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專業地辨別好音質?
第一次提問……
小白一枚,聽歌時除非特別明顯的差別,不然很難聽出諸如SQ音質與一般音質的差別,大神們聽歌時對於音質的辨別重點都放在什麼地方? 怎麼評判音質的好壞?
聽了最新的Beats Solo3 Wireless ,雖然低頻仍然誇張,但是整體聽感已經相當標準了,比MDR-7506這種好聽得多,略驚喜。不過溢價還是高而且佩戴不舒適。
蘋果7配的小白音質也相當不錯,現在出門基本都用它。
============↑2017.1.23分割=============
本答案所提供的所有音頻請下載後使用foobar、千千靜聽、VOX等播放器聆聽,勿在線聽。
聲音的確是一個很容易被人的心理和視覺因素干涉的東西,如你在音樂廳注視著某個樂手時會自然而然地覺得這位樂手的演奏聲音比較大(雞尾酒會效應)。如果題主的需求是「專業地辨別好音質」,那麼你需要這樣一門課程:
這門課程的結課要求是:能聽出1/3倍頻程內±3dB,能聽出0.3%以上的諧波失真等......很慚愧我至今沒有達到如此嚴格的要求。以下是我結合近年來的課程和自己的一點經驗總結的幾點與音質有關的東西。
首先必須說一點人們容易產生的誤區——「高保真」概念。音樂上的「高保真」,應該指重放時清晰度的保證、頻響保證、失真度與信噪比的保證而非「真實還原樂器本身」。在此反對@陳晨的答案,因為在現在的音樂中你幾乎聽不見「真實」的樂器聲音。
這裡有一套鼓,這個插件的設計比較接近真實用鼓麥錄出來的鼓的聲音。
它好聽嗎?kick發散,snare有一個很難聽的長尾巴,敲tom鼓像敲鐵桶,HH動態太大影響其它樂器。
混音完成之後,它就變成這個樣子了。對於單獨一套鼓來說它也並不是好聽,不過它放在音樂里一定是好聽的。但現在,這已經完全不是一個真鼓聲音了。你平時聽到的音樂里的聲音,都是這麼處理來的。
實際上,越真實的聲音是越難聽,我們現在聽到幾乎全部「好聽」的音樂,幾乎都是「不真實」的。無論是什麼音樂,混音師們都會用各種處理手段讓大家覺得「好聽」。混音師們並不追求真實,也並不追求虛假,他們只追求「好聽」。而「好聽」在大多數時候都不真實。
《Somebody that I used to konw》這首每一樣樂器都不真實、髒得要命,所有樂器都不在一個空間里,但就是因為所有的樂器都很臟,給了這種「不真實」的做法一個合理的出口,它仍然是一個十分悅耳的音樂作品。
好音質≠樂器聲音真實
1、諧波失真
既然談到音質,就要先談一談諧波失真。
我們在聽耳機、音箱時如果音量開得過大,會發現有聲音「劈」了的情況出現,這時候我們聽到的「劈」的聲音便是諧波失真。諧波失真是由削波引起的,
在設備輸出為非線性時,如輸出電平高於設備限定的最大電平時,峰值信號會被「削平」,變為這個樣子。
圖中可以看出被硬削波以後聲音會變成接近方波的形狀(實際情況沒有這麼誇張),方波可以被認為是由一個基波加上它的無數次諧波構成。那麼此時,聲音便產生了大量原來並不存在的高次諧波成分。削波分兩種,一種硬削波,如上圖。還有一種叫做軟削波,如下圖:
這種削波在拐點處有一個過渡,聽起來比硬削波稍柔和些。吉他的OverDrive效果器就是使用軟削波失真原理製造而成。今天正好有哥們幫我錄的過載吉他,放上來。
舉栗:Metallicade專輯《Death Magnetic》 曲目All Nightmare Long
聲音產生的能量會分配給音色堅硬度和響度。相對來說軟的東西比較容易做響,因為可以有更多的聲音能量分配在響度上。而在這張專輯中,所有的樂器都堅硬無比,混音和母帶製作時又靠著變態的設備猛提響度。最終導致這張專輯產生了大量的諧波失真。
如《All nightmare long》在1分鐘起Crash之後,諧波失真極其明顯。
如果大家還是覺得抽象無法聽出的話,可以去找一個失真訓練模塊。
讀取wav格式的音頻文件,可以在裡面調出你想要的各種失真效果,還可以做題。
2、耳機頻響
我是做音樂的,不燒耳機。SE535和GMP450 Pro聽了好幾年。幹活的時候也用。在這裡只說一些簡單現象表明耳機頻響對重放質量的影響。
這是老小白的頻響曲線(扒於耳機吧)
低頻比較「片」。但是因為大量的人開始使用itunes和蘋果的小耳塞聽歌。混音師在混音的時候也開始照顧小白的頻響(歐美流行居多)。這樣雖然音樂出來低頻還是「片」,但彈性和力度能得到一定保留。手頭有老小白的可以用老小白聽一聽歐美流行。
這是SE535的頻響曲線(扒於chiphell)。在中低頻有較為誇張的提升,低頻稍有衰減 。導致在音樂中人聲會相對靠前。因為本身該款耳機的定位就是「舞台監聽」。
至於beats solo,.噁心的低頻增益會完全將音樂的比例失調掉。低頻什麼也聽不清。
如果我真的用beats去做這個音樂的混音監聽,就要使勁下拉bass的低頻增益,但這就會導致在正常設備上回放的時候低頻彈性不足。
僅僅三個耳機對比就有如此大的差別,我真不知道「10塊錢10000塊錢耳機聽著差不多不影響欣賞」的論調是哪裡來的。
而對於Beats這種1000塊錢做900塊外形100塊音質的行為,我個人覺得倒是無所謂,反正賣的就是個范。年輕人喜歡就行,沒那麼多人真正在乎音質。上文也說過,如此容易被其它因素干擾的這麼一個貨,
我!們!這!種!吃!飽!了!沒!事!干!的!人!才!去!研!究!
3、有損編碼與無損編碼聽評
PCM線性編碼格式(wav、aiff等無損)在轉換成感知編碼格式(mp3、aac等有損)時,編碼器會捨棄一部分聲頻信息,但有損音頻與原聲頻聽起來較類似。它捨棄的部分是基於心理聲學模型被認為不可聞的部分,這會導致感知編碼失真,造成原音頻信息的丟失以及可聞衍生物的產生。
原音頻信息的丟失包括頻率成分丟失以及較安靜聲音的丟失。
首先對比wav與192k mp3,可以說差別很微小,但是在合適的回放增益和監聽環境下可以分辨出,mp3中歌手的聲音似乎「掉」下去了,沒有wav中的那麼靠上和有活力。
你說這是玄學嗎?那麼將192k mp3和wav放在兩個軌道上完全對齊,並反向其中一個音軌。這樣兩個聲音中相同的成分會因為相位抵消而消失,剩下的便是兩個聲音中不同的成分。
在這個實驗中剩下的不同的成分便是編碼器捨棄的聲頻信息。包括一些極高頻、極低頻、瞬態信號等,這些丟失的信號大部分是可聞的。
編碼器還會檢測音頻中被持續大信號掩蔽的較安靜小信號並加以捨棄,比如部分混響聲和雜訊。
將一個wav和轉碼後的192k mp3使用Mid-side方法調整,去除音頻中間的大部分信號留住兩邊的信號,可以很容易辨別出無損音頻的混響聲是十分完整的,而192k mp3的混響聲有些地方已經被去除了。
因為編碼所產生的可聞衍生物也是音頻中M分量靠掩蔽效應讓人無法清晰辨認的,此法也可以使可聞衍生物變得更容易被聽到。
不贊同得票最多的 @野合菌,在我看來他的結論是一個邏輯上的錯誤,還以此嘲諷,特來指正!
