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樂隊指揮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題
卸腰。
我大二的時候成為同城市某大學剛建立的管樂團的指揮和指導老師。那個大學的藝術團,花了5萬塊錢,就買來一套管樂隊的所有樂器。你想想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剛開始的時候,樂團幾乎都是零基礎的學生,來來去去最終剩下大概十個人左右。因為人數和水平的原因,排練的曲目其實也很受限。也很少有演出的機會,當時因為學校藝術團不重視,連個固定排練場地都沒有,很多時候都是被趕來趕去。但很感謝樂團某些中堅力量堅持了下來。
08的時候,樂團開了建團以來的第一個專場。當時的規模,是這個樣子的:
(排練)
(演出)
你能想像舞台後面這張巨幅海報是樂團人自己一筆一筆畫出來的嗎?
然後,09年的專場就成這個規模了。
兩排發展成三排了
後來因為太忙,10年的時候我就辭職了。帶了這個樂團前前後後也有五六年時間,感觸真的是深得不得了。雖然音樂上的演繹和職業樂團或者水平好的學生樂團差距很大,但是在對樂團一直有很真摯的感情。樂曲不夠的時候,我還自己改編了《不能說的秘密》里的原聲給大家排練。現在每次聽到這個原聲,思緒都會馬上飛回到當時的排練場地,那些熟悉的面孔都會一一浮現。
這裡也認識了很多很好的朋友。當時的第一任團長鍵哥,早我兩年來了美國,現在在波士頓當白領。第二任團長慧哥,後來結婚生了小孩。戀愛後突然從爺們變得超有女人味,以致大家紛紛不敢認。第三任團長兼樂隊首席綠壩哥去火車上賣瓜子花生礦泉水了(誤)。前年夏天結婚,我還特地去參加了他的婚禮。人蔘中第一次當伴郎就獻給他了。
這個樂團,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我職業生涯的起點吧。謝謝大家。去年夏天回國順便去看了樂團今年的專場,樂團現在已經發展到一個完整編製的管弦樂團了。
其實離開這個樂團後,我是跳槽到了其他兩個樂團=_=
第一個樂團仍然是一個管樂團。接手這個樂團的時候,感覺個人水平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這個樂團的基礎比上一個要好不少,所以感覺排練也比較順手,曲目選擇也會相對多點、難點。
先自爆一張排練圖=_=細心的觀眾可能已經發現了,我就是在這個時候,把長發剪成短髮了。
09年開始接手這個樂團的時候,因為前任指揮還沒有完全離職,所以樂團的專場每人指揮了一半。但是那場音樂會我的腰帶太難看了,所以就不上圖了- -
10年的音樂會是這個樣子的。
(走台)
(演出)
(返場的時候有奇怪的東西混進來了)
11年的音樂會是這個樣子的
看上去一切都好像挺風光的,但平時的排練的辛苦,也只有我們自己知道。樂團在出成績之前,排練地點是在體育場的冬涼夏暖的過道里,後來有了成績,才有了專門的排練廳和各種琴房。在中國大學裡做樂團可真不容易啊。但是當你看到每次演出前校內派票時,大家頂著烈日在中午排期長隊領票的情形,也就感覺一切都值了。
在作這個學校樂團藝術總監和常任指揮的同時,我也在作另一個大學的管弦樂團的助理指揮。其實也很感謝樂團的指揮老師給我的這個機會,讓我接觸了很多更加高水平的曲目。在樂團的幾年裡,我給樂團排練演出了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巴赫雙小協、柴D小協等等。
這是某校慶音樂會上演奏巴赫a小調雙小協。排練的時候我要他們通通不要揉弦,所以他們都很恨我╮(╯_╰)╭
