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總是分不清楚外國小說里的人名?

看外國人寫的書,一旦書里出現四個以上的主人公,就鬧不明白誰是誰,經常看的一頭霧水。看到一半發現自己把主人公認錯的事情實有發生。尤其是看《百年孤獨》的時候。。我簡直是瘋了。
像我這樣的人多嗎?這種事情應該如何避免呀?


多讀幾遍,和背單詞有點像,當你略過去不看他的時候就越記不住,讀到的時候多讀幾遍,念出聲也有利於幫助,我就是傳說中看完百年孤獨就能徒手畫人物關係圖的天(sha)才(B)。
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對別人的名字也要尊重一點嘛~(怎麼感覺自己開始幼稚園老師style了)(話說我真的好貼心都自帶吐槽了)

然後我記得日報上有一次瞎扯有提到解決閱讀《百年孤獨》困境的。

因為真的灰常幽默,所以當天就截了圖分享給基友了。剛從聊天記錄里扒出來了。 不過這樣真的不好啊,全記成帶鄉土氣息的名字結果就再也不能愉快的跟妹子裝13了不是么?
看別人的讀後感還要畫張翻譯表先……
不過要是單純追求閱讀快感的那也挺好的啦~


我看的是英文版的《百年孤獨》,人名完全不會混亂,我想如果覺得混亂,可能還是翻譯的問題。


難道最好的辦法不是記個簡稱嗎?可以取前兩個字,或者頭尾兩個字。
比如奧雷迪諾之類的,記為奧諾,或者奧雷。
這樣至少能保證在書的前半部分清誰是誰。
一般看到後半部,全名也就記住了不是嗎?


唔,個人經驗是,最開始記不住很正常,因為你對書中人物完全沒有印象。別慌,繼續往下看,隨著情節發展,漸漸你就能夠通過人物的不同性格和不同經歷快速方便地判斷出不同的人名,如果有必要看到後面的時候還可以考慮回翻開頭以補上細節~

不過可操作性的建議有:

1、一般書目錄後面會有人物關係圖譜。可以隨時翻看。

2、用小卡片自行繪製人物關係圖譜,可以當書籤夾在書中~(純YY,並無實踐)

3、以事件和聯繫,而非人物名字本身來記人~

以上XD


首先,我先聲明一點,外國的名著既然能夠做到被國內的人所熟知甚至於被名家所推崇,說明都是有一定底蘊的,建議多看幾遍。
先上一張圖

這是我最後一次讀《百年孤獨》順手寫的人物關係樹狀圖。樓主可以大致了解一下,基本就看明白了(請無視字的難看(ˉ(●●)ˉ))。
還有就是可以做一些讀書筆記,

把當時想到的一些想法寫下來。

或者你覺得重要的語句著重的畫幾筆

或者一篇結束了,在空白處寫一些。以上的文字都是我自己寫的,每個人看的角度不同,理解也不一樣。《百年孤獨》配得上諾貝爾文學獎的美譽,值得多看幾遍。一邊看一邊想想,比如說,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看看那次被人遺忘的大屠殺;看到吉普賽人的走門串戶,了解一下吉普賽人的遷徙歷史;看到布恩迪亞「瘋掉」前,感覺不到時間流逝的「瘋言瘋語」等等等等。我比較反感一些人,文學名著根本就沒有看過或者沒看過幾頁,就敢說出「這些書沒什麼看頭」「寫的不咋樣」,別人可以花幾年、十幾年、幾十年寫一本書,不是指望你幾個小時就讀完並且領悟的。
《紅樓夢》能成為紅學的研究樣本不是毫無理由的,願大家靜下心來,每天花一定時間,看看書。
手機碼字,大家就將就看了,手邊正好有《百年孤獨》這本書,就拿它說事了,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大家見諒。


我也有這個困擾。我一直以為是腦子不好使的緣故。=_=
我讀《紅樓夢》就分不清哪個人是誰和誰的孩子,所以會把譜系圖畫出來,弄不清的時候就看一眼。
所以讀《百年孤獨》的時候也是這樣。
讀《源氏物語》時,裡面的女性太多,經常只記得這個名字出現過,但不知道之前關於她的情節,總得往前翻,所以後來就把每個人的事都寫幾句話簡介。
真是累


第一次看到名字的時候就放慢出聲讀一遍。
不過遇到非英語人名確實很坑爹,比如易卜生的戲劇,看到那個名字,到底是男是女都要猜猜;遇到印度人名更可能兩三頁崩潰。

要我就選擇不看。。除非他魅力大到能讓我克服這個困難。。。

最怕掉書袋的蠢貨用翻譯腔譯出來的東西,句子稀奇古怪,而且還恨不得每個人都叫拉布拉托·兔斯基 卡布托·兔斯基 。顯得他思維特清晰


推薦閱讀:

福樓拜的偉大之處在哪?
蔣方舟為什麼寫不好小說,以及能寫好小說的作家必須具備的特點是什麼?
我想寫一本玄幻小說,可就是開不了頭~咋辦?
有沒有什麼溫馨治癒的神話人物小故事?
聽聞師太小說創作大多以娛樂圈名人為原型。如李嘉欣周天娜等等。請問每本書都是以哪些人為原型?

TAG:小說 | 閱讀 | 文學 | 百年孤獨書籍 | 人面失認症Prosopagno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