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將「情商」等同為「人際交往的能力或技巧」,這是不是一種誤解?
我接觸「情商」這個詞的時候,聽到的是「情」代表「情緒」,「情商」的範疇很大。可很多人一談到情商就會想到人際交往乃至異性間交往的能力或技巧上。這是不是對「情商」這個概念的誤解?
你們。。。沒一個解釋清楚情商的定義的。
情商就是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這個概念是由美國耶魯大學的薩羅威和新罕什爾大學的瑪伊爾(P.SaloveyD.Mayer,1990)提出的。
是指「個體監控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緒和情感,並識別、利用這些信息指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的能力」,也就是識別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緒狀態,並利用這些信息來解決問題和調節行為的能力。
情緒智力包括一系列的心理過程,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準確的識別、評價和表達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適應性的調節和控制自己和他人的情緒;適應性的利用情緒信息,以便有計劃地、創造性地激勵行為。
跟人際交往有關係嗎?當然有啊!情商可以使人更好的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與他人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有較強的社會能力。但是!
但是!
如果人家根本就覺得與他人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沒啥意思,覺得社會交際很無聊,也完全可以不使用情緒智力來調節自己的行為。就好比一個人雖聰明,但就是不思考不創造,你能把他怎麼著?
——————————————事隔多年的補充分割線——————————————
我13年10月回答的這個問題,現在想起來,有些地方並沒有講得十分明確,所以補充一下。
首先,以上情商的相關解釋來源於彭聃齡老師編寫的《普通心理學》一書,這本書是各大高校心理學專業用得最多也是最權威的一本心理學教材。
其次,從上面的解釋可以看出,情商實際上是圍繞情緒展開的,是對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識別、調節、利用,最終目的是為了激勵和調節行為。
回到本題,如果一個人能很好的識別他人的情緒,甚至能利用他人的情緒來使對方的行為符合自己的預期,那當然是極好的,這的確是一種人際交往的技巧。但我認為,情商的意義遠不止於此,對情緒的調節,相比於他人而言,對自己的意義是更大的。一個人能準確的識別自己當下的情緒,了解自己的需求,以此來調節自己的行為,是更加困難且意義重大的。
有些人總是容易處於憤怒、沮喪等負面情緒的包圍,因此總是面色不善、攻擊性強;而有些人無論什麼情形下,都能面不改色,心氣平和。有些人被稱為KY,不會看氣氛說話;有些人則總是善解人意,使人如沐春風。這就是情商高低的區別。
情商到中國就變味了
中國式情商,並不是真正的情商。在中國式情商里,並沒有熱情、自製、激情、堅持,以及自我激勵和鞭策、鼓舞,有的只是左右逢源、拐彎抹角,甚至是口是心非,滿嘴謊言。
01
在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中,常常聽人提起,A某情商高得可怕,B某情商太低。
我知道,他們說這話的時候,所謂情商指的是說話拐彎抹角,甚至是逢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甚至是溜須拍馬無所不用其極。
這種人哪怕業務能力不行,往往由於其「高情商」更容易走向職場晉陞之路,尤其是在「正規」的單位里——政府部門、壟斷國企、事業單位。
這就是情商嗎?情商是神馬東東?
02
我這個人最愛較真,本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來一探情商究竟。
所謂情商,指的是情緒智力,也稱情感智商。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情感智商包含了自製、熱忱、堅持,以及自我驅動、自我鞭策的能力。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丹尼爾·戈爾曼是情商的重要貢獻者,憑藉《情商:它為什麼比智商更重要》而一舉成名。
丹尼爾·戈爾曼認為情感智商包含五個主要方面:
1.了解自我,能夠察覺某種情緒的出現,觀察和審視自己的內心體驗,監視情緒時時刻刻的變化。它是情感智商的核心;
2.自我管理,調控自己的情緒,使之適時適度地表現出來;
3.自我激勵,能夠依據活動的某種目標,調動、指揮情緒的能力;
4.識別他人的情緒,能夠通過細微的社會信號、敏感地感受到他人的需求與慾望;
5.處理人際關係,調控與他人的情緒反應的技巧。
按照這個理論,很多所謂情商低的人情商並不低,不少在堅持不懈的追求自己的高標準,而很多所謂高情商的人情商並不高,不過是左右逢源而已,似乎並不費勁。
貌似理論解釋不了中國的現實,怎麼破?