這是2011年新年音樂會指揮柴D。這小哥獨奏真是太好了。
後來還客串過一場交響搖滾音樂會的指揮
在那幾年中,還帶了一個學期的我自己學校的合奏排練課。因為樂團處於三不管的狀態,所以我就抓住時機把樂團整頓了下,用一個學期排了一場音樂會出來。曲目是:(上半場)莫扎特費加羅的婚禮序曲,莫扎特G大調弦樂小夜曲。(下半場)德九第四樂章,貝七第二樂章,勃一第四樂章。(返場)馬斯卡尼鄉村騎士間奏曲,以及我自己扒了個久石讓的Summer。
要問作樂隊指揮是怎樣一種體驗,首先我想到的是責任,另外一些重要的東西是專業知識、領導力、溝通能力、親和力(optional)。每周的排練,並不是站在樂團前幾個小時就完事的,而是包括了排練前的大量的樂譜準備工作。桌上和包里常備著至少四種顏色的筆,總譜上標著滿滿的各種織體的劃分,或者節奏的提示。作指揮有時候壓力也比較大。有次演出前做夢夢見我演出遲到了,樂隊全坐在台上了我剛到後台還沒換衣服。看見樂隊前方正中央放這個搖搖欲墜的劣質譜架,然後工作人員把演出曲目遞給我,我拿到樂譜一看:《共青團團歌》。然後我就驚醒了。不過其實真正站到台上,我也一點不緊張。因為我知道自己準備好了,不會出錯。也相信樂手不會出(大的)錯。演出完了的時候,掌聲鮮花看似酷炫,其實沒幾個人知道,下了那個舞台,走到後台,基本上都是跟大家互相祝賀下,打個招呼,或者合幾個影,然後就自己默默去換衣服,然後大包小包地拎著,就走了。一頭扎進黑夜裡,外面也沒人認識你。如果演出完了,能和幾個相交甚好的樂手、同學或者朋友去附近的路邊小吃店吃點夜宵,其實也就再幸福不過了。感謝這個帖子讓我系統地回憶了一下我的指揮經歷,也感謝所有給我提供機會和平台的老師朋友們,也感謝我出國前的指揮老師HMG先生。祝他身體健康!
作為學指揮的,17歲時有幸第一次指揮一個65人左右的樂隊排練。也許對一個指揮來說,第一次上台印象最深,其次就是和大牌樂隊合作印象比較深了吧。就說說第一次。
事情源於認識了一位指揮朋友,他了解到我也是指揮專業的學生後就邀請我去指揮一次他的樂隊,我事後非常感謝他,因為這樣的機會,多少人不曾擁有啊。
要說第一次指揮最大的感受,就是緊張,緊張到手微微顫抖,而且看著台下滿滿的人,都盯著我,一下子真有點不知所措了呢,不過開始指揮後,我就冷靜一下了,雖然還是因為緊張,很多聲部沒有注意到,不過我保證了拍子的準確和一些主要樂器進入的手勢準確。(畢竟這是最最基礎了,這個不行就太丟人了)
指揮的曲目是德沃夏克第八交,下台後對自己當然是很不滿意的,覺得自己還能做到更好。老師也給予了我鼓勵,說「你很優秀!」(然而我是不信的哈哈哈)
幾年過去了,我現在的指揮老師也讓我指揮過幾次他們的團,雖然樂手都是年紀比我大的,不過已經逐漸得心應手了。我深深體會到對於指揮來說,經驗是多麼重要。要問指揮樂隊是什麼體驗,像是一種很神奇有趣的冒險吧。
另外我看到一句形容指揮的話覺得蠻有意思:「指揮是近乎獨裁的在排練樂隊.」
以上,供參考。別再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了:我一般都是帶著耳機指揮空氣樂團。。。。這酸爽
樂手就是我的樂器,我在用這個世界上最複雜的一種樂器演奏。
不請自來。某大學業餘民樂團業餘指揮一名
(原因是學校請不起專業的,哭。)
體驗大概就是
1、和你在樂隊里坐演奏員聽到的音樂完全不一樣(原來是打擊樂在樂隊最後方)
原本我做樂手聽到的好聽的曲子站在樂隊前方竟然是500%的好聽。各個聲部層次特別鮮明!
2、所有樂手都要看你,你的每一個動作將直接影響到音樂的完成情況。他們對你的信任是你最大的榮幸。
3、你真的是一個人在戰鬥!因為沒有人可以替代你,你就是你,在舞台上獨一無二!
