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死亡感到恐懼,到底是在恐懼什麼?

是害怕失去眼前所擁有的一切?還是因為不知道死亡什麼感覺,死了會怎麼樣,由於這些未知而感到害怕?


關於死亡恐懼,我原來有做過讀書筆記,給你摘錄下來吧。後面的引用文獻沒有列示。

第二章 死亡恐懼

一、 怕死 / 死亡恐懼/死亡焦慮

㈠概述
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中寫到:「讓我們來設想一下,有這麼一些被拴在鏈條上的人,他們都被判處了死刑。他們當中每天都有人被執行死刑,他們的目光注視著其他人。那些還沒有輪到的人在自己同類的下場中看到了自己的結局,他們痛苦地、絕望地互相打量著,等待對自己執行死刑。87&>
這就是我們人類的處境:等待死亡。死亡或者死亡意識對人的衝擊力是摧枯拉朽式的。每每想到這,總是覺得死氣逼人,驚慌失措,不知所從。

㈡集說
1、羅伯特·尼梅耶(Robert Neimeyer)認為死亡焦慮一詞語可以理解為:『用於一組以恐懼、威脅、不自在、不舒服和類似的情緒反應為特徵的對待死亡態度的速記名稱』。127&>(按:這就是死亡焦慮的具體特徵,如此中規中矩的定義並不能讓我感知到死亡恐懼的存在。形象性表達可能更有衝擊力。)
2、當我言說恐懼,我指的是純粹動物性的恐懼,是微小生物面對自身毀滅時的膽怯畏縮,是一種令人窒息而死的感覺,是覺得自己猶如籠中之鼠的無奈滋味。56&>
3、一想到死亡這個概念,恐懼就啃嚙我的內心。有時,我會問自己,在死亡的陰影下,我要怎樣才能活下去?最後的審判日何時到來呢?132&>(按:死亡的臉)

㈢按
1、所謂死亡恐懼,是由於對於死亡所產生的恐懼感和焦慮感。在我們看來,死亡是一種剝奪,是一種喪失,是一種破滅,是一種摧毀,並且是永久的不可逆轉的。可怕的死亡,造成了死亡的可怕。
2、這種噩夢般的感覺,所給我們的不僅僅是冷汗,還有那種泰山壓頂似的胸悶。

二、為什麼怕死

㈠概述
我們對死神的描述,永遠是恐怖的,披著黑布的懸著物,露出兩個永遠看不到瞳孔的黑洞般的眼睛,這雙眼睛因為它的意謂而攝人心魄。
怕死的原因不一,其中主要有:一是對曾經擁有的被剝奪感(喪失感)、二是對某些過往事件的抱憾感、三是未完成事件的缺憾感、四是死時的瀕死感、五是死後的遭遇或死後世界的虛無感(寂滅感)。(按:恐怕還要深究的這些感覺的背後意味著什麼!完滿、永恆的感覺嗎!這其中有個根本的意味,那就是,「我」的存在。因為自我的界線,才會如此,界線意味著有限性、意味著有始有終。)

