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為一個作家,該不該考文學研究生呢?
我目前是二本文學專業大三在讀。
當初是決定考比較文學研究生,做這個決定的原因呢,一是對二本學歷心有不甘,身邊的姐姐是985研究生,不想比她差太多;二是還比較喜歡看小說;三是希望拿了985研究生學歷後,能勉強進個大專啥的當老師;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一直有個當作家的夢,傾訴欲很強,甚至覺得在我身上逝去的歲月需要被記錄後才有意義。
但當我下筆,寫出來的東西卻總把自己噁心到,我天真地以為多學學敘事學之類的文學理論能有助於創作。可是,當我現在已經對文學史文學理論有了大概的了解後,卻越來越覺得研究文學是件沒有意義的事情,對寫作沒有幫助,也越來越質疑自己考研的決定。
可能因為離開家的環境已有段時日,當初家庭帶來的影響逐漸減弱,自己心底的聲音越來越強,我總是問自己,追求一個985研究生學歷真的能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么?我真的要走一條一輩子在校園裡的路么?每天研究文學史,真的能讓自己寫出好的作品嗎?現在安逸的日子讓我很少思考,每天都渾渾噩噩,很少遇到什麼讓自己有觸動的事情,難道說以後就走這條保守的路,渾水摸魚地度過一生,等老了再懷念下自己的作家夢呢?
我現在真的不知道該繼續備戰考研,還是多去嘗試下其他職業,豐富自己的寫作素材,好迷茫啊……
傾訴欲全部耗盡之後,才真正進入創造的意義……
所以,有很多事情想傾訴和當作家其實不是一件事,有很多事情想傾訴也不是必經的過程。只是對很多人來說,走過前一個階段,再往後走,會有一些技藝的經驗。如果更有天賦的人,是可以直接創造的。
反正現在當作家也沒有什麼門檻,就直接當好了。
大二的時候覺得文學研究沒有意義也沒有什麼,就是可能「總之那幾年你們兩個沒有緣」……
應該考。
因為當個真正的作家(指每隔幾年就能寫出一部能拿得出手的長篇小說的那種,而不是發發短篇和散文的「玩票」性質的作家),乃至成為職業作家,都要求你非常閑!
所以文科研究生,以及留校做老師對於有作家夢的年輕人是很理想的狀態。
考研並不是為了能學到什麼和創作相關的東西,中文系(現在都改叫文學院了)開的那些課程對文學創作事實上是沒有任何幫助的,文學研究/批評和文學創作基本是兩種不相干的職業,就像拍電影和影評的差距一樣大——學什麼根本不重要——重點在於能有大塊的空閑時間來閱讀和寫作,同時又不愁生計。
這是過來人的忠告。
中文系培養不出作家不過是一種誤解,中國的高等教育在1949年後就不正常了,許多熱愛文學的人不是不想接受高等教務,而是沒法接受,莫言,余華都是如此。但是莫言和余華讀了中文系以後就不會寫作了嗎?事實上許多作家都是中文系出身,比如畢飛宇,蘇童等。西方的許多作家也是寫作班培養出來的。文學不僅僅是實踐,也有修養問題,中文系可以給這種修養。中文系出的作家概率低不過是因為成為作家這件事本身概率就極低的緣故。
把寫作完全當作靈感的降臨而忽視技巧的培養,也實在是一種誤解。寫作不是不可教,只不過不能把普通人教成曹雪芹。
文學研究生在讀,曾經也擔心讀研會消磨寫作靈性。事實證明文學研究實在需要「天賦」,真正的文學研究只會不斷打開自身的局限。文學到底還是小眾,如果脫離文學研究創作的圈子,對嚴肅寫作的堅持或許會更艱難。所謂的「禁錮」本身就是自身靈性不足造成的,真有寫作上的天賦,中文系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如果覺得接觸敘事結構,敘事邏輯就會消磨寫作靈性,那建議還是做個合格的讀者吧,單純熱愛和以此為業必然是不同的體驗,寫作真的不是只有情感上的震動就可以了。明明很多優秀的作家,他們的評論文章寫的像文學作品一樣漂亮啊。
也真的有許多真正的熱愛者,他們穿越孤寂與黑暗,穿越日復一日平淡的付出,最終達到文學的理想境地。到社會上去吧。
如果非要搞點學歷鍍金,那就換個具體點的專業——中文系(文學方面),恕我直言,在當下的環境里,是個具體不起來或者具體起來沒蛋用(當然不是社會穩定意義上的,文學院當然也可以創造就業,細化分工,刺激消費,像官僚系統一樣封閉運轉,等等)的專業。
