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歡樂頌里,邱瑩瑩做事看著讓人生氣,又擔心自己遇事也拎不清。怎麼才能做到是非分明? 看什麼書?


拖延症重症患者更新來啦

回答問題前先聲明幾點:

1.我所回答的均是自己的經驗和感想,由於個人閱歷有限,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2.我會在回答中穿插自己身邊的故事,覺得啰嗦的可只看小標題。

3.這個回答是在原回答的基礎上整理的,原回答將會刪除。

4.如果有人看,會一直更的。

以下是正式回答

仔細理解題主的問題不難發現,題主是不想像邱瑩瑩一樣拎不清或者說是情商低,在人際交往方面有問題。

為什麼我會一直更新這個小問題的回答?其實是一方面我自己涉世未深,常常面對一些事情時不知所措,另一方面是我想把遇到過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記錄下來,作為以後的經驗。

避免跑題,我會從兩個大的方面去回答,一是看書,二是從社會中學習。


一、讀書
關於讀書的方面主要來解答兩個問題:
讀什麼書:自己感興趣並且優秀的文學著作;優秀的理論工具書。
怎樣讀書:在故事中總結經驗,在理論中解決問題。

1、選擇自己感興趣並且優秀的文學著作
我有個從小認識的好朋友,算起來有十幾年交情了,在這十幾年裡我作為她為數不多的好朋友之一接受了她對於各種人的抱怨,直到這姑娘找到男朋友了我才得以解脫。
她的抱怨絕不是在背後說別人壞話,而是自認為有理有據的事。比如:
「那個誰,竟然和我特別討厭的那誰玩一起去了,太踏馬的不重視我們的友情了!」
「你看看我平時對那誰誰多好,為什麼她都不知道我心裡怎麼想的呢,一點都不理解我!」
就是這麼個耿直girl總是一廂情願的用她的方式對別人好,又希望別人用同樣的方式對她。
這性格有什麼問題呢?就是太耿直太單純。每個人的性格和行為方式都不同,即便是再好的朋友也不能完全知道你的心思,更不能眼看著你做錯了還不攔著,那叫溺愛。

有一次她和我們另一個朋友鬧掰了,我得在中間勸啊,聽她們倆各自講完了故事的來龍去脈,我深深地覺得我這朋友做錯了,然後我很小心翼翼地說:「其實吧,她做的確實不對,但是你也理解理解她嘛,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啥做的不夠好的?」
然後她說:「你就知道幫她說話,一點都不理解我!」

後來隨著年齡增長她也慢慢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然後就想改啊,買了一堆書用以提高自己的情商。我一看書名:《女人可以活的更精彩》,《提高情商的100種方法》,《xxx的經典為人處世法則》

書名我自己編的。。。


但是她看的津津有味還和我叨叨書里的大道理。但是被毒雞湯荼毒過的我明白雞湯套路深,誰把誰當真啊!開頭都是藝術人生式的煽情催淚:xx座的人生性敏感,易受傷害,吃軟不吃硬(十二星座帶入都沒違和感);然後拚命告訴你,不能做一個xx樣的人,要活的精彩,要讓別人羨慕balabala。
但是!仔細回想下,無數雞湯都只告訴你不能做什麼和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卻省略了中間那一萬個要做的事,這就是為什麼你喝完雞湯感動的痛哭流涕卻發現自己仍舊不知所措的原因。毒雞湯上腦啊

