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樂是如何命名編排的?
如Grande Valse Brillante Op.18, No 1 in E-flat Major.
網上下載的/唱片中抓取的古典音樂作品曲目有四種編號,分別是 作品號,系列號 ,組曲號,樂章號。
作品號 用於唯一標識某作曲家的每部作品,由當時的樂譜出版商/編目者編號。一般來講,以 Op. 打頭的同一作曲家的作品號可以反映作品創作的先後順序,例如貝多芬的 Op. 13 《悲愴鋼琴奏鳴曲》是早期作品,Op. 125《第 9 交響曲》就是晚期作品。還有許多非 Op. 系的,比如巴赫的 BWV. 系(是以作品體裁安排編號的),亨德爾的 HWV. 系,莫扎特的 KV. 系,舒伯特的 D. 系等等,詳情參見:西洋古典音樂作品的編號。作品號也是指代作品最標準最直接的方式,幾乎所有古典作品都有作品號(從未出版過的個別作品無編號),所以只要指定作品號就絕對不會有歧義(Op. 系另需指定作曲家)。
系列號 是給該作曲家做的同一類型的所有作品編號,比如貝多芬第1到9號交響曲,肖邦第1到4號鋼琴奏鳴曲等。這些往往是首演時海報上給出的編號,所以一般可以反映創作的時間先後。系列號也是作品正式名稱的重要組成部分。
組曲號 是給一部組曲中的各個曲目進行編號,一般是作曲家自己標記的。有的組曲中每一部都有自己的作品號,比如第 1 到第 6 勃蘭登堡協奏曲都有各自己的作品號,這些編號也可認為是系列號。另一種是共用一個作品號的,比如哥德堡變奏曲的第 1 到第 30 變奏(作品號 BWV. 988),再比如肖邦的 2 套練習曲集各有 12 首練習曲。一套組曲一般要求具有相同的風格或主題。
樂章號這個最簡單,大多數作品都會分為幾個樂章,按照演奏順序編排。
接下來我們分析題主所給的例子:
Grande Valse Brillante Op.18, No 1 in E-flat Major
Grande Valse Brillante(輝煌的大圓舞曲)是別名。有些別名是作曲家自己起的,就比如上面這首;也有意淫的聽眾給起的,比如貝五鋼協「皇帝」。
Op. 18 是該作曲家(肖邦)的所有作品統一編號,可見是早期作品。
No. 1 就是組曲編號,意思是這部作品不止這一首,這是第 1 首。然而實際上這個輝煌的大圓舞曲是個單曲,不應出現 No. 1,想必是題主搞錯了吧?
後面是它的調性:降 E 大調。
對於從網路獲取的專輯曲目信息,可能會看到如下形式曲目的名稱:
Antonio Vivaldi: The Four Seasons, Concerto No. 4 in F minor ("Winter") RV 297 (Op. 8 No. 4): 1. Allegro non molto Anne-Sophie Mutter;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 Herbert von Karajan
這裡就複雜多了,既有作曲家信息,又有作品信息,還有演繹者信息,我們來實操一下:
Antonio Vivald(作曲家:安東·維瓦爾第)
The Four Seasons(整套作品別名:「四季」,由「春」、「夏」、「秋」和「冬」四部構成的組曲)
Concerto(整套作品形式:協奏曲)
No. 4(這是《四季》組曲的第4部)
in F minor(這一部的調性:F小調)
"Winter"(這一部的別名:「冬」)
RV 297(「冬」的作品號)
Op. 8(「冬」的另一版本作品號)
1. Allegro non molto(樂章號:第1樂章,不太快的快板)
Anne-Sophie Mutter(小提琴家穆特)
Vienna Philharmonic Orchestra(樂團:VPO,維也納愛樂)
Herbert von Karajan(指揮:卡拉揚)
說明:維瓦爾蒂的四季組曲共含有四部小提琴協奏曲,分別是:E大調第一協奏曲,Op. 8,RV 269,《春》;G小調第二協奏曲,Op. 8,RV 315,《夏》;F大調第三協奏曲,Op. 8,RV 293,《秋》;F小調第四協奏曲,Op. 8,RV 297,《冬》。每部均為三個樂章,製成唱片曲目一般為4x3=12首。
再來一個:
George Frideric Handel: 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 - Suite HWV 351 - 5. Menuet I-II
分解:
George Frideric Handel(作曲家:亨德爾)
Music for the Royal Fireworks(作品別名:皇家焰火音樂)
Suite(作品形式:組曲)
HWV 351(亨德爾作品編號)
5. Menuet I-II(組曲第5首,小步舞曲I和II)
要想達到一看就知道是什麼意思的水平,還得多記名詞呢。下面的不完整列表僅供參考:
主要作曲家名字
- J.S. Bach(巴赫)
- George Frideric Handel(亨德爾)
- Wolfgang Amadeus Mozart(莫扎特)
- Ludwig van Beethoven(貝多芬)
- Paganini(帕格尼尼)
