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區分確有實力卻鬱郁不得志的人和實力不足卻自以為自己牛氣衝天只是缺機會的眼高手低的人?

如題,很好奇。


其實不存在有實力但鬱郁不得志的人。鬱郁不得志就是因為實力不夠。

我知道如果我這麼說八成會被噴,但我還是希望強調一點——這個世界雖然有諸多問題,但總的來說還是公平的。有實力的人,終究會找到合適的機會讓自己成功的。而沒實力的人,大多是把「實力」給理解狹隘了。

比如說有人說「我有本事,但沒有人脈,因為我不願意阿諛奉承。」首先咱們先不說阿諛奉承是不是有點描述過度了,但維護正常的人際關係和人脈資源,難道不是「實力」嗎?(更何況,一個人能力足夠強,自然會有好多人求著你,又如何需要阿諛奉承呢。沒人脈的根本原因其實也不過是沒實力,沒人願意依靠你罷了)

這就好像很多號稱完美主義者的人,其實都不過是對「效率完美」的追求者罷了。在這些人眼裡,所謂完美就好像是一個嚴絲合縫的機器,齒輪的各個位置都非常嚴格的卡在一起,效率奇高。但這些人似乎都沒意識到,這樣效率奇高的機器其實是最不完美的機器,這個機器只是在「效率」這一件事上做到了完美。但這個機器卻是靜止的——這個機器運轉一輩子都無法產生新的東西,他只能生產既定的東西。所以,這台機器在效率上滿分,但在創新上是0蛋
而且這些人也並沒有意識到,一個效率如此完美的系統,其實也恰恰就是最脆弱的系統。因為各個齒輪完美咬合在一起,那麼這套系統稍微出現任何遐思那麼整套系統就會立刻崩潰。

所以,聊回正題,一樣的道理:這世界上不存在有實力卻鬱郁不得志的人,有實力的人一定已經成功了。所以,答主的問題我覺得應該修改成:如何識別正在向成功邁進的人和至少目前來看毫無成功希望卻好高騖遠的人。這樣子會比較貼切。

如果問題是這個,回答起來就更簡單了:
相識別一個走在成功路上的人,你只需要看這幾點就好了:
1,這個人學習能力是不是足夠強。
在這裡要澄清一下,很多人對學習能力的理解也是錯的。很多人把「知道」當成「學會」了。我見過很多人,他們知道很多案例,很多事實,但是他們對這些案例和事實的理解不夠深刻,他們只是知道而已。但學習不是這麼簡單的,學習的定義更複雜:
如果你思考之後的結論是一個靜態的具象「結果」,那你就只是「知道」而已。「學會」要求一個人思考之後的產物必須是抽象的,具備可操作性,可複製性的東西,這才叫「學會」
舉個例子,喬布斯發明了iphone在內的很多東西,喬布斯nb。這就只是「知道」。
喬布斯發明了很多東西,喬布斯是用這些方法發明這些東西的。我只要理解了這些方法,我也可以成為喬布斯。這才是「學會」。
寫到這兒可能有些人會嘲諷了,想變成喬布斯?別逗了。呵呵。看問題的層次不同,可能性就是不同的。對於李嘉誠來說,在北京買個500平米的房子沒啥難度,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北京買個80平就快吐血了。所以,我最近在嘗試寫一本書,就是我自己總結的方法,而且沒錯,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想像喬布斯那樣創新,真的不難的。
當然,這扯遠了,聊回來。對一件事物的理解,必須深入到「學會」的級別——也就是說,你必須可以把一個結果抽象化,讓其可以具備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可複製性,才叫學會。
你身邊如果有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人,這個人未來很可能會成功

2,這個人的思維是不是開闊(不會被過去的經驗所束縛)
如果一個人不會學習,這個人學到的東西八成都是錯的,那麼這個人真的不是越學習越聰明,這個人其實是越學習越蠢的。而且沒錯。這個世界上越學習越蠢的人很多。比如舉個例子:
柯達是怎麼死的?
你問100個人,99個人一定會不假思索的回答你「數碼相機」(聰明點的可能會說數碼攝像技術)
但是如果你肯花哪怕2分鐘時間百度一下你都應該知道——柯達恰恰是數碼攝像技術的發明者,這個世界上第一批商用數碼相機的銷售企業中,柯達有份。
所以,一個企業怎麼可能會被自己發明的技術給幹掉?事實的真相壓根就不是那樣的。
通過這個例子,我們就能證明,大多數人學習的結果其實都是錯的。那麼,錯誤的學習所帶來的所謂「經驗」,也就一定是錯的。那麼,一個人真的經驗越多,就越容易成功?別扯了,無用的經驗越多,這個人越完蛋。
所以,保持開闊的思維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成功,這個人必須要能夠跳出思維的局限去思考。去深入的理解經驗,經驗才能真的為你所用。
如何深入的理解經驗?……………………這問題太複雜了………………我實在是懶得寫…………我還是回去繼續寫我的書吧…………到時候大家可以買書看………………
哦,by the way,柯達不是被數碼攝像技術幹掉的,柯達是被家用彩色印表機幹掉的。
至於為什麼是家用印表機,這是有一套思考的方法的……大家可以去看我的公眾賬號,在文章最後。