很簡單,我們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呵呵,自然有中國特色情商,也就是中國式情商。
03
情商和中國式情商有什麼關係呢?大概就類似於邏輯和中國式邏輯吧。
易中天曾經說過,邏輯有兩種:一種是邏輯,一種是中國式邏輯。
邏輯強調理性論證和批判性思維,中國式邏輯恰恰是反邏輯的。
譬如,你年齡大了,結婚就成了你爸媽的心頭大事而不一定是你的!兒子肯定要聽父母的話,否則就是不孝!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中國式邏輯,問態度不問事實,問動機不問是非,問親疏不問道理。中國式邏輯根本就不是邏輯!
中國式情商,也並不是真正的情商。在中國式情商,並沒有熱情、自製、激情、堅持,以及自我激勵和鞭策、鼓舞,有的只是左右逢源、拐彎抹角,甚至是口是心非,滿嘴謊言。
這樣的情商,我並不真正認可,這樣「高情商」的人,我並不真正信服。
按照中國式情商,歐美的領導者基本都是低情商的,包括比爾蓋茨、喬布斯、馬斯克等。
唯一算得上情商高的,可能就是Facebook的扎克伯格了,畢竟,他還專門來北京跑步嘛。當然,我想,這很大程度上歸因於他的華人妻子。
04
存在即合理——拋卻價值判斷,凡是存在的事物必有其原因和理由。
中國式情商大行其道自然有其產生和生存的土壤。
中國人有一個傳統的說法,叫做人生難吃三碗面:「情面、臉面和場面」,三個詞講的均是人際交往中的面子問題。
中國社會素有看重「人情面子」的傳統,林語堂曾經說「面子、命運和人情(FACE、FATE、FAVOR,簡稱3F)是統治中國的三女神」
人,生於社會,長於社會,自然無法逃脫與社會中其他人的關係。不要把自己的任性當性情,不要把自己的無知當天真。有效地處理社會關係,學會為人處事不管在什麼樣的社會都是生存必需。
要在處理好人際關係,就必須遵循人際關係的「里子」和「面子」法則:
1.里子:人際交往中遵循「需求原則」,通曉人情,具有「同理心」,滿足和照顧對方需求和利益。
3.面子:禮貌、尊重,維護對方「臉和面子」及尊嚴(自尊心),講究「表面功夫」。
個人還是堅持認為,情商的內涵不止於此。除了與人交往外,自我認知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更重要的,因為,我們活著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完全沒必要一味地討好別人而委屈了自己。
05
每個人有自己獨特的特點,成功的道路和方式也有千萬條。
如果我本身就是內向的,就喜歡獨處、思考、分析和鑽研,而對於各種人際交往活動並沒有太大的熱情,也不是很擅長。
我們並不需要放棄自己的優勢而轉向自己不擅長的活動,僅僅是為了培養所謂的中國式情商。
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我們高情商中的熱情、自製、自我激勵和驅動,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到最優,成為行業內或領域內的真正專家。
當然,我們可以內向,可以偏愛獨處,但同樣需要遵循上述人際交往的兩大法則,只不過不汲汲於所謂的人脈而已。
如果我們本身是外向的,喜歡和擅長人際交往的,這無疑也是好事。只不過,就我個人觀點而言,我們還是在人際交往中多些真誠,少些套路。當然,涉及到複雜利益鬥爭的時候另當別論。
另外,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靠自己的實力才能真正站住腳。芮成鋼長袖善舞、左右逢源,確實是青年才俊,而一旦出事,所謂的「好朋友」有一個能幫上忙?