他的答案里一直在混淆「音源質量」和「耳機質量」,一會兒說耳機,一會兒又說音源。實際上可以看出,他真正想說的是「音源質量過高,超過人耳極限64-128 kbit/s都是沒有意義的」,同理,他認為「耳機質量再好,把音源傳輸到人耳中的還原度超過人耳極限64-128 kbit/s都是沒有意義的」。
我想說,人耳極限可能確實是64-128 kbit/s,但是簡單把這等同於「聽128 kbit/s的MP3就行了」和「買十塊錢的耳機就行了」就是耍流氓。
提高音源和耳機的還原程度的目的 @野合菌自己都說了:正常人的聽覺器官和大腦都能很好的對音樂進行過濾優化,保留有利信息去除噪音,達到最佳效果。
一個800多碼率的無損音樂確實有很多聲音信息是會被過濾掉的,但是,這種真實還原保證了人耳能夠捕捉到屬於人耳極限內的所有音樂細節,達到最佳效果!
@野合菌 的錯誤就在於他以為一個128 kbit/s的MP3文件保留了所有我們需要的音樂細節,丟失了所有人耳不能接收的音樂細節! 很遺憾沒有這麼高智能的壓縮方式,一個 128 kbit/s的MP3文件,人耳也是要對其進行過濾優化去除噪音的,所以帶給人耳感受質量的下降是必然的,同時它丟失了很多有利信息,這些信息在人耳極限內可以接受到而且完全屬於音樂欣賞範圍!耳機也同理,所以需要高保真耳機而不是一個十塊錢的地攤貨。
一個經過壓縮失真的低碼率音樂,哪怕碼率依然高於人耳極限,但對比無損音樂,很多能夠被人耳捕捉到的音樂細節都已經丟失,因此達不到無損的音樂和藝術效果。請不要披著科學的外衣混淆邏輯,不要侮辱音響設備研究和開發者們的智商。哪怕這些只是「醫療設備」,但確實讓我們這些「聽力受損或者大腦能力退化殘患人士」能夠像「正常人」一樣享受音樂!以下純摘抄,不過確實總結的很好
音響二十要--劉漢盛
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寫「音響二十要」了。第一次在「音響論壇」第40期,隔了不久又寫了一次算是補述的材料。這次為了第七屆音響大展我們自己編的手冊,我又寫了一次。 前後三次寫「音響二十要」,時間隔了五年多。五年後檢視我所寫過的二篇「音響二十要」,幾乎已經沒有多少補充或更改的必要。不過,為了讓讀者們不必分篇去找,並且也藉此機會重新整理「音響二十要」的思緒,我還是決定再寫一次。或者說再編一次:將前後二次的「音響二十要」融合起來。所以,如果有論壇的老讀者發現這篇「音響二十要」幾乎都是舊材料,請不必生氣,它本來就已經無可更改。至於新讀者,我誠摯的希望這篇「音響二十要」能夠在您的心裡建構出一套聽音響的中心思想。
為什麼要寫「音響二十要」
自台灣有人開始寫音響器材的評論以來,有關音響器材表現的各種名詞、形容詞就一直處於不夠精確的情況下;而且,許多名詞或形容詞也一直被評論員或讀者們誤解、誤用,以致於產生許多不應該有的迷惑與矛盾。究其原因,中國人「差不多先生」的個性脫離不了責任,國內國外土洋雜用的名詞也是原因之一;最後,評論人員本身及讀者未能對器材評論中所用的名詞、形容詞深思也是幫凶。因此,許多評論甚至可說是玩弄文字遊戲,灌水填充版面之劣作。說得直接一點,許多評論文章距離應該有的精確、紮實境界還有一段距離。多年以前,我因深受上述事項所苦,曾經寫了一篇「音響十要」的短文,當時只是簡單說明我評論器材的方向。事隔多年,我發現「音響十要」早已經無法滿足「精確」的要求,而且包括我自己在內,許多評論文章仍然會因偷懶而寫得不夠周全。因此腦中就蘊釀著要重新為如何寫、看器材評論文章下個較詳細的分項。讓我自己、「音響論壇」的評論員、以及讀者們都有一個明確的指引。唯有這樣,文字的傳達才能達到最低失真;也唯有如此,器材評論的文章才能更紮實、精鏈,且言之有物。或許,我的思考尚不夠周全,以下的二十分項可能仍有疏漏或值得再論之處。不過,多年以來「音響二十要」已經成為台灣音響界普遍接受的主流思想,這已是不爭的事實。我希望新讀者在仔細閱讀過這篇文章之後,能夠精確的培養出自己品評音響器材的基本能力。這樣,也就不會被許多不精確、玩弄文字、模稜二可的評論所迷惑。
音響第一要:音質
音質是指聲音的品質,許多人都把它與「音色」混淆了。什麼叫作聲音的品質?當您在說一雙鞋子品質好的時候。您指的一定是合腳、舒服、耐穿,而不是指它的造形好不好看、時不時髦。同樣的,當您在說一件音響器材音質好、壞的時候,您也不是在說它的層次如何、定位如可,而是專指這件器材「耐不耐聽」!就好像耐不耐穿、合不合腳一樣。一件音質很好的器材,它表現在外的就是舒服、耐聽。您不必去探討它聽起來舒服、耐聽的原因,那是專家們的事,您只要用您的耳朵去判斷就行。有些器材生猛有力、速度奇快、解析力也強,但是不耐久聽,那可能就是音質的問題。一件好的音響器材,其音質就應該像一副好嗓子,讓人百聽不膩。或許我這麼說您還是認為很抽象。其實不然,我可以再舉實列來說明。當您提到布料時,您會說:這塊料子的質很好。當您在吃牛排時,您會說:這塊牛排的肉質很好。當您在稱讚一個小孩時,會說:這個孩子的資質很好。所以,當您在聽一件音響器材或一件樂器時,您也會說:它的音質很美。從以上這些例子,您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質」就是與生俱來的天性。音質高貴、很好、很美就代表著這件器材的本性很好,它讓人聽起來很舒服。我可以說音質是音響器材中最重要的一環,所以我將它擺在第一要。
音響第二要:音色
音色是指聲音的顏色。在英文里,音質(TONE QUALITY)與音色(TIMBRE或TONE COLOR)一看便知其所指不是同一件事。但是在中文裡,音質與音色經常被混用、誤用。我們時常會聽到:這把小提琴音色真冷、這把小提琴音色真暖等的說法,這就是指小提琴的音色而言。聲音就像光線一樣,是有顏色的,不過它並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以耳朵聽到的。通常,音色愈暖聲音愈軟;音色愈冷聲音愈硬。太軟或太硬當然都不是很好。有時,音色也可以用「高貴」、「美」等字眼來形容,基本上它也是天性之一。不過,就像布料一般,布質是指它的材料,布色卻是指它的顏色,這其間還是有明顯的界線。在音響器材評論里,音色就如同顏色一般,是指它特有的顏色。有些器材的音色偏黃、有些偏白、有些偏冷、甚至您可說它是帶點憂懋的藍。總之,音響器材就如樂器一般,幾乎脫離不了愈貴音色愈美的事實。一把二百萬美金的小提琴其音色可能美得有著金黃色的光澤;而一把五千台幣的小提琴其音色有可能像褪了色的畫。雖然每個人觀點各異,但是,「美」仍然有著一個大家承認的「共識」,您不能說一個朝天鼻者是「美的化身」;同樣的您不能說一件冷藍音色的器材是美。這就是我們對音色之美的共識。
音響第三要:高、中、低各頻段量感的分布與控制力
