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近代沒有出現類似貝多芬莫扎特般的大師或作品,所有的交響樂團還都在演奏一百年前的曲目?


突然想抖個機靈:假設全世界每年產出1000首嚴肅音樂,其中0.1%是好作品,也就是1首,那麼400年來,全世界一共積累了400首好作品。假設樂團毫無偏好,隨機抽取好作品來演奏,那必然更大概率會抽到1950年之前的作品啊。——這其實道概率題


=========== 以下是正式回答 ===================

我在 @圭多達萊佐 的基礎上補充一點:

當代的音樂會要考慮到聽眾的接受程度,所以不能全演當代音樂,畢竟那些先鋒超前的作品不是所有普通聽眾都能接受的。全演那些作品了,沒人來買票,樂團靠什麼生存呢?

而且即使樂團要偶爾推廣一下當代音樂,也要把當代音樂跟耳熟能詳的熱門曲目放在同一場里演,而且一般是先演當代音樂,然後再演熱門曲目。感覺就是要用壓軸的熱門曲目引誘聽眾們先聽完當代音樂,也是用心良苦啊。

比如下面幾個例子,都是波士頓交響樂團2016-2017音樂季的音樂會。仔細看曲目單,是不是都是當代作品 + 經典大熱門的組合?


問題不正確。
對於提干前半句,肖斯塔科維奇絕對算近代(逝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足以與莫扎特、貝多芬比肩。如果馬勒算入近代,亦可與他們比肩。(在打這個答案的時候,我居然漏掉了理查施特勞斯。還有比《死與凈化》更偉大的100年來的作品嗎。)
拉赫瑪尼諾夫、普羅科菲耶夫偉大,但也許未偉大到足以與莫扎特、貝多芬比肩,但可與維瓦爾第、舒曼同享尊榮。
對於提干後半句,姑且不摳「所有」這個字眼,也是不正確的。國內的演出限於歷史原因和觀眾對古典音樂了解度有限,演奏的早時候的音樂作品較多,但20世紀作品實際上同樣常被演出。為了讓回答更有建設性,我推薦一些20世紀出生(注意這個範圍比「20世紀」還小)作曲家作品(梅西安、凱奇、古柏杜麗娜等狂熱愛好者才知道的或音樂史上地位高但作品被大眾接受少的我就不列了):
科普蘭(Copland, Aaron)1900-1990
沃爾頓(Walton, William)1902-1983
哈恰圖良(Khachaturian, Aram)1903-1978

蒂皮特(Tippett, Michael)1905-1998

肖斯塔科維奇(Shostakovich, Dmitri)1906-1975

布里頓(Britten, Benjamin)1913-1976
伯恩斯坦(Bernstein, Leonard)1918-1990
布列茲(Boulez, Pierre)1925-
有些耳熟能詳的作品,「阿巴拉契亞之春」、「馬刀舞曲」都是他們作品的片段,可能沒被人聽出來。
此外,譚盾、陳其鋼都是古典音樂作曲家。勿把他們排除在古典音樂家外面了(參見知乎有一條關於什麼是古典音樂的問題)。


與諸位意見不同,我恰恰認為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

就是這樣貌似小白的問題往往能抓到有意思的地方。


————————————當然首先還是輕輕糾正一下問題的提法——————————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姑且將近代定義為20世紀以後,這同樣是一個大師迭出的年代,只不過他們的創作屬於大眾並不熟悉的「現代音樂」。第二,一流的交響樂團是很專註推廣新音樂的,只不過受眾群過小而已。

但這個問題好在哪裡呢,是因為它說出了大家對於古典音樂傳播最直接、最普遍的感受:21世紀了,音樂廳還在不停地演奏貝多芬、莫扎特這些幾百年前的大師作品。很多音樂從業者由於自己身在廬山的緣故會否認這一點,但事實就是如此:音樂廳越來越像博物館了。


一、古典音樂老了嗎?

