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理解《破碎故事之心》的最後一句?
And that』s why I never wrote a boy-meets-girl story for Collier』s. In a boy-meets-girl story the boy should always meet the girl.
看到一個廣泛流傳的版本翻譯為:
這就是為什麼我從沒給科利爾周刊寫一個「當男孩遇上女孩」的故事。在一個「當男孩遇上女孩」的故事裡,總是該男孩主動出擊的。有人提出說,應該是遇到就是遇到,沒有主動出擊的意思。
我比較傾向後一種說法,基於故事描述假設男主角主動出擊導致了悲催的結局,以及對於愛的描述」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將小說最後一句理解為:男生遇到女生的故事裡,其實是緣分,是命定。
想聽聽各位的意見。
謝邀。
我自己試著翻譯過這個故事。翻譯這句話,理解這篇小說,你會發現它和《麥田裡的守望者》,甚至和塞林格的一生的相似性。
在《破碎故事之心》里,作者絞盡腦汁也想不出怎樣讓兩個人合適地相遇。他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好像永遠都沒有辦法,以一種令讀者信服的方式相遇。
而《麥田裡的守望者》里,除了回憶的部分,Holden 其實沒有和 Jane 說過一句話,他們也不是一個世界的人。Jane 反倒是和 Holden 的室友約會過。
Jane 和《破碎故事之心》的女主角,都不是很漂亮,但都很迷人。
對了,Holden 很討厭自己和 Jane 約會的室友,而生活中塞林格一生最大的傷痛之一,就是自己深愛的女友嫁給了查理·卓別林。說到這裡你想到了什麼?是的,Holden 討厭電影。
不是一個世界的,無法觸及的愛人。這就是這個故事的核心之一。
同樣像《麥田裡的守望者》,《破碎故事之心》的另一個核心,就是男主人公的孤獨。雖然沒有明確地寫道,但男主人公顯然是一個社交乏力,沒有很多朋友的人。
這又多像塞林格,他一生大多數時間都過著隱居般的生活,拒絕出版自己後來寫的大量作品,他整個人生的內核就是孤獨。
所以我心中的翻譯很簡單:
在一個相遇的故事裡,男孩一定要遇到女孩。
在一個「當男孩遇到女孩的故事」里,男孩和女孩最後總是會meet的。但在我看來作者所寫的並不是一個「當男孩遇到女孩的故事」,因為在原文這樣的故事裡,霍根最多只是做到了「想觸碰卻又收回手」,他和雪莉並沒有實質意義上的meet。
上帝製造了這場偶遇,但他們卻沒有足夠的緣分讓彼此遇到,想想平時的我們,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是我傻了?
當然是翻譯成這樣才對。
"這就是為什麼我從來不給克麗周刊寫」男孩遇見女孩的故事」,因為在所有」男孩遇見女孩「的故事裡面,那個男孩最終總能遇見那個女孩。"
但我的這篇小說里,他們偏偏就是沒有遇見,不然太俗了!
