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冷靜和理智會帶來哪些負面效應?
通常來說,冷靜和理智都是褒義詞,但在某些特殊的情形下,被稱為「冷靜」或「理智」卻並非褒獎。比如曾經有人對我說:「我覺得你太理智了。」 顯然並非誇獎。
那麼問題來了,在人際交往中,冷靜和理智可能會帶來哪些負面效應?什麼情況下,我們不應該過於冷靜和理智,此時又應該怎麼做呢?
特別地,在戀愛中,冷靜和理智又會帶來哪些負面效應呢?說明:冷靜不等於不熱情,理智不等於不能理解別人的情感,希望不要偷換概念。
相關問題:思維過於理性的人有什麼劣勢?
我想說,冷靜與理智不代表冷血和缺乏人情味。
我相信很多人一說起理智和冷靜就會想起一堆不善交際的科學家的形象。但事實上,大家將一個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和臉譜化了。
試著想一下,那些代表國家利益互相辯駁的外交官乃至國家骨幹,他們能不能用冷靜與理智來形容?
再試想一下,當一個人真正的冷靜和理智的時候,他是不是會考慮到普通人的情感訴求,進而進行一定的情緒操作呢?這些情緒的表現背後也可以是理智的一部分啊?比如小說里那個與三教九流溝通時候的夏洛克的形象。
其實,我們只是看到自己想看到的。而那種真正理智又冷靜的人,他們的理智和冷靜,早就可以用一些手法就自己包裹起來。如果他們認為必要的話。
所以冷靜與理智這兩樣東西。搭配上敏感的心的話。真的是人精的存在。
======================================================================
我看到後面回答中有各種因為「過於」理性導致的人際關係調劑不良。我感覺這種就是典型的缺乏理性的表現。作為一個要標榜自己理性的人來說。對於人性的了解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如果知道對方不合適接受解決方案而只是需要情緒發泄。作為理性的判斷是:有沒有必要陪他?如果沒有必要。接下來就是簡單有效的避免後續事件的發生,避免陷入情感道德兩難立場的窘境。如果覺得有必要值得共情一下以進一步觸及其根本,那如何有效而不過分的進行「情緒按摩」,進而達到良好的溝通狀態。而不會出現各種導致他人覺得自己在秀優越這種情境的發生。
這些內容倒不是我自己能夠想到的,而是見識過幾位,覺得印象深刻。同樣遇到一些日常瑣事,這幾人輕輕鬆鬆的就把可能劍拔弩張的事情,最後笑呵呵的解決了。整個過程真的可以用行雲流水一般來形容。我自己自認為還遠不及這種程度。整個過程事後回想,雖然看似簡單,但極其值得推敲。可以說,這些人平時各種事件的處理的案例累計和反思,加上天賦應對突發事件,各種神來之筆。實在是自嘆不如,真的是人精。
再補充兩個例子。
怎樣才能稱之為一個好人? - 羅文益的回答我覺得這個回答下吳思先生的行為就是典型的理智與冷靜的典範。充分理解了對方,做出最合理的選擇。
另外我們的黑格爾先生,我在wiki上讀他生平的時候,發現了這麼一段。
這個例子在道德上是有爭議的。但是論冷靜和理性來說。他的各種選擇都是相當優選的。
好問題!但首先大家對理智的理解需要更新一下。
什麼是理智?理智是對合理性的追求,基於對事實和道理的忠實。既然如此,一個理智的人就應該能夠基於自己所觀察到的所有事實作出合理判斷。我一直信奉的一句話是sentiments complete rationality,情感使理智完整。人的情感是人性天生的一部分,是一種事實。我問你情緒這個東西是主觀還是客觀的?「理智」的人會認為情緒是主觀的,但為什麼我們在感到情緒的時候,身體會有反應呢?理智不應該與情感對立,相反,理智應該充分地認可情感作為一種心理和生理現象的存在,並且將其整合進入對社會關係的思考當中。
很可惜的是,在我的工作里接觸到的很多朋友,都錯誤地將理智和情感分割開來處理。我想這或許和我們的成長經歷有關,因為學校教育對於青少年情感熏陶和情商培養幾乎為0,我們在「做人要講道理,要理性」的狹隘灌輸中長大,缺少了對理智和情感的辯證思考能力。
