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講座會對學生的成長起多大的作用?
感恩一詞是這些年的一個很是熱門的話題,我從小學開始就被進行感恩教育,要為父母洗腳,在我初中、高中、大學的學習生活中,這三個階段里都會有一到兩次的感恩教育的講座,每次都會讓很多人感動到流淚,會在當時就告訴爸爸媽媽老師等親近的人自己對他們的愛,但是在講座結束之後,我們又回到了和從前一樣的狀態,和爸爸媽媽還是一樣的吵架一樣的頂嘴任性,那感恩教育對學生成長起到了什麼作用呢?
感恩教育的形式這些年就沒怎麼變過,是不需要變還是無力改變?
我在感恩教育講座之後的感動越來越少,心中不平靜的時間也越來越短了,這是因為我長大了變得冷漠了嗎?
這個題目讓我突然想起曾經看到的這個題目: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305088/answer/14697950 。雖然出發點有點不一樣,但是希望感恩者解決方案是一樣的。
我愛我的父母,同時深深的感謝他們對我的養育之恩。但是不是因為學校教育我,更不是因為父母天天提醒我,而是因為我的父母給我的愛是我從小到大都不會誤解的。更讓我感激的是,他們雖然和我價值觀相悖,壓根不欣賞我,但是卻不減對我的愛意,給我最多的關愛。我認為這才是最無私的奉獻。如果要我說發生在我成長時期關於他們對我愛的痕迹,我可以說很多很多,因此我的感恩是發自肺腑的。
早上,我路過的理髮店門口肯定會有一群員工聚在那開晨會,一起高歌「感恩的心」,他們一邊唱一邊為路人的觀看而流露出尷尬的笑容。因此,這個感恩教育連洗腦都不是。
一個人,一個集體,不能讓你發自肺腑的感恩,那需要檢討的是,對方是否真的為你奉獻了而讓你感恩,而你是不是錯讀他人的愛而無法感恩。如果在學校,感恩教育作為一個人生必要的課題,是需要進行教育的。問題是,怎樣教育?一天到晚背書一樣的默念恩德,這恐怕是不會有什麼啟發的。
作為教育者,可以通過刺激他喚起產生感恩情緒的記憶,糾正不良審美,這是較好的感恩。例如,不要空泛的告訴孩子爸爸有多好,辛苦工作之類的話,可以通過受教育者回憶父親做了什麼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並從中糾正消極的判斷(例如自己做錯事情爸爸會批評,受教育者覺得爸爸這時候很壞)。感恩教育不是口頭作文,把受教育者煽個稀里嘩啦,真正的「感恩教育」應當是冷靜的奠定正確的感恩審美。
感恩是雙方向的,作為希望得到感恩的一方,也要時刻檢討自己是否符合被感恩的標準。感恩這個行為,人人都知道,可不是你「要」別人感恩就能得到回報的。至於為什麼你被感動得越來越少,那不是你冷漠了,而是你成熟了。你拒絕虛幻的浪漫手段來博取你衝動式的感恩,你需要實實在在的感受到感恩的真正動力。成功的感恩教育充其量奠定你美好的價值觀,卻並不能泯滅你對現實生活真實的感受。如果你無力於改變他人如何對你,至少你自己可以做好這個感恩課程的主角,從善待他人開始。不是觸動不夠,而是達到一定的階段時,人越來越不相信帶有色彩或誇張的感恩事實,真正的感恩教育不是博取群眾眼淚的教育,而是通過教育讓人有所平靜地思考,有變化的感悟。
今天剛在學校聽完感恩講座。來我們學校演講的是一橫,班主任讀完他的一大串頭銜時候我就預感等下的講座會是什麼樣了。能念半分鐘的頭銜你們想像下。
前半段是類似於成功學的講座。他就說自己如何從年級倒數第三做到如今公司十幾億。我聽起來的感覺跟像是在炫耀,就好像小時候一直被欺負的小孩,如今長的又高又壯可以傲視別人的那種感覺。我個人對他影響不是很好。他一一敘述自己的慈善事迹,慈善本來是讓人尊敬的事業卻在他那變了味。
最令我反感的是他口口聲聲說的感恩我在他身上卻看不到一點影子。他對燈光,放映的態度讓我看到的是一個帝王之氣。他在演說中提到一個名校學生(復旦還是北京什麼學校不記得了),他說他辭退那位學生是因為那位學生的傲慢,可我在他身上似乎看見了那個學生的影子。
好像跑題了!!!!!