作者的意思再明顯不過:別人寫的愛情故事都太cheesy,相遇啦相知啦,非要有個開始有個結局。我寫的愛情故事,只是討論了相遇後的種種可能而已,然而呢,男女主角最終連相遇都沒有發生,你看,這真是一件可惜的事情。但是,一定需要擁有明確的情節、真實的接觸才能配稱得上是愛情嗎?很多人都這麼想,看克麗周刊的傢伙都等著看這種故事呢,真俗!我覺得,愛情可以是一個不曾發生的觸碰(touch yet not a touch),即「愛情」可以僅僅只是一種想去了解一個人的動機,一個去愛的慾念。
」meet the girl" 翻譯成「主動出擊」,一點也不沾邊的呀
大家感受一下。顧城有首叫做避免的詩 為了避免凋落 連種子都不願種下 因為害怕結束 連開始都不願意
與之大概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
我怕你知道 又怕你不知道 又怕你知道 卻裝作不知道
我好想你 卻欺騙自己
@王崇陽給了我啟發。有些翻譯是難以盡善盡美的。畢竟跨了語種。君不見古漢語翻譯成白話文都沒了原汁原味,失去了韻律、節奏、意境……
題主看的應該是小水同學的版本。破碎故事之心【塞林格】。這也是我初次看的版本。那句「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翻譯得挺信達雅,至今銘刻於心。而結尾的這句卻不敢苟同。我看到大家也是不贊同「主動出擊」的。
初看,我也是認為和那些新瓶裝舊酒的青春愛情故事裡一樣,就表達了相遇的層面。畢竟往後會按套路發展。不過@王崇陽提醒了我,「meet」還有一個意思是滿足需要、符合要求、達到希望等。我想理解成雙關更妥當。這種雙關就很難用別的語言再現。這也是我認為不好翻的原因。
不過有時候讀書不求甚解。在我看來,最後句不妨就看成:「在那些青春故事裡,男孩總會邂逅女孩」。
最後建議有條件的童鞋看原文。
————————————————————
再補充點相關重要資料。均為原文及上文鏈接的小水翻譯版本。侵刪。
第五段:
unfortunately, the writer must go about the business of having the boy meet the girl. I couldn』t do it with this one. Not and have it make sense. I couldn』t get Horgenschlag and Shirley together properly.
【很不幸,作者先要處理怎麼讓男孩遇上女孩。我寫不下去了。也不知道要怎樣才能讓它合情合理。我沒法讓霍根施拉格和雪莉按套路相遇。】
最後兩段:
But Justin Horgenschlag never got to know Shirley Lester. She got off at Fifty-Sixth Street, and he got off at Thirty-Second Street. That night Shirley Lester went to the movies with Howard Lawrence with whom she was in love. Howard thought Shirley was a darn good sport, but that was as far as it went. And Justin Horgenschlag that night stayed home and listened to the Lux Toilet Soap radio play. He thought about Shirley all night, all the next day, and very often during that month. Then all of a sudden he was introduced to Doris Hillman who was beginning to be afraid she wasn』t going to get a husband. And then before Justin Horgenschlag knew it, Doris Hillman and things were filing away Shirley Lester in the back of his mind. And Shirley Lester, the thought of her, no longer was available.
And that』s why I never wrote a boy-meets-girl story for Collier』s. In a boy-meets-girl story the boy should always meet the girl.
【但賈斯汀·霍根施拉格永遠不可能認識雪莉·萊斯特了。她在56號街下了車,而他在31號街下車。那天晚上,雪莉·萊斯特和霍華德·勞倫斯一起去看電影,她很愛他。霍華德覺得雪莉是個討人喜歡的姑娘,但僅此而已。同晚,賈斯汀·霍根施拉格宅在家裡,收聽力士香皂播送的廣播劇。他整晚都在想雪莉,第二天接著想,之後的整個月都頻繁地想起她。突然,他被介紹給了多麗絲·希爾曼,這個女人已經開始擔心自己要嫁不出去了。但在賈斯汀·霍根施拉格了解到這點之前,多麗絲·希爾曼和其他事情讓他把雪莉·萊斯特拋之腦後。而雪莉·萊斯特,以及對她的念想,全都無影無蹤了。
這就是為什麼我從沒給科利爾周刊寫一個「當男孩遇上女孩」的故事。在一個「當男孩遇上女孩」的故事裡,總是該男孩主動出擊的。 】
從上下文看,主動出擊自然也是有道理的。不過大家都知道所謂青春故事,相遇都只是第一步。不然村上春樹又怎麼會寫《遇見百分百女孩》呢。「 And that』s why I never wrote a boy-meets-girl story for Collier』s. In a boy-meets-girl story the boy should always meet the girl. 」在提前構思的愛情故事裡,男女雙方命中注定會相遇相知相愛。可在 Horgenschlag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他連一個觸碰的交集都無法擁有。最後一句中的「 should always meet」反襯了Horgenschlag破碎愛情故事的現實與無奈。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是飛鳥與魚的距離 is the love between the bird and fish.
