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學競賽算是邊緣競賽嗎?
多件事情讓我問出這個問題。題主高中生,OIer一隻。班主任一向反對我參加OI,理由是沒用,認為我學學數學都好。後來我想大學有ACM是不是會好一點,結果有一次去大學參加一次校內賽(因為我在的中學是大學的附中),偶然加進了他們的群,後來也從他們聊天過程中大概了解到大學ACM也比較艱難。。。。最後就是今天看到clj的一句話: 在THU的話也確實完全不受到重視,不過我不會放棄的。 所以就想問一下,oi算是邊緣競賽嗎?信息學算邊緣學課嗎?為什麼?
你上了大學就會知道,除了信息學競賽有非常好的價值(就業、讀研、科研等方面),其他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才是邊緣競賽。
你的老師認為信息學是邊緣競賽的唯一原因就是高考不考而已。
不要被高中老師欺騙了。
P.S. 本人高中參加物理競賽,大學計算機相關專業。處女答。如有不恰當之處歡迎指正。
中學競賽時期待過2個省份2所學校,都是當地名校,且競賽比較出名的。但兩所學校對待OI的態度截然不同。
OI是不是邊緣學科競賽,答:依環境而定。
2所學校中,學校1,信息競賽非常繁榮,學校專門開課組織培訓,參與學生數十計,每年參加省級聯賽並獲獎的人數非常多(不了解現狀,不亂說數量級了。)
另一所,學校2,我剛入校時,學校也開機房讓競賽參與者去訓練。去機房的人數也有10+,但不組織系統訓練。後果就是人都在玩遊戲不好好做題.....後來,管信息競賽的老師出了些事情離開學校了,自此學校平時不給開機房了,除了重要賽事前不超過1周的準備時期。到了高三,學校來的新老師還算能幹事,爭取到了機房使用權,但參與人數大不如前,只有5個,拿獎項的更少。
OI是不是邊緣競賽,在第一所學校不是,第二所學校是的。
究其原因,還是環境。這裡的環境,不僅指中學以高考升學為唯一目的的功利環境,也與學校本身所具有的人力資源有很大關係。
OI為什麼能夠受學校重視,因為參加OI能拿獎,有利於升學,有利於學校的多少人去了清北復交一類的數據。
OI為什麼受重視程度不如數學物理等,因為在第二所學校,參加OI得獎很多只能保送交大,而參加數學物理拿獎能保送清華北大(2013之前的,現狀不清楚)。而交大這個結果說出去就是不如清華北大,不是黑交大,你跟人家說我有清華北大不上我就愛交大,多數老師家長是會強烈反對的(親身經歷,本人曾經是SJTU腦殘粉)。 至於OI選手進了大學以後競爭力遠高於高考黨,可以更輕鬆的在IT業發展等,那都是進了大學以後的事情,高中才不會管。
在這種唯升學是圖的環境下,如果搞OI還難以出成績,可以想像學校的完全反對。
與其他4門競賽不同,OI的知識更新速度遠快於其他學科,大概是一年好幾個新考點的速度....於是OI不是光靠老師教就能學好的,甚至連一本跟的上時代的教材都沒有,基本全靠選手自己上網搜索學習,許多知識點裡面涉及到的數學基礎都是大學的課程,沒有系統學習高等數學知識的高中生是比較難理解的。所以,一個人學OI的學習曲線是比較高的。學OI比較理想的環境是,有厲害的學長帶你越過難知識點(甚至給你講高等數學),有小夥伴與你交流解題思路,還有好的網上的信息來源給你最新的知識點(以及題解)。
因此,OI對學校學生參與情況的要求是很高的,遠高於對老師的要求。競賽知識也基本都是以學長教學弟的形式傳授,這種完全由學生組成的傳承體系不僅對領頭開創者的要求高,而且非常容易受學校地區教育政策等的衝擊,一旦學生覺的搞了半天還上不了好學校,優秀種子選手們都干別的去了(在學校2就是都搞別的競賽去了),體系就被破壞,搞OI的環境質量下降,有心的學生就比較難出成績,學校覺的不利於升學數據,就開始不支持。畢竟能夠耐得住寂寞越得過一個人的學習曲線的還是少數...