古典音樂並不是一開始就這麼「古」的。事實上,在1850年以前,大家都是去聽在世作曲家作品,比例約是80%。有意思的是,1850年以後,這個數字出現了戲劇性逆轉:逝去作曲家作品佔到80%,活著的作曲家作品只有20%(一個表示大概趨勢的數字,更詳細的小數據略去不表)。簡單點說,以前的古典音樂都是活人寫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開始都是死人的天下了。這一狀況愈演愈烈,直到今天——於是我們便有了古典音樂彷彿詐屍一般反反覆復重現過去的觀感。

如果把古典音樂的「canon」(經典,或曰「repertoire」,保留曲目)比作一個蛋糕,它幾乎已被古典、浪漫著名作曲家全盤瓜分,有一小小小部分給了20世紀;至於當代作曲家,對不起,可能得再等一百年——還不一定能等到。也就是說,留給有志作曲青年的上升通道已經窄得過不去人了。還想與巴赫、貝多芬或勛伯格肩並肩?很遺憾,「萬神殿」已經滿員了。

(真實的故事)

古典音樂,在我們這代人出生之前,已經「階級固化」了。


二、好好的一個人,怎麼說老就老了呢?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麼會這樣呢?1850年那會兒,到底發生了什麼?經過粗略的追蹤,我發現啊這個原因真的太複雜了。籠統來說有以下幾點:

1.復古

當時的精英音樂圈子興起一股「復古」潮流(最有名的事件就是門德爾松指揮《馬太受難樂》)。那時的音樂家有了一種歷史的意識,突然開始回頭追典尋祖了:原來以前那個誰,那個誰,還有那個誰,寫曲子這麼厲害啊!

2.趣味

去看音樂會這一行為已經成為中產階級的風雅常事,好比文藝青年去看個live什麼的。大牛指揮家能量是很大的,他們主導了音樂會曲目的選擇,儘力與什麼通俗簡單的暢銷鋼琴曲拉開距離,就好比你鄰居深夜大彈理查克萊德曼,必定架不住你開著喇叭放馬勒瓦格納,樓上樓下,無形完成暴力制壓。觀眾們在這樣的氛圍下,逐漸有了這樣的觀念:高雅的人才懂得大師的秘密,粗魯的半吊子可聽不懂呦。

3.高玩

正所謂有樹的地方就有鳥,有鳥的地方就有大鳥(哈哈哈哈這個比喻好嗎),音樂會聽多了,逐漸崛起一支高級玩家。這群人,恰恰與音樂家們刻意指引的路子不謀而合:音樂,要嚴肅,要複雜,要精神技巧兩手抓,更要認真聽!從前的音樂只是娛樂,但是高玩們不一樣,他們把音樂當作一種儀式,一種需要潛心研究的學問,需要正襟危坐全神貫注接受的洗禮。觀眾有要求了,音樂會的標準就提高了,曲子也有逼格了,有歷史感了,有大師氣息了!

4.死去的作曲家版稅低。

沒錯,音樂也是商業活動,出版商當然樂於做這種買賣,無形中影響了交響樂團、音樂會以及音樂印刷品。


三.老上加老

19世紀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那麼到了20世紀呢?古典音樂是如何進一步被固化的呢?簡單來說有以下幾點:

1.錄音。

灌制耳熟能詳的、一聽即知是經典作品的錄音,當然要比挑冷僻作品風險小得多。廣播同理,在現代媒介的影響下,聽眾更鞏固了「經典名曲666」的印象。

2.教育。

學音樂,就等於老師把代碼一行行敲到你腦袋裡去,敲到你自己智能了為止。音樂教學屬於一個什麼情況呢,就說鋼琴的基礎教育吧,可以說基本沒有超出古典-浪漫範疇:成熟的大小調體系,規整曲式,語法約等於海頓到肖邦;教學法也基本沿承19世紀,作為手指練習的車爾尼,根本就是把貝多芬的語言拆碎了反覆練。試想,從小學音樂,用的全是masterpiece,就像「中小學生必讀課外書目」。這就導致人們的觀念更加牢固且一致了:古典音樂,就是名家名作。

3.現代音樂。

眾所周知,20世紀藝術與之前時代發生質的變化,難懂了,難聽了,難看了,它不再像以前那樣愉人耳目,容易駕馭,反而對你,對你這個欣賞者,發出了挑戰。你在它們面前顯得那樣無知、膚淺、庸俗,甚至能聽到它們輕蔑的「哼」。

過去,音樂被創作出來是為了某種實際的、日常的、社交的需要,應該好聽,但毋需深刻;

貝多芬以後,音樂成了作曲家的人格化身,你覺得好聽固然重要,他寫得爽更是極端重要;