事實上是,如果一個人真的理智,那麼就應該充分注意到情感作為一種客觀發生的現象,對人的行為是有很大影響的。比如戀愛當中,女孩因為被冷落,質問男孩近期工作忙碌的原因,男孩於是將所有精力花在詳述工作時間的安排上,忽略了女孩情緒層面的動機。女孩因此不開心,男孩則指責女孩不講道理,兩人陷入矛盾。
這裡的忽略是如何發生的?有很多原因,可能是男孩在認識上強調理智,認為理性就是針對客觀事實的分析探討,事情說清楚了,關係就不會受影響。也有可能是男孩因為長久的習慣和社交訓練,對他人情感變得麻木,在與人相處的時候不懂得關注對方講話內容以外所表達的東西。還有可能是男生有感知到情緒的存在,但是因為更深層次的心理原因,在意識或者潛意識層面選擇了忽略情緒,甚至以理智化(intellectualize)這樣的防禦機制抗拒情緒的表達。
額外說一下,弗洛伊德提出的防禦機制,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是一個特別有助於我們理解「太理智」這個問題的概念。當人們對某些情緒和體驗有畏懼心理,有意無意迴避時,就會藉助於理智化來讓當前問題「去情緒化」。比如老婆跟你哭訴產後抑鬱的痛苦,你卻翻一堆醫學資料和對方解釋這是產後荷爾蒙變化導致的。由於你對對方痛苦和抑鬱的情緒有抵觸,不願意正面地面對,所以通過這樣一種防禦機制來保護自己免於內心的壓力和疾苦。
這個現象我覺得在我們生活中特別常見,甚至可以更宏觀地說,我們的社會在很多層面都是在默默地進行著系統的理智化。最簡單的例子,很多人的語言當中缺少對情緒的直接描述和交流的辭彙,卻有著非常豐富的教育,批判,指導他人的說法。扯遠了。。。想說明的就是我們觀察到的「理智」這樣一種現象,很有可能是有更深層的心理因素的。
題主提到的「我覺得你太理智了」那個問題,對不同的人是出於不同的原因,但是很多人共有的毛病是,在交往過程中只關注了語言的,字面的,邏輯的內容,忽略了情緒的表達和互動也是人際關係的重要部分。當你有意無意忽略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部分的時候,這必然不是理智的。
因此看上去是過度理智帶來了問題,事實上你還不夠理智,所以社交才會有負面效應。
另外之前一篇老文章,和這個話題相關,也提供一些比較乾貨的建議,和大家分享:
溝通的第二種語言【Steve說約會37期】
我們都喜歡說兩個人相處要多溝通,遇到問題要多商討。但是遇到矛盾,或者某一方不開心的時候,我們越是努力溝通,卻越有可能讓矛盾加劇。在很多人眼裡,溝通就是講道理,明辨是非,在分歧上面達成一致,找到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
是的,在我們冷靜的時候,這樣的說法大家都接受,但遺憾的是真正需要溝通的時候,我們的理性思考都會大打折扣,這時候我們是沒辦法按照上面的思路來溝通的。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場景1:
男女約會,天氣略冷,男孩遲到了一會。
男:(喘氣,抱怨)哎喲今天忙死了,本來早就可以出來了,臨走前被老闆抓住。
女:(不悅)你老闆真是有病,天天讓你們加班!
男:(笑,緩和的語氣)年末了嘛,其實大家都很辛苦。你想吃什麼?
女:(冷淡)隨便。
男:(期待的語氣)XX怎麼樣?
女:(冷淡)不想吃。
男:那你要吃什麼?
女:(不耐煩)隨便!
男:(調侃的口氣)怎麼老說隨便啊?你喜歡吃什麼你都不知道啊?
女:你約我的,幹嘛要讓我費腦子去想。
男:(論理的口氣)我是說你選個你想去的地方嘛,還不是照顧你的喜好
女:(抱怨)你連我想吃什麼都不知道嗎?那你還約我。
男:(不耐煩)可是你剛才一直說隨便啊,我就以為你沒什麼特別想吃的了。這個問題有這麼複雜嗎?選個地方吃飯而已,要不要這麼說來說去的麻煩啊?
女:你覺得麻煩那就不吃了。
看完這個對話,如果你是當事人,會怎麼去和對方溝通呢?我們在和自己的伴侶相處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這樣的場景,當你意識到需要溝通的時候,兩個人的衝突已經很深地纏在一起了,而且一方越是論理,另一方就鬧得越厲害。
這次回家過春節,我也觀察到我爸媽之間類似的對話:
場景2
爸:(喝粥被燙到了,不耐煩)我昨天跟你說了這個粥煮完了要放一下,怎麼每次你都滾燙的端上來,叫人怎麼吃?