真正靠得住的還是自己的實力,人際交往不過是實力中的一種或一部分而已。
06
鞋適不適合腳,只有自己知道。路適不適合我,也只有我們自己知道。
形成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自己真正的情商(不僅僅是中國式情商),結合所在的領域持續耕耘、積累,或許才是是最靠譜的職場發展之路。
思維燈泡 - 知乎專欄
(用思維之光,照亮職場前行方向)
微信公眾號:思維燈泡
「情商」就是理解他人的能力。
情商高的人不一定很社交。人是否喜歡社交由性格內外向決定,跟情商沒什麼關係。內向的人即使情商高,也可能顯得不怎麼社會化,與周圍人保持距離感,讓人覺得「很難打交道」。這其實不矛盾。
人與人之間不是用「技巧」交往的。情商高的人善於與人交往,是因為他能體會對方心裡的感受,也就知道什麼時候該怎麼做。
理解他人從理解自己開始,人總是通過感知自己的真實情感,開始學會感知別人。所以多愁善感、經歷豐富的人,親身體會過更多的不同情感,並對人類情感的複雜性有了認識,也就更能理解他人,尊重、感知、觸及他人心中那些無法表達的東西。
我覺得「情商」可以體現一個人對人類心靈的好奇和敬畏,那種力量會讓人感覺到。想起一些往事碎片。
小學時的我是個很雞賊的人。教師節,家長都送班主任禮物,學生都給主科老師寄賀卡。我很聰明地想,他們太熱門了,記不住你到底寫了什麼送了什麼。我給副課老師寫賀卡吧,門庭冷落的時候,三輪車也算車馬了。
我給美術音樂常識體育老師們都寄了。落款是X班的倪一寧。我怕他們沒有耐心去翻名冊,怕他們記不清這是誰,我價值兩塊錢的心意啊,不能落空。
效果是顯著的。那年體育考試測走正步,人家走一次我走了三次,同學抗議問為什麼,那個五十多歲的,叫保羅的老頭子說,因為只有她給我寄賀卡呀。
也是那一年,我們學校搞民主測評,學生給老師打分,我清楚地聽到有同學說,給體育老師零分,他收了好處,偏心。收上去之後統計,他的確在體育老師中排名墊了底。
還是那一年,我因為搬家,轉了學,再也沒見過保羅,印象中他很結實,會說俄語,會提前下課五分鐘,讓我們早點去食堂搶飯吃。
這就是很多人口中的情商高吧。但是每次我快要陶醉於自己的機靈,快要油滑得抓不住一尾真心的時候,我會想起保羅。當有人被你的「情商」所打動時,你多多少少,會有一點愧怍的。就像我快要回大陸了,一堆護膚品帶不走,我隨手給了一個台灣朋友,她感動得要命,特意給我帶了她媽媽親手做的雞湯過來,她說你一個人很辛苦,這個燜了很久,很補的,你快嘗嘗。
我不好意思抖落真相,說我只是箱子裝不下了,又剩了很多,捨不得丟掉,才想做個順水人情。我只能說謝謝呀,謝謝。
最近收到很多私信,誇我善良誇我聰明,我其實挺糟糕的,特別擅長俘獲別人的好感,但又不知道,如何處理那些心甘情願的戰俘。就像我很擅長做朋友,我知道怎麼聊天怎麼扮傻怎麼活躍氣氛,但我不知道怎麼做別人女朋友,因為一小時的相處靠技巧,一年的陪伴需要認真,而一輩子這種事情,簡直是在賭命。
當然,人很會犯賤。很多時候,心思比心意重要,手腕比誠意重要,尤其在感情問題上,越投入越容易搞砸。
但運氣常掙脫你的掌控力,哪怕你善於籠絡討好做慣了大眾情人,還是會在某個時刻,被笨拙的可笑的愛所擊中。那一刻的你,真的不僅想做一個高情商的人,也想做一個好人。不是那種問「你沒事吧」的好人,也不是說「以後來上海找我玩」的熱心人,是「你需要我幹嘛,我立刻去」的那種人。一定有那麼一刻,你不想再賺取成本低廉的感激,而是想,踏踏實實地,為對方做一點事情,對他好一點,當然結果可能很糟,你的付出可能血本無歸,你的諒解被視為無能。但說真的,一生都只滿足於做感情上雞零狗碎的小本生意,也是一種未脫貧的表現。人還是要有拿的出手的,整存整取的大額感情的。
倘使你不幸或僥倖的,遇到了這樣子的時刻,你盡可以揮霍你的善意。它可能儲備不多,但放心,善意是越給越多的。
《情商》一書的作者丹尼爾.戈爾曼承認,情商概念被廣泛誤解。最明顯的是,他希望情商(Emotional Intellengence)的縮寫是EI,而不是EQ。(後者是模仿IQ的生造縮寫。)
他的原序認為,情商包括:自我意識、自我控制、同理心、聆聽、解決危機和合作的藝術等。我自己把情商分成四個方面:
1.察覺自己情緒的能力
2.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
3.察覺他人情緒的能力
4.影響他人情緒的能力
開宗明義:把中國式的市儈、圓滑等同於高情商我覺得是個很無恥的做法。
中國式的市儈、圓滑和高情商還是有一定的區別的。前者是一種虛偽,人前一套,人後一套,是人在一種不同環境下、不同的人面前變得猥瑣,行動並不服從於內心,幫助別人會根據別人的價值、對自己的好感程度而精準投放,這類人幫助他人是為了好處,一切行動目的性太過明顯;後者是發自內心的去體諒別人、理解別人,懂得換位思考,對人不因身份的高低貴賤而區別對待,不因這個人所能提供的價值而區別對待,至於幫助別人?這難道不是一種禮數嗎?不影響自身發展的情況下想幫就幫咯,不想幫就算了。顯然,二者之中我更喜歡後者。
至於倪小姐所說的教師節給每個老師送禮。這不是本來就該有的禮數嗎?