這個項目很容易了解,但也很容易產生文字傳達上的誤解。怎麼說呢?大家都會說:這對喇叭的高音太強、低音太少。這就是高、中、低頻段的量感分布。問題出於如果把從20Hz到20KHz的頻寬只以三段來分的話,那必然會產生「不夠精確」的混淆。到底您的低音是指那裡呢?多低呢?為了讓形容的文字更精確,有必要把20Hz-20kHz的頻寬加以細分。照美國TAS與Stereophile的分法很簡單,他們把高、中、低每段再細分三小段,也就是變成「較低的中頻、中頻、較高的中頻」分法。這種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當規律化。不過用在中國人身上就產生了一些翻譯上的小問題,如「較低的中頻」我們稱作「中低頻」還是「低中頻」?那麼較高的低頻呢?「高低頻」嗎?對於中國人而言,老外這種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參考樂器的頻寬,以及管弦樂團對聲音的稱呼,將20Hz-20KHz的頻率分為極低頻、低頻、中低頻、中頻、中高頻、高頻、極高頻等七段。這七段的名詞符合一般中國人的習慣稱呼,而且易記,不會混淆。
極低頻
從20Hz-40Hz這個八度我稱為極低頻。這個頻段內的樂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號、管風琴、鋼琴等樂器能夠達到那麼低的音域。由於這段極低頻並不是樂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們也很少將音符寫得那麼低。除非是流行音樂以電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則極低頻對於音響迷而言實在用處不大。有些人誤認一件事情,說雖然樂器的基音沒有那麼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樂器的基音就是該音最低的音,音只會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會有往下的音。這就像您將一根弦繃緊,弦的全長振動頻率就是基音,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五分之一…等弦長的振動就是泛音。基音與泛音的相加就是樂器的音色。換句話說,小提琴與長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低頻
從40Hz-80Hz這段頻率稱為低頻。這個頻段有什麼樂器呢?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縮號、低音單簧管、土巴號、法國號等。這個頻段就是構成渾厚低頻基礎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會將這個頻段誤以為是極低頻,因為它聽起來實在已經很低了。如果這個頻段的量感太少,豐潤澎湃的感覺一定沒有;而且會導致中高頻、高頻的突出,使得聲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聽。
中低頻
從80Hz-160Hz之間,我稱為中低頻。這個頻段是台灣音響迷最頭痛的一段,因為它是造成耳朵轟轟然的元兇。為什麼這個頻段特別容易有峰值呢?這與小房間的長、寬、高尺寸有關。大部份的人為了去除這段惱人的峰值,費盡心力吸收這個頻段,使耳朵不致於轟轟然。可惜,當您耳朵聽起來不致轟轟然時,下邊的低頻與上邊的中頻恐怕都已隨著中低頻的吸收而呈凹陷狀態,而使得聲音變瘦,缺乏豐潤感。更不幸的是大部份的人只因峰值消失而認為這種情形是對的。這就是許多人家裡聲音不夠豐潤的原因之一。這個頻段中的樂器包括了剛才低頻段中所提及的樂器。對了,定音鼓與男低音也要加上去。
中頻
從160Hz-1280Hz橫跨三個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間的頻率我稱為中頻。這個頻段幾乎把所有樂器、人聲都包含進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頻段。讀者們對樂器音域的最大誤解也發生在此處。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這個頻段,但一般人卻誤以為它很高;不要以為女高音音域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頻的上限而已。從上面的描述中,您一定也了解這段中頻在音響上是多麼重要了。只要這段頻率凹陷,聲音的表現馬上變瘦了。有時,這種瘦很容易被解釋為「假的凝聚」。我相信有非常多的音響迷都處於中頻凹陷的情況而不自知。這個頻段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從二音路喇叭的分頻點來分析。一般二音路喇叭的分頻點大多在2500Hz或3000Hz左右,也就是說,2500Hz以上由高音單體負責,2500Hz以下由中低音單體負責。這2500Hz約莫是1280Hz的二倍,也就是說,為了怕中低音單體在中頻極限處生太大的分頻點失真,設計師們統統把分頻點提高到中頻上限的二倍處,如此一來,最完美的中頻就可以由中低音單體發出。如果這種說法無誤,高音單體做什麼用呢?如果您曾經將耳朵貼近高音單體,您就聽到一片「嘶嘶」的聲,那就是大部份泛音所在。如果沒有高音單體發出嘶嘶的音,單用一個中低音單體來唱音樂,那必然是晦暗不堪的。當然,如果是三音路設計的喇叭,這段中頻絕大部份會被包含在中音單體中。
中高頻
從1280Hz-2560Hz稱為中高頻。這個頻段有什麼樂器呢?小提琴約有四分之一的較高音域在此,中提琴的上限、長笛、單簧管、雙簧管的高音域、短笛的一半較低音域、鈸、三角鐵等。請注意,小喇叭並不在此頻段域中。其實中高頻很容易辨認,只要弦樂群的高音域及木管的高音域都是中高頻。這個頻段很多人都會誤以為是高頻,因此請您特別留意。
高頻
從2560Hz-5120Hz這段頻域,我稱之為高頻。這段頻域對於樂器演奏而言,已經是很少有機會涉入了。因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鋼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餘樂器大多不會出現在這個頻段中。從喇叭的分頻點中,我們可以發現到這段頻域全部都出現在高音單體中。如我前面所言,當您將耳朵靠近高音單體時,您所聽到的不是樂器的聲音,而是一片嘶嘶聲。從高音單體的表現中,可以再度證明高音單體幾乎很少發出樂器或人聲的基音,它只是發出基音的高倍泛音而已。
極高頻
從5120Hz-20000Hz這麼寬的頻段,我稱之為極高頻。各位可以從高頻就已經很少有樂器出現的事實中,了解到極高頻所容納的儘是樂器與人聲的泛音。一般樂器的泛音大多是愈高處能量愈小,換句話說,高音單體要製造得很敏銳,能夠清楚的再生非常細微的音。從這裡,發生了一件困擾喇叭單體製造的事情,那就是要如何兩全其美?什麼是「兩全」?您有沒有想過,假若一個高音單體為了清楚再生所有細微的泛音,不顧一切的設計成很小的電流就能推動振膜,那麼同樣由這個高音單體所負責的大能量高頻與中頻極可能就會時常處於失真的狀態,因為這二個頻段的能量要比極高頻大太多了。這也是目前市面上許多喇叭極高頻很清楚,卻容易流於刺耳的原因之一。您還記不記得以前的Spentdor SP-1喇叭?它是三音路設計,那三音路呢?中低音單體、高音單體、超高音單體三路。那個超高音單體負責13000Hz以上的頻率。我記得當時有許多人都「不解」,為什麼SP-1有超高音單體,而聲音卻是那麼的柔呢?應該要很銳利才對呀!現在我想您該了解了吧!SP-1設計著眼點在於使高音單體不會失真,而又能再生極高頻。這就是SP-1聽起來很舒服,具有音樂性的原因之一。了解了高、中、低頻段的分段法之後,我們接著要討論量感之外的「控制力」。量感當然是指量的多寡,即是我們說的:高音比較多、低音比較少等。而控制力通常多指「對低頻段與高頻段」的控制力。有些器材低頻鬆散,有些則具有彈性。我們會說後者有低頻的控制力。有些器材能夠抓得住高頻,讓它不會飆得耳朵難受,我們說它高頻控制力佳。請注意,各頻段量感的多寡並不代表器材真正的好壞,器材之間量感多寡的相互搭配才是重要的。而控制力的好壞就可以說是器材本身的優、劣。
