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在確定一首曲子使用哪一個調的時候,他(她)經歷了哪些思考呢?還是光憑感覺?
像古典吉他這樣的樂器,調的確定會影響到彈奏的難易,所以常用的一般就是幾個調。但是對於鋼琴,樂隊,情形是怎樣呢?其它的樂器呢?有固定音高又是否會有幫助呢?
Han Edward的答案說的才是比較根本的原因。我再跑題補充幾點關於鍵盤音樂的。
如果你手不小,彈鋼琴的時候會發現 手指伸直「摸」黑鍵 要比手指弓起來「敲」白鍵 更容易控制力度和連貫性(對於以高抬指入門的初學者來說是比較反直覺的)。所以作曲家在寫曲子的時候會考慮順不順手 好不好彈的問題。比如舒伯特的降G大調(幾乎全是黑鍵)第3即興曲,出版商在當時為識譜困難的初學者出過一個G大調(幾乎沒有黑鍵)的版本。但其實用白鍵彈需要控制非常好才能減弱顆粒感,用黑鍵才能容易做出那種作者需要的混響效果。一個現象是越靠近古典主義早期的鋼琴家,因為鋼琴本身的音效(聲音小,踏板效果弱)和當時的審美,作曲會更多用黑鍵較少的調性而體現更多顆粒感,而進入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會考慮要更長更連貫的樂句而使用黑鍵多的調性來平滑手的動作。
還有就是考慮音域的問題。比如貝多芬的熱情奏鳴曲,用f小調的一個原因是他需要用到當時鋼琴的最低音F1來追求那種低沉的共鳴。當然後來有些作曲家不考慮這些,比如李斯特的某些作品實際上按照音的走向需要在當時並不存在的97鍵鋼琴上才能表現。
請不要相信所謂調性具有感情色彩的理論(有爭議)。
作曲的時候選擇調性最主要的考慮因素就是讓每個樂器、每個聲部在音色最好的音域內發聲。其次就是移調樂器演奏的方便性。不同樂器音域不同,定弦或指法都對定調有影響。如小提琴適合 D 調,因為其最重要的兩個音——主音和屬音都是空弦音,比較容易演奏。另外管樂器中顫音、超吹、雙音都是有具體音的限制的。銅管樂器如小號一般的調是降 B 調,使用降 B 調後,小號分譜上就會是 C 調,同樣也是演奏難易的問題。一般調號升降號較少的比較易於樂器演奏。
另外,不同調、不用音區的色彩也是不同的。一段旋律很可能在某個調上聽感最好,向上移太亮,向下移太暗、太渾了。不同作曲家也會對不同的調有特殊的偏好,某種調可能代表一種特定的色彩,如 F 大調時常與生命、自然聯繫在一起。
一般來說,作曲家構思作品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調,往往就是最合適的調。當然,也要考慮上面所提到的演奏難易的問題。這裡有一個基本常識,就是平均律這種現在普遍使用的調律體系是在十九世紀才逐漸普及,到二十世紀才完全確立的。而在這之前,人們使用的是各種不盡相同的調律體系,但它們的共同點是每個調的音響都有細微的差別,而且有些調比另一些調更准,不需要固定音高就能聽出來。這也是調性音樂的魅力之一,不得不說,使用平均律雖然讓音樂聽上去更準確了,但抹殺了調性音樂的這部分魅力。但另一方面說,平均律也令無調性音樂的理論和實踐成為可能。
另外,題主提到各種管樂器、弦樂器,以及主要由管樂器、弦樂器組成的樂隊,由於樂器構造的原因,可選擇的調性範圍比較有限,這個很容易理解。但由於調律體系的原因,19世紀以前的鍵盤樂作品實際上使用的調性範圍也是比較有限的,有些調性聽上去特別不準,因此使用得較少。
那麼調性音樂時期的作曲家是怎麼選擇調性的呢?在18世紀,是有一套理論規定什麼調性適合什麼樣的音樂表達的。比如說C大調適合表現宏大、軍隊風格,D大調適合光明、明朗的感覺,降E大調適合表現英雄氣質,A大調活潑、快樂,降B大調溫柔、甜美,D小調憂鬱、深沉,C小調激動、瘋狂,等等。作曲家基本上是按照這套理論和作品的氣質來選擇調性的。而升降號多的調性在當時的調律體系中比較不準,如有使用,一般是比較特殊的情況,比如說貝多芬在表現極度陰沉、恐懼時就會使用降E小調、降A小調等。
評論區討論的很激烈,我也想求證一下
是否是「大多數人感受不到」,我也是在學習中,也希望評論區給出一些建議和理論依據。
1,僅從鋼琴演奏角度回答,貝多芬的32首奏鳴曲,奏鳴曲式sonata發展這一塊已經很趨進交響曲的曲式風格了。所以我從鋼琴論不等於在其他地方就完全gg。
2,其次我剛剛聯繫了在米音認識的一位鋼琴mastero,他的回答是:「如果這有助於你演奏,那你為什麼不去使用它?而問我對不對的問題?」
3,包括鋼琴演奏中俄派很推崇的音按下去之後要「捻」,要「推」,「拉」,等,純理論上音是不會被拉起來的。所以理科生們是不是要組團把俄羅斯柴院炸掉?把李赫特趕下台?