我認識一個朋友,智商特別高,普遍大家覺得她情商很低。玩不到一塊去,大家聚會還要擠兌她。她屬於說一句話到朋友圈,會被不同朋友截圖發過來吐槽的那種。
她智商真的很高,遊學很多地方,工作很好,寫書暢銷……
後來火了。
然後我猛然驚愕地看見不管她說什麼話,那些當初嗤笑她的人都會點贊與諂媚留言,甚至她偶爾來上海,也總有人鞍前馬後組局,陪玩,幾是女王!
所以。
情商=人際交往么,是有,是一群攀炎附勢,見風使舵的小人在與同樣的這群人交往時候的插科打諢,騙君一笑而已。
與這群人交往,你不需要情商。你做好自己,提升自己,對他們而言,就是最好的情商。
同意@葛易 的回答。
「情商是理解他人的能力」,理解不等於討好、圓滑等。
而人際交往能力則是一種表現,即高情商+外向型的表現情況。
人際交往的能力或技巧 這個詞本身比較模糊,從本源意義上來說,人際交往就是兩情相悅:男女情感、朋友的情感、親人的情感……我們去交往朋友是因為感情需求,是社會化動物的自然屬性,是因為我們看對方順眼,能玩到一起或生活在一起。即使我們一無所有,即使我們罹患重病,即使我們遭遇苦難,但只要有幾個真心的朋友依然信任你、贊同你、幫助你,這個世界便不會缺乏色彩。
可是,倘若我們將「人際交往」加上「能力和技巧」這種詞,那麼就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你交往這些所謂的「朋友」就是為了從他們那裡謀取利益,他們只是你走向財富、權利、名聲的跳板,是用完便可以扔掉的廢品。你擁有充分的演技、資源、技巧來讓這些「朋友」對你奉若上賓,引若知己。你可以對其中的可用之才稱兄道弟,也可以對他們搖頭擺尾,甚至認宗作祖,可是,一旦這些人失去了對你的作用,然後你便把他們一腳踢開?今天你結交的兄弟,新認的長輩,是否可以真的像你的至親那樣同等對待?在他們落魄時,你是否可以伸出援手?在他們悲傷時,你的肩膀又在哪裡?
人際圈的互助行為本應基於真摯的感情,所以評價人際交往是否成功的要素也應遵循感情的付出來進行,其它的「能力」與「技巧」都是對感情的侮辱,在真正的感情世界不應存在。
所以,將感情進行精確稱量,讓「情感的商貿」與所謂「人際交往能力技巧」混作一談沒有什麼誤解,它們都是骯髒卑劣的一丘之貉而已。大部分人都知道,有研究發現,在事業成功、幸福感獲得等方面,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但奇怪的是,接下來情商就被理解成了人脈、圓滑、隱忍等等奇奇怪怪的東西。
情商這個概念被嚴重誤讀了。
情商甚至被人反感,因為,1.它看起來是智商的補充,更常見的角色是智商的反面,從而帶有了反智的色彩。2.它與會做人、眼力勁、潛規則等聯繫過於緊密,成了急功近利的雞湯里必備的佐料。3.有時候它被認為是不動聲色地損人利己,被厚黑學等傳統糟粕借屍還魂。
知乎某問題下排行第一的數千贊回答如此概括情商:「 情商低者無論做啥事說啥話無法達到或者完成自己的目的,甚至與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背道而馳;而情商高者無論做啥事說啥話是以自身的目的為出發點的,至少不會損害自己的利益。」
聽起來很有道理,我竟無從反駁。誰說民科只搞自然科學?