音響第四要:音場表現
「音場」到底是什麼?在美國,「Sound Field」與「Sound Stage」是二個名詞。「Sound Field」泛指整個聲音充塞的空間;「Sound Stage」特指舞台上樂隊的排列(包括寬、深、高、低)。在台灣,我們所謂的「音場」其實是指「Sound Stage」而言,因為無論是「聲音的舞台」或「音台」都無法讓人望文生義。至於「Sound Field」,我們早已用另外一個名詞代替,那就是「空間感」。因此,當我們提到「音場的形狀」時,就是指您的器材所再生的樂團排列形狀。由於受到頻率響應曲線分布不均勻以及喇叭指向性、房間聲波反射條件的影響,有些音場是內凹形的、有些是寬度大於深度的;有些是深度大於寬度的。有些音場形狀就是四四方方,沒有內凹的。這種聲音舞台不同形狀的再生,我稱為音場的形狀。最好的音場形狀當然要與錄音時的原樣符合。在此我要提出一個值得注意之處:現場演奏時的錄音,其樂團的排列是寬度大於深度的;但在錄音室中,往往為了音響效果,樂團的排列方式會改變,通常縱深會拉長,尤其是打擊樂器會放得更遠一些。如此一來,就不是我們在音樂廳中所見到的排列。 ,挑剔的讀者以及評論員們不可不察。
音場位置
除了「形狀」之外,音場還有「位置」的問題。這裡面包括音場的前、後、高、低。有些器材會使整個音場向聆聽者逼近;有些則後退。有些音場聽起來會覺得浮在半空中;有些則又像坐在音樂廳的二樓看舞台一般。會形成音場位置的原因很多,像喇叭的擺位與頻率響應的均勻與否皆為重大影響因素。一個理想的音場位置應該如何呢?低音提琴、大提琴的聲音應從較低的地方出來,小提琴的位置比低音提琴及大提琴高;如果錄音時樂團有前低後高的排列時,音場內也要有前低後高的模樣出現。像銅管就極有可能位置較高。至於整個音場的高度?常您坐著時兩眼平視的高度應該是音場的略低高度。換句話說,小提琴應該在視線以上,大提琴、低音提琴應在視線下。銅管至少要與小提琴等高或更高。至於音場的前、後位置應該在那裡?應該在「喇叭前沿一線」開始往後延伸。當然,這種最理想的音場位置不容易求得,因為它與聆聽軟體也有極大的關係。通常,從喇叭後沿一線往後延伸比較容易求得,不過,不能「後縮」得太多。
音場的寬度
常常聽到發燒友誇口:「我的音場不只超出喇叭、寬抵二側牆,甚至破牆而出。」這句話在外行人聽來,簡直是天方夜譚。在我聽來,則僅是有點誇張而已。我想許多音響迷都有這種經驗,不必我再多費唇舌。一般而言,音場的寬度可以寬抵側牆。至於破牆而出,那恐怕就要靠一點想像力了。至少,以我而言,我要「用眼睛能夠看得到」音場在那裡才算數,牆外的東西我看不到,我不能肯定它在那裡。所以,我的音場寬度其實在只在我的牆壁之內而已。
音場的深度
這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深度感」,現在我把它歸於音場的深度。為什麼不像以前一樣,將它與層次感、定位感並列呢?因為層次與定位談的不是音場,而深度感卻仍屬音場的範圍之中,所以,我將它改成「音場的深度」而不以「深度感」稱之。與「音場的寬度」一樣,許多人會說他家音場深度早已破牆而出,深到對街。這當然也僅是滿足自己的形容詞而己。真正的「音場深度」指的是音場中最前一線樂器與最後一線樂器的距離。換句話說,它極可能是指小提琴與大鼓、定音鼓之間的距離。「寬到隔鄰、深過對街」這應該是包含在後面說的「空間感」中。有些器材或環境由於中低頻或低頻過多,因此大鼓與定音鼓的位置會前沖,此時,音場的深度當然很差。另有一例,有些音場的位置向後縮,結果被誤以為音場的深度很好,那是錯誤的。我相信,您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間的距離」這句話就不會錯了。
音響第五要: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
所謂聲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與一公斤鐵塊一般,鐵塊的密度當然要大得多。因此雖然二者重量相同,不過鐵塊給予人的重量感就要大得多。聲音密度大聽起來是什麼感受呢?弦樂有黏滯感、管樂厚而飽滿、打擊樂器敲起來都會有空氣振動的感覺。所有的樂器與人聲都應具有重量感。不過,大部份的音響迷都得不到很好的聲音密度與重量感。這種感覺我推測與供電的充足及中頻段、低頻段的飽滿有關。聲音的密度與重量感好有什麼好處呢?讓樂器與人聲聽起來更穩更紮實更像真的。
音響第六要:透明感
透明感幾乎是一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名詞。有些器材聽起來澄澈無比,有些則像蒙上一層霧般,只要是有換機經驗的人一定就有這種感覺。透明感是「音響二十要」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如果透明感不佳的話,連帶也會影響對其餘各項的判定。最好的透明感是柔和的,聽起來耳朵不會疲勞;較差的透明感像是傷眼的陽光,雖然看得清楚,但很傷神。大部份的音響器材無法達到既清楚又柔和的透明程度,而只能單單表現清楚而已。如果能夠達到「清楚又柔和」,那麼該件器材的價值恐怕也不低了。
音響第七要:層次感
層次感很容易了解,它是指樂器由前往後一排排的間隔能否清楚再生。以電視而言,深灰與黑能夠分辨出來的話就是有層次感。音響亦然,樂團的排列不會混在一起就是有好的層次感。更甚者,我們要聽到樂器與樂器之間的空間,這樣才會有最好的層次感。
音響第八要:定位感
顧名思義,定位感就是將位置「定在那裡」。聚焦不準定位感就差,結像力不佳定位感就不行,器材的相位失真也會導至定位的漂移;甚至空間中直接音與反射音的比例不佳(一般指高頻反射太強)也會導至定位不準。舉一個例子:夏天很熱時,柏油路上會冒氣。此時如果您走在路上,就會覺得物體的影像會飄。這就像我們音場內樂器定位會飄移的情形。如果您有散光而忘了戴眼鏡,那也是定位感不好的具體表現。總之,定位感不佳可能由許多原因造成,我們不管它是怎麼形成的,我們要求的是樂器或人聲要浮凸而清楚的「定」在那裡,不該動的時候就不要動,不該亂的時候就不能亂。
音響第九要:活生感
所謂活生感可以說是暫態反應、速度感、強弱對比的另一面。它讓您聽起音樂來很活潑,不會死氣沈沈的。這是音樂好聽與否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好像一個卓越的指揮家能把音樂指揮得充滿生氣;而蹩腳的指揮往往將音樂弄得死氣沈沈的。這就是音樂的活生感。
音響第十要:結像力與形體感