4,關於a標準音,420還是422的一個故事
之前有一位認識的調律師在給一位大師調音時候犯懶,大師指定「422」,我那大朋友調了「421」,結果大師演奏完之後自己也沒聽出來,因為我朋友事後專門去確認道歉,所以如果誇張一點把所有音調低一個調,在沒有任何標準音情況下是不是大師就懵了?
5,關於我一個茱莉亞本科朋友l的故事,
今年春節我打電話給他問好,我在外婆家,城鄉結合部,周邊就放小火花....然後本來我和他聊的很開心,他就開始說「#f...那個音是#f.....」,然後就開始在電話那一頭敲杯子、打響指...讓我說音名...搞得我很心塞.....所以我不覺得絕對音高沒意義和色彩。
6,我和我柴院鋼琴演奏博士畢業的老師上課時候,經常和我說c大調不要弄的這麼不幹脆,直白一些,還說你這個c大調都彈出降b大調的女性情懷.............
7,音畫練習曲是存在的,一萬個人看出不同的哈姆雷特是有的,但是每一首音畫如果沒有一定的色彩那麼,我覺得假如學生把g大都弄成c大一樣白痴那麼這個學生一定是...瞎掰吧...
我不論演奏家,郎朗的曲子能把固定色彩弄出不同色彩,然而他是成功的,甚至#g小調的鐘都能彈出火紅感。問題那是他想要的色彩。
最簡單的例子,野田妹,彈的一定是不尊重作曲家的,色彩天花亂墜有自己的審美,但是她成為演奏家不就是開始傾聽和尊重曲子么?色彩也是相對的一環吧.....
每一個調都有一定的相對的色彩。
C:純白色的C大調,最純潔、最初始;c:純黑色的C小調,抗爭、奮鬥;
#C:奶白的升C大調,陽光、純潔;
#c:深褐的升c小調,痛苦、呻吟、
D:純綠色的D大調,質樸、自然、天然;
d:墨綠的的D小調,思想深刻、沉思;
bE:淡黃的降e大調,光明、明亮;
be:明黃的降e小調,充滿靈感,思維活躍;
E:純黃色的E大調,燦爛、光輝的調;
e:深藍色的e小調,憂鬱、悲傷的調;
F:淡紅色的F大調,暖和的調;
f:深紅色的f小調,悲愁哀傷、悲愁;
#F:鮮紅的升F大調,明朗,有魅力;
#f:暗紅的升f小調,寂寞、傷感;
G:大紅色的G大調,非常溫暖;
g:海藍色的g小調,懷念,思念、傷感;
bA:明黃的降A大調,堅定有力,有氣勢
#g:淡藍的升g小調,輕鬆、歡快、優美
A:金黃色的A大調,宏偉、輝煌;
a:純藍色的a小調,惆悵、憂傷;
bB:淡粉的降B大調,活潑、輕盈;
bb:棕黃的降b小調,莊嚴、虔誠、懺悔;
B:銀白色的B大調,高雅;明麗;
b:暗灰色的b小調,悲愴,斷腸、冷峻;
謝邀!專業的作曲家不會首先考慮調的問題,而是考慮寫作的目的與採用什麼恰當的手段達到目的,同時又有新穎的美的形式與音響,調只是一個維度。
現代音樂早已超越了調性階段,有調,無調,泛調,多調……根據需要去選擇。
即使有調的,也分調式的,調性的,擴張調性的,模糊調性的……
在調性的範圍內要考慮音域,樂器特性,調性色彩等等。舉個簡單例子,中央c這個音,如果用c大調,它是主音,如果用f大調,它是屬音,如果用降d大調,它是不穩定的導音……不同調性界定了每個音的不同功能與意義。
樂器、人聲的需要和限制。決定著調的使用
不同的調式在樂器上的確會表現出有差異的聽感。前面有答主說了C大調是純白色的、純潔初始的,A大調是金黃色、宏偉輝煌的,其實這種說法就有點偏向於玄學的感覺。聲音是抽象的,給它以具象華的色彩和性格,聽上去很模糊,初學者或者並不具有那種較高的音樂理解天賦的人對此會很難理解。一開始學習的適合可能會感覺,似乎大調和大調小調和小調之間差異不大,在大調和小調間只是存在一個「明」和「暗」的區別。其實這種最初始的區分對於音樂開始的學習來說已經夠了,往後學習的越深才會對於不同調式之間細微的差異有更深的認識,但聽從別人為其建立的一個有著統一標準的體系並不如自己去尋找自己開發出來的,對於這種細微差異的理解,這才是你自己的音樂。每個作曲家都是如此在深刻的學習探索後創造出自己選擇調式的方法。除了礙於樂器人聲的音域和樂器演奏難易度以外,調式選擇大多只是依靠作曲家腦海中思緒的一絲遊離,就捕捉到了曲風和調式間微弱的聯繫。
