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單反後拍不出滿意的片子了?
這是用手機拍的
單反是d750加s35,畫質真的超級好
沒什麼可以看的片子。
被嘲笑了,強調一下我說的是「感動自己」
或許把題目改成「為什麼升級單反後拍的還不如手機了?」比較好。
感動這兩個字太難,看過無數大片(500px,圖蟲),即使拍的風光再美也無法讓我感動,很多是千篇一律,看過就忘了。玩攝影的初衷,是想盡量把身邊的人物景色拍拍好,多年後看起來依舊能回憶起當初的場景。只求感動自己,不求感動他人。
上幾張自己喜歡的片子,也不知道作者是誰,我的終極目標就是這樣吧。
上大學的時候,因為學校的活動,需要拍一些照片。
你沒有相機,找學姐借了一部卡片機。
相機是十年前最入門級的機子,但你第一次拿到的時候,覺得是個寶貝。
拍完活動,學姐說可以晚點還她。
你很高興,捧著這部卡片機遊走於學校里,記錄下學校里你覺得美的一切。
學校的建築,同學的身影,彼此的笑臉。
你把自己第一次拍的照片發在當時學校的bbs上,坦言自己技術欠佳,但是自己覺得照片挺好看的。
善良的學長學姐們為你的照片點了贊,並說了幾句鼓勵的話。
你感到開心。
接下來,你發現自己逐漸喜歡上了攝影。
你開始思考,有哪些東西值得拍。
你開始關注攝影的主題與內容。
有時聽到一句歌詞,也會想,用什麼畫面可以表現這句歌詞呢?
有時看到一句話,也在想,想表達這個主題,可以通過什麼樣的畫面來呈現。
你開始拍攝更多題材的畫面,將心中的想法一一表達。
但總找人借相機不是辦法。
出於強烈的熱愛,你終於攢錢買了一部自己的卡片機。
新出的卡片機和幾年前借的機子比,性能提高了不少。
你愛不釋手,每天都出去亂拍一通。
但很快你發現,技術是一個瓶頸。
於是你研究怎麼把照片拍的更好一些。
你上網搜索了光圈和快門的不同玩法,開始研究Ps,給相片調色。
你學習了構圖的基本法則,掌握了九宮格布局。
你拍照水平提升了不少,別人覺得你拍的很美。
你變得開心,覺得自己可能很適合攝影。
就這樣拍了一兩年,你差不多拍過幾千幾萬張照片,將周邊的一切全都掃了個遍。
終於有一天,你完全榨乾了手中卡片機的機能。
你不明白,為什麼有的婚紗照那麼有視覺衝擊力而自己拍不出大廣角。
你不明白,為什麼拍不出定焦全副的畫面色彩和表現力而自己畫面如此平淡。
這時候有好心人說,設備雖然不是最重要的,但有時沒有設備,你無法拍出想要的效果。
你開始疑惑,照片始終不夠大片,是不是設備的原因?
帶著這份怨念你從學校畢業了,參加了工作。
幾年後你終於有了寬裕的資金,終於買了垂涎已久的全畫幅,上了定焦。
你隨手一拍,看到畫面滿心驚喜。
色彩飽滿,層次分明,焦內銳利,焦外柔和。
你把這張照片隨便改了個色調,發到網上。
「大師啊!」
評論里此起彼伏。
你對自己的新機器非常滿意。
你帶著它走南闖北,發現當初拍不出的東西全能拍出了。
凡是你見過的大片,你都拍了一遍。
公園裡背景全黑的荷花。
遠方色彩重疊的山巒。
後來你發現,因為鏡頭效果太好,你不需要動腦想拍什麼了,只要站在那按下快門,憑藉著多年的經驗——
一張廣受好評的照片就完成了。
後來你開始迷戀新的技術。
你上網搜索如何拍銀河與星空。
你上網搜索如何使用堆棧大法。
你上網搜索各種色調如何調整。
與此同時,你的設備群也愈加龐大。
每次外拍,你都會左手三腳架右手反光傘,身後背著一個沉重的相機包,打開相機包,裡面還有一個機身三個鏡頭。
路人稱讚你設備齊全,你哈哈一笑,說這是職業素養。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你對攝影技術的學習終於到了一個新的層面。
拿過一張照片,你第一反應是看直方圖。
曝光是否正常,構圖是否精彩,測光是否準確。
這時你已經很少看內容了。
因為世面上的照片,內容差不多都一樣。
在一個夏日的夜晚,你收拾東西,忽然翻出很早很早以前刻錄的光碟。
你將光碟插進尚且還能讀DVD光碟的電腦,發現裡面是自己十年前拍的照片。
忽然你有些發獃。
學校的建築,同學的身影,彼此的笑臉。
照片里,你的過往歷歷在目,照片里記錄的是你過去人生中的點點滴滴。
那些照片從技術上看,無一不顯得稚嫩。
要麼後期過度,要麼毫無構圖。
但沒有刻意的追求不同,只是生活的記錄,些許的小創意,有些快樂有些小悲傷,滿滿都是回憶。
關上照片瀏覽器,你靠在椅子上,開始思考,這些年,我都拍了些什麼?
