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損失 40 元錢帶來的不快樂遠遠大於得到 50 元錢帶來的快樂?
題主所說的這種現象可以用卡尼曼的前景理論來解釋,理論的內容就是張俊傑先生在他的答案中的圖。
前景理論用於解釋人們如何做出評估並決策的,這一理論是在大量實驗基礎上得出的。內容如下圖
橫坐標代表事物的狀態(損失/收益),縱坐標表示的是主觀狀態,也就是事物變化的心理反應,也叫價值。
這個圖反應的是如下含義:(題主所說的在第二點)
(1) 價值函數呈s型
右上反應的是收益的函數,它的增長是隨著收益增加,心理感受增加變的越來越緩慢,也就是說隨著獲利額的增加,每單位增加的滿足感降低。也就是說獲得200元所帶來的滿足感不到獲得100元滿足感的兩倍。因此如果有兩個選項A.穩賺100元
B. 50%的概率獲得200 ,大部分的人會選擇A,也就是說面臨收益的時候,人們會規避風險。
左下角反應的是損失的函數,可以看到的是隨著損失增加,損失引起心理感受增加的越緩慢。隨著損失額的增加,每單位損失感降低。損失200元的心理感受也不是損失100元的兩倍,而是小於損失100元的兩倍。因此如果有兩個選項A.確定損失100元 B. 50%的概率損失200 ,大部分的人會選擇B,也就是說面臨損失的時候,人們會偏愛風險尋求。
(2) 損失曲線比收益曲線陡峭
圖中可以看出損失曲線比收益曲線更加陡峭,也就是說損失100元的負面感受比得到100元的正面感受要強。
(3) 選項的描述會影響人們的決策,稱為框架效應。這個可參考百度框架效應_百度百科
前景理論的內容十分豐富,總的來說可以概括為一是大多數人在面臨獲得時是風險規避的;二是大多數人在面臨損失時是風險偏愛的;三是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
題主感興趣可再查閱有關資料。
參考資料:《管理心理學》劉永芳 清華大學出版社 p147-148
正如上圖(來源於Thinking Fast and Slow)所揭示的,人們都厭惡損失(loss aversion),即與等量的收益相比,人們感覺感覺到的等量的虧損的主觀後果更大。
所以人們往往拒絕參加一個有50%的可能性會損失100元,且有50%的可能性會得到100元的賭博,因為損失100元的負價值大於得到100元的正價值。
簡而言之,當我們對盈虧進行直接比較或權衡時,虧損比盈餘影響更大。
這種不平衡性可以從進化心理學角度進行詮釋:Organisms that treat threats as more urgent than opportunities have a better chance to survive and reproduce.(將各種威脅當成「危」而不是「機」的有機體的存活和繁衍率更高。)對同等得失的不對等反應。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Roy Baumeister 教授從心理學多個領域收集到的大量證據表明:「壞比好強大。」也就是說消極心理現象比積極心理現象強大。我們對消極人生事件的反應比積極人生事件的反應強烈,對社交挫折的反應比對社交成功的反應強烈,對負面反饋的反應比正面反饋的反應強烈,對損失的反應比對收益的反應強烈。
此外,我們對壞消息的加工比對好消息的加工更徹底David Buss(2000,2007)論證說,進化論決定了我們對損失的情緒體驗比對同等大小的收益情緒的情緒體驗強烈,因為這樣有利於我們的祖先適應環境。努力追了很久的獵物跑掉了所引起的消極情緒體驗,和同樣努力追了同樣久的同樣的獵物被逮到了所引起的積極情緒,前者比後者強烈很多。那些體驗過損失帶來的強烈情緒的人,會為了避免損失而更賣力地工作,最後得以生存下來。那些沒有體驗過損失帶來的強烈情緒的人,就一直不是特別努力的地工作,於是,在食物、住所、和其他生存必需品等多個方面遭遇損失,最終滅絕了。祖先的這種特點一直延續到了現代社會,留給了我們。