㈡集說
1、我們所謂的「怕死」,其實是「怕自己」,而所謂「怕自己」,尋根究底不外是「怕自己將要完全失去世上所喜愛過的事物」,包括愛人、家屬、好友以及自己所偏好的世上東西。125&>(按∶怕死,也許源於個體對自我映像或自我概念的界定,納入的部分越多,則死亡剝奪的越多。死亡讓我們體驗了一種人格上的縮小感和虛無感。)
2、當我們有所保留,不願徹底參與自己的生命時,就會發現恐懼,而恐懼愈強,抗拒就愈大。133&>(按:這句話是說,假如我們徹底參與自己的生命,按照自己的生命活著,那麼,恐懼應該就不會那麼重甚至沒有?)
3、畏死和畏懼垂死並不是表現的原型,原型是貪生。20&>(按:貪生怕死總是一體的。貪生必然意味著怕死。)
4、死亡恐懼是對不確定的未來感到恐懼,是害怕改變,也許最重要的是,害怕在正視自己的一生之後卻發現自己其實一無所有,一事無成。136&>(按:空白的生命,設法拓展生命的寬度和深度,充實些再充實些。)
5、許多人的死亡焦慮來自於從未充分發展自己的潛能,為此他們深深地感到遺憾。許多人之所以感到絕望正是因為他們的夢想沒有成真。138&>(按:未完成事件。言外之意,他們還沒有真正的活過,沒有按照自己的想法、夢想活過。)
6、對死亡的恐懼常常與人生虛度的感覺緊密相關。換句話說,你越不曾真正活過,對死亡的恐懼也就越強烈;你越不能充分體驗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129&>(按:虛度意味著,壽命終結生命卻是一片空白。生命的不完滿。)
7、人們緊緊抓住生命,害怕放下及去世,因為他們對自己過去所作所為不能釋懷。72&>(按:為什麼不能釋懷,也許,這和所謂的意義有關,即生命的意義。)
8、假如你有死亡的恐懼,那表示你有些漏洞是沒有被生命填滿的,所以死亡的恐懼是很有用的暗示,它顯示出你的舞步要再快一點,你應該從兩端來燃燒你生命的火炬。51&>
9、盧克萊修說:「有人一想到自己死了以後,他那被拋棄的屍體或腐爛發臭,或被投入烈火中焚燒,或被丟棄於荒郊野嶺,成了野獸的美餐,他就為自己哀嘆。這時候你可以對自己說,他的那些想法是錯誤的,他的那些想法使一種潛在的恐懼正在吞噬他的心靈......一個活著的人,如果總是想像著自己死後屍體將被鳥分割、將成為野獸的獵物,那是很可悲的。」130&>(按:思考死後的遭遇。這兒有個問題,自我的界限在哪兒,所謂的屍體是否還是自我的一部分?)
10、死亡總是令人恐懼的,人們現在對它仍然極為恐懼。一般說來,這種恐懼來自於人們害怕離開他所喜愛的事物。然而,在這種恐懼的表象背後,是否還存在著一種更深層次的恐懼呢?死亡難道不是令人惶恐嗎?因為死亡是「陌生的」,隨著死亡的到來,我們將進入一個與我們所熟悉的一切都不相同的、完全陌生的領域。137&>(按:進入未知的領域,意味著不確定性,不知道方向,總之帶給的感覺是墜入無底的深淵。生前的剝奪,死後的未知,這都是死亡所帶來的恐懼感。)
11、人們面對死亡感到恐懼,然而很多時候,恐懼的不是死亡本身,恐懼的是「我」不見了。52&>(按∶人格上的我不在了,活生生的我不見了。這是一種喪失感,人格上的喪失感。)
12、如果我們認識到垂死的必然不可豁免性,那就只有一種選擇,即是否接受強加於我們的這種不可豁免 性,或奮起反抗,或聽之任之。在這裡令人憂慮的並不完全是死地不可親歷性,而是對死後情形的茫然性。11&>(按:對待死亡的態度和方式,接受或反抗,但是,無論你接受或者不接受,死亡終究要到來。關鍵是,我們是否知道以後的世界。不知道!)
13、人,完完全全面臨有史以來的怕死之源——虛無,死灰般的虛無。12&>(按:這是死亡恐懼的原因之一。)
14、拉羅什福科公爵在《箴言集》中說過,「死亡和太陽一樣,都不能面對面地注視。」184&>

㈢按
1、在怕死的原因中:這種喪失感或者被剝奪感所帶來的恐懼是有跡可循的。我們生前的擁有在一定程度上關係著我們的安全感。這樣的剝奪會讓我們感覺到人格上的萎縮。死亡是對生存經驗的挑戰,是對原來生存圖式的徹底摧毀。抱憾感和缺憾感之所以引來恐懼,是因為,未竟事件往往意味著生命意義和價值的體現。沒有實現,感覺自己其實只是個空洞無一物的存在而已。這種寂滅感所帶來的恐懼,是因為我們不知道死後世界什麼樣,是否還有死後世界,自己是否已經終結?一切都是未知數,這種不確定性也會帶來恐懼。
2、中國的一刀切的火化制度,名義上是移風易俗,但就某些人來說,則是對其死亡觀念的挑戰,意味著出口的封閉。這也是造成他們怕死的原因。
3、怕死,我想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們的思維中存在死角,即認為死亡剝奪了我們的本質(做人的本質)。其實,我想我們應該超越「生物體的生命才是我們的完整」這一「小我」的概念,應該樹立「大我」的思想。大我中,死亡只不過是一個過程一個片段而已,是大我的一部分而已。死亡並不是生命的死亡,只是壽命的終結而已。不管有無靈魂,死後並不是虛無。死亡的真實目的是告訴了什麼才是屬於我們的。屬於我們的,這才是我們。死亡是澄清,是框正。關於死亡恐懼,最根本的我想仍然是「我」的存在。心中無我,破除我執,也無所謂恐懼。因為無我,也就沒什麼消失,何來的恐懼。