後半段就開始講對父母的感恩。用的方法我再熟悉不過了,從初中到高中這種類似傳銷的感恩講座學校安排了至少三四次。一樣的背景音樂!對!是一樣的!!差不多的話,就是讓你回憶你的父母,然後開始煽情弄得很多人都聲淚俱下。就我一同學初中第一次感恩講座他是哭的最響的一個,還抱著他媽媽不停說對不起。有次一起開黑,在yy里聽見他媽讓他去看書他就和他媽爭論起來,後來他爸和他媽竟然說不過他一個人。
這類感恩講座確實是在一段時間內給學生一定的心理觸動,但是再這之後當心裡的感動平靜下來又回到了原來那樣,就好像看病醫生一下給你開了很大計量的葯吃了兩天癥狀消失了,要一停又複發一樣。
這只是我作為一名學生的感覺。我覺得感恩教育只有真正融入到學校和社會的日常生活中才可以真正的讓當代學生有感恩意識和行動。
第一次寫怎麼長的回答。 有些觀點可能剛聽完講座沒有經過沉澱。還望斧正。
我記得當年李陽英語培訓給我們講感恩,我還哭了兩鼻子。後來又有一個什麼名人在講感恩,最後是賣一本書,當時正處於非常糟糕的狀態,想著那本書會不會給我一些幫助,就買了。
後來我再也不相信這些套路。
但是當我走上社會後,慢慢發現,感恩在於點滴,不管怎麼樣,對每一位為我們付出的心懷一點感恩,讓對方開心一點。讓大家都開心一點。
跑偏了,感恩不是來自於教育,是來自於日常體會。
一個孩子,從很小年齡就可以從家人的相處模式感受到一些感恩,比如,爺爺奶奶做的飯,爸爸媽媽每次都會說辛苦了,比如每個紀念日,家人之間都會互道感謝。
一個習慣了對家人的付出表示感謝的孩子,就會自然而然感謝之後遇到的每個朋友。他會明白,自己得到的一切,都不是理所當然,都是因為愛,而愛,是需要被感謝和鼓勵的。
心懷感恩之心,不是為了討好付出的人,而是心懷感恩容易體會生活的溫暖和點滴美好。所謂心懷正能量,更容易得到幸福吧。
那些聲情並茂煽動性很強的課程,容易在短時間讓人陷入自我感動狀態,這是一種短期心理暗示。
讓人感到欣慰的是,類似課程目前已經基本沒有市場了。
我聽這種演講的時候從來都是找一個好位置寫作業
事實上,我們學校的演講,我們班的同學基本沒有反應
我覺得
這種演講最主要就是配樂最感人
說些側面的吧前些日子咱學校周六就有個感恩講座【設置體育館,沒有位子】,然後我把回執單收上來一看,全班都不去【這……】
最後四個人被強迫去的
據說從上午到下午,不許上廁所
上午一直在聽主持人講講講
中午差不多還有活動,都忒無趣的那種
【比如家長把眼睛蒙起來,娃兒們牽著他們的手讓他們走過桌子凳子拼起來的「橋樑」】
後來老師給我們看剪輯
經過主持人漫長的發言後,讓父母子女坐下來互訴衷情,訴完後讓哭的地稀里糊塗的人站在台上發表感言
ˊ_&>ˋ
其實教育是一個很長久的堅持!不能說因為一場兩場的演講之後就會改變你的人生,我們還要考慮一個人得心智的成熟,而現在的感恩勵志演講大有很多誇張式的表演成分,真正觸及到孩子內心深處的地方很少,這裡面含有一部分催眠的成分,當在當他在這個環境中沉睡,而在另一個環境中醒來,所產生的效果當然有差異。無論做什麼樣的教育,我想應該是要腳踏實地的去做,不應該在油表演和催眠的成分,也不能用道德綁架和情感綁架。
推薦閱讀:
※老師提問的時候問聰明孩子難問題,簡單問題留給笨孩子,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你遇到的師父可以有多好?
※建築學教育在頂尖學校與普通學校中的差距在哪裡?
※師範專業是如何培養出教師的?
※寫好硬筆字的技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