至於開頭所說的學校1的繁榮,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優秀選手的存在,並且在學校的場地支持下積極給學弟傳授知識與解題思路(還有趣味性),極大的提升了學生學OI的熱情並降低了得獎難度;另一部分是與升學相關的理念:你學OI現在拿不到保送還於高考無利,但你可以申請本科出國啊!上了美國好大學也是學校的好數據.....而且美國大學覺的OI獎項含金量很高的,不亞於物理競賽。
題主所說情況,應該屬於學校目前沒有優秀在校選手領頭,OI根本沒人搞的情況。題主有一份興趣熱情,可以做潮流的引領者,你出了成績拿了加分上了好學校並且積極帶學弟,OI就不邊緣了。再者,沒必要像高中老師一樣唯升學是圖,想想學了OI之後能在計算機專業方面領先不學OI的人一大步,這樣的優點是可以outperform把高考分從復交掙扎到清北之類所獲得的。或者也可以像學校1那樣投奔美帝....
我的意見是:如果喜歡,如果做得還不錯,請你堅持,堅持,一定要繼續OI下去!!!
忍不住想要回答。特別贊同排名第一Yan Gu的回答。
特別同意2點:
「作為高中生,尤其是優秀高中生,一定要認識到高中老師視野的狹隘性和局限性,盡量不要被他們所迷惑。」
"這是唯一一門既能鍛煉智商又切實有用的競賽。當然前提是你將來是IT從業者,但是從現在(美國)的發展趨勢來看,今後二十年IT業都將是人類進步的主要輸出力量之一和最大的勞動力需求市場,所以如果你真的喜歡的話,IT業是一定不會虧欠你的。"
我們高中的時候,信息競賽也是邊緣競賽吧。雖然競賽成績是五大科競賽最好的,但是理科實驗班分班時,各科競賽生都分到一班了,只有信息競賽同學不能被分到一個班,大概就是因為計算機不屬於高考學科。
印象中老師也不太看得爽我們有時候去訓練不寫作業不來上課……感覺在學科老師眼裡,競賽完全不是正道。高考才是正道,競賽只是興趣小組,玩玩就好~
我高中時就是這麼想的:參加OI是為了豐富課餘活動,讓高中生活不要那麼無趣而已。但是競賽後來給我帶來的收益,真的是源源不斷超乎我的想像和期待!主要是升學,學習和就業三個方面。
1. 升學。
(1) 因為高二那年幸運地拿到NOIP一等獎,得到了保送資格。才能順利到一個很好的大學。
(2) 由於有高中的基礎,本科學管理學的我,在發現沒有好的就業機會時,才敢把目光轉向申請CS的碩士。
2. 學習。
舉2個例子: 大三的時候在韓國交換,不會講韓語,就修英文版數據結構。老師英語很差,在課上常常不自覺地冒韓語;同學們也喜歡在課上用韓語問老師問題。我當時的處境就是聽不懂老師講課,也沒有同學可以討論,更沒有學長學姐的指導。完全自學---發現概念基本都懂,最後拿了全班前三,期末給了我滿分!
研究生在美帝學CS。由於本科是管理學,四年基本沒怎麼編過程。忐忑不安地開始研究生的學習之後,發現刷題對我而言頗為輕鬆;學習新的編程知識時,代碼也能比其他一樣是轉專業的同學寫得更快更漂亮。這樣的發現讓我特別驚喜,慶幸和詫異:六年前學的思想和概念,居然到現在還沒忘光,還那麼有用!!
真心覺得OI經歷比所有高中的高考科目對我更有用得多!影響更持久!!