3,這個人是不是足夠堅韌不拔
這個就不需要多說了。咱們是地球上最聰明的人嗎?不是,所以我們能想到的,別人也能想到。
我們是這個世界上最走運的人嗎?出門不撿錢就算丟?也不是。所以我們碰不到的運氣,別人只能比我們更好。
這告訴我們什麼?這告訴我們,不要什麼行業熱門就跑去幹什麼行業。真正成功的機會往往都在被人不看好的領域(為什麼這些人不看好?因為它們被自己過去錯誤的經驗束縛了啊)
但是,一個不被看好的東西,要一點點被人看好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堅韌不拔的等待這段時間,並且在這段時間中加速推進不被看好的東西更快的被看好,是成功的另一個基本條件。

4,這個人是不是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都會取得巨大的進步
這個就不多說了,掌握了1和2的人,再堅韌不拔,這個人的進步真的不是按照年,是按照月,甚至其中一些格外勤奮的人,他們的進步是可以按照周來計算的。

以上,滿足這4個條件的人,一定是一個要不了多久就可以成功的人。
而所有不具備這4個條件的人,基本都是可以歸類為實力不足卻自以為自己牛氣衝天只是缺機會的眼高手低的人

最後,定義一下什麼叫成功吧,免得出誤會。在我看來,所謂的成功就是,取得和自己實力相當的回報。這個回報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包括物質回報,精神回報以及任何形式的回報。
所以的確,一個人在剛開始的時候,的確是回報低於實力的,但這個時間不會很長。因為在實力的作用下,回報會一點點追上的。

所以,請想用馬雲這些極端成功的特例來反駁的朋友注意,你是不可以用特例來反駁常態的。

最後,評論有人說,我說沒成功的人實力不夠,不夠努力,思維不夠開闊這個那個是在騙,對此我只想說:你可以為自己的失敗找一百萬個借口,但失敗就是失敗。你找再多借口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所以我可以說你愛聽的話,比如成功的人都是靠運氣,是偶然,這個世界就是不公平,所以你失敗很合理。
嗯,這樣你滿意了?但是這種答案是「抽象的,可操作的和可複製的」嗎?所以親,你犯了我說的第一個問題,既你的狹隘在阻止你學習。
對於這種情況,其本質是:你對自己臉面的在意,遠大於對事實真相的在意。你想讓別人說你想聽的話,進而獲得心理上的安慰和認同感,但對改變自己絲毫沒有興趣。這樣下去是不行的呀
有時間抱怨,不如去找些抽象的,可操作的和可複製的好東西來學學吧。前者讓你當下很爽,但卻在阻止你前進。後者雖然讓你當下非常不爽,但卻會讓你慢慢的變成走在成功路上的人,而不是那些好高騖遠只會打嘴炮的人。

我希望更多人可以成為強者,以上。

http://weixin.qq.com/r/CUy5ofTE-KmDrbDC9xkb (二維碼自動識別)


人是會變的,這兩種人有可能就是一種人的兩個時間段。


不知題主分辨的動機是什麼
1.如果你是領導,請試著給他們倆一到兩次機會,打嘴炮沒用,有實力表現出來,沒表現好也未必是庸才,只是自我定位不當。如果運氣好,你會收穫兩名得力下屬。
2.如果你和他們是朋友,請幫助鬱郁不得志的朋友,鼓勵其走出低谷,抓住機會;請靜靜的聽牛逼的朋友吐納四方,高談闊論,向他學習值得你學習的知識,如果他失敗了,也請不要落井下石。你會獲得兩個知心朋友。
3.如果你們就是萍水相逢,不會長時間相處,那麼我建議你自己多讀書,讓自己牛逼起來,你得知道高手的感覺才能去判斷。或者去當老師或者hr,見的人多了就能分辨了。這樣下去,你就可以回來答這個題了