20世紀了,個性發展到極致使得共性寫作崩裂,除了音響上的不協和以外,音樂也像其他藝術一樣,雙翅綁上了觀念的重負。

用布爾迪厄的話說,現代藝術是一個「有限的生產場」。現代音樂就是一個小圈子的事,大眾文化愈鋪天蓋地,愈顯得它落落寡合。但是它並不會希冀融入後者,大眾也不應該以「草根」要挾或者揶揄它:從根兒上它們就是兩種動物,天然存在生殖隔離。

本來給20世紀留的蛋糕就很少,又碰上刺頭一樣的現代主義,古典音樂擴容的腳步幾近停滯了。勛伯格、潘德列茨基、古拜杜麗娜等大師雖然已獲歷史尊榮,但由於受眾群過小,目前在商業演出價值上是遜於貝多芬莫扎特的。他們被印在課本里,被引用在論文里,卻鮮少出現在音樂廳里。他們存在於課堂里,歷史裡,觀念里,所有有關他們的高談闊論,都像是竊竊私語。

現代音樂另立門戶去了,愈發顯得古典音樂像個顫顫巍巍的老太太。

四.變老的後果就是

目前看來,古典音樂老齡化的趨勢並不會逆轉。它所帶來的後果,大致可以歸納一二:

1.不被理會的敲門聲

著名音樂家萊恩·波茨坦曾經說,音樂和美術不一樣,後者常常對經典進行翻新、復興,但是一位作曲家「一旦跌落到活躍的保留曲目之外,就很少會回到音樂會和歌劇舞台。」

博物館的座次早已排列分明,至多有一些鬆動:門德爾松死後,他的座位就靠後了;柴可夫斯基的位置,也有些舉棋不定;穆索爾斯基倒是殺到了前面......但是再插一個籍籍無名的陌生人進來?

人們面面相覷:還是讓時間決定吧。

2.為博物館寫作

前面說過,過去的音樂為生活而作,貝多芬以後的音樂為「自己」而作,那麼20世紀以後呢?——為「博物館」而作。

我嘗試解釋這個問題:過去的作曲家猶如魚棲於水,覺察不到水的存在;現代作曲家,也就是現代人,忽然上岸了。過去的人就像在排隊,盯著前面一個人的背影;而現代人呢,從隊伍里走出來,凝視由古至今的一切。他們自覺地把自己排進歷史的鏈條,企圖在已成型的博物館中謀取一席之地。虛擬的萬神殿,想像中的博物館,經典構成的音樂史,正在主導我們這個時代嚴肅音樂的創作。作曲家企圖直接與歷史、與大師對話,而不用理會聽眾、評論家或是經紀人。

拉伯雷從不考慮「小說」或是「歷史」的問題,但昆德拉必須考慮:「我正在申報進入小說史。」


五、要尊老愛老啊

最後回到這個問題本身。

20世紀同樣有驚人的天才大師且為數不少,只是公眾的視野被限制住了(注意是「被」)。

現代藝術既要推開商業化,又要小心翼翼躬身避開淪為政治宣傳的高音大喇叭。

它還有什麼途徑會為大眾所知呢?它的叛逆意義何在呢?這是一個深刻的矛盾。


「古典音樂」是歷史的、建制的產物,從雛形、發展、完善到成熟、定型、固化,不過也就是三百來年。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已經終結了:就像唐詩宋詞,那個遙不可及後無來者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了。「現代音樂」是它孕育的叛逆之子。

所以交響樂團還會一遍遍重演貝多芬、德沃夏克、馬勒,歌劇院還在反覆上演威爾第、普契尼,音樂廳依然被巴赫、肖邦、拉赫馬尼諾夫佔領。因為它們所承擔著的,恰恰就是一種博物館功能——保存那些消失於日常的藝術,供人們時不時地去回溯。


今天的人,為什麼還要去瞻仰古典音樂?在這裡,我個人想引用伊凡·休伊特的一句話:

「古典音樂回應著人性中較好的品質。」

我深表贊同。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社會的發展,音樂的內涵與外延都在不斷變化,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大師。在既定範圍和統一標準下進行的比較,才是有價值的。

比如:
巴赫確立了十二平均律,斯托克豪森(德國作曲家,電子音樂之父)定義了立體聲;
海頓確立了交響樂,Beatles為搖滾指明了發展方向;
威爾第把歌劇帶向巔峰,Michael Jackson把MTV做到極致……