3. 工作。我現在還在念研究生,還沒找過工作。但和oi學長(現在google上海)聊天,他表示,重拾高中的基礎,找工作就不是問題;了解了一些當年oi一起訓練的同學和學弟學妹,他們都表示是當年的底子才讓他們找到工作;大學不是學CS的小夥伴也紛紛表示本科所學無用或沒學到什麼,現在靠當年的底子找開發工作。總之,當年堅持做OI的多數小夥伴們……現在都干起了(或準備干起)碼農行當。另外,不管國內國外,程序猿賺錢比很多行業都高啊。
高中的時候只能吐槽高考科目沒有信息,直到大學學cs major每次考試都是周圍沒學過同學的好幾倍的分數才知道這點基礎的重要性。
必須不是。
恰恰相反,確切的說,OI是高中最值得參加的競賽,如果你真心的喜歡OI,將來想從事計算機相關領域的話。
(卧槽我是說將來搞計算機的人啊,搞生物化學電機環境什麼的人來評論區里罵是幾個意思?求理解力!你們當然不在我的討論範圍里,也不需要搞信息學競賽啊。)
正常來說,雖然不排除確實有對於生化競賽很感興趣的同學,但是首先生化的坑比較大,到處都有吐糟我就不再加以贅述,其次這兩個競賽主要記憶成分為主推理為輔。所以這兩科競賽除了有保送這個技能點之外對於個人能力的培養和正常高中學習相似。
數學物理競賽比較general,主要是「鍛煉智商」+「秀智商」的。數學競賽本身對於大學學習意義不大,全部都是初等數學,但是能很好的培養思維能力。物理競賽的現狀(雖然不是初衷)是提前在中學學習微積分+大物+幾大力學,具體程度視能力而定,對於大學有幫助,但是again我本人是強烈的反功利主義者,我認為物理競賽的主要挑戰+意義就是需要比別人早幾年學習這些高等的課程,首先不是每個人都能在高中的時候領悟這些課程的精髓的(其實大部分人一生都不能),其次這樣的鍛煉對於一個人的智力發展也是很有利的。但是話說回來,畢竟世界上不需要多少數學家物理學家,參加這些競賽也就是感受過程、提高智商罷了。
最後說回信息學競賽。這是唯一一門既能鍛煉智商又切實有用的競賽。當然前提是你將來是IT從業者,但是從現在(美國)的發展趨勢來看,今後二十年IT業都將是人類進步的主要輸出力量之一和最大的勞動力需求市場,所以如果你真的喜歡的話,IT業是一定不會虧欠你的。
(順帶提一句保送。其他學校我不太清楚,清華是不在生化競賽現場簽人的,至少我們當年是,因此要報送就要和其他人一起考保送生考試,基本是數學物理。同樣的道理信息學競賽的人參加保送生考試也是比較不利的,因此信息學其實是現場簽人最容易的競賽。我記得好像11年的時候全國前100就可以全簽了,而且一年還會有好多比賽,但凡有一個考的比較好就能簽。當然保送只是途徑,不是目的。競賽重點是參加競賽的過程。)
我在智商會不會像跑步鍛煉身體一樣能提高呢? - Yan Gu 的回答
舉過信息學競賽的例子,介紹了OIer在大學中明顯更加如魚得水的現象,原文如下:「比如學計算機,如果在頂級名校,大家應該都會覺得高中搞過OI競賽的人去了大學學習計算機知識的時候反應和感覺都相對比較好,而正常高考的同學則會稍微吃力一點。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正常高中生在高中數學主要都是在學習連續數學,而OI中則側重離散數學。而計算機科學自身就是建立在布爾代數的離散數學體系上的,在更早的年紀就接觸到離散數學肯定會提升對於計算機理論和知識的理解,自然就提高了綜合理解和解決在計算機學習中的問題的能力。」
數據也支持這個觀點,比如CMU最近三年招的博士裡面的中國本科(只是招的,最後不一定會來,每年全國有不到10人吧)除了每年各有一個數學國家集訓隊的之外其他人都有高中信息學競賽經歷。雖然也有人在OI弱校比如 @Yihan Sun 或者 @Yong He ,無法直接通過信息學競賽保送,但是所有人都承認高中的演算法和編程學習經歷非常重要。(當然不是說所有牛人都要來念博士,但是這至少是一個很高的bar,能來的人基本都還是領域中的佼佼者。這個後驗概率加上OI的人口比例就很說明問題了。)
個人感覺OI對於一個人思維能力的鍛煉要超過任何其他科目競賽的鍛煉,因為這是一套你之前從未接觸過的知識體系。對於基本知識的學習和打基礎,對於本科計算機專業而言幾乎超過你高考所有的科目之和。只聽說過沒搞過OI的人到了大學基礎知識不足的,很少聽說有人搞過OI導致基礎不足的,唯一的另外可能是英語,這是唯一一個大學乃至未來學習中很需要但是OI又不鍛煉的地方。
另外我老婆在考上清華北大的大神們的高中生活是什麼樣的? - Yihan Sun 的回答
中提到過,作為高中生,尤其是優秀高中生,一定要認識到高中老師視野的狹隘性和局限性,盡量不要被他們所迷惑。(有評論說其實中學老師裡面也有牛逼的,這個我也承認,我們高中就有北大畢業因為64被搞的。但是還是感覺在中學呆的時間長了之後見識也和其它老師趨同了。)競賽是盡量要搞的,哪怕在弱校也要做出個姿態,學習競賽的過程對於你的鍛煉遠比你學到的知識重要。
==============題外話===============
題主提到了ACM競賽的事情,我就多說兩句。其實我一早就寫過這段話,不過知乎的後台實現實在是太傻逼,莫名其妙的就給我刪掉了。所以看得出優秀的IT工作者是多麼重要!
