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專業或是攝影專門學校的學生都在學些什麼?

好奇。是學攝影構圖技巧還是學習如何提高人文素質?攝影在我看來是私人的事情,好像沒有什麼明確可以傳授的。題主攝影業餘愛好者,問這個問題也想看看自己能不能借鑒專業的方法,更好地培養自己這個愛好。


已經畢業一年多。留美攝影專業研究生。

我們學校攝影系的國際學生挺少,大部分是美國人。本科生拍商業作品的居多,研究生以紀實或實驗性影像為主。我本科是讀傳播學的,讀研時跨了攝影這個專業。讀得很累,也挺開心,以下僅做一些個人經驗的分享。


在這裡,每個人的拍攝風格、內容、表現手法都不一樣。其中包括但不限於紀實、景觀、純藝術、虛構敘事等等。

技術方面的授課,在研究生時接觸得較少,多為選修。具體使用的媒介完全基於個人選擇和拍攝項目。比如,我有同學始終使用8x10的大畫幅拍攝作品,有同學使用掃描儀進行影像創作,也有同學使用大量的裝置、錄像、聲音等來呈現影像(或與影像結合)。

雖然大家各自的攝影項目、風格內容都千差萬別,但我們仍舊非常尊重彼此的作品,在一起討論時,也能汲取到很多有用的建議

↑幫同學的畢設布展


我們學校為季度制學期(即10周/學期),每學期可以選2-3門課。在我看來,攝影系的節奏比較快,壓力也很大。不過,也是在這種高強度的學習過程里,得到了很好的鍛煉和發展。不斷完善自己、認清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

以下列舉一些我曾上過的課:

  • 世界攝影史
  • 攝影技術與意義
  • 攝影作品集流程
  • 研究生學術研討
  • 數字工藝I:技術與概念
  • 數字工藝II:超越視覺限制
  • 自1945年以來的攝影理論和批評方法:當代藝術中的問題
  • 攝影的推廣和營銷
  • 色彩管理
  • 攝影藝術I:思維能力與實驗
  • 藝術微噴及其他數字印刷方法
  • 攝影研究生最終作品集

其中,Lecture的課佔1/4(偏理論,以聽為主,論文多),Studio的課佔3/4(偏實踐,以出作品為主)。

「攝影批評」(Critique)則始終貫穿在我這兩年的學習之中。顧名思義,即大家一起對彼此的作品進行討論、批評、評價。其中,課堂討論形式的批評佔了絕大多數,偶爾也有書面作業,相對來說則更為正式嚴謹一些。

↑教授親自示範印刷方法


拿我們某個Studio的課來舉例。

學期開始,教授要求我們每個人分別自我介紹、簡要說明過去拍攝的作品、正在進行的項目等,大家彼此都會有一個初始印象。

然後,每人寫一篇短報告,即把這學期想做的拍攝計劃、拍攝目的、期待結果等進行簡單的說明。教授和同學會以對你作品的基本了解和報告的內容,提出一些疑問和建議作為參考。

各自開始拍攝後,根據教學提綱上的相關日期(deadline)來進行作品展示和討論批評。每個人使用的具體攝影工具、輸出流程(數碼、膠片、濕版等)、紙張選擇都不相同,但展示時,都需要輸出(列印)成紙張展示作品,貼在牆上,然後開始討論批評。

一般,攝影師先會對自己的作品做一個簡短的陳述。其中包括:

  • 描述自己的拍攝過程
  • 後期製作過程和其中有趣的經歷
  • 媒介的選擇和具體原因
  • 是否有影響此次拍攝的其他因素(如個人經歷、相關攝影師作品等)
  • 個人項目目前拍攝進度、狀態的描述和自我評價

攝影師陳述結束後,教授和同學們則會參與進來,先後發表自己的觀點,形成討論。

↑正在進行的作品討論


討論的話題主要集中在以下:

  • 你在照片中看到了什麼
  • 作品傳遞給你怎樣一種感覺、你覺得這意味著什麼
  • 你覺得攝影師在拍攝項目的進行中作出了怎樣的決斷
  • 你的感受和攝影師本人有何不同
  • 攝影師為何會做這樣的材料(媒介)選擇、這種選擇是否符合作品的表達
  • 你覺得作品的藝術或社會價值在哪裡、並解釋原因(情感上的共鳴)
  • 你覺得這組作品的重要性是什麼
  • 說出你認為作品的長處和短處、即需要改進的地方並提出可行性的建議等等

以上討論的過程中,大家也會根據自己的觀看感受,再進行一些延展性的提問和溝通。

那種交流的氛圍是很好的,能感受到每個人都很關注你在拍的東西,他們會在儘力理解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想法,因此總是能得到「fresh eye」所帶來的新思考。大家都非常努力踏實,樂於彼此分享和幫助,也很互相尊重。

↑和教授、同學互換個人作品留念


攝影在某種程度上非常主觀,每個人的審美、閱歷、生活環境不同,造就了他們看照片時的角度和切入點不一樣。

當他們提出反對、疑問、不解時,會讓你思考是不是哪裡出了問題、哪裡需要改進。有爭議從來都不是壞事,能得到不同的評價也是一件很難得的事。但與此同時,也不能盲目地聽從別人所給予的論斷。

我的教授這樣告訴我們:作為作品的主人,攝影師最重要的還是跟著自己的心走。只要你清楚自己想表達什麼、確定自己要怎麼做,那就繼續進行下去。因為只有你才最明白這個作品有著怎樣的意義,只有你才是最在乎這個作品的人。作品是屬於你的,而不是任何別人。有些事,還是需要堅持自己。

我覺得,在我們攝影系裡,除了有世界上最好的設備和教學環境,還有教授們所給予的足夠的個人成長和發展空間。學生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而教授們要做的,則是確保學生們在通向夢想的路上走得更好。

↑教授請我們去他家裡一起看他收藏的攝影書


攝影的理論學習有時候還是挺枯燥的。之前也掙扎過,很不解,為什麼一定要學攝影史?拍照就好了啊。還有那麼多資料要看,那麼多論文要寫,一下子讓我覺得攝影不快樂了……

這種想法也是在我上了世界攝影史的課之後,改變了很多。通過攝影史,我清晰地了解到攝影發展的脈絡和進程,更加貼近那些傳奇一樣的大師們。這豐富了我的思想和認知。

↑在Inkjet Lab做輸出


我開始讀攝影后,對其歷史背景的匱乏,導致我暴露出了許多「短處」。主要體現在:攝影語言的表達、讀圖能力、評價能力等等,都顯得力不從心。

我一共上過兩節和攝影史相關的課。其中所讀過的大量史料和相關文章、寫過的圖片評論、做過的研究等,都對我幫助很大。它開拓了我的思路和眼光,提高了我對於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力,也激發了我的創造力。

↑教授給我們帶來了他過往學生製作贈送他的手工攝影書


舉一個例子。

上過一節世界攝影史,網課。除了課本以外,還有大量的額外閱讀材料。每周要寫兩篇短論文、四篇評論。期末要求的研究項目內容是「一個當代攝影師+一個具體的研究主題」。

我選擇了Alex Webb(最喜歡的紀實攝影師之一)。內容上,我先簡單介紹了攝影師的背景、作品特點、色彩和用光等。

在教授的啟迪下,我還加入了更多思考。比如:

  • 誰是這種攝影類型的先驅?
  • 所謂的「紀實攝影轉折至藝術領域」代表了什麼?
  • 為什麼如今的紀實攝影與藝術的關係要比以前緊密許多?
  • 為什麼Webb的作品有著史學的重要性?
  • 還有哪些跟他風格類似的攝影師?
  • ……

一切都與歷史緊密相連。當結合歷史看問題時,也就不知不覺更為深刻和全面了。

↑徐冰老師的作品2015年在我們學校的藝術博物館裡展出


還有一些我認為可以幫助提升攝影感受和認知的方法。比如,多看優秀攝影師的作品(包括他們的作品陳述、相關訪談等等)。大多數攝影師的個人網站上,都會羅列著自己的主題性拍攝項目,並以系列組圖作為展示。

