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出一張專業認可的膠片照片需要哪些條件?


謝 @盈任邀請!

對於優秀並且被專業認可的膠片攝影,與其說條件,不如談流程。

由於數碼相機的快速發展,就135畫幅而言膠片已經漸漸失去優勢,專業的膠片攝影都會採用中畫幅或大畫幅相機進行拍攝。本人使用大畫幅相機拍攝風光,所以以下所述的流程均為大畫幅膠片的拍攝流程。

我使用的大畫幅相機為Sinar P2,是比較新的大畫幅系統。整套系統加三腳架重量約20磅。下圖為我使用的機器。(圖片取自本人發表於國家地理中文網的文章,鏈接:風光攝影師的冰川探險)

流程第一步:準備工作

由於大畫幅相機使用單頁膠片(註:常見的膠片為膠捲,但是大畫幅膠片由於尺寸大造價高不宜成卷,所以為單張的膠片)進行拍攝,所以需要在拍攝前在暗房中準備裝好膠片的片夾。
片夾長這樣:

(圖來自網路)
簡單來說,我們要把單頁膠片在暗房中放入上圖的片夾中,片夾一般有正反兩面,所以一個片夾可以裝載兩張膠片。這就是說我們在外出拍攝的時候也要攜帶大量片夾。如果在拍攝地用完了膠片,還需要找到一個黑暗的環境進行換片。換片工作完全是在黑暗中進行的,所以攝影師必須對換片的流程十分熟悉才能不出差錯。至於具體的換片流程和技巧在此略去不表。

流程第二步:選景


選景是大畫幅拍攝中至關重要的一步。根據我的經驗,目前大畫幅相機的單次快門成本為20美元左右(4x5膠片+沖掃),所以沒有什麼可以給攝影師犯錯的餘地。而選景直接決定了未來呈現在畫面上的內容,所以選景十分重要。

多數情況我開車將機器運到離拍攝地儘可能靠近的位置,然後攜帶相機到達預定地點,等待一個適當的時機進行拍攝。

流程第三步:架設機器和對焦

選定拍攝場景之後就要迅速的架設好機器,找好水平或者俯仰角,在取景器中完成初步的構圖。我使用的相機配有反射式取景器,可以較為容易的觀察毛玻璃上的成像。而一些老式的相機則需要用蓋布蓋住相機,攝影師在蓋布內觀察毛玻璃上的成像。

然後,我們要轉動機身上的旋鈕完成對焦,俯仰,搖擺等動作。對焦很好理解,就是為了使景物清晰,而俯仰和搖擺則是為了矯正景物的透視所作的工作。例如通常我們用單反拍攝較為高大的物體會因為透視而產生變形,如下圖,會產生一種下大上小的效果,但是通過大畫幅的搖擺俯仰動作則可以消除這種畸變,可能有人會想到移軸鏡頭,移軸鏡頭確實有矯正透視的效果,但是比起大畫幅相機的矯正量來說真的是微乎其微,至於具體的原理,請自補光學相關內容。

(圖例片來自網路,侵刪)

流程第四步:測光拍攝

完成了一系列繁瑣的調節,毛玻璃上的成像也清晰了,透視也正確了,似乎終於可以按快門了。但是實際上我們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沒有做,那就是測光。

習慣了數碼相機的用戶通常不會在測光這種問題上有任何糾結,因為機器自動測光,實在不行還可以包圍曝光。但是大畫幅相機是純機械的相機,也就是說所有參數手動調節。在拍攝之前我們要通過經驗或者使用測光表來獲得一個曝光參數。具體該如何曝光完全取決於攝影師的經驗。

假設現在我們有一個完美的曝光組合,那麼現在準備開始按下快門。在按下快門之前的動作是這樣的:

1. 插入片夾
2. 關閉快門
3. 設定好光圈和快門速度
4. 快門上弦
5. 抽出快門擋板
6. 按動快門拍攝

拍攝後需要將擋板插回去,這些動作中任何一個步驟出現問題都會導致曝光失敗。
最後取下片夾,收入片夾盒中。
在拍下一張之前,還要將詳細參數記錄下來,一般信息有片夾編號,曝光組合,膠片屬性,拍攝場景及細節等。如下圖:

