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的評價魯迅?

功與過 是非對錯 面對大事的態度及做法


魯迅編《朝花夕拾》的那一年,四十六歲的他正好踩在人生的一條中位線上:九年前,他在純文學雜誌上發表了一個日記體短篇,講了一個狂人的故事,一炮打響,成為當紅作家;九年後,他在上海死於肺結核,主治的是一個日本大夫。是年他在職場兩次失利,先後從廈門大學和中山大學這兩所一類高校離職,這位十年前的工作循規蹈矩、生活夜不外出的教育部小科長,一個契訶夫筆下套中人那樣的小角色,居然與兩所大所的管理層鬧翻,摔飯碗,捲鋪蓋,走了人。這與那場一樹梨花壓海棠式的黃昏戀有關係,洛麗塔是二十九歲的高大壯實的許廣平。基於天秤座特有的處理情感的隱晦方式,他為了表現自己的勇猛精進,搞歷史和古文的顧頡剛被當成了假想敵,然後變成真正的敵人,再加上戀愛中人的圖表現和侍寵而驕虛榮心理,魯迅自以為憤然地辭去教職,然後於廣州白雲樓整理文章,並且開始與許廣平過上性福生活。就是在這種職場失意情場得意的情況下,魯迅編定了《朝花夕拾》,並寫了一個長篇大論的後記。

  魯迅在前言中說:書桌上一盆水橫枝,是我先前沒有見過的:就是一段樹,只要浸在水中,枝葉青蔥得可愛,看看綠葉,編編舊稿,總算也在做一點事。我看不上盆景寫作這種自我告白,在圖書營銷和文學評論的意義之外,我倒是相當喜歡身體寫作,下半身寫作,妓女寫作,胸口寫作,這些人人過街喊打的詞兒,它們透露了一種不檢點的隨意散漫的寫作狀態,我認為,只有這樣的混亂,才能與精神的苦悶有效匹配。比如凱魯亞克的馬桶寫作,瘋狂地寫作《在路上》的時候,他患有嚴重痢疾,比如巴勒斯的毒品寫作,這位吸毒者寫的也多是癮君子和毒販子,比如熱內的監獄寫作:我叫熱內,一個流浪漢,一個在監獄中寫作的人。總之,寫作是粗人乾的事情,太精緻的人,幹起來總覺得不太像樣子,有女作家說衣服穿的不對不寫,有老一輩說不用電腦寫,聽起來很個性,但總覺得是有些造作,特別是拿出來津津樂道的時候。所以我得把當時魯迅的形象更客觀地修正如下:一個腿毛飄飄的小矮個,黑瘦近視,身形單薄,卻又肚滿腸肥,非常不像樣子,在廣州五至七月的躁熱下,穿著條大短褲,腦門流汗,鏡框下滑,加上小小慾望不時泛起,寫作中途,又免不了書房卧室來回亂竄。

  《朝花夕拾》裡面的十幾篇散文,除了《貓狗鼠》和《二十四孝》以外,寫的都一級棒,(當然,這是句廢話,都是公認的經典了,已經寫在封面上了,無須我這個水貨再來認定一遍。)其中大多有一種很有時空感和間離效果的FROM……TO……的結構,不妨列舉如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無須學費的學校在南京,自然只好往南京去……所余的還有一條路,到外國去;(《瑣記》)東京也無非是這樣……我就往仙台的醫學專門學校去……我將不想學醫學,並且離開這仙台;(《藤野先生》)在東京的客店裡……我懂得他無聲的話,決計往南京……我從南京移到北京的時候。(《范愛農》)這種結構魯迅用得簡潔而果斷,在散文敘事和情感進程上,是快捷有效的推動,這是一種好的技巧。但是卻不能照搬過來做研究,看一場電影就決定棄醫從文了,就FROM……TO……了,就連魯迅自己都沒有那麼說,其實他也沒打算從文,而是當了公務員,走的是紹興師爺的路子。

  當中最有意思的一篇是《無常》,(別看錯了,不是陳芙蓉的《無極》),魯迅寫鬼比寫人寫得好——恐怖小說也比批判小說寫的好,比如《葯》和《鑄劍》都是很好的恐怖小說,前者也是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哇——無常是一個專事勾魂的鬼物,據說是夢中入冥當了差,還保留了一些人情味,他在陰間混的不太好,老是愁眉苦臉、缺歡少樂的樣子,有一次閻王讓他去抓人,他一看是侄子,又見阿嫂哭的傷心,就讓他還陽了一小會兒,閻王以為他受了賄,就把他捆打四十,他這個跑腿的小人物,也憤怒了一把……難道是弗放者個!無常的這種境遇——出於靈魂走失的荒誕,捲入詭異的機構,干著莫名其妙的差使,過著遊魂似的生活,偶爾因為某些事由,突然憤怒了起來,然後一切都沒有下文了——讓我想到1908到1922年在保險公司當工傷理賠員的卡夫卡,1902年到1909年在專利局當鑒定專利申請的技術員的愛因斯坦,還有1911到1926年在教育部當部員和僉事的魯迅。老實說,我也想混到這個行列來。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很少見地把文章拔高了,他說當年仙台醫專的那位教授對他的關心與教誨,小而言之,是為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為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後來,果然是傳到了,魯迅最後主治醫生是一個叫藤須八百朗的日本人,這名字聽起來有點二百五。有一說是,他被這個二百五害死了的,靠,那魯迅不成霍元甲了嘛!

  值得一提的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部為此書寫了一個前言,摘錄如下:《貓狗鼠》表現了對弱小者的同情和對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五猖會》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揭示了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父親的病》揭示了所謂名醫的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寫作時間是2000年2月,封面上還標明了該書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指定書目,是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有鑒於此,此讀後感命題為:此文暴露了作者淺薄和姦滑的本質。吳學俊。


對一個作家的評價太難全面,更難客觀。要了解魯迅不要求於他人,靜下心仔仔細細看完魯迅全集,收穫絕對不小。


推薦閱讀:

菲茨傑拉德為什麼在《了不起的蓋茨比》結尾處沒有把句子寫完?
自己的小說沒人看是一種什麼感受?
如何看待魯迅?
蕭紅有怎麼樣的情感經歷?她與魯迅又有怎樣的淵源?
Stephen King小說不得不看的前三名!!!?

TAG:人物 | 人物評價 | 文學 | 魯迅 | 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