看作品需有「全局意識」,從整體去體會。如果喜歡某個攝影師的風格,初期可以在構圖、用光、拍攝對象上有一些模仿,但同時請想想自己為什麼要去進行這樣的「模仿」,通過這樣的「模仿」能帶來怎樣的啟發和幫助。帶著思考去練習,慢慢就會形成自己的風格,就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

閱讀攝影師的作品陳述和相關的專訪等也是很重要的。

一般來說,攝影師網站上的陳述不會過長,但他們會寫明創作動機和背景、意圖表達的理念和信息、所做的相關研究調查等等。

對於攝影師訪談來說,我覺得會更接地氣兒一些,更容易讓觀者通過問答形式而貼近攝影師,也讓觀者可以對作品有更深入或全新的認識。

↑攝影群展(學生作品)


同樣,看展覽、聽座談分享會、參加Workshop和相關活動等等,都可以幫助自己開發更多的思考空間和角度(這也是攝影系學生的日常娛樂活動之一啦)。也許並不能徹底領會攝影師的表達意圖,也不一定完全理解作品。但帶著一些思考去看,仍舊會得到收穫、增長見識。如果不去看,未知的永遠只能是未知。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對於生活的見解和思考也會更加深刻,這一點,同樣會體現在攝影上

攝影並無捷徑。

↑做藝術微噴,比較不同紙張的輸出效果


最後,分享一句我們教授在我畢業前最後一堂課上說過的話:

列出在過去十年里,你最喜歡做的5件事情,然後圍繞著它們來生活。
按照你們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去做你們所熱愛的事情,你們才會覺得快樂,人生就應該這樣。

↑正在用鉑金印相法沖洗照片

↑一堂傳統攝影技法的選修課,有研究生也有本科生

↑顯影啦~

↑院系鼓勵學生多參與攝影比賽、展覽,參展之前需要來做收藏級裝裱

↑藝術家主題分享會

↑每學期期末最後一堂課基本就是high high high,一邊吃東西一邊聊

↑攝影系的師生小聚會

↑攝影系的師生小聚會


微信公眾號:hsyphoto

微博:Sina Visitor System


一作為攝影專業出來的人,我覺得有必要回答一下。

所以我們一天到晚在學什麼呢?

學攝影唄...

首先,攝影師分很多方向,大點的分類就是電影攝影師、攝像師、圖片攝影師。

電影攝影師是扔去拍電影的苦逼角色,也是技能要求最高的,在此不展開了。基本上國內就是北影,然後中傳、浙傳、南廣等量產攝像師而其中一小部分會成為電影攝影師。

而從事視頻攝製,而資歷不足以擔任電影攝影師的就是攝像師,常見於電視台、婚慶公司、微電影劇組等。

圖片攝影師就是一般意義上大眾說的攝影師了,不過也有分類,比如紀實、商業、風光等,據我所知各個院校有各自的長項,也會分不同方向的班,各自的老師風格也不同。很多學校都開了這個專業,不過好的不多,基本上各大藝術院校和傳媒院校的比較靠譜,還有一些傳統的文科類院校的也不錯,最奇葩的我聽說的是大連醫科大學...他們貌似有個醫學影像衍生出來的攝影系,而且據我所知水平還不錯!

請記住,攝影師首先是個工種,是個職業。 你得靠這個吃飯,或者能夠資格靠這個吃上飯,你才是嚴格意義上的攝影師。

所以你必須夠專業。

專業攝影師的作品,品質是有標準的,再差的作品出來,至少畫面的品質過硬,而非專業的就參差不齊了....

回歸正題

首先,專業院校的攝影系學生一般經過雙重選拔,一層是高考,一層是藝考,雖然都說藝考黑幕重重(但真正躺著進的關係戶真的是少數,大多數所謂的找關係是建立在你過關之後)...但真的,能過線的人里大多還是有資質的,大部分都是屬於「祖師爺樂意賞口飯的」。 舉個例子,當年上藝術概論的時候,老師做過統計,問有多少人小時候學過音樂?學過美術?基本上都舉手,很多人是兩邊都沾的,而且學生普遍是發達富庶地區的,從小就能有機會接觸相對更多的「藝術熏陶」。

在專業院校,一般我們會有專業課和公共課。

公共課負責教你想什麼?拍什麼?