換個科學的打開方式,情商到底是什麼?
「情」指的是情緒,情感,emotion.
「商」是衡量係數,quotient.
簡單說,情商高低,就是一個人在情緒情感方面能力的高低。
維基百科給情商的定義是這樣的: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 or emotional quotient (EQ) is the capacity of individuals to recognize their own, and other people"s emotions,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different feelings and label them appropriately, and to use emotional information to guide thinking and behavior.
從這個概念可以看出,情商的要點包括:識別自身和他人情緒的能力,分辨不同的感受的能力,恰當描述感受的能力,使用情感的線索引導思考和行為的能力。
是一種誤解,情商不等同於人際交往的能力技巧,不過情商高的人的確擅長人際關係,而擅長人際關係的人不一定是情商高,有可能只是社交經驗比較豐富。情商,更準確的應該稱之為情緒智力,這是一種舶來品,情緒智力,首先是自我感知,是自我控制的藝術。
1、情緒智力意味著什麼?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他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秘訣是,你如果要發怒,應選擇恰當的對象,把握恰當的程度,確定恰當的時機,為了恰當的目的,並通過恰當的方式。
心理學家把這種自我控制的能力稱之為情緒智力,我們可以看到,情緒智力高者(通俗而不恰當地比喻是高情商)並不是隱藏自己的情緒,而是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跟雜耍人說的是一樣的,要敢於並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好男人在被女孩無禮冒犯時,只會忍氣吞聲委曲求全自詡這就是愛,一旦把女孩搞到手,經常出現過分的情緒反應。
情緒智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包括感知、運用、理解和管理情緒。這些能力能讓我們更靈活適應性更強,且在情感上更為成熟。
優秀的成功人士一般都有較高的情緒智力。如果情緒是我們生活中的音樂,那麼情緒智力高的人則是優秀的音樂家。他們不會壓制情緒,也不會過度沉浸在情緒之中。相反,他們能將情緒融入到生活得節奏之中,與他人和諧相處,因此,相比情緒智力較低的人,他們往往顯得更有親和力。
另一方面,情緒控制力差要付出很大代價,比如婚姻、子女教養和身體健康都可能出現問題,情緒智力低下會影響人的職業生涯,甚至使人在事業上一事無成一無所獲。對未成年人來說,情緒控制力差會導致抑鬱、進食障礙、意外懷孕、成績差、攻擊行為和暴力犯罪。因此情緒智力在很多方面跟IQ一樣重要(DulewiczHiggs2000)。
2、有哪些具體的技能組成了情緒智力?
①感知情緒:情緒智力的基礎 首先是能感知他人和自己的情緒,情緒智力高的人能夠很了解自己的感受,比如他們能很快意識到自己是否生氣、嫉妒或感到內疚、抑鬱等。這是很有價值的,因為很多人心情糟糕卻無法理解自己不舒服的原因。同時情緒高的人還很會共情,能夠準確地感知他人的情緒或感受,他們善於察言觀色,能夠讀懂面部表情、聲音語調以及其他情緒特徵。
?運用情緒:情緒智力高的人會運用他們的感受來促進自己的思考和決策,如果你記得過去你是如何做出情緒上的反應,則有助於你在新的環境中做出更好的反應。情緒智力包括運用情緒促進個人成長與他人的關係,比如你會知道幫助別人能給你帶來快樂。同樣的,當好運來臨,情緒智力高的人會懂得與他人分享。總之善用情緒能改善人際關係並增進情緒健康(Gable2004)。
?理解情緒:情緒包含了許多有用的信息,比如生氣表明什麼地方出了問題,焦慮表明不確定性,尷尬與羞愧有聯繫,抑鬱意味著我們感到無助,熱情意味著我們很興奮。情緒智力高的人知道引起不同情緒的來源,它們的含義,以及他們對行為的影響。