媽:(反駁)你吃的時候小心一點啊,你每次吃飯都吃的那麼快,吃燙了對胃一點都不好。
爸:(批評的口氣)你可以想辦法啊,鍋放在涼水裡過一會就涼了,這麼簡單的事情
(吃完早飯,我爸放下碗筷走人)
媽:把碗收進廚房去!
爸:你收吧。
媽:(不悅)收一下碗又不會耽誤你多少時間,你還天天教育孩子要注意細節。
爸:(對我說)等會吃完了幫我把碗收了!
如果你是我,這時候你要怎麼幫爸媽溝通呢?要講道理的話,你會站在誰那一邊?是不是發現很難判斷誰對誰錯?有時候我們會因為一次又一次這樣的問題而陷入僵局,想像一下你和一個人每次鬧矛盾,都沒法明確地分出對錯,最後不了了之,是不是慢慢的就會失去對對方的信任和信心,開始覺得你們倆性格不合,最後分手?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我們單純強調溝通,卻忽略了使用正確的溝通語言。我們嘴巴上說的話,可以稱作為第一語言。在絕大多數時候我們都依靠第一語言來和人交流,這一層語言充滿了客觀事實,邏輯分析和各種事理。但是在親密關係裡面,看似風平浪靜的對話下面其實暗流涌動,這流動的就是我們的情緒,也就是題目中所說的第二語言。
如果我們純粹站在邏輯的角度,是無法理解兩人矛盾逐漸升級的原因的,因為邏輯上兩人表達的內容都是合理的。但是如果站在第二語言的角度,從情緒層面去觀察,你就能看出關係是一步步惡化的。回到第一段對話裡面,想像你是當事人,感受一下每一句話背後都帶著什麼樣的情緒,而這些情緒又得到了彼此怎樣的回應,然後看看我的分析。
場景1:
男:(喘氣,抱怨)哎喲今天忙死了,本來早就可以出來了,臨走前被老闆抓住。
女:(不悅)你老闆真是有病,天天讓你們加班!
女孩肯定是因為遲到+天冷不開心了,雖然指責的是老闆,其實表達的是自己的不悅。男孩辛苦工作,來到伴侶這裡卻立刻遭遇了指責,雖然不是指責自己,但是心裏面會略有一點不快,只是因為謙讓,不和女孩計較。
男:(笑,緩和的語氣)年末了嘛,其實大家都很辛苦。你想吃什麼?
女:(冷淡)隨便。
男:(期待的語氣)XX怎麼樣?
女:(冷淡)不想吃。
男:那你要吃什麼?
女:(不耐煩)隨便!
男孩徹底忽略了女孩的情緒,完全用第一語言的邏輯回應,同時也強調自己的辛苦,希望女孩關注。女孩因為情緒被忽略,不悅的情緒立刻升級成氣憤,不好意思直接表達,因此轉成冷漠。男孩再次以第一語言回應,女孩情緒進一步被忽略,氣憤情緒開始外露。
男:(調侃的口氣)怎麼老說隨便啊?你喜歡吃什麼你都不知道啊?
女:你約我的,幹嘛要讓我費腦子去想。
男:(論理的口氣)我是說你選個你想去的地方嘛,還不是照顧你的喜好
女:(抱怨)你連我想吃什麼都不知道嗎?那你還約我。
男孩注意到了女孩情緒變化,但是不清楚來源,所以選擇了錯誤的調侃方式來緩和氣氛。女孩為了維護形象再次將氣憤轉為冷漠,但已經明顯帶有質疑和不信任的對抗情緒。男孩再度以第一語言回應,但是帶著不滿情緒,試圖通過論理來改變對方情緒,但是得到女孩更進一步的對抗。
男:(不耐煩)可是你剛才一直說,隨便啊,我就以為你沒什麼特別想吃的了。這個問題有這麼複雜嗎?選個地方吃飯而已,要不要這麼說來說去的麻煩啊?
女:你覺得麻煩那就不吃了。
男孩拒絕回應女孩情緒,進一步要求女孩改變,而且自己失去耐心後的不滿情緒通過強勢的質疑來表達。女孩也失去耐心,兩人約會破裂。
當站在第二語言的角度,關注雙方情緒的變化,是不是發現矛盾的本質和產生過程更容易理解了?這時候如果再讓你作為當事人去化解矛盾,思路是不是更清晰一些了?情商高的人就會懂得不要老是講道理,先觀察和照顧對方的情緒,從而很好地化解任何問題。
接下來你可以再嘗試從第二語言的角度去回顧我爸媽的那段對話,站在當事人角度體會他們的情緒狀態變化,你也會很清晰地看到矛盾是如何升級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情緒的持續時間有時會很長,比如這個案例裡面我媽的情緒持續了整整一頓飯的時間,如果你不關注情緒,就會理解不了這前後的關聯。
場景2:
爸:(喝粥被燙到了,不耐煩)我昨天跟你說了這個粥煮完了要放一下,怎麼每次你都滾燙的端上來,叫人怎麼吃?