清華不贊成競賽是有原因的,因為大多數在清華搞OI的人高中都已經基本可以在OI圈稱雄世界,所以他們才去了清華。既然起點這麼高,而ICPC和OI又是一脈相承,到了大學階段理應進入更高的層次,而不是花很多的時間反覆將爛熟於心的基本演算法寫的更快;同時再搞競賽對於到了這個層次的人來說鍛煉價值已經不大了,理應在有限的大學時間投入或者大型工程或者高端科研(比如理論啊系統之類的非applied領域(計算機熱門研究方向))的鍛煉中,就像你高中已經把文化課成績刷到全校前幾了,就應該去搞競賽了一樣的道理。因此清華對於競賽的不鼓勵態度是很開明的,因為只要清華願意,世界冠軍不說跑不了,但是每隔幾年拿一次還是肯定沒問題的。畢竟一時的榮譽很容易就能迷惑一個人,如果想不讓這些天才花別人幾分之一的努力就可以達到的成績所用的時間用在更應該乾的事情上(這句話真繞),學校就只能做黑臉了。
對於其它學校的同學,如果高中沒搞過OI,那最好還是搞一下競賽,因為國內的課太水,基本學不到什麼東西。如果搞過OI,一方面要考量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如果沒有,競賽也比在宿舍虛度時光要好;如果像清華不管去公司還是研究院實習intern,或者在國內或者國外的學校的research崗位都很好找,那確實就沒必要再在競賽上花太多的時間了。
我是物理競賽和信息一起搞的,就親身體驗來說,信息競賽有用的多,演算法數據結構這些玩到省賽水平,大學管用至少兩年時間,少數玩到國賽水平的夠你用到大學畢業。現在交叉領域對於代碼需求很高的。
反觀物理競賽,差不多就是力學電磁學書上幾十頁的東西。好多貴系人啊。。。
首先建議題主不要放棄OI,我個人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接觸信息學競賽,從螺旋方陣什麼的開始做起到最後NOI金牌,我個人的感覺是,OI改變了我的一生,OI改變了我的思維,讓我能夠用更加理性客觀的視角面對問題,讓我能從容的規劃時間。。。OI還是能夠鍛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科,我覺得我現在能夠很好的適應大學的生活主要就是OI帶給我的對各種資源的合理分配能力。。。關於程序員的無數理念已經隨著OI學習而深入骨髓,成為了我一輩子的財富了,真的。。。
回到問題上來。。。
我覺得OI競賽最主要的問題真的是資源不均衡。。。真的非常不均衡。。。
如果你在一個非常強的教練下,你就會看到一批強的選手,他們都有足夠的興趣和能力搞OI。。。
所以OI邊緣不邊緣呢?我覺得看你所在的省份和所在的高中。。。
ACM的話。。。我倒覺得是,就我了解的同學來說,ACM對於多數THU的OIer來說就是公費旅遊。。。誠如上面很多答主所講,ACM所帶來的收益是非常小的。。。但是在很多2線學校如ZJU是很看重ACM的,大概是學校的不同吧。。。不要老看THU/PKU,其實還有很多學校好好搞ACM的。。。
按說我搞OI時候的水平實在不夠不應該來回答這個問題,但是實在忍不住了。。
高中的時候OI是五大學科競賽中唯一一門與高考無關的,因此不被理解或者老師家長不支持也實屬正常。但是如果真的想學OI,一定不要懷疑自己。
說說我的經歷吧,OI省一,沒拿過Cu,沒能簽約,高三回去學習文化課,高考到了我交。在報到之前就收到我交ACM隊可愛學長們的邀請入了坑。事實證明,在像我交這樣的C9高校,OIer在ACM隊很受歡迎也很容易上手。ACM隊的主力選手也基本都是OIer。而且ACM作為大學的主流競賽,說實話重要性和支持度比OI在高中的要強太多。競賽加分也比高中來的更實在。
不說ACM再說專業課,按照多數OIer再選專業的時候都會選計算機的假設,OI有省一的話,大一上的程序設計應該是可以無壓力水過的。貌似大一下有數據結構,但是大一萌新還沒體會到數據結構什麼水平就不瞎說了。