具有固定音高的人不一定在這種抽象概念上的理解能走在別人前面,音樂的天賦並不僅僅體現於對於那麼幾個音的頻率能夠記得住。
寫聲樂作品,演唱者的音域就限制你的調高 器樂作品除了音域之外不同調的指法或者演奏難度也不同
不是很擅長樂理,這裡簡單說下我的想法,僅僅是業餘愛好,可能會有錯誤,見諒。不同的調肯定情感不同,彈奏的方法技巧也會略有區別,這些在作曲的時候都要考慮到。比較不同調,在一首曲子內部可能比較好。
以張朝老師的《皮黃》為例。這首曲子有很濃厚的西方古典樂曲元素,同時也兼具中國京劇韻味。
第一部分是降E大調,三個降音,「原板」整體能營造一種比較優美、靈動的氛圍,中間穿插一個G大調錶現行雲流水,既可以讓音樂變得流暢而不粘,從技巧上看只有一個#F是黑鍵,其他全為白鍵對快速演奏而言也更容易一些。降E大調在曲目接近第一個小高潮的時候以快三眼的形式結束,事實上本曲中降E大調的存在讓曲目變得優美許多,即使在那種非常激昂澎湃的部分也能扣心弦。
第二部分是降G調,六個降音符號,慢板,以靜謐的形式體現在輕輕的慢板的伴奏下,兩個人用低沉的音對唱的場面,降音符號多能夠更好地壓抑住力量,起到更好的效果。
第三部分是D大調,#C和#F兩個升記號,快板,有力度,同時也要保證一定的速度,通過強弱變換對比來凸出一種激情。升記號更容易激昂。
第四部分是降A大調,搖板,四個降記號,在快速、漸變的演奏中把拉弦一樣的唱腔表現出來,優美而奇妙,但不突兀。隨後通過垛板轉入曲目的總高潮,並去掉所有升降音記號,用最簡單的C大調來模擬黑頭髮怒時的「呀呀」聲。
第五部分尾聲,仍然是降E大調,宏大,輝煌的場面,用左右手穿插的重音把所有人的敬畏、澎湃之情調動起來,最後有力的收尾。
從這些對比不難找到不同調對情感演繹的影響,還有一些小細節,我不知道算不算巧合,還是作者故意而為之。比第一部分結束的時候鋼琴最左端的bB音,由於正好對應小高潮結束時候的bB,所以要求超重音,而這個黑鍵正好是最左端,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用拳頭砸,而且不會波及到其他鍵。這個也許就是調影響演奏技巧的一個體現吧。
當然這不是絕對的,比如貝多芬後期雙耳失聰的時候,選擇什麼調基本都是取決於的他的內心所想,想表達什麼意思和感情,幾乎不考慮演奏的實際技巧,反正也聽不見(叼個鐵棍彈琴很難的)不同的作曲家考慮的因素不一樣,還是要具體分析。
想起舒曼寫給克拉拉的曲子用克拉拉名字作調式的
現在基本都是憑感覺上吧?原來各個調意義不同是因為調律限制。巴赫時期的「Well-Tempered" 其實並不是如同中文翻譯的「十二平均律」,因為並不是一個八度里12個半音等分,只是終於所有調都能用了而已。也正是因為沒有全部等分,每個調是不一樣的,所以有不一樣的色彩。舉個例子巴赫的馬太受難曲,耶穌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那段用的升f小調。其實是極具張力的,升f小調巴洛克時期很少見,因為不是很和諧,但用在那裡巴赫想要表達的耶穌的掙扎,苦痛,種種都有了。
現在因為基本用的全等分的調律(鍵盤樂器為主,有一些常見樂器其實本身調律並非十二平均律,但是在重奏及樂隊中會根據十二平均律互相調整故不談),各個調的色彩差異不大,其實只是主觀而已了(當然不同種類還是有區別的,比如大調小調中古民族)。你可以非說我就覺得降A大調比G大調寬廣明亮,人家也拿不出什麼聲學上的依據反駁你,因為其實都是每個半音100音分。
另外,現在很少人正經的在寫古典意義上的調性音樂,同時其實也很少人在寫正經的無調性,所以「什麼調」這個概念就沒那麼重要了。從我個人經驗來講,我從來不會上來先考慮我要什麼調。基本就出來個靈感點,然後我會考慮合適的編製,結構,理念,某幾個具體的關鍵點我要怎麼樣,然後我就上手了。個人拙見,音樂所有理性的理論最終都會回到感性的自由,你覺得對了,那就是對了。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