失去100元的失望感,與掙到100元的滿足感,在程度上是不對等的。這種在自然選擇中形成的對同等得失的不對等反應的一個後果就是:要體驗一定的幸福,需要收穫很多東西;要體驗相同程度的痛苦,只需要失去一點東西。這兩個因素都限制了我們追求幸福的能力。而且,很大的收益才能讓幸福多一點,很小的損失就會讓幸福少很多,這個事實本身帶來的失望讓我們進一步遠離幸福。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接受這個源自進化的事實,那麼,當中等成就只讓我們變得稍微幸福一些,我們就不會那麼失望。當我們預期會遭遇中等損失,或者當我們遭遇了中等損失,我們可以採取措施,從朋友和家庭那裡獲得更多支持來避免幸福大大減少。
================================================================================================================================
好開心,睡一覺起來這個答案獲贊破300啦, 半年前的答案因為被大V @劉柯 點贊,當時激動的私信表達內心的狂喜:專業問題的回答被專業的人士認同!!!!!!!!真的很o(* ̄▽ ̄*)ブ啦啦啦^^^^^^^^
謝謝大家( ̄▽ ̄)"的鼓勵(●ˇ?ˇ●)
對心賬理論(Mind Account)的一點補充。
樓上都說的很好,補充一點。
這個理論是西西河老馬丁教的,除了壞的比好的強大之外,我想可能還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想像空間。
撿到50元,沒有問題,問題是你很快會把它花掉,無論你用在哪裡,這50塊錢都沒有了想像空間,於是,他的邊際價值或者說影子價格就確定了,就是那麼多——幾盒煙,或者兩斤肉,或者半個全家桶什麼的。
失去的40元,因為你不能花它,所以無法確定其邊際價值或影子價格,有無限可能,即想像空間比較大。
你可能會認為你會買20注頭獎的彩票,那是多少?5000萬?你以為這就是盡頭?不不不,你還會想用這40元買枝玫瑰花,剩下的錢還可以買點巧克力,去泡上一個賢良淑德的女孩子,相信我,一個好老婆絕對比5000萬值錢,什麼?你不信?好吧,她是某土豪之女,直接附帶5000萬+的嫁妝好了。
你說這一切都是白日做夢,但你沒法否認這個可能對不對?
所以你無法抑制的去瞎想,你無法抑制自己的悲傷,你失去了一個成為富豪的機會。太痛苦了。
起點至今都很流行的一種網路小說叫做穿越,另一種叫做重生,總之都是去把握每一次機會,讓你手中的牌邊際價值最大化的辦法。可見這種想法的普遍性。
張愛玲寫過一篇文字,紅玫瑰與白玫瑰。你無論選擇什麼,都會後悔。選中的被錨定了價值,錯過的永遠存在想像空間,無限美好。
馬上要過年了,不曉得有多少人興沖沖的不遠萬里回家,只為在同學會上再看女神一眼。
我勸你不要。相見不如懷念,就讓美好的永遠留在記憶里吧。
但我們做不到,所以通常我們會很阿Q的認為,撿錢的去買葯吧!!這也是確定了失去的邊際價格。
所以,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勸君憐取眼前人,有花堪折直須折。
看了部分的答案。
題主並沒有提到50元是應得/預期應得的啊..
所以這個問題應分三方面理解:
- 參見 人對失去既得利益的反應遠高於失去未得利益時的反應,請問這在心理學中是怎樣的原理?
- 確實有人對兩者的反應是相同的,但我們需要考慮的是【平均水平】而不是某些特例。
- 我們可以說損失40元錢帶來的不快樂遠遠大於得到40元錢帶來的快樂,卻不能確保能否大於50元錢所帶來的快樂,因為50元錢帶來的快樂是較之40元錢帶來的快樂多的。
看了之前的答案,都不太贊同。我覺得是因為在你能夠得到的當中,50元可以說微不足道。但是在你先有的當中40元可以確定是佔了一定份額的。
如果是現實生活中,同樣是丟失40元。錢包中現金多時感覺還沒太大問題,要是錢包中本來現金就不多,就會覺得丟了許多錢了。
同樣的思維模式導致我們刷卡消費時明顯比現金消費時要大方。
吃虧難受 佔便宜沒夠
但是,為了得到50塊錢很多人願意花90塊錢去買彩票。
因為我們本性貪婪。
所以,「得到」對我們來說是理所應當,「失去」則是苦大仇深。
我們內心都是渴望獲得更多,以至於都不會考慮,是否已經擁有了很多,如果失去所擁有的是否損失更大?