而且,OI在國內大多數高中的普及純屬靠學長/學姐(如果真的有的話)拉入坑。這就導致OIer們基本都具有很強的自學能力(自己yy演算法數據結構)以及表達能力(給別人講題,和別人討論)這對於大學階段的其他科目的學習的幫助簡直不能再大。對我來說大學的大班課效率真的非常低下,於是自學或許是一個更好的方式。
最後想說的就是搞OI的妹子們,期待各個高校ACM隊的學長們對你們的熱烈歡迎吧(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那是老師對計算機競賽的偏見,認為OI就是「玩玩電腦」。
當時班主任就很反對我參加計算機競賽,說什麼「含金量低」、「沒什麼意義」、「看看你們的計算機老師長得多憔悴」……
計算機競賽的獨特之處,在於每一次做題都是在「設計」。黑箱式的測評模式給了選手極大的自由。
而計算機競賽中學到的演算法、數據結構、分析方法,則是其它生物、化學競賽中決然沒有的。這樣的思維優勢在以後設計實驗、設計機械、處理問題等方面都明顯的顯示了出來。
個人相關:高中物理競賽;初中、高中計算機競賽,然後……忘了參加比賽……你的老師對你的期望是以較小的風險考上大學,正常高考的風險比NOI小,就這麼簡單。
我是2002年高考的。高三早期模擬考慮全市省重點排名450/9500左右,那時前2000名能考上一本。
而我彼時學編程已有四年,就背著家裡和班主任,去學NOI去了。可惜自己又沒有電腦。最終以市前3名進入複賽,但複賽沒有獲獎,所以沒能報送。同時耽誤了些複習加失常,高考一塌糊塗,上了個破二本。
我的情況,就是你的老師擔心的。
至於現在,工作9年了,所用到的東西都是年幼時興趣驅動下來學的,跟大學一點毛關係都沒有。呵呵。當然不是,很多人都不理解。
選擇了就不要後悔,不要回頭,不要害怕一切困難。
如果在高中的話oi基本算是邊緣競賽,因為是五大競賽里唯一不是高考科目的。。。我所在的高中甚至數理化生競賽得獎的都能在晨會上台領獎,oi的就只在一個偏僻的角落放個牌子表揚一下,省隊選拔也不讓我們去。。。
但到了大學你會發現基本沒什麼競賽能在名氣 規模 參賽選手活躍程度上跟acm抗衡了(數模除外。。。畢竟大學學計算機的人就很多了啊。。。
實際上OI競賽對大學期間的學習幫助是非常大的。
OI競賽的問題是在全國各個地區發展極其不平衡。
2005 年拿過 OI 獎。
確實算邊緣了,原因是信息學競賽的內容和高考無關。
不過既然有興趣,又有時間的話就學學吧,對以後做 IT 行業的好處非常大……最起碼知道牛人有多牛……是,特別是在三線小城。
原因:
- 當地教育資源低下,很多老師家長眼界不開闊,對競賽缺乏概念,加之競賽取消優惠政策,雪上加霜
- 特別是主課不算的計算機,許多當地人視電腦是學生洪水猛獸,反對聲大
- 當地長久以來的唯分數論,只在乎排名,一旦因為OI成績下滑就強制要求撤出。不容忍風險,如何獲得受益?
- 即使是學生,也對這門競賽的重要性和內容缺乏理解。很多自認為的「優秀」學生不願參加這門競賽,而更願意參加數理化等。
- 缺乏好的輔導老師,學校老師本身水平不高
- 學校不支持,機房使用權無法獲得
- 選拔制度和整體氛圍差,由於以上幾點的共同作用,難以及早選拔出好苗子,甚至省選組不齊一支隊伍,導致惡性循環。
雖然有如此之多的名校專家給出指導,但是我依然要在文章縫隙之中多羅嗦兩句
如果是要回答標題所提出的問題,那麼可以直接給出答案:
1.信息學競賽是邊緣競賽
用鑽牛角尖的辦法來分析什麼是「邊緣」,大概就是,參加的人少,多數老師學生不重視不了解,甚至採用各種手段方法去抹黑……這樣來看的話,信息學競賽是邊緣競賽。
當然並不是每個省都是如此,在某些OI競賽組織較好的省份,例如湖南,廣東,信息學競賽開展得還是比較成熟的,參賽人數並不見得少,獲獎的難度也不亞於其他學科競賽 (這是我個人道聽途說的,如有誤解請指正);不過像「我省」,為了那麼一個「只靠紙和筆就可能拿到」的「省一」,有參加競賽想法的都擠破頭皮的去搞數學物理競賽,各大中學專門組織相應的競賽班,最後估計報名的都成千上萬了; 而OI呢? 據我估計,當年我省最後真正參加機考的,.