打開知乎,看上面有人提問「攝影的本質是什麼」,本來已經準備好回答的你默然不語。
攝影究竟是記錄生活本身,還是為了把照片拍的更好?
攝影究竟是內容決定形式,還是形式決定內容?
你捫心自問,答案卻愈發模糊。
很多年後的某一天,你行至黃山之巔,卻發現相機電池沒電,面對著壯闊日出卻拍不了,焦躁萬分。
不遠處一位老者,蹲坐在峭壁邊上正賞著日出,見你上蹦下跳,笑眯眯遞過一支煙。
「拍不了就用眼看唄。」
老者這麼說道。
隨意的一句話卻讓你略有所悟。
接下來的兩天,因為拍不了照你索性把相機放回包里。
萬萬沒想到一路輕裝上陣,行走山水之間,竟莫名感到了久違的快樂與輕鬆。
再看身邊種種,竟發現了很多不曾發現的美景。
而那些美景,其實一直都在你的身邊。
後來,你實在背不動你沉重的單反了。
你花一點零花錢又入手了一個新的卡片機。
從此一人一機,神隱於江湖。
又是很多年後的某一天,你把卡片機也塵封在了家裡的抽屜里。
每到一個地方,當其他攝影師三腳架搶地點,長焦廣角拼機位的時候。
你站在遠處,願望著眼前的風景,用心感受著最美的畫面。
你發現了一個規律。
但凡用相片記錄的畫面,你很快就會忘掉。
但凡用心記住的畫面,你會很多年都想起。
手中無相機,用心記錄一切,這才是攝影的最高境界吧。
————————
p.s. 寫的是攝影愛好者,而非職業攝影師,高手請一笑了之。
————————
再次更新.
並沒有讓大家放下單反,這並不衝突啊喂——
————————
再次更新.
打算扔鏡頭的請告訴我地點,我去撿
謝邀。
真的可以說么?可能是因為技藝不精。
用手機拍照,往往不需要考慮太多,手機幫你搞定了拍攝中很多問題,你只要專註於發現和捕捉。
然而用了比較繁瑣的單反後,單反為了延展攝影的可能性給了拍攝者更多的自由,在並不熟悉其功能與操作技巧的條件制約下,還要分心去想怎麼用,自然無法專註。除非技術已經爛熟於心,眼到手到,讓操作相機成為身體反應,這樣才能集中精力去發現和捕捉。
看你的兩張單反拍的,就是「今天我帶出去試試這鏡頭拍東西背景夠不夠虛.jpg」,和聽試音碟一個樣,感動人的是音質還是音樂本身,這是兩個概念。
補刀:嗯,說真的,您手機拍的其實也沒感動在下,可能是我欣賞水平不夠。我就不廢話,直接說好了,估計反正也沒人看。
跟器材無關。
個人認為,藝術作品,不論是何種表現形式,能讓人覺得感動的,都是藝術家技藝與思想最高層次的表達。不論那個藝術作品你覺得表現的有多簡單,或者覺得自己也能做到,但當你真正做的時候,就算形式上無限接近了,但還是難以讓人感動。因為你沒有藝術家的思想,或者說你的思想境界沒有達到藝術家那個層次,所以體現在你作品上的情感就很難自然的流露出來。
回到樓主的照片,我只能看出樓主有一定的品味(比起普通大眾來說),但實際上,讓我感覺很空洞、造作,讓我覺得樓主是為了表現而表現。
這裡我就要問一句,樓主拍攝這些內容的時候,真的是因為被情景感動了才拍攝的嗎?
