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芝加哥》和其他音樂劇電影比起來好在哪裡?

看過幾部音樂劇電影,《芝加哥》,《貝隆夫人》,《悲慘世界》,《rent》等等,《芝加哥》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我自己也總覺得《芝加哥》很好看,但是具體好在哪裡,我也說不出來。


《芝加哥》是我目前最喜歡的劇,沒有之一。

1. 原劇出色並適合改編


《芝加哥》原劇角逐過托尼獎,96年復排版奪過托尼獎最佳復排音樂劇,掃走了很多技術獎。主創鮑勃?福斯是個全才,絕等一流的編舞大師,拿過奧斯卡(《歌廳》)和金棕櫚(《爵士春秋》)的電影導演。原劇的高配置,為改編成為歌舞片打下好基礎。


《芝加哥》原劇的出色之處在於故事,表面流暢刺激,內里暗含諷刺,本就是一出好戲。用讚美口吻去講述殺人犯的故事,諂媚地把毒辣的婦人捧上天,這樣獨特的故事本來就與眾不同。


相比之下,《悲慘世界》(原版製作、首演於倫敦西區,不是百老匯音樂劇啊)注重音樂和宏大的氣氛,開頭的大船相當震撼,但估計是劇組做完CGI大船之後就沒錢了,之後就一直在那幾條街上徘徊,氣勢一直沒有提起來。當然,悲慘世界的最大劣勢是幾乎沒有對白。所以宣敘調(姑且用歌劇的詞兒來稱呼吧)限制了《悲慘世界》作為電影對台詞的發揮。


音樂劇一般分上下兩幕,以前的電影也有,比如《西區故事》,但當代電影極少有中場休息的狀況。《芝加哥》原劇的結構並不嚴謹,我的意思是,中場從哪兒切影響都不大,所以電影版本在改編方面就方便多了。《Into the Woods》的中場休息是音樂劇的一部分,因為上半場是童話,下半場是現實,中間需要分隔,電影版《魔法黑森林》一個轉場嗖的一下就過去了,實在不痛快。

2. 演員水平高並適合角色


凱瑟琳·澤塔-瓊斯飾演的Velma 一出場已經俘虜觀眾的心,強勁的舞蹈功底增色不少,在《I Can"t Do it Alone》中的動作都信手拈來,黑色波波頭的造型也深入人心,還憑此角色拿下奧斯卡女配。


蕾妮·齊薇格是更絕的,剛從《BJ單身日記》片場出來,就演了個性感美女的角色,從胖妞到白骨精的過程讓人羨慕不已。蕾妮齊薇格的相貌並不出眾,減肥過度導致的骨感身軀也不能說性感,但是「性感」被齊薇格硬生生地演出來,也是相當難得。蕾妮的聲音沙啞纖細,放在劇場完全不適合,但放在電影中,卻顯得嬌嗔,又有煙酒的世故味兒。


配角的實力和表現力都很強,比如比女主角女二號還小一歲的Queen
Latifah,氣場hold住了一切。就連打了個醬油的劉玉玲也讓人印象深刻。Billy Flynn稍微弱些,起碼也算中上水平。


為什麼要適合角色,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很多音樂劇改編的電影喜歡用原版卡司。比較一下 《吉屋出租》,這部2005年的電影基本沿用了1995年的舞台原版卡司。這些人在1995年都是年輕小伙小姑娘,十年之後再去演繹這種充滿年輕氣盛的荷爾蒙氣息的角色,已經略顯老態了。同樣,舞台演員對舞台的掌控能力強,卻不一定能勝任在攝影機下工作。當然《芝加哥》原卡都已經很老了,沒法出演電影了。


個人認為,有一個演得好,但是不適合角色的例子,是《魔法黑森林》里的梅姑。梅姑還提名了奧斯卡女配,這也證明了梅姑的非凡實力。不過梅姑在表演方面本來就是萬能的,但是,不適合角色,她的演繹更像是自我能力的發揮,而不是與角色融為一體。選擇梅姑似乎是一個保險的選擇,至少她給這部片子帶來了奧斯卡提名。為什麼不選一個能稱得上「年輕又漂亮」,又有女王氣場的,比如凱特?布蘭切特,基德曼,摩爾,塞隆,溫斯萊特,或者艾米?亞當斯也不是不可以的。


更多選角失敗的例子參考《悲慘世界》的鯊威,和《歌劇魅影》的幾乎所有演員。


3. 硬體到位


說白了就是營造了紙醉金迷的花花世界。美術沿襲舞台的一套,並加重了金色和紅色在電影中的分量,把原劇精神貫徹到底並且升華。服裝設計、剪輯、攝影等奧斯卡獎盃和提名都說明了這部歌舞片有著較高的製作水平。


4. 最重要的一點,它尊重了自己歌舞片作為一種類型電影的身份,而不是受限於原劇的「音樂劇電影」。

所謂「音樂劇電影」,可以說是歌舞片的一個分支。50年代左右是歌舞片的黃金時期,當時的歌舞片是好萊塢類型中最主要的類型,它跟百老匯基本是融會貫通,互相取材。後來七八十年代之後歌舞片衰落了,鮮有佳作,基本都從有成功歷史的音樂劇改編而來。