媽:(反駁)你吃的時候小心一點啊,你每次吃飯都吃的那麼快,吃燙了對胃一點都不好。
爸:(批評的口氣)你可以想辦法啊,鍋放在涼水裡過一會就涼了,這麼簡單的事情
(吃完早飯,我爸放下碗筷走人)
媽:把碗收進廚房去!
爸:你收吧。
媽:(不悅)收一下碗又不會耽誤你多少時間,你還天天教育孩子要注意細節。
爸:(對我說)等會吃完了幫我把碗收了!
做完上面的練習,有沒有發現對溝通二字的理解和能力得到了一些小小的提升?掌握溝通的第二語言,不管對單身,約會中,或者相處中的男男女女們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我們喜歡把問題歸結於性格不合這樣的固定因素,很少考慮我們可以如何主動地調整改變。
從約會戀愛開始,我們會面臨越來越多的溝通挑戰,我們在這方面的能力從小就少有機會學習,所以現在你十分需要更加科學系統的實踐訓練。如果你願意參與培訓課程,Steve老師的約會私房課正是專門針對溝通的策略和技巧設計,而且課程不僅限於單身人士,也歡迎約會戀愛中的朋友共同學習!
恰恰相反,我認為,冷靜和理智,在戀愛關係中,所產生的正面效應遠甚於負面效應。
正因為足夠的冷靜和理智,才能客觀公正地看待人事。比如在一段戀情當中,出軌的一方通常會被簡單粗暴地判定為「不忠」或者「渣」,但是一個客觀理性的人,卻能從主觀感性的迷障中脫離,追溯事件產生的根源、分析行為背後的意義,透過現象看本質,這是很多人都不具備的能力。
這樣的人,即使在戀愛關係中,受到基於對方過失而產生的傷害,也能夠最大限度地理解與包容對方。這不正是溫柔善良的體現嗎。
當然如果非要說有什麼負面效應的話,那就是,覺得這個世界上,傻逼和脆弱的人怎麼這麼多。。。
冷靜和理智在人際交往中確實是有負面作用的,那就是:缺乏主動性和侵略性。
比較冷靜和理智的人習慣於把人為因素作為一個靜態的客觀因素來分析。
你走在街上,一個人和你迎面而來,你的瞬間反應是以足夠的餘量躲開他。這當然沒什麼問題,但是從另一方面,也就忽略了對方也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
大學裡以小組為單位的課程設計當中,你是一個非常理智和冷靜的隊長,由於你對你的組員比較了解,經過短暫的分析,你認為交給某個廢柴一部分任務還不如乾脆自己做省心,讓他在旁邊看著就好了。這也沒什麼錯,從一定角度來說是最有效率的安排,只是你發現此後這個人對你的依賴會越來越大,事事都要問你,讓你疲憊不堪,你覺得他越來越脫離你的控制。
班上有一個你十分喜歡的類型的女孩子,可是另一個帥氣的男生同時也有意追求她。此時經過你的分析,你覺得照女孩的性格特點來看她更有可能接受另一個男生而不是你,於是你放棄了追求的機會把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沒有選擇傻傻地放手一搏。
一年之後,你和女孩兒再度相遇,女孩兒被你風趣的談吐和細膩的心緒所吸引,她幽幽地說,或許我應該更早遇見現在的真實的你。可惜此時她已經有一個善良的深愛她的男朋友,她不能背叛自己已經經營了一年的感情。此時你才恍然大悟,也許當初應該更勇敢,女孩兒要的並不是更適合而是更真實的內心。
你能大致分析出一個女孩子對你示好行為之後的反應,但是你不能猜出這件事對她的影響,以及這種影響對她之後判斷的進一步影響。你只能把她當做一個客觀條件去分析,卻不能把她當成一個可變的因素,因為這樣做會使問題無限複雜下去。
你發現自己當初沒有做錯任何一個決定,但是到頭來卻一無所獲。於是你對自己苦笑一聲,也許面對那些註定要進駐在你心裡劫難逃的人,傻傻的執著會比冷靜理智的分析情況要來的更好。
