、故事,小說的框架

小說的責任不是優美地抒情,而是講故事,講出人性,講出社會。一部小說至少是一個大的故事,大故事裡套小故事,所有人物,都在故事中進行苦與樂、喜與悲、生與死的運轉。所有的故事,都是為了表達作者的某種感受和思想。 寫自己熟悉的環境中發生的故事,就靠作者的身心去感悟。寫自己不熟悉的環境中發生的故事,就必須多方收集素材,並進行豐富地想像。作者多半也是用另一個環境的人物,來講述身邊人物的故事。 所有的故事要進行精心謀劃,對小說主線故事沒有實質影響的故事要麼省掉,要麼找個理由與主線故事扯上關係。所有的小故事、小情節、小細節都是為主線故事作的鋪墊和烘托,一個故事導致另一個故事,讓主線故事更加有血有肉。也就是說,主線故事是小說的框架結構,小故事是裡面的沙石水泥和磚頭,有它們最為適當的位置。安排得當的故事應該讓讀者讀起來流暢,不知不覺就沉迷其中,不至於讓都者摸不著頭腦,甚至絞盡腦汁,最後仍是一團霧水,或者感覺故事太為虛假。

五、人物——作品的靈魂

故事,讓人記住的是某件事。小說,應該讓讀者記住故事中的一些人。小說中的主角和配角,都要有始終、有因果、有主次?。 一部長篇小說所涉及的人物少則十來個,多則上百,一定要確定好一兩個主角,兩三個一號配角、三五個二號配角、數個三號配角等等。一切都要以突出主角為目標,盡量不要讓眾多人物同時出場,這會淡化主角的份量。要充分刻畫人物的複雜性,不能臉譜化。世界上沒有完美和全能的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諸如貌善心惡型、大智若愚型、言行不一型等等。任何人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事要盡量體現出因果來,增強作品的真實性。故事的開場所涉及的具體人物,最終應該對其有所交待,讓讀者知道每個人的結局,故事才完整收口。這中間不單純是講一個故事,而是通過故事讓主角的命運發生不可逆轉的進展,形成下一個故事,讓情節一個一個向高潮推進。所有人物和他們發生的故事要達到不能精簡的程度,環環相扣,形成故事鏈,少一環都不行。凡是三個人發生的事可以歸到一個人身上發生,就讓一個人出場。凡是可有可無的人和事,要毫不留情地省去,減少旁枝末節。

六、立場——作品的態度

小說在講述時盡量保持公正客觀,隱藏作者個人主觀色彩。注意不要踩雷。 一部小說,如果不是以「我」為主角,最好保持中立的態度,冷靜陳述事實,是好是壞由讀者去思考和評判。切忌不要直接顯露出作者對某人或者某個行業的憎惡和攻擊言論,一杆子打翻一船人?。這並不是說作者不要對社會現象進行個人表態,而是要注意方式方法,應該通過小說人物去體現,去表達,讓讀者心領神會。由於作品是用來出版成書的,內容、立場比網路更為嚴格。出版社都不敢出的內容,就不要白花力氣去寫為好。

七、字數——作品的身段

字數適中,量體裁衣,考慮出版成本。一部長篇小說的字數,由作者講故事的細膩程度、故事內容的豐富性、講故事的方式所決定。長篇小說短則十萬字,長則百萬字,但用來出版的話,版面字數(10萬字的Word字數可達到13萬字的版面字數)20至40萬字厚薄適中,書價適中,讀者更容易購買。作者應該對小說中所有人物瞭然於胸,如同知道每個人的成長經歷。達到這樣的程度在字數上就更能把控,能用任何長短的字數來敘述一件事情,甚至能把A章節所講的故事,移到B章節來講述也自然而然。甚至作者在正式印刷小說前,對通過終審的排版稿件進行校對修改時,對不少情節和細節又進行了增刪修改,也能達到行數不變、頁碼不變、不影響基本版面,但情節已經更為精彩、人物更為豐滿的程度。


橋段不會被老。


寫點自己的拙見,大神們勿笑。

個人覺得,公式本身沒錯,但把追求放在這些規律或者公式上,只不過是給自己妄加牢籠而已。

首先,為什麼會大部分小說,包括名作,都讓人覺得有公式或規律可套?或者說,為什麼一些神作仍然讓人覺得在老套路之下?我覺得小說就和萬事萬物一樣,是有內在規律的。小說發展了千百年,肯定會有一定的規律一定的套路。這本事不是壞事,如果說作品的終極目的是追求美,那些套路一定是最容易展現美的。如果說作品的終極目的是反映作者內心,那麼那些套路一定是作者最容易出現的內心衝突。

舉個例子,表現愛情的作品吧,「男主和兄弟喜歡一個妹子」這種劇情的潛力和給人帶來的衝擊等等,一定是高於「男主和一個別的什麼人同時喜歡一個妹子」的。再比如,古裝劇里女主得知死了爹,「茶杯掉地碎了」這種描寫所帶來的震撼和能反映的人物內心一定是大於「鏡子碎了」或者別的什麼。套路和公式是千百年來無數作家(延伸一下,各行各業的規律也是如此)共同總結出的,就是說,不可否認在這些套路、劇情下更容易寫出好作品。還有一點,雖然這些套路被我們玩過千百遍小學生都能寫得出來,但是它們背後往往蘊含的是整個文化層面上的衝突,透過它們能看出一種文化也不為過。