對於音樂劇電影和歌舞片的疑問,可以參考音樂劇、歌舞片、音樂劇電影這三個概念有何異同? - 表演的回答

近年來的歌舞片大多乏善可陳,《悲慘世界》雖然用了現場錄音這個「革新」技術,但總體來說還是沒有脫離「只是簡單地把舞台搬到街上」的魔咒,《吉屋出租》、《髮膠》(2007版)、《魔法黑森林》等歌舞片幾乎都如此。對於很少釋放舞台錄像的音樂劇來說,它們的電影版本成為無法進入劇場的觀眾們(音樂劇迷們)一睹該劇風采的途徑,這些影片的製作都不差,由於出身於成功的音樂劇,這些影片都在盡職盡責地保留原劇的味道,然而卻因此在影像呈現上有些束手束腳,以至於這些歌舞片大多成了中庸之作。

好萊塢是一個工業化的地方,導演的主導性在工業體系中難以得到很大的發揮,他們也因此難以賦予作品獨特的思考和藝術價值。而歐洲的電影更注重導演的作者性。在此可以參考一下上映年份同為2002年的法國的歌舞片(但不是音樂劇電影)《八美圖》,導演弗朗索瓦·歐容是當代著名導演,音樂和歌舞在此片中只是表達人物性格的手段,是作為元素在電影中出現的,而不會像音樂劇改編電影一樣,因為原劇有這一唱段而要放進去。


《芝加哥》的突出之處,在於強化了「電影」二字在音樂劇電影中的作用,而擺脫音樂劇對它的束縛,以至於它能脫胎成歌舞片而不是「音樂劇電影」。《芝加哥》的故事本就與舞台相關,電影的編劇比爾·康頓把幾乎所有的歌舞片段都處理成了夢想成為歌舞明星的女一號Roxie的想像,這麼一來,歌舞理所應當地成為了幻想的一部分。(比爾·康頓後來還執導了另一部以女性為主導的優秀歌舞片《夢女郎》)剪輯是它把電影作為第一要義的重要元素。影像的拼貼不僅讓現實(普通對白)和想像(歌舞)交替出現,二者之間場景和裝束等的不同又可以拉大現實和想像之間的距離;這種通過剪貼而得到的不同時空的同時(其實是交替)出現,也是影像和剪輯最原始的魅力。也可以說這樣雙線並行的方式是一種現代的結構,雖然結構已經被其他非歌舞類型的電影玩殘了,但這在黃金時代歌舞片和當代音樂劇改編電影中都較難看到。


《When You Good To Mama》就很好地印證了此作用。監獄中的兇悍管理員,和女主想像中的劇場中如老鴇一般的「胸」悍表演者,是同一個人,不同的裝束,不同的妝容,同一個演員,同樣的氣質。對白是實,裡面的角色都穿著灰色囚服,冷色調也體現了監獄的蒼涼;歌舞是想像,於是金燦燦的禮服,諂媚的笑容龐大而性感的身軀,既描述了Mama的貪婪世故的性格,又描繪了Roxie對舞台生活的美好想像,同時紙醉金迷的舞台又展示了那個年代的墮落,一舉三得。要知道,這段在舞台上,就是Mama的齋唱,若是演員不到位,舞台就會很無趣了。

《We Both Reach For The Gun》一段中,瑣碎的剪輯減輕了舞蹈的難度,也切碎了舞蹈的連貫性,但正因為剪輯,Roxie和記者們才得以化上木偶妝,Billy才能同時存在於舞台中操縱女主和舞台上方操縱媒體。這就把操縱關係交代得很清楚了。可惜的是這一段實景基本淪為襯托。這也是《芝加哥》沒有完全擺脫」音樂劇電影「的癥狀。

隨後的《Roxie》一曲用了舞台中難以用到的鏡子(這裡有本片最明顯的穿幫鏡頭)。這段致敬(或者抄襲?)了《上海小姐》中奧遜?威爾斯和麗塔?海華在遊樂場的經典場景。千面鏡子,千個角色,都是外表甜美內心毒辣的惡婦人。

上圖截自《芝加哥》中《Roxie》一曲。下圖為奧迅·威爾斯《上海小姐》的鏡子世界

從導演羅伯·馬歇爾後來的作品《九》、《加勒比海盜4》、《魔法黑森林》等可以看出,他導演的作品作者性不僅不高,甚至還非常依賴劇組團隊的水平。《芝加哥》作為電影,可以說是好萊塢工業化中突然冒出的藝術家氣息讓它從死氣沉沉的改編中找到了作為現代歌舞電影的亮點,除此之外,也恰好遇上了一個有好想法的好劇組。反面例子是導演去年的大作《魔法黑森林》,硬生生把百老匯經典化為平庸之作。