即便我們把「大師」限定在嚴格的管弦樂範圍,題目中描述的現象也是不成立的:
比如法國作曲家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 1908-1992)、波蘭作曲家潘德列斯基(Krzysztof Penderecki 1933- )這兩位20世紀的作曲家絕對無愧於大師稱號,是在古典音樂界完全可以和十八世紀的貝多芬莫扎特、十九世紀的勃拉姆斯馬勒這些人相提並論的宗師,只不過他們在一般人群中還不是那麼知名罷了。這甚至還能勉強包括陳其鋼。(請忽略他的油and米)

還有一些藝術家的創作相對於這個保守的社會過於超前,他們的價值或許在死後的數十年才能被公眾所認可,就像幾百年來一直發生的那樣。人類不缺大師,人類缺少發現。

文明永遠在發展,未來一定比過去更美好。音樂也是一樣,只不過它在不斷變化。


首先一點,你不知道的不代表不存在。
其次,不是所有交響樂團都在演奏以前的作品。
下面回答你的問題:
每個時代都有大師,這些人是走在時代前面甚至跳出這個時代束縛的。也就是說你現在是不會理解的,在音樂中這就是所謂先鋒音樂,小眾音樂。舉個例子,巴赫寫作的樂隊作品由於他那個時代的樂器製作工藝還比較低,所以這些作品根本都無法演奏,所以很多巴赫的作品都是在他死後很久才首次公演。
其次,我明白很多人聽音樂都是只有單線條的,就是說你只聽個旋律。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的話,別說100年前。就是給你聽500年前的嚴肅音樂你都聽不懂,所以不要覺得看不起100年前的東西什麼的。
最後我看了下別人的回答我說幾點:
1.交響樂不流行的原因是交響樂升華到了藝術的高度,所謂曲高和寡的簡單道理,就好像簡單的搖擺爵士發展到之後在與嚴肅音樂合流了之後產生了和聲複雜的bebop,從此升華為藝術歌曲而退出了流行樂被搖滾取而代之。欣賞藝術性高的東西是需要積累知識,閱歷的。
2.很多人提到交響樂就自動認為只有像貝多芬莫扎特那樣的才是嚴肅音樂、才是交響樂。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E%B0%E4%BB%A3%E9%9F%B3%E4%B9%90 給你個wiki鏈接,其他不說了。
3.音樂在演奏技術上有高下之分,在創作層面上也有高下之分。不要以為音樂是一種很感性的東西,每個人都可以主觀的來看待,這樣想就大錯。嚴肅音樂是非常客觀科學的,在創作的時候每一個休止,每一條線,每一個符尾都是有科學依據的,因為整個音樂這樣事物都是建立在科學的理論支撐下的。所以在我看來每個知名或者不知名的先鋒作曲家都是科學家,而科學家不斷的研究和發現就會推動著音樂向前發展,上面那條鏈接裡面也有相關的人物。

PS:回答你問題的過程使我非常痛苦,因為從你問的問題就可以看出你基本屬於一片空白什麼都不知道的。所以我的回答可能有點亂,將就一下 對不住了。


古典音樂就跟石油一樣,能流傳到現在的,都是經過了時間的洗禮和人民的檢驗的,現當代的作品呢?也許一百以後也能有和現在所謂的古典作品一樣高的歷史評價,但不是現在。
另外一方面……你怎麼就那麼武斷地說「所有樂團」都不演奏現當代作品?那些史詩般宏偉的電影配樂難道都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


近現代時期古典音樂迎來了極大的發展,從浪漫主義後期到現代主義,作曲的思路和空間被極大的拓寬了,也湧現很多偉大的作曲家,如理查施特勞斯、馬勒、肖斯塔科維奇、普羅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德彪西、拉威爾等等,但是他們的作品的規模往往很大,而且和聲與動機比起貝多芬,莫扎特來講,更難以接受,也就不那麼為人所知了,但並不能說近現代就沒有偉大的作曲家


那誰是26年生人,100年內的作品,作者跟他歲數差不多,本身這個範圍就定的相當窄。

另外這個問題也不成立,國外的不說,國內北上廣深交響樂團,去官網拉個排期出來,認認真真把每首作品的創作日期羅列做個統計,就會發現100年內的作品,還是有不少的。量化來看,無論從什麼時候開始算起,計音樂史上有N個百年,都會發現排期里100年內作品的出現頻率並不明顯低於1/N。