如果不是,那你只是無病呻吟,故作姿態的尋找所謂的感動。但這些照片發個朋友圈還是可以得到幾個贊的。
如果是,那希望我下面的話對你有所幫助。(當然,本人不是玩攝影的,只是喜歡看影集)
樓主想要感動,那我就說說我對藝術作品要怎麼才能讓人感動(個人見解)。就如我上面說的,感動是最高層次,但在感動之前,還有一些層次,而每一個層次,都由藝術家的技藝與思想構成,與兩者成正比關係。
這是啥=最低級的技藝+最幼稚的思想
有點意思=初級技藝+較為幼稚的思想
有點感覺=中級技藝+較為成熟的思想
很有感覺=頂級技藝+成熟的思想
富含感情=頂級技藝+成熟的個人思想
令人感動=頂級技藝+極具智慧的思想
我知道我上面的這些東西是很不準確的,以我現在的表達水平也很難表達準確,但意思就是這麼個意思,樓主可以對照一下,看看自己什麼地方需要提升,至於怎麼個提升方式,我就插不上話了。
最後補充一句,個人認為,樓主現在的作品介乎於「這是啥」和「有點意思」之間,你自己的思想與技藝都還是一塌糊塗的,作品又怎麼可能流露感情呢?作品無法自然的流露感情,又怎麼感動自己呢?我是從來沒接觸過手機攝影,一開始就是單反。我反而想談談我的心路歷程。
一開始接觸單反的時候什麼也不會,把說明書翻來覆去讀了幾十遍,終於搞清楚了光圈快門感光度的關係。
第一次帶著單反出去旅遊,每拍一張照片都要心中默念:【f值越小,光圈越大;快門裡分母越大,快門越快……現在是晴天的上午,感光度難道是100?等等,怎麼曝光過度了!!我現在應該怎麼辦!!哦對了,把快門再調快一點……再試試……】
每一張照片都要想這種問題,當時也不懂構圖。
當時拍出一張有鏡頭光暈的逆光背影照,都得感嘆:「哇塞,我竟然拍出這樣的大片!」
旅遊之後回到家還興奮地把所有照片發到QQ空間(暴露年齡了..),等待別人的讚美。
朋友里有不少技術黨,看到我拍的片子,直接回一句:「垃圾!」
自己覺得特別不忿,所以又繼續讀了幾遍說明書和其他攝影學習電子書。
後來自學後期,學會用「曲線」、「色彩平衡」、「可選顏色」……還熱衷給身邊的朋友拍照。一開始用的還是用18-55mm的狗頭,f4.5的光圈小得要命,但是拍到淺景深我還是特別高興,覺得比普通卡片機牛逼多了。
每一張普普通通的照片都要後期一番再放去QQ空間,別人感嘆:「哇塞,你的相機好厲害啊!」
後來買了屌絲必備的50mm f1.8,終於嘗試到了大光圈的美妙,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無論拍什麼都一定要調到大光圈。完全不在乎照片裡面想要表達什麼,只要景深夠淺就覺得特別了不起。
每天都帶相機出門,拍人也拍靜物。一朵無無聊聊的玫瑰花我都得高角度、低角度、正面、側面……全方面包圍。朋友找我拍照,我總是非常熱情,覺得自己又可以積累作品、更新我的flickr了!
………………………………幾年過去了………………………………
慢慢地,片子拍多了,我感覺我的眼睛無論看什麼,都會自帶一個取景器,一定要為眼前的人和風景配上一個長方形的方框。如果感覺這個視線的構圖不好看,我就會挪一挪自己的目光,看別的。
我看到某個建築物的大堂氣勢輝煌,我就會想——得了,以後客戶的婚紗照可以在這裡用廣角拍一張。
我看到櫻花樹,我就會想——一定要找一棵樹枝都垂到地面上的櫻花,這樣子人物背景才有更多櫻花。
我看到一條筆直的路,我就想——把人物放中間,構圖准不會錯。
我看到一個非常美麗的夜景,我就想——20秒應該夠了吧?