其實理性的極致,就是能根據需要自由使用感性。
我呢,就是個特別理智、冷靜的人。平時生活里的90%以上的事情,都不會讓我內心有太多的情緒波瀾。我不會覺得」今天好倒霉,又丟了一個客戶「、」今天運氣真好,抽獎券中了獎「等等情緒,任何事情發生,不管好的壞的,我腦子裡會自動運行分析程序,丟了客戶是因為之前沒有溝通好,之後應該如何如何,還有沒有挽救的機會,如果有該怎麼做。中獎了是因為上次買的多送的券多,我家還有什麼其他的要買,這個活動還會持續多久,我需不需要再在這家商場買其他東西。恩,這就是我慣常的思維模式。
題主說,「冷靜不等於不熱情,理智不等於不能理解別人的情感」,事實上其實是」我理解你的情感,我也能深刻的感受到你的高興/沮喪/難過,但是我無法讓你覺得我能理解你的情感「。因為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我腦子裡猶如一個機器開始計算,會用最短的時間,分析出我認為的最應該去做的事和最優的解決辦法——而計算出來的結果,顯然都不會是」安慰你「。
既然題主說到了:特別是戀愛中。 我就來插一句,造成你的女朋友覺得你」太理智了「的原因,除了你本身是個比較理智冷靜的人之外,還有個原因是,男人往往不知道女人到底想表達什麼。也就是說,當你的女朋友跟你說一個事情的時候,你腦子的接下來的程序是:分析事件——想解決辦法——得出辦法A、B、C——經過篩選分析——決定選B方案。然後你很高興的開始告訴她B方案才是最好的,既不會得罪人又可以解決啦如何如何,你很高興,你很自豪,你看,我又像一個男人一樣幫助自己呆萌呆萌的女朋友解決了一個難題了呢!!
逗B啊,少年。
誰需要你的解決方案了,誰需要你分析那麼多了,誰要你幫忙教我怎麼做了?老娘跟你說這麼多是為了讓你來安慰我啊笨蛋!
當然了,這是大部分男人無法避免的思維模式。雖然因人而異略有不同,但是會泡妞的人和注孤生的人區別也就在這,會泡妞的人(這真不是個貶義詞)會刻意的訓練自己的思維模式,說白了就是會說話,會泡妞的人可不僅僅會泡妞而已,對同性往往也能讓人覺得」相處的很舒服「,他的察言觀色,他讓你覺得他對你的遭遇感同身受,他不是不懂得分析不懂得理智,只是他知道什麼時候該理智,什麼時候該情緒。這可真是門藝術活兒。
扯得有點遠,回到正題來。負面效應是什麼?就是別人會覺得你這個人太冷血,太冷漠,不懂得體貼不懂得安慰人。可是真的沒有辦法,在我的思維里,安慰/祝賀他人是沒有用的。祝賀還好一點,咱來說安慰吧,這也是比較多的情況。當一個事情發生後,我還是覺得,安慰是0效益的,我一直覺得花時間去安慰去哄,這個時間去做點實實在在地事情的話,早就解決了。我自己出了點什麼事情的話,比如被上司罵了,或者工作丟了,或者家裡面有什麼事情很棘手了等等,我一直覺得我也是不需要任何安慰的,我覺得任何人都很難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一直覺得那些」會好起來的「之類的話都是沒用的,我一直覺得人都應該時刻保持理智、冷靜、清晰的大腦的,我一直覺得任何人都應該像我一樣聽到別人傾訴之後立馬拿出紙筆來列個1234的……
後來我發現我不是。我發現我女朋友在我遇到事情心情不好的時候說的那些話聽起來還是會不錯的,我發現我工作太忙很煩的時候女朋友說的那些」廢話「並不是沒用的,我發現有時候其實我根本不需要你的理智你的冷靜,我慢慢知道人畢竟是人,不是機器,人不是用來精確運行來解決事情的。對事,我們要理智,對人,我們要情緒。
