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有口音?

大多數人在學習另一種方言或者語言的時候,都或多或少的帶有母語發音的口音。有些人甚至到了完全無法糾正的程度。但除了母語中不存在類似發音方法的情況,很多時候,即使是「能夠發出」正確的讀音,依然有「就是無法發出」的情況。這是為什麼?


口音,至少涉及這兩個不同層面的事情:

# 音系及音位層面。

這方面的口音,主要是由於讀音記憶失誤、對應音系規律失誤(互學方言時往往可以按音系對應規律來記憶)等方面的因素使然。這些因素都直接與人的意識或認知有關,因此具有可控性,即可以在一定的學習及訓練的基礎上避免出現這個層面口音的出現。

# 音標及附加發音特徵層面。

這方面的口音具有難以控制的性質。其原理是:發音並不是由意識直接控制的,而是由意識「間接」調用「發音器官」來進行的。「發音器官」(喉/口腔/舌/小舌/鼻/唇/牙齒…)之間能形成的發音配合是非常複雜精細的,但同時,人類暫時還無法直接意識到這些複雜精細的配合具體是怎樣控制的,而只能各自習慣於平時語言環境里的某個既定發音配合狀態。於是,在另學一門新的語言/方言時,人們就會因為無法精確調整「發音器官」到另一個精細的發音配合狀態,而自然體現出發音上的不夠到位。這就是口音的真相。

這兩個層面的口音,一個是可控的,就不細說了;另一個卻是難以控制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口音,因此也正是以下將要展開討論的層面。

人們之所以對「為什麼人會有口音」覺得難以理解,主要是因為,一般人對「發音器官」的複雜程度的認識不夠。人們會覺得,發音不過就是將具體的輔音與母音的搭配讀出來而已。但其實,「發音器官」的配合是非常複雜的,稍微調整其中的一者的發音動作或狀態,就會引起整個配合的發音效果出現細微的變化,從而直接體現為聽感上的差異。這與其他辭彙/語法/句式方面的語言現象是不同的。辭彙/語法/句式的語言現象,都是純粹的意識或認知活動,不會涉及「發音器官」,因此具有可控性。

而對「發音器官」的各種複雜精細配合進行研究,也正是「語音學(phonetics)」的主要討論內容之一。在語音學裡,有的發音特徵是可以大致被描寫成音標的;但有的發音特徵則是音標體系無法直接表達的,而只能通過各種音標附加符號或附加特徵說明來描寫。這兩者體現的,其實是不同精度的口音分析。具體說來,大致是:

一、能被音標直接描寫的口音。

在IPA體系(國際音標)里:輔音音標體系,是大致用「阻塞部位」的不同來定義的。母音音標體系,則是大致以「舌位」的高低度/前後度/圓唇與否這三個因素來定義的。除此,還有性質介於兩者之間的r類/l類/近音,以及大致的聲調調值,等等。

通過這樣的定義體系,可以將音標的數量限制在有限的範圍內(當然,精度不夠)。但即使精度不夠,依然會出現相鄰位置的音標或音標組合在聽感上較為近似的情況。於是,這就會出現「口音」了:新學語言/方言時,學習者的發音可能只模仿到了「在聽感上較為近似的狀態」。

比如,阻塞部位是[+舌尖,+齦]的[tsi-]、阻塞部位是[+舌面前,+齦後或+齶前]的[t?i-],兩者在阻塞部位上相鄰,聽感也在一定程度上略近似(當然這個近似是相對的)。學習者若平時習慣了讀前者,就可能在學後者時將其用前者來近似替代。再比如,[-?u/-?u/-ou],這組搭配的韻腹在舌位上相鄰,在聽感上也相對略似。學習者也可能會用自己習慣的其中一者來替代另兩者。再比如,韻腹母音未必是單母音,有可能實際是兩個母音構成的複合搭配,這又會讓相鄰及近似搭配的可能性增加了。等等。

那麼,學習者是否能通過充分的學習來改進這個層面的口音呢?或許部分學習者可以。對於不同的學習者而言,有的由於本來習慣的發音恰好就跟要新學的發音一樣因而無須另學,有的可能只是恰好能找到發音竅門就直接模仿到了,有的則可能因為有專門學習過語言學知識而能更系統地進行模仿。但更多的一般人,要麼是未察覺相鄰讀法的不同因而未專門調整讀音,要麼即使想專門調整口音卻有可能怎樣模仿也就是模仿得不到位,這些主要還是受制於「人類暫時無法通過意識自如控制發音器官」這個根本原因。

二、體現為「附加發音特徵」的口音。

母音是由舌位定義的,其複雜程度主要由兩個或多個母音的複合情況來體現,並不涉及「附加發音特徵」。但對於輔音而言,通過阻塞部位定義得到的定義只是一個精度不夠的模型;在分析到精度更高的層面時,就會涉及「附加發音特徵」。那麼,「發音器官」(喉/口腔/舌/小舌/鼻/唇/牙齒…)能實現的各種精細複雜的「附加發音特徵」變化的可能性有哪些?