我看到室內的白熾燈,我就想——這樣的環境燈光那麼爛,拍出來的肯定不會好看,不拍了。
朋友想在夜晚的街道拍一張照,我就想——沒有其他設備的燈補光,人臉肯定會不夠光,肯定不好看,不拍了。
給客戶拍照,我已經可以保證高出片率了。我知道什麼樣的前景會造就什麼樣的感覺,我知道怎麼樣的站位會讓人變得好看,我知道曝光失敗了沒事反正我用的是RAW格式。
再後來的後來……我再也不拍靜物了,我會覺得那一群人為毛要對著一朵玫瑰拍那麼多張照片啊?拍得再好,也還是一朵玫瑰而已。別人叫我拿單反拍一下精美的日式料理,我會覺得有啥好牌的啊,反正都得吃下去。
我還覺得,拍完後的食物和玫瑰,你們還竟然在photoshop後期了大半個小時。有意思么?
沒錯。我成為了一個對攝影沒有了耐心的人。朋友找我免費拍照,我會覺得反正拍來拍去,還是拍出我想像中的感覺,拍出來的東西我自己也不會感覺到驚喜,我還得幫你免費拍免費後期,憑什麼?不好意思,給錢才能拍。
我知道怎麼樣能將對方拍得好看,讓他們高興。這個城市較為有名的場景我也拍過,我知道哪個公園的哪個景點能拍出怎樣的照片,因為我已經讓不少於十個人在同一塊石頭上拍過同樣的動作了。
我拍出來的照片依然有很多人贊同,說我技術很好。
可是我已經很久沒有拍過感動自己的照片了。因為自己都無法認同,我甚至已經半年找不到一張滿意的照片了,Flickr也極少更新。我不知道說出這種感覺出來會不會有攝影師帶著同感,或者會不會被同行踩。但其實我從來都不算是攝影師,說到底,我只是一個業餘愛好者,業餘攝影師。
但幸好的是,我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明白了我是一個不能把興趣當職業的人。所以我從來沒打算成為一個全職攝影師,到如今我也只是作為一個業餘攝影師賺著外快。我仍然很愛攝影,我仍然有很多想要拍的東西,想要實現的畫面。只不過日日夜夜反反覆復拍著同樣一種東西,我失去了創新,很難感動自己。
不做全職攝影,這大概就是我對攝影最大的愛。
http://weixin.qq.com/r/6E-u9tvEHoZhrZ_V9xr6 (二維碼自動識別)
你把單反像帶手機一樣帶身邊
你帶他走過你本來可能用手機拍的每一個瞬間;
你帶他站在別人都只帶了手機的每一個地點;
你像熟練掌握手機一樣熟練掌握它;
你像修圖app程序員一樣精心調試lr和ps;
然後你再看看,是不是單反就是沒辦法拍出讓你感動的照片。
這個事情就是很簡單,讓你感動的是影像,是那個瞬間,那個地點,那個神情身影,那個影調斑駁。
而不是拍攝工具,你不帶他走,他也沒法憑空給你造。
1、實際上大部分人玩所謂的攝影都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其實算不上攝影,只是在隨手拍,就像一些有文學夢而文筆卻不足夠的人寫的文章都是無病呻吟或者記了個流水賬。
2、少部分不只是自我感覺良好,實際上也技藝精湛的人,能拍一些養眼的作品,這時候他們可能會讓你欣賞到各種構圖精巧、後期巧奪天工、用光出神入化的美麗照片,也許是糖水虛化,也許是「街頭人文」,也許是奇妙微距,也許是雄偉風光……總而言之,世界上拍照的人那麼多,相對來說還是只有較少的人成為了這樣有實力的攝影濕。就像一些文采飛揚的文人作者,掌握了常人不及的華麗辭藻和匠心獨運的創作。
3、然而,最終能夠像樓主說的,擁有感動人心的力量的攝影師,是鳳毛麟角。請您還是謙虛一點好,沒事看看瑪格南圖片社和國家地理。佳能,感動常在。
題主換器材試試。
上高一的時候學校搞過一次攝影大賽。我跟老爸借了家裡的灰色數碼相機帶出去拍。什麼牌子不記得了,小小的一個,對我來說卻非常莊重。
放學後一有時間我就去小區里溜達,小心翼翼舉著相機,不停地想我想拍啥呢?有啥好拍的呢?
