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學過樂理,如何欣賞音樂作品的和聲之美?
如題。不懂樂理的人如何欣賞音樂作品的和聲與結構之美感?
還是說除非學習樂理?
卸腰。
我上課的時候經常和學生說一句話:「你們和普通的音樂愛好者音樂聽眾的區別是:他們聽音樂,會說『這個音樂讓我感受到了什麼『,而你們作為專業的學生,應該有能力說』這個音樂是什麼『。」其實感受和聲的美感也是一樣的道理。學習了樂理,也只是教會你去分析和聲「是什麼」,而不會告訴你這個和聲為什麼會帶給你這種情緒體驗。如果光說情緒體驗的話,學不學樂理的聽眾,都是可以體驗到的,很多固定模式的和聲給他們帶來的情緒體驗可能還是很相近的。
所以,想體驗和聲的美感,其實也不用學樂理。只要有耳朵,就能有感受。和聲之美的確是變化多彩,尤其是很多去曲子裏同樣的主題原型卻用不同的和聲手法去呈現出不同的效果。
沒學過樂理並不代表無法感受和聲之美,只不過沒學過一些理論知識你會難以辨別什麼樣的色彩屬於什麼和聲手法,也就是說在感性認識基礎上無法增加理性的認知。如此一來也很難談及對音樂結構的理解。
所以學習理論知識為先似乎是必不可少的步驟?不過我認為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作為愛好者沒必要在這上面耗費精力。方法一: 學樂理
方法二: 這樣欣賞:
有表情的和聲!哈哈太有才了!這才是莫扎特的可愛!學音樂的都懂!—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題主還是學樂理吧....畢竟你在聽歌的時候沒有人在旁邊陪你做表情= =
謝邀
合聲美,還有音樂學,樂理到了現今已經發展成了一個非常複雜而且嚴肅的學科。每年都有無數音樂學研究生,甚至博士在裡面鑽研。。。。確實是一門非常了不起的學問
可我卻不認為每個人欣賞音樂的權利,必須要跟合聲的知識有關。藝術是人類表達自己天性追求美的一種方式。每個人天性中都能感受到美,在高深的知識誕生以前,人們就知道感受美,嚮往美,所以不懂音樂的人當然也可以體驗到合聲的美。即使沒有合聲的知識,但是只要聽,只要感受就好了。欣賞,理解,感受這之間有著一定的聯繫,但是不能劃等號的。。
Dance Music in ASL
給一個鏈接,一個HIP HOP舞團如何教一個聾啞女孩音樂辭彙。。小女孩即使不能理解,但是也多少能感受到那種節奏那種體驗。
好,有人要說了那不懂樂理肯定對美的感受遠遠不及熟悉樂理的人。其實不然,欣賞音樂的時候,是時間的絕對性。這可能有點難理解,簡單點說就是我們聽到的永遠都是只有當下一瞬間的音樂,之前的不可能返回去聽,只能依賴記憶中的印象,未來的聲音我們並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形態,這就是因時間的絕對規則。。。。精通樂理的人反映當然要靈敏很多,對應什麼調,什麼和弦,如何疊加走位轉調,有的天才甚至只要聽一遍就能全部記在心裡,然後分析出來。這些都是很好的,但是我們聽到的音樂,感受到的聲音,真的是這麼多術語堆在一起串聯出來的嗎?就算有一部分音樂作曲時,是通過這樣的規則,反覆考究中雕琢而創作出來。但是真正的音樂,真正的合聲美,難道不是人們聽音樂時所帶來的體驗,隨著音樂一通飛翔馳騁的感受才是真正音樂為我們所帶來的美嗎?這種快樂不是每個人與生具來都能感受得到的嗎?
沒有合聲知識,也不應該為自己的鑒賞而悲傷,每個偉大的音樂藝術家在世時都在鼓勵學生要追求自我。比如有喜歡金屬的會罵喜歡朋克的人都是腦X,明明就是主觀的喜好,把價值觀強加給別人,批評別人顯然是不對的。同樣的情況,埋頭在學院里鑽研了十幾年古典音樂的人,也不應該批評流行歌曲的簡單,或是嘲笑那些並不怎麼懂的人的喜好。真的有那麼淵博的人怎麼會不敢從那個「價值高台」上走下來?比起丟下一句:「去學個十幾年音樂理論」,為什麼不願意用淺顯簡單的幾句話去跟人分享交流自己的知識呢?