專業課負責教你用什麼拍?怎麼拍?

公共課如藝術概論、美學原理、美術、藝術史等,基本上就是培養你所說的人文素養。 實際上聽完覺的屁用沒有,不過幾門課聽下來,價值就體現出來了,你會用更系統的眼光去看世界,而且你閑著沒事就會開始思考了,一思考起來進步就大了。 這種修養,一般人多讀書,多看展也能培養,但是能不能有這麼好的資源和老師,就看造化了。

然後是專業課,比如攝影技術與技巧、光學基礎、攝影構圖、暗房技術與技巧、攝影史、照明技術、攝影造型、數字圖片後期技術等等...

一般外面能學到的只有攝影技術與技巧,然後是後期課,然後來路不明的老師跟你講講井字構圖黃金分割就算構圖課了...

哪怕就是攝影技術與技巧這一門,專業學生受的培訓就甩外面幾條街了。

專業院校授課形式:各類攝影機的基本原理,機械構造,測光原理,對焦原理,成像原理,光圈值快門值換算....然後還有膠片的成像原理,數字圖片的編碼、格式。

業餘培訓或者自學:先調曝光,然後對上焦,那裡有個鈕,叫快門...摁下去,咔嚓。

速成式的培訓或者不系統的自學,代價就是基礎知識匱乏,真正拍的時候問題很多...而且最可怕的是還不知道出了問題!

舉個例子:專業攝影師的照片暗部總是盡量保留有細節的,而攝影愛好者死黑一片美其名曰:剪影!

或者光圈一開就是1.4或者2.8,美其名曰:清新!

而光學基礎、照明技術這些價值極高的課程,我想基本上沒有幾個非科班的能有機會了解。

專業課的知識,業餘的也是有機會依靠經驗掌握,但是更多的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層面上。

其次,在專業院校里,環境不同,你的同學都是內行,討論的機會很多,互相借鑒互相學習,有的時候爭論不下,出門左拐就撞見個老教授評理。

更有甚者直接和老師們吵...

然後還有每學期的實踐、作業、看片會,尤其是看片會,作業拍出來,整個系過來看,然後你得闡述,然後老師就開罵了...罵完在表揚兩句安慰你一下,我見過有人直接給罵暈在台上...然後坐著的同學會分出兩派,一派贊你,一派噴你...這種思想的碰撞是很常見的也是很有益的。

——————————————————

分割線

頭一次知乎上有這麼多贊。


東京一所攝影專門學校在讀,兩年制的課程,今年四月開學,到現在除去放假大概上了半年的課了。

題主問的是這專業學什麼,想借鑒然後更好的培養自己的愛好,但又覺得攝影很私人,沒什麼可傳授的,是這樣思路的話,可能就要把攝影的學習分成兩個部分了。

一個是明顯可以傳授的,就是技術方面的知識,從最基礎的相機使用(數碼,膠片,大中畫幅),理論知識一些機械和光學,然後暗房,數碼後期,攝影書製作,這些都可以直接從上課聽老師講學到內容和操作方法,也就是可以傳授的。雖然表面看上去,噢,也沒有特別複雜嘛,但實際上每一門都有深入研究的巨大空間,只不過僅兩年制的專門學校老師沒時間全部去教就是了。

技術方面的課程除了上述的那些,到第二學期會根據自己想學的專攻每周多出一天的專攻課程,風景時尚圖片設計體育紀實這些,上課內容也就根據領域而各不一樣了,但也只是多出些不同的練習項目,像我選的商業廣告拍攝佔大多數,而紀實他們經常只是坐著喝茶聊天。


而另外一部分課程,就是需要自己去解讀和理解了。首先是歷史的學習,老師並不是拿教材逐一年代地去講,而是分散開來的這節課介紹某位攝影師,下節課介紹某種派系,教材是有的,但只是作為自學使用,而上課可以說沒有非常系統的教學,但會突然就給你一張照片讓你去從年代攝影師生平風格實事各個方面去分析,這完全靠自己對攝影史的掌握,主要也因為兩年制時間短,放到大學裡面可能可以慢慢學吧。

