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校衛生由學生無償負責?

從消費的角度看,高中生是消費者,為什麼要無償勞動?
另外,初中生和小學生受義務教育法保護,為什麼要無償勞動?
鏈接問題:某大學為省錢辭退所有物業人員,要求在校學生負責無償打掃衛生。學生應當如何維護自身權益?
如果說是為了鍛煉學生的勞動能力,那是否需要教育部門批准?


加班間隙稍微普個法。有一個極為普遍的誤解是,學校和學生之間是民事合同的關係,即學生向學校付學費,換取學校向學生提供教育服務。我們可以肯定的說,這個理解是不符合中國法律的。

學校和學生不是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係,根本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校和學生之間也不是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締結民事合同的關係,不適用《合同法》(且不考慮購買課本、食堂就餐之類的情況)。與此相反,學校和學生之間的法律關係包含了某種不平等的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比如教育法第四十三條規定被教育者應當「遵守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三條規定高校學生應當「遵守學生行為規範和學校的各項管理制度」。

當然,我們有必要討論這些管理制度是否是合理的,應該如何被制定,如何服務於更好的教育學生等等問題。但無論如何,我們需要了解一個前提,學生受到學校的管理,遵守學校的制度是教育制度的一項基本內容(這背後的原理三言兩語說不清楚,我先回去加班了)。


為什麼總有人邀請我回答這種」焦作人」的問題?

看到題主設置的標籤,「法律」、「維權」...........我一開始僅僅是微微一笑,但看到了高贊的答案,不禁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讓我有了答疑解惑的衝動。

為了滿足題主的好奇心以及平息大部分知友那深深的「不忿」,本人準備正襟危坐,怒打一發,嚴肅認真,絕不玩笑。

這裡需要 @張姑娘,雖然這位知友的回答沒有乾貨,我也就算不上實名反對,畢竟是感性暢言,無所不談嘛。但還是要點一下名,畢竟以下的答案有很多是針對這位知友感性理解的理性回答,畢竟得了這麼多贊,相信類似的」不忿」不在少數,權當交心。

咳咳........下面是正經回答。

從題主設置問題的標籤和補充說明來看,題主有以下幾個角度的疑問:

經濟角度質疑(消費層面)、法律角度質疑(權利層面)、教育角度質疑(社會層面)、以及事實反例質疑(事件之間的錯覺偏差)。既然是認真回答,自然要先答疑,再解惑。

問題是:為什麼教室(學校)衛生要由學生無償打掃?

回答之前,先為問題的相關概念明確範圍,方便理解。主要是對「學校」定義的明確,別看學校都是教書育人的地方,但性質差別還是很大的,因為涉及到題主的疑問,所以要明確區分。以下主要圍繞基礎教育(中小學階段)、高等教育(大學、大專階段)、公辦教育(財政支持)、私立教育(市場定位)之間的差別,來談這個問題。如果弄混淆了這些概念,把他們都理解成你所看到的、所接觸的學校,那自然容易出現「倖存者偏差」,有失客觀。

題主問題的針對目前來看集中在高中階段,那麼我便以高中階段為主要觀察對象,進而答疑。

既然題主涉及了以上幾個層面,那麼我便從以下幾個層面來逐一解開題主的疑問。進而,回歸問題本身——為什麼教室衛生要由學生無償打掃?

先答疑:

一、經濟角度:

題主認為,學生(高中生)是消費者,所以理應享受消費者待遇,有屬於消費者的權益,學校是」賣家」,應向消費者提供」服務」,而衛生環境便是基本的「服務」之一,應由學校提供,不應由消費者自己承擔。對於題主的這個理解,我有話要說。

1、關於消費者。

顧名思義,消費者是消耗產品的人,是區別於生產者和經營者的市場名詞。而消費者的消費(使用需求)驅動了市場行為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那就是交換(買),而顧客才是買(交換)的人,而交換的人(買家)未必是消費的人........
.

2、學生是消費者?還是顧客?

學生是消費者(使用產品的人),並不是顧客(購買產品的人)......

換句話說,對生產經營者而言,顧客才是上帝,而消費者則未必是........說直白點,誰花錢,生產者和經營者就會為誰服務.......從這個角度,如果把教育當成商品,那麼學校(生產者)的第一負責人是家長,然後才是學生(畢竟消費者也有相關權益).......也就是說,學校應該先考慮家長的訴求,然後再考慮學生的訴求。

那麼問題來了,在教育產品(過程)的消費階段,家長和學生是一條心么?答案很殘忍,家長一般情況下都是和學校一條心.........

舉例:
a、比如說學校不讓學生拿手機,學生不滿意,覺得自己的自由被剝奪。沒用,因為大部分家長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拿........或者說學校只需要說服家長不同意讓學生拿手機即可,根本不需要說服學生是否同意......學生苦逼?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b、再比如,作業的多少。很多家長心疼學生,覺得作業布置太多,到學校去諮詢和質疑,結果三言兩語被教師說服,老師的有理有據讓家長覺得老師說得對,年輕人吃點苦不怕,結果達成一致,學生的感受?咬咬牙就過去了........

c、再比如,體罰,體罰本身是違背教育法的違規行為,但有些教師或學校竟然肆無忌憚,理由竟然是部分家長許可?看到沒?家長只要許可,就可以適當體罰,你說這上哪說理去?

當然,如果家長護犢子,一切站在學生立場和訴求上與校規對著干,那麼結果很有意思,學生多半會得到其想要的教育產品(特殊化),比如說允許你上課睡覺、比如說可以不寫作業,比如說默許你逃課,比如說玩手機裝看不見,比如說不給你排值日表,教師和學校睜一眼閉一眼,給了這種學生特殊的對待.......既然顧客想要,那學校也是可以給的。這是個例的特殊化,結果未必對學生有好處,如果不是特例,而是普遍家長的訴求,比如說家長集體去反對某一條校規,一定是有效果的。

而關於學生無償勞動,學生可以回家問問大部分家長的看法。看看家長會支持誰?

通常情況下,關於這個問題家長基本都會和學校站在一起,因為受教育水平低且望子成龍的家長多半會選擇相信學校的教育及管理方法,而受教育水平高的家長也會理解勞動教育對孩子的積極意義。

不光這個問題,很多管理上的問題,家長基本也都會站在學校的一邊(即便不理解學校,也會選擇支持而非反對)。

學校最恨人的一招是什麼?——找家長!如果家長和學生站在一起,學校會找家長?

所以,不想勞動的學生,請先過家長這一關...........如果你僥倖過去了,學校會輕易說服家長讓你參與集體勞動........攘外必先安內啊,同學!

3、學生作為消費者,權益有哪些?

費者權益,指的是賦給商品最終使用者享有的權利,與商品相關。那麼高中階段,家長花錢在學校買的到底是什麼?

——是教育,而不是服務.........

換句話說,學校不是服務行業,也不會搞什麼售後。絕大部分學校,基本都要以教育為核心產品,而服務則僅僅是次要產品。如果教育學生與服務學生產生了矛盾,那麼很遺憾,首選教育、服務次之........

這種矛盾非常普遍,比如說,有些高中為了提高學生吃飯的速度,防止吃飯時聊天,以致擠壓自習或睡覺時間,故意不在食堂安放凳子,如圖:

再比如說,有些學校為了學生下午能有精神學習,強制學生午睡,沒有宿舍的學校強制學生趴桌子睡,我精力旺,出去打球行不行?不行,扣分。我睡不著,不睡行不行,不行。必須睡.....

如圖:

我擦,上哪說理去?

為何如此啊?學校沒人性?沒人管?家長為何不去鬧?因為很簡單,這些規定全是為了配合教育的(擠壓休閑時間,提高學習時間和效率),你買的是教育,就花這麼點錢,為了提高你所購買商品的質量(其實是應試質量),學校都做到這個份上了,要啥自行車啊?