一個翱翔天際 One is flying in the sky,
一個卻深潛海底 the other is looking upon into the sea.」《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
首先針對題主的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我從沒給科利爾周刊寫一個「當男孩遇上女孩」的故事。在一個「當男孩遇上女孩」的故事裡,總是該男孩主動出擊的。
有人提出說,應該是遇到就是遇到,沒有主動出擊的意思。
我比較傾向後一種說法,基於故事描述假設男主角主動出擊導致了悲催的結局,,將小說最後一句理解為:男生遇到女生的故事裡,其實是緣分,是命定。
想聽聽各位的意見。
主動出擊並不是導致悲劇的根本原因,主動出擊是霍根一見鍾情後下定決心要做的
Oh, the agony of it! The agony of standing over Shirley Lester and not being able to bend down and kiss Shirley』s parted lips. The inexpressible agony of it!
這就從側面寫出了男主多想主動出擊。那麼就要提到題主說的「以及對於愛的描述」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個人覺得這是男主在表白時候的話,只能從他這個角度說明他自己的想法,並沒有達到點名全文主旨的能力。如果是觸碰卻又收回手,既然霍根已觸碰,為什麼收回好像才是更重要的。
插播一下關於破碎故事之心的破碎故事:The Heart of a Broken Story
(Esquire 16, September, 1941)
首先,破碎故事之心是塞林格早期的作品
這是塞林格早期在想要成為作家時的短篇,一般是投在一些小雜誌上賺取一些稿費的,塞林格的夢想是能在紐約客上發表自己的文章。
然後再提提克利爾:
Collier『s:Collier"s is an American magazine, founded in 1888 by Peter Fenelon Collier, which went by the title Collier"s Weekly during its early years. With the passage of decades, the title was shortened to Collier"s. The magazine ceased publication with the January 4, 1957 issue and was revived in February 2012.
Collier"s popularized the short-short story which was often planned to fit on a single page.
後來看了塞林格傳之後,傳記的作者說破碎故事之心本意是為了諷刺克利爾這類雜誌的商業化,就像克利爾的介紹中說的,其中的短篇經常是雜誌中廣告叢中的一點紅。塞林格也曾因為自己的短篇小說被一大堆沒用的廣告擠在角落裡很是氣憤。
再轉回來看看boy meets girl:
boy meets girl出現了好幾次啊,難道沒有遇見嗎?遇見了啊但是還是沒成功,主動出擊還算好吧,但還是有很多人的非議
列舉一下文中的boy meets girl:
That was the beginning of the story I started to write for Collier』s. I was going to write a lovely tender boy-meets-girl story. What could be finer, I thought. The world needs boy-meets-girl stories. But to write one, unfortunately, the writer must go about the business of having the boy meet the girl. I couldn』t do it with this one. Not and have it make sense. I couldn』t get Horgenschlag and Shirley together properly. And here are the reasons:
Oh, Horgenschlag wouldn』t have got anywhere with that kind of line. He had neither the looks, personality, or good clothes to gain Shirley』s interest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He didn』t have a chance. And, as I said before, to write a really good boy-meets-girl story it』s wise to have the boy meet the girl.
And, thus, my plan to write a boy-meets-girl story for Collier』s, a tender, memorable love story, is thwarted by the death of my hero.
結尾是:
And that』s why I never wrote a boy-meets-girl story for Collier』s. In a boy-meets-girl story the boy should always meet the girl.