註:插回擋板之前需要用氣吹吹掉擋板上的灰塵,避免膠片被污染。

流程第五步:沖洗和暗房處理

假設上述流程都完美執行,沒有任何瑕疵,我們僅僅只完成了所有工作的一半。

首先是沖洗。
黑白膠片還好說,按照配方拍好藥水,走完沖洗流程即可,不是非常麻煩。但是彩色照片則要對沖洗流程中的參數有苛刻的要求,比如,彩色負片在C-41沖洗中的顯影溫度為37.8攝氏度。任何微小的誤差都會導致偏色。

在沖洗過程中,通過對流程細節的控制可以改變膠片最終成像的效果,比如反差控制,局部曝光,交叉沖洗等技術。

假如沖洗和暗房處理都沒有任何問題,那麼就進入了最後一個流程。

流程第六步:掃描和輸出

在以上流程中我們獲得了一張構圖精妙,曝光正確的膠片,也完成了沖洗和暗房工作,現在看到的實物如下圖:

首先我們用自己的平板掃描儀將膠片掃出(此處過程略去),如果效果滿意,再將膠片送至專業影像店用滾筒掃描儀進行掃描。
上圖的膠片掃完效果如下:

至於這張圖到底有多大,請看下圖

大約6.9億像素。

以上。


=============================
更新:

回複評論區的一些問題:

問題一:膠片能做後期嗎?


能,Photoshop里諸多工具的來源其實都是暗房技術。這張照片在暗房中做了一些遮光和局部曝光的處理。

問題二:掃描如何生成高解析度圖像?

對於確定要印刷的作品,我會委託一些商家使用專業的電子分色機進行高質量的掃描。畫幅尺寸的對比如下圖,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如上圖,35mm也就是我們常用的全畫幅相機的感測器尺寸,目前佳能已經做出了5000萬像素級別的感測器,並應用於5Dsr。4x5那一欄是我使用的膠片尺寸,你們自己稍微計算下就明白為什麼可以掃描出6.9億像素的圖像了。

問題三:全尺寸的圖像是什麼樣的?
利益相關此處不能放出局部放大圖,但是,這裡給出一張約5000萬像素的圖像局部預覽。6.9億是什麼樣的你們自己腦補一下。
http://www.timothywangart.com/#!nature-collection/c22qc

======================
10月5日更新:

評論中有同學質疑膠片的解析度,我去翻了下文獻,有人做過一些對比。

第一組:

以上為Tim Parkin在2011年進行的測試,8x10膠片在4000dpi下進行掃描和飛思IQ180(8000萬像素)對比的結果。注意這裡僅僅對膠片進行了4000dpi的掃描,理論上可以掃到8000dpi。

第二組:

8x10 4000dpi

IQ180
這個沒什麼好解釋,對比很清晰。

最後在給一組綜合對比

8x10 Provia, 輕微降噪和銳化

IQ180 阿爾帕 SWA f/5.6

尼康D3x

佳能5DII (我真的沒有黑佳能...)

說明:
1. 以上膠片都是掃描到4000dpi,並沒有達到極限。
2. 也許IQ280在某些情況下可以超越4x5的畫質,但是相比8x10我覺得還差一大截。
3. 還是那句老話,目前的掃描技術還沒有能到發揮膠片性能極限的水平。

@肖biubiu 相信以上對比能解釋你的問題。

最後放一些個人相關的頁面:
個人網站:http://www.timothywangart.com/
Lofter: Timothy_Entropy
新浪微博:Timothy_Entropy的微博


看到有人說起了MoMA的John Szarkowski,我想順著那條思路繼續扯些淡。
Szarkowski在MoMA任攝影部門主管的時候,是攝影在歷史上作為fine art被定義得最為明確的時候。一張照片從此有了很明確的藝術定義標準。他看上的人在攝影界聞名,在生活中富有。然而91年從MoMA退休之後,攝影界再無如此鮮明的標準。十幾年來MoMA砸下千萬白萬美元收藏各路攝影家的照片並且作出任何掙扎,也無當年Szarkowski一個肯定的影響力大。那時候有人覺得這是一件壞事情,攝影這麼一件注重私人表達的事情為什麼要被定義呢?每個人的作品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藝術價值不是嗎?但是他做到了使攝影作品和金錢之間的比值無比接近最均衡。他也儘力去幫助了,去發掘了;儘力完成了這樣一個使命。