要說買服務?也不是沒有,一般都出現在私立的貴族學校.........

呵呵..........花錢多少決定了你所購買產品的質量和服務水平,這是常識。

也就是說,大部分公立高中(學費很低),學生是教育的消費者,是教育的享受者,學校不允許也絕對不應該在教育上「缺斤少兩」,差別對待,不能損害學生的受教育權益,說白了,學校要時時刻刻對學生的受教育權利負責,也是對家長的負責。受教育權利才是學生的「消費者"權益,至於服務和享受的權益?呵呵,想太多.......如果實在控制不了自己想太多,看看兜裡面的錢夠不夠........

而舒適的、無償的學習環境,屬於服務層面,不屬於教育層面,而責任制的勞動,則屬於教育層面(素質教育層面),當無償享受(服務)和無償勞動(教育)產生衝突,大部分公立學校會選擇啥?一目了然啊。

4、打掃教室(學校)衛生的經濟成本。

如果學校不找學生來打掃,而是找工人去打掃,從經濟成本來看,學校的開支要多出一大筆。
如果連教室都由清潔工人來打掃,由於工作量之大,時間短(在高中如此節奏快的生活,打掃的時間也就1個小時不到),那稍微有點規模的學校(3000人以上的高中)需要至少聘請30名(保守估計)清潔工人來完成日常的清潔工作,不說實際操作能否完成,就談經濟成本,以下是北京市清潔工人的月平均工資分布:

怎麼也得一個月給人家3000塊吧?僅僅就一個學校,粗略估計,一個月就要大約多支出9W......
這還不涉及管理成本和管理風險.........

全市這麼多學校.......而且最主要的是,學校不是生產部門,不創造財富和價值,羊毛出在羊身上公立學校吃財政,這筆預算從納稅人手裡出。私立學校吃市場,這筆支出從家長身上出.......

放著大好的、簡單快捷的、方便有效的人力資源不用,花這冤枉錢,哪個高中會這麼坑?家長和納稅人同意了么?除了能解決部分人的就業之外,我想不到有任何好處.......至於有些高中生YY有償勞動,支付工資,先不談法律層面(稍後會談),僅談教學風險,如果這樣,那誰還會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學習上?全去大包大攬幹活了..........這種崗位就會變成「特權」.......不利於學生身心發展。

小結:

從市場角度,學生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顧客,也並不會被學校當成上帝,家長花錢買的是教育,服務學生的前提是不能與教育(應試)產生衝突,服務學生多少基於學費的多少來定。公立學校收費低,吃財政,私立學校相對好點,吃有錢的家長........但從市場角度,學生是最好的免費勞動力資源,不用白不用。如果不用,家長和納稅人要承擔經濟成本,學校要承擔管理成本,圖啥?就為了讓高中生有「懶」的自由?要知道,學生勞動可不是給學校乾的.....學校沒能力承擔這個經濟成本,只能在家長身上薅羊毛.........在家不勞動,在學校還想讓家長背鍋?好大的膽!

當然,在高等教育階段,很多公立大學並不劃分分擔區,有勤工助學崗,有聘任的清潔工人,教室也由工人打掃,學生只負責清潔自己的寢室。這種情況是因為有些大學比較有錢,財政撥款多,學費收的高,學生不好管理,清潔便於操作,生活節奏慢(相比高中)等等因素.......與高中沒有可比性。.

二、法律角度

題主認為,中小學生受《義務教育法》保護,不應該被要求無償勞動。題主反覆強調無償,潛在理解可能是:勞動應有償......這是勞動者的基本權益...........

基於題主的這個理解,我依然有話要說..........

1、先說《義務教育法》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總則第一條規定:為了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保證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全民族素質,根據憲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

不難看出,《義務教育法》是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教育的權利,而並不是保障適齡兒童其他權益(享受服務)的法律。更不會保障學生應該享受到什麼級別的待遇,什麼級別的的福利等等,比如說空調配置、比如說就餐環境優雅、比如說學習環境舒適、比如說生活費用補貼........這些法律上都不會保障,頂多有政策上的扶持。

其次,《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總則第三條: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使適齡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為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

通過以上這條要求,學校可以開設相關的勞動素質教育,比如說日常的校園責任分擔區、比如說開展社區服務周、比如說假期布置社會實踐作業。這些都有要求學生去」勞動」,且無償。而這些」勞動」,與素質教育相關。從中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義務意識、勞動意識、分工意識和團隊協作意識等........也就是說,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要求學生無償」勞動」,是本著教育育人的目的,為日後學生步入社會做素質鋪墊。並不違背《義務教育法》,更不涉及違法。不但不違背,國家還會鼓勵和支持。如圖:

2、再說「有償」勞動與」勞動者」

根據題主的理解,覺得勞動者應該享有勞動報酬,這是勞動者的基本權益,所以,校園勞動者不該無償......

校園衛生的打掃需要付出勞動,但此」勞動者」非彼」勞動者」.........

勞動者一詞範圍寬廣,不同領域定義不同,這裡僅談法律層面的定義:

指達到法定年齡(16周歲),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並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中外自然人)。但並不是所有自然人都是合法的勞動者,要成為合法的勞動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並取得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區別於「非法勞動者」。

簡而言之,不是所有勞動的人都是法律定義下的勞動者............核心詞: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

勞動行為能力:是指以自己的行為依法行使勞動權利和履行勞動義務的能力。

勞動權利能力:是指依法享有勞動權利和承擔勞動義務的資格和能力。

也就是說,要有勞動(法律定義上的)的資格才能有獲取勞動報酬的資格。那什麼樣的人沒有資格呢?

童工沒資格、不構成僱傭關係的(法律和實際)沒資格、非法獲得勞動身份的沒資格(偷渡者....)、不履行勞動義務的沒資格...........

高中生在校園勞動打掃衛生...........根本不具備勞動權利能力.......也沒有獲取勞動報酬的資格......法律不予保障。除非與學校簽訂合同或實際產生僱傭關係(比如說一些高校的勤工助學崗之類的),否則,在學校打掃衛生與做家務、社區服務沒有實質差別......都是勞動,但都不是法律定義下的勞動者。自然也就不會享有相關的勞動者權益(取得勞動報酬的權益)。

結論:國家要求學校和地方政府(教育部門)拓寬教育途徑,開展素質教育,而勞動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環,不但不違法,國家還鼓勵支持。

同時,高中的學生勞動普遍不具備勞動權利能力,自然也沒有獲取勞動報酬的權利。所以,題主莫要覺得委屈,學校並不是萬惡的奴隸主,你也並不是委屈的受氣包,這只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三、受眾角度

以高中為例,為什麼教室要由學生自己無償打掃?

僅從感受來講,因為這項工作有不可替代性,沒有比自己打掃自己的教室更合適的人選了。

我們先來看,高中生活節奏(國情)。

如此之快,令人髮指..........