所以我不能做毒雞湯!
所以我告訴大家到底該讀什麼書!終於進入正題了心好累

對於總是覺得自己拎不清或者情商不夠高的人來說,邏輯思維的缺陷會讓你難以讀懂理論工具書,所以呢,先從文學著作讀起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一來提高自己的文學修養聊天的時候不至於尷尬,二來呢,讀書能提高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讓人更自信。
但是不要立馬打開豆瓣看看書評然後挑一堆別人推薦的書,因為打開書你就會看到一句話: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更別提那些外國著作,先不說翻譯的好壞,就那些人名都記得夠嗆。
所以呢,可以試著先讀讀自己感興趣的。比如以前在課本雜誌或者文摘什麼的看到過某位作家的文章,你發現他的文筆很對你的胃口,書也寫的有意思,那你就可以去查查他還寫過什麼,找一本你感興趣的題材來讀讀看。
好的小說,電視劇或者電影,首先是要有個好故事,故事好了,看的人就有共鳴,有了共鳴之後可能每個人得到的東西都不一樣,但要比看那些強行大道理的東西要好的多,因為你看一個好的故事得到的共鳴一定是最適合你的那一部分。
還有一個個人的小方法,如果你不怕劇透的話,可以先看看書的簡介或者其他人寫的書評,能夠幫助你閱讀一些長篇小說或者開頭並不感興趣的書。
推薦幾本我自己讀過的書:首推《紅樓夢》,沒看過的可以從黛玉進賈府開始看起,拋開前面亂七八糟的引子會更方便閱讀,讀過一遍故事之後再回過頭來看引子。另一本是《麵包樹上的女人》,很精彩的小說,不必帶著目的去看,看完了自然會有你自己的感觸。還有一本叫做《是非題》,作者筆名:是花。故事也不錯,可以讀讀。
讀小說還有個好處就是,你在看別人為人處世的時候也會幫助你思考自己遇到類似的事情時怎麼做最合適。

2、讀理論工具書。

我覺得理論工具書不適合在你完全不懂的時候去看,因為看完了只是了解了而不一定能夠理解。看理論方面的書最好的體驗是:哦,原來是這麼回事!

在你遇到過類似的事情或者問題時,你去讀這些理論才會明白原來很多事背後都有深層的原因。

所以我認為理論工具書最好是帶著問題去讀,只有你心裡的疑惑解答了你才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加以利用,而不是靠死記硬背理論。

每個人都可以從自身的問題出發,去找相應的對策。比如讀書的人作文寫的不好,你就可以去看看各種文體的寫作方式,是不是開頭不夠吸引人?是不是論點不明確?是不是結尾太草率了?工作的人呢,可以看看自己在工作中遇到什麼問題,類似的例如文案不精彩?策劃沒創意?那你就可以去看看理論,理論讀好了實踐起來就有章可循。然後再去實踐,再去讀書,反覆循環必然能有所提高。

理論這方面的書目前我接觸的還不多,不能瞎推薦,但是也正在閱讀,以後有機會會來寫感想。

二.在社會中學習
兩個問題:認識自己,認識他人。

1、認識自己
我有一個認識的人,和歡樂頌里的邱瑩瑩性格非常像,她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每次遇到問題來問我我都會認真給建議,然後每次都被她弄得特別煩。我們之間的對話基本是:
「我遇到一個問題,你給我點建議,事情是這樣的(條件1)」
「那你這麼做吧(建議1)」
「不行啊,因為(條件2)」
「哦,那你這麼做(建議2)」
「還是不行,我又想這樣(條件3)」
「那你就這麼做唄(建議3)」
「還是不行,因為我覺得(條件4)」
「還不行?那總結下這件事的各方面,那就只能這樣啦(建議4)」
「不行!還有這個呢(條件5)」

你找別人問建議的時候就不能一次把條件全都列完嗎?或者至少有個思路,最不濟也要知道這件事里你最想得到什麼最不想失去什麼,別人說一個建議你又來個條件還要不要人活了。

遇到問題首先要分析問題,現在的情況是怎樣?為什麼會這樣?想要達到怎樣的結果?

所以做人也是一樣,清楚的認識自己非常重要。你要問問自己:

l 我是個什麼樣的人?

l 我為什麼會成為這樣的人?

l 我想或者我可以成為怎樣的人?