- Franz Schubert(舒伯特)
- Frédéric Chopin (肖邦)
- Franz Liszt(李斯特)
- Richard Wagner(瓦格納)
- Mendelssohn(門德爾松)
- Johannes Brahms(勃拉姆斯)
- Antoni Dvorak(德沃夏克)
-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柴科夫斯基)
調性
- Major/dur(大調)
- Minor/moll(小調)
- flat(降調)
- sharp(升調)
常見作品體裁
- Ballade(敘事詩)
- Cantata(康塔塔,一種聲樂套曲)
- Concerto(協奏曲)
- Etude(練習曲)
- Impromptu(即興曲)
- Mazurka(馬祖卡)
- Missa(彌撒曲)
- Nocturne(夜曲)
- Opera(歌劇)
- Oratorio(神劇,或清唱劇)
- Overture(序曲)
- Polonaise(波羅乃茲)
- Prelude(前奏曲)
- Rhapsody(狂想曲)
- Requiem(安魂曲)
- Serenade(小夜曲,有時作為其它作品形式的一種風格)
- Sonata(奏鳴曲)
- Symphony(交響曲)
- Trio/Quartet/Quintet/Sextet(三/四/五/六重奏)
- Waltzes(圓舞曲,或華爾茲)
常見作品風格
- Allemande(阿勒曼德舞曲,較歡快的四拍子)
- Canon(卡農,遵循對位的多聲部模仿)
- Fugue(賦格,遵循對位的多聲部穿插)
- Gigue(基格舞曲,歡快的三拍子)
- Marching(進行曲,常見4/4拍或2/2拍的軍樂)
- Menuet(小步舞曲,三拍子)
- Rondo(迴旋曲)
- Sarabande(薩拉班德舞曲,緩慢的三拍子)
- Scherzo(諧謔曲)
常見主奏樂器
- Violin(小提琴)
- Cello(大提琴)
- Piano(鋼琴)
- Oboe(雙簧管)
- Clarinet(黑管)
- Flute(長笛)
- Trumpet(小號)
- Horn(圓號)
常見速度標記,這個非常複雜,參見:速度 (音樂)
如果您覺得有所收穫,請別忘了點個贊哦~謝謝!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歡迎舉報,發現必究!
授權知乎日報轉載。
本文摘自專欄文章:古典音樂題目中的「神秘代碼」究竟是什麼?
相信許多朋友欣賞古典音樂,或閱讀與古典音樂有關的文章材料時,都曾為古典音樂作品的名字頭疼過。
比如:
貝多芬 d小調第9交響曲「合唱」, op.125
Symphony No. 9 in D minor "Choral", op.125
貝多芬是認識的,但是「d小調」又是什麼呢?為什麼是第9呢?「合唱」又是幾個意思?最後的神秘代碼「op.125」又代表什麼呢?
碰到老巴赫的作品,更是崩潰了。聽說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很好聽,於是趕緊找來,一看竟然有整整6部,每一部還分了7段曲子,好聽熟悉的那一首,只是「G大調第1號組曲」的「前奏曲」(Prélude) 而已。
我一直琢磨,怎樣才能將古典音樂作品命名講明白,直到某天接上級指示,幫忙帶三杯奶茶,第一杯「燕麥奶茶少糖去冰」,第二杯「金桔檸檬茶半糖」,第三杯「波霸奶綠加椰果」。
我那個糾結呦,這飲料名字咋整的這麼複雜!走路上沒帶紙筆沒法記,只得死記硬背,到了店裡還是得再打個電話確認一遍,才全都點對。
轉念一想,奶茶店飲料的命名,與古典音樂命名道理是相通的啊!
奶茶,本質上是奶與茶的混合,不同的奶茶店都賣奶茶,但風味略有不同。
奶茶店,就像不同的作曲家,而奶茶,則相當於「音樂體裁」,對應於上文的例子,就是「交響曲」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奶茶店按順序做了9杯燕麥奶茶,就像作曲家按照順序寫了9部交響曲,然後依次編號。
而「糖度」這個概念呢,則相當於音樂作品的「調性」。不同的是作曲家們採取相同的調性時,標準都是一致的;而不同奶茶店的糖度……有的半糖味道剛好,有的半糖也能把人甜到齁死。
我們再仔細分析一下「燕麥奶茶」這個概念。
很顯然,燕麥與奶茶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商品,你當然也可以先把奶茶喝完再吃燕麥,但總歸有些彆扭,你去店裡買一杯「燕麥奶茶不加燕麥」,估計也會被不少人當外星人圍觀。
就像交響曲一般由四個樂章組成,單獨欣賞其中一個樂章也未嘗不可,但它必須與其它樂章結合在一起才是一部「完整的作品」。
當然,沒有任何強制規定,燕麥奶茶就必須是燕麥和奶茶,如果你願意加料,那就加唄,只要你覺得對你口味。
交響曲也是一樣,「四個樂章」也只是「約定俗成」而已,並無相應ISO標準認證。古斯塔夫·馬勒就非常喜歡「燕麥奶茶加椰果」,把交響曲寫成5個樂章;P.S. 寫第三交響曲的時候,他還加了波霸。
那麼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題目中的那個「合唱」又是什麼呢?