文中多次強調男主角霍根施拉格是a printer"s assistance ,making 30 dollars a week,,應該是想極力突出hero的平凡吧,下面三段:
「I came to New York from Seattle. I was going to become rich and famous and well-dressed and suave. But in four years I』ve learned that I am not going to become rich and famous and well-dressed and suave. I』m a good printer』s assistant, but that』s all I am. One day the printer got sick, and I had to take his place. What a mess I made of things, Miss Lester. No one would take my orders. The typesetters just sort of giggled when I would tell them to get to work. And I don』t blame them. I』m a fool when I give orders. I suppose I』m just one of the millions who was never meant to give orders. But I don』t mind anymore. There』s a twenty-three-year-old kid my boss just hired. He』s only twenty-three, and I am thirty-one and have worked at the same place for four years. But I know that one day he will become head printer, and I will be his assistant. But I don』t mind knowing this anymore.
說的是霍根甘於平凡且不求上進,但他自己不認為這是什麼大問題。
「I suppose it』s important to a woman that other people think of her as the wife of a man who is either rich, handsome, witty or popular. I』m not even popular. I』m not even hated. I』m just—I』m just—Justin Horgenschlag. I never make people gay, sad, angry, or even disgusted. I think people regard me as a nice guy, but that』s all.
說的就跟凄涼了,霍根,不出眾,實在太平凡了,甚至連恨他的人都沒有,基本就是根本沒人注意他。
「When I was a child no one pointed me out as being cute or bright or good-looking. If they had to say something they said I had sturdy little legs.
從小就沒有別人的好感,有人誇一個孩子竟然冷不丁誇他的小腿健壯。。。那得長的多沒特點啊別人為了避免尷尬才違心的胡扯。
所以儘管男主出擊也不會有happy ending吧,所以能不能翻譯成meet的滿足或者什麼的,意譯為配得上?
霍根施拉格跟萊斯特小姐已經遇上了,男主也主動出擊了,不是還沒有結局嗎,究其原因,還是霍根太平凡,配不上翩若驚鴻的萊斯特小姐。
如果這樣的話,個人感覺霍根對愛的描述,love is a touch and yet not a touch,收回手的原因就是他太平凡太不起眼了。但就我的一孔之見,至少不會是說男孩要單純的遇見女孩,是緣分。因為霍根已經遇見Miss Lester了,而且主動出擊了,可還是沒有一個happy ending,索性更深一層,個人理解為配得上之類的,可能更能符合這個解釋。
另外再多談一點讀完塞林格傳根據傳記作者的思路的拓展:
或許是塞林格在諷刺克利爾之類雜誌太商業化侮辱文學,而自己又只能投稿到一些小的雜誌社沒法被紐約客接受,從而用一個不同於商業化雜誌爛俗言情的高級故事來達到諷刺批判的目的。
But Justin Horgenschlag never got to know Shirley Lester. She got off at Fifty-Sixth Street, and he got off at Thirty-Second Street. That night Shirley Lester went to the movies with Howard Lawrence with whom she was in love. Howard thought Shirley was a darn good sport, but that was as far as it went. And Justin Horgenschlag that night stayed home and listened to the Lux Toilet Soap radio play. He thought about Shirley all night, all the next day, and very often during that month. Then all of a sudden he was introduced to Doris Hillman who was beginning to be afraid she wasn』t going to get a husband. And then before Justin Horgenschlag knew it, Doris Hillman and things were filing away Shirley Lester in the back of his mind. And Shirley Lester, the thought of her, no longer was available.