三、死亡恐懼再說
1、迪格瑞(James Diggory)和羅斯曼(Doreen Rothman)從一般人口抽樣(總數達563人),請這些人就死亡的好幾種後果評列等級,以下是關於死亡最常見的恐懼,以重要性排列:
①我的死會造成親友的哀傷。
②我所有的計劃和構想都結束了。
③垂死的過程可能很痛苦。
④我再也不能有任何經驗了。
⑤我不再能照顧被我撫養的人。
⑥我擔心如果我死後的生命,到底會發生什麼事。
⑦我擔心自己的身體在死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⑧我恐懼,我死了,但這個世界照常在進行。143&>(按∶引發焦慮的衝擊度。)
2、從發展心理學角度看。從擁有自我意識至青春期,死亡恐懼還潛藏在無意識深處。進入青春期,我們面臨對人生的反思,死亡焦慮大規模地爆發了:青少年通常都會思考死亡這個主題,少數還會有自殺想法,如今的青少年則通過在暴力的電子遊戲中體驗「二次生命」來掌控或征服死亡,還有一些青少年則做出叛逆行為來排遣死亡焦慮,如講死亡笑話、唱嘲弄死亡的歌曲或是和朋友們看恐怖電影等。......隨著歲月的流逝,青少年在青春期對死亡的關注被成人早期的兩項重要的生命功課——成家、立業所分散。但是,再過三十年,也就是孩子長大離家、職業生涯告終之時,中年危機便如約而至,死亡焦慮也再次來襲。中年人此時到了生命的頂峰,再看今後的人生道路可謂開始「走下坡路」了,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你再也無法對死亡視而不見了。82&>(按:生命的課題在完成社會任務或人生任務後,終究要面臨死亡的問題。)
3、雅斯貝爾斯:人人皆面臨死亡。不過,既然我們不知何時會死,也就這樣活下去了,彷彿死亡根本不會到來一樣。作為有生之物,我們本不相信死,儘管死對我們來說是千真萬確的事。16&>(按∶一般性態度,關鍵是持這種態度,對我等意味著什麼。短暫的安全感和享受的空間,直到被喚醒。這種代價是,可能會活得不明不白。)
4、死亡焦慮可以說是所有宗教信仰的源泉,這些信仰以不同的方式撫慰我們的心靈,減輕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生命有限之痛。144&>(按:在某種程度上,死亡是宗教的起源。)
5、庫布勒·羅斯發現「具有內在信仰的真實宗教徒占極少數。這極少數人有信仰來幫助他們,與那些也屬於少數的無神論(末期)患者相比,可謂旗鼓相當。這兩類少數患者之外的多半患者,雖具有某種的宗教信仰,但仍不足以幫助他們免於心理衝突與恐懼。147&>(按∶拯救,人人都有信仰,總會在自己的信仰中離去。)
6、精神分析學家齊爾伯格(G·Zilboorg)說:「在深處險境時的不安全感後面,在懦弱和壓抑感後面,永遠潛伏著基本的死亡恐懼。它的存在經得起最縝密的推敲,它通過許多非直接的方式表明自己......沒有人能夠擺脫死亡恐懼......焦慮性神經症、光怪陸離的各種恐怖症、相當數量的抑鬱性自殺和眾多的精神分裂症,為無時不在的死亡恐懼提供了充分的證實。這種恐懼成了特定的精神病理學情境中各種主要衝突的必然成分......可以理所當然地認為,死亡恐懼永遠存在於我們的精神活動之中。」148&>
7、死亡焦慮雖然普遍存在、瀰漫各處、存在生命中的最深層,卻受到嚴重的潛抑,很少被完整地體驗。死亡焦慮本身並不容易見於大部分病人的臨床表現,也很少成為治療的明確主題,尤其是很難見於短期心理治療。104&>
8、人們觀察到,對死亡的焦慮隨著個性化的增強而增強,而處於集體主義文化中的人們則很少有這類焦慮。這種觀察無疑是正確的,然而如果認為處於集體主義文化中的人們並無對死亡的基本焦慮,則是錯誤的。他之所以不同於更加個性化的文明,其原因是:集體主義所獨具的特殊勇氣只要不被動搖,就能減輕對於死亡的焦慮。但是,勇氣須通過無數內部和外部(心理學和儀式的)的活動和象徵被創造出來的,這個事實表明,甚至在集體主義中也不得不克服基本的焦慮。140&>(按:集體主義文化中的死亡焦慮之所以相對來說比較低,是因為個體將自己融入集體中,只要集體永恆,則個體也可以避免「不死」的厄運。)

㈢按
1、死亡焦慮是體悟的、是經驗的,而不是通過理性思考就能喚醒或者超越。對於死亡焦慮也許有壓抑,但是在我看來,死亡焦慮之所以沒有在個在心中佔有分量,一個極其重要的原因在於尚未體悟到(證到)生命的有限性和死亡的確定無疑性。
2、死亡焦慮其實也是我們進入後我時代(心性態,接近于海德格爾眼中的本真態)的密鑰,正是由於死亡焦慮的存在,才會引導我們去尋找歸宿、尋找永恆。在痛苦中摸索,在迷茫中探究。但,最終我們能開啟後我的窗戶,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三、因應之道

㈠概述
1、我們對死亡的恐懼,阻礙了我們看到生命的真相。117&>但為了過上正常的生活,人們多是把它壓抑起來,不管不問,全身心投入到其他事情中去或者尋求超越之道,以達致永恆。
2、我們對死亡都很恐懼,若想止息對死亡的恐懼,就必須面對死亡。不是面對死亡的意象,而是去感覺死亡。否則我們對死亡的恐懼不可能止息下來。「死亡」這個字眼會引發恐懼,而我們通常連提都不敢提它。身為一個健康的人,我們應該有能力清晰而客觀地思考,同時有能力觀察,看看自己有沒有可能徹底面對死亡這個事實。152&>
3、立夫頓(Robert Jay Lifton)總結了人們試圖得到象徵性永生的五種模式:
第一、生物學模式:透過繁衍後代,透過無止境的生物聯結而活下去;(按:通過子女來傳承,達到生命的延續,這是一種超越。)
第二、神學模式:靠不同的更高等存在層面活下去;(按:宗教信仰,因信而生。)
第三、創造性模式:透過一個人的作品、個人創作的長久影響,或是對他人的影響而活下去;
第四、永存自然的主題:透過與環繞四周的自然生命力重新連結而活下去;
第五、經驗性超越模式:在一種時間和死亡都消失的強烈狀態中,透過「失去自己」而活在「持續的當下」。102&>

