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終很在乎前男/女友的過去是不是一種心理疾病?如果是,應怎樣進行心理暗示和調節?
就算對方對自己特別好、很穩定、百般疼愛,可夜裡或者不在一起、睡不著的時候還是經常會想起對方的過去,比如對方和前任的情景、對方有過幾次一夜情等等問題,心裡非常難受,甚至會想分手,可又很愛對方。這種想法是心裡不健康嗎?怎樣克服這種想法?
關於愛情,佔有性和排他性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特質。對方過去對感情的態度,或深情或薄情無一不影響著另一個人對這段關係穩定性、安全度的判斷。
不過如果是如題主描述的【特別好,很穩定,百般疼愛】,也就是說,一方已經可以感覺的出這段關係的穩定性,安全度,牢靠度都比較不錯的時候,仍為此有強烈的情緒體驗,並【不在一起、睡不著的時候特別難受】,甚至想結束這段關係,那麼這背後自然會有更深層次的東西在。
感情這東西,沒有1234的步驟按部就班。籠罩在焦慮里的你,內心不具備足夠的力量信任這段關係(應該不只是這段關係),也許可能患得患失,甚至想像他不忠,想像你們分手等等,這時候,這些想像帶來的【悲劇感體驗】,是讓你欲罷不能的。而這些在你生活中的其他關係里一定找到蹤跡和縮影,去追溯與理解。
我發現在婚戀市場上有過婚史會是普遍的掉分項,然而一個女生不是處女(有過同居男友)則不能作為掉分項,如果男生介意就會貼上有心理疾病的直男癌,物化女性的渣渣。可是在我眼裡同居和結婚在兩性關係里差別並不大。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醒悟,為什麼介意對方有婚史沒人指責,而有處女(處男)情節就會被吐槽?原因就是非處的團體在現在社會已經形成了強大的群體,他們成了某種輿論的利益共同體,他們會說介意對方非處就是心理障礙,需要治療,而再婚的人輿論群體不夠強大,萬一被無婚史的人嫌棄他們會轉而尋找感情經歷匹配的伴侶,而不會說你在意我有婚史,是你有心理障礙,直男癌,要去治療。
所以朋友們,處女(處男)情節一點沒錯,你需要做的就是不要對婚姻抱有太大的執念,隨緣隨心就好,有病的是指責你的人。嚮往純情是美好的心理,根本不是疾病
按照當今心理學的說法,心理疾病就是某種心理狀態影響了自己或者他人的生活,甚至危害社會;如果不具備這些特徵,就不能算作心理疾病。比如不少人有「深海恐懼症」,乘坐船舶進入深海後,看見深不見底的藍色海水會產生強烈的恐懼感。因此「深海恐懼症」可以算是一種心理疾病,然而如果有這種癥狀的人群從來不出海,跨洋旅行只乘坐飛機,那麼他們的癥狀就不會爆發出來,也就不會影響自己或者他人的生活。同樣的道理,許多人希望自己的婚姻伴侶潔白無暇;如果這種期待得不到滿足,則會產生強烈的痛苦感。表面上看是心理疾病,然而如果這種人生活在過去性觀念保守的年代,那麼他們極有可能是好丈夫(父親),好妻子(母親),婚姻的幸福感會比普通人強烈得多。只是到了當今「濫交就是高雅」的女拳時代,這個群體才會感到失落和迷茫。
因此心理疾病或者精神疾病是社會構建的結果,世上本不存在什麼心理疾病,當弱勢群體被殘暴的強勢群體擠壓後,就產生了心理疾病。心理學上一種說法叫做「自證預言」,即動用輿論的力量去壓迫弱勢人群,弱勢人群就會真的顯現出輿論宣傳的樣子,哪怕原本完全相反。比如女拳主義者控制社會輿論,鼓吹「男人沒一個好東西」,導致婚姻市場上的女人對男人充滿敵意。再好的男人,在滿腦仇男情緒下的女人的敵視下,最終都會扭曲成壞男人。如果硬要追求心理疾病的來源,壟斷話語權的強勢人群才是真正的心理疾病患者。比如無惡不作的女拳婊自己很不幸福,就特別嫉妒他人的婚姻美滿,於是鼓吹性解放淫亂思想,破壞他人的幸福。誨淫誨盜的女拳邪教嚴重影響了追求純情的男女的婚姻幸福,而純情男女是家庭和睦、社會祥和的支柱。因此女拳婊自身才算得上有嚴重的心理疾病,在一個公正的社會裡,女拳主義者是需要接受治療的。