這是衡水中學殘暴的作息時間表(請允許我舉了個極端的例子):

類似這種殘暴的作息規律使得大部分高中生的活動範圍都集中在教室,換句話說,教室雖然是公共性質(可以安裝攝像頭),但卻在實際使用中被賦予了私人空間的屬性(只屬於本班同學)。

對教室的這種潛移默化的感觀使學生對這間房間多了一份莫名的感情。任何一個別的班級的同學來到你們班「串門」,你都會感覺多多少少的奇怪,如果他在你們班大吵大鬧,你甚至會反感,但換做是自己班的同學,則不會。這是為何?責任感與歸屬感。

這種責任感來自共同的生活規律、來自共同的奮鬥目標、來自共同的價值認同。

那麼,任何與這個教室相關的,都屬於這個集體,不屬於其他人。這種私有屬性使得班級的同學更能承擔,也更願意承擔(對大部分班級同學而言)。

如果一個陌生人來到你們班級,在擁擠的空間來回走動,在你的座位進進出出,你是什麼感受?在你推開班級房門的時候,看見一個陌生人在你的班級打掃衛生,你又是什麼感受?排斥和反感會油然而生。所以,自己動手,心滿意足。一些平時從來沒幹過家務的80後、90後,等有了家,也同樣不喜歡找家政服務,並不是因為他們變的勤快了,而是他們不喜歡外人進入他們的私人空間..........同理。

同時,還要注意的一點是,如果自己污染的教室不需要自己去治理,那麼保持衛生環境的主觀約束力會明顯減弱,這會使絕大部分同學所在教室的衛生環境變得更糟,不利於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四、教育角度

關於教育,這裡我想討論的並不是教育方式的問題(要不要勞動),而是教育理念的問題。

人性化教育與功利化教育到底哪一個才是」真理」,哪一個才是」方向」,這兩種不同教育理念的「碰撞」已經N多年了,從理念角度,人性化教育稍佔上風,從實際角度,功利化教育依舊巋然不動。

要不要逼迫學生做學生不喜歡做的事情?要不要強制學生接受不喜歡接受的東西?要不要給予學生自由以釋放個性?要不要將教師由管理型變成服務型?

為什麼教室衛生由學生無償打掃?

這個問題背後,是兩種理念的碰撞。教育到底是按照「框架」去要求學生,還是應該按照」學生」制定框架?

個別學生不喜歡勞動,要不要逼迫?一些學生不喜歡學習?要不要強求?

我沒有資格要求任何一個孩子接受,但我會嘗試著詢問理由,並有信心最終與學生答成共識。

這個信心,不是來自於強權或單純的共情,是來自於這樣一個道理:」追問」是每個學生的天性。

而我有耐心,一一解答。

我也相信並不是每個有困惑的學生都帶著"憤怒」和「情緒」,即便現在如此,總也會有成熟的一天。

答完疑,再解惑:

一、學生和部分知友的「不忿」到底來自哪裡?

看了這麼多評論,大部分知友在攻擊「學生無償勞動」這一規定的時候,帶有大量的經驗判斷,這個經驗來自於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自於自己的所見所聞,來自於糟糕的自我感受。

問題是,這些感受的直接來源是什麼?

——教育實踐,而非教育理念。

換句話說,很多學生對這一規定糟糕的感受來自於學校或教師貫徹這一規定的具體「安排」

比如說近乎殘忍的量化考核、比如說近乎潔癖的衛生標準,比如只有要求、沒有教育(勞動能力培養),只有責罵、沒有共情,只有紀律和規範、沒有理解和包容。只有訓斥、沒有溝通........

「這點小事都做不好!?」

「連掃地都不會!?」

「為什麼不認真勞動?就知道嘻嘻哈哈?」
...........

"地上有紙",

「不是我扔的,剛才還沒有呢」

「那這是誰的?在你腳下就是你的,扣分」

「........」

不得不承認,在中國的很大一部分地區和學校,依然在用這種類似軍事化或政治化的手段去搞衛生,如果尺度拿捏不到位,標準失控,那某種程度上便會偏離教育的本質。為了完成量化考核而忽略了勞動教育的主體,偏離了教育目標,這是有問題的。畢竟勞動教育屬於素質教育範疇,而非應試教育。但這個問題,是執行的問題,並不是勞動教育理念的錯.......

很多知友犯了典型的「執法不行,怪立法」的邏輯誤區,總想著去根,解決問題總想著連根拔起,這不但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衍生更大的問題。

若要根治這種」不忿」,除了向家長和學生解釋勞動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外,還需要加強對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的監督和意見反饋。吐槽歸吐槽,管理的方式方法可以調整,也可以基於學情的不同而不同。但取消勞動教育這種感性判斷則是實實在在的「上綱上線」.......

所以,把你的「怒火」發泄在該發泄的地方,把你的」不忿」釋放在該釋放的領域,只有這樣,你的這種感受和情緒才會對你所不滿的問題的解決有積極的影響。上來就想搞個大新聞,多半會事與願違。

類似這樣的邏輯不要太多,比如說教育教學問題的歸責都習慣性讓「制度」背鍋。醫療糾紛問題的出現都習慣讓「規定」背鍋,執法實踐的問題都習慣讓法律背鍋。不明真相的小白群眾第一反應是先甩鍋,但從不考慮甩的準不準,有些時候,難免甩錯對象,這個鍋,真不是說背就能背得起的。

二、學生是否可以「拒絕」無償打掃教室?

能否實現自己「不勞動」的訴求?

————可以。

————能。

有以下幾種情形可以實現自己「不勞動」的訴求:

1、發動群體,抵制「無償勞動」的相關規定。

這個群體可以是學生集體,可以是家長集體(比學生更有效),衝擊的是校規、校紀,抵制的是學校管理辦法和學生行為規範,迫使學校、甚至當地教育部門改變「勞動教育」及相關管理辦法。

若要以此實現訴求,需要全校大部分學生以及家長達成共識(不勞動的共識),起碼要超過半數以上。

通過與校方或教育部門「談判」,用「民意」迫使學校改變校規及相關學生守則。

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家教育部有明文的《中學生行為守則》,所有地方教育部門和學校在制定相關管理辦法的時候,都要遵照這個守則,並引導學生去遵守。如圖:

但這裡所約束的對象是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即初中生和小學生。

所以,初中、小學的家長或學生想要通過「民意」去實現「訴求」,估計僅僅只找學校和當地教育部門未必有效,需要發動更大規模的力量在社會層面上達成「共識」,給教育部施壓,以改變《中學生守則》的相關要求。

至於高中生,地方學校和不同地區可以適當調整,也就是說,在高中階段取消無償勞動的可能性比義務教育階段的成功率要高那麼一點點.........

以下是某高中所規定的高中生日常行為規範:

1

.維護國家榮譽。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升降國旗、奏唱國歌時要肅立、脫帽、行注

目禮。

2

.坐、立、行、讀書、寫字姿勢正確。

3

.穿戴整潔、樸素大方。頭髮乾淨整齊,不燙髮、化妝、佩戴首飾。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

穿高跟鞋。

4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隨地吐痰、亂扔廢棄物。不吸煙、喝酒。

5

.舉止文明。不打架罵人、說髒話。不賭博,不參加封建迷信活動。

6

.情趣健康。不看色情、兇殺、迷信的書刊、影視片,不唱不健康歌曲。

7

.不進營業性舞廳、營業性電子遊戲廳、酒吧和音樂茶座等不適宜中學生活動的場所。

8

.愛惜名譽,拾金不昧,不受利誘,不失人格。

9

.要講普通話。使用禮貌用語。講話注意場合,態度和藹。

10

.尊重他人的人格、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謙恭禮讓,敬老愛幼,尊重婦女,幫助殘疾人。

遇見外賓,以禮相待,不卑不亢。

11

.尊重教職工,見面行禮或主動問候。回答師長問話要起立,接受遞送物品時要起立並用

雙手。給老師提意見態度誠懇。

12

.同學之間團結互助,正常交往,真誠相待,不叫侮辱性綽號,不欺侮同學,發生矛盾多

做自我批評。

13

.待客熱情,起立迎送。鄰里有困難時,主動關心、幫助。

14

.未經允許不進入他人房間、動用他人物品、看他人信件和日記。

15

.不隨意打斷別人的講話、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休息,妨礙別人要道歉。

16

.惜時守信。答應別人的事要按時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借他人錢物要及時歸還。珍

惜時光。

17

.按時到校,上課前準備好學慣用品。上、下課時,起立向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

行。

18

.上課專心聽講,勇於提出問題,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

19

.認真預習、複習,按照獨立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合理安排課餘生活。

20

積极參加團隊活動和學校、班級組織的文體活動、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

21

認真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優美。保持圖書館、閱覽室的安靜。不在教室和樓道內

追逐喧嘩。

22

.愛護校舍和公物,不在黑板、牆壁、課桌、布告欄等處塗抹亂刻畫。借用公物要按時歸

還,損壞東西要賠償。

23

.參加各種集會準時到達,不做與會議無關的事。

24

.遵守宿舍和食堂的制度,愛惜糧食,節約水電,服從管理。

25

.生活有規律,按時作息。

26

.學會料理個人生活,自己的衣物用品收放整齊。

27

.主動承擔收拾房間、洗衣、做飯、洗刷餐具和打掃樓道、庭院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和