歷史課以外還有媒體研究業界研究表現研究,就從字面理解就好了,表現研究就是每周找一位在日本活躍的攝影師或者優秀畢業生做一個簡單的講座,這幾門課基本就是在吸取別人的經驗以及了解一些門路,對攝影技術,還有題主說的「人文素質」,都沒有太大的直接關係。

然後比較重要的課程就是命題自命題的外出拍攝,然後在老師指導下,同學之間評片討論。說他重要,是因為如果真要說在攝影專業學,和愛好者自學的區別在哪,大概就是在學習氛圍和環境,對照片鑒賞和評價的訓練,這個大概靠自學和網路論壇是很難體會到的,當然也有愛好者沙龍,但這也涉及到一個訓練強度的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

慢慢學生對拍攝主題的把握和內容的表達就會有很明顯的進步了,而且一般有了控制主題的意識,其實就可以進入堅持思考堅持拍的階段了。
至於思考什麼拍什麼,這才是題主最應該思考的地方。遺憾的是,如果把攝影當做一門語言的話,那專業課程只能教我們如何聽如何看,如何寫出漂亮的段子,但距離小說家還甚遠。所以不管是想當作家還是攝影師,可能我們在掌握技能之後,學習才剛剛開始吧。

當然了,我一直把題主想學習的攝影自顧自地設定成了人文,如果題主只是為了寫漂亮段子的話,那就是技術和器材方面的討論了。

最後放幾張手機里學校的照片吧~


  • 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圖片攝影,大一剛剛結束,今年(2016年)9月開學大二

過去的一年學校都在教些什麼呢?

攝影技術、攝影構圖、藝術概論、美術,大概就這些,其實並沒有太多東西,上學期理論,下學期實踐。大二會開設非線性編輯、攝影用光、數碼暗房技術、攝影創作訓練等課程。

在過去的一年中自己收穫如何?

其實並沒有從學校那裡收穫什麼,主要還是自己努力,下學期會有很多新的課程,但按照過去一年所觀察到的學校的調性,對於接下來的課程不抱任何希望,收穫的一切都是驚喜。
南廣的圖片攝影專業,帶給我更多的還是一個氛圍,處在攝影專業裡面,可以很專心的做攝影,所以這一年靠自己的努力還是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對攝影有了很多新的理解。

專業方面學校有提供過什麼樣的幫助嗎?是否有什麼樣的活動來幫助學生開拓眼界?

學校有一種叫做「工作坊」的課程,會從校外邀請攝影師參與教學,前段時間邀請過一位一線的商業攝影師,但是能夠參與課程的學生數量很少,而且「工作坊」的上課時間和其他課程的時間是衝突的。其他的活動印象中就不太有了。

器材上能否滿足同學們的需要呢?

完全不能,學校的影棚不算多吧,設備其實也很陳舊了。之前詢問輔導員想要借學校的影棚,輔導員並沒有積極的回應,所以說想要借影棚用來練習或者創作還是挺難的。而且學校其實花了大量費用用於建設錄播間,但對於圖片攝影專業的投入就不怎麼能見到了。

同級的同學們都在做些什麼呢?

南廣的圖片攝影專業(2015入學)大概有120人左右,但是真正在拍東西的人還是很少的,並不太能看到同學們的作品,認真在做攝影的並不多。這一點上其實有些失望。另外,也很質疑學校錄取工作的質量,甚至可以說極為低下。