④管理情緒:情緒智力還包括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比如當你生氣時你會知道如何冷靜下來,並知道如何讓他人冷靜下來。正如亞里士多德很久以前所說的,情緒智力高的人能夠根據環境控制情緒(Bonanno)。
3、積極心理學與積極情緒
我們都知道,快樂、興趣、滿意、愛和類似的情感是令人愉快的,很自然地,人們會傾向於喜歡積極情緒,而不喜歡消極情緒。
這沒錯,但是消極情緒也是有價值,有建設性意義的。例如持續的憂傷能促使一個人去尋求幫助,修復人際關係或尋求人生的新方向。消極情緒與能夠幫助我們的祖先逃生的行為也有關係,如逃跑、攻擊、遠離毒物。這些反應有利有弊,消極情緒會使我們的注意力收到限制,導致我們解決問題的思路變得狹隘。
相比之下積極情緒能夠拓展我們的注意力,帶來創新的可能性並積累我們的個人資源。比如,快樂、興趣和滿意等情緒能讓我們產生前進的動力,變得更有創造力,更願意去探索人生,尋求新的體驗,去整合,去成長。
總之,積極情緒不僅僅是快樂環境的產物,它們還能鼓勵個人成長和社會交往。我們可以通過各種優點來獲得快樂,比如善良、好奇、幽默、樂觀和康卡等。這些優點是與不幸對抗的保護傘,它們能幫助人們活得更積極更快樂。
產生積極情緒是我們人類的一項基本能力,而培養積極情緒則是情緒智力的一部分。
4、關鍵點,提升情緒智力
一個人怎樣才能提升情緒智力呢?通常,我們在生活中的選擇應考慮個人價值觀、需求和情緒。極端理性的決策是理智的,但是沒有感情。好的決策應該能結合理智和感情的需求。簡單來說,情緒智力就是能夠有意識地讓情緒助你一臂之力(Dennis coonJhon mitterer)。
心理學家雖然不擅長如何教授情緒智力,但是很確定,情緒智力是可以習得的。很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認同情緒很有價值,通過關心自己和他人,你可以學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可以肯定,你所崇拜的許多人不僅聰明,情緒智力也很高,他們懂得如何在婚禮上敬酒,在野餐時講笑話,在葬禮上安慰悲傷的人,給酒會增加樂趣,或者是安慰一個受到驚嚇的孩子,這些技能是特別值得我們培養的。
本文來自微信自媒體《青音》,是我見過關於情商最好的回答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情商高指的就是那種很善於控制、利用和調節自己的和別人的各種情緒的人。就是,他對負能量很有一套,不會讓自己的負能量傷到別人,也不會輕易被他人的負能量傷到,對正能量則很會加以利用。
人的情緒當然是有能量的,尤其是負面情緒,你不說他並不等於沒有,更不可能消失不見,它只是攢在那裡了,而你越不會疏導,就會越攢越多,那就有可能在不適當的場合和不適當的人面前爆發,就跟吹氣球一樣,吹到一定程度就會爆炸的。
所以情商高的人的第一個表現,就是很會調節自己的負面情緒,有一套自己發泄的辦法和方式,而且既不傷自己也不傷別人。
高情商者的第二個表現,就是很善於表達各種內心感受,不管是好的感受還是不好的感受,都能在不破壞關係前提下把它表達出來,不指責的表達不滿,或者是在第一時間很快的說出喜歡、感激、稱讚等各種正面感受,而絲毫不會扭捏不好意思,把那些到嘴邊的好聽話生生憋回去。
那高情商者的第三個表現,就是很會調節別人的情緒,比如看到別人負能量,它會幫助化解,化解不了會繞道而行,不會傷及自己。而在一個群體中,高情商這也往往是最有同理心、最有共情能力,最會令在場的人們感到愉悅的那種人,他不見得是個交際高手,但是他只要個人有交集,必定是互惠共贏的局面。
說了這麼多你可能覺得,啊,成為一個高情商者原來這麼難,其實也不難,你只要能時常遵循既不委屈自己也不妨害他人的原則,對周圍的環境和人用心相待,你的情商是可以逐步提高的,你沒事兒可以練習試試看。」
我不覺得情商等同於人際交往能力。
因為我自己情商不高,同時感覺人際關係還不錯。
我覺得兩者目前最大的區別是是否能夠第一時間地感知對方的感受。
也許這個「最大」會被刷新,但是現在我們來談談「目前最大」的區別。
1. 助人