理智冷靜不是壞事,我也非常贊同題主說的「冷靜不等於不熱情,理智不等於不能理解別人的情感」,只是一個理智冷靜慣了的人,遇到事情的思維習慣,大多時候給人的感覺是」不熱情、不理解別人情緒「。我相信其實我們不是那樣的,只是缺乏一定的表現手段,說白了,你覺得你理解別人的情緒,可是別人感受不到,那不還是一樣么。
不過話說回來,改變這種理智冷靜的思維模式好難啊…跟女朋友談了7年了,雖然在盡量改變一點,還是很難改變這種下意識的思維模式,不過慢慢的還是好多啦,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不過有時候還是覺得說花言巧語不如實做的事情實在哈~比如她回家了說」今天真煩啊,那個XXX就是煩,跑來跑去都跑累死了「,我還是傻傻的沒意識到該說點安慰的話了,我會第一時間去打盆熱水泡好牛奶讓她坐沙發上泡泡腳喝喝牛奶,不過好像她現在也覺得這樣蠻好噠,哈哈哈。
BTW,我天秤座,月摩羯。我不是太懂星座,據我老婆說,這就是個完全冷漠極度理智,對外界毫不關心的星座組合,囧。不過工作上,還是很有利的,臨危不亂頭腦清晰,還是挺好的。
OVER。過於奉行社會交換論,認為代價與收益平衡,互動得以進行。
得失心會太重,慢慢缺乏付出不圖回報那種單純的情感了。
「他這麼冷靜、這麼理智,我怎麼在他身上拿好處啊?」
「他什麼都想到了,我豈不是顯得智商很捉急啊?」
「什麼事都這麼冷靜,會不會將來我有什麼事他也表現得很『冷靜』啊?」
「我也就是想發個牢騷而已,他怎麼這麼認真來分析了?好累啊……」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符合以上某種或某幾種情況,那最好的方法不過是——
偶爾賣個傻唄。
不然就賣萌。_(:з」∠)_
居然又補充了個戀愛中。。。= =
這麼說吧,冷靜和理智從來不是缺點,但沒必要永遠保持這種理性的狀態。慌亂和衝動,有時在女生看來,才是在意她的表現。我認為這是個偽命題,冷靜理智地解決人際交往問題首先要基於了解人類的前提下才有所謂理智啊,然後為得出最優解而做出的正確的判斷就是冷靜理智的判斷。如果本身選擇的結果有負面後果那都是在選擇的人已經分析了後果的前提下的,那麼他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對他來說怎麼能說是負面效應呢?
問題只是在於沒有人能100%了解人類(何況人種類繁多而且不斷在變化),也沒有人能100%確定結果能否最優,最後只是一個概率問題。
負面效應是發生在錯誤的認識,錯誤的推斷以及壞運氣下的。
所以在人際關係中冷靜理智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做不到客觀上的絕對正確,我們都是在衝動武斷中做出自認為對的選擇的,只是有的結果是好的,有的結果是壞的,就這樣。比如有個朋友掉河裡了,有人要救他而你的判斷是80%的幾率救不了那人還可能把自己搭進去,同時你也知道如果你上去勸阻在旁邊看著的其他朋友80%的幾率會從此遠離你如果你判斷錯誤的話。那麼這時候什麼是理智的判斷?最後的結果就是不管你選什麼你都是在賭,人際交往沒有100%正確的答案,只有你想要接受的答案,而『想要』是很主觀的非客觀的。
-----------------------------------------------------------------------------------------------
PS:完全不能理解高票答案中所謂的『過於冷靜理智』,明明就是不夠冷靜理智地去了解和權衡他人的感受怎麼就變成『過了』?誰說冷靜理智不需要考慮他人感受了?難不成現在你的包容和理解只是一時興起才下的決定么?