這個叫做作品的「標題」。
「標題」並不是古典音樂作品的「標配」,它盛行於浪漫主義時期,用於標記總結作品的特色。有時人們也會直接用標題來稱呼作品名,如「貝多芬 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也可以被稱為「合唱交響曲」。
這好比某奶茶店,做第9杯奶茶時,發現該奶茶風味獨特,口感絲滑,因此將其命名為「第9號奶茶 「絲襪」」,也可以簡稱為「絲襪奶茶」。
(我並不確定絲襪奶茶是不是這麼來的,我只知道絲襪奶茶喝不出絲襪……)
好了,就剩一個小尾巴了,那個「神秘代碼」op.125是個什麼意思呢?
這個看似最簡單的部分,卻是最複雜的。
這串代碼,叫做古典音樂的番號——不對,是編號!
繼續用上面奶茶店的例子,我買了三杯飲料,「燕麥奶茶」、「金桔檸檬茶」、「波霸奶綠」。按照之前提到的順序,每一種飲料之間先後順序是清楚的,但所有飲料製作的先後順序又該怎麼排列呢?
簡單啊,奶茶店賣飲料的時候,按照順序給每杯飲料編個號就完了呀!
這就是op.125的意思了。
"op."是"opus number "的縮寫,"opus"是一個拉丁語單詞,意為「作品」,直譯過來就是「作品編號」。
這樣就萬事大吉了嗎?
非也,作曲家並不會給自己的所有作品都加編號。
放到奶茶店的情景中,就是該奶茶店老闆對飲料質量要求非常高,不合格的產品絕不會拿出來賣,但也沒有銷毀。有一天這家奶茶店老闆去世了,人們在奶茶店的倉庫中發現了許多沒有售賣的產品。
問題來了,這些「不合格產品」,要如何放回到編號體系中呢?
還是以貝多芬的作品為例,這類作品被賦予了另外一套編號體系"WoO",這個詞是德語 "Werke ohne Opuszahl"的縮寫,意為「無編號作品編號」(彆扭吧),而對於貝多芬來說,沒編號的作品 (WoO 1 — WoO 205) 比有編號 (op. 1 — op.138) 作品編號還多!
這還不算完,人們在這些「庫存商品」中,還發現了幾杯不太像出自奶茶店老闆之手的飲料,這個又該怎麼編號呢?
研究貝多芬的學者將這些「疑似」貝多芬作品編入了貝多芬作品的附錄,共有18部,編號為Anh 1— Anh 18,這個"Anh",就是德語「附錄」(Anhang) 的縮寫。
這下子,奶茶店老闆的商品目錄總算編完了,但在這目錄的最開始,人們又發現一些「不合常理」的編號,形如op. 1-3、op.5-1等。
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這是因為,奶茶店老闆在剛剛創業的時候,曾做過「套餐」生意,他的第一筆買賣是「買二贈一」,三杯打包在一起,他認為這才是一套完整的商品,於是整體將其編號為1。
至於貝多芬,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集「3部鋼琴三重奏」。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編號只是一個約定俗稱的習慣,在古典主義時期才開始發展,不同作曲家之間,對於哪些作品應該被統一編號,最初的看法並不一致。
而貝多芬,恰恰處於這個規則逐漸形成的時候,在他創作早期,是以出版的作品集作為編號的依據,而後逐漸過渡到以單部作品為編號依據。
之後人們為了在不打亂貝多芬已有的作品編號體系的情況下,將編號規則一致起來,於是就有了這種「二級編號」的方法。
那麼?貝多芬之前呢?
在貝多芬這家奶茶店的時代之前,奶茶店老闆們根本沒有給奶茶編號的習慣,甚至對於什麼是奶茶,意見都不一致。
所以啊,古典主義早期及更早的古典音樂作品的整理,更是亂成一鍋粥。
那些早期奶茶店老闆全都不在人世幾百年了,卻留下一大堆已經售賣出去,且沒有標明生產日期的飲料。現在的人們將這些飲料全都收集起來,準備按照時間順序編號。大家體會一下,這事兒有多難辦到!
不僅如此,在沒有形成「奶茶標準」之前,作曲家們做奶茶的花式可多了去了,有的用羊奶泡綠茶,有的用馬奶泡紅茶,有的在牛奶里泡了一顆茶葉蛋,偏偏他們作品的產量還極大,大家再體會一下,給這堆「奶茶」分類,任務有多艱巨!
許多音樂學者,付諸一生鑽研一位作曲家的作品,為其編製作品目錄,為了紀念這些音樂學者的努力,我們通常使用這些音樂學者名字的縮寫,作為這些作曲家作品目錄編號。
比如,最權威的莫扎特作品目錄編製者是路德維希·馮·科歇爾 (Ludwig von K?chel),因此最常用的莫扎特作品目錄編號是K,後來這個目錄又修訂了6次,第六版的編號,就是K6。
也有例外,權威的巴赫作品目錄由沃爾夫岡·施米德爾 (Wolfgang Schmieder) 編製,卻並未體現自己的名字。巴赫作品BWV編號是德語"Bach-Werke-Verzeichnis"的縮寫,意為「巴赫作品目錄」。
下一個問題是,這些作曲家的作品,是怎樣確定年代的呢?
