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性是什麼,跟智商有關么,可以測量么?
從大的東西中推知小的東西,叫證明
從一個東西中推知平級的東西,叫推理
從一個小的東西推知大的東西,叫悟性
悟性基於靈感。
靈感比較標準的定義很簡單,當你對一件事情在顯意識層面思考足夠並帶動潛意識進行思考,以至於你顯意識層面停止思考後潛意識繼續思考併產生出結果,就稱之為靈感。
而悟性是靈感的一種體現形式,取決於智商、經歷、和相關事物的聯繫度等一切後天因素,由於其變數太多,因此統稱為悟性。
至於什麼天分之類固定心態的扯淡,最好少在知乎上出現。
1.悟性是指能夠體會事物間的聯繫融合,跟智商有關。
2.智商中能夠測試的部分,主要是指解決特定問題的能力。
3.悟性本身排斥具體的問題和具體事物,更多體現在一種體會、一種感覺和一種狀態。
「 One can imagine that the ultimate mathematician
is one who can see analogies between analogies. 」
那麼悟性,就該是 發現模式 的能力。
1,悟性 約=智慧
2,悟性=快死了
3,悟性、智慧是一種立體交織的,是發散的,所以古代有散人,文有散文。。
4,智商是專註-----接近串列,悟是綜合、發散----是一種心智並聯(悟性起來了比智火力猛很多倍)
5,悟性需要知識積累,經歷坎坷一生的老年人容易在晚年獲得智慧。大智慧很難得到。
6,悟性,是一剎那,把你一生經歷的所有經歷擺在一起,讓它們肆意組合碰撞,得到一個對世界最
最靠譜,最接近真實的看法
7,人臨死容易得到大智慧,稱為圓寂、圓滿或輪迴,但多數人到死也得不到。--這是最悲哀的地方。
8,______________。(此條留白,你。。。拚命猜)
悟性是在大量紛雜的事實中發現規律,模式的能力。
發現規律的方法是試錯。
智力決定了試錯一次要用多長時間,能連續試錯多少次不休息。個人覺得是」尋找抽象聯繫「
悟性是一個人進入了他有天份的領域,對該領域的各種東西,可以迅速地以常人無法想像的速度領悟到其中的真諦。
用大家最容易理解的領域來說明吧。看這段話,"當我激動著心,顫抖著手,走進了會議室。啊,神聖!啊,莊嚴!啊,空蕩!啊,乾淨!我這個離十八歲還有八年的孩子,竟有些不知所措、措手不及、手足無措了。"這是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寫的(蔣方舟),她寫這段話的時候,和文字打交道絕不夠十年,但是對文字的把握能力,遠遠超出了同齡人。這應該就是對文字的悟性。
在音樂領域,Beyond樂隊的黃家駒,死時也才31歲。可是他死後十幾年裡,Beyond樂隊再也沒有出一首超越黃家駒時代的歌曲。那麼,同該樂隊的其他人相比,黃家駒對音樂就是有著很高的天分,對音樂創作很有悟性!
本能的就能猜對,就叫悟性。
真的沒治,我是必須得積累得夠深厚了,感覺自己的腦袋忽然bo的打開了一個開關,才能用快得不用思考只需要運算的時間把題做完,然後趴著睡覺。
人家有的大神是計算能力超神,跟機器人一樣,我還在這用直覺蒙呢,人家已經跟機器人一樣分類討論了各種情況下的各種結果,說不定還順便檢修了一下自己的工具箱,時刻保證萬無一失的輸出結果;
還有的大神就是悟性超神了,只看上幾篇論文,開關就打開了;或者像謝耳朵,開關就沒關上過,之前一無所知,之後哦了一聲就馬上比講給他的人厲害了……
只怕所有跟抽象概念有關的智力,當時的心態,以及全部知識積累,都參與形成了悟性。這是一種高度凝練後形成的,根本沒法解釋的運算能力。
這種隨便一想方向就是對的的能力,決定了一個科研工作者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這種成就可能不是按當時的標準衡量最有價值的,但最終這種直覺,往往是超越時代的。
就像老愛因光量子獲諾獎,但其當時並未完全證實的相對論,才是老愛的最高成就。
當然小的時候可能看上去,就是聰明一點、理解能力或者想像能力不錯罷了,畢竟知識這種東西有規模效應。
類似這樣。1-2之間,就是悟性。有些人從1到2要分解成1.1,1.2,1.3等好多步驟細細跟他講,而有些人你畫兩個圈,他能直接跳到2。
個人理解,悟性主要是理解、分析、想像、聯繫等能力的綜合體現。
可以測量但不見得可以定量測量。問一些需要思考的問題,或者分配一些事情和任務,看完成的程度,完成的途徑,完成的思路和完成後的總結歸納。
但同一個人在不同領域悟性不一樣高低。典型地,有的人對文學有很好的悟性,而對音樂卻沒有。
跟智商的關係:智商是基礎,但經驗和閱歷也非常重要。
悟性這個玩意,說來真是很玄。
比如一個人學數學、物理、化學等學得比一般人快,能解很多複雜的題目,一般人們都會說他聰明、智商高,但不說他悟性高。
而當有人在學書法、音樂、繪畫、舞蹈、武術……這些邏輯不那麼明確的東西學得很好,進步很快,人們就會誇悟性高,而不說他智商高。
進入職場不久,主管告訴我,你的悟性還不錯嘛。
工作一段時間後,領導告訴我,在公司裡面要發展,悟性是很重要的。
多年工作以後,老闆告訴我,很多事情,需要自己去悟!