冷靜和理智都是事後的評價。
常人理解的冷靜和理智其實從「理智」的角度來說並不一定是理智的。
面對突發情況,表現的歇斯底里有時候會有更大的贏面,這時候的歇斯底里是一種「理智」的表現,雖然看起來並不冷靜。就好像動物有時候在面對突發情況乍起毛髮鼓起身子讓自己看的更強大一樣,其實這可能更有效果。理智與否只能從動機來說,外人無法判斷,你看到一個人很慌亂,到底是真的慌亂還是假裝的故意做給別人看的,除了自己明白別人很難知道,更多時候是從結果來判斷,很多時候即便你的判斷是理智的,也會發生不太好的事情,這時候反被認為不理智。
面對一個冷靜理智的對手,當你沒有贏面的時候,你可以表現出來自己的歇斯底里,表現出來自己的不顧一切,正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這時候冷靜理智的對手反而會畏首畏尾。某周末報道過有人為了搶礦山資源,綁上炸藥去逼簽字,不簽字就玉石俱焚,你說這是冷靜理智還是不冷靜理智,但是往往得手。所以冷靜理智的壞處就是往往將問題想得太多,看到了太多的負面情況,不敢冒險,往往被人鑽了漏洞。如果對方精神不健全,冷靜理智的人的策略往往是敬而遠之,但是你遇到一個裝瘋賣傻的,這樣豈不是被利用達到自己的目的?相反,冷靜理智的人最擅長的就是和靠譜的人打交道,因為這時候就可以將自己的理智自己的冷靜發揮到極致。但是遇到奇葩,或者偽奇葩,這就是最大的缺點。有時候一忍再忍,一再冷靜反而不如一聲怒吼來的實在,來的有效果。書生造反三年不成,就是這個原因。
有時候一腔熱血未必不好,深思熟慮未必好。看似冷靜其實背後是有太多的敗不起,輸不起,如果你在摩根拿著高薪,即便你知道一個商機你能捨得一身剮下海經商嗎?你會考慮種種不利情況,當你想明白的時候黃花菜都涼了。所以冷靜理智的壞處在於創業方面畏首畏尾,而在守業方面,冷靜理智往往是個很好的品質。創業有時候是先幹了再說,邊干邊想,慢慢摸索,守業的時候是想了再干,因為家業已經起來,不能想干就干,攤子太大。
在人際交往方面, 還是一樣,當你遇到一個靠譜的人,冷靜理智的結果就是互惠互利,但是當你遇到一個不靠譜的人,冷靜理智往往會使得自己吃虧。不靠譜的人往往會使得靠譜的人很難受,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冷靜理智,他們能預判他們的做法,所以當你遇到一個不靠譜的人,冷靜理智就是你的軟肋了。正所謂他們會將你拉到他們的水準然後用經驗打敗你就是這個道理。
冷靜理智的人往往從宏觀考慮問題,而不是從自身需要考慮問題,這種人往往責任感很強。但是你的做法被人理解還好,萬一你的環境比較惡劣,甚至你的苦心不被人理解,長久以往誰能給你支柱,會不會很被動,成為無名英雄也是很可能的,所以冷靜理智的人在平庸的人中往往過的比較苦,這是一種心理上的苦,他們往往承受最大的責任和委屈,鶴立雞群往往需要付出代價,但是人是需要依靠的,越是強大的人其實越是需要依靠,誰來給他們依靠呢?難道孤獨才是主旋律,未免太悲愴了。長久以往會不會崩潰?那些你看似和穩重很理智的人,誰知道獨自一人的時候過的有多落寞?
理性其實對於戀愛有好處,可以讓你在對方生氣避免吵架,客觀地分析引爆點,高效地安撫對方。至於因為理性導致對方對方更生氣那種,應該叫情商低。
不過,首先,你,要,有,個,男,朋,友,which是個小概率的問題。
為自己點蠟。
人在任何時候都應該冷靜和理智啊,只是可以在不同的場合選擇是否要表現出來而已。
高端人際交往裡,比如外交場合,公司高層談判等,則我們最好把冷靜和理智寫在臉上,給人靠譜的感覺。天天笑眯眯的可能是笑面虎,也可能沒心沒肺,也可能是真傻。無論哪種,別人都不願意交往。
最近的例子參考安倍會見習大大,安倍有種「欲速則不達」的熱情感,老遠就伸手,很不禮貌。(在人家的地盤,作為客人,應該先等主人握手;另外還沒有達到需要握手的距離,就伸手,二b一個,所以日本是換首相太頻繁都來不及培訓一下國際禮儀嗎?!)習大大就很挺冷靜,也理智,沒說上來打臉,也沒說握手完擦擦手啥的。。。反正就是掌握好度。
在普通人際交往裡,比如戀愛,那我們可以把冷靜和理智「藏」起來。兩個人不在一起的時候,多思考下這段關係,愛不愛對方,未來怎麼走等等。然後帶著你的思考結論,見面時候更懂得把握走向。而且!不要說一見面就頭腦發熱什麼都忘記了,人家說送你100萬你就覺得可以為之殉情了,或者人家突然說借錢不然爹媽會被砍你就傾其所有跟著上賊船,這都是不冷靜不理智的。事後再哭,哭死都白搭。
所以當有人說「你這人太理智了」,難道他是期望我傻?期望我發瘋?期待我不理智?因此,我從不care別人怎麼評價,愛怎麼說怎麼說,一輩子是自己的,別人誰不是個過客?
當然,或許有人說,我這太冷酷了,我沒感情嗎,我活著就是為了算計嘛?