比如,喉部專門負責提供聲源(在語音學上稱為「發聲」),表面上看,似乎只涉及?/h/?、清/濁、聲調高低的控制。但其實,在「語音學」上,通過測量與分析,能區分出各種精細的發音狀態。具體說來,有六種發聲態(喉開態/耳語聲/喉閉態/常態濁聲/嘎裂聲/假聲發聲態),並且這些發聲態之間還能部分複合疊加;以及,有肺部氣流/非肺部氣流(噴音/內爆)等氣流機制。發聲態與氣流機制搭配起來,能區分的類型實際是很多的。這樣,即使是發同一個?或h、清或濁、聲調高低變化,都可能出現各種細微的可能音值偏挪。而且,其實還可以繼續分析到更細緻的程度,比如,就算是同一種發聲態,喉的內部的某塊肌肉或部位略微有某種動作或配合上的變化,也可能直接影響聽感。就是說,雖然現在語音學裡對喉部發聲效果的分析精細度已經遠超一般人想像,但依然有許多未知的有待探索的理論空間,許多發聲細微變化還暫時未能得到更細緻的分析。

而其他發音器官(口腔/舌/小舌/鼻/唇/牙齒…),主要涉及的是在聲源基礎上進行的發音調製(在語音學上稱為「調(tiáo)音」)。其複雜程度也可依喉部的類推,即可以通過更細緻的分析,得到各種細微的變化對比序列。在「語音學」上分析出來的這些複雜「附加發音特徵」,都是遠超一般人想像的。

這些「附加發音特徵」的細微差別,在人們新學語言/方言時,就會直接體現為口音上的難以模仿學習到的細微差別了。能被描寫成音標的口音特徵,畢竟還有大概的部位或動作可以被感知到。而對於這些屬於音標體系之外的「附加發音特徵」,除非是經過語音學的專門分析,一般人是很難說出具體的發音細微差別是怎樣的(雖然能感受到確實有差別,但卻不知道是什麼差別)。至於模仿學習發出,那更是很難的。

綜上。為什麼人們新學語言/方言時會有口音?

因為人的發音器官所能發出的各種的發音配合狀態,本來就是非常複雜精細的,並且這些配合還在很大程度上無法直接受控於意識(尤其是其中的「附加發音特徵」)。同時,又由於一般人並不知道「語音學」上能分析出那麼精細複雜的發音配合狀態,因此,人們往往誤將新學語言/方言發音的難度與學語法/辭彙/句式的難度視為性質一樣的事情,誤以為這只是一個「語言學習」問題。但其實,這更主要地是一個「語音學」問題。我們可以期待,或許「語音學」在將來能進一步將那些複雜精細的發音配合狀態都分析清楚並找到讓其受控於意識的方法。那樣,就可以真正解釋口音是什麼了。


因為同一個詞的發音不同。

如果你想問的是「為什麼母語語言/方言會導致人學習新語言時帶有母語口音」,那麼我的業餘答案是:學習者有意無意地用母語的發音習慣讀新語言的語音,並且因為母語已塑造了他的聽辨能力於是他不善於識別新語言中的特殊發音於是難以修正。


一般來講,口音的形成主要有兩個原因:
1. 大多數成年人無法通過學習或模仿辨認外語中的新音素。
音素對於人類來講屬於categorical perception。簡單來講,如果你聽到一個介於b和p之間的音,你要麼會認為它是b,要麼會認為它是p,絕對不會認為它是一個「介於中間」的音。人類的所有語言加起來大約有180多個不同的音素(參見IPA),而研究表明6個月以上的新生兒就已經失去了辨認母語以外音素的能力。換言之,大多數成年人只有能力辨別母語中存在的音素。拿英語和漢語舉例,英語里thanks里的齒間摩擦音th就是一個漢語里不存在的音素。當一個漢語為母語的英語學習者聽到th這個音,ta會自動在母語的音素中選擇一個與th最接近的音(比如s或f)來取代正確的th音,這也就形成了我們所聽到的口音。
2. 二外學習者錯誤地把自己母語里的發音規則應用到了其它外語中。
這段我直接copy paste我在隔壁樓的答案: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日語的phonetic rule規定每個輔音後面都要跟隨一個母音(其實不完全是這樣,我只是打個比方,明白大概意思就好)並且日語里不存在英語中的輔音cluster,比如sprian里的spr。因此,當日本人念sprian這個詞的時候,他們有可能就會根據自己母語的發音規則念成si-pu-ri-an,而不是根據英語的發音規則直接讀出spr。


人在嬰兒時期可以分辨非常細微的發音區別,而隨著年齡增長,這種能力漸漸退化,當然對於個體來說退化程度可能不同。所以當一個人無法分辨這些不同的時候,首先會選擇和母語最接近的音,或是會發出自己認為最接近的音,而他們認為這些音並沒有不同。由此口音就出來了。