答案是,因人而異。
對於莫扎特而言,他留下的手稿記錄不少,學者們可以循著這些記錄確定作品的創作時間,因此莫扎特作品目錄的k編號系統的風格非常像op.編號,基本按照時間排序,比如第25鋼琴協奏曲的編號是k. 503,編號k. 504的是第38交響曲「布拉格」,而第26號鋼琴協奏曲的編號,就一下子飆到了k. 537。
老巴赫就不同了,他的時代距離我們更加久遠,留下的記錄資料少的可憐。
學者們只能依靠種種間接證據來確定他作品的年代,比如不同年代手稿所用紙張的水印、不同時期的筆跡特點等等。
(左)巴赫手稿紙張水印 (右)巴赫手稿筆記分析
更要命的是他的創作卷帙浩繁,完全將他的作品按照時間排序是件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學者們索性將他的作品先做分類,而後再按時間排序編號,這也使得巴赫的作品目錄非常清晰,能夠根據編號大致確定作品的體裁。
講了這麼多,這麼複雜的編號體系,對於我們這些非學術圈兒的音樂欣賞者而言,究竟有什麼用處呢?
最「正規」的用法,是區分作曲家的不同創作時期。
通常認為,貝多芬的創作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期創作以 1800 年為界,大概對應於作品編號 op.40 之前,中期是 1801年—1814年,對應作品編號大約是 op.41 — op. 94,剩下的則是晚期創作(並非絕對,一些作品編號並非嚴格按照時間順序)。
當我們看到貝多芬第9交響曲的編號是 op.125 時,就能基本確定,這部作品屬於貝多芬晚期創作。
作品編號更加實用的用法是——幫你快速精確找到作曲家的作品。
還是用本文之前提到的例子,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如果你事先知道這部作是編號 BWV1007 作品的前奏曲,只需搜索編號,就能找到對應的作品。
體會一下,這相當於到奶茶店直接喊:「來杯1007號奶茶」,是不是比啰啰嗦嗦念叨:「燕麥奶茶少糖去冰加椰果」簡單許多,也專業許多呢?
還有個應用場景,當你開始購買古典音樂唱片時,你會發現絕大多數唱片都是國外引進的,並沒有中文曲目介紹。如果是英文還能硬著頭皮讀讀,德語義大利語甚至日語就抓瞎了。
如果你熟悉作品編號,那就輕鬆多了,一查便知!
好了,先聊到這裡吧,希望這篇文章解決了大家對於古典音樂作品命名的疑惑。
最後,感謝 @Blues Man 的選題建議。
祝大家賞樂愉快!
快讓開我有乾貨!!我只是勤勞的搬運工
古典音樂英文名字大全 + 古典音樂曲名的構成
從其他地方轉過來的,對於鋼琴曲的英文名字,相信大多數人都不大懂吧,發個普及貼,古典音樂形式匯總
(中英文注釋版)
(以字母表順序排列)
Aria:詠嘆調(抒情調) 配有伴奏的獨唱曲,是歌劇或清唱劇里的歌曲,有時也用於抒情的器樂曲上。
Cantata:清唱劇 以宗教文字為歌詞,配以器樂伴奏的樂曲,但也有極少數是非宗教的世俗清唱劇。
Chamber Music:室樂 三至十五件樂器合奏的器樂曲,如三重奏(Trio),四重奏(Quartet),五重奏(Quintet)等。
Chorale:聖詠曲 德國新教或路得教會的一種感恩讚美詩歌。
Concerto:協奏曲 巴羅克時期發展出來的曲種,通常是一件獨奏樂器和管弦樂團合奏的樂曲,有時獨奏樂器會有兩至四件。
Concerto Grosso:大協奏曲 獨奏協奏曲的先驅。比古典或浪漫時期的協奏曲結構規模較小,大協奏曲的獨奏樂器通常都有兩件或以上。
Etude:練習曲 原指一些為針對某一種演奏技巧而作的簡短樂曲,但在浪漫時代也有作曲家寫作極為艱深的練習曲在音樂會中演奏。
Fugue:賦格曲 源自拉丁文fuga,即逃遁的意思。賦格是複音音樂的重要曲式,同一旋律反覆出現,互相重疊,或互相「逃難」對方。
Gregorian Chant:葛麗果聖歌 葛麗果一世在第六世紀提倡的一種教會儀式音樂,由男歌手或男聲合唱團演唱,經文全是拉丁文。
Homophony:主調音樂 一個聲部為主調,另由和弦(Chord)聲部伴奏。
Impromtu:即興曲 浪漫時期的一種音樂類型。是一種主要為鋼琴而譜的短曲,具有即興感,但並不是現場即興演奏的。
Lied:德文藝術歌 德文歌曲的意思,眾數則稱為Lieder。
Magrigal:牧歌 沒有樂器伴奏的聲樂作品,歌詞大多數與感情有關。
March:進行曲 為進行或遊行而作的兒拍子短曲。
Mass:彌撒曲 以天主教彌撒中經文為唱詞所寫的大型聲樂作品。
Minuet:小步舞曲 原是一種法國舞曲,在十七世紀開始發展成藝術音樂的一部分,常見於巴羅克時期的舞曲或古典時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
Monophony:單音音樂 只有一條旋律線的音樂。
Motet:經文歌 源自十三世紀。是一種沒有樂器伴奏的複音歌曲,以宗教文字為歌詞。
Nocturne:夜曲 浪漫氣氛豐富的緩慢樂曲,大多數夜曲都是鋼琴曲。
Opera:歌劇 譜成音樂的戲劇,音樂,台詞和劇情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四百年來歌劇藝術衍生出不同的類型:嚴肅歌劇(Opera Seria),詼諧歌劇(Opera Buffa), 美聲歌劇(Bel Canto Opera),輕歌劇(Operetta),德國輕歌劇(Singspiel),樂劇(Music Drama)和法國喜劇歌劇(Opera Comique)等。