㈡集說
1、齊爾伯格說:如果這種恐懼成了持續的意識,我們就將不能行使正常的功能。它必須受到適當的壓抑,讓我們的生活中多少保留一點舒適。我們非常了解,壓抑這不止意味著擱置、忘卻那被擱置的東西和所擱的地方。它還意味著要維持恆常的心理努力——抑制住,並在內心決不放鬆警惕。......因而在正常情況下,我們實際上四處奔忙,從未相信過自己的死,一如我們對自己肉體的不朽深信不疑。我們企圖把握死亡......當然,一個人會說他知道自己終有一死;但實際上他並未在意。他活得正愉快,他既不需去考慮死亡也不會為之感到苦惱——但是,這是一種純粹理性的、口頭上的認識。恐懼的自覺情感受到了壓抑。126&>(按:這是說我們對死亡恐懼的潛抑,以及潛抑後我們的生活態度。即使被喚醒後,也有可能會進行潛抑逃避,畢竟面對也許是種折磨。)
2、面臨死亡時,保護裝置會出現三種現象:
第一、與己無關:雖然我們都知道死亡,也確知我們總有一天會死亡,但卻覺得死亡與我無關。
第二、不可能自己會死:死亡對我是最大的不確定,甚至認為是最不可能的可能,很少人認真地把自己的死亡當作最真摯的可能性來對待......。
第三、對他人死亡的漠然:對他人的臨終無法共命共感,雖然你說「親人死了我會哭啊」,哭歸哭,擦乾眼淚以後親人的死還是親人的死,不是我的死。111&>(按:這就是常人應對死亡的機制,無切己性,不可能性,總之是很遙遠的事。是以,不是當前迫切需要處理的關切。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常人世界裡,左右個體的不是生死,是當前的關切,當前的關切更多的是慾望,人世間的慾望。何況,對待生死問題,很難有解,既然如此,不如不想。)
3、雖然死亡的命運不可避免,但是很多人都覺得談論死亡,會招致這種命運。所以,既然這種心理創傷使人恐懼,人們也就自然而然地有意繞開這個話題。124&>(按:這裡訴說的是人們為什麼避談死亡,因為恐懼,所以,對於死亡人們總是敬而遠之。)
4、我們一生的勞碌,都在一個迷思下進行:認為將死亡從眼前移開,生命會更好。思考死亡,讓我們心情消沉、倍感挫折。我們將出生當作必須大肆慶祝的事,但是卻將死亡看作痛苦無比、不需加以重視的事。死亡帶來的傷痛,最好當作自家人的秘密。於是,我們鼓勵喪親家族要儘快回歸正常生活,因為我們在面對有人失去親友時,感到不安與尷尬。我們不知道要跟他們說什麼,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們。55&>(按:這是種生前迷思。)
5、在生命中唯一能確定的即是死亡,其他事都無法這般絕對肯定,可是,我們一直逃避這個問題、這個死亡的疑惑。我們總是忙於其他事,有時甚至為了避免這個真正的問題,而去談一些大事,比方神、或天堂與地獄。真正的重點不在於神,不可能是神,請問你跟神到底有多熟?你對神的認識有多深?對於一個根本未知的東西,你能問得出什麼?你的問題是空洞的,充其量只能說是幼稚、愚傻的好奇心在作祟。37&>(按:這是對死亡的逃避,那麼,我們為什麼會逃避對死亡的思考呢,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不知道答案,不知道解決之道,思考這個問題為我們帶來困惑與煩惱,可樂的事多著呢,何不先享受呢,快死之時再考慮也不遲,這就是一部分人的想法。)
6、人類學家恩斯特?貝克爾在《拒斥死亡》中指出了積極錯覺的益處。他認為,思考死亡的能力會引起人們的存在恐懼(existential terror),於是內心很大一部分將用來應對這種恐懼。貝克爾認為人類對自己品德、力量和價值誇大的看法使生命充滿意義,並獲得「永恆」。沒有這些看法,個體就會陷入嚴重的恐懼和焦慮,由於意識到自己最終會死亡而失去生活的動力。對貝克爾而言,「生命與錯覺共存」。145&>(按∶錯覺和偏見,這是我們的生存方式。)
7、諦念的本質是,人突然發現生命並沒有那樣的繁花綠葉、沒有那麼順利、沒有那麼受人寵愛,生命中有一個底部,那個底部過去沒有被想過。可是今天透過親人的死亡,或是透過自己罹患癌症,突然掉到一個底部去,人發現這是一個唯一能夠生存的方式,在這種情況底下,諦念於是產生。因此,諦念也就是一種決斷,決斷就是有一個東西跟原來的東西發生斷裂,雖然斷裂,但人依舊決心前往。149&>(按:諦念,我想這只不過是打破了人的積極錯覺,使其撥開遮蔽,看清世間原來如此罷了。余氏的講法是人依靠心智自我、積極錯覺,將自己對死亡的恐懼遮蔽起來、壓抑起來,從而過上有秩序的常人式的生活。)
8、死亡和焦慮這樣一類東西侵擾了這種沉淪狀態,破壞了我們本來只是眾人中的一員的受庇護地位,並且向我們顯示成為「常人」要比成為一個自我引起的恐怖少一點,所以現代世界驚人地增加了自我逃避的種種手段。79&>(按∶喚醒有時候讓人覺得不識時務,攪亂好夢。)