顧名思義,結像力就是將虛無飄渺的的音像凝結成實體的能力;換句話說,也就是讓人聲或樂器的形體展現出立體感的能力。在以前,我把它歸入「形體感」中。後來我仔細思考過,認為用結像力能包容更完整的意思,所以現在將之改為結像力與形體感。結像力好的音響器材會讓音像更浮凸,更具有立體感。也就是我常說的音像輪廓的陰影更清楚。
音響第十一要:解析力
這個名詞最容最懂,玩過相機的人都知道鏡頭解析力好壞的差距;看電視的人也知道自己的電視能把一片黑色的頭髮解析得絲毫不混就是解析力好的表現。好的音響器材,即使再細微、再複雜的東西都能清楚的表達出來,這就是解析力。其實,細節多與暗部層次清楚也是解析力產生的結果,這就好像空間感也可合併入音場來講一樣。但是解析力並不能代表所有的細節再生與層次感。例如由前往後一排排的層次感就不是全由解析力造成的;再者,如果真的將層次感併入解析力,那就無法對單項的名詞做明確的解釋。因此,我在此都儘可能分開來說,讀者們只要知道「音響二十要」之間彼此都有難以分割的關係就可以了。一般而言,如果細微的變化(低電平時)都能表現得很清楚,那麼這件器材的解析力當然很好。既然有低電平時的解析力,那麼有沒有高電平時的解析力呢?當然有!在極端爆棚時能將所有東西解析得很清楚,那就是高電平的解析力。
音響第十二要:速度感與暫態反應
其實,速度感就是暫態反應的結果,也是器材上升時間與迴轉率的具體表現。老外通常會將這項說成是暫態反應而不說速度感。不過,台灣習慣的用語是速度感。對於老中而言,速度感要比暫態反應更容易了解。基本上,這二個名詞都是指器材各項反應的快慢而言。我想,在此就不必多做解釋了。
音響第十三要:強弱對比與動態對比
強弱對比也可以說 是老外所說的動態對比,也就是大聲與小聲之間的對比。一般而言,強弱對比也可以分為「對比強大」的強弱對比與「對比極小」的強弱對比。我們常說古典音樂的動態很大就是指它最大聲與最小聲的對比很大;而搖滾樂雖然大聲,但是它大小聲的起伏並不大,所以我們說它雖然大聲,但是動態對比並不大。什麼是對比極小的動態對比呢?也就是強弱很接近的細微對比。這種細微的強弱對比就像水波蕩漾般,遠遠看好像不動,近看才知道它是一直細微的在波動。強弱對比用最淺顯的說法應該是這樣的:極大的強弱對比是拍打岩岸的海浪;極小的強弱對比就是清風吹拂下的湖水波動。
音響第十四要:樂器與人聲的大小比例
到底樂器的線條、形體要多大才算對?到底人聲要一縷如鏈?還是要豐潤有肉?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音響迷。理想主義者認為應該按實際樂團大小比例縮小放入家中聆聽室。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當鋼琴與小提琴在演奏奏鳴曲時,鋼琴的形體不知道要超過小提琴多少倍(音量亦然)。如果在錄音時不增加小提琴的音量,小提琴往往被鋼琴掩沒(現場音樂會往往就是如此)。所以在錄音時,錄音師都會刻意平衡一下小提琴的音量。再來說到整個管弦樂團與小提琴做協奏演出時,如果完全按比例縮小,那麼小提琴的音應該要細小得不能再細小,而不是我們在CD上所聽到的那麼清楚、強勁。所以,正確的「樂器與人聲大小比例」不是一味的照章縮小,而是按照合理的音樂要作大小比例。樂器如此,人聲亦然。其實,樂器與人聲的大小比例最值得注意的不是比例縮小與否的問題,而是因為頻率響應曲線扭曲所造成的誤解。例如您的房間在100Hz左右有嚴重峰值的話,定音鼓敲起來一定會特別的大、特別有勁;大提琴、低音提琴亦然。這才是真正錯誤的比例。所以,在評寫「樂器與人聲的大小比例」時,應該特別注意頻率響應曲線扭曲所造成的影響。
音響第十五要:樂器與人聲的質感、空氣感
「質感」這個名詞相當抽象,我們常說這傢俱的木頭質感很好、這套真皮沙發的質感很好;或這個大理石的質感很好。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了解,所謂「質感」京是指該物體「材質的本性」。不過,我們在此說的並不是音質的那個質感,而是樂器演奏、打擊接觸那一剎那動作所發生的質感。因此,當我們在說:「小提琴的擦弦質感很好」,就意謂著「它錄得很像小提琴」。當我們說:「鈸的敲擊質感很好」,也就是說「它敲起來像真的」。反過來說,當我們認為「小提琴擦弦質感不夠」時說的就是「它不像真的」。由此,我們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所謂質感也就是指「傳真度」。雷射唱盤剛推出時,大家都覺得小提琴的聲音不像,就是指它的擦弦質感不像。而「形體感」則更容易了解,當我們聽單簧管吹奏時,我們說它的形體感真好,那也是「傳真度」的一種。總之,質感與形體感皆是「傳真與否」的代名詞。至於「空氣感」又是什麼呢?當我們在形容拉奏、敲擊鍵盤樂器時,我們用的是「某某樂器的質感很好」。可是,當我們在形容管樂器時,我們通常不用「質感」二字,而用「空氣感」,也就是說吹氣的感覺。說得更清楚些,「空氣感」是指聲波振動的感覺,而質感大部分是「接觸」後剎那的感覺。當然,弦樂群除了拉奏時的擦弦質感外,它同時還有弦樂空氣中產生的「空氣感」。
音響十六要:細節再生
細節大概是泛指樂器的細節、堂音的細微再生與錄音空間中所有的雜音。一件音響器材細節再生的多寡很容易經由AB Test 比較出來。為什麼有些器材所再生的細節較多呢?我想這與低失真、高訊噪比、高靈敏度、解析力、透明感等都有關。細節少的器材聽起來平板乏味:細節多的器材起來趣味盎然。一件優秀的音響器材,其細節的再生當然是豐富無比的。
音響第十七要:空間感
我常常說,如果一套音響系統(包括器材與空間)能夠「使音場浮出來」,那麼它一定也「可以看到」空間感。請注意,我是用「看到」而非「聽到」。真正表現好的音場與空間感絕對是可以「看到」的,而非僅「聽到」而已。什麼是空間感?那就是錄音場所的三度空間實體大小。要能夠將空間感完全表現出來,絕佳的細節再生是絕對需要的,尤其是「堂音」的再生。我甚至可以說,如果聽不到完整的堂音,那麼「空間感」也無法完整的再生出來。什麼又是「堂音」?堂音與「殘響」往往又被混淆不清。大部份人誤認「堂音」就是「殘響」。其實,這是二種不同的東西。堂音的英文是Ambience,殘響的英文是Reverberation。Ambience原意是指周圍、環境或氣氛,後來被引申為音樂廳中的堂音。從「氣氛」二字,我們就可了解它是指包圍在我們周圍的音樂細節。除了感性的意義之外,Ambience另有一個理性的解釋,那是狹隘的指傳入耳朵的第一次反射音。換句話說藉由第一次反射音與真接音的時間延遲,我們可以「感受到」音樂廳空間的大小。因此,如果我們無法在軟體中聽到堂音的話,我們便無法「看到」空間感?「殘響」在一般的解釋中,當然也可以說是反射音。但是,殘響有一個更嚴苛的時間定義,那就是指一個猝發音發生之後,聲音的能量衰減到原來的百萬分之一(60dB)的時間長度。換句話說,通常我們會說:「這個音樂廳的殘響真豐富、真美」,而應該說殘響較長較短。反過來說,我們也不應該說:「這個音樂廳的堂音太短」,而應該說:「這個音樂廳的堂音真豐富、真自然」。
音響第十八要:整體平衡性