在當今黑白顛倒的女拳社會,純情男女反而成了有罪有病的人,而作惡多端的女拳主義則成了高雅的象徵。女拳社會的一切都黑白顛倒,大量所謂的「心理諮詢師」就是一群魔鬼。心理諮詢從業資格很容易獲取,千萬不要將這個行業想得很高深、很神聖。哪怕心理諮詢的門檻提高,心理諮詢師的水平個個都過硬,也無濟於事。因為心理諮詢師的業務水平高,並不表示其道德水平高。大量心理諮詢師盤算著怎麼跟諮詢者約炮,這種所謂的心理諮詢還有多大意義?現代心理學為了彰顯嚴謹性,拋棄了弗洛伊德開創的精神分析學,轉而像自然科學那樣用實驗來研究人的心理。然而心理學無論怎樣都嚴謹不起來,無法改變散亂的特徵。其實心理學根本解決不了人心的痛苦,人類終究還是要到哲學和宗教里去尋找答案。
嚮往純情的男女千萬不要勉強自己接受不純潔的婚姻伴侶,扭曲自己去迎合黑暗的社會,不但害了自身,而且害了社會。如果你是一個有處男情結的女人,只要稍微認真些,找到處男結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畢竟婚姻市場上的處男遠遠比處女多。如果你是一個有處女情結的男人,那麼當今時代擇偶確實難度有點大,最好的辦法就是寧缺毋濫,放棄必須結婚的念頭。末法時期,群魔亂舞。不是你配不上這個時代,而是這個時代配不上你。當今時代的婚姻基本上都是一望無際的苦海,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對婚姻的執念吧。
人類面對的絕大多數危機歸根結底是道德危機,世俗社會的人們最終是要到宗教里去找歸宿的。心理學最多只能分析出癥狀,而無法進行治療,因為心理疾病是社會壓迫的結果,心理學無法挽救道德潰敗,唯有宗教才能擔當起這一使命。
相關內容:
應該寬容女生犯錯嗎?
如何看待炮友、婚外情的肆虐?
為什麼女孩子不能隨便跟人上床?
基於平等的(雙方都是處的)處女情結,有錯嗎?
處女情結會有一天像纏足一樣成為陋習,封建餘毒嗎?
在意是因為心存幻想,希望對方像你愛ta一樣愛你。
如果你不確定,又被折磨的不行,那少投入一點感情不就得了嘛。
愛錢,愛事業,愛隨便什麼。首先其實這個想法並不是不健康的想法,大多數人在戀愛過程中都會出現一個認同危機的問題。這個危機終究為一個問題就是「ta是否足夠愛我」,而這個坎兒就是從愛情逐漸向穩定家庭進一步轉換的一個大前提。
心理學上講投射與意象,在你們在一起的時候你對對方的感覺來源於實際對方的現實行為,而不在一起的時候,尤其是獨處的時候,你所想到的對方是你頭腦中對對方的一個構建意象,並非真實的、全部的對方。另外當不在一起的時候想到這些事情也有心理投射的問題在,比方說你對某些事情的態度投射在你自己所處的戀愛關係中,或者將外界,比如說影視劇或者朋友周遭在感情上遇到的問題或者是自身之前的經驗投射到你們身上。這些都不是問題,因為你現在能很好的區分開,當你們在一起的時候你們是互相愛慕的,而堅守這一點,就是邁過認同危機這道坎最重要的一點。
事實上進行暗示或者調解並不是一個好的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暗示或者所謂的心理調節在正常的情感關係中扮演的總是逃避問題的角色,而在一段好的感情過程中,最不能有的就是對問題的逃避。當你發生疑惑,你需要的是雙方互相溝通,並做出承諾與保證,當承諾與保證以契約關係存在的時候,你就相對來說能夠更安心的繼續這段關係了。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故事裡。」
ta的過去塑造了現在你愛的ta。
學會理性。一個人不認識你的時候不屬於你,他有權喜歡別人,沒義務控制自己正常的愛和欲。
一件物品,生產出來就是為了主人,一個女人,生下來不是為了屬於你。
用二手貨形容別人愛的新舊的人,基本哪怕是初戀處女也不會喜歡。
當我們和伴侶有了相對穩定的親密關係,特別是已經有了步入婚姻殿堂打算的時候。伴侶有意告知或者自己無意發現,對方曾經有過多次約炮經歷、甚至聊騷、出軌...