所以當年,我才會僅僅花了一年時間就在高二拿了個NOIP,最後僥倖走了保送。
但是這絕對不是一個有意義的回答,至少他沒有解決你真正的困惑。所以下面才是我想要表達的核心:
1.5 .信息學競賽是一門「邊緣」競賽,但是你絕對不能用「邊緣」的眼光去看待判斷它。
雖然樓上都已經有名校專業的Phd來回答這個問題了,但是既然題主是有些困惑和猶豫的高中生,那我覺得很值得結合一下當年自己的經歷,和對這麼多年來學習的總結,來以身說法。因為目測樓上來回答的多數都是還在從事CS相關工作的,有些當年都是拿了大獎(至少NOI吧),現在仍然在CS領域奮戰的,或是曾經受到過其它學科的折磨而毅然投奔到CS的廣闊天地里來的,這多多少少都會有自豪感的滲透(原諒我以最好的惡意來揣度別人),.那我現在就以一個曾經的局內人,現在的局外人的身份,來看這個問題。
下面要依次回答樓主隱藏的幾個問題
1.5.1. 信息學競賽真的不如數學物理競賽值得參加么
當然不是
結合我個人經歷,雖然是靠NOIP混進了大學,但是現在從事純理論領域的學習研究。本科的時候數學和物理都學過,所以我覺得可以很有力的回擊你的班主任
總體來說,OI競賽所培養和需要的思維模式,無論你學習的是理工科的哪個方向,是在業界還是在學術,永遠都是有益的;相反,當下國內的數學物理競賽,包含了過多的機械死板成分,隨著你閱歷和學識的增長,危害會逐漸體現。(這裡僅僅是為了直接指出問題,請勿用誇張眼光看待)
大概有些人認為,做數學物理競賽的,搞專業性的研究也許更有優勢,可是我看到的實際情況是,這兩者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直接的聯繫。做數學物理競賽的,有很多到了本科數學物理都成了渣(這僅僅是定性的說,不等於學了數學物理競賽就會……)。但如果在OI競賽中有了很好的訓練,那麼即使是做數學物理方面的研究,也未必見得會落後。
你班主任想說服你的唯一可靠理由,只能是參加數學物理競賽有更好的短期功利性,看上去更有含金量,這個留在下一部分。
我想說的是,OI所對應的學科方向,雖然看上去是CS,但是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應該是數學。沒有強有力的數學思維作為支撐,是不可能做好OI競賽的;同時,OI競賽的訓練也非常有利於訓練數學思維,特別是在中學數學教學裡缺少的那部分. 具體的來講,對於組合數學,圖論,初等數論,數學競賽學生擅長於論證,但OI的訓練其實更加具體,更加適合中學生;此外,對於存儲結構,數據結構的理解,也很有利於直觀想像,直到現在為止,我也沒有覺得物理競賽裡面那麼多的滑輪斜面,轉圈的電子對於真實自然世界的研究有什麼幫助,倒像是矯揉造作的無病呻吟。等到你學了基本的大物之後,他們的優勢幾乎不復存在;等到需要做computational physics 的時候,他們需要找你幫忙。恐怕只有他們算那些複雜指標的時候能炫耀一下。作為一個還算都涉獵過的老傢伙,我的這些忽悠也許能讓你放心一些。
所以當年,我雖然是一個數學愛好者,但還是參加了OI競賽。
OI幫著我混進大學固然是幫了大忙,但從個人情感角度來講,雖然現在這麼多年過去了,最讓我覺得受益匪淺的,還是做競賽學習的體驗。高中的前兩年我要和其它同學一樣做高考的準備,一周還要抽出晚上去做競賽,真的是非常忙,但是,其樂無窮。能在腦殘的高考內容之外,了解一些新的內容,換一種思維,怎麼能叫做沒有用呢?專心認真的思考一個問題,然後敲代碼,debug,這個過程真的是會上癮的,以至於高一那年除夕附近那幾天,為了寫一個程序,我就純粹把它當娛樂,除了吃飯睡覺之外就沒有做其它的。雖然我已經多年不寫代碼了,但是這種感受,是我這麼多年來做理論都不太能夠碰到的。除此之外,做OI也能了解到很多有意思的數學問題,而且現在我也還是會經常關注那些有CS背景的有趣問題。這都是做競賽所帶來的意想不到的收穫。
1.5.2 出於功利、臉面方面的考慮,我是不是不應該參加OI?