另一方面,音樂美並不是只有合聲的考究,還有許許多多的比如節奏,速度,力度,密度,音色等等許許多多的細節,糅合在聲音中才形成了美妙的音樂。you don′t have to understand music, enjoy music!
Understand Music on Vimeo
youku:
【魔格分享】Understand Music--MotionGraphic—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中文:
Understand Music--音樂廳五周年—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音樂的結構,如同畫面,沒受過音樂教育也一樣可以欣賞到音樂的美,和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審美的取向來自你的靈魂!
審美的取向來自你的靈魂!
審美的取向來自你的靈魂!
音樂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她有著自己的靈魂。聽者的靈魂若是有著同步的波長,所有一切盡在不言中
和聲是什麼?音符是什麼?節奏是什麼?都是音樂構成的元素而已。吃牛肉最香的人是殺牛的?還是養牛的?還是煮牛肉的廚師?當然是最愛吃牛肉的人
無數學習並精通過音樂理論的大師,也無法保證所有的作品都是精品,優秀音樂由各種元素組成,組合它們的是靈魂的光和電,不是某種萬能演算法或是豐富的經驗
學習音樂知識,只是為了去更好的和音樂的靈魂溝通,讓她告訴你無限的和諧之美,通過你的記錄來到這個世間
如果只是欣賞,調整你靈魂的觸覺和靈敏度才對!拋開整體去解構分析音樂的美,是買櫝還珠
每一個音符與和弦,都有自己的色彩;每一個節奏和休止,都是一種構圖。就像你喜歡又不太明白的畫一樣,沒有必要去查資料了解構圖、色彩什麼的,你反覆的看,反覆的聽,有一天你自然就懂了
「德味,毒,大師學習了!」
「滾!」關於」如何欣賞XX音樂「的統一回答:
多聽就習慣了。
音樂這種東西,不像語言文字一樣能表達確切的含義,對人的意義在於觸發情緒,而情緒是很主觀的,
沒法欣賞
和聲不是樂理
樂理如果是一層樓 和聲就是5層樓 和聲之美是從6層到101層 有可能是101層
差別太大 樂理完全用不上謝邀。
首先,沒學過樂理,談不上欣賞和聲。就好比「沒學過數學,怎麼看懂函數圖像?」這樣的問題一樣。你問的主題是包含在被你否定的條件中的。
然後說點實際的:
如果你聽不出音程,辨別不出不同調性和音域的話,即便紙面上學了樂理都不會對音樂欣賞有任何幫助。首先要練耳朵。也就是多聽,藉助視唱練耳方面的教程有導向性的聽,而不是盲目聽碟。耳朵有了識別最基礎音樂元素的能力後才談得上和聲什麼的。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決心和資源系統學的話,談和聲還為之過早。也沒竅門。就跟小孩脖子還直不起來就先別要求跑步姿勢了是一個意思。
如果你從小接受音樂熏陶,聽過很多很多,耳朵特別靈,那麼你真的有可能不懂樂理就聽得出很多門道,只是叫不出學名,不能系統的講出個道理而已。這樣的人即便是在演奏中也會有比較準確的直覺引導。這就有點像說母語--你不會中文語法的時候也會說中文。甚至很多人一輩子都沒學過母語語法,也照樣會說話。當然沒學過語法的人難免有更多語病(寫作的時候更明顯)。如果你在音樂中屬於這類人,你便基本上懂得欣賞了,沒學過樂理也無妨,對於普通業餘愛好者來說夠用了。當然,這有點危險-- 不知,則不知自己不知。所以會有自認為懂實際卻不懂的情況。
所以要麼就學,要麼就不要去想和聲什麼的了。愛聽就好。謝邀!欣賞有不同的層次,不懂樂理也可以感受和聲的變化,色彩,協和與否,緊張鬆弛,與其它音樂要素的配合等等,至少可以悅耳。
深入一點可以理解和聲的起伏,調的變化布局,藝術表現的緯度等等,可以悅情悅意。