即使這是遇到我們之前發生的事情,心裡還是沒有辦法接受,會開始害怕、焦慮...心裡會厭惡排斥。
一面是感情穩定、疼你愛你的TA,一面是有過背叛、有過數次無愛性經歷的TA。是忽視TA的過往繼續在一起,還是分手?
你該如何抉擇?
你說TA之前的所有否認、說謊是因為愛你,想保護你。所以才撒了這個善意的謊言?
可戀人之間涉及忠誠的謊言不能輕易定性為善意的,因為後果很嚴重。
我們的諮詢師之前開過一堂關於戀人過往的一堂公開課,大家可以聽一下 →伴侶有你難以接受的過往怎麼辦?
主要是你經歷的挫折太少。一個生活困頓飯也吃不飽的人,不會天天想這些事情。每天讓自己充實起來,時間會慢慢讓你忘記
偶爾想想是沒問題的 經常想的話你還是勸勸自己吧
我想,你應該是特別喜歡這個人的,大概是因為你太喜歡了,所以你想要他/她的全部,但是你卻唯獨,接受不了他/她的過去。
可是,他/她過去的生活里是沒有你的,過去所發生的一切事,一切感情,都是在沒有你的狀態下開始或結束的。你仔細想想,當他/她和你在一起後,他/她是怎樣的表現呢?還留戀過去嗎?關心你?愛護你嗎?讓你有安全感了嗎?
你應該自信一點,這個人已經和你在一起了,你就是對方的唯一,你應該有這種意識的。
別去想那些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了,著眼於你當前的生活吧,這個人現在是屬於你的,你應該去暢想你們的美好未來。
放過自己吧,也相信他/她。祝你幸福。
可是我覺得本質問題是不是對方沒有給你安全感啊,你自己也沒有找到安全感吧。溝通很重要啊,自己瞎想會出事的說。或者是對方不是那個可以讓你放心講出心理話都人。和前任的問題沒太大關係吧
感情經歷較少或沒有的人有這種心理很正常,並不是心理疾病不過有機會演化成心理疾病。調節的方式就是多去經歷幾段感情就好了。
我覺得喜好和觀點應該區別對待,首先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應該能理解各種合理的觀點。我們應該理解有一夜情,婚前同居,多個前任等等行為是正常的,同時婚前禁慾系的人也是正常的。因為這就像喝豆腐腦,有甜口和咸口兩種吃法一樣。但是理解不代表喜好,即使我理解某類人的行為,但不代表我能接受這類人成為自己的伴侶,因為這是我個人的喜好。題主心理並沒有問題,可能只是你是和我一樣婚前禁慾系的人而已,如果你不喜歡現任的前史豐富,可以選擇離開,如果每天因為這個懷疑伴侶並不斷質問、測試對方,只會即讓自己心煩又讓對方心煩。我們維持親密關係的目的是讓自己更加快樂和完整,而不是因為我需要一個伴侶,為了在一起而在一起。
偉大的精神分析流派心理學家凱倫霍妮早就提出過:評判是否為心理疾病的標準在於社會文化!社會文化!社會文化!
當前的社會文化是婚前同居的文化!是婚前性行為的文化!
你介意對方的婚前性行為當然會被歸類為心理疾病。
可是,當前的社會文化卻追求美好的婚姻。
唯美的婚禮,潔白的婚紗,浪漫的蜜月……因為這能給婚紗公司婚慶公司送錢,也迎合女老少的口味。
有婚史當然就掉分啦。
但無疑,對婚前性行為和婚前同居的寬容,和對美好婚姻的追求,其實已經是社會文化的畸形了——這壓根不可能。一些人說,在乎過去是種心理疾病。這是不對的。我們都有喜歡的事物,都希望自己的是新的,是完美的,結婚證不就是冠之所屬嗎?若不是你期望的新的,肯定會有,不愉快的情緒。我個人覺得,手機是二手的我會想著什麼時候換了它,若是新的,我會想著怎樣更好的讓它保持新的,用的更久。當你對象的過去,讓你產生不愉快的情緒時,你對她的愛在縮水。
推薦閱讀:
※為什麼人們在獲得一個與預期不相符的結果之後總是說「儘力了就沒什麼好遺憾的」這句話?
※為什麼很少見到男生迷戀女明星稱呼女神,老婆之類的。卻有很多女生有很多老公男神什麼的,而且好像更換很快?
※如果你有一個這樣的女朋友,你會怎麼辦?
※真的有過目不忘的人嗎?他們是怎樣將其儲存到長時記憶的?
※大眾審美是如何被創造的?為何審美會越來越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