是否真正的謙虛。這一條就足夠了。
PS:這裡的謙虛不是那種雞湯文章里吹噓的所謂謙虛,是《易經》「謙」卦里,「空谷藏峰」之象的那種謙虛。但這種人不得志也很少會鬱郁。


分辨兩者,在於分辨他們有沒有實力。有沒有實力體現在能不能做好小事,而不在能不能做大事。
1.有實力卻鬱郁不得志的人給他一個比較小的任務,應該是可以很好完成的,甚至完成的很漂亮的。
我以前一個素描老師因為文革的原因耽誤了一輩子。退休後朋友請他畫布樣,他就算身體不好卻還是可以做出一個完成度很高的成品。PS:他那個布樣還是很難畫的,畫的內容是冬天的樹枝,上邊緣和下邊緣能連起來,左邊緣和右邊緣能連起來。

2.實力不足卻自以為自己牛氣衝天的人,給他一個簡單任務,多半會搞砸。
這在我身邊還真的很多,有些覺得自己很牛的人,連問路、按時完成手上作業、向警察局索取文件材料、微積分及格等等都做不好。眼高手低的人做瑣碎小事,最是做不好。

能做的好大事,但是做不好小事的人,反正我在現實中沒見過。


這事我干過,給對方安排測量個零件的小任務,三天後拿到數據一看便知。


很簡單,只要

你是比他們都厲害的人

除非你站在比他們更高的層次,不然是無法分辨的。


「沒有成功」這種狀態,說明對方肯定存在一定問題或者不足。

有的人是7顆龍珠拿到了6顆,有的人是1顆都沒有,差別很大的。

要區別的方法也有,就是讓他把手上的「龍珠」亮出來。大致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某些人是可以立刻驗證實際水平的,這種就通過「實戰演練」來驗證。

我以前的公司(淘寶賣化妝品)招聘一個美工,那傢伙張口閉口什麼整合,什麼架構。直接讓他做個焦點圖。結果,他選的模特比鳳姐還丑……他還說這叫歐美范。(⊙﹏⊙)

第二種情況,某些人是不好「立刻驗證」實際水平的,比如大部分與投資相關的項目。投資機構考察一個創業者,沒辦法做個什麼試驗就能100%確定將來他能成或者不能成。那該如何是好?有以下幾個可以參考的方法。

2.1 看背書

這是一個簡單的方法,針對「偽專家」特別好使。比如陳安之,目前還沒有聽說過有某個著名大學請他去當客座教授。百度百科都把他的資料刪得只剩下一句話了。當然,大部分有能力的人都不能去大學當客座教授。但是,只要有一定能力的人,必然有過與能力匹配的經歷(學習經歷、工作經歷,甚至還有獲獎經歷)。注意,電視台不算,特別是芒果台——張悟本,西木博士。

在互聯網領域,很多投資者會優先考慮從BAT或者其他知名互聯網公司出來的創業者,比如陌陌的唐岩。

2.2 看案例

葉茂中說:我是做營銷的,我幫助真功夫做大了。路長全說:我是做營銷的,我幫伊利做了四個圈雪糕。陳歐說:我是創業的,把公司做上市了,股票代碼……陳安之:對不起,我有急事先走!

投資領域,有些投資機構和個人對連續創業者(以前有過創業經驗,有案例的人)情有獨鍾,比如陳歐就是連續創業者(他兩次創業中間去讀了斯坦福)。

2.3 看邏輯

題主說的是「有實力鬱郁不得志」的人,這樣的人可能沒有太好的背書,也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案例(或者他拿出來的東西你也看不懂,因為你不了解他所在的行業領域),那就看他的邏輯。就是讓他把他對這個專業領域的認知講給你聽,然後你從邏輯上理一遍。如果他是一個邏輯思維很不錯的人,他能把你不懂的東西,幾句話就講得讓你聽懂。

比如你問我:良劍,聽說你在成人用品B2C當過產品經理啊,成人用品B2C到底是賣啥的啊?