正如,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我通常的表現是非常透徹分析了他的境況,然後提出解決方案。但是其實別人也許不在乎解決方案,只是想你安慰一下他。
我想如果我去做產品肯定氣死我的老闆,我估計會像「萬萬沒想到」里的主角,抱歉名字忘了,一天到晚就是告訴老闆有一個多麼厲害的創意,但是從來不看客戶需求。
2. 重分析,忽視情感
在人際關係中,我的個人角度本身決定了我自身的情商短板。當我看到一個學生送老師東西的時候,我第一反應就是他的行為是否真的讓老師喜歡,老師是否會反感?然而,我並不會去從這個學生的情感角度出發,也許這個老師真的幫了這個學生很大的忙,學生只是發自內心的感謝。
但是我還是覺得周圍大家和我相處挺好的,可能我比較二和幼稚,所以有時也不小心地傷害了別人。當我去跟別人解釋,別人以為我是在狡辯,其實我是在告訴他內心地想法,希望他不要誤解。這樣的分歧就是因為我看不到別人的需求,只顧自己說。
同時,我傷害了別人,會立刻找別人承認我的錯誤。但是實際上我情商低,不了解別人的需求,所以往往都不知道自己錯在哪,因此別人會認為我是為了「公關」和「遷就」。其實,我是害怕別人以為我不在乎他們,隨意拿他們試槍。
相處時間長了,大家明白我,因此人際關係沒受到影響,但是我的情商低是事實了。
3. 情商和外向
補充,我認為情商和是否外向沒有必然關係。
我是內向的人,我分析有兩個現象:
1. 我是與人相處消耗能量的人,這個已經有個心理學理論,眾所周知,如果有不知道的,評論一下,我補充。
2. 我愛走路,自己一個人逛。遇到人,我會盡量選擇避開,而減少打招呼的次數。但是,實際上,我還是會以綠葉的姿態陪伴朋友左右。
按照大多數定義他人情商低的人對情商的理解,情商似乎等同於「討好自己的能力」,這肯定是錯的。
情商不等同於社交能力,但是情商高低一定會影響社交能力
與其說將【情商】等同於【人際交往的能力或技巧】,不如說,現在,輿論或者說大眾已經將【情商】等同於【是否合群】或者【是否和其他人保持一致而不至於太異樣】。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緒商數,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其包括導商(LQ)等。
中國人常常講究「和諧」,在集體裡面需要其樂融融,一派大團結的氛圍才算正常,抹掉人的稜角,講究「合群」,才不至於槍打出頭鳥,典型中國特色產物。這種現象的惡果就是抹殺了很多【有能力】但是【不善交際】的天才,典型的例子就不舉了,甚至在屠呦呦獲獎之後,網上宣揚的重點不是她的課題價值,不是她的科研能力與成果,而是她「性格孤僻」,很好笑也很值得深思。
【人際交往的技巧】這個詞也很值得玩味,在今天的某些地方已經儼然成為【諂媚】【阿諛奉承】【勾心鬥角】【拍馬屁】的代名詞,在這種「大家都想聽好話」的環境中,得意的不是有能力的人,而是討好老闆的人,IT公司裡面話語權不在技術人員手上而在HR手上,受重用的不是大牛而是【能讀懂老闆】的人,本身就是個病態。
悲哀的是,大部分人不覺得這是病態,反而認為是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能力,並將這種病態強行歸入【情商】裡面題主說的是「中國特色的情商」。
我認為情商的最高表現,也是我最著迷的一種,是能控制別人情緒的。
據我多年來的經歷,上一個有這樣子情商的生物是我家的貓主子。
忘了從哪看到,人們對社會關係的影響和關注分為以下兩部分:
1.關注的圈子;
2.影響的圈子。
在1.關注的圈子裡,你可以關注你自己內心的變化、家人、朋友、同事和不相關的人;
在2.影響的圈子裡,你可以直接影響你自己,間接影響你的家人、朋友、同事。
高情商的人會集中注意力關注那些與自己關係最大的人和事,用最寶貴的精力影響那些自己可以影響的人和事。
正所謂,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推薦閱讀:
※一個人是生而優秀,還是後天培養出來的優秀?
※情商高的人,在交往過程中會刻意注意自己的言行嗎?
※情商高的人如何發泄情緒,他們活的不累嗎?
※你對大學生與室友相處有哪些建議?
※自己性格內向不會說話會成就一番事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