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人越好是會得到別人的回應,還是使別人越發覺得你好欺負,反而得寸進尺?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你對別人非常寬容非常好說話時候,別人是會覺得要對你付出相同的感情相同的寬容從而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加融洽,還是你的容忍和寬容會讓別人覺得你很好欺負很沒有原則,反而會得寸進尺越發張狂呢?從科學角度而言討論


多數人是後者,基於多數人的劣根性


偶遇這個問題,發現竟然還是很久以前提的,還是忍不住開始磨刀霍霍~

首先,我想說題主你這個問題的出發點其實是有些不恰當的,要知道,雖然我們生活在一個社會當中,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都是互動的模式,但本質上,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智,每個人都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負責,所以,我認為,題主所研究的關於「對別人的好換來的是別人對自己的好還是惡」這個問題中存在兩個個體,不能一概而論,而是應該拆分為兩部分:
1. 「我」對別人好,「我」想預測別人的回應是如何
2. 別人對「我」好,「我」將要如何回應別人的行為
不難看出,題主應該更關心的是第一部分的問題和第二部分的結果。

----------
在正式回答問題之前,我想就題主所說的「對別人好」中的「好」做些說明。覺得對別人好沒什麼好說的嗎?好就是好?話不要說得太早,舉個比較常見的例子,幾乎所有人都逃不開的問題。很多心理不夠強大的父母習慣用一種叫做「道德綁架」的行為來要求自己的子女「聽話」,相信很多人看了這句話都忍不住一撇嘴,因為我在打字的時候就沒忍住瞥了下嘴,確實,這樣的事實說出來足夠讓人一目了然,父母對自己的子女好嗎?當然。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不聽話的小孩?他們是因為爸媽對他們太好了所以得寸進尺了嗎?不排除確實會有一些教育方法不當的父母溺愛孩子,會導致以上後果,但我們在這個題目下不考慮以上情況。

在本案例中,父母對子女的好也許不一定是他們喜歡的,也許不一定是他們想要的,也許不一定是他們能夠接受的,曾經在知乎上面看到過的一個回答,怎樣算是真的對一個人好——給別人他想要的,而不是你想給的。題目鏈接沒找到,sorry。同樣的道理,在戀人之間也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對你那麼好,XXXXXXX!」。

現在,請各位看官捫心自問,你對TA的那些好,在他看來和你一樣嗎?TA也覺得你是在對TA好嗎?如果是,TA覺得你對TA的好和你認為的一樣多嗎?如果以上回答中有「No」,請先處理以上問題,再來考慮其他的~

----------
續接前文,我們先來看題目的第一部分。
首先我想請大家問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對別人好?問題的答案不應該是「沒有為什麼,這難道不是應該的嗎?」,也不應該是「我怎麼知道為什麼?」。要知道,最了解你的人一定是你自己,我們有時候所謂的「你比我自己還了解我自己」不過是個題設不清的偽命題罷了,然而,你對此會覺得沒有頭緒的最大可能是這個原因不存在於你的表意識層面,你無法直接提取出來,那麼請試著挖掘自己的內心,與深層意識進行對話交流,「我」要對TA好嗎?那是出於「我」自己意願的想法嗎?「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艾默生有句名言:「要想得到別人的友誼,自己就得先向別人表示友好。」我想,這大概是最單純的主動示好動機了吧。當然,一切的人際交往活動都不是單向的,對方的反饋會直接影響到自己接下來的思想和行為——繼續保持友好or放棄示好or反目成仇!哈哈哈,誇張了點,但事實上也是完全有這個可能噠~

對於在人際交往中處主動地位的一方而言,在熱情和冷漠中間是應該有一個比較合適的度的,若是太過極端都會出現問題,可以參見以下文章,不詳細贅述。《孿生的自卑和自戀,都是一種巨大的空虛感》之所以提到這個問題,就是希望可以讓看官們意識到,只有在自己的內心足夠健康,自足的情況下,我們的需求與表現才會是正常合理的,那麼也自然可以對別人的行為作出自然公正合理的反應。

看到以上,可能會有人對我的答案表示不滿了,啊喂,我們在說「別人」好不好,是「別人」的問題啊,我們對別人好TA們如果不對我們好那就是白眼狼啊,就是人性的陰暗啊喂,我只能說,如果你在看答案的時候就已經在心裡認定了這樣的結論,那麼無論我的答案是什麼對你來說都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我一直覺得,無論在任何情況,我們首要做的,都應該是自我反省。