都在自學


攝影這個框架挺大的不太好概括,就狹義上的攝影專業寫一下吧。
這邊的話攝影專業分三種;商業攝影,攝影,紀實與新聞攝影。
首先無論學的攝影里哪一個專業,對於一個攝影學生來說構圖,攝影基礎,數碼和傳統暗房,放大印刷知識,攝影史,基礎的平面設計作品集設計,基礎的棚拍這些都屬於常識的範疇。如果哪項不會的話學校各部門會有類似於選修之類的課程,但是都講的是很基礎的東西。就是非常入門的那種,比如Studio會有打光的課程,介紹如何使用中畫幅數碼相機的課程等等。
以我的專業(紀實與新聞攝影)為例,會教媒體法,會有很多講座(最厲害的一次請到過馬格南的攝影師),會在導師的幫助下完成幾個攝影的項目(類似於完整的紀實攝影項目,記錄一個故事一樣),會有一些類似於哲學的課(對攝影本身的思考,比如現代攝影對Theodor W. Adorno提出的Culture Industry的體現和影響,比如男女觀察事物時最根本的差異是否來源於看到對方裸體時的情感差異)。
課本身並不多也不難,但是對於很多想著『我來大學是來學習攝影技術』,自己什麼都不會的人而言就辛苦得多。所以一年多下來班裡40多人只剩下了20多個。
最後上一張最近照的吧:p


二更
今天在朋友圈看見友人回答了這個問題
按照套路我也是得說點什麼的…

1.首先 藝術院校區別於一般傳統高校
就我個人感覺 老師更年輕 學生更漂亮 學風更活躍 學習氛圍較之文化類院校比較不積極

傳媒類學生路子很野所以可能大力出奇蹟(誤)

2.我們學東西並不僅僅局限於教室和圖書館
更多的時候是背著十幾斤重的器材穿梭於各種拍攝場景 或者是在剪片室和小夥伴熬劇本熬後期

3.而且攝影系很少有年紀大的老學究(圖攝的老法師除外)更多的是青年教師(研究生畢業沒幾年的) 所以不光學生路子野 老師路子也野

4.學生層次參差不齊 有想讓我跪下來唱征服的大神也有那種我很好奇到底是怎麼考進來的學酥
我們學校出過荷賽的獲獎者 肯定也出過畢業多年依舊一事無成的人

5.不吹不黑的來講 我們學校的設備在中國排的上前三 民辦院校很好的一點就是 自己的錢自己做主 張媽今天簽了買設備的單子 明天機器就運過來了 而且是印我們學校LOGO的那種 不像公辦學校 買機器還得一層一層向上審批 但是如果你僅靠在課堂上的那會功夫 也就只能拍個照發朋友圈

6.在藝術院校學習靠自己 我所有的軟體都是靠自學的 所有的 往往是老師說下周要片子 那這周我們就要當製片編劇導演攝像後期 甚至演員 也就是說所有的活都得 靠 自 己 (想知道是不是只有我們學校影視專業學的這麼雜)

就讀攝影專業其實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尤其是到期末要交片子的時候 科科

以下為原答
攝製專業的出來歪個樓 不過我們也算攝影系 而且我們學校圖攝和攝製的課程有小部分交叉 上張我們學校攝製專業的課程表


首先是攝影史,其次是哲學,美學,再其次是實踐內容,包括構圖啊,用光,布光等技法性的東西。專業的攝影學生,其培養目的並不是攝影師,而是一個攝影藝術家。攝影學院派培養的是影評人,影像文化批判家。


BFA攝院。
1.實踐
數字影像基礎,基本出門實拍,老師布置課題如,光線、色彩,或者構圖練習等,拍完上課看,不行重拍,下課又去那地兒重拍重拍重拍。就練習基本功 曝光控制影像處理光線造型。進棚。
膠片攝影。膠片機使用、拍攝、暗房沖洗,交作業,不行有問題重拍或重洗。後期學習大畫幅拍攝。
圖像處理,Ps咯,色彩管理。自學居多。

分專業。商業的,主時尚攝影人物造型,棚拍多,商業文案學習,商業短片拍攝;圖片的,新聞攝影,當代攝影,攝影寫作,紀錄片學習。


2.概論
藝術概論,按藝術門類說一遍,戲劇、文學、舞蹈、繪畫、電影.......一起交流。
短片研究。各種大師的短片,看吧,波蘭斯基、黑澤明、史雲梅耶、奇士諾夫斯基、吧啦啦啦啦.........大開眼界,知道很多。上的老師有料就行。

視聽語言。拉片,期末拍片。

攝影史學習。

想到什麼寫什麼...有紕漏但差不多這樣。實踐為主。


原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傳媒學院(現武漢傳媒學院),攝影專業,(2015級)大一剛畢業,開學大二。

1.過去的一年學校都在教些什麼呢?