樓主提到了自己的班主任,其實同樣的,我當年遇到的也是這樣一個班主任,雖然沒有惡劣到直接阻止,但是他打心眼裡對我的行為感到不滿,甚至是我已經獲得了保送之後,居然還在對我不去為他衝擊 TP 而感到不滿,用」不求上進「來加以形容。
這確實是一種普遍存在的偏見。除此之外,日後副校長當著諸位有保送資格學生的面,直接發出了」數學物理只靠紙和筆「,」更有含金量「 之類的言語。雖然我承認,單純的從競技角度來講,這兩者確實」更有含金量「,但是,當這種言語在一種公眾的場合中以一種判定性的形式傳遞給大家時,實在是讓做OI的學生感到頭皮一陣發麻。這種居高臨下做評論的行為,總是會給處在高考指揮棒劣勢下的學生以,在心理上造成很大衝擊,即使是你已經獲得了獎項。
這讓我一度以為,恐怕去不了好學校了。如果真的這樣,那就回去高考。
然而最後卻並非如此。事實上,經過了保送生考試,大家還是去了不錯的學校,我另一個NOIP的同學還進到了試點班,在日後的本科學習中,絲毫未見弱勢。
再後來,聽說一個家裡條件並不很好的學弟,後來也是在我們高中參加OI,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去了很好的學校。這多少還算是扭轉了一些偏見。
所以,一定要培養自己的自主意識和識別能力,而不輕易的為人左右。對於那些關於出身、高下之類的流言蜚語,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和自身努力來粉碎它們。這在人的一生當中,都是極其重要的。迷醉於功利的虛空中遲早會自食惡果。
我們遇到的偏見,不過是耳邊飛過的一些蒼蠅罷了。
當然在具體生活中,還是有很多技術問題的。畢竟現在保送政策的改變對競賽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不過不管你參加哪門競賽,恐怕想拿到保送難度都會很大的)。 也許你的班主任的話是真的,它是只蜜蜂不是蒼蠅,有些扎人但並無惡意,但是,我只是想說,不要輕易的讓他們的話影響你的判斷,也包括知乎上我在內眾多天花亂墜的忽悠,這對你其實也是一種不錯的考驗。
1.5.3. 只是好玩,但不足以活命,以後該怎麼辦?
樓主提到了ACM競賽的事情,坦白的講,我後來沒有玩CS,所以也沒搞過ACM. 但是碰巧我前面提到的那個高中同學,他就去了以ACM冠名的試點班。其實後來班裡絕大多數人都沒有專門去搞ACM, 他也沒有,但是日後繼續去美帝做phd, 也還算是有不錯的出路。所以根本不用擔心大學裡面不去重視,或者ACM很艱難之類的問題。
因為最後幾乎沒有人會以競賽為生,除了做教練騙小朋友的。
假設樓主以後去了不錯的大學(這個假設可能超前了點,但是我覺得值得想想),實際上,不管金牌銀牌,都當重新洗牌(這是我所欣賞的為數不多幾句勵志警句),那些曾經功利性的閃亮的將牌,也都會褪下它們24K表皮。但是你真正經過訓練得到的東西,將會永遠受用。你可以繼續走CS的路,至少如樓上大多數人所言,在可預見的範圍內,這都會是一條不錯的出路;或者轉去做理工科其它方向,那麼你的競賽經驗言完全不會白費,也可以為你將來省出時間來訓練自己的弱項;或者也可以向我一樣去玩些花樣,嘗試嘗試更有挑戰性的學科。總之,本科甚至研究生階段會有充分多的時間和餘地供你選擇,而不必為出身或者不受重視之類的問題所困擾。
1.5.4.......
..............
..............
1.6 煞尾
其實樓主所遇到的困惑應該是普遍存在的,這從根本上來說,是由於我們生長在這個國家,資源太少,個人不能有太多的自由和選擇。為了避免討論教育這個沉重的話題,我還是打住為好。
即便是在以後,這樣類似的困惑會一直糾纏著大多數人,本人也還會時不時的被別人關心,現在的工作重要不重要,國家重視不重視,是不是容易發文章,工作好不好找,等等。所以我總會跟他們開玩笑說,確實沒有什麼人認為重要,國家也不重視,工作也難找,文也難發……
但是哥還是寫過代碼的,至少再回去練一練,做做碼農也還可以吧!
這難道不是做過OI競賽最大的功利么?