講霍根的見異思遷,也就更容易跟假定已成立的已知的答案相符了。因為商業雜誌可能會為了賺錢絞盡腦汁的討好作者,而一旦知道作者不合作,利益驅使,很容易就去找下家了。
最重要的是:這只是本人一孔之見。。。有點類似於做數學題,有個題你不會做,但你知道了得數,你就會千方百計的用你所學所知的推出來一個數,讓他跟答案相符,然後告訴自己這就是正確的做法。所以。。若有誤導。。啊,我覺得沒有樓上諸位說的那麼複雜。題主的兩個選項我偏向直譯,但直譯也不是完全的準確。
因為meet並不完全等於中文的「遇見」。
meet就是見面,相遇,說上話,有交流。
而像男主角一樣遠遠地看著,並不能算meet。
meet強調相會,相交,是雙方的,而遇見,只是單方面就可以。雙方的遇見,我們稱作「相遇」。
A boy-meets-girl story, 指的也不是男孩單方面遇見女孩開始主動出擊的故事,而更像是男女主角萍水相逢,互生情愫,然後走到一起的故事。
而在小說里,他們沒有meet,只是男主角單方面在遠遠地相看。在茫茫都市,兩個陌生人,要真正的「相遇」,開始交談,開始交往,作者已經用了一部小說的篇幅來說明有多麼難。
所以,這句的邏輯重音應該在meet,而不是boy。
所以,私以為, a boy-meets-girl story翻譯成「男孩遇見女孩的故事」,其實是不妥的。
至於 the boy should always meet the girl 翻譯成「男孩總是該主動出擊的」就更是一路錯了下去。
這句話的意思應該理解為,在一個男孩和女孩相遇的故事裡,就算男孩第一眼就喜歡上女孩又有什麼用,得互相留意才行啊!
至於到底怎麼翻譯為好,我也不知道~希望專業的朋友提出意見!應該就是指男孩沒有「遇到」女孩。但我認為「男孩總是應該主動出擊」這個翻譯沒有問題。
男孩應該主動出擊這個翻譯,最早應該是出自一位叫小水的豆瓣網友,也就是「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這個版本。
最後一句中男孩沒有meet女孩,是作者不能為科爾周刊寫出這個故事的原因。但最後一句里的meet不是指中文中的遇到,而是男女邂逅並且交流,也就是男孩施展各種搭訕套路的這個過程,這也是小說主體著重在描寫的部分。但男主女主連這個過程都沒有,自然也就沒法寫出boy-meets-girl旳過程了。
英文擅長用一個簡單的詞來表達一種複雜,但人們常見的狀態,比如「seeing someone」里的see。但像最高票答案自己所說,男孩遇到女孩,並不代表女孩遇到了男孩。但假如在這裡把直接主語換成女孩,翻譯成女孩總該見到男孩,這句話的主體就錯了。綜上所述,我認為想表達「邂逅並搭訕」這個過程,翻譯成男孩應當主動出擊,是非常合適的。我認為boy-meets-girl story指的是我們一般能在Collier看見的愛情故事。
這類的愛情故事一般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boy通常會有機會去meet(私以為指的是雙方之間的認識)girl,進一步,他們可能陷入愛情。這是一般我們能看見的劇情。
但是在塞林格看來,現實中,我們容易看見或者發現心儀的人但是很難去相互認識....城市中人來人往,想認識一個陌生人是多麼的需要勇氣,即使認識了,也不一定如自己想像中的美好。
其實僅僅是發現也已經很美好了。
感覺大家都說的很有道理。我贊成命定,緣分的說法。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傳統的那些男孩遇見女孩的故事裡,男孩總是在恰當的時間遇見了百分之百的女孩。(對的時候遇見了對的人)。
我覺得Horgenschlag的杯具正是我們大部分人的杯具。沒有在合適的時間遇見她(他)。我們那時候什麼都沒有,也不會像電影明星一樣充滿魅力,能輕易地搭訕。借用原文「I came to New York from Seattle. I was going to become rich and famous and well-dressed and suave. But in four years I』ve learned that I am not going to become rich and famous and well-dressed and suave」。
我們不敢去追求,於是任憑百分百女孩走過拐角,消失在視野之外。
有些人認為愛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點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許真是這樣的,萊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麼想嗎?我覺得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
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塞林格寫出了最美的愛。
我們擁有最糟糕的搭訕技巧,足以嚇跑所有女孩。
True, Horgenschlag might have said the following:
「Excuse me, but aren』t you Wilma Pritchard?」
To which Shirley would have replied coldly, and seeking a neutral point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bus:
「No.」
「That』s funny,」 Horgenschlag could have gone on, 「I was willing to swear you were Wilma Pritchard. Uh. You don』t by any chance come from Seattle?」
「No.」—More ice where that came from.