4、你是給樂團注入靈魂的人物,就像亮劍中的李雲龍,一個樂團有沒有凝聚力,絕對看指揮。
能聽見,感受整個樂章,哪裡錯了都能察覺,彷彿歌曲是自己的身體
交往的男朋友是個外國的青年指揮家。問了他這個問題,講給你們聽。
"Stressful. I don"t have enough sleep."
這是他的第一反應。因為他同時擔任多個不同國家的交響樂團指揮,一年到頭都在受邀去世界各地指揮、演出……在同一個地方連續待的時間長則一兩個月,短則幾天,飛個沒完。我跟他在一起的時間非常少,幾個月不見,一次見一天是常態。
下面從兩個角度說作為指揮的體驗。
首先,Artistic。
「作為指揮,我不僅僅是在領導樂隊演奏,這是一種交換,給予和獲取的交換。我和樂隊是相互反應的,他們奏出音樂,然後我接收,跟他們示意我們這樣繼續下去或那樣繼續下去。對我而言,舞台上的情勢是屬於我的,他們必須信任我,和我特定的音樂意向,就像一群鳥,我是頭鳥,我帶著他們加速、減慢,按照我所理解的和我所期望表現出的情緒和氣勢。所以在綵排過程中,我對作品的把握直接決定了最後被呈現出來的風格——這完全取決於我。這就是為什麼我在之前要做那麼多的research,關於作品本身和作曲家等一切背景。但我很少會聽現存的演出作品,而是直接看原版的總譜,聽了別人的很容易影響我對作品的理解。對,我有時候必須很獨裁。但如果音樂家綵排時跟我提出問題和質疑的話,我也會解答,但只是解答而已,我很少跟他們商量該怎麼處理這段音樂,而是告訴他們為什麼我們要這樣處理這段音樂。樂隊都是很配合的,因為排練的時間不會很多,一般我會一個作品排兩次,一次分段排細節,一次整支。如果碰上表現力無法達到我要求的樂隊(水平差),事情就會變得麻煩,不過我還沒碰到過,樂隊和指揮之間的默契也很重要。我很享受排練的過程,喜歡音樂被演奏得越來越是我想要的感覺,這是作為一個演奏者——除非你是獨奏家——所無法體會到的感覺。樂隊和音樂都是有色彩的,我是調色的那個人。It is Mozart"s hard work, but also my hard work. (需要意會…)。」
其次,Life。
「有太多譜子要讀了,我不能停下來。每個樂團都在演出不同的作品,一個樂團五首,十個樂團對我來說就是五十首。如果我下了舞台就可以休息就好了,但音樂家們收起樂器的時候,我的譜子還開著。而且站在台上很累,真希望中場休息再多給我二十分鐘啊。但是如果不在指揮台上的話,感覺音樂對我來說也會變得無趣呢(笑)。有時候精疲力儘是無法避免的,但我想我還是享受得更多一些。我十歲的時候就想要做指揮,到現在我還是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
能當指揮的估計都不上知乎…………
就是...壓根兒沒揮過樂隊...【無奈的表情】
我只知道排練的時候,所有人都要看著他,作為打擊樂,更是比別人看的都認真。
我上幼兒園大班時候,負責指揮全班大合唱,老師叫我怎麼指揮,我一會兒就學會了!!!!!
老師說,你畫橫8就行了,,,,嗯,我在大學的時候也參加了學校的樂團,4年,給了我很多美好的回憶,以至於畢業以後團里缺少長號,我有時候還會去幫忙,13年徹底不去了,因為樂團碰見了外行人來管理,徹底把樂團搞廢了。
在大學裡弄樂團很費勁,學校要是不支持,寸步難行。
推薦閱讀:
※為什麼音響能同時發出很多種聲音而人只能在一個時刻發出一種聲音?
※這些個裝飾音怎麼彈?
※中文音樂專輯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封面設計?
※為何在 1980 年肖邦國際鋼琴比賽上 Ivo Pogorelich 的演奏使評審團內部產生極大分歧?
※每天只練琴4小時卻奪得肖邦國際鋼琴比賽冠軍,這可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