況且年輕的作品,未來未必就不會成為經典。退一步說,我就覺得國內有一批不錯的交響樂作品,比如《紅旗頌》《北京喜訊到邊寨》乃至《黃河鋼琴協奏曲》,不考慮其中的主旋律因素,作品本身給我的感覺也很好,只要不改朝換代讓這些作品淪為被批判的大毒草,它們是能夠在歷史上佔據一席之地的。


這是因為你可能沒有接觸過肖斯塔科維奇,所以才提這樣的問題。


同意鎮元子的觀點,一種藝術形式不可能會一直有進步的空間,總會和經濟危機一樣有開始有高潮有結束,貝多芬等大師已經把這個藝術形式表現到了一個極致,而且由於時代的不同,環境的不同,即使能夠創作出很好的作品可能也不符合以貝多芬時代為標準的審美觀。因為好的作品不僅僅需要沉澱,同時也需要環境的培養和造就,當然也有可能現在我們不了解的作品可能在100年以後就成為了經典,因為有些東西確實是只有蓋棺了才能定論。例如唐詩宋詞,有些人的作品在那個時代很出名,但是當他們達到頂峰的時候往往是在後世。


貝多芬和莫札特都不是一百年前的人。一百年前是 1911 年。交響樂團今天演奏的音樂,有一百年前的,也有三百年前的。

這不是咬文嚼字,為什麼你想到「古典音樂大師」的時候,腦子裡出現的時間節點是一百年前?一百年前,是馬勒、拉赫瑪尼諾夫、普羅科菲耶夫的時代。這個時代或許也就是你所說的近代,而這三人都是在史上留名的,在很多人的字典裡,也的確是大師。

所以,問題中的陳述不成立啦。

其它的,經雷都說了。古典音樂只是藝術音樂的一支,遠不是全部。


得了,上所有票務網都能看得到,半年就有一場「天空之城」主題交響演奏會。而且你自己去搜搜倫敦愛樂樂團的電子遊戲音樂交響樂,現代的不能再現代了。
至於大師水平,那不是我們評判的。不過在我看來,只要在圈子內入流的都是大師。


像貝多芬和莫扎特這種,在活著的時候就能整場演奏自己的作品而且觀眾買賬的音樂家,本來就屬於百年出一個的概率。即使是他們,小時候也演奏了很多前輩的作品,看了前輩的書總結創新自己的靈感,又飛速有自己高產量的作品而且是精品,這種人精本身就鳳毛麟角。更多的音樂家的好作品也是後來慢慢被世人認可發掘。
所以怎麼能強求經常出現人精呢?


簡單說,現當代的音樂才俊,心思不在這個上面。

你說的這些作曲家代表的只是音樂的一種,這種音樂停止發展,不表示音樂停止發展。而任何一種音樂,都是有生有死的。
交響樂團的形式本身就是針對這種特殊的音樂而建立的,只要人類對貝多芬、莫扎特還有聆聽的需求,這樣的樂團也將繼續存在。因為他們的音樂需要高度專業的人才能執行。其實國外的一些樂團也一直在儘可能演繹一些當代作曲家的作品,無奈這種所謂的學院派古典音樂本身已經不存在生命力,所以無法在新作品中找到能夠延續下去的精品。

當然,如果你堅持認為 Aphex Twin 或者 John Coltrane 這樣的音樂家相比莫扎特、貝多芬是一種退步,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謝邀!知乎網友不懂胡問的風格越來越鮮明了。交響樂團都在演奏什麼呢?

(問題經我批評後修改了)

柏林愛樂樂團2013年除夕音樂會
時間:2013年12月31日
指揮:西蒙·拉特
鋼琴:郎朗
曲目單:
安東·德沃夏克 斯拉夫舞曲 op.46:g小調第八號
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 C大調第三鋼琴協奏曲
安東·德沃夏克 斯拉夫舞曲 op.72:降B大調第六號、e小調第二號、C大調第七號
保羅·欣德米特 交響舞曲第三號
阿拉姆·哈恰圖良 馬刀舞曲、庫爾特青年之舞、加雅涅的慢舞列茲金卡舞曲(選自《加雅涅組曲》)