但是!請別忘了寫文章的最終目的一定不是展現這些套路,而是追求美或者發泄不滿或者反映內心或者隨便什麼讓你寫文章的那個動機。那個當初讓你有慾望想寫這個小說的 那個動機 ,才是寫作中唯一要考慮的、可以不擇手段不擇格式不擇字數不擇套路不擇語言去追求的。(那些靠文字吃飯的除外==)為了這個動機,其他的任何條件都可以捨棄。如果一種套路能完全滿足你的那個動機,那就按照這個套路寫吧,要不然那些套路只會成為束縛思想的枷鎖。你內心中的靈感讓你寫兄弟倆搶女人的故事,但你確定你心中的這個故事和以往那些你看到的兄弟倆搶女人的劇情,帶給你的感受是一樣的?想表達的東西是一樣的?人物的內心是一樣的?如果真的一模一樣,買個本子把人家的小說抄一遍更省事。既然你想寫出來的是你內心的世界,你自己的心情,你個人的審美觀,那你從外界接收到的任何套路任何規則公式都是干擾。

它們或許能開拓你的視野,讓你知道小說還有這種寫法,但它們的意義也僅限於此了。文字是展現你自己內心的工具,不是展現你內心中的別人的內心的工具。就像他們告訴你要成為你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別管別人怎麼看一樣。

所以說,在書桌前坐下後,看看那些公式,看看那些大神寫的小說,開拓開拓自己的認知,然後就把那些東西全忘了把!心中別有任何規則,任何套路,只問自己到底想寫什麼。然後動筆吧。


如果說特定手法,起承轉合四個字足矣。

如題中《虛擬文學促成全攻略》一書,這類書就好比滿大街的編劇速成一樣。說實話,開開眼界可以,但真正寫的時候,都是廢料,跟寫作關係真心不大。

關於小說量產,當然可以。一樣的模子,更換個故事,在同樣的地方塞進去同樣的情節點,該高潮高潮,該驚悚驚悚,可是那樣,你還有可能創造自己的故事么?同樣的模式寫個幾本,估計自己都得吐了。

小說,比其他受束縛的載體,如電影如攝影,更應具備遼闊無邊的可能性,而最重要的是寫,寫的多了,就知道什麼速成、理論都是胡扯。


有一個固定結構:渴望+阻礙+行動+結果=一部小說
那當下的網文來說,渴望,比如說廢柴流的渴望是變強,阻礙就是那些想要踩主角的人,而行動就是主角踩人打怪升級的過程,結果就是主角牛逼了。
說白了所有的小說都是這一個套路,但網文爛就爛在永遠是在打怪練級裝逼踩人之間輪迴。


恐怖小說最好寫,只需取人性的某個弱點,進行各種無天良無尺度的放大即可。


我想來說說創作中建議使用的手法。
1.這個方法應用面極廣,但非常簡單:用除主角以外的人的「雞犬升天」來突出環境變化。這個方法能以點蓋面,新手尤其可用。
2.書名 書名沒必要過多揭示內容,像穿越小說中《回到xxxx》等,簡直爛大街了。但再看看這些題目《俗人回檔》《臨高啟明》《南宋不咳嗽》簡直有些難懂,但這才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3.最後明確一點:什麼能夠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不是情節,而是一個生動的主角。如果小說上千萬字,讀者根本記不住前面你寫了什麼,但人物可以。所以一定要加強對主人公身邊的情節描寫。


量產手機有市場,量產文字作品就難說了


寫作手法大概不固定吧,但是要看你寫了幹什麼,如果你要投雜誌,就要研究雜誌風格和寫法,往自己身上套,這樣過稿子會比較方便。寫網上的話,算比較自由咯,一般總能找到知音。總之要有人喜歡,除了自己強大的魅力之外,就是投其所好了,你總要有一個吸引人的點,或形式新穎,或情節曲折,或文字優美……受眾的追求不一樣,看你靠哪個或者哪幾個點取勝。如果你純粹自娛自樂,那麼想怎麼寫就怎麼寫,愛怎麼寫就怎麼寫,不管你怎麼寫,總會有一部分人喜歡,也會有一部分人不喜歡。


小說如果按照固定的樣板去寫,就會淪為作文類的東西了。固定格式的八股文之類的。不過對每個作家來說,都會有自己的寫作風格,而這種風格往往會似曾相識。

比如之前在模仿寫科幻小說的時候曾經拜讀過海因萊茵教你寫科幻(科幻世界早期連載過),裡面有總結一些技巧,通過這些技巧可以在細節上達到引人入勝的技巧。


經典的小說會有自己獨特的寫法。如果只是一味按照別人的結構去寫小說,只能算是快餐式的書籍。要想取得文學方面的成就,在情節構思上應該出奇才能制勝!


寫故事有特定的方法,就像那個渴望障礙模型其實就是講的故事的寫法,以故事情節打動人,讓讀者感覺到情緒上的波動就是好故事。但是小說不等於故事。除了講述一段故事外,小說還可以有另一種寫法,就是表達一種情緒,單純用文字讓讀者動情,而這種寫法是沒有固定格式的,和每個人的個人特質有關。


只能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推薦閱讀:

如何用 150 字寫出一個讓人慾罷不能的開頭?
如何以(今天,我殺了一個不存在的人)為開頭寫一個腦洞大開的故事?
如何評價天下霸唱的文筆技巧?
如何評價余飛給唐七的未抄襲鑒定?
怎樣評價《悟空傳》這本小說和電影《西遊降魔篇》?電影是對書的繼承還是顛覆呢?

TAG:小說 | 寫作 | 小說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