Oratorio:神劇 原意是指祈禱室,十六世紀發展成的一種音樂類型。與歌劇相似,但唱詞均以聖經為藍本,也沒有舞檯布置或服裝。
Overture:序曲 法文開放的意思,是歌劇或神劇等同類作品開始時的器樂前奏。浪漫時期發展出音樂會序曲(Concert Overture),是一種獨立的管弦樂作品。
Partita:組曲 原是一種主題與變奏(Theme and Variations)的曲式,巴羅克時期演變成組曲的意思。
Polyphony:複音音樂 兩個或以上獨立聲部組合的音樂。
Prelude:前奏曲 浪漫時期用於歌劇或芭蕾舞劇每一幕的前奏,有時更取代序曲。也是一種沒有明確形式的獨立樂曲,通常是十分簡短的鋼琴曲。
Recitative:宣敘曲 在歌劇或神劇中以歌唱方式說話。與詠嘆調比較,宣敘調著重敘事,音樂只是附屬性質。
Requiem:安魂曲 天主教禮儀為死者送葬的彌撒曲。
Rhapsody:狂想曲 浪漫時期一種形式自由的曲種,經常以既有的旋律為基礎寫成的器樂曲。
Rondo:迴旋曲 古典時期一種節奏輕快的曲式。其中的主要樂段會與其他樂段輪替出現。迴旋曲大多出現於協奏曲或奏鳴曲的終結樂章,但也會獨立樂曲的形式
出現。
Scherzo:詼諧曲 義大利文玩笑的意思。十九世紀由貝多芬發展出來,取代小步舞曲(Minuet)的地位。
Serenade:小夜曲 意指夜間的音樂。十八世紀時一種多樂章組成的器樂曲,經常是為慶祝活動而寫的。
Sonata:奏鳴曲 義大利文聲響的意思,有別於歌唱的聲音。奏鳴曲是一種專為某種樂器而寫的音樂。除了鋼琴奏鳴曲以外,大多數的奏鳴曲都有鋼琴伴奏,但也有巴羅克時期的三重 奏鳴曲(Trio Sonata)是為三件樂器而寫的(其實是四人合奏的,但伴奏者不算在內)。
Suite:組曲 巴羅克時期的組曲大多是由一系列舞曲組成的。在浪漫時期,組曲也會是由歌劇或芭蕾舞劇改編成的樂曲,或獨立的音樂會組曲(Concert Suite)。
Symphonic Poem:交響詩 浪漫時期的一種單樂章管弦樂曲。與Tone Poem(音詩)同義。
Symphony:交響曲 古典時期發展出來的重要曲種,其實就是管弦樂奏鳴曲,通常由四個樂章(也有三個或五個的)組成的大型管弦樂曲,有時也會加入聲樂。
Toccata:觸技曲 義大利文觸碰的意思,是一種表現演奏者技巧的器樂獨奏曲,大多數是為鍵盤樂器而作的。
Tone Poem:音詩 詳見Symphonic Poem(交響詩)。
Variation:變奏曲 以同一主題(Theme)作一連串變奏的樂曲。在每個變奏中,同旋律會以不同和聲,節奏,速度,加減音符甚至倒彈出現。
常用音樂術語中英對照及簡介:
曲式:
etudes 練習曲
Ballade 敘事曲
Concerto 協奏曲
capriccio 隨想曲
divertimento 嬉遊曲
elegy 悲歌
Fantasia 幻想曲
fugue 賦格
Intermezzo 間奏曲
impromptu 即興曲
scherzo 諧謔曲
lullaby 搖籃曲
March 進行曲
Nocturne 夜曲
Overture 序曲
Percussion 打擊樂
Prelude 前奏曲
study 練習曲
Requiem 安魂曲
rondo 迴旋曲
Serenade 小夜曲
Sonata 奏鳴曲
Symphony 交響曲
variation 變奏曲
Double (法)裝飾變奏曲
partita 古組曲
編製:
Quartet 四重奏(唱)
Quintet 五重奏(唱)
Trio 三重奏(唱)
duet, duo 二重奏(唱)
Orchestral 交響樂團
Octet 八重奏
Choir 人聲合唱
Opera 歌劇
plainsong 聖歌
motet 宗教讚美歌
mass 彌撒
psalm 讚美詩
Alto 女低音
Soprano 女高音
Baritone 男中音
Tenor 男高音
conductor 樂隊指揮
ensemble 重唱
te deum 感恩贊
Sacred Music 聖樂
樂器:
Accordion 手風琴
Bassoon 大管(巴松)
Brass 銅管總稱
Cello 大提琴
Clarinet 單簧管
Contrabass 低音提琴
English Horn英國管
Flute 長笛
French Horn 圓號(法國號)
Harmonica 口琴
Harp 豎琴
Harpsichord 古鋼琴
Oboe 雙簧管
Organ 管風琴
Recorder 豎笛
Strings 弦樂器
piano 鋼琴
Trembone 長號
Trumpet 小號
Tuba 大號
Viola 中提琴
Violin 小提琴
Xylophone 木琴
Baroque 巴洛克式
Rococo 洛可可式
classicism 古典主義,古典風格
neoclassicism 新古典主義
romanticism 浪漫主義
realism 現實主義
impressionism 印象主義
expressionism 表現主義
abstract art 抽象派, 抽象主義
naturalism 自然主義
futurism 未來主義
樂曲速度標記樂曲速度標記
我們選購唱片看唱片封底時, 除了可看到樂曲名外,經常會看到樂曲的每個樂章有Allegro, Presto, assai等記號.