公益勞動。

28

.生活節儉,不擺闊氣,不亂花錢。

29

.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經常把生活、學習、思想情況告訴父母。

30

.外出和到家時,父母打招呼,未經家長同意,不得在外住宿。

31

.尊敬體貼幫助父母、祖父母,關心照顧長輩和兄弟姐妹。

32

.對長輩有意見,有禮貌地提出,不耍脾氣,不頂撞。

33

.遵守交通法規,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

34

.乘公共車、船主動購票,給老、幼、病殘、孕婦及師長讓路、讓座,不爭搶座位。

35

.遵守公共秩序,購票購物按順序,對營業人員有禮貌。

36

.愛護公用設施、文物古迹。愛惜莊稼、花草、樹木。保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

37

.參觀遊覽守秩序,瞻仰烈士陵墓保持肅穆。

38

.觀看演出和比賽,做文明觀眾,不起鬨滋擾,結束時鼓掌致意。

39

.尊重外地人,遇有問路,認真指引。

40

.見義勇為,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

基本任何一個高中都會對勞動以及值日做相關要求。就以此學校為例,部分「不滿」的同學只需要要求該學校更改其20、21條即可。

至於如何去做?如何去形成普遍的共識?如何進行談判?如何通過正常的渠道去反映「訴求」?

如果學校或當地教育部門讓步,如何去解決接下來面臨的問題(比如說經濟成本問題)?這都需要一個系統而完善的方案,如果目前還沒有想好這些「方案」,可以求助於持類似觀點且具有社會影響力的專家、學者、媒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幫助,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畢竟,這是一個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問題,這個層面上,從來都不是「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2、無需發動群體,僅做個體抵制。

相比上一條,這一條雖然不能根除「無償勞動」的規則,但卻能更快、更有效的實現「訴求」。

那就是典型的「違紀」(不按校規來),當然,違紀也有方式方法,常見套路如下:

a.剛正面

這需要家長為學生撐腰,當家長和自己的孩子達成共識的時候,學校大部分情況也無可奈何,畢竟大部分學校不會因為不值日這種「事」將你開除.......

這招的風險在於:有些學校搞扣分制,扣到一定分數會記過,存檔,甚至回家反省.....重則開除......採取此招的同學和家長,需做好心理準備。

b.玩陰招

這招也需要學生與家長達成共識,但並不與學校剛正面,而是耍一些「陰謀詭計」,比如說開個病例或診斷報告,謊稱自己不能從事體力勞動,再比如行賄班主任,讓班主任(前提得是人品差)給你找一個能「瞞過眾人」且不勞動的理由,搞個特殊,開個小灶.......

這招的風險在於:需要時刻保持警惕和偽裝,尤其是在同班同學和小夥伴面前.......對演技和心理素質要求極高,一旦穿幫,名節盡毀,估計繼續念下去的可能性也不大........

c.非暴力不合作

承認值日,也承擔工作安排,但就是不玩活,東一鏟子,西一抹布,嘻嘻哈哈,裝傻充愣,對老師的批評毫無畏懼,對同學的冷眼毫不在意,迫使班主任及班幹部將你排除在值日大名單之外.......這對臉皮的要求極高,對情緒的控制也有超乎同齡人的要求。

這招的風險在於:可能會遊離於班級之外,對個人評價和學生成長可能存在負面影響。

3、即不搞群體事件、也不搞單兵操練,而是採用攻心之戰。

通俗點說,就是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說給校長或班主任聽,一般情況下班主任都會是開導、再引導。如果你實在沒被開導以及引導,就是不想參與勞動,那就需要你將自己的想法系統的整理一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最好聲淚俱下的言明自己的初心、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及闡述自己的觀點,以說服校長或班主任,讓其了解你的痛苦,理解你的憤懣,進而對你網開一面,特殊對待........這招對口才和思維有極強的要求,同時要求有獨立思考能力,不進能頂住校方的雞湯和引導,還要有能力輸出觀點對其洗腦..........

這一招的風險在於:可能學校或老師壓根不吃這一套,簡單粗暴,拒絕嘴炮.........

小結:如果能做到以上幾點進而達成自己的目標和訴求,且敢於並甘願承受相應選擇的風險,那恭喜你,你已經超過了你們學校99%的同齡人,就憑這種意志力以及超乎常人的韌性與執著,你還在學校混個P呀,你可以直接畢業走向社會了!

如果你沒有以上的決心和信心來實現你的訴求,那我建議你還是重新思考自己的這個訴求是否合理,是否可行.............

總結:

這個問題是個好問題,這個問題背後的情緒未必是好情緒。

我不是心靈法師,不灌雞湯,只會解惑答疑,有一說一.............


中學生往往在教室課桌里放的書東西比較多,不方便環衛人員打掃,丟了也不好解釋

大學教室里很少有人放書放東西


看了別人的回答,這個問題被扯得真夠遠的,政治體制,法律制度,意識形態都扯上邊了,這個問題有那麼複雜嗎。

我們通常的中學教室是這樣的

而大學教室是這樣的

對大多數中國學生來說,中學教室就是在學校的半個家。哪個班級在哪個教室幾乎是固定的。特別是住校生,書主要是放在教室里的。而大學教室就是個上課上自習的公共場所,學生沒有固定的教室,都是來回跑的。

了解到這個基本情況後就知道,中學教室由學生自己來打掃是最合適的選擇了。絕大部分中學生,放在教室里的,都是不值錢但是對學生而言非常重要的東西。比如作業、卷子之類的。這些小玩意丟了沒法查,學生自己肯定有巨大的不方便。

比方說,某個學生打掃的時候,看到課桌下掉了張卷子,他一看,咦,不就是今天剛發的嗎,都做了一半了,於是就會撿起來放在桌子上。或者說,咦,這不是一年前的嗎,都當草稿紙用了,這一定是廢紙。而換成環衛工人,很有可能是不由分說的直接當廢紙處理。

當然你也可以舉出喜歡整人的學生,或者對教學進度了如指掌的環衛工人的例子,但我想我寫的這個還是能引起共鳴的。


就我來說,讓我打掃教室和宿舍可以接受。

但是你們知不知道還有個東西叫衛生區?就是把整個校園分成若干份,每個班負責一部分?到秋天大規模落葉的時候,掃一早上也掃不完?

你們知不知道有個東西叫輪值?就是一個級部十幾個班,輪流打掃老師和領導的辦公室。除了日常的值日(自己教室、宿舍和衛生區),在這一周每人還要被分配一個辦公室,去被各種老師頤指氣使,忙到灰頭土臉。

你們還知不知道,有個東西叫宿舍輪值?宿舍的樓道、走廊和廁所,需要一層樓的十幾個宿舍輪著來。我們那裡是兩天輪一次。被輪到的兩天,全宿舍的同學需要早起半小時,把自己宿舍的衛生做完再去沖廁所、清理走廊、清理樓道。

從小學到高中,以上三件事情我一直都是需要做其中兩樣,正好每個階段都是兩樣。那些說培養動手能力的同學,頂著學習和考試來試試啊!