事在人為,祝君好運。在高中算, 因為高考不考信息學。
在大學不算,編程已經是理工科基本的技能了,演算法無處不在。學習OI對大學的計算機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
以我航為例,大學期間必修的專業課九門,至少有三門你會學起來比別人輕鬆很多。
很多在別人看來很難理解的演算法對你來講很簡單,別人看你都是:為什麼你會這麼熟練啊?
另外,高中階段寫的大量代碼(誤)會提升你的代碼能力,假如你不幸OI落榜回去高考還能極大的提升自學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這些素質對計算機從業人員還是很重要的。
什麼,你說你高考水平弱?裸考考不上985 211你哪來的自信搞OI?
個人覺得生物競賽才是……
再補充一點什麼吧,就拿我們學校的為例。生物和信息我都沒搞過,的確,這兩個科目相比數理化會邊緣化一點。各個高校對其政策都不是很好。
先說OI,我們學校OI非常強,今年四個集訓隊(我們都懷疑是他們把我們人品都吸光了所以我們今年其他競賽都考的這麼挫……)。信息學最大的問題是地域差異,因為大部分學校都沒有條件,有條件也沒有合適的教練。所以唯一能搞的幾個學校就非常厲害……其他的都很難出頭。由於信息是非高考學科,而我們學校學信息的大多從高一開始停課,所以如果要叫回來高考的話……比如說上一屆有個拿銀牌的,和清華簽了一本,然後今年高考差幾分沒上……還好,他沒像重慶某化學競賽學生一樣,現在在老老實實復讀……所以說現在競賽保送政策改後,風險和收益是並存的。至於在大學裡的發展,我就舉一個例子。我們初中數學老師的兒子,當初也在我現在的高中搞信息競賽,最後保送清華。去大學後數學英語還好,物理掛科……程序員們,抽空看看物理吧……不過總得來說,被競賽選拔出來的孩子都是優秀的。
再說生物,我一個學過生物競賽的朋友說過,生物競賽是最不需要智商的競賽。我們學校生物競賽一般,兄弟學校綿中很強,有好幾個國家隊,記得有個還是高二才開始學生物競賽的都進了國家隊……生物競賽如果不拿到金牌基本上都沒什麼意義(我們學校兩個銀牌只有武漢大學要簽)。當然生物競賽還有一點就是,它的決賽題都是不會公開的,因為好題比較少,會反覆用……這就意味著如果你們學校之前進入決賽的人比較多的話,就會更有優勢。的確,生物競賽是比較低端的(這裡不是說生物本身,詳見下面評論),完全不像是理科競賽。但是學了生物競賽後真的很炫酷,什麼生物有關的東西都可以說出一大堆知識……所以我們還是應對那些付出努力的人給予尊重。
競賽的邊緣化,與競賽對未來的影響,個人收益程度,和對學科的認知程度有關。
數學和物理競賽一直是競賽生中的主力軍,因為這兩門學科從小學到大,大多數人在小學奧數的時候就嘗到甜頭了,對它們非常熟悉。化學競賽的人口是從初中開始暴漲的,也算是主要競賽人群。而且由於這三門學科在家長和老師(班主任)眼裡算是在「干正事」會被予以大力支持的。生物冷門一點的原因是從高中才開始普及,大量的學生也是到了高中才對生物這門學科有了大致的認識。
OI情況特殊一點。雖然OI從小學階段就有開展,但是OI跟高考/中考任何一門課程沒有直接聯繫。更有很多小朋友在最初接觸OI的時候是花了很多時間在遊戲競技上的。這種情況其實在高中OI也很常見(本身也是OI的亞文化)。家長和班主任這邊給的困擾是存在的。而且本身OI大量時間要跟機器打交道,設備投入的經費超過其他競賽,對程序調試沒有任何概念的同學和家長一般會望而卻步。沒有足夠經費投資機房的學校,也就只能眼巴巴的看著省內的那些國重向C9輸送保送生。但是由於OI開展多年,往屆學生積累起來的優秀的反饋和影響,OI從我上初中那個時候就越來越火了。跟我同年級或者比我大一兩屆的大學前搞過OI的同學或學長,現在都基本在T大P大復旦上交以及斯坦福伯克利卡耐基等學校學習或研究。已經本科畢業,碩士畢業的學長們要麼在矽谷其中一間大公司供職,要麼就是自己創業有自己的遊戲工作室。只要信息行業還持續紅火,社會持續發展,OI就會越來越主流。
高中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上大學後覺得工作不好找的,大多轉了CS。OI的未來不言而喻。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