我可以先給你講產品,先說產品分幾大類(器具,內衣,避孕潤滑等等),再講每大類分幾小類;然後講每類產品有哪幾個著名的品牌,每個品牌特點如何如何;講了品牌再講使用禁忌,比如A類潤滑油不能和B類按摩棒一起用,等等。

講了產品再講客戶,講了客戶再講廠商(渠道),再結合中國古代性文化,歐洲SM歷史,北京XX會所見聞等等……

當然,你要是作為投資者,我可以講財務相關的數字(進銷差,推廣費,員工工資),但是不太精確。

講了這麼多,你可以判斷我講的東西符合不符合邏輯。你不太可能直接判斷出我說的是真還是假,除非你真是干過這行的。但是,從邏輯上也不太難,因為撒謊的話,撒了一個就需要撒第二個來蓋住第一個,再撒第三個蓋住第二個……大部分人沒辦法圓謊的。

當然,這個方法也有漏洞。就是我說的大部分是真的,但是其中某些地方說了謊,就像黃蓉給歐陽鋒的假九陰真經一樣。但是,前提是黃蓉自己見過真的九陰真經。

綜上所述,以上方法只供參考,不保證一抓一個準啊。想當年,一大堆投資者看錯馬雲呢。


我覺得沒法區分,然後是沒有必要區分。
事情做不出好結果,人有才沒才重要嗎?


這個世界,有時候的確是成王敗寇的,你不用區分,首先,尊重這兩種人,其次,看結果。這樣就可以了。
問一個問題,馬雲成功了,另外一個馬雲倒閉了,這兩個馬雲是否就就不再一樣了?答案是:是!當然是!不管之前基因經歷什麼之類有多麼相同。
你活的越大,就越明白這個道理。
叫基礎不公平引起結果不公平,結果不公平引起基礎不公平,循環往複。
人們通過運氣(投胎,基因,中彩票都算),努力,堅持,逐步改變著自己在這種循環中的相對位置。


按照這個題目來說,其實是很容易分辨的。
鬱郁不得志的人通常情況下話比較少,為人比較低調。但這樣的人是否有實力,那就是需要實踐的檢驗。
整天牛氣衝天的人就非常高調,說起什麼事情或者什麼人都有很多話說,認為別人都是shit,自己最牛。但這樣的人是否真是眼高手低的人,也需要實踐的檢驗。
問題最終歸結為一點:實踐是檢驗一個人實力的唯一標準。


其實挺簡單的,看他之前做過的事情,是不是夠執著。


看毅力
這是唯一的區別,不過這也需要時間來看才知道。。。


時間。
這個時代不會埋沒任何一個真的人才。


首先對於普通人來說機會永遠是最重要的
有實力沒有機會什麼都不算
其次眼高手低完全就是忽視了機會的重要性
那麼很有可能還是準備不充分再次錯過機會

所以機會就是一個社會承認你的方式 比一切重要 不管你有沒有實力 社會不承認你有實力你就是沒有實力

大的機會可能很久才一個 小的機會幾個月有一次 還是不少的 一個人長期連小機會都把握不住你說是啥

另外呢 大的機會一次可能頂上千次小機會
但是大的機會一般由把握住許多小機會鋪墊而來 不過總的來說即使小的機會 但是對普通人來說也很寶貴 因為你本身的機會就比別人少而且層次低啊


當今時代 生死婚姻擇業遷徙全自由 信息人員渠道設備現成的 只需要動動腦子伸伸手當顆螺絲釘 不缺胳膊少腿還有個蛋的不得志喲 至於罕見的極個別 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 看心境


前者是自我的看法,後者是他人的看法


前者回是他的朋友同事說他有才。而後者是他自己說他自己有才。


好吧,下班前我來碼一些字吧,我算是鬱郁不得志吧;其實真的跟能力沒有太大關係。小設計員一名,三年前畢業,二年前在一家小設計院,摸打滾爬,沒人教(因為本專業只有我一個人),各種舔著臉皮問,一點點慢慢搞懂,一年前,我覺得我再也學不到更多東西的時候,我決定換單位,雖然用了關係但是近了一家不錯的單位。然後開始了我的鬱郁不得志,我完美的讓領導知道我的能力,領導給了我一個不錯的項目,我怕作圖方式不一樣,抄著抄著抄著老同事圖紙! 反正沒人看,也是發牢騷,先吃飯


得志,也是實力的一種


推薦閱讀:

當自己的小眾愛好突然火了,是一種怎樣的滋味?
怎樣避免父母自身缺點在這一生中影響自己?
《二十四個比利》和《比利的戰爭》看完之後什麼感受?
怎麼樣才算是是正經姑娘?

TAG:心理 | 情商 | 社會心理 | 認知心理 | 自知之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