每件音響器材都和指揮在控制樂團一樣,應該求得一個整體的平衡性。這就好比一個樂團中,人人皆是獨奏的高手,但是每一個人都想出鋒頭,不聽指揮的詮釋,如此一來雖然個別演奏水準高,但是樂團的整體平衡性一定很差。這樣就不是一個好樂團。同理,一件音響器材的前述十七項要素都非常好,但是如果無法把這十七項要素做一個精妙的平衡,那麼也一定不耐久聽。此時,不管解析力再高、強弱對比再好也沒有用。關於這項,我們無法用尺度去度量出來,要分辨整體平衡性就像多聽音樂會才能分辨樂團好壞一般,祗有靠自己豐富的聆聽經驗來判斷了。除此之外,整體平衡性說的還有高、中、低頻段的適當量感分配。例如我們所說的低頻基礎要好就是其中之一。所謂低頻基礎就是低頻段在整個音樂里造成的穩固、穩定的狀態。大部份的音樂迷都希望音樂是很厚實、豐潤的,而不希望高頻多過中頻、低頻,而造成頭重腳輕的情況。這種合理的高、中、低頻段量感也就是我所說旳整體平衡性。整體平衡性好的器材聽起來就會耐聽,這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音樂性。在此順帶一句,當您在做喇叭擺位時,首先要得到的就是整體的平衡性。千萬不要為了音場表現,而犧牲了雄厚的中頻與低頻。我的意思是:如果您的喇叭離牆太遠時低頻會不足,那麼就應該讓喇叭靠牆擺。
音響第十九要:器材個性
每件音響器材都和人一般,有著自己的個性。有些器材聽起來像紳士,有些像火爆浪子;有些溫柔得像淑女,有些又熱情得像卡門。由於個性不同,因此,在搭配上也就必須如婚姻大事一樣,慎重其事。二件火爆脾氣的器材配在一起一定讓您難以消受。反之,二件溫吞水、慢郎中配在一起也要急死您。所以,器材個性的認知絕對是必要的。在此我必須鄭重的告訴讀者們,根據我長期試聽音響器材的經驗,我認為器材本身個性上的差異要大過各器材之間真正品質的差異。也就是說,一般讀者們所認為的器材好壞往往可能是不同個性搭配下所產生的個人好惡而以,真正器材的好壞往往被個性所掩蓋。因此,深入的了解器材的個性是有其絕對的必要性。如果您不了解器材個性,當然也就無法做合適的搭配。這樣一來,聲音要好聽就難了。
音響第二十要:搭配上的推薦
這「第二十要」是特別為評論員而寫的。一個負責任的音響器材評論員應該就他自己豐富的經驗,向讀者推薦適合的搭配組合,否則,讀者枉費看了前十九要,卻因自己缺乏其他器材的個性資料或搭配經驗,到頭來仍然不知該項被評器材到底要如何搭配周邊器材。對於評論員而言,這是為德不卒。所以,當您寫完十九項要素之後,一定不要忘了,為讀者推薦適合的搭配組合。我再次強調,不當的器材搭配往往比器材本身的好壞影響更大。不僅是一般音響迷,就是連音響評論員也經常會因為不當的搭配而誤解了器材本身的真正能力,這是很遺憾的事。其實,任何一位評論員只要聽得愈多,就愈不敢為一件器做黑與白、好與壞的二極化評語。因為在這二極之間往往還存在著許多可能性。所以,聽得愈少的人愈肯定二極化的答案。這就好像小孩子在看電影時最喜歡問大人:爸爸!那些是好人?那些是壞人?為了減少犯錯的機會,評論員在聆聽器材時一定要先做多方的搭配,然後再將自己的搭配推薦告訴讀者。既然你邀請了我,我當然要回答你的問題
這個問題我中午看到了,今天下午在公司我在想怎麼回答你這個問題羅列一堆數據,一大堆參數,等我回來打開電腦,發現各位回答的都很好啊,我一個做與聲音有關的人,都回答不出這麼詳細。
那我就矯情一回,說說情懷吧。
我記得我的第一個播放器是愛華的一個磁帶機,聽過愛華的應該都知道,愛華當年是索尼出什麼他仿什麼,從耳機到機子一概都仿。我把一盤凱麗金的合集塞了進去,按下播放鍵,我彷彿聽見了天籟。比我家那套老式的雙卡唱盤機好了太多。那年是1997年。
12歲那年我周圍的同學有了CD機,當時覺得好高科技啊,平時在家裡看的盤都能放到身上聽了。當時還沒黑科技這個詞兒,如果有,我一定給CD隨身聽。終於有一天,我鼓起勇氣開口向那個有CD機而平時不常說話的同學借來聽了一下。我現在還記得,那首歌是羽泉的《彩虹》。而那個有CD的同學,現在是我的好朋友,鐵哥們兒。
時間一轉,來到了高一,同學們都買了超薄的隨身聽,塞卡帶的,松下的,帶線控的。而虛榮心讓我向家裡開口要了這個東西,那東西標價333,加電池378。至今還躺在我的柜子里。那是我媽當時一個月的工資。我也記得那晚我那個不爭氣的爸跟我媽說公司賬上只有3000塊錢了。
高二,分了班,我和身邊的那個女同桌。他是我高中的第一個女同桌。一個禮拜我甚至不敢看她。
後來,我問她為啥給我的放那首歌,她說你不是哼了一個禮拜么。她到現在也不知道其實那一個禮拜我自己都不知道哼的啥。而從那個mp3上的十塊錢的耳機傳出來的聲音真的好到爆,可是再也聽不到了。
而我現在會覺得今年4月12號公司那對兒力素PS15放出來的那首《暖暖的幸福》是多麼的美妙。那首歌是我和我老婆一起錄的。
題主,對不起,讓你看了一堆拙劣的文字,和一個完全跟題目沒關係的答案。但我現在真心覺得。心裡快樂,什麼聲音都是美麗的。辨別音質一般不是先看音源好壞,是不是無損,而是首先從後端也就是耳機 音響分辨然後再對比前端,最後才是音源。
你拿個地攤耳機接萬元台機聽sacd也依舊是地攤聲音今兒在知乎日報上看到這個帖子,就立馬打開電腦過來看帖子。看完了所有的答案, @朴冉 大神是用其在錄音室的音樂頻響去解釋了音樂在其無損和壓縮過的音樂做對比。我就來補充一點,耳機的知識吧。
對於一個真的耳機來說,先主要的就是其三頻的均衡。然後才是聲場等等。
就如同 @堂主 說的,看一個耳機的好壞是需要看
- 頻率響應
- 阻抗和相位
- 總諧波失真和雜訊
- 脈衝響應
- 隔音
- 30Hz方波(注1)
- 300Hz方波
基本我們在設計一個耳機的時候第一個是根據其ID 和其想要得到的頻響曲線去做最基本的測試。或者通過某些專業軟體去測試其腔體大小。
這個比較複雜,以我的語文水平估計得寫上一個月才能完全寫好。
我就說幾個點吧。
對於一個好的耳機,在其極低頻20赫茲-100赫茲 對於其低頻的空間有著非常大的變化,但是這個點,如果用其理論上來說人耳是聽不出來的,但是我們還是都能聽得出來。
如果您聽到一個耳塞 齒音非常明顯那麼他們在3.7K-4K的位置上的曲線必然是一個高谷點。
很多知友也說到越好的耳機,音樂在其中低高頻上,能很好的在其空間上的,而不是像幾塊錢的耳機,在很多手機配套送的耳機上面那些動圈單體就值幾毛錢,有的甚至是幾分錢,他們的振膜也只需要能出聲音,而沒有去用到紙膜。(相比蘋果這點至少還是個紙膜,但是調音太大眾化了)你們說怎麼去讓他體現空間感,於是只能加大音量。。。= =! 當然其實在一個動圈單體上能做到的三頻很出色的也只有森海塞爾。的確是膜拜,他的頻響曲線也是很變態,而且低頻和高頻都非常高,人聲不是很突出,但是空間感非常棒,聽古典那是杠杠的。 @朴冉 用的是SE535 人聲和高頻都非常不錯,因為用的就是婁氏的動鐵單元,這個發音的單元和動圈單元完全沒有可比性,因為根本不是一樣的發聲原理,在我們已知的6mm-13mm的動圈單元裡面很少能在其中頻聲音和高頻的延展性和其對比。 (當然這東西沒有誰好誰差,這些東西不是一句話能說得完的,就比如森海那動圈單元,單價也不便宜。)但是動鐵的低頻一直不行。 三頻的空間感現在越來越多的是用的多單元的。(森海除外) 因為在一個動圈單元里,就算頻響,那些多麼的美麗,但是在聽複雜的聲音的時候,越容易丟失一些聲音。試想一下,低頻和高頻的振膜震彈速度不是一樣的,但是又要在一個動圈上完成,這無疑是非常難得。 當然我現在說的都是在小單體。而不是大耳機的大單體上。
哎,太多了。無法一次說完。
有啥疑問,有啥吐槽就留言吧。我會慢慢回復。
另外所有的頻響這些都不能代表一個耳機的好壞,這裡面還得對自己胃口!