其實這些記號起源於義大利語, 一般專用於表示樂曲的速度. 這些標記可分為兩類.即速度標記和速度修飾標記.
它們的意思如下表所示:
速度標記
Largo 廣板
lento 慢板
adagio 柔板
grave 壯板
andante 行板
andantino 小行板
moderato 中板
allegretto 小快板
allegro 快板
vivo 快速有生氣
vivace 快速有生氣
presto 急板
修飾標記:
molto 很
assai 很
meno 稍微
possibile
poco 某種程度上
piu 更加
non troppo 不太過分的
sempre 不變的
調性:
Major 大調的
Minor 小調的
Flat 降號
Sharp 升號
常用音樂術語中英對照及簡介:
套曲cycle
一種由多樂章組合而成的大型器樂曲或聲樂器
組曲suite
由幾個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器樂曲組成的樂曲
奏鳴曲sonata
指類似組曲的器樂合奏套曲.自海頓.莫扎特以後,其指由3-4個樂章組成的器樂獨奏套曲(鋼琴奏鳴曲)或獨奏樂器與鋼琴合奏的器樂曲(小提琴奏鳴曲)
交響曲symphony
大型管弦樂套曲,通常含四個樂章.其樂章結構與獨奏的奏鳴曲相同
協奏曲concerto
由一件或多件獨奏樂器與管弦樂團相互競奏,並顯示其個性及技巧的大型器樂套曲.分獨奏協奏曲、大協奏曲、小協奏曲等
交響詩symphonic poem
單樂章的標題**響音樂
音詩poeme
單樂章管弦樂曲,與交響詩相類似
序曲overture
歌劇、清唱劇、舞劇、其他戲劇作品和聲樂、器樂套曲的開始曲。十九世紀又出現獨立的音樂會序曲
前奏曲prelude
帶有即興曲的性質、有獨立的樂思、常放在具有嚴謹結構的樂曲或套曲之前作為序引的中、小型器樂曲。
托卡塔toccata
節奏緊湊、快速觸鍵的富有自由即興性的鍵盤樂曲
幻想曲fantasia
形式自由,給人以即興創作或自由幻想之感的器樂曲
隨想曲capriccio
形式自由的賦格式的幻想曲,19世紀後是一種富於幻想的即興性器樂曲
狂想曲Rhapsody
始於19世紀初以民族或民間曲調為主要素材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器樂幻想曲
練習曲study
為提高樂器演奏者技術水平而寫的樂曲
無詞歌songs wighout
抒情的小型器樂曲,有伴奏聲部,旋律聲部象歌曲樣的鋼琴曲
浪漫曲romance
羅曼司,主要指具有抒情性的聲樂曲和富有歌唱性的器樂曲
敘事曲ballade
富於敘事性、戲劇性的鋼琴獨奏曲
夜曲nocturne
流行於18世紀西洋貴族社會中的器樂套曲,常在夜間露天演奏
小夜曲serenade
晨歌的對稱。起源於中世紀歐洲吟唱詩人在戀人窗前所唱的情歌
諧謔曲scherzo
詼諧曲。節奏強烈,速度較快、輕鬆活潑的三拍子器樂曲或聲樂曲
間奏曲intermezzo
為歌劇或戲劇中的過場音樂或幕間曲;另一種為形式較自由篇幅較小的器樂曲
賦格曲fugue
拉丁文音譯意為遁走。以復調手法寫成的大型樂曲
卡農canon
純以模仿手法構成的復調音樂形式
輪唱曲round
用同度或八度卡農手法寫成的聲樂曲
創意曲invention
復調結構的鋼琴小曲。類似前奏曲或小賦格曲。巴赫始用此名稱
練聲曲vocalization
沒有歌詞而用韻母、音節或唱名演唱的聲樂練習曲
迴旋曲rondo
由相同的主部和幾個不同的插部交替出現而構成的樂曲
變奏曲variation
主題及其一系列變化反覆,並按照統一的藝術構思而組成的樂曲
進行曲march
用步伐節奏寫成的樂曲
特性曲Character piece
指富於詩情畫意和生活情趣的器樂小曲,主要是鋼琴小曲
晨歌alborada
起源於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亞的田園風味樂曲
田園曲pastorable
原為歐洲16-17世紀一種鄉村題材的戲劇表演,歌劇的前身之一。近代音樂中是模仿牧人所吹肖姆管曲調和聖誕吹奏樂的器樂曲或聲樂曲,源於義大利。
船歌barcarolle
威尼斯船工所唱的歌曲以及模仿這種歌曲的聲樂曲和器樂曲
悲歌elegy
表現哀傷情緒的聲樂曲或器樂曲
搖籃曲berceuse
抒情聲樂曲或器樂曲。描寫搖籃擺動的節奏,近似船歌。
嬉遊曲divertimento
18世紀歡娛賓客的一種器樂重奏組曲
即興曲impromptu
偶發創作的抒情特性曲,19世紀成為器樂短曲曲名,形式類似歌曲
無窮動perpeTuum mobile
從頭至尾貫穿著急速節奏的樂曲
小品bagatelle
輕快,幽默的特性曲,常為鋼琴小曲
幽默曲humoreske
富於幽默風趣或表現恬淡樸素、明朗愉快情致的器樂曲
新事曲novellette
始創於r.舒曼的一種鋼琴特性曲
演繹曲paraphrase
14--16世紀教會音樂中的演繹曲是自由加工的素歌旋律。f.李斯特借用此名稱稱其為著名聲樂曲和器樂曲,特別是為歌劇選曲所作的鋼琴改編曲為演繹曲
舞曲dance music
根據舞蹈節奏寫成的器樂曲或聲樂曲
小步舞曲menuet