有沒有悟性,成了領導評價一個員工的不成文準則,這個準則和通常說的「有潛力」還有區別,恐怕是任何績效考評當中都沒法明確寫出來的。
什麼是悟性?字面上看,是對事物的領悟能力,百度的解釋是對事物的感知力、思考力、洞察力,主要指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說得接地氣一些,就是對事物有著深刻的認識和判斷。放到職場上,就是對公司裡面或明或暗的人情世故、明規暗章、政治格局有著清晰的認識和判斷。
能再說直白一點么?可以,就是對公司管理中的明規則和潛規則有著準確的理解和預判。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很多時候,還真是只可意會,難以言傳。
乖乖,這種能力,是書本上可以學來的么?是學校老師會教給我們的么?
其實,我們成長以來,大致會從幾種資源上來獲取知識和技能,父母,老師,書本,社會。很遺憾,前面三種所教給我們的,往往和社會這所大學的教授,有著不小的衝突,以致於讓我們初入社會時,碰得頭破血流,憤世嫉俗。
從我們工作生活的實踐來看,每個人的悟性的確有高有低,這和每個人的先天條件、後天教育、生活環境、成長經歷有著直接的聯繫。
有的人的確悟性很高,進入職場後,很快理解和掌握到內在規律,這種人,在專業能力還OK的情況下,往往發展勢頭也很猛,很快脫穎而出。
有的人悟性的確很一般,任憑主管潛移默化,用心良苦,也很難抓住事物關鍵,我行我素,說得好是踏實本分,說的不好是腦袋少根弦。俗話說聰明人一撥三轉,糊塗人棒打不回。
真正理解了社會,理解了遊戲規則的人,往往就是突破了傳統教育的局限,接觸到推進社會前行或公司發展的真正規律,也就是我們說的-----悟性很高!
禪宗裡面講求頓悟之說,其實也是強調悟性,直指人心,明心見性。它不立文字,不依理性,只可意會,無法言傳,書不能盡言,言不能盡義,它是與規律的一種自然妙合,發問題之宗旨,感現象之根源。
說了這麼多,那麼悟性怎麼修鍊呢?
還真有幾種方法可以借鑒:第一,遇到一個欣賞並願意指點你的導師;第二,自己通過實戰磨練不斷反思總結,自我批判;第三,認真觀察和模仿別人,從他人的經驗教訓中找到規律。
有一位武士向白隱禪師問道。
武士問:天堂和地獄有什麼區別?
白隱反問: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隱聽後笑道:就憑你這粗魯之人也配向我問道?
武士勃然大怒,隨手抽出佩劍,朝白隱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劍就要落在白隱頭上,白隱卻不慌不忙輕聲說道:此乃地獄。
武士猛然一驚,然後若有所悟,連忙丟棄佩劍,雙手合十,低頭跪拜:
多謝師傅指點,請原諒我剛才的魯莽。
白隱又微微說道:此乃天堂。
有人會說了,方法我知道了,到底該怎麼行動呢?
恩,問得很好,這個問題我也一直在思考,呵呵,我雖然不知道具體步驟,但我知道標準答案是什麼,那就是-------
師父領進門,修行靠個人,需要各人用心去領悟。
我們理解這個世界是基於自己的認知,而每個經驗知識點之間是相互獨立的,世界觀就是將這些知識點之間建立的某種系從而形成知識網路。各個知識點通過聯繫組建起來的知識網路就是你的知識結構。
知識點是通過外接刺激留在你腦子裡的記憶,而悟性則是通過你自己的思考來對知識點建立連接的一種能力。
心念一動,即有想法。
後,對此想法推而敲之,琢而磨之 。
愈見其妙。
主觀意見: 菩提老祖翹了悟空三下 悟空三更找師傅。
換句話說 : 發散一下你的思維 往多了想。
對於悟性高的人來說讀書是很有幫助的!
推薦閱讀:
※人們喜歡突然在動態里發一句似乎極度生氣,或者極度憂傷的話。然後別人問時又淡定地說,「沒什麼」。這是什麼心理?
※為什麼這麼多人對遊戲懷有恐懼?
※為什麼年齡大的人往往喜歡轉發雞湯文?他們是真的覺得好看嗎
※怎麼克服看恐怖片後的陰影,比如一個人不敢睡覺,現在是看的時候還好看完浮想聯翩?
※性格太急,怎樣才能變的慢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