除非你想做大學老師,寫一些莫名其妙多數情況下沒什麼閱讀意義的學術論文。真想走這一條的話,就中文系這個情況,那就不是考個什麼985碩士那麼簡單了。
最後想再申明一下我的立場,文學屬於外面的世界,屬於人群,需要謙卑開放而不是傲慢保守。中文系學術頂層和文學的關係,就現實而言,大約等於教廷和上帝的關係。後者關乎信仰,前者主要是個政治機器。既然基督的信徒都可以自己通過聖經和上帝建立關係,何況文學的信徒呢。
最後很有必要念幾句詩:
這脆薄的杯兒,你不斷地把它倒空,又不斷地以新生命來充滿。
推薦MFA創意寫作碩士的還是算了,恰好現實中認識一位讀過復旦MFA的,當時我也感到新鮮,當面交流後搜了他的畢業小說,MFA畢業不寫論文搞創作,找來拉了一遍大失所望,800流水平。王安憶領銜的授課班子就教出這種水平?寫作果然是一個人的事。
可以搜一搜各高校的MFA畢業創作,找來看看就知道了,MFA還不如中文系。MFA對多數人來說只是一種容易考取的自費雙證碩士罷了。中文系當然教得出好作家,但成為作家這件事本身是個人行為,不存在概率事件,這件事非常剛性,就是1或0,會寫就是會寫,不會就是不會,就這麼簡單。作品是不會騙人的。
考。就沖你前半段的話,感覺985這個學歷問題在你心裡還是一個結。
我做這類選擇基本就秉持兩個原則,第一不要讓硬體成為心結,第二讀書的時候就一口氣讀完。
不按這兩點來,我自己是覺得可預見的未來里或多或少會有些狼狽吧。
而且如果寫作上還有如你所說的那些問題的話,個人認為一點規範性的文藝訓練還是有必要的。
另外中文系也不是一天到晚研究文學史啊= =,感覺題主還沒考進來呢,先對文學類研究生的生活下了一個預設。
不過你如果態度這麼搖擺的話,我倒覺得真勸你去考研,你也不見得堅持得下來。國內考研比高考苦逼太多,考研真的就是考驗你內心的驅動力有多強。
而如果你自己都對自己在做的這件事情有懷疑,你會走得蠻辛苦的。
中文系是照妖鏡啦。這個地方別的不能保證,讓你看到你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樣子還是基本沒問題的。譬如說你對文學的意志力究竟有多強大,譬如說你對一件可能枯燥而無意義,卻又是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事情,能不能做到耐心不敷衍,譬如說你到底有多耐得住寂寞。在這裡,你都有機會看到。
說白了就是你先進來系統地讀讀,說不定就會發現根本沒那麼喜歡。
當然進來之後發現真的很喜歡,就更好啦。
至於學文學有什麼意義,我那天看到一句話說意義都是成事者在事成之後賦予的。一件事情究竟有沒有意義,更重要的是它對你自己有沒有意義,別人說了都不算。
而對你自己的這個意義,真得靠你自己親手去找。
最後關於寫作需不需要訓練還是可以純粹自學這件事,我記得去年夏天採訪作家李洱的時候,有特意問過他這個問題。
當時他是這樣跟我說的,他說「完全不加訓練的,野蠻生長的那個寫作者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今時今日,一個真正合格的寫作者,一定是受過良好的學術訓練以及有相當程度的文藝積累的。」
純粹野蠻生長的文學寫作.......比如說范雨素吧。不知道你看過沒有,前段時間滿朋友圈刷屏來著。
就,那樣的文字固然也很好,清澈透亮樸素結實,但還是欠缺了一些的。
高手在民間?
雷雷已經被打成狗了。
一直以來這種說法就甚囂塵上,有種《天龍八部》最牛逼的人不是蕭峰段譽而是少林掃地僧的調子。
掃地僧,一個金庸偷懶弄出來的機械降神,被捧得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諒你降龍十八掌與六脈神劍多麼叼逼,我一掃帚就把你們掀飛了。
唉,中文系不出作家,這句話讓我想起了那著名的男女兩大錯覺——我比明星更美,我比國家元首更懂政治。
耍耍嘴皮子,解構一切,解構中文系系統的理論構建,一切文學理論、文學鑒賞以及文學批評都是腦殘發明出來糊弄人的,你看我多屌,根本就不看這些,我不照樣寫東西嗎?