9、奧特蘭認為,一個人在一生髮展中會不斷追求個性化、成長以及自身潛能的實現,但是也要為此付出代價!在這種從自然中不斷生長、延伸乃至遠離自然的過程中,人必須面對自身的「生之焦慮」,也就是那種可怕的孤獨感,那種自身脆弱渺小的感覺,失去了與宏大世界最基本的聯結。當「生之焦慮」變得無法忍受,我們該何去何從?我們選擇了完全不同的方向:我們重新回來,逃避那種分離,在融合中尋求安慰。也就是說,我們開始選擇融入或將自己奉獻給他人。107&>(按:生之焦慮也許就是存在之孤獨。我想,這也是一部分人在後我時代的選擇,是十字路口中的一個;那麼這是不是常人的生活呢。死亡喚醒後,我們仍然可能回到異化態,或者假如我們沒有找到歸途的話,為了維護本真性的尊嚴,我們可能選擇自殺。自殺並不完全意味著罪惡或懦弱。)
10、人為自己開闢了一個可以應付的世界:他無原則地不假思索地把自己投入行動。他接受了文化的規範,這一規範制約著他的眼界。他並非像巨人一樣一口咬下世界,而是像海狸一樣咬下尚可應付的片段。他運用一切手段,這些手段被我們稱為「人格防禦機制」;他學習隱藏自己;他學會把自己嵌入他力(other-power),這種他力可屬於具體的人、事和文化指令;結果是,他生存在一個想像的萬分可靠的世界中。當他陷於困境,當他的生活被安置於既存的迷宮,他並不必然產生恐懼。他不得不做的一切,是按「世界的常規」一頭扎進強制性的內驅力之中——兒童學習這些常規,後來就帶著可怕的鎮定生活在這些常規之中。141&>(按:這就是常人的生活、文化體系、傳統規範等是常人死亡恐懼的庇護所。這就是應對生之焦慮所付出的代價,交出自己。那麼,對於信仰呢,也是這樣的嗎?其實,無所謂交出自己,那就是自己。虔敬!)
11、當你心中有所企求卻無法實現時,那份未滿足的渴望會不停地干擾你,所以,當所有欲求都止息了,人何必再回到這個世上?43&>(按:無欲無求意味著什麼?當我們無欲無求時,我們的生命其實已經歸於完滿。)
12、大多數人在意識層面並未意識到自己的死亡焦慮。死亡焦慮被那些經過偽裝、改頭換面呈現出來的表象所取代,如狂熱的宗教信仰、痴迷於累積財富以及盲目追求名望等等,因為這些都可以提供人們所謂的不朽。139&>(按:人們在不自知中規避死亡焦慮。但是,無論如何,總該有個線索才是。)
13、工作是應對死亡焦慮的另外一種方式。從很多方面來說,工作都是一種有效的不朽體系。有些人——比如工作狂,極其敬業,身心完全被工作佔據——做得有些過頭,他們只有在工作時才感覺自己是活著的,他們需要忙忙碌碌,需要不停地做事。這種病態的防衛模式是他們應對死亡焦慮的方式。128&>(按:讓忙碌的工作佔據頭腦,從而不給死亡意識以空間,藉以逃避死亡,能逃多久就逃多久。用工作築起一道牆,將死亡焦慮、孤獨等阻隔在牆之外。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方式有效嗎?表示懷疑。)
15、人們積累所有物是為了擴展他們的自我感。所有物也及時地延伸了自我。大多數人設法讓他們的信件、照片、財產和紀念品在他們死後分配給別人。儘管這種分配反映了允許他人享有這些物品的使用價值的願望,但這種分配依然具有符號功能。人們總是希望通過將他們的所有物傳遞給下一代而獲得永恆。80&>(按:所有物意味著一種自我界限、自我空間或者自我世界的擴展。這也具有歐文·雅羅姆所謂的波動影響的性質,通過這樣的行為也許可以使人擺脫死亡焦慮或死亡恐懼。)
16、戰勝死亡恐懼的最佳途徑,也是唯一途徑,就是活出豐盛的生命,這種生命的價值無限,就連死亡也抹殺不了。131&>(按:豐盛的生命意味著什麼?這是最關鍵的,其實,所謂的豐盛同樣應該基於信仰的考慮,不同的人眼中的豐盛肯定有著不一樣的意謂。)
18、因為晒黑提高自尊,自尊在心理上有助於抵抗死亡方面的威脅,所以它是一種治療死亡恐懼的藥物。也就是說,死亡不僅僅是生物學上的威脅,一個永遠的威脅,而且也是一種在心理上讓我們恐懼的威脅。人類是智慧生物,這種偉大的智慧所帶來的是巨大恐懼。我們知道儘管我我們竭盡所能去避免死亡,但我們終究會死(我們是幸運的)。但日子會變得更好。我們隨時都會死於我們不能預測和控制的種種原因。......範圍的研究支持自尊能幫我們解決對死亡意識難題憂慮的主張。例如,實驗表明跟一個可以控制的話題相比,人們被要求去思考死亡時,他們會試圖去提高他們的自尊。而且,高度的自尊可以減少對死亡的憂慮。76&>
19、使巨大的、不可克服的死亡恐懼變得可以忍受的形式就是不死性觀念。21&>(按:這是超越死亡的方式和途徑。這裡要區分所謂的不死性具體的指謂,是肉體的、精神的、靈魂的、抑或其他。不死性意味著永恆、意味著不朽!)
20、人們以兩種方式承擔了對死亡的焦慮。一是儘可能地從日常生活中排除死亡的現實性。死者不被認為是死了,他們只是變成了生者的面具。二是人們相信死後生命依然存在,即所謂靈魂永生,這是更重要的一種方式。這不是基督教的信條,甚至也不是柏拉圖式的信條。基督教說的是復活與永生,柏拉圖說的是靈魂參與到創造活動之中——「世界和時間都沒有盡頭」。這不是個體在上帝之中得到永久棲息,而是個體為宇宙的原動力作出自己永無休止的貢獻,正是這原動力賦予他面對死亡的勇氣。在這種希望中,上帝幾乎是可有可無的。上帝可以被看作是生命不朽的保障;但如果人們不這樣看,他們對生命不朽的信念也不一定就動搖了。因為,對創造過程中的作為部分而存在的勇氣來說,靈魂不朽才是決定性的,而不是上帝。只有某些神學家才認為上帝就是創造過程本身。146&>