起源於法國民間的三拍子舞曲,因舞步極小而得名
加沃特gavotte
起源於法國民間的中速、四拍子舞曲
塔蘭泰拉tarantella
起源於義大利的速度迅急、情緒熱烈的舞曲
波爾卡polka
起源於捷克的速度較快的二拍子舞曲
華爾茲waltz
圓舞曲。一種起源於奧地利民間的三拍子舞曲。
馬祖卡mazurka
起源於波蘭民間的情緒活潑熱烈的三拍子雙人舞曲
波羅乃茲polonaise
波蘭舞曲。起源於波蘭民間的莊重,緩慢的三拍子舞曲
哈巴涅拉habanera
阿伐奈拉。由非洲黑人傳入古巴的中速二拍子舞曲
探戈tango
起源非洲後傳入阿根廷的中速、二拍子或四拍子的舞曲
獨唱solo
由一人演唱,常用樂器或樂隊伴奏的演唱形式,有時也用人聲伴唱
齊唱unison
兩人以上的歌唱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關係同時演唱同一旋律的演唱形式
重唱ensemble
每個聲部均由一人演唱的多聲部聲樂曲及演唱形式。按聲部或人數分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
領唱lead a chorus
由一人唱眾人和的演唱形式
合唱chorus
兩組以上的演唱者,各按本組所擔任的聲部演唱同一樂曲的演唱形式
無伴奏合唱a cappella
純粹由人聲演唱不用樂器伴奏的合唱形式
合奏ensemble
由多種樂器組成,常按樂器種類的不同而分為若干組,各組分別擔任某些聲部,演奏同一樂曲的演奏形式
伴奏accompaniment
由一件或多件樂器奏出,用以襯托主要的歌唱或器樂演奏部分。用以烘托舞蹈的器樂配樂也常稱為伴奏
獨奏solo
由一人演奏某一樂器,常用其他樂器或樂隊伴奏
齊奏unison
兩個以上的演奏者,按同度或八度音程關係同時演奏同一曲調
室內樂chamber music
通常指由少數人演奏,演唱的重奏曲、重唱曲。
二重奏duet
由兩件樂器分奏兩個聲部的室內樂
三重奏trio
由三件樂器分奏三個聲部的室內樂
弦樂三重奏string trio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分奏三個聲部的室內樂
鋼琴三重奏piano trio
由鋼琴與另兩件樂器(弦樂器或管樂器)演奏的室內樂
四重奏quartet
由四件樂器分奏四個聲部的室內樂
弦樂四重奏string quartet
由兩個小提琴,一個中提琴、一個大提琴演奏的室內樂
鋼琴四重奏piano quartet
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鋼琴演奏的室內樂
古典音樂曲名的構成
一般來說,古典音樂曲名的構成有以下幾種情況:
1.體裁+主奏樂器+調性,多用於協奏曲concert、奏鳴曲sonata,如concerto for piano in E- flat major(降E大調鋼琴協奏曲)有時或可寫作piano concerto……。有一點要注意,Concerto是義大利文,複數是 concerti。其中的各個樂章movement多用節拍符號表示,另附在下面。
2.約定俗成的稱呼+體裁,多用於一些知名度較大的作品或創作時名稱不明確,後人起名的作品,或是圓舞曲。如巴赫的 Brandenburg Concerto(勃蘭登堡協奏曲)、Englishi/French Suite(英國/法國組曲)、 Goldburg Variation(哥德堡變奏曲),莫扎特的Jupiter Symphony(天神交響曲),施特勞斯的 Emperor Waltz(皇帝圓舞曲)。
3.用國際通用編號,多用於作品豐富的大師級作曲家,如巴赫用BWV,維瓦爾第用RV,莫扎特用K。有時對於某人的某一種體裁也可用No。或Op。編號,如莫扎特的Piano Concerto No。21(第21鋼琴協奏曲)。
4.用作曲家的作品集的名稱,如巴赫的Musical Offering(音樂的奉獻)、Art of Fugue(賦格的藝術)、The Well-Tempered Clavier(平均律鋼琴曲集)
5.應景而作的慶典音樂如亨德爾的Water Music(水上音樂),Royal Fireworks Music(皇家煙火)等。
6.歌劇opera、芭蕾舞劇、歌曲等大多使用表示劇情或歌詞內容的名字,如門德爾松的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歌劇 仲夏夜之夢)、spring song (無言歌《 春之歌 》),著名的歌劇音樂多選自序曲overture,如羅西尼的 William Tell-overture(威廉·泰爾序曲),或詠嘆調如羅西尼的Figaro"s Aira(費加羅的詠嘆調,選自塞維利亞的理髮 師)。早期歌劇、神劇(oratorio)的序曲稱為sinfonia。
古典音樂標準的命名格式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吧:
沒有標題的時候就不加標題,曲號是對同一曲式的作品進行的唯一編號,作品號是對所有作品的連續編號,可以將同一時期發表的幾個作品編到一起。
翻譯的時候貌似是順序有點區別...