雖然這是個簡單的數學問題。
那50塊錢是你應該享受的。40塊錢是不應該丟的.
明明是你窮還不承認…
邏輯思維講過一個損失厭惡的原理,大意是說,這種得失不均衡性來自於人類進化中狩獵時代人類對食物得失的恐懼,如果失去一餐飯,也許有致命的危險,如果多了一餐,那也不過是飽腹而已,這種失去後對生存的恐懼遠遠大於多得後的滿足。
想想你出軌和你對象出軌,就ok
忽然想到一個好的解釋,就事論事地答:
損失40元,所包含的意思,是損失了本就屬於自己的40元。但得到50元,所包含的意思,有可能是撿到50元,或者得到某種之前不屬於自己的50元。一種失去已有的,另一種意外得到,痛苦/幸福比當然不能一樣。因為暗含前提已經不對等了。或者用英文說assumption是不一樣的。
有個心理經濟學家叫Kahnman,諾獎獲得者,上網維基一下
這個現象可用風險偏好與風險厭惡(risk averse)來解釋。由於大多數人是風險厭惡的(邊際效用遞減)失去一單位財富所損失的邊際效用大於得到一單位財富所增加的邊際效用。所以失去40的痛苦要大於得到50的快樂。
用經濟學的語言來說,其實就是一些人是風險厭惡者。
首先我覺得損失40和得到50這樣一個條件過於籠統。
如果我在走路的過程中,丟了40元,又走了一會撿到了50元,就我個人而言我會感覺到快樂而不是悲傷。那麼換一個條件,我打麻將輸了40元,又打撲克贏了50,我也會開心的說今天贏了10元。
當然我知道你大概不是想說這樣的情況,而是一種付出所得回報與損失並不成正比的失落的情感體驗。依然是走路,只是你工作了一天掙了50,然後路上丟了40,這樣就變成了一種極度不平衡的狀況。
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你獲得與損失的條件是否對等,有沒有落差。
「我們每日除了工作,就是望著雪山冰川發獃。有一天,閑坐的女孩子們突然爭論起來,求證一片黃連素的苦,可以平衡多少葡萄糖的甜?」
「方案很簡單,把一片黃連素用藥缽細細磨碎了,先泡在5%濃度的葡萄糖水裡,大家分別來嘗嘗,若是不苦了,就算找到答案了。要是還苦,就繼續向溶液里添加高濃度葡萄糖,直到不苦了為止,然後計算比例。……我說咱縮減一下量,黃連素只用四分之一片。」
「那一天,循環往複的場景就是——女孩子們不斷地往小半瓶微黃的液體(含四分之一片沒有包裹糖衣的黃連素)里兌著葡萄糖,然後伸出舌尖來舔,頃刻抽搐著臉,大叫『苦啊苦啊』。直到糖水已經濃到了幾乎要拉出黏絲,那液體還是只需一滴,就會苦得讓人寒戰。試驗到此被迫告停,好奇的女兵們到底也沒有求證出多少葡萄糖能夠中和黃連的苦味。」
「只是,千萬不要人為地將黃連碾碎,再細細品嘗,敝帚自珍地長久回味。………這種對苦難的持久迷戀和品嘗,會毒化你的感官,會損傷你對美好生活的精細體察,還會讓你歧視沒有經受過苦難的人。這些就是苦難的副作用。苦的力量比甜的力量,要強大得多。不要把黃連掰碎,不要讓它絲絲入扣地嵌入我們的生活。」
——畢淑敏《幸福的七種顏色》
嘿嘿嘿,知乎首答心愿完成。不知道是不是有點像雞湯。。。不過我總覺得,對於普通人而言,知道如何面對比知道為什麼更重要。
推薦閱讀: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被過譽了嗎?
※2012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Alvin Roth 與 Lloyd Shapley 對經濟學的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鬧災荒的時候,和珅在給災民的米湯里撒了一把沙子, 這其中包含著什麼經濟學原理?
※買半個西瓜比買一整個西瓜合算嗎?
※為什麼資本主義需要自由勞動力而不用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