或許題主首先更應該思考,完成一個怎樣的project,出版一本怎樣的影集,辦一個怎樣的展覽。膠片等技術性問題可以作下一個思考,畢竟是輔助表達你的思維的工具。

當代,如果視攝影作為美術,在學校機構以外的地方,我不相信有「專業認可」這樣的存在。這個無人領頭的現狀在亞洲地區更是混亂。攝影作品的「價值」變得更多取決於買主。當然了這裡的買主指的並不是商業攝影里攝影師為誰工作的人,是收藏者。

然而現在有的是有錢人出高價買你的作品,但他們並不能定義你作品的藝術價值。

- 讀完自己寫的回答,多少覺得有些仗著藝術的幌子說空話。所以匿名了。
喔突然想起來一點補充。那些受到「專業認可」的膠片攝影多為黑白,並且最後一批能夠進入教科書的黑白silver攝影家們已經基本放下相機了。一是因為數碼拍攝更方便(他們並不那麼care媒介),二是因為,如果拍silver的話,找不到能為他們放大的printer了呀。


不太明白題主想知道啥。
什麼專業?X射線探傷?醫院做CT?印刷做菲林?科研實驗發表論文?還是進美術館……?
什麼條件?器材,暗房,光線,底片構圖?

這種東西一無定式,二無定論,三無捷徑。任何情況下達到專業的標準也不代表就是專業了…

------------------分割線-------------------
MOMA的沙考斯基可以說是攝影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沒有之一),他的認可,豈止是專業的認可,那就是邀請你進入攝影名人堂的請柬。但你看看他認可的人,有你所期待的那種「標準」么?

Eggleston

Lartigue

Atget

Winogrand

Arbus

沙考斯基即欣賞傻瓜相機拍攝的作品,也糊鼓勵攝影師嘗試大畫幅。
即有黑白,也推動了彩色攝影進入藝術殿堂。
有Atget這樣悶著頭狂拍巴黎的19世紀攝影師,也有Arbus這種神經質女人。不知道你看出來什麼標準沒有?


謝 @盈任邀請,不過不會用膠片機,所以才說自己是拍照片兒的,不必要時不說自己是攝影師。個人認為沒有控制膠片能力的人在還未完全脫離膠片的時代不能說自己懂攝影倆字。

另外特別看不上一些小男孩小女孩什麼都不懂就說自己喜歡「膠片的質感」,放著好好的數碼相機不用非得去碰自己完全不懂的膠片相機,你懂個毛膠片,你懂個毛質感,你懂個毛膠片的質感。連各家膠捲廠商產品的特點都不知道還扯質感,切。


一張銀鹽膠片,一個密封的盒子,一個三毫米以內的打孔器,被拍攝的景物,一顆探索感動之心,和足夠應付這個遊戲的曝光常識。基本就可以拍出你說的東西了。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很奢華的裝逼范兒,仙娜,林哈夫,精細到一葉一發的布光,二十個攝影助理包括端茶遞水揉肩捶腿。
或者,核磁共振拍癌細胞,天文望遠鏡拍人馬座星雲。
專業認可的攝影以上。等等…


跟拍出一張專業認可的數碼照片需要的條件完全一樣


我認為攝影無所謂專業與否,好的攝影作品一半以上是"業餘"者拍攝的,他們不知道什麼是光圈,什麼是構圖,什麼是感光度,不知道種種專業的術語,也甚至他們只會按下快門,但拍下的照片卻有靈魂一般,攝影是一門藝術,藝術是存在靈魂的東西,所謂專業,我認為只適合形容那些照相館中給人照證件照的照相師傅