認識自己遠比認識他人要重要,當你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之後,你就完全可以用自己的風格去處理人際關係,不必為了迎合他人做出改變,因為時間長了你會發現這種不自然的改變會讓你和他人都感到尷尬。

當然,我說這話的意思並不是讓你只考慮自己,而是希望你在認識自己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方式把事情做好,最終達到相同的目的。


之前有個比我大八九歲的同事,在本公司幹了大概六七年,和他同時進公司的另一個人已經混的風生水起,而他仍然處於中低層。

有一天和他一起吃飯,無意中說起這事,他對這種差距表現的很坦然。因為他清楚地認識到那個混到高層的人家庭背景比他好得多,其次那個人本身做事非常有手段,因此和公司上上下下甚至跟客戶的關係都打理地非常好。而我這個同事呢,唯有勤勤懇懇地去做事,讓每一位他經手的客戶都很滿意。他雖然明白和客戶搞好關係有時候比做好事情本身更重要,但他認識到自己並不喜歡也不善於阿諛奉承,所以內心從不嫉妒別人,只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2、認識他人

首先你要明白一點,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非常多,你永遠不可能和每種人都相處得非常好。

這方面的沒有總結什麼理論,主要是我自己經歷的一些事情作為例子給大家參考。

1.學會觀察

這一點非常重要(敲黑板)!

觀察別人永遠是最好的學習方法,當你不知道怎麼做一件事或者不知道怎麼和一個人相處時,看看別人是怎麼做的,特別是剛進入工作中的小夥伴,在保證自己不犯錯誤的前提下慢慢去學習,而不是莽撞行事,老同事最討厭想當然的人,經常要給他們擦屁股。

2.還是學會觀察

前面是觀察別人做什麼事,第二步就是觀察別人不做什麼事。

比如說,老同事辦事不按公司章程,於是你也學會了投機取巧,正當你洋洋得意之時被領導抓個正著,回頭看見老同事仍舊是認真工作的好下屬,領導正叫你好好學學人家是怎麼做事的。

為什麼?因為人家知道陷阱在哪,省略掉的只是無關痛癢的小步驟,而你卻照葫蘆畫瓢然後畫出個冬瓜,成功踩中了風險。所以無論你的同事或者領導是怎麼做事的,你自己一定要搞懂工作的流程和注意事項,我就常常看到剛工作的人學著別人偷懶和走空子,卻沒學會他們避開了哪些不能走的空子。新人一定要給自己留後路,寧願笨一點也不裝聰明,對於工作,至少要做到心中有數。

3.對所有人保持禮貌和尊重

這一點除了給其他人留下好印象以外,也許會有一些意外收穫,比如做事的竅門和其他人的八卦。前者能讓你在工作上有進步,後者能讓你更了解身邊的人。這兩點真的要看別人心情才會和你分享,但是的確蠻有用的。

4.話不能隨便說

工作場合下盡量少開玩笑,領導們或者熟悉的同事之間開玩笑並不代表你就可以和他們開玩笑,多聽少說話。

千萬別把和你說某些人壞話的同事當知己,你根本不知道誰和誰私底下真的熟。聽到別人的壞話,就聽著笑笑就好。


未完待續

20160815

這幾天突然回想起自己的一些經歷,就在這裡當作小故事分享吧。


1.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要學會拒絕

如何去拒絕?首先明確自己的底線,哪些事絕不願去做,哪些事能做到什麼程度,這些你在心裡要提前想好,不要等到別人來找你幫忙的時候你再去考慮,很有可能就稀里糊塗的答應下來了,然後自己吃了虧還特別後悔。


我第一次工作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非常不好的領導,屬於看人下菜碟的那種,個人能力還不錯,至少表面上讓領導看起來很會做事,但私下對同事和下屬很有心機。很多年輕人剛入職的時候都會被這種人迷惑,誤以為是遇到了好領導,當然好領導不是沒有,只是你要學會分辨。

我當時工作的時候對很多事都不懂,領導讓我幹什麼我就幹什麼,結果做了很多本不屬於我的工作,有的人可能會說新人就該多做事才能鍛煉自己,但是如果每天都加班甚至把工作帶回家做到凌晨一兩點,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我會這麼說,更別提領導自己做錯了事讓我去找客戶和其他部門協調。