21、真正的基督教信仰則說,只有當人們把死亡與十字架上耶穌之死相聯繫且承認耶穌的復活時,才能對死和死後的事作出正確的理解。這樣一來,正如完人耶穌死而復活一樣,我們也可作為完人死而復活。至於復活意味著什麼,則全然超出我們的想像。13&>(按:這是基督教如何看待死亡,可以死而復活。因信而生。那麼,什麼是完人呢,完全的接納上帝,承認自己是上帝的子女?)
22、波動影響在歐文·雅羅姆看來是指我們每個人,即使沒有意識層面的目標或這方面的知識,也都會形成中心影響力,影響周圍的人許多年甚至許多代。也就是說,我們對其他人的影響會傳遞給更多的人,就好像池塘中的漣漪一樣一圈一圈地擴散出去,直到再也看不見了,即便如此,在微笑的分子層面這些波動依然在傳遞著。我們其實可以留下一些東西,留下一些自己也許並不知曉的東西,這樣的觀念為那些因生命有限、充滿無常而覺得無法避免無意義感的人提供了一個很有說服力的答案。134&>(按∶波動影響其實就是播種思想的種子傳遞生命的能量。這意味著生命形式的轉化,意味著生命的化生。)
23、丟一塊石頭到水塘里,水面上就會產生漣漪;漣漪合成另一個漣漪,再產生新的漣漪。每一件事物都是緊密相關的:我們了解到,我們會對自己所做、所說、所想的一切負責;事實上,我們是在對自己、任何人和任何事,甚至整個宇宙負責。67&>(按:這種波動影響是種化生的傳遞,傳遞的結果就是另一個生命的緣生。)
24、波動影響與各種迫切渴望延續生命的方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最顯著的例子是通過生育下一代來傳遞我們的基因,或是通過器官捐獻使我們的心臟在另一個人的身體內跳動,抑或是捐獻眼角膜讓另一個人重見光明。
25、人際聯結對於安撫懷有死亡焦慮的人來說至關重要。單純的「在場」是你能為任何面臨死亡的人(或是那種身體健康卻對死亡充滿恐慌的人)所能提供的最大的幫助。142&>(按:僅僅是在場,當下的在場,就能建立無比的聯結,生命的聯結。)
26、人,雖然作為個體總歸要走向垂死,但是,無可否認的是,他們的生命死後留下了力的痕迹,而且對後代的生命會產生積極的或消極的影響。這裡不單是指個別人一生的貢獻,而且與他們通過遺傳獲得的並且遺傳下去的肉體結構有關。這些使生命或聚或散的力,對後代的生命仍然有效並與對自身或異己負責的決定一起始終長存於人類歷史,故而個體生命也不是一切東西喪失殆盡。10&>(按:這就是力的影響,波動影響,通過影響而傳至後世。這,也許就是一種不滅。)
17、歸屬於某個群體,令我們的自我得以延續。這種信念只有在某種特定文化世界觀里持續存在,自尊才能起到緩解焦慮的作用。而某種特定文化世界觀的信念,是通過佈道宣教、文化儀式、人際背景及群際背景下持續的社會認可等方式保持的。因為某種特定文化世界觀的信念取決於他人不斷的一致認同,這裡所說的他人是指那些質疑這一文化世界觀的人,或者是倡導另一文化世界觀的人,這兩種人都威脅到我們的平衡。質疑被看作對自我的攻擊,導致存在焦慮。112&>(按∶自失說,融入群體中去,把自己交給群體,群體的不朽意味著自我的永恆。)
27、通過自己的孩子而活——讓孩子承擔這一「不可能任務」——是克服死亡焦慮,達到以生命的意義和延續性為中心的心理平衡的一種方式。8&>
28、最簡單也是最古老的方法就是生小孩。雖然將來不在這裡,但你的一部分,你的一個細胞會繼續活下去,這是以別人替你成為不朽的辦法。49&>(按:這是獲致永恆的方法之一。)
29、在生死學的觀念里,我們不知道「默存」存有的邊界在何處。當臨終病人越接近死亡的時候,就越走到「默存」的存有狀態里,此時他的自我差不多溶解掉了。如果他完全進入「默存」的存有時,一種浩瀚的宇宙感就在這裡成形。意思是臨終的時候,人從「封存的自我」移到「存有」狀態,在「存有」這種狀態中,人不會感到痛苦,也不會害怕死亡,因為害怕死亡的那個「心智自我」不見了。一旦人的感覺官能不見了,就不會再畏懼死亡。人一定要有強烈的自我感,才會感到「畏懼」。一個人越是想要保住自我,對死亡的恐懼會越巨大。因此我們得以明白,大部分烈士、殉道者都是在破心智自我的封存性,以投入開放性的存有。135&>(按:對,自我感、關於人的定義是決定著對死亡的態度。默存這種存有狀態,我想是種消融感和交融感,這是生寄死歸的消融感,從何而來回到何處去的消融感。這種默存是不是虛無呢,我想這也是種自失觀吧。這種比較像儒家的與天地參。余氏的目的,我想在此就是破除心智自我,進入默存的生活狀態。但是他強調雙重性,意味著我們平時並不能考生活在默存的存有中,只是在臨終一刻,我們才會如此,現實嗎,我想不會。我們現在就可以活在交融中。但是,可以並存嗎,馬丁·布伯認為我們可以這樣的。從「我—-它」世界,進入到「我—-你」世界。)