首先要具備一般攝影知識,有一個膠片相機,還有對快門,光圈比較敏感。因為膠片沒有測光,買一個測光表對拍攝更有幫助。如果覺得成本高,就用陽光法則。ios是固定的,晴天一般陽光下光圈快門是f5.6,1/125。要使用大光圈的話改變快門,這兩個是一起變化。
因為膠片拍攝結果看不到,而且按下快門就是一次,因此在拍攝的時候對前期要求比較高。構圖,參數掌握的要好。當然要拍好膠片,也是要靠不斷的拍,不斷去反思。
我第一次拍的時候,就只顧興奮了,看了看說明書,相機的基本設置都沒搞懂就去拍結果是膠片黑死的有很多。所以把相機的基本結構,如何使用,弄明白也很重要。
經常逛逛百度貼吧,看看別人是怎麼拍,以及別人的經驗。看見別人拍的不錯的可以去模仿,生活不是模仿就是創造。

當然熟能生巧,拍多了,經驗積累就多了,按下快門之前就會思考和看到的多,那你就會朝著專業的步調前進。
下面放幾張自己拍攝的,都是自己不斷探索和學習的結果。自己也是個小菜鳥,只能分享自己的學習過程。


需要有好的沖洗店,需要有好的沖洗店,需要有好的沖洗店。
而且你還要跟店老闆很熟。

不然你的片子還不如垃圾。後來膠片就這樣在民用領域被迅速淘汰了。真不是被數碼相機淘汰的,單純靠數碼相機的技術衝擊的話,不會淘汰的那麼快。

膠片攝影的整個過程就是一個一個的化學過程,中間的每一個環節就可以讓你的片子萬劫不復。這個特點就決定了他是需要一個產業鏈來支撐的,而且產業鏈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益求精,才能最終得到一張好照片。雖然後來歐洲生產出了佳寶微型沖印機,但是畢竟無法普及到每家每戶。而且就像玩票和工匠一樣,你就是買了佳寶,也不可能達到專業人員的技術水平。

所以在膠片攝影領域,永遠不要以為有了好相機,有了好攝影師,你就可以有了好的保障了。



這個問題,如同甲骨文再優秀,也是昨天的優秀,青銅器再燦爛,也是過去的燦爛一樣,甲骨文、青銅器都經歷過時尚,但是,時過境遷。。。。。已經過去了,如同膠片攝影一樣,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你應該操作數碼,也許,還會出現新的攝影工具。。。。。。


紮實的攝影基礎+深厚的攝影修養,還有一份被觸發的創作靈感


完全的攝影沒有一個完全的標準。

或者說藝術沒有一個完全的標準。

我們最大的問題就是以為什麼事情都是有標準來依照。

人類世界裡很多事情是沒有什麼規則也沒有什麼固定標準的。


一雙發現美得眼睛,正好有美的事物發生,正好你手裡有一台(膠片)相機。


首先你要有一張能讓人看不煩的臉


1,首先你要有一台膠片相機,雖然現在手機拍照越來越清晰,但是所謂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膠片相機畫幅有135全畫幅,120中畫幅,大畫幅,畫幅越大越好,畫幅越大畫質越細膩,呈現的細節越多

2,掌握好基本的拍攝技巧,利用好你手中的相機,選好合適你拍攝對象的膠片,一般拍風光選用反轉片膠片拍攝,拍人像選擇負片,富士的膠片對冷色調的呈現比較好,適合拍小清新,柯達的卷對暖色調呈現更好,

3,鏡頭素質越高越好,這樣出片越銳利清晰,光圈越大背景虛化也越唯美,當然再好的牛頭也得看相機後面的那個頭,最主要的還是看你個人的審美,和藝術修養的積澱,這決定你的照片如何構圖 配色 對拍攝氛圍、光影的把控

4,良好的拍攝設備,良好的拍攝技巧,良好的藝術修養和審美,優秀的後期處理能力,只要具備這4個要素,你就是一個優秀的攝影師,拍出一張好看的照片不難


首先要燒得起膠片


需要專業認可你什麼?這可沒什麼ISO標準,要說的話,曝光,對焦,構圖,無非就那些,和數碼也沒什麼區別


推薦閱讀:

一組獲獎的照片需要有哪些必備條件?

TAG:攝影 | 攝影師 | 膠片 | 照片 | 膠片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