所以要學會拒絕,遇到對自己明確有傷害的絕不要去做,比如潛規則或者聽別人慫恿在背後搞事情,這些做過了絕對會後悔。還有一些事就是會後悔但當時不能分辨的,比如其他人讓你幫忙,有風險的盡量不答應,太過分的也不能答應。

我在工作的過程中就遇到過和歡樂頌里關關相似的遭遇,一時好心幫了同事的忙,結果同事沒做好導致我被領導批評了還差點被客戶投訴。另外,前面說的那個領導,她把自己的很多工作丟給我做,有的人可能會疑惑,但是你要知道很多單位都要寫報告啊日誌啊這類基本不會有人看但又必須寫的東西,我就不幸被當作苦力了。雖然後來奮起反抗了,但是如果一開始就防著點可能也不會那麼累。所以如果別人讓你幫忙做事,一定要想清楚這個事是一時的事還是長期的事,有的事一旦開了頭你再想甩掉可就難了。


對比下關關,就明白邱得問題根源了。首先,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邱的家境不好,劇情責介紹了,父親事幫人修車得還是做電焊的記不清了,父母希望他留在大城市,有個好出路,這是二老對大城市得全部理解,也可以看出邱從小沒有見過大世面,也不曾從父母那裡繼承到一些合理的指導和教育,早成教育上得一些空白,所以長大成人後不論在物質還是精神上,都要靠自己一點點積累和領悟;而關關生長在一個小康家庭,父母應給都是有一定文化素養的人,家庭環境的熏陶造就了關關的分寸感,做事不會太極端,心智較成熟穩定,這也預示著她未來彎路會少走一些,職場發展相對穩定,會受上級肯定,從她因為犯錯而體檢檢討書,她上司欣慰得表情就能看出,她還是停受上司讚許的。所以,家庭教育真的符合一個人的發展起來了最基礎也最關鍵得作用,對於邱,我們也許覺得恨鐵不成鋼,但是這也確實是大部分出身平凡的人奮鬥歷程的真實寫照。


最近聽到一個狗血的愛情故事,主人公是我朋友的朋友。

她最近陷入了一場感情困境,她很愛她男友,但是他男友總是喜歡拈花惹草,哭過、鬧過、分手過,都沒用,就是離不開這個「渣男」。

「渣男」吃定女友。跟女友說:「我愛上了一個女孩,但是我也還是很愛你的,所以我們不妨三人行吧,我會一視同仁的。」

女友自然是滿腔苦悶,已經找了不止一個好友傾訴。最近找上了朋友作為傾訴對象,朋友百般安慰,勸她趕緊離開這個男人,開始新生活。她卻說:「一旦分手,我這麼多年的付出都打水漂了,也許他年齡大了,心也就收了。」

朋友說:「我既心疼她也煩他,在一個「垃圾股」身上耗費這麼多年,馬上29歲了,事業也沒什麼起色。事業愛情雙失意」

我說:「她這麼「拎不清」,難怪她的生活一塌糊塗。」


別怪我毒舌啊,我也承認,別人的感情外人是無權置喙的。但是不談愛情,就談這位女友的生活狀態,的的確確是一塌糊塗、一事無成。

這些年來也有不少朋友會跟我傾訴自己的問題,但是說真的,除了像及借錢這類實質性的求助,90%的問題都是因為本人的「拎不清」。

什麼叫「拎不清」?