上學期∶百年不變的計算機,體育,英語。美術基礎,攝影史,視聽語言,照相技術。下學期開設了曝光控制,構圖,藝術概論,題主最喜歡的PS,以及黑人臉的影視攝影。


2.在過去的一年中自己收穫如何?

收穫頗多,見識了大學生活,認清了與普通文化本科生的區別,走過了最長的道路「套路」,學會了麻將和搖骰子。
收穫頗少,並沒有從學校那裡收穫什麼,主要還是自己學習,感謝那些付出真心教學的老師如BoBo等,讓我對攝影學習有了新的學習動力與目標。現在學校里幾乎都是浙傳畢業的老師,希望新學期能有新氣象。

3.專業方面學校有提供過什麼樣的幫助嗎?是否有什麼樣的活動來幫助學生開拓眼界?

學校有一個神奇的邪教組織叫學生會,有沒有幫助因人而異,而對我嘛…嗯,會議開的挺多的。學校里新建了攝影棚,以前有個小的。但是大影棚不隨便外借,學生想要借到,簡直比藝考還難。所以… 小影棚能夠滿足普通的拍攝任務,也挺好的。大二,大三會有採風,老年攝影採風團即視感,所以不抱任何希望。


4.器材上能否滿足同學們的需求呢?

???,要和川傳比設備嘛?學校攝像機有索尼2000e和松下xxx(沒使用過不知道名稱,歡迎補充)包含腳架,收音設備。單反有佳能xxxD 尼康Dxxx 殘副套頭。而且還要滿足其他專業同學的使用。影棚方面如上一個問題。就攝影專業而談器材。


5.同級的同學們都在做些什麼呢?

武漢傳媒的攝影專業大概有120人左右,但是真正喜歡攝影並打算畢業從事攝影專業的人很少,屈指可數?這一點和其他藝術姊妹院校相比感覺有些慚愧。有自己想法的攝影更是少之又少。大家都沉寂在拍花花草草,黑白局部彩色的紀實「大片」上。缺乏目標,喜歡「偷」別人作業來充當自己作業,應付心理較重。

看完南廣攝影專業有感而發,照著南廣的格式寫了一篇武漢傳媒的攝影專業現況。沒有二次檢查錯字,如有錯字,語序不通請自行理解。沒有諷刺,只為大家共同進步。


給你上幾張圖吧 天津某專 攝影攝像專業 就兩張吧 其他竟然都有老師的臉 就不發了 最近才交了一次作業 十五張照片 要拍十五個構圖 大一 就這樣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攝影
這兩個字這就是我們專業的名稱,全校名字最短的專業(當然還有雕塑,繪畫等)。

這個專業我在報考時候了解過,一般的普通工科類學校都是沒有的,綜合類大學,藝術類院校才有,但是分類都比較混亂。
雖然都是攝影,有的是新聞記錄,有的是編導,新媒體。現在純平面的攝影幾乎沒有多少,比如我們大一大二就是拍平面,包括風景人像等,大三以後拍創作以及視頻,是影視製作方向。
目前國內比較好的攝影專業是北影,川美。生源大多是藝考生,包括美術生,攝影考生,編導考生(??)。
反正我們學校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同樣學習攝影課,同一個老師,但是他們的課程相對我們的來說專業性不是很高。

我就通過我們的課表說一下我們的學習內容吧。
課程包括:攝影技術基礎,攝影影視廣告鑒賞,攝影史,數字圖片編輯,攝影美學,攝影構圖,影視鑒賞。
沒錯這只是這些是我們大一需要學習的專業課相關,大二的我不清楚,大三以後就起影視攝影之類的了。
除了專業課以外還有藝術概論,中外美術史這些傳統的藝術鑒賞課程,就是所謂的提高個人素質的課程。
每學年有兩周的寫生拍攝時間。
而且素描,色彩之類的美術生傳統課程也並不會消失。