在知乎混了很久,遇到了專業相關問題,鼓起勇氣第一次來答題,小緊張=,=
以下僅對我所了解的情況進行回答,可能無法給出一個全面的答案,請包涵~
-------------------------------------------------------------

首先,看到有人問國外的情況,就我所知,日本小學到高中的公立學校衛生是由學生負責的。
正好上學期學了《日本教育》課程,老師是在日本呆了十幾年的海龜,對於日本教育十分了解,帶回了大量的圖片資料,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日本教育。
其中有一節他特別講到了在日本的小學,小學生會進行我們的「大掃除」,甚至比我們的程度更甚,不僅僅是教室走廊,連廁所也都是小學生們自己打掃。日本的教育十分重視將學校內的儀式、程序等都作為教育的環節,例如打掃衛生,小學生們不僅僅是用掃帚把地面掃乾淨、潑上水拖一拖這麼簡單,他們還要用抹布趴在地上把地面抹乾凈(可能這就是為什麼無論是動畫還是電視劇里日本人都這麼會擦地板的原因,因為從小就是這麼訓練的),在打掃廁所時也要把馬桶都用抹布抹乾凈,或者用拖把拖乾淨,幾乎可以到達一塵不染的境地。在這個過程中,一般會有高年級的學生和低年級的學生一起幹活兒,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分配給低年級學生任務讓他們完成(日本的長輩晚輩制度真的很嚴苛啊!),讓學生自然地學會如何在這個長幼有序的社會生存。另外,我從老師展示的圖片中看到在學生大掃除的時候,老師是和學生一起幹活兒的,但不知道是不是一個普遍現象。但是因為日本的小學時包班制,老師有兩個辦公室,一個是老師的教研組辦公室,一個就在教室最前面,所以推斷應該也要參與掃除(因為他也使用了教室)。
在講衛生這個方面不得不提的還有日本獨特的「食育」,在每日的配餐環節中,當日的值日生必須按程序洗手、穿著白大褂、帶上帽子為班級里的同學打飯,老師一般會在一旁監督。吃飯時學生要拿出自己的餐布,將飯菜放在餐盤內進食,一般會在自己的課桌上或食堂內,吃完要自己收拾好再將餐盤送回。飯前飯後的「我開動了」和「謝謝款待」,似乎也有些儀式意味(這一點尚未查證)。這一個個步驟都是為了培養出一個講衛生、懂禮儀的未來公民。

第二,我認為小學到高中這種學生負責教室衛生是可以歸為一種教育行為的,只是在我國效果如何值得商榷。或者是很多教育者實際上曲解了讓學生進行勞動的意義,將其變成了省錢的一種手段。但是如果把學生的勞動當做一種失去或是吃虧,我認為欠妥。因為我們在這個階段並不是消費和生產的兩端。所以我認為小學到高中階段公立學校內,讓學生負責衛生沒有問題。這一問題也不涉及要讓教育局來特意批准一下吧?
大學階段,這要分情況而討論了,如果是私立學校,完全可以按照我們是消費者,學校要服務我們的思路,讓學校外包出去。(實際上大多數學校應該都是外包出去的吧?)在這個大學越來越成為一個盈利機構的環境下,學校也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反思自己、服務學生,這才是大學的發展之道。


一說到教育,就總有很多問題看不清。

那麼我們來用其他問題舉例。

你花一百五買了個智能機。然後問老闆,為啥沒有疏油膜啊。
老闆會回答,愛買買不買滾,想要疏油膜買華為去,有幾率抽到疏油膜。

你一年花幾百一千左右上高中,你問為啥我還得自己值日啊。
學校回答愛學學不學滾。隔壁私立學校一年學費六萬,不僅不用值日,還免費發超漂亮的冬裝夏裝。

問題解決了。題主應該去個好高中。


想起看過黃西的一個脫口秀。
大意是黃先生跟我們上中小學時候一樣,以鍛煉學習的名義參與學校的各種清潔衛生活動。
到了邪惡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時候,學到一個詞「child labor」童工。黃先生大吃一驚,卧槽!他們居然有工錢!我們毛都沒有。


不光教室,廁所馬路小樹林花園操場機關樓倉庫醫院加油站游泳館健身房家屬區街道農場,不說了我要去建設社會主義了


樓主問:從消費的角度看,高中生是消費者,為什麼要無償勞動?
關於這點,我想說:高中生是受教育者,不是消費者;另外,就算是消費者,也不是上帝;不是你想怎樣就怎樣,而是要遵守一定的規矩。而在學校里,負責適當的打掃衛生的工作就是學校的相關規定。
初中生,小學生也一樣。

學生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最主要的角色都是受教育者;如果不承認這種定位,教育是完全沒辦法進行的,受教育者也不可能真正的「受教育」。

作為受教育者的學生,是否需要把打掃衛生作為學校的其中一項活動,要看這項活動有沒有相應的教育意義。
在義務教育教育階段,我們普遍認為這是有教育意義的。(所以,家長們一般對這點沒什麼意見)

高中階段,現在一般學校也還是需要學生打掃衛生,但對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這還能起到教育意義嗎?
關於這點,我是持否定態度的。
但是,如 @白如冰 所說,除了考慮教育意義後,學生資料的安全性也是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

大學裡一般是不需要學生參與打掃的,原因就是它不再具有教育意義,也基本沒有上面說到的資料安全性的問題。


首先,高中生,初中生,小學生和學校不是契約關係,家長和學校才是契約關係,所以那句「叫你家長到學校來」並不是威脅,而是與客戶交流的必要手段。

其次,為什麼學校衛生由學生無償負責,因為學校和家長都認可這一結果。當然,如果家長對此不滿意,向學校提出我家孩子不能做打掃衛生的雜活,想必學校也會採納的。


這個問題,如果和目前中國學生所身處的諸多已被當作「理所應當」的處境一起看待,會更有意義。

有一次在教室自習,一個物業的保潔阿姨進來打掃衛生。我驚訝地看到,阿姨居然用掃過地板的掃帚清理課桌下放物品用的抽屜,一串動作完成的十分自然。之前,也聽別的同學描述過這樣的事情,但是直到親眼看到才真的感覺到真的噁心。到了課間,找了一個走廊里安靜的地方,給物業打了一個投訴電話。

「你好,我希望反應一個問題。剛剛在教室里,我看到打掃衛生的阿姨用掃過地板、沾有很多灰塵的掃帚去清理桌子的抽屜。請問能否讓相關的人注意一下,下次不要做這樣做?」

那一邊猶豫了幾秒鐘,問我:「請問你是學生還是老師?」

「學生。」

對方的語氣明顯變了很多。「好,那我問問你,你說,這個怎麼辦?讓阿姨每天拿著兩把掃帚去掃地?你們自己不用掃,好歹體諒一下學校的工作吧。

「為你們物業想出解決辦法是我們的事情嗎?這不是你們的工作?」我有點生氣。

「好了好了,我和我們領導反映一下,看看有什麼辦法。」還沒等我問更多,電話就被掛掉了。

這個物業的值班人員的表現,是學生在從小學到大學中所處位置的縮影。

我已經在其他數個回答中寫過我自己的高中。作為「高考重災區」的河北,學習的繁重程度,是眾所周知的;在大學裡,無論是同學和老師一談起衡水中學,也都會不由自主地表現出厭惡,不可想像也不可理解那裡學習的繁重程度。

但是,每當我試圖深入地談論這個話題時,我總會有一些失望,因為大多數人,對於這種地獄模式的批評,僅限於它沒有為學生提供發展多樣能力的機會,並從感性地角度體察一下學生的「過於辛苦」。

「那什麼樣的程度,才不是過於辛苦呢?」我問。

「跑操不要起的那麼早,或者不要那麼大聲地喊口號;晚自習被抓到說話,起碼不要罵的那麼狠......」

有的時候,還會有下面這樣一段:「我自己的高中,情況就好很多了,比如說雖然有規定不能帶外食進校,但是門口的門衛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雖然不讓帶手機,但是班主任在學校檢查的時候總能包庇我們......」最後留下的,是對曾經「美好」的一臉懷念。