㈢按
1、克服死亡恐懼,逃避無法解決問題,我們終究要面對。
2、正視它的存在,把有限變為無限也許才是解決之道。實在的東西它就在那兒,沒什麼變化,所要改變的是我們的看法。門,生命之門,永恆之門始終敞開著,只是我們的語言和觀念把它遮蔽住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除蔽。(按∶這種有限性和終結性是我們意義和價值思考的起點。)


貢獻一個田野調查實例。

小時候曾告訴一個小姐姐,如何在笑的停不下來時止住笑,就是默念:"我想死,不想活了。"

百試百靈。

大概因為我的笑神經對環境不大敏感,小時候很需要這個辦法。

小姐姐大驚:"我怎麼會不想活了呢?我死了世界上就沒我了,這多恐怖?"

好吧,大概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神,有必須存在於世界的理由----------這種心理真讓人費解。


恐懼一種確定性的未知。

什麼意思?

1.確定性。如果人生在世,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種偶然的話,惟有死這件事情是必然的,確定無疑的。人未必會作官,未必會發財,未必會過得快樂,有了錢也未必會幸福……但人一定會死的。

2.未知。死亡不可經驗,沒有人經驗過死亡,而人的意識天生對一種未加經驗的東西保持恐懼,這種恐懼,不是死亡本身,而是與死亡相關的恐懼,比如:虛無、深淵、黑暗或痛苦。

一個好端端的人,突然有一天沒了,在這個世界上找不著了,Ta 去哪兒了?如果單單是肉身的一種「灰飛煙滅」也好理解,問題是,人在世的時候並不只有肉身,不然《祝福》中的祥林嫂怎麼會問「我」,「一個人死了之後,究竟有沒有魂靈」,「我」躊躇了半天,不知如何作答。

祥林嫂的恐懼,可能不是死亡,不是肉身的消散,而是死了之後的種種未知。


祥林嫂的恐懼,可能不是死亡,不是肉身的消散,而是死了之後的種種未知。

因為消除恐懼,不依靠信仰是不可能的。

特別是今天,大多數哲學家其實根本不信自己的理論,因為他們是無信仰的哲學家。

這種哲學家,就是十足的騙子。


怕死的時候很痛苦。
怕以後都看不到想看到的人了。
怕沒有人保護我的小狗。
怕真的就沒看到心愛的球隊東山再起。
怕讓在乎我的人難過。

其實最怕的,就是以後都和這個世界沒什麼關係了。


因為無信仰,恐懼未知。


永永遠遠都看不到聽不到這世界上的一切了


沒有思想,沒有痛苦
永永遠遠


玩遊戲玩到一半,停電了;看書看到一半,被耗子啃了。害怕死亡,很正常,人要是不怕死,那麼世界就亂套了,生的東西不戀生,那不是不盡責嘛。怕死沒什麼,你只要知道自己怎麼死才值得,就如同玩一個網遊,總有一天,你會自己找一個地方永遠下線再也不上線一樣,有了理由,就好了。


在拋開懷疑論的情況下,我們站在科學的角度考慮一下

人們都懼怕死亡,到底是在懼怕死亡的什麼呢?

基因是「自私」的,對死亡的恐懼是基因強加給人類的,因為一個不怕死的個體是很難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中存活下來,順利地將自己的基因複製給下一代的。換句話說,不怕死的人大多數都已經死了,活下來的都是怕死的。

但是你也許會問,如果說對死亡的恐懼是基因強加給個體的,那麼這樣一來只要認識到(對死亡的恐懼是基因強加給個體的)這一點,死亡不就不值得恐懼了嗎?