這大概就是我們專業的教學安排,我感覺就是我們學校通過十年左右的攝影教學從一個比較成熟的實用可行的教學辦法系統的學習攝影。
再高一點我們攝影對應的研究生專業就是電影類,跟純粹的平面攝影無關了。
就這樣。


大學英語、高等數學、大學語文、基礎化學、大學物理、馬列毛鄧……
你以為攝影系每天都在啪啪啪?那你就大錯特錯了,攝影系一樣有四六級,一樣有期末考。


簡單的說一下新聞攝影吧 基本上就是交一些理論上的東西 教會你使用單反 一些參數的基本調試 老師只能領進門 修行還是得考自己作業就是從起初 對不不同參數的不同練習 其次就是拍攝不同構圖的圖片 學習後期 最後拍圖片故事 結束 僅限新聞攝影


有老師可以明確的指導,少走彎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且學起來循序漸進,知識體系完整系統。 不像自學,知識都非常零碎。


想想攝影的本意吧,「它曾經存在過」。意思就是記錄那些存在的事物。
想拍好一張照片,首先你得想這張圖片的意義,其次是想這張圖要怎麼構圖,怎麼用光(自然光,人造光),我喜歡自然光。當然我這麼一說是很簡單的樣子,你在學習的過程中或多或少會了解到光圈,快門,ISO,測光,像素等等一系列的知識,這些都能幫助你拍出好看的照片,不至於盲人摸象。
拍好照片,你可能還要掌握後期的一些技巧。比如你在脫離新手的路上,會不滿足於用手機軟體修圖(PS:有的手機修圖軟體還可以,比如snapseed),你可能會去學習各種PS技法,並且在自己的圈子裡面炫耀,這是一種好的現象,說明你已經開始注重圖片的高品質了。但我想說的是,PS是方法,不是目的,出好片才是最重要的!
說了這麼多,我想說,攝影在於多拍,拍多了,什麼都明白了。


woc我想重新開始學了………感覺自己浪費了好多時間錯過了好多東西


這麼說吧 愛好是一方面沒有正確的領路人也是徒勞 到學校學到一些專業性的技巧對以後的攝影道路會有很大幫助的


我們攝影專業的,學攝影本身只是一小部分,更多的,我們學的是攝影以外的東西。

比如說審美,感知力……

學攝影以外的東西大於攝影本身。


我來答一個
天津,本。

大一這一年沒怎麼接觸攝影,忽悠了學費,一年一萬五的學費。哼。
勞資心痛。
大二接觸了攝影,略初級,攝影師,感光原理,膠片。。等等。。聽著很好聽哈,也就那樣吧,我們系主任說了,家裡有門路的趕緊找門路,為畢業做打算,還給我們舉例子,我們剛畢業的某學姐家裡很厲害啊,畢業找人進了電視台???。,,。。我們系主任大概得意思就是說,攝影深似海,沒錢沒背景的別逼逼了。。
無奈,題主就是一個啥也沒有的窮人。。哈哈哈。
記得有一次拍膠片作業,天太冷還是咋滴,相機沒反應了,於是乎,我敲開了系主任的大門,他問我是不是攝影系的??大概就是不是攝影系的不要來請教他攝影的問題。搗鼓了半天給我修好了,我還覺得系主任有點厲害。。。。我們聊天,聊到一些課程,他就說這課程沒用,嗯,應該取消了。。好耳熟啊,以前問他感光原理,他也這麼說。。哎!沒學攝影之前真是對攝影充滿了興趣,學了攝影之後感覺被套路了,一年好幾萬的學費不說,拎著好幾萬的相機,每年定期去某山溝溝採風好幾千根本不夠,關鍵中間還有我們系主任賺上一筆。。真艱難,都得自學。辣雞。好像跑題了,。。跑題就跑題吧,匿了。


推薦閱讀:

請各位大大來評價一下我的這幾張照片?
我這張照片是不是拍的比較爛?
如何拍攝夜景,只懂按快門的單反小白求教?
如何掌握兒童攝影技巧?

TAG:攝影 | 興趣 | 攝影技巧 | 攝影與攝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