這句話其實是寧波、上海一帶的俚語,意思是指人們做事不分輕重,弄不清形勢,不識時務。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話:

「我想攢錢去報班學習,可chanel又出了新包包,我該怎麼辦呀?」

「我今早鬧鐘沒響,所以起晚了,所以我遲到了,對不起啊」

「老闆今天在整個team面前罵我,我好沒面子,我是不是該辭職?」

「男朋友最近老忙工作都不陪我,他是不是有別人,我要跟他冷戰」

但是吧,那些比你活的漂亮、比你牛的人的聰明人,卻是這麼說:

「現階段,報班學習對我比較重要,雖然我想買包,但等我學完了再買好了,還便宜一些。」

「上班一定要養成一個好習慣,我不能遲到,我得買兩個鬧鐘叫我」

「老闆罵我說明我還沒讓他失望,我還有機會,把這次事情狠狠記住,絕不再犯就行。」

「男朋友最近工作這麼忙,我要多給他補補身體,他事業越來越好,我也不能落下,我們要共同為我們的未來奮鬥」
這樣的話,也很熟悉。我們常常會從那些比你業績好、比你賺錢多、比你感情幸福的人口中聽到。

看到了吧,這就是普通人和牛人說話方式的區別。

也許你會說:「道理我都懂,但是我還不能抱怨一下嘛?」。

當然可以,你願意怎麼說話、怎麼生活都是你自己的決定。

但也正如李笑來所說:「我們的思維是由概念塑造,概念又被語言定義,語言會影響我們的思維,最終影響我們的決定。」

You are what you speak,You are what you act

之前看到過一個理論,大意是:如果你想成功,那麼你是首先就要去模仿成功人士一舉一動,從思維方式到行為方式,到日常習慣,堅持7年,就算你成不了百萬富翁,你的生活依然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為什麼有些人總會「拎不清」呢?

衡量輕重緩急就這麼困難嗎?做出行動就這麼困難嗎?

為什麼他們寧願一直在困境中掙扎,也不願鼓起勇氣打破困境?

最近看《潛意識》,書中有段話點醒了我:「人做判斷的時候有兩種機制,一種是「科學家機制」先有證據再下結論;一種是「律師機制」,先有了結論再去找結症。每個人都愛看印證自我選擇的東西,那些和自己決定相左的證據,會直接忽略。」
文章開頭那個例子就很典型。儘管女孩從理智上知道這個「渣男」對她不好,明知道相比和這個男孩戀愛,拼事業更為可靠。

但她的「潛意識」並不接受,只要這個男孩稍微對她好點,他就會無限放大,甚至欺騙自己,這個男孩很愛她,直到事實擺在眼前,卻依然不願意承認自己當初的選擇是錯誤的。

這也是所謂的「確認偏誤」,當我們開始相信一樣東西的時候,我們就會主動尋找能鞏固相信的信息,乃至不顧事實,不顧利益。
無法在理性狀態下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決定,也就是俗話所說的「拎不清」。


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自己陷入「拎不清」的狀況呢?

第一點:我們一定要拓寬我們的思維半徑,增加信息源,幫助決策

經過眾多研究,學者約翰遜給出了他的建議:「主動刻意地接觸吸收有可能修正我們觀念的新信息,而不是一味盲目相信現有觀念證據」

之前上經濟學課的時候,書中一個理論,我記的非常清楚,那就是:「只有信息充分狀態下,我們的決策才可能最大化正確。」

具體落實到我們生活,也不難應用。比方說,當我們被上司罵了,很不開心,打算辭職。

在遞交申請之前,一方面可以請教家裡閱歷廣的長輩,另一方面可以請教你身邊那些在自己公司混得風生水起的朋友。我相信在聽過他們的意見以後,你會對自己的選擇有了更清醒的認識

總而言之,在做決定的時候,不妨聽多數人的話,參考少數人的意見,最後自己做決定。

第二點:我們一定要弄清楚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麼。

我身邊有很多姑娘,對未來事業、愛情、家庭的想像大多來自於電視劇和電影,她們覺得戀愛就要浪漫、工作就要光鮮、家庭一定美滿,但是現實生活卻往往給她們一個大耳光。

這樣的思維方式的弊端在於這些想法都不是我們本身思考得來的,而是被灌輸、被洗腦、被填鴨造成的。

如果你還年輕,20歲左右,那麼我鼓勵你去「試錯」。

1.關於愛情。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多談幾次戀愛,了解自己想要什麼樣的另一半。