「Seattle』s my home town.」
Neutral point.
「Great little town, Seattle. I mean it』s really a great little town. I』ve only been here—I mean in New York—four years. I』m a printer』s assistant. Justin Horgenschlag is my name.」
「I』m really not inter-ested.」
杯具。
但是這不可避免不是嗎?我們不可能在最恰當的時候的時候遇見對的人。
但是這不就是最美的嗎?缺陷與不完整的才是最美的。王子與公主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是可能的嗎?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太喜歡這句話了。
最後推薦大家可以看下村上春樹的短篇《遇見百分之百的女孩》。同樣的杯具哈哈,糟糕的搭訕。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不是嗎?
讓我想起了這段文字。
透過公車的玻璃窗突然看見你。我想用力拍打窗戶來引起你的注意,想從車上跳下來,想奔跑想大喊大叫,想把整個阻隔在你我之間的世界撕裂。我呼吸急促,手指顫抖。在激烈的想像中把自己感動得快哭了。而事實總是,我一動不動的坐著,安靜的看你遠去。
同樣贊成後一種說法。"boy should always meet the girl"作為最後一句話,可能不一定有特別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在主題突顯上還是有影響的。感覺譯成男孩應主動出擊這個表達和本身意義相差略大。
假如是這樣去理解的話,可能讓讀完這篇文章的人得出在遇到心儀對象後應該主動出擊這樣的啟示。
我的理解里塞林格應該是想讓我們認識這種遇見又錯過(也談不上錯過)的美好。愛是彼此互相接觸過所產生,也可以是想要觸碰卻收回手。
meet不一定是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能做到的事情。應該是某些機緣巧合,是自然而然發生的。這種感覺好像James Blunt的一首歌 you"re beautiful。遇到一個讓你覺得可以感謝命運的人,但也就是遇到而已。因為不會再有見面的機會。
男主人公在車裡偶遇了素不相識的萊斯特小姐,下了車,就沒有然後。他們連彼此認識的機會也沒有的。許多男孩遇見女孩的愛情故事裡,他們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緣分可以再次遇見彼此然後墜入愛河,但是真實的生活並非如此巧合。所以其實也是一種對那些愛情小說的諷刺。相對於它們來說,這個故事顯然是不完整的(破碎的),僅有開始,沒有結局。我們可以想像兩個人的各種後續故事,但事實上最後是讓人心碎的沒有發生的故事。故事之心應該就是那句"love is a touch, but yet not a touch"。愛是想要觸碰又收回手。
所以我想塞林格也不屑於給那家雜誌投稿。人們總是喜歡男孩與女孩因為緣分不斷交織在一起,想要一個一見鍾情最後有結果的故事。但是忽略了一見鍾情本身的美好。遇見是無法把握的,所以和主動出擊關聯不大。
畢竟生活里也多得是這些讓人無可奈何、無能為力的「一見鍾情」的故事吧。
And that』s why I never wrote a boy-meets-girl story for Collier』s. In a boy-meets-girl story the boy should always meet the girl. 這就是為什麼我從沒給科利爾周刊寫一個「當男孩遇上女孩」的故事,因為在一個男孩遇上女孩的故事裡,他也僅僅只是遇到而已。
意思就是呵呵然後,沒有然後了,因為知道是這樣的故事只有他媽的能這樣。
我覺得無關於主動出擊,這最後一句是整個小說寫到這裡必然出現的結果,沒有任何深意直譯就好。
And that』s why I never wrote a boy-meets-girl story for Collier』s. In a boy-meets-girl story the boy should always meet the girl.
