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雨果要以「人們要把他從他所摟抱的那具骨骼分開來時,他頓時化作了塵土」作為《巴黎聖母院》的結尾?

我總是想起這句……
它和其他稀疏平常的話有什麼不一樣?


《巴黎聖母院》是典型的浪漫主義小說,我初中時候第一次看非常喜歡,但現在再看就覺得很成問題。
就比如這個結尾。卡西莫多緊緊抱著被絞死的艾絲美拉達的屍體(大家都知道人被絞死以後是什麼樣子的吧,也都知道卡西莫多是什麼樣子的吧),可能提前服毒,可能就這樣抱著直到自己餓死,真是稍微多想像一下就覺得可怖噁心而不是什麼美好的感覺。
回答問題。雨果這麼結尾,從全書來看是很自然的,雨果自稱激發其靈感的「命運」(副主教刻在牆上的希臘單詞)二字一直籠罩著全書,因為命運,艾絲美拉達無法喜歡上卡西莫多,無論多麼心存感激;因為命運,福波斯不可能回應艾絲美拉達的愛,哪怕他有點真心。因此只有死亡才能讓最應該相愛的人在一起,死亡消滅了命運強加在人身上的不平等(在種族,等級,財富,外貌的不平等是造成《巴黎聖母院》中各種衝突的根源)。
但就這一句話而言,它指向聖經的原句:你從土中來,還向土中去。


首先,到底雨果寫這句話的時候琢磨什麼,只有他知道.....其次,閱讀本身,是一個雙向過程,閱讀者本身和作者的共鳴達成,才有所謂閱讀的快感,你記住了這句話,表示你對作者的這句話引起了某種共鳴,這和很多因素相關:你的背景、你的知識、你的喜好、甚至於你第一次讀到這句話的環境......

如果非要我個人來看,可能是以下原因的組合(強調,個人分析,不具備普適性):
1)這句話描寫的情形,如果以想像來看,為整個悲劇畫上了一個具有魔幻色彩的悲劇結尾,生未能相愛,死未能同眠,只能以化粉來表示出對分離的最後抗議,而最痛苦的是,其實這一切甚至沒有機會讓所愛之人了解。由於你看了全書,這個句子說表達的神秘景象,強化了悲劇結尾,又帶有某種不可知的力量感,讓你感覺回味。
2)這句話裡面的元素,骨骼、骨骼化塵、分離,其實距離普通閱讀者的生活是很遠的,潛意識裡對於這些元素的距離感,強化了這個語句的印象。

為什麼很多名著里有很多經典的句子,因為作者在整個寫作過程裡面,是真的用心布局,試圖想傳遞,尤其是隱含傳遞出背後的曖昧意味,本身造成的閱讀美感是非常強烈的。但是,對於任何個人而言,產生共鳴的,未必是這樣的句子,弄不好是《故事會》某句閑話。

只是偉大的作品具有普適性,在穿越時空的每一個時代里,都能發現共鳴。


我覺得應該跟這一句所在章節的題目放在一起理解
這節的題目是:加西莫多的婚姻
簡單說就是:什麼也不能把我們分開,除非灰飛煙滅


那個時代里,卡西莫多和艾絲美拉達都是格格不入的,生前他和她都為了自由解脫做了不懈的掙扎,但是最後與之同行的是誤解、壓迫。

化作塵土,成為那些渺小的悲慘者的千萬分之一,成為漂泊的孤獨者。同時,也是逃離這個壓抑年代的暗示吧。

Being-towards-death


就像《百年孤獨》中消失在歷史中的羊皮卷。不可考的悲劇往往令人更加信任。


他們都是時間的灰燼,也是歷史的塵土。


至粉不渝


故事的末尾,在同時失去克羅德和埃斯梅拉達之後,卡西莫多絕望地呼喊出「我所愛過的一切啊」。所以這最後一句話也透露著:我所摯愛的一切都失去了,我也沒有必要,也沒有能力再堅持下去了。
活躍在政壇的四十五歲的雨果熱切地呼籲取消死刑,呼籲司法公正,引領浪漫主義運動,而寫下巴黎聖母院的三十歲的雨果將內心的這些思想生根發芽在了卡西莫多身上:卡西莫多在恥辱柱上面對酷刑毫不動容;在人民的注視下救出了被巴黎黑暗司法所判處死刑的埃斯梅拉達,高呼著「聖殿避難!」,被人民視為英雄;無私而深沉地愛克洛德和埃斯梅拉達,強烈地付出,不求佔有,也因為愛而擁有了更為磅礴的能量,一人抵擋住了對聖母院的進攻。卡西莫多這個世界的棄兒被雨果賦予了作者自己渴望的特質。所以一定程度上來說,自己最推崇的精神的化身失去了支撐,從而化為了塵埃,這是作者最可怕的悲劇。


如果(她)他已經死了,為什麼你還勸我要活下去呢?


要徹底的分析巴黎聖母院要從隱喻體系下手,克羅格是隱喻天主教宗教思想的(前面回答中提到對克羅格的心理描寫就是作者對天主教文化的分析),愛斯梅拉達是用來隱喻新興資產階級自由博愛思想的,卡西莫多是隱喻工業生產者思想的(外貌都被作者給機械化了),有了這個基本認識就不難理解,所謂卡西莫多的屍骨離開艾斯梅拉達就會化成粉,是因為作者認為工業生產者的思想其實並沒有牢固的基礎(堅強的骨架), 其對愛斯梅拉達(自由博愛思想)的感情是對其中善和美的崇拜及依附(原來依附與宗教思想),而不能與其產生有意義的結果。


推薦閱讀:

TAG:文學 | 外國文學 | 巴黎聖母院 | 雨果 | 巴黎聖母院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