當然我這也只是根據一點經驗總結的,不知道到底對不對啊
題主給出的例子少了作曲家的名字,這是我十分喜愛的一首肖邦圓舞曲,將作品名寫完整,正式的表達是這樣的: Frédéric Chopin Waltzes no.1 in E-flat major,op.18 。這種使用方式常見於唱片工業,由作曲家名字、音樂形式、同類作品集第幾首、調性、作品號這些基本訊息組合在一起。中文:肖邦降E大調圓舞曲作品18號。
至於Grande Valse Brillante譯為華麗大圓舞曲或者輝煌的大圓舞曲。這是肖邦寫作的圓舞曲裡面流傳最廣的啦,(嗯,沒錯,不是最了不起的)
寫於1833年,次年就被發表了,是他第一首被發表的為鋼琴獨奏而寫的圓舞曲作品,相比之下,其他作品就沒這麼好命了。嘿嘿,長得好看會被get。
讓我們再來一次。長得好看又牛氣衝天好幾百年的名作(Grande Valse Brillante)作品號嗎(Op.18)圓舞曲集第一首(No.1)在降E大調上寫作(in E-flat Major)。響亮亮bling bling的肖邦《降E大調華麗大圓舞曲》就出來了。注意咯!No.有時候是指同一作品集的編號,有時候是同一個Opus number裡面包含的幾首作品順序。比如:Beethoven"s Piano Sonata No.14 in C-sharp minor(月光奏鳴曲)這裡的No.是貝多芬奏鳴曲集第十四首 Beethoven"s Piano Sonata in C-sharp minor Op. 27,No.2 這裡的No.是作品號27里的第二首,區別於同一作品號27的第一首曲子《幻想曲風格的奏鳴曲》。 萬能的wiki。
在古典音樂里,Opus number是按照時間順序來編排作曲家作品,方便了出版商、檔案控、音樂史digger,還有大量的明星崇拜者來閱覽。在巴洛克和古典主義時期就不一定這麼編排了,最典型的是巴赫(BWV-numbers)和莫扎特(K- and KV-numbers)是否有專門的作品編號是衡量一個音樂家地位的標準之一,以下:
巴赫:BWV
Bach-Werke-Verzeichnis的縮寫,即巴赫作品目錄
莫扎特: K
寇氏目錄,取自於莫扎特作品編號者寇舍爾( Ludwig Alois Friedrich Ritter von K?chel, 14 January 1800 – 3 June 1877)姓氏的第一個字母
舒伯特:D
取自於舒伯特作品目錄編纂者 Otto Erich Deutsch " ( 1883 – 1967 ) 的姓氏首字母
亨德爾:HWV
H?ndel-Werke-Verzeichnis的縮寫,即亨德爾作品目錄
維瓦爾第: Rv
Ryom-Verzeichnis的縮寫,丹麥音樂科學家彼得-旅昂編纂的目錄
C.P.E 巴赫:Wq
補充一下樓上的編號縮寫,除了最常見的巴赫的BWV和莫扎特的K等之外,比較不常見的還有
德沃夏克B
弗朗克 FWV或M
博凱里尼G
李斯特S
瓦格納WWV
不過比較嚴重的還是作曲者和指揮者及演奏者的混亂。
最近網易雲音樂的推薦越來越重複化,不準確,且大量推送容易被接受的熱門歌曲而不是有的放矢。感覺我要轉戰別的app了。
分時期吧,編號是其中一種
謝邀
樓上的幾位辛苦了!
我來補充幾點:
1.請多用維基百科
2.請查英文字典(如有道,金山)
3.介紹一個台灣的軟體ecmusic(音樂術語字典詞典),基本沒有你查不到的義大利音樂術語!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巴赫JohannSebastianBach | 音樂欣賞 | 蕭邦FrédéricChop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