再深入一點,如果寫過大量四部和聲,研習古今中外作品,精通各種音樂理論,更可以體會聲部關係,縱向結構,橫向進行等細節,聆聽規則內的自由無礙,感受純粹的藝術美。
如春作品《和弦》(北島詩)&> -來自豆瓣音樂人 http://site.douban.com/233914/?s=563317
&>例《梳子》固定和聲音型的表現力!簡單的和弦外音卻產生了微妙的色彩: -來自豆瓣音樂人 http://site.douban.com/233914/?s=563320
如春作品:《你說你吧》和聲與五聲性的旋律相適應&> -來自豆瓣音樂人 http://site.douban.com/233914/?s=563313
如春作品 -來自豆瓣音樂人 http://site.douban.com/233914/?s=468609
分享 -來自豆瓣音樂人 http://site.douban.com/233914/?s=561470
如《偶然》如《那不是我》。
如春作品 -來自豆瓣音樂人 http://site.douban.com/233914/?s=561464
如春作品《那不是我》-來自豆瓣音樂人 http://site.douban.com/233914/?s=563318
分享 -來自豆瓣音樂人 http://site.douban.com/233914/?s=563315看朗朗的表情。
沒學過廚師,我也能嘗出來什麼好吃
樂理的話 包括的和聲學內容很少 因為畢竟是音樂入門和基礎知識 而和聲學 就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鄙人鋼琴專業 大學時和聲和復調掛了兩學期 但我編寫的多聲部絕對好聽 但考試畢竟是考試 再好聽 不符合斯波索賓的理論也不給你過
話又說回來 鍵盤系和聲復調考高分的比比皆是 但會即興伴奏的,即興伴奏好聽的寥寥 我還特意問過他們 聽到好聽的心意的和聲什麼感受 他們普遍回答沒啥反應
說一個小故事 大三的時候 偶然練琴不小心碰了一個大大七(久石讓 你懂的) 然後順手即興了一段旋律 並記了下來 裡面有一個和弦 我也不知道自己用的是什麼 但是就是覺得好聽 後來才知道是小下屬
平時跟朋友玩的時候 也經常會不經意彈出很多有驚喜的和聲 但都是用完了之後才知道是什麼屬性
我自己總結了一下 這跟我從小練琴 天天練哈農和音階琶音有關係 大量的重複 讓鍵盤上的每個鍵是什麼聲音都印在了心裡 後來也就有了所謂內心聽覺 想要什麼樣的和聲色彩 不用想公式 手自然就知道該往哪放
還有一點很重要 就是要多聽 聽各種作品 我比較喜歡拉威爾 聽的多了 對各類和聲也就敏感了
最後 好聽或者不好聽 是很主觀的東西 有人覺得鳳凰傳奇的1451451很好聽 有人就覺得很乏味 周杰倫的和聲就很豐富 這跟審美差不多
單靠和聲學 除非你很精進 否則聽的時候根本就反應不過來這是什麼和聲 就更別提好不好聽了 還是多讓耳朵感受音樂吧
寫的有點亂 希望能幫到題主
不需要學習樂理,感受就好,你聽到什麼就是什麼
你學了樂理也欣賞不到和聲之美。樂理是對音樂的科普。
音樂將就和諧。人們對人聲比較敏感。你就找音樂中的平衡感就好了。
當你迫切地追求一部音樂作品的美感時,你就會自然接觸和學習樂理,然後你就了解樂理,再用樂理返回去體會。
好像跑題了。。。。。
好吧。。。。我認為你可以用自己擅長的技能去反映同等程度的你感受到的美感。
例如,我對一首歌極其喜歡,但是又不能專業去分析,可是我會畫畫我就可以在美術這個領域內的去創作或者找一個相同程度的。。。
亂
音樂之美就是在於不用懂樂理也能欣賞。當然,和懂樂理欣賞的有些不同不罷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鋼琴家Glenn Gould?
※有哪些不像貝多芬、莫扎特這樣有名的古典音樂家?
※從專業角度看,德國小提琴家DAVID GARRETT小提琴拉的怎麼樣?
※為什麼莫扎特的安魂曲聽上去很驚悚?
※郎朗將來能在音樂史上達到什麼樣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