呵呵,你能寫個雞巴出來。
半路出家的和尚最愛晃蕩,那個晃得喲,尿都濺我褲腿上了,不讀文學史,你都不知道啥能吃,啥不能吃,嘴裡嚼巴著屎橛子,跟那樂,你在樂什麼?你叫史珍香嗎?
經過專業訓練的中文系寫手,他的效率絕對會有質的飛躍,他諳熟文學史,順著前人整理好的線索,比盲流子更快找到屬於自己的語言,作家讀中文,只會讓他層樓已高,更上層樓。
這是一個屌絲紛飛的時代,也是一個精英輩出的時代,朋友,別管別人怎麼冷嘲熱諷,只要它沒有把你的手打斷,把你的舌頭拔下來,把你的腦袋塞上狗屎,你就尋著能讓你提高效率的方式去活,新教為什麼踩了天主教,去看看《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你就明白了,效率是碾壓一切的法寶,而選擇讀中文系,是你成為作家,提高寫作效率的捷徑。
就聽我的,誰的也不要聽。
就這。
如果寫作是個夢的話那比較麻煩,如果真的喜歡寫倒不是沒有機會。
如果是敘事這一塊的話,不管想寫什麼,先從完成第一個故事開始吧。因為創作的體驗會和你以前做其他事的體驗完全不一樣,學習和考試都是在把自己已知的知識填在正確的地方,而敘事是在體驗未知,是一種很沒有安全感的體驗,你不一定會喜歡這種感覺的。
學吧。怎麼說呢,離開學校,你可能沒那麼多時間用心的去看文學作品了,尤其是冷門的那些。
別聽那些亂七八糟的人說的,什麼寫作不需要天賦這個那個叨逼叨。寫東西需要一定的見識,以及表達的慾望。
天賦,就是一些別人在生活中掌握了,又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每個人都接觸過一些,或多或少的問題。小說家最知道文字敘述的局限,用天賦來描述那些珍貴的東西實在太特么敷衍了。
只要你生活上沒啥大問題,不是那種急於賺錢孝敬父母的條件,研究生期間的經歷對你是絕對非常有幫助的。必要性很高。沒有任何職業如小說家那樣,能夠把生命的每一個點都利用起來,加倍的利用,十倍槓桿。
讓你猶豫的無非是『大部分小說家根本不是專科畢業』,這只是個刻板印象,文學系教授寫出有趣小說的例子極多極多極多。
我喜愛top10里就有一本《指匠情挑》,大名鼎鼎的維多利亞三部曲之一,英劇也好看。作者就是個文學系研究生。經歷方面,記得是上了段大學,在圖書館工作一段又回去讀研的,具體你自己百度下吧。相同例多得懶得數,文學繫念久了誰不寫小說你跟我說?
至於很多人質疑的國內文學系的教育水平,完全不用管。因為寫小說這件事兒壓根就不需要別人教,也教不好,這點應該沒人反駁。
讀研階段,學校只需要給你個環境,給你個動力,順便監督你干這事兒,這就夠了。再給你製造一些麻煩和壓力,賦予你系統的鑒賞與批評能力。完美。
不過話說在前頭,小說家通常來說是孤獨的職業,大名鼎鼎的反例也有但不多。還是希望你能夠喜歡孤獨,像薩特跟叔本華一樣。
--
這種問題,就花點功夫列舉「你想成為的那種作家」,再去調查他們的學歷,統計一下不就有答案了嗎?
--
文學理論之於作家,就如同鳥類學之於鳥一樣。假如你見過哪個會飛的鳥類學家,那是因為他其實本身就是只鳥,只不過讀了一個鳥類學的學位而已。
一幫自己都寫不出好小說的人,來這裡教別人怎麼當作家?
顯然你覺得自己目前很平庸,希望能靠寫作一力扭轉這種頹勢。
這種動機嘛,也沒什麼不好。
但大哥(大姐)你今年才大三,投投稿,參加參加寫作比賽,多結識幾個作者感受一下自己的能力程度不就得了嗎?