這個時候,我總覺得有些失望。衡中的模式雖然看似已經成為眾矢之的,但是大家的批評,少有觸及問題之本質的。

凡事如地獄一般死板的學校,通常還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其中學生生活的所有方面——不僅僅是學習——都極其痛苦而艱辛。

這是河北省大多數類似模式的中學為學生提供的生活條件:宿舍是擁擠的八人間,明明一年中最燥熱的一段時間都要拿來補課,卻沒有安裝空調;食堂的食物難以下咽,卻不允許學生「浪費食物」,盤子中的每一口東西都要在很短的吃飯時長內吃光;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刺耳的起床哨聲和廣播里罵罵咧咧地宿管就讓所有學生猛然驚醒,在三分鐘以內疊好被子,蓬頭垢面地衝到操場上早操;戀愛當然是被絕對禁止的,被冠以各種聳人聽聞的名字,諸如「男女不正當交往」,「非正常接觸」,而且後果幾乎是所有「違紀」中最嚴重的;當然,題主所說「強迫學生進行義務勞動」也是司空見慣的一點。

以上每一項不合理的制度,都不乏為之尋找合理性的辯護聲音。就「做值日」這樣一個問題來說,《教育法》和《義務教育法》的規定其實相當含糊,只是提及教育應包含「勞動教育」這樣一個內容;我想,立法者的初衷,應是學校用與正常教學類似的方式,提供一些勞動技能的教育和聯繫,而並非為學校做無償的苦力;況且,現行的規章制度如何規定,也並不能成為判斷事情和理性的充分依據;我也看到某些答主將此歸咎於成本,但這其中就已經包含了一個潛台詞,即讓學生沖當苦力是一種無奈之舉,權宜之計,並沒有充分的合理性和正當性;再退一步,即使能夠為打掃教室找到一部分的合理性,那麼學校在教室以外的公共區域劃定「衛生區」供學生打掃,就真的無地可洗了;我曾經的高中,甚至將「社會實踐」的部分,安排成按班級輪流輪周清掃衛生間。這無疑屬於《勞動法》中應當「取得勞動報酬」的範疇,不應該強加給還時不完全行為能力人的初中高中生身上。

但是,就算對以上的所有不合理的規章都進行了透徹的解構,也依然不能夠回答題主的問題。

從「作惡者」的角度出發,分析制定這一切的出發點,也是十分必要的。

「應試教育」最被廣為詬病的一點,是它對單一的考試成績近乎偏執的追求,和與此同時對於能力的忽視。

按此分析,既得利益者們制定這些規章的出發點,就是在學生身上最大化地壓榨出成績。

奇怪的是,我所列舉的規章制度其實並不符合這樣一個出發點。

有無數權威的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告訴過他們,戀愛靠禁止終究是沒有用的;而禁止還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擔驚受怕,更增大了對學習成績和效率的影響;

而整齊劃一的跑操,更是讓我想不到和提升成績之間有什麼直接的聯繫;

讓學生吃很差的食堂,穿很醜的校服,住很難受的宿舍,不用說,生活上的不適給成績帶來的也只能是負面效應。

所以,我只能說,單單從能力方面進行的批評,太過於以偏概全了。

合理的解釋,似乎只能是那個物業公司的接線員所表達的一樣:

當下的教育體制所給予學生的定位,並非一個有尊嚴有權利的人,而僅僅是一個工具,既得利益者的工具。

當他們需要你成為高考成績單上展示績效的數字時,便逼你放棄其他一切,將所有事件投入到課業中去。

即便他們自己的價值觀已經脫節甚至無法自洽,但依然可以憑著手中的權力毫無理由地逼迫你執行。

他們認為未成年的戀愛是一種「不道德」的情感,因此校規中才如此普遍地寫著「禁止男女不正當交往」;

他們認為「性」是骯髒的,因此才會出現一套健全而先進的性教育課本被禁掉的鬧劇;

他們認為,注重外表對於年輕來說「不是正當的」,因此才有了如此醜陋的校服,才有了各種對髮型的苛刻限制;

他們認為,學生的本分之一就是有「吃苦精神」,因此才提供如此糟糕的生活條件,才把本該執行勞動法來分配的勞動任務強加於學生。

而服從於集體的個體,才更容易接近工具的狀態。因此,跑操、評比等集體化和紀律化的活動,才受到如此多的推崇。

即使他們心中存留著一塊理智的空地,也難逃實驗中那些「斬斷同類尾巴」的猴子的心態:自己的青春,被這些束縛留下了不可磨滅的遺憾;如今手中有了權力,不把同樣的痛苦施予下一代,又怎麼能甘心?

於是,這些荒唐透頂的新聞,一次又一次地發生著。

我曾經把對這一切的憤怒,錯誤地發泄在了高考上,直到想明白了這一切。

這分明哪裡是一場考試的錯。

諸如北京十一學校和效實中學等給予學生儘可能大自由、實行走班制、可以不穿校服的學校,高考的成績並不輸給流水線式的工廠。

大學的教育,儘管不再為一場考試服務,學生所鍛煉和培養的能力也因為各種活動開始全面起來,但是學生的定位並沒有改變。

只是,像中學那樣,連形式上都如此嚴苛的管理,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得不償失;但這「工具」的地位,依然在每個細節中流露出來。

不信,你看:如何評價天津大學強制安裝「超級校園」app? - 知乎

看到問題的本質,是解決它的第一步。

本來想寫到這裡為止,但是看到這個回答下的一些答案,傳遞了這樣的思想:

「多大點事呢,至於這麼上綱上線,大費周折?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嬌氣?」

聯想剛剛看完的第四季《奇葩說》第二集,我最喜歡的辯手黃執中老師講了這樣一個觀點:

一個社會,它愈發文明、愈發讓人值得驕傲的標誌,就是其成員變得愈發「嬌貴」。

人類的哪一次進步,離得開那些「嬌貴」的個體,超越大多數成員的較真兒和追求?

嗯,我不願讓渡我作為人的尊嚴,哪怕再小,哪怕只是不情願地拿起掃帚承擔攤派下來的一點任務。

相關回答:如何評價天津大學強制安裝「超級校園」app? - 知乎

為什麼當代大學生缺乏對抗學校的勇氣與決心? - 知乎

此回答已經被發於我的個人公眾平台「程賢Allen」,作為我新欄目的第一篇。

這個欄目名為「回聲」,因為,你對「司空見慣」的每一點質疑,都會得到傾聽。

http://weixin.qq.com/r/dzoPF_XE9LiLraF0929l (二維碼自動識別)

關於轉載:如果是轉載到QQ空間或朋友圈等,不需要私信詢問我,只要標註我的名字和知乎主頁即可,謝謝你對我觀點的認可;如果是公眾平台轉載,還請麻煩發私信給我。


因為給學校付錢的人是你爹媽,不是你。
而學校給你爹媽提供的服務就是好好操練你,操練你的學習,你的生活能力,社會能力…掃個地你起碼回家能幫你爹媽。


不過這裡我就想起來有什麼不對勁了
當年高三撕書事件那麼聖母病講怎麼不想想掃地的叔叔阿姨…
這會知道是學生自理了。

不懂這些人
有些人啊,我和他談普遍,他和我談特例
跑別人回答里說人聖母婊…還聽不得別人不友善了
原回答我用的是聖母病,不針對個人,張口閉口婊婊婊的,嘴巴不髒的慌
要的回答原文前兩段不清清楚楚了,自己不看還罵人閱讀理解有問題…

屏蔽,給他評論上個推薦,大家好好觀摩
學習一下什麼叫做標準的
先撩者賤


中小學的勞育是義務教育的一部分啊,別說不僱人打掃,就是僱人打掃乾淨了也必須弄亂讓小學生重新打掃一遍。這跟你做數學題明明有答案還要讓你做出來答案道理是一樣的。
至於高中,那教室確實是除了學生沒人處理得了………


在高中和小學,有許多人把個人物品放在自己的位置上。所以無論是保潔人員,還是外班同學進入都是不好的。而相對在大學,大家都是上一節課換一個地方。進出教室也比較自由,所以更多的由學校來打掃。


明人不做暗事,我決定為學校要求學生打掃衛生洗地。高等教育我不懂,我的資格證最高教到高中,我就說中小學。

我先寫在開頭,你們說的那些問題我都承認,不管是官僚主義也好,教條主義也好,我反對的是某些很高票的回答里民粹的態度。等下我再駁斥這些回答。

1學生不是消費者, @姜源 的答案已經說過。

2假設按照勞動即收費,並且與市場對接,那教育的費用大大增加。每個學生每月都要上交衛生費,去參加中考高考需要交衛生費,這不符合普及教育的原則,08年中國已經實現了義務教育城鄉全面免除學雜費,如今你要開歷史倒車?