這就是我沒能給雜誌社寫一篇男孩遇到女孩的故事的原因,在這樣的故事裡男孩首先得和女孩產生交集才作數。
作者的這篇小說架構新穎,用一種作者獨白的方式闡述了一個破碎的故事,呈現了男主JH先生糾結又最終破碎的心情,作者用一種調侃的方式寫了這樣一篇不是小說的小說,沒有完整的起承轉合,開端結局,作者看似整篇都在思考投給c雜誌的這篇約稿該究竟怎麼寫好,實際上道出了面對真愛的男人糾結無助又滿懷期待的心理過程。
好多愛情都隕落在萌芽的時候,也許就是公交車上的一次一見鍾情,心動不已的男主一路上腦洞大開,幻想出各種浪漫的開始,可是幻想終歸是幻想,浪漫終歸是浪漫,敵不過歲月流轉,敵不過大部分人歸於平凡的命運,敵不過公交車終將到站,不管是誰先下車都無法同行的現實。
作者在用這樣一種戲仿的寫法諷刺出版界的怪現狀,不是新聞人,無法深入體會這種關於行業內部諷刺的精妙,但是對於這種未曾開始就歸於平淡的愛情卻深有體會,這篇作品有相當一部分的現實主義,現實中的愛情就是這樣,想觸碰又收回手,男孩女孩還沒有上演一出華麗麗的邂逅就已經被內心戲打敗,做完美夢,下車,匯入庸庸碌碌的人群中。每個人對這句話都會有它的見解吧 這句話直譯就是 每個男生和女生相遇相知的故事 需要男生總是「遇到」這個女生 要達到這個「遇到」的條件 可能是兩人相接近的社會地位 男生有能夠吸引女生的才華或者外表 或者是不太遠的距離使兩人能經常碰面交流的理由
可惜文章里的男主一個條件都不具備
他沒有社會地位 沒有財富 沒有俊俏的外表與才華 甚至他們只有在車站裡才會有偶然的碰面
這種巨大的距離註定 註定她們不能相愛 只會產生悲劇的結果 很殘忍但這才是現實 作者也沒打算寫他們的故事 只是寫了一些假設
或許最終只有流於俗套的相遇才有發展,太理想化的愛像高遠的星空是可望而不可觸碰的。彼此心動的人們請不要吝惜給予回應,哪怕試著向對方靠近一點點,也會給愛你的人多少鼓勵,給自己一個友善的台階下。
其實最後一句話其實很簡單啊。因為按照collier這類雜誌的風格一個"男孩遇到女孩"的故事中男孩和女孩一定是要相遇的(之後俗套的愛情故事發展),而塞林格的意思是一個真正高級有趣複雜深刻符合他興趣應該按照他想像力展開值得寫的故事中---也就是他文章中展示的故事---男孩和女孩是遇不到的。sarcastic or not,yours to decide.
我擼一下故事的邏輯:
1、我打算幫雜誌寫個相遇的故事,已經想好了開頭,就用「一個屌絲遇上心中的女神」吧。
2、尼瑪!我不知道該怎麼繼續了!來,我們設定屌絲為了認識女神搶了她的包,然後以各種奇詭展開吧!
3、終於找到一個合適的展開了,屌絲在獄裡用感人的信打動了女神(當然 「愛是想觸碰又收回手」這個神句立功了 ),女神回信希望來看她,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即將誕生。
4、哈哈哈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屌絲怎麼可能泡到女神呢!他們只會在不同的街區下車,女神會倒追高富帥,屌絲會相親遇上另一個屌絲,這才是現實。
5、所以我沒給雜誌寫這個故事,因為一個美好的愛情相遇故事,(相配的)男孩(才能)「理所當然地」遇上女孩。(其他的都只是幻想)
如果這樣擼一下,脈絡會不會清晰點?
最後,一聲嘆息。
推薦閱讀:
TAG:小說 | 閱讀 | 外國文學 | 傑羅姆·大衛·塞林格JeromeDavidSalinger | 如何理解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