考研跟這些有關係嗎?
還沒聽說過只要學歷夠高就一定能寫好作品的,這太荒謬了。
干這行,用作品說話啊。
所以建議是,考研是挺好的選擇,就像負二說的,時間很重要。沒有時間什麼都幹不了。
但如果你仍然抱著看幾本敘事學的書,上個相關方面的專業,書上的東西就可以分分鐘加持到你自己身上,從此文學修養破天,下筆生花,那也是痴心妄想。
你沒有十分渴求的,對寫作的熱愛,是做不到的。而我在讀題的時候並不覺得你是一個這樣的人。你只提到了你自己的慾望,對生活的不滿,感受不到你心中有一團關於 寫作的火焰。也許你只是一個有點靈氣和敏感文藝青年而已,這和你能成為一個合格的作家還有十萬八千里。
規劃自己前途的時候最要緊的是別被自己說的好話所矇騙,你可以對別人那麼說,但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你究竟是怎麼想的,就不要再欺騙自己了。知恥而後勇,是一件值得敬佩的事情,不羞恥。
……我有個問題,你是要當那種名垂青史的作家,還是那種賺錢的作家?
這兩者有時候是重疊的。但重疊的概率和買一次彩票中了一億一樣。
如果要當名垂青史的那種,就和買了一輩子彩票,中了一個億一樣。
如果要當能上富豪榜那種,概率也差不多是一輩子買一次彩票中了一千萬。
如果要當能糊口能上稿的寫手,概率基本也是千萬分之一。
寫作是最沒門檻的。
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二十的,三十的,五十的。你去問問身邊的人,百分之五十都曾想當個作家,或者某個階段作文寫的很好。但你身邊,見過一個職業寫手么……
我個人覺得,寫作和你什麼專業畢業的一點關係都沒有。上面有人說,寫寫短篇出個長篇的這種所謂玩票作家,其實都不是很容易的。因為我個人感覺,寫作是我做過,競爭最大的事,比高考都嚴酷。寫個雜誌短篇,耗費的精力和時間,都已經很可怕了。
但是,糊口容易,有保障的糊口,我只能說呵呵。
而我個人認為,這個和你是哪個專業的,關係不大。而你大二,都還沒因為寫作掙錢,基本能斷定你沒辦法做專職作家。那還是考慮干別的工作吧,成名了再辭職也不難。
可以考,但你別考中文系,想當作家,應該考的是MFA創意寫作碩士,這個專業才是教寫作實用技術的,北大復旦同濟都有開設,普通學校基本都沒有,同濟的比較容易考。
其實我也不懂,給題主講個我的經歷吧。
高一的時候,文理分科,作為一個數理化渣渣的女生,全家人勸我學文,中考也是政史地比物化生高出幾十分,個人熱愛歷史和文學,就順應天意民意啥的填了分科表交了。
出結果的前天晚自習,我望著歷史書就想,如果我必須為了拿高分,去寫標準答案,而不是自己內心真正想寫的,那我還會像現在一樣熱愛歷史,熱愛文學嗎?
想到這,我起了一層雞皮疙瘩。然後我做了一件我至今沒有後悔的事。
我飛奔到辦公室要回了那張分科表。
自此以後,我在數理化的苦海中掙扎了三年。但這三年,每一次撐不下去了,我就會閱讀經典文學,歷史傳記。對我來說,是對文字的熱愛撐過了高中三年。得益於此,我的語文成績一直很好,作文經常被文科班老師拿去當範文。
現在,我已經告別了數理化,但比起脫離數理化的苦海更讓我慶幸的是:我依然熱愛著文字,熱愛著閱讀,並且有提筆的慾望。
別拿中文系不培養作家來安慰自己。
其實我是給這個答案下面很多人說的。
理論,批評,作品,在文學閱讀和創作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覺得沒用?
1.你的文學素養已經很高了。
2.你根本屁都不懂。
大多數人情況都是第二點。
你們只是想通過寫作獲得成功罷了。
你們大多數人根本並不熱愛文學,所以連理論都讀不下去。
你們只是想通過寫作獲得成功罷了。
別騙自己了好嗎?
你有心,自己讀書都可以出來。
一個作家,也許不需要用理論來指導創作,但他對這些絕對不是一無所知的。
什麼?你說你讀的作家都不屑於文學史,文學理論?