歌舞片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Chicago的水平跟當年上乘的歌舞片相比還是弱很多(想想看《雨中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現實和歌舞兩條線的相切也相對生硬,但跟近30年的歌舞片(平凡,平庸,甚至爛)來比,已經相當不錯了。


至於奧斯卡,《芝加哥》跟當年一起提名的電影們還是有差距的,之所以拿獎是因為…...
奧斯卡早年間有很多歌舞片拿獎,歌舞片也是重要類型,01、02年前後有一小股歌舞熱復興;在2001有一部不錯的歌舞片《紅磨坊》,沒有拿大獎,02年突然又有一部上乘歌舞片,大家以為歌舞片要復興了,於是給了大獎,結果嘛……;出品方是米拉麥克斯,當年是韋恩斯坦掌管,他出手的頒獎季電影很少空手而歸,再加上遇上了天時地利人和,然後就拿獎了。

p.s.圖片第二張來自豆瓣電影,其他都為視頻截圖。


別的不說!!!Cell block tango電影版比現場版帶勁多了!!我也是第一次有了看電影版居然比看現場版震撼的感覺,真是萬萬沒想到啊~


昨天晚上看完的《芝加哥》到今天早上還是意猶未盡!

無論是流暢的音樂舞蹈與劇情貫通結合,還是極具色彩衝擊的視覺效果,都是莫大的驚喜啊。

一小時四十多分將一個社會現實(2002的電影能夠和現如今的社會情況極其相似)闡述的淋漓盡致,還完全不拖泥帶水,這是當下電影人所缺乏的,恨不能時長超過兩小時才能講好故事,呵呵

首先是音樂和舞蹈,我大膽的猜測演員應該都是舞蹈演員出身,有紮實的基礎,表演的情感和力道恰到好處(不想吐槽女主的大舌頭和詭異的表情,大概是為了符合女主人設吧┑( ̄Д  ̄)┍)

音樂,無論是節奏還是詞意都能夠很好的跟上劇情甚至是一種升華,我還學會了一個單詞cellophane~~~還有waist~~~演員們的唱功可見一斑,尤其是艾默斯,不知道為什麼就是迷之喜歡

電影的劇情發展和歌舞完美結合,忍不住驚嘆導演深厚的功底,好的剪輯是成功的一半(想了想現在國內的影劇o(&>﹏&<)o)銜接順滑流暢沒有任何不適,一路看下來酣暢淋漓啊。

最後就是電影的立意,暗含諷刺的對話,不不不,這就是在明嘲啊。

我想出名!

第一步製造軒然大波

第二步找到專業的團隊

第三步發揮媒體的力量

第四步宣傳到街頭巷尾人盡皆知

第五步你紅了!可以開始洗白了(當然第二步就已經在鋪墊洗白之路了)

而大眾追求的是新鮮感,這樣一夜爆紅的很容易過氣,是時候再來一個大新聞了!

從此周而復始,你沉浸在隨隨便便製造一個大新聞就能博人眼球,收斂錢財的牢籠里無所顧忌,也完全忘記了自己原本的追求,你也就真的成了「演員」了,呵呵。

(真的是太符合現在這浮躁繁華喧囂刺眼的社會啊)

最後,力薦《 Chicago 》,你值得擁有!


我最喜歡的歌舞片,比紅磨坊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演員演技超棒的,喜歡女二更多一些,畢竟氣場、顏值都比女主Roxie更勝一籌
以及那個大律師居然是國王的演講那個,臉盲的我看了豆瓣cast才知道.....
芝加哥可以翻來覆去看
音樂非常精彩,cell block tango
前奏滴滴答答水聲到後面的高潮
可以自動腦補監獄裡眾女犯一起跳tango的場景,非常激情非常燃

故事本身就很出色,不俗。
描繪Roxie這個「綠茶婊」角色
還有最後的happy ending
女二演技鎮壓全場

這樣不俗的故事劇情還配上大律師「This is Chicago」,芝加哥需要不斷注入新血液,這很諷刺也很美國。

最後配上我最喜歡的女二


歌舞劇看過不少,最喜歡還是《芝加哥》(豆瓣說這不是歌舞劇,是社會現實諷刺劇),切入方式個演繹手法真的少見,而影片里的有源源不斷的新熱點,讓注意力侵蝕了我們社會的公平公正,是反經濟周期的貪婪。在華袍之下布滿癇虱、輿論可顛倒黑白、在「娛樂至死」的世界裡,如何堅守底線?
用絢麗削微戲謔的方式還原了我所生活的熱鬧時代背後的一切。
如今我活在電影里的芝加哥。
但或許有些事只是人類的通病,與國家無關。


剛剛看了八美圖,感覺還是芝加哥更好看。八美圖中有些開唱部分比較生硬突然。
芝加哥,表面看,各種對白,歌唱,情節自然流暢,不突兀不生硬。
風格上,犀利幽默,暗黑料理又富有正義感,輕鬆,搞笑,深沉,諷刺都有。
幾乎喜歡其中每一段歌舞。
內容深度也夠,豆瓣上好多分析。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電影製作 | 音樂劇 | 芝加哥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