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它受社會制度、生產力,科技發展影響,但不存在正相關的關係,從某種角度來說,教育是一種特殊獨立意義的意識形態,為避免民粹動動嘴老王跑斷腿,不信的自己去翻任意版本教育學吧。這也是為什麼會有「象牙塔內」的說法。

3我作為教師,至少我的班裡在打掃衛生上很積極,你們大概是沒有真正接觸過一線的教育,所以有這種為天下人打抱不平的想法。

你有沒有想過,班級大掃除,大概是你人生中為數不多的你和一群你的同齡人在同一間屋子裡一起勞動的場景。我相信很多人對於學生時代的懷念,本質是對學校生活的懷念,無論是一起學習,還是一起勞動,一起去春遊,一起辦黑板報,你們大概都有這樣一輩子忘不掉的回憶吧?

這種把打掃衛生迅速歸類到這是一種無償體力勞動的想法,不正是你遠離了這種群體的快樂才有的想法么?

教育不是經濟行為,班級勞動,很大程度是一種班級文化建設。我也不怕授人以柄了,不用說教室,就是教師的辦公室,也常常有老師叫學生來打掃。(但是我從沒幹過,一方面我是年輕教師,辦公室的活我一般幹得多,另一方面約束自己,萬一被家長看見產生誤會,真正干教師這一行,領導給你的入行培訓都叮囑你保護自己,所以我從不借學生干私活,最多讓他們放學把我的垃圾捎出去)學生不僅掃地,還搬桌子搬椅子,我負責學生的雜誌訂閱發放,幹活的都是學生。

奇怪的是,學生每次聽到幹活非常踴躍,大掃除我要擦擦黑板,他們會搶著說老師我幫你投抹布吧。我每次發雜誌,他們都搶著去,並且認為只有學習好的或者完成任務的才能去,比如有的學生沒有叫他,他自己也跟著去幹活,別的學生就會說你作業都沒寫完呢。而且他們幹活積極性非常高,送雜誌的時候會跑步去送,累的氣喘吁吁(我每次都叮囑慢點,以防摔倒,但是他們不聽,我只好說在教學樓跑領導在辦公室會聽見,給我們班抹黑,他們就立刻聽話了)。我對毛主席發誓以上都是事實。

起初我也有過類似的想法,我問過學生,讓你們搬雜誌不累嗎?他們非常迅速的回答我,這正是展現我們男生實力的時候。

我當時聽到這句話,覺得有點幼稚的可笑,學校是一個非常適合觀察人成長的環境,如果女生聽到男生講這種話,多半也會覺得幼稚吧。(女性的發育確實早於男性,同齡的男生確實沒有女生成熟,但並不代表成年後永遠如此)

後來我明白了,其實我們的學習,是件殘酷的事情。同在一片藍天下我們都知道是雞湯,人群是會走散的,我們早晚要用學習分開三六九等,早晚這一個班的學生會有的越走越好有的泯然眾人。

但是在勞動面前,他們是平等的。每個人都可以出力,不管你是誰,優秀還是墊底。我一下子明白了學校教育最大的快樂,不是什麼讓你未來功成名就的鋪墊,是一起。你也在勞動,我也在勞動,男生在勞動,女生在勞動,而且更重要的是,無論出現任何事情,老師都和學生站在一起

有時候中午我去批作業,忘了帶紅筆,他們會搶著給你。並且第一個搶著拿出來的會很自豪。

在師生關係中,用學習成績換取老師的肯定,這相對難,每個人家庭不一樣背景不一樣能力不一樣,終究有個高低。但是你的每一點付出,都會得到迴音,至少我每次借紅筆都會說謝謝。因為我覺得,有的學生學習好值得表揚,有的學生幹活積極也值得表揚,借老師一支紅筆會得到一聲謝謝,我知道中國的教育是個篩選機器,但是我希望每個人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從我這曾經得到過迴音

我曾經很長時間思考為什麼用道理教育總是很失敗,我發現,人不是用道理教育的,人是靠觀察模仿教育的。人從生下來就有耳朵眼睛,誰都不傻。這也是讓我決定一直和學生站在一起的原因。

我每次一大早沒吃飯趕在早自習前去批作業,他們就會知道,這個老師重視我們的作業,每個人都想讓老師重視自己的作業,因為早晨的時間有限,我不得不讓他們排隊,他們就會搶誰在前面,早批完的就早知道哪裡有問題。我重視班裡的環境,自己動手參與到勞動中,他們就知道,這個老師是和我們在一起幹活的,他並不是那種背著手到處下單的人,他們就更加積極的勞動,而不幹活的人更容易被周圍人自發監督,老師這麼忙都幹活,你為什麼不幹?

有一次一個學生的紅筆壞了,我就把我的紅筆給他了,他很驚訝,王老師居然送我筆,他就舉著筆回到位上,跟周圍人說這是王老師送我的筆。說實話我根本沒太當回事兒,因為我紅筆有的是。但就這麼一根小小的紅筆,也能讓他們知道這個老師是願意幫助他們的,他們傻嗎,不知道文具都是花錢買的嗎?他們很清楚這是一種幫助,當你真正關心他們,他們就會知道他們的行為是在老師的視線里的,他們就會變得積極。

假設一個老師搞懶政,學生會傻到不知道嗎?當然他們不會說,但是他們自然作業就糊糊弄弄,反正老師都不認真批,我有的錯了老師也批不出來。上課不怎麼聽講,老師不認真備課,課堂的互動就少,學生就覺得老師只是在自說自話,也不提問,提問了也都是無趣的問題,提問回答了也不耐心解釋,只記標準答案不解釋為什麼別的不對。長久下去,自然干別的事情也糊糊弄弄,布置的任務不積極,反正怎麼做老師也不關心。

這個在教育學上叫學生的向師性,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如果我們每個人只是各自學各自的,打掃衛生,你說這是無償勞動你不幹,同學問你問題,你說你又沒給我交學費我憑什麼教你,去問老師去。這不正是在為社會培養所謂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嗎?同時,這不正剝奪了我們那些學生時代的快樂嗎?

同時我想提醒諸位,我並不是給自己貼金,有多少一線的教育工作者真的是無私付出很多。如果我們都也這麼自私,我只講我的課,反正我講完了你不會,那是你的問題,聽同樣的課,人家別的人為什麼能學會,我們的教育不是在已經有這麼多問題的情況下會更加垮掉嗎?