在我理解,人活在世,每分每秒都應該有價值,具體表現在我時刻冷靜而理智地知道我在幹什麼,我為什麼這樣做。我無法容忍但凡有一秒我是很無聊的我思維是空白的,那就等於這一秒我沒活過,我死了,是我人生裡面「作廢」的時間。
再比如,戀愛中,我知道我在付出,因為我愛他。愛是什麼,我也想的明白。這並不代表我沒有感情,反而說明我的愛是靠譜的,我是要和你過一輩子的。
還有些人,總覺得別表現得太精明,或者認為每天都在思考太累,得過且過,過一天是一天。那麼至少在我,是永遠不會尊重這樣的人的。我也認為如此「混沌」的人結交不到高端人脈,聚攏在身邊都是一群同樣不思考的朋友,每天醉生夢死,一晃人到中年。
最後,借用句我老公的「名言」:Easiness never belongs to adulthood.
很多情況下,人們只是用一些褒義詞來委婉的提醒你的缺點,比如我就被說了20多年善(nuo)良(ruo)和老(wu)實(neng)。
並不意味著真正做到這些褒義詞會有什麼壞處。
事實證明還是直說的效果好。手機黨無排版請見諒。
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月有陰晴圓缺。海底針,難思揣。
我冷靜理性,卻衝動似火,你感性直白,卻冷酷嚴苛。如非天造地設,實在老天負我。
這是我向老婆求原諒時做的一首小打油詩,前因後果不說了,只說我對於冷靜理智與感性熱情的認識。
我支持題主的思路:冷靜不等於不熱情,理智不等於不能理解別人的情感。在實際遇到具體問題時就更是難以區分的開。
冷靜和理智代表了一種處理事物的思維方式或行為哲學:即利己與唯結果論。這個利己也可以是利於家庭或更大的集體。與冷靜理智相反的就是感性衝動,感性和衝動代表的思維方式或行為哲學是:情緒以及情緒表達。
舉個例子,如果兩對情侶在大草原上被獅子襲擊,你的伴侶被攻擊後失去存活希望後。不帶任何情緒的分析剩餘三人如何合力逃跑這叫冷靜理智。
再來個例子,你和自己的伴侶在玩某種智力對抗遊戲,你已佔盡優勢,接下來如果進行挑釁很有可能擊垮對方的心理防線從而獲得勝利。冷靜理智的你會果斷決定去挑釁嗎?
以上兩個例子都代表了冷靜理智的負面效應,生活中不會遇到被獅子攻擊,生活中很多小事的結果也沒那麼重要,與這些相比,情緒以及對情緒的相互理解其實是人際交往中很重要的部分。
不要讓過於冷靜理智的分析完全佔據思路,從而忽略人的情緒的作用,只有關注了人的情緒並能對情緒的表達良好應對,才能讓冷靜與理智更好的發揮。這是個偽命題,如果因為冷靜和理智帶來負面影響,那其實是顯得「過於」冷靜和理智,不夠真正的冷靜和理智。理論上的最大的冷靜和理智,是別人感受不到,但好處都讓你佔了。
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冷靜和理智的人會隨隨便便讓人看出自己的冷靜和理智?你們那, s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豈不聞,一起同過窗,一起扛過槍,一起爬過牆,一起分過贓?當然往下續還有……
太冷靜了你就只能獨自在牆根兒望風了,少了多少一起丟醜釋懷歡唱拍肩膀的機會……
當你自己暗示或顯露出我一個人就已經非常OK不需要多個誰不需要少個誰的狀態時,你會散發一種把人推開的氣場,不光是「謝謝不需要」的距離感,更是一種「對對對你就是有理」的壓迫感。尤其親密的關係,當冷靜理智的你又一次of course地在道理上佔據優越感,又一次習慣性地俯視和客觀評論分析對方時(或許你對自己這種客觀理性的態度還很自得),已經很傷感情了。
人需要與其他的人相處,他尋求的不是道理,而是理解和愛。
有些情況下,冷靜確實會有負面效應。
例如,當他人(尤其是關係親密的人)有不幸的個人遭遇,急需情感援助的時候,你若表現得過於冷靜,容易給人造成「無關痛癢」的印象,這是不可取的。其實你確實為他/她著想,在其耳邊理智分析,權衡利弊,但因為缺少一種情感共鳴,你的苦口良言,往往顯得逆耳,甚至刺耳,構成二次傷害。這也有違初衷。
在這種場合,表現得「非冷靜」,或者說稍微帶點情緒波動,以求達到情感的相對一致,給人以初步的慰藉,倒是最得體的做法。
推薦閱讀:
※我這胎記該不該治療?涉及到心理,生理。
※你如何看待「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句話?
※人類對狗粉已經達到仇視的態度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