柏林愛樂樂團2014年歐洲聖城音樂會
時間:2014年5月1日
指揮:丹尼爾·巴倫博伊姆
地點:柏林,愛樂大廳
曲目單:
奧托·尼古萊 愉快的溫莎婦人序曲
愛德華·埃爾加 c小調法斯塔夫交響練習曲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e小調第五交響曲

柏林愛樂樂團2014年森林音樂會
時間:2014年6月27日
指揮:古斯塔沃·杜達梅爾
曲目單: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暴風雨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羅密歐與朱麗葉幻想序曲
約翰內斯·勃拉姆斯 c小調第一交響曲


上面是很通俗的曲目,沒有莫扎特、貝多芬。


1. 柏林除夕音樂會:2015年12月31日當地時間17: 30,柏林愛樂大廳

指揮:西蒙?拉特
小提琴:安妮-索菲?穆特(Anne-Sophie Mutter)

曲目:
埃曼紐爾?夏布里埃
《星》序曲(Overture to L"étoile)

卡米爾?聖-桑
為小提琴和管弦樂隊所作《A小調引子與迴旋隨想曲》(Introduction et Rondo capriccios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in A minor)
小提琴:安妮-索菲?穆特

儒勒?馬斯內
管弦樂作品,選自《領袖》(組曲)(Pieces for orchestra from El Cid [Suite])

莫里斯?拉威爾
《茨岡狂想曲》(Tzigane)
小提琴:安妮-索菲?穆特

弗朗西斯?普朗克
《母鹿》,芭蕾組曲(Les Biches, Ballet Suite)

莫里斯?拉威爾
《圓舞曲》(La Valse)

2. 歐洲聖城音樂會 2016年5月1日當地時間中午11點

舉辦地點:待定
指揮:西蒙?拉特

曲目:
待定

3. 夏季森林音樂會 2016年6月29日當地時間20:15

指揮:雅尼克?涅傑-瑟貢(Yannick Nézet-Séguin)

曲目:
貝多伊齊?斯美塔那
《伏爾塔瓦河》,選自《我的祖國》(River Moldau from Má Vlast [My Country])

安東寧?德沃夏克
《E大調弦樂小夜曲》(Serenade for strings in E major)

安東寧?德沃夏克
《D大調第6號交響曲》(Symphony No. 6 in D major)

上面主要是浪漫、民族樂派的作品,也是比較簡單熟悉的曲目,最晚到拉威爾。沒有一個是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


看看國內2017北京現代音樂節: 2017北京現代音樂節開幕式音樂會

鄭陽 曲 《遠去的桅杆》,為管弦樂隊而作(2017)

奧利弗·施內勒爾 曲 《五行/水》,為管弦樂隊而作(2013)

《光明行》,為二胡與管弦樂隊而作(2017)葉小綱 曲

——中場休息——

《冼星海在俄羅斯》 杜鳴心 曲

為男高音、女高音與管弦樂隊而作(2017)(世界首演)

詹姆斯·麥克米蘭 曲 《輓歌》,為管弦樂隊而作(1986)

沒有一個是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


《醒悟》—— 2017北京現代音樂節閉幕式音樂會

時間:2017-05-27

2017年5月27日/周六 19:30 中央音樂學院歌劇音樂廳
天津交響樂團 湯沐海 指揮 亞當·科斯米埃加(波) 鋼琴 1. 陳丹布 《袖劍與銅甲金戈》為管弦樂隊而作,Op.13 (2016) 10』

2. 喬﹒卡特 《醒悟》為管弦樂隊而作 (1997) 12』

3. 秦文琛 《幽歌》為四十二件弦樂器而作(1990/2015) 18』

-----中場休息----

4. 馬丁﹒赫爾辛魯德 《忽現的島嶼》為弦樂隊而作 (1997) 18』

5. 阿爾弗雷德﹒施尼特凱 《鋼琴與弦樂隊協奏曲》 (1979) 25』


作品有點學術性,也沒有一個是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

看看更通俗一點的演出:

2017高雅藝術進校園——中國愛樂樂團走進山東藝術學院專場演出精彩上演

演出在呂其明的《紅旗頌》中拉開帷幕,氣勢恢宏的旋律、熱情飽滿的精神令觀眾們群情激昂、熱血沸騰;緊接著充滿濃郁民族風情的《瑤族舞曲》旖旎輕快;隨後,王酩的《海霞組曲》、關峽的《第一交響曲》又把全場觀眾重新帶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而《快樂的女戰士》、《萬泉河水清又清》兩首樂曲卻讓現場的觀眾們再一次心情激蕩,彷彿眼前又浮現起當年那群英勇鏗鏘的紅色娘子軍;王西麟的《火把節》作為本場音樂會壓軸作品既可稱得上是經典之作,又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一曲曲優美的旋律中,閃耀著經典光環的「中國愛樂山藝之旅」圓滿落下了帷幕。

沒有一個是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

很牛的柏林愛樂、北京的現代音樂節、中國愛樂樂團高雅藝術進校園,都沒有演奏莫扎特、貝多芬的作品,事實證明,問題不成立。

為什麼在近代沒有出現類似貝多芬莫扎特般的大師或作品?

關於這個問題為什麼不看我過去的回答?為什麼不關注我的專欄與公眾號?

有共同的價值觀、藝術觀才有這一限制下的大師,超越這個範式就沒有了「大師」,像尼采說的「上帝死了」,評判藝術曾經牢固的基礎已經不牢固了,不再是單一標準,也就沒有了大師。

如果沿用古典音樂的精神去評價德彪西、巴托克、凱奇、蒂皮特、古巴杜麗娜、魯托斯拉夫司機。。。也都是「大師」。


下圖為我與大師古巴杜麗娜親切合影。


我的看法是,每個時代有不同的音樂形式。像交響樂這樣的形式,在現代很難再寫出貝多芬那樣的巔峰作了,但是不是說我們這個年代就沒有大師了,只不過他們的曲子編製可能會更小,或者更加個人和獨立,比如一切用了電的樂器、音色, 而且這個年代,人聲是主導,樂器的作用相對弱化了。


取決於能騙到多少經費了,滑稽


音樂是一種文化消費,和特定時代的大眾審美有關係。「古典音樂」曾經也是一種流行音樂,大批量產,精品迭出。貴族趨之若鶩,形成一個文化消費的生態圈。
現代人更容易接受短小精悍、節奏強烈,富有「洗腦感」的樂曲,所以當代的流行音樂聽眾多,作品紛呈。
所以不能問:現代怎麼沒有出產古典的音樂作品,是時代不同了,是審美取向不同了。


恐怕是你的學識,見識及欣賞水平完全沒有跟上現代嚴肅音樂的發展,當然,我也一樣跟不上……


一百年前,,,
現在是2017年
那麼,1917年左右?
根本不需要提什麼古拜杜利娜

和你說幾個有名的,經常演的
肖斯塔科維奇。不說了,每個答案都說了。

巴托克。我不是很喜歡的匈牙利風。講道理現在鋼琴比賽到處是巴托克。

尼爾森,西貝柳斯,格里格。來來來,北歐三傑給你拜年,聽過"晨曲"沒? 廣場舞大媽都會哼。

八爪魚抖s狂魔拉赫瑪尼諾夫,兄dei,人家1943年才死。

還有拉赫瑪尼諾夫的撕逼基友斯特拉文斯基。香奈兒的老公你總得知道吧。欣賞不來火鳥還有彼得魯什卡啊

差點忘了普羅科菲耶夫,幼兒園小孩都會哼彼得與狼呢。題主我覺得你還需要學習一個。

德彪西死於1918,拉威爾死於1937。不算?還有法國六人團啊!

說到作曲家天團還有俄羅斯五人團啊

說到法國,還有福雷啊! 福雷的安魂曲我已經在電影里聽過無數次了,只要有葬禮就得放。你不知道的話,放牛班的春天你總能理解吧。

說到法國,還有法國作曲家杜卡斯,冼星海總知道吧,杜卡斯的徒弟。

埃爾加?威風堂堂

布里頓?戰爭安魂曲

再來一些美國的
格什溫 藍色狂想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
格羅菲 大峽谷

哪個不是耳熟能詳的經典音樂?

再怎麼說,

義勇軍進行曲,
國歌總聽過吧!!!!!


推薦閱讀:

有一個特別愛聽喊麥的室友該怎麼辦?
如何分辨音色?
郎朗的鋼琴藝術水準在國際上大概是什麼檔次?
歌曲《黑色星期天》聽過的會有什麼樣的感受?是如何影響人的心理的?真的使人產生自殺或自殘的傾向么?
中國大陸為什麼出不了鄧麗君?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