忽然看見了這隻貴賓,它每天到了下班的點就會站在這裡,等著主人回來,風雨無阻。然後我按下了快門。
又有一天,我看見前面有一對夫婦買了菜才匆匆往家趕,拍下了他們遠去的影子,我也不知道有什麼寓意,但覺得還挺有意思。
我的照片最後也在學校拿了個敘述獎一類的。看上去很傻的兩張吧?
一張叫《等你》,一張叫《下班回家》
上大學我買單反了,開始自詡業餘攝影師。拍妹子,旅行,不亦樂乎。按快門像眨眼一樣,反正總有一張還不錯的。
那些美好精緻ps後的臉龐,那些過度調色的天空。成為了朋友圈裡的9張裝逼大圖。配上一句心情,好像和十年前也沒什麼不同。
但我明白,我不停地按著快門,卻再也沒了那份莊重。
先說感動自己的一張照片。開始學拍星空的那幾天,一天夜空很晴朗,腦中一閃,沒開相機用手機拍了張,調到M,設置好拍完,一看,作為一個新手,真的感動了自己。如圖
而買了相機後最感動自己的是自己都沒預料到的對於攝影的喜愛和鑽研。
其實之前從沒想過買單反和入攝影的坑。有次跟女朋友去海邊玩,想要給她拍幾張照片,當時也許是因為她沒有穿喜歡的衣服,拍了兩張就不耐煩了,「用手機有什麼可拍的…」。學生狗沒錢,但這之後就種下了買相機的種子。
你知道的,有些事一旦種下了種子,發芽生長便不可抑制了。
一年後有了一筆獎學金,因為只是想買個不同於手機的拍照設備並沒有打算入攝影坑,就只用一部分獎學金買了台賓得K-50。但是光有相機不行啊,逛論壇逛貼吧學拍照技術,學後期。
考慮到跑題問題,該拋磚引玉說下心得。想要單反拍出不那麼手機的照片,最直接的是大光圈或長焦。再就是構圖,這個需要多看看別人分享的技巧和別人的作品,簡單來說就是三分法構圖,對比法(色彩對比,情節對比,簡單與複雜對比,情感對比等等),簡單法(初入坑讓畫面儘可能單純容易出效果)。
再就是後期了,之前不贊成後期,主要是懶和不會。現在也不得不承認後期的重要性(當然是適度後期),很多情況下可能測光不準,曝光不準,構圖不好,天氣不好,色彩沒達到心中表達效果等等。拍照的意義無非就是記錄和表達,而由於前期或多或少可能會有不足,而想要通過照片達到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後期真的很重要。有時候調整下白平衡,黑白場,色彩等效果真的會立馬不一樣。這裡推薦下李濤老師的視頻。
總結性的說,一旦你真正愛上一個東西,便會真正的去了解和鑽研它。搞明白原理,就能按自己的思路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了。
不才貼幾張自己拍的照片。
其中有相機拍的,有手機拍的。
——————
更新幾張照片
12.09,再貼幾張
很多人在使用單反的時候容易陷入一種「儀式感」,從而導致放棄了許多「小」題材,或者只想拍「大」題材。
無論單反還是手機,它們只是攝影器材,要先打破自己心中看不見的條條框框才行,打破「儀式感」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句話,拍不好不要怪相機。
其實無論是手機還是單反最終還是你思想的反饋。你的審美,你對美的定義與創造。
操作不熟練。等你調好要拍的那些參數了,那些美好的瞬間早就逝去。
所以我既玩攝影也玩攝像。
攝像是過程,攝影是瞬間。
記錄瞬間太難,而過程容易一些。很多攝影大師都說過,
重要的不是景深,而是情深。
重要的不是相機前面那個頭,還是相機後面那個頭。
我們帶到攝影里去的,是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歌,走過的路和愛過的人。
用心去拍照吧,不管用相機還是手機,卡片還是單反,都能拍出很好的片子。
去思考,去感悟,去等待,去聆聽,
等待機會降臨的那一刻,拍一張自己滿意的片子。
或許別人看不懂,或許別人覺得不夠好,但是你自己喜歡,你懂它就好。
知乎不是一個適合討論攝影的平台。
色影無忌有討論攝影的,不過更多的是燒器材,拍女人,和曬娃。
如果大眾都能說到點子上,攝影作為一門藝術就很危險了。
還好很多人用不好單反。
還好很多以為自己能用好單反的人其實拍得沒任何藝術價值。
攝影人按級別大致可分為四種:
初哥,
能手,
巨匠,
大師。
有單反不一定算初哥,初哥也要掌握絕大部分基本技術,輕鬆拍出符合想像的效果。
照片經常能賣錢,基本上就算能手了,有人花錢收藏,那絕對能手以上了,比賽得獎也是能手追求。
得大獎,經常得大獎,得半輩子大獎,圈子領軍,巨匠。
大師,就那麼幾個人。
人的審美總是高於自身的技術的....隨著時間的增加 技術會越來越接近審美 但是很難達到...