----------
接下來,我們來看問題的第二部分,即在面對一個心智健康健全的人對自己的持續友好相待情況下,「我」將要如何回應別人的行為。
但要知道,題目所涉的兩個部分是完全獨立且互不干預的,發起行動的一方也無法對反饋一方的行為進行決定性的干涉。換句話說,某人決定如何回應以上行為並不直接與「別人」這個人和「對自己好」這件事相關,而是這個人自身,涉及到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人際交往的方式,素質修養,道德理念等等。
顯然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面對同樣一種情況「別人對我好」,不同的人會做出不同的反應。(如果有人有興趣的話可以再來交流一下不同的人格特性會對此產生何種傾向回應~)當然,你會問我,那我們只要提前了解了這個人的人格特性不就能分析出他的可能回應了嗎?是的,理論上,確實是這個樣子的。但是,要知道,從一個人出生開始,他所經歷的每件事,他所遇到的每個人,他的原生家庭,成長環境都會對他的人格塑造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所以,以上方法的可操作性非常低。

----------
Tips:
答主認為,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的問題中,應該儘可能地使用結果導向的方案,即→我想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效果)→我應該如何做來達成這樣的效果,只有站在對方的角度換位思考,才能知道怎樣的行為是對彼此最好的。不要因為別人沒有正確地回應你的友好就對人性產生質疑,一定是打開的方式不對!願人間充滿愛!!!

----------
俞敏洪老師曾經說過一段話,我覺得蠻切題的: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生活的意義就在於掌握主動,去做使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和美好的事情。不管別人對我們怎樣,我們都可以選擇對別人仁慈、和藹,用愛心對待別人,努力把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事情做好,作為朋友去幫助別人。不要等到別人對我們好了我們才對別人好,這樣做等於是把命運交到了別人手中,因為我們永遠無法預料到別人到底會不會對我們好,也無法預料到今天對我們好的人明天還會不會對我們好。但我們永遠能夠把握自己,只要我們把仁慈、愛心、努力和友情作為我們的航標燈,我們就會沿著正確的方向前行。一旦樹立了人生航向和做人的標準,我們就不應該受到別人的影響,尤其是不好的影響。」

最後,分享一個英文小詩歌《Don"t Wait》與諸君共勉。

Don』t wait for a smile to be nice...

不要等到了一個笑容才面露慈善

Don』t wait to be loved, to love.

不要等被愛了以後,才要去愛

Don』t wait to be lonely, to recognize the value of a friend.

不要等到寂寞了,才明白朋友的價值。

Don』t wait for the best job, to begin to work.

不要非要等到一份最好的工作,才要開始工作

Don』t wait to have a lot, to share a bit.

不要等擁有許多後,才開始分享一些

Don』t wait for the fall, to remember the advice.

不要等到失敗後,才記得別人的忠告

Don』t wait for pain, to believe in prayer.

不要等到受傷了,才相信願意祈禱

Don』t wait to have time, to be able to serve.

不一定要等到有時間,才能夠去付出服務

Don』t wait for anybody else pain, to ask for apologies...

不要等別人受傷了,才來乞求原諒

... neither separation to make it up.

不要等到分開了,才想到去挽回

Don』t wait...Because you don』t know how long it will take.

不要等待,因為,你不知道等待需要花費多少的時間

Remember: Friendship is like wine, it gets better as it grows older.

記得:友誼像醇酒,越久越濃。


看人吧,有些人就是不識好,對他再好也是惘然。有些人值得好好相處就用心相處,好好對待,有些人不值得,也沒有必要傷害自己。


我以前就是那種傳說中的軟柿子,很好欺負,被欺負了也笑呵呵的,不想計較。後來他們就越來越猖狂了,沒事就損我,完全不顧我的感受。只有幾個好朋友對我很友好。後來實在惱得哭了,回家找老母哭訴,然後老母跟我講了許多許多。總的來說就是,別人讓你不爽的時候,不要隱藏自己的情緒,你可以不發火,但要表露出自己不開森。
有些人就是這樣,覺得軟柿子捏起來舒服就多捏幾把,不是他們有壞心眼,他們自己都沒發現。既然不想被捏,那便硬起來唄。對那些「犯賤」的人態度冷淡些,對那些一直待你好的人熱情些。你會發現,那些原本欺負你的人因為你的冷淡而心虛,又轉過來對你十分好了。(這裡對這種幼稚的傢伙表示深深的無奈╮(╯﹏╰)╭)
————————
以前寫的。而現在我發現軟柿子需要做的只是努力變成熟,踏入社會,了解社會。人的觀念是會改變的。


推薦閱讀:

每次想到哥哥死了就很難受,忍不住的流淚,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感?
從大叔重返小鮮肉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我不能接受自己,我該怎麼辦?
如何評價電影《Una》?
被人嘲笑諷刺的時候如何讓自己不產生自卑心理?

TAG:心理 | 反饋 | 寬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