2.關於事業。多做幾份實習,了解自己的興趣點在哪個行業,不要因為別人說投行賺錢多地位高就卯足勁想去投行,結果發現還是文創行業最適合你。

如果你已經年過25,那麼我給你的建議就是「及時止損」。

1.關於愛情:離開不愛你的人,離開不適合你的人,昭告天下,你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並積極投入其中。

2.關於事業:離開你不喜歡沒有熱情行業,為進入自己熱愛的行業積蓄力量,或知識、或物質,爭取一次成功,因為你的機會成本太高了。

第三點:我們一定不能停止學習,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價值。

之所以強調「學習」的重要性是因為我發現很多人寧願花5k在衣服、包包、香煙上也不願意花2k去買書。

看書是性價比最高的自我提升之道,要儘可能地看專業技能類書籍、看經濟類書籍、看商業類書籍,改變自己以往看待世界的方式,重新調整自己的三觀。

我在國外的朋友不止一次讓我從國內買書寄給她們,因為在國外書籍真的非常昂貴,知識付費的觀念深入人心,但是在國內,一本張五常的書最多不過50元就可以搞定,就可以了解大師級人物的觀點。

在這麼優越的條件下,你不優秀,真的只是因為你不想。

很多人說自己沒時間看書,最近看了毛大慶的訪談,現任優客工場董事長和5Lmeet創始人,萬科前總裁,管理兩間公司,社會活動無數,竟還能保證每年50本書的閱讀量,還抽空翻譯了《鞋狗》一書。

你說你忙,但你真的比手握兩家公司的董事長忙嗎?


凡事都是收益和風險並存的,如李笑來所說:「如果你遇到一件事,你覺得毫無風險,那大多不是因為這件事無風險,而是你的判斷力和知識儲備無法辨別」

為了愛情拋下一切,為了某件事拋下一切,都不是讓人讚許的行為,因為在這種情況下, 我們的判斷力為零、智力為零。

什麼叫「拎得清」?

不是在一無所知情況下自以為是的冒險,而是在清楚的分析利弊以後依然決定這麼做,且有足夠的能力承擔最壞的結果。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即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我想,這句話同樣適用於我們遇到的很多事,你覺得呢?


這種事情不是靠看書能解決的,必須經歷過、面對過才能成長。
光靠看書,拎不清的人永遠還是拎不清的。


我也曾被人這樣算計過,也曾經在邱瑩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面對這種情況,平時就要保持警惕,與人交好,做不成朋友也不拉仇恨,別人在你面前說壞話的時候不要應和,只默默聽不說話。若是別人要求你說兩句,你就說:我不評價別人。
這樣久而久之、別人都知道你不會暗地裡說人壞話,你就建立起了自己的口碑。到關鍵時刻是有人憑藉這一點相信你的。
其次,多聽多看。長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離拎不清的人遠點,去主動結交透人情懂世故的人,跟在他們身邊學習他們的品質。朋友之間會互相影響的,也許你看不見。


不用非要像提升能力一樣的去學習拎得清,做事本著一個原則就行,就是恰到好處,這個劇里除了邱瑩瑩之外的四個人都懂這個原則,遇事即使亂陣腳也能迅速調整,即使不能迅速調整,也不會反反覆復折騰身邊人,消耗別人精力。


如何在工作中和生活中凡事拎得清,對事對人具有準確的判斷?


我想如果沒有被從小教育的話應該只能自己多經歷才明白了…


推薦閱讀:

情商不高又怎樣?
一些人將「情商」等同為「人際交往的能力或技巧」,這是不是一種誤解?
一個人是生而優秀,還是後天培養出來的優秀?
情商高的人,在交往過程中會刻意注意自己的言行嗎?
情商高的人如何發泄情緒,他們活的不累嗎?

TAG:情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