另外想說的是, @野合菌 用的是BOSS耳機。 what?? boss?? 不是賣衣服的嗎? 是bose的主動降噪耳機吧。 那個BOSE的主動降噪耳機用的是FB+FF的降噪方式,就是耳塞裡面還有一個麥克風接受外面的噪音,然後通過PCB發射一個頻段到耳塞裡面做相位抵消。但是這樣一定會影響其耳塞的聲場,聲場要麼受到擠壓,要麼就變得很不真實。。
所以求您用點音樂耳塞聽歌曲吧。 另外BOSE他們的音響也不咋樣。
或者我這無償借幾條SE846 IE800 K3003 金夜壺給您老人家聽聽。
贊同感謝目前最高票 @朴冉 的回答,但 @野合菌 的回答我覺得不無道理。
所以這裡先說我對於上面兩派觀點的看法。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聽音樂的情景問題。
你要說聽音樂,或者說欣賞音樂,就一定需要一個好耳機么?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每周的《我是歌手》,我用根本連HIFI的邊都沾不到的電視機看,同樣可以聽出歌手的唱功好壞,作曲水平,編曲水平。
有時候,優秀的作曲甚至連聲音都不用發出,一排五線譜,你在心裡哼一遍,就已經知道了這是優秀的曲子了。
這難道不是欣賞音樂么?當然是。
但是因為不用好耳機就可以欣賞音樂所以就否定好耳機的意義,當然也是錯誤的。
我有一個觀點,實際上燒耳機的過程,有時候更多地也是燒耳朵的過程。
連編曲為何物都不知道的人,我想大概是永遠無法理解耳機燒口中的「解析力」這個詞的。
正因為我們聽歌的時候不只是聽的一個歌手在那裡咿咿呀呀地唱,我們聽的還是背後的鼓,貝斯,吉他,鍵盤,還有其他管弦樂,甚至現代編曲里用到的一些自然界採樣的聲音,所以我們在專心聽音樂的時候是只能做聽音樂這一件事的。是需要一個好耳機的。
欣賞器材,也是欣賞音樂的一部分。
我有更好的價值數千的耳機,但是我在打遊戲的時候用來聽一點bgm或者用來跟朋友交流的耳機同樣是earpods,我覺得取戴比較方便。因為我在打遊戲而不是專註聽音樂的時候,我也不覺得earpods和im03有多大差別。
打遊戲的時候聽的那些歌,也確實是被我大腦被動過濾成了簡單的幾句旋律和歌詞而已。不過是聽到「白龍馬,蹄兒朝西~」,我的蓋倫就開始Ctrl+3跳舞而已。
===============以下為回答題主的問題===============
我燒耳機兩三年以來,我所理解的音質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音色。
這部分是我不清楚如何用語言去表達的。但好的耳機,女聲就向是趴在你耳朵邊上對你輕輕唱一樣。音色也要柔和得多。所謂的女毒大概就是這種。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高音延展很開,低音下潛很深。
另一部分是解析,包括聲場這類。
這部分是對於混音之後,各個音軌的還原。
這就像是庖丁解牛,好的耳機所表現出的音樂,各個發聲的單元各歸其位,彷彿身臨其境。你可以很輕易地從這樣一組聲音的大合唱中抓住你想要聽的聲音。而差的耳機則好像一鍋亂燉,你很難從中抓住你想聽到的聲音信息,或者說即使你把聲音開到很大,所抓住的聲音也很不幹凈,感覺跟其他亂七八糟的聲音混在一起。
至於如何鍛煉自己辨別音質的能力,這兩部分也是分開的。
第一部分的感受主要靠多聽,聽的器材多了自然就開始建立自己的聽音觀了,什麼樣的聲音是美的。
第二部分我覺得則更多地靠自己對音樂知識的了解,多去了解一下相關的音樂製作過程,單獨把現代編曲經常用到的樂器拿出來聽一聽,對你更好地聽音樂會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推薦一個我到目前為止見過的最適合入門級燒友了解HIFI的回答:
第一次聽好耳機對你帶來的震撼有多大?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另外還有一組我個人覺得還不錯的音質對比材料:
高解析度音頻 索尼 Sony 官方網站
大法的HI-RES AUDIO介紹網站,下面有兩組音頻材料並且有相應的對比指南。
主觀評價
去看:音響二十要
基本上它解釋了所有跟主觀音質評價有關的東西。
——————————————————————
客觀評價可以參考耳機專業網站 InnerFidelity 上的圖表。
他們測試了相當一部分主流耳機,並且用七張圖表來呈現這些指標數據,分別是:
- 頻率響應(越寬、越平,就越好)
- 阻抗和相位(阻抗決定了和放大器匹配的情況,相位決定了空間感和實體感)
- 總諧波失真和雜訊(失真決定了……失真,雜訊決定了動態範圍)
- 脈衝響應(決定了瞬態反應能力)
- 隔音
- 30Hz方波(參考注1)
- 300Hz方波
通過這七張圖表,熟悉指標意義的人,可以直接讀出一副耳機的聲音特點。
下面放兩張測試圖表,大家對比一下看看。
HD800:http://www.innerfidelity.com/images/SennheiserHD800.pdf
Solo 2014:http://www.innerfidelity.com/images/BeatsSoloII2014.pdf
全部測試耳機列表:Headphone Data Sheet Downloads
注1:方波響應測試的說明:Inner Fidelity英文原地址,網友中文翻譯 談談耳機客觀測試中的方波響應(上)、(下)。
看了一眼@野合菌的答案,一瞬間覺得很奇怪,怎麼會對在聽覺上追求高保真高質量回放的人存在這麼大的偏見…
單從耳朵是個fft說起,很明顯接收到的聲音fft後,除了那個極限頻率外,還有諧波成分呀。簡單點說,就是廉價回放設備不能忠實還原錄製現場應有的頻率成分,有些人就受不了鼓點聽起來沒彈性,像敲木頭。而且一旦曾聽過現場或者好的回放設備再聽次的,就不是潛意識腦補的事了,都想主動腦補了。
人人都想追求事物的完美和自己的喜好,黑白電視都能看,人為什麼還都追求什麼4K幾基色的?電視台為什麼都開始提供高清信號?都腦補不就完了?1塊錢一袋的醬油主要味道也是鹹的,為什麼還有人買幾十塊錢一瓶的?別說耳機這個還是有人能分得出好賴,大閘蟹跟普通螃蟹全國能找出多少個能一吃就吃出來的,不照樣瘋搶大閘蟹。
問題該回答的回答,允許存在不同意見,但自己不在乎的事物就一口咬定別人在乎的都是浪費生命錢財就不好了。或許不在乎的那些人里,的確存在部分人不是腦補得好,而是根本耳朵解析度跟不上,聽不出區別。
野合菌答案不成立,用差耳機你會聽不見一些樂器的存在的,難到樂器消失了也可以腦補?