我覺得主要還是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吧——
1、沒有熟悉自己的器材。不熟悉自己的硬體的話,就不會知道遇到好的場景需要如何調度它們幫你拍出好的照片。
2、基礎功沒有打好。這個很重要,因為好的場景需要好的應變能力去及時動用你的想法,從而決定你能拍出什麼樣的照片。
3、浮躁。很多人玩單反到一定的時間之後,就會變得很浮躁(答主我也是這樣)所以當你遇到你想要拍的場景,就需要思考一番,想想該怎麼拍,而不是腦子裡覺得「這景色也就那樣」,然後就不拍了。
以上。
有個偉人說過,有些時候過多的自由反而讓我們不自由!
他是來自戰鬥民族的不庄閉會思斯基。(玩笑)
不如從定焦開始,選擇一種半自動模式,確定一類主題,把注意力更多放在拍攝內容而不是形式上去。
讓照片感動自己,跟設備沒有關係,不管你是用手機還是單反,還是諾基亞按鍵手機,想拍感動自己的照片,都可以拍出來。
但是拍之前你要思考一些問題:這個照片為什麼能讓我感動,我為什麼要拍它?它有什麼故事,它又有什麼寓意?你必須要突出一個主題,這個主題要鮮明到什麼程度?至少你要其他看你照片的人產生感覺,這個感覺可以是微妙的也可以是強烈的。你或許會說:「我拍照片是要感動自己,不是去感動別人」,你當然沒必要感動別人,他們沒有必要跟你有完全的共鳴,但你的照片要是讓別人看到後連點贊都懶得點,那你....還拍個蛋啊?
題主你也應該明白,這些感覺不是說就可以從一片夕陽,一列火車,一朵花,一條街道,兩個小孩...就能表現出來的,你拍的那些,表現力太弱,但可能那些東西是真的感動到你了...我舉個例子,你最後放的那些照片(就是你說的你的終極目標)其實拍的不錯。比如這張
我是第一次看見這張照片,並不知道它是誰拍的,照片的故事背景是什麼。但我看了後我會想像,這個在樓上瞭望的女人在看誰?她又在等待著誰,是他出征的丈夫?還是他含辛茹苦養育的孩子?是街道遠處發生了什麼熱鬧的事情?還是未知的危險... 儘管這照片並沒有感動我,但我至少產生了一定的聯想。
再看題主你拍的,你想表達什麼?是這條街道新鋪的石磚?還是...呃...牛肉麵很好吃?你自己覺得這照片能感動其他人或是能感動你自己么?
大夥也沒必要太苛刻,題主所說的感動大概是指他拍攝下那張照片時有所感的心境。
攝影技術可以通過後期不斷的磨礪而提升,但是那份渴望記錄下美好的心思應當被尊重。文並不對題,只是發表下感想,至於問題,我覺得答主晴明已經講的很明白了。
推薦閱讀:
※拍攝人物如何取景才最佳?
※手機或卡片機拍的人像沒有景深效果 後期如何用PS做出來?
※單反入門最實用最基本的技巧有哪些?
※為什麼證件照普遍難看?
※如何在後期時最大限度保護畫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