然而並不是這樣。就像即便人意識到了自己的種種慾望都是基因強加給人類的,卻依舊無法擺脫慾望對自己的控制。因為我們能夠思想的能力同樣乃是基因賦予我們的。

想要剋制慾望或是克服對死亡的恐懼與其說是個體與基因的鬥爭,不如說是基因與基因之間的鬥爭。


只是對現在事物的留戀。

拋開一切,你就會發現談及死亡平淡的沒啥感覺。


當然是在怕死又死不成反而終身殘疾失去了自殺自由的那種恐懼感

前幾天有輛大巴差點撞到我,還是在下雨天里,要不是急剎能剎穩,估計我現在只能躺在醫院裡回答這個問題了,人一般在這樣的情況會出於本能害怕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脅,而我在那個時候,怕的是失去自殺的自由


大概沒有其實在恐懼什麼,而是在恐懼死亡本身吧,你覺得動物在恐懼死亡時其實是在恐懼什麼呢?或者說手碰到火會縮回來,是因為我們感受到了對於未知力量的恐懼?


人和動物都會對未知的事物抱著恐懼的態度,比如說火,因為不了解,遠離它,從而遠離火帶來的傷害,這是人的本能驅使,而死亡也是這樣,沒有人知道,所以本能的感到恐懼,人也是社會性的動物,除了對未知的恐懼還有未知的所帶來的孤獨,寂寞,和親人,愛人的分離


對永遠終結的恐懼存在於所有人和集體之中,國家害怕滅亡,文化害怕失傳,企業害怕破產。


有一天,你走了,世界上關於你的一切都會煙消雲散,你不知道有沒有思想和靈魂的存在,你不知道是真的煙消雲散還是去往另一個世界。你愛的人在哭泣卻無法觸摸。生命源於黑暗,享受光明,卻歸於虛無


人所有行為都是為了一直存在下去。死亡是對存在消失的恐懼和對未知的恐懼。

我有一篇文章討論過這個問題。
——
——

人在未經死亡,就產生死亡的恐懼。死亡是人意識不能超越的領域,處在茫茫的未知中,所以可怕。無知本就是恐懼的源頭。

有序的群體生活,看似能減弱個體對死亡的恐懼,不過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安慰的話總比直擊內心的真相要好接受些。因為恐懼和需求,個體會毫不猶豫的投入到群體中。

醒了的人,發現這是集體異想天開的夢,他知道死亡是一個人的事。這就是第一個哲學家、藝術家。

群體能給人一種,永不滅的錯覺。個體往群體鑽,直覺的以為群體能不朽,在熙攘中忘了人會死這個事實。我們遲早是要死的,每個人。

我看到一些老人,一生修養很好,可當他們病倒將死之時,脾氣變得異常的古怪。他們要求子女無時不在自己身邊,像孩子一樣耍脾氣,提出各種奇怪要求。這些無非是要以緩解自己的恐懼,生命將逝去的恐懼。他知道自己將死亡,子孫根本不能改變自己將不存在這個事實。他們被騙了。

「偉大的群體啊,我不想離開。」


兒女們只覺他奇怪,認為精神失常,喂完湯水,趕忙退出病房。這是恐懼,對死亡的深深恐懼。他們本以為群體能讓自己永存,騙局,騙局,都是騙局。當他們生命垂危的時候,他們信奉的群體只是一個冷酷旁觀者。就像一個溺水者,他本以為岸上的眾人會救他,可沒有人能救他,所有人冷眼旁觀。


群體一樣是要死亡的,天人合一,笑話。

有一句話講得好——25歲死,75歲埋。我二十歲已死了,在算人生這筆賬的時,我20歲就把死亡放進去,對我而言,它遲來晚來都不驚奇。如果要做夢,寧願做藝術夢,文學夢,不做群體不滅夢。

在蘇州我第一次進基督教堂,坐在教堂里默想了五分鐘,他的宗教度眾生,我的宗教度自己。

有人會調侃說:「信仰值幾個錢。」

我說:「信仰不值錢,當你不值錢的時候,信讓你不畏死的活下去。」

人在敗落的時候就投靠宗教,一旦發達了,就繼續追求那亦婊子亦女神的成功,做成功夢。教堂永遠歡迎他們,仁慈的父,或許會傾聽他們懺悔,只是在他們心中沒有度自己的船,最後會發現宗教也是騙局。

死是一個人的孤獨之旅,沒有人會陪你,也沒有人會替你。

我的公眾號:九點鐘聲
喜歡可以關注我,看關於其它方面的文章。


不是未知,而且未知其實還會給人希望~
是秩序的崩壞吧,而且是親自體驗的,身體和心靈的秩序崩壞。曾經美麗的漸漸斑駁破損。
這就是人們對死亡的體驗。到達死亡前,必須經過一段崩壞秩序。


主要還是基因和線粒體的意志

基因想要傳遞下去

線粒體不想死

外在表現就是——求生本能……


推薦閱讀:

人為什麼會害怕?
如何優雅地坐過山車?
怎樣克服對未知的恐懼?
上台演講緊張 緊張的聲音都發抖 怎麼辦?
一定要討好領導嗎?

TAG:死亡 | 恐懼 | 社會心理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