口音從語言學上是指某一種特定的發音方式,需要通過長期的培養和練習。因此從口音可以反映說話者的生長地域、社會背景、以及說話者的母語等(一般人過了語言學習的關鍵期後才開始學習其它語言,很難擺脫第一語言的干擾因而產生口音)。ps. 這些同樣也是口音產生的條件。

雖然口音有可能會導致語法、語義、辭彙和某些語言中的特性產生變化,但口音一般專指發音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不同的聲音表現上,元輔音的發音、重音的位置、韻律的變化等。

中國有句老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環境對於語言有重要的影響,人們分散在不同的地理空間,隨著時間的推移,往往會形成特定的發音方式。口音的產生也有社會化的影響。某一個組織或機構定義了標準的發音方式後,當你說話時的語音與該標準偏離,相應口音也就產生了。並形成如我們通常說的「廣東腔」、「上海腔」等,在英語當中也是一樣,同樣是說英語的美國人、英國人等都有不同的口音,形成所謂的英式英語、美式英語等不同的口音。

小孩子能夠更快的適應並學習口音,此時孩子們的第一語言還沒那麼根深蒂固,語言轉移時受到干擾較少。口音並不像想像的那樣一旦習得就終身不變,在二十多歲之前,口音能夠保持相對的可塑性,超過後口音的改變會越來越小。相關資料,「英女王牛津腔變倫敦腔貴族口音明顯消失」 傳送門: http://blog.renren.com/share/224319542/2029455023


有兩個前提:第一,由於古代交通工具不發達,通訊方式落後,不同人類族群之間交流極少。第二,隨著時間的推移,生存環境的變化,同一個族群內的語言習慣(例如口音)也會慢慢變化,向著更貼近實際環境的方向進化。
因此,兩個相互之間並無聯繫的人類族群,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語言習慣的差距肯定會越來越大(恰巧像同一個方向變化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也就會產生不同的口音。個人認為時間更長的話,很有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語言。現代社會人類交流頻繁,比如北京上海兩個城市之間口音差距肯定會越來越小。


歷史,遷徙,以訛傳訛
還有就是沒有錄音機,把標準保存下來


有一定腦部結構基礎,成因不詳。
百度:外地口音綜合征


人可以有不同的習慣,口音只是不同的發音習慣。


在幾千年前,人類剛剛向文明邁進的時候,產生了語言,以便即時、快速的交流。當時的人類是小部落群居。於是有的部落開始使用口頭語言,而且每個部落可能不同。同一個部落是同一種語言。後來有些強大的部落開始吞併小部落,最後合併成一個大部落,於是統治者要求大家使用同一種語言,每個以前的小部落就派出一名代表前去學習,每個人學回來都有不同的發音,這就造成了方言。長期生活在一種語言環境下,就產生口音了。

那歷史純屬我腦袋裡構造的。


一種語言(包括方言)包含的聲音種類是有限的,人們把這些聲音總結起來就可以拼出這門語言的所有讀音:
會讀所有的聲母和韻母就會讀所有的普通話漢字~
會讀所有母音和輔音就會讀所有的英文單詞~
方言和普通話的例子不好說明,就舉個跨語言的例子吧,道理一樣的:日語中含有的聲音比英語少(好像是少兩個,具體哪兩個音,請原諒我記憶力不夠好),日本人從小就沒有接觸過那兩個音,長年累月,他們的耳朵和喉舌對日語本身的發音根深蒂固,對這兩個不常見的發音極度不敏感,後天再學英語時總是優先發出那些已經習慣的音節,忽略了或者說感受不到那兩個發音,所以總是讀不好某些單詞。至於日語和英語中還有某些特別相似的音,則影響了他們發音的準確性,他們也習慣性地將某些類似發音替換成自己習慣的音~
我們父母那一輩很多人普通話說不好也是類似的原因~
方言口音也是這種原因~

同理,如果日本小孩子從小就同時生長在日語和英語兩種聲音環境下,那英語和日語的發音都是沒有問題的~ 小孩子如果從小接觸普通話和方言都很多,那普通話就可以沒有口音,如果接觸方言更多而普通話較少,就可能有口音~

那口音是否能糾正呢?
肯定能的,不過需要長期處於那種氛圍下,不斷用自己不會的音去刺激耳朵,不斷嘗試去發音,時間長了,耳朵就能再度被喚醒,也有日本人英語說得比較好的嘛~哈哈~


懶,舌頭習慣了,廣東人稱這個叫懶音


推薦閱讀:

"母語"的定義應該是什麼?
怎樣更有效地學習上古音?
一個暴露在正常語音環境下卻沒人教他說話的嬰兒是否能自己學會語言?

TAG:國際音標(IPA) | 語音學 | 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