最後反駁兩個高票。

作為一名普通教師,其實這個問題真跟我沒什麼關係,一頭學校,一頭學生,我不過在中間教書而已。你問為什麼打掃衛生,我完全可以推給學校說這是學校安排的,找校長去。校長問我為什麼,我完全推給學生,說我布置了,學生說這是無償勞動不幹活,人家要上訪告學校。

但是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非常痛恨 @程賢Allen Chan @張姑娘 的這波帶節奏答案,題主是因為不理解教育的現狀和文化性質,提出這個問題,而你們呢,第一位,從一個教育問題竟然扯到痛恨應試教育,難道打掃衛生計入考試成績了嗎?竟有兩千多人贊同。

浙江名校炮轟衡水中學 誰讓窮人買不起素質教育? - 知乎專欄

推薦一篇文章你好好看看,正是應試教育救了大部分的老百姓,有應試,我們死板,我們機械,我們唯上唯教條,但沒了應試,你會沒學上。

第二位,上來變魔術玩文字遊戲,正是因為學校不是家裡,所以人家說當做家裡。人家隱含的打掃衛生要當做打掃家裡,人家說了任何時候都當做家裡嗎?何況學校里教師工作十分繁忙,除了教學任務班級管理各自破事,大伙兒忙的底朝天,他會有時間給你解釋什麼叫打掃衛生要當成家裡嗎?

國外千般好,為何不移民?作為中國人,你應該多問幾個為什麼,為何國情如此,整天就想著推責任,埋怨,都怪學校,都怪政府,都怪體制。再者,你真的懂國外的教育嗎?人家一年多少教育經費?人家是什麼樣的階層背景?光看國外有錢人講文明,沒看國外沒錢的人睡大街?竟然忽悠著人家國外能遊行能示威能學生髮表意見,打開中央四看看海峽兩岸,遊行示威真的就萬能?這民粹是我最痛恨的

我很想問那些關心外國優秀教育的人,你怎麼不問問敘利亞人民,你怎麼不問問伊拉克人民,外國的就是好嘛,中國提艱苦樸素的辦公室都超標嘛。儘管我知道公信力的降低是官僚主義是踢皮球的產物,但我依然痛恨這種鼓吹製造不信任的言論

你也知道國外大學是掙學生的錢,你難道不知道國外多少學生背著貸款上學?咱這教育產業化,學區房,教育資源嚴重失衡,北京上海高校扎堆,你還搞這一套,讓中國的貧苦家庭的孩子怎麼上學?最後竟然祭出越是提艱苦樸素越是辦公室超標這種煽動言論。


他們為什麼這麼寫?他們根本不care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狀,也不去思考怎麼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只是煽動,製造不信任,只關注缺點做文章,最近《人民的名義》這麼火,你們都要去做王文革嗎?


說實話,每次看到這種高票,我感覺到知乎er對於中國教育存在著極大的誤解。我很想反擊一句,既然有這麼大問題,你為什麼不想想是什麼製造了問題?只是簡單的歸因成政府不作為,不恰恰說明我們教育的路還有很遠很遠要走嗎?不恰恰說明,正是我們的認知資源甚至認知能力低,才會產生中國教育垃圾,中國醫療垃圾,中國住房垃圾,中國什麼都垃圾,越是提道德越是沒道德這樣的言論嗎?

你們這麼希望教育得到改善,你們都做了什麼實際行動?你們在這裡大放厥詞,起到了什麼作用?對教育的貢獻,用不著說志願者,甚至比不上給我們學校孩子捐書的家長。我們班的一個家長是消防員,當班裡去參加消防知識普及活動時,給每個孩子送了一個口哨。我也知道一個口哨代表不了什麼,但是不比你們在這瞎比比強?


你們一定要認識到,我們的國家還有很多落後的地方,為什麼每個禮拜一都要升國旗,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不是一句空話。今天你已經用哈佛耶魯在審視中國教育了,人家已經建校三百多年,而我們呢,我們一百年前認字都是了不得的事情,我們五十年前教授去幹校,老師臭老九,一樁樁一件件你們都忘了嗎?前進的路這才走了幾步啊,難道蛀蟲就值得我們中國人這麼內耗,保持愚昧嗎?


為什麼學生要打掃衛生?習主席說了,擼起袖子加油干。

=============================================================

掛人。


首先,從消費的角度看,高中生是完全的消費者嗎?

我們來看一下,2014年公告的深圳高中收費標準

省級普通高中生,學雜費1131
以千人規模的高中舉例,按照每年級8個班配置,標配每班45人,三個年級共1080人,每學期總收費1,221,480元,平均每月203,580元。
《2014—2015年度廣東地區薪酬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深圳平均月薪7261元,這筆錢可以請到28個老師。實際情況是,深圳高中教師的收入略高於這個水平。
3*8=24個班,只班主任就需要24人。

還有各種配套服務部門呢!還有各種設備的維修呢!還有房屋的建設和折舊呢!
家庭困難的學生還有學雜費減免呢!

結論是,這點學雜費真的不夠高中學生們做消費者的。

另外,初中生和小學生受義務教育法保護,為什麼要無償勞動?

義務教育法保護的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權利,沒有關於勞動的條文,所以勞動並不受義務教育法保護 ;
勞動法對未滿16歲童工是有保護條款的,
但童工的定義,指的是在商業或工業中僱用的未成年的工人,尤指違反禁止使用一定年齡以下兒童法令而僱用的。
學生和學校在勞動方面並沒有經濟關係,也沒有被用於商業或工業僱用關係中。

所以,結論是,沒有學校並沒有違反任何法律。

支持Miranda Ling的答案

  • 宋·朱熹《〈大學章句〉序》:「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洒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

現在的學校真高級,還請有專門的物業了,我們那個年代全是學生動手,包括廁所都是學生打掃。

冬天燒落葉的味道是極好的,

每到大掃除的時候,因為可以不用上課了,大家都是很開心的,

每次分給我的活兒都是擦黑板,我和黑板是真愛呀,懷念.....


你是不是把學校當新東方了?
還消費者,消費者還要叫家長嗎?


我們學校的買點就是半軍事化管理,所以一到領導蒞臨檢查的時候,就是我們大洗的時候。(?&>ω&<*?)
首先,宿管大媽接到通知,就開始狂扣內務的分,然後班主任每天詢問內務打分情況並督促整改,於是學校超市負責進大量草酸。

而學生為了避免諸如罰掃、蛙跳、留校的懲罰,就開始一遍遍的刷地,沒錯,用草酸把地板(材質是混泥土混馬牙石)、洗漱台刷得像新買的一樣,只為給領導留下個好印象。

但最噁心的事,內務就像是評判一切事物的標準,老師們可以把一切事情和內務聯繫起來。你內務做不好,首先是你態度不端正,那你學習肯定也搞不好,你做人的品德也不好,以後我們到了社會上,工作能力也不行……我們就是要培養你的能力,學校也要忙著升一級學校,所以趕快把內務做好!

面對這一現狀,學生是無法改變的。對於我們來說,宿管和衛生老師在打分簿上輕輕的一個?,判定了我們學習能力乃至做人品格(呵),再由班主任的那張小嘴來作懲罰。

ps:我們的內務要求和軍隊一致,豆腐塊兒疊成之後就沒抖開過,都是從家裡帶被子蓋。


教書育人。

好好看看這四個字。

再好好想想看,你是不是把後兩個字忘記掉了。


從情理上分析

大學以前的教室和座位是相對固定的,讓保潔人員來打掃也不方便。畢竟東西比較多,又擠,課間來個保潔人員也比較奇怪。

至於教室外,讓學生打掃其實沒什麼意義,保潔人員做是一樣的,我們高中可能是鍛煉學生勞動吧,也分配學生去打掃,其實教室外的區域是有保潔人員的,我們打掃完了保潔阿姨們還會再做一次。

大學以後基本只打掃自己宿舍的衛生了。再讓學生打掃我覺得應該和勤工儉學個志願者相聯繫,強制就不合適了,畢竟已經是成人了。

從法律上分析

(待補充)

反對jerry的分析方法,感覺這麼用法條感太……,但是手機作答,查不到法條。所以這不夠成實質性反對。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臨沂四院的嚴正聲明?
如何看待2015年反家暴法對待同性戀的態度?
一個普通人突然遭遇法律問題時,他應該如何做才不至於很被動?
為什麼《你的名字。》中宮水三葉稱販賣自製口嚼酒違反酒稅法?

TAG:法律 | 教育 | 社會 | 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