除去耳機(音箱)系統回放素質足夠、且你比較熟悉的前提下好音質是可聞的。
最近耳機大家壇就做過所謂的金耳朵試驗,真的有人準確地辨別出所有320k和無損文件。
本人也給自己做過幾次試驗,聽無損和轉換而成的320k聲音。我的靜電耳機系統聽了有三年了,usb的xmos輸出,辨認率大概有7、8成。
我個人的感覺是:古典音樂比流行音樂容易辨別,動態大的音樂比小編製容易辨別,細節豐富的音樂比簡單的音樂容易辨別。
個人的經驗是聽低頻質量。
低頻這個概念有地複雜,不僅是動詞大慈的低音。樂器的泛音,定位的感覺,整個音樂的聲場表現(我說的是古典)真的是可辨的。當然:很難聽得出來。
當然,影響音質的很重要一點是錄音質量。好多流行歌錄音質量真是差。碼率高你也聽不出來!
雖然自己一直是下無損,但其實無損主要代表的還是一種品位、一種心理需求吧。
實在聽不出來別勉強自己,這事兒不丟人。。。
見到說說,音質是保真程度,是測試出來的。目前人類的科技,耳機的保真程度是比較弱的。
樓上有技術指標圖,樓主可以對比下音源的。
人的聽力差異,別人耳朵中的好耳機未必你聽著好,選自己聽著順耳的。
審美不同,一種聲音別人喜歡你未必喜歡。
別看價錢,盲聽挑你的耳機,40萬的大奧未必比90元的px100更適合你。教你一個簡單的方法,簡單粗暴。
嘗試分辨背景音樂中的樂器類型,越能清晰的分辨出來各種樂器類型,各種樂器聲音越接近真實的音質越好。
這個方法有局限性,有些處理過的音樂聽不出來,不過對入門來說足夠用了,慢慢聽多了自然知道怎麼分辨了。
-----------
題主都說自己是小白了,就別跟他說這些參數了,直接告訴方法就行,入門最重要的就是興趣,一上來弄一大堆參數不把人嚇跑才怪,我這個方法到後來都知道是說的聲場還有分離度,但是剛接觸這些的誰知道這倆術語是啥,告訴分辨的方法就行,有了興趣自己鑽研學習速度很快的。
1第一耳驚艷(有些歌一聽就感動,我會用這些歌試);2長時間無意識聽,停下來,反應一下「好聽嗎?」,無意識是最好的鑒賞狀態。
我想說:天生的東西切忌「專業」。順其自然,求之不得求不得,不要鑽牛角尖。
最近我要做一個講座,就是講這個話題的。直接的說下我的結論。
1、好音質絕對是能聽出來的,只是不一定是每個人從每一首歌隨便停下聽下就能聽出來的。
2、舉個例子,如果聽不出來你真的覺得那些codec學者和聲學研究者是扯了一個天大的謊言?還扯了近半個世紀?
3、最有效聽的方法是找些好設備,長時間聽好音質,然後某一天忽然降下來你看看你能感受出來不。
4、實在聽不出來也正常,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某些事情的平均水平的,比如平均工資。實在努力了聽不到也很正常。或許你對其他事情更敏感一些。
5、謝謝,歡迎一起探討,
搞套好設備聽個大半年,然後回去聽普通的,一耳朵區 別
先擺出我的結論:世間上並沒有木耳,只是因為沒聽過才會自認木耳。
如何叫沒吃過海鮮的人描繪出海鮮的味道?
去試聽一下高檔器材,感受一下什麼叫「海鮮」,就可以鑒別音質好壞了。
影響音質的因素有三:播放器、音源和播音設備。
1.如何鑒別音源:
可以明顯聽出區別的:32k以下碼率的音樂;
可以清楚感受得到的:128k和320k的音樂;
可以模糊感受得到的:320k和無損。
2.如何鑒別播放器:
可以明顯聽得出來區別的:低價位(1000元以下)的手機和低價位(100-300元)的mp3;
可以從底噪,推力方面有區別的:中檔價位(1000-3000)的手機和非音質主打的手機,例如三星,索尼,魅族,蘋果等。這些手機音質幾乎只有有否底噪,推力大小等的區別。
可以從音染,風格,解析力上來區別的:各種國產方磚和中高端(1000-10000元)音樂播放器。
3.如何鑒別耳機
明顯聽得出區別:20元以下地攤貨;
可以聽得出區別:非傳統耳機廠商500元以下的耳機和傳統耳機廠300元以下的耳機;
應該可以聽到區別:非傳統耳機廠的高端耳機和傳統廠的600元以下的耳機;
區別不大:同一廠商500-1500元的耳機。
可以從各方面聽到區別的:耳機廠暢銷的高端耳機。發燒級設備有B格?你買森海賽爾,AKG,拜亞動力,除了你自己,有多少人認識那個logo,何況還有百來塊的低端。幾十塊錢的地攤,外形比這些國際品牌還要狂拽炫酷屌炸天。10塊錢的耳機和100塊的有沒有區別,一般人聽不聽的出來?我可以明確地回答你,有,聽的出來。100塊和1000塊的呢?明確回答你,有。1000和10000的呢?明確地回答你,對不起,我還沒機會聽到。我不懂音樂,不懂藝術,不懂耳朵。這個問題要說我可以說一大堆,對於想購買好耳機的同學。我個人真的建議你買一副。不用太貴,百來塊,你會爽很多。不用聽無損音源,你聽普通MP3也會有區別。你會感受到低音在敲打你的耳朵,明星在為你唱歌。你說我裝B我也不介意,誰用誰知道。
打了這麼多字發現離題,題主的問題是如何辨別好音質,那麼我表示我不清楚。我的設備很低端,也有無損音源,我用我百來塊的耳機在電腦上聽,一首20M的ape,和一首4M的mp3,給我的感覺是,很多細節被保留下來了。如果你喜歡一個人帶上耳機,靜靜享受時光,我相信你還是能感受到的。我不是什麼發燒友,一副耳機用好幾年了,無損音源偶爾動一下,聽在線電台,聽酷狗,都表現的不錯。千萬別買差耳機,真的就聽個響。千萬別買好耳機,除非你是土豪。幾百塊的完全算不上什麼好耳機,只能算的上是耳機。
————————————分割線————————————
一定要補充的一點,好的設備,對你的耳朵好,先甭管什麼聽不聽的出好壞。少年你若一天要掛個十幾個小時耳機,真的別買太差的耳機,保護好你的耳朵吧。如果你真的一天掛十幾個小時耳機,那幾百萬的耳機也救不了你。總而言之,哪怕為了耳朵,也請買一副稍微好一點,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耳機。比如iPhone5的自帶耳機,戴著真的蠻舒服。
沒有學通信的來回答下么? 數字採樣導致的量化雜訊,壓縮編碼導致的細節丟失,不同器件的頻率響應決定的整個系統的響應,這都是通信原理裡面講的東西啊。
推薦閱讀:
※什麼是人頭錄音?
※一個揚聲器裡面的一個單元,是如何同時播放音頻的多種聲音的?
※如何選購適合自己的耳機?
※蘋果耳機插到電腦上完美去掉演唱保留伴奏如何辦到的?
※一千元買魔聲 Beats Solo,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