那你讀得不是神就是垃圾。
可惜神大多都作古了,只有垃圾還在橫行於世。文學研究生不學文學創作。你要當作家,讀個寫作技巧培訓班就行了,剩下的就是多讀書多聊天多往城裡人不去的地方跑,就能當作家。讀研是浪費。
硬功夫是寫個上百萬字,活到一定年紀沉澱,當然有些人年紀輕輕就能比較驚艷,那是軟功夫。
軟功夫,敏感,對文字的感知力,思想……這些有的時間可以給你,有的是出廠贈送的。
比如有的人,天生寫的東西比較美,可能是腦子構造和人不一樣,有些區塊比較活躍,聯想能力強。
寫作,是一個人的事,而且大部分時候很孤獨。考不考研究生,是路程問題,但你如果想和文字過好一輩子,用心就行,畢竟也沒見過多少人糾結上婚姻補習班。
研究生課程教不教寫作,難說。學院派出不了人?那肯定不可能,不是有尤利西斯嗎?
是不是覺得我說的模稜兩可?
說到底都是玄學,人文學科證偽比較難,看心。
所以啊,硬功夫還是有用的。
你經歷過多少事,遇見多少人,看過多少書,你的文章會告訴別人,所以啊,多多經歷一些事情,然後去感受生活,熱愛生活。
莫問前程,但行好事。
別想了,擼起袖子干啊!
(當老師寫東西不錯哦,遇到一些棒棒噠的人也不錯!如果愛的話,就別考慮這些了,反正人間沒有什麼捷徑與彎路,只有你走的和沒有走的。安心走,別這山望著那山高)
只能寫這些勉強通俗易懂的東西,所以匿了。
評論我會看的。同為大三文學在讀,曾經也一心想著考古代文學的研究生,現在一想到要考文學研究生就想吐,所以毅然決定跨專業。
這不是因為我討厭文學,而是因為我害怕。
害怕自己僅有的一點天賦,被那些高大上的理論湮沒殆盡。
害怕變成老師那樣的人,學術水平甚高,各種理論主義信手拈來,可是卻寫不好一篇文章,講不好一個故事。
上面有人回答中文系培養不出作家是一種誤解,這個我同意,的確是一種誤解,有很多作家就是中文系出身。
但是這並不能證明中文系就是培養作家的,出不出作家和培不培養作家並不是一回事。
目前國內高校的中文系,據我所知沒有一所敢宣稱自己就是培養作家的,當然創意寫作之類的專業除外。
其實想當作家的話,也許編劇專業更適合你。
文學專業主要培養的還是專業的讀者,而不是專業的作家。
我們注重對文本的解讀,對理論的學習,而不是實際的創作。
雖然我們系也有自己的刊物,但上面寫得最好的文章往往是其他系的文學愛好者寫的,而我們系的文章還遠沒有走出高考作文的套路。
我並不認為學習文學理論沒有用,相反,我覺得有些理論對我的寫作很有幫助,例如新批評主義和拉奧孔。
可是這些幫助是有前提的,必須要建立在大量的實際創作的基礎上,不然理論只能是理論,而不能轉化為具體的寫作技巧。
我們常常說得心才能應手,所以應該先學會理論,可是卻忘了「得心應手」最早源出《莊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
不是得心才能應手,而是得手才能應心。只有先練,先創作,才能明白文學創作背後的道。
可現在的文學教育卻倒置了因果,這也正是我害怕的。
因為一旦選擇繼續考文學研究生,那麼我接下來面對的就是浩如煙海的文學理論,廣如星空的文學典籍。
想做出學術成果,恐怕也只有皓首窮經這一條路,更有可能終我一生,也無法閱盡文學的冰山一角。
但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時間更是如手中流沙。
我喜歡文學,但我更想寫小說,想創作,想成為一個講故事的人,而不是成為一名學者。
我敬佩那些執著於學術的老師,可是我也害怕自己成為他們。
因為,我還有很多故事沒有寫完,而一輩子的時間,太短……推薦閱讀:
※寫長篇小說的人,一開始就設計好後面的章節了嗎?
※想寫小說但是沒有靈感怎麼辦?
※為什麼很少看到江南,南派等的文被侵權?
※如何將一部含有陰謀、推理、政治成分的小說寫的嚴謹、合理?
※寫小說有沒有可能不扯到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