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作時避免過度使用「的」「著」「了」「地」等虛詞?

求指點寫作(主要為故事小說創作)時如何避免使用此類詞語,是否會顯得啰嗦不過精鍊,或有什麼辦法去替代此類詞,謝謝。


謝邀。

虛詞本身倒不存在問題,看用得是否得當而已。答主問的很精準,如何避免過度使用。

語法里任何性質的詞,只要過度使用,都會有問題,顯得很奇怪。

虛詞,其實就是泛指沒有實際意義的詞,基本上充當著語法效果。避免過度使用,談一點個人體會。

有一陣子我因為條件受限,如果想寫作,我只能用手機。起初我很不習慣,但是一兩篇之後,竟然也適應了。我直接在便簽上打字,大概一篇寫1000-2000字。

當時抱著寫隨筆的心態寫,然後發到朋友圈。後來朋友跟我說,從這開始,發現我文筆比以前乾淨了很多。我恍然意識到,其實手機寫作更能磨鍊文句的節制與張力。因為打字的精力成本增高,寫作時會有意識的把不必要的文句直接省略,行文過程中,會追求最高的表達效率,而避免拖沓。又因為修改的麻煩,主謂賓定狀補等語法往往運用最簡潔的組合。

正是因為手機不利於寫作,反而倒逼使行文更清晰,乾淨,節制。而電腦打字太快,難免就寫得鋪張,累贅。此後我如果感覺文章不夠簡潔的時候,往往會想想,如果只給我手機打字,我會選擇如何最有效的表達。

綜合個人體會,給出的建議是,如果你覺得使用虛詞過度了,不妨想一想,如果讓你的打字成本提高,你會選擇去掉哪些不必要的虛詞?可以去掉,但不影響意思表達的,就是多餘的。


另外說一點,沈從文,汪曾祺,阿城這幾個作家的文筆都很洗鍊,虛詞用得很得當。而且他們偏喜歡用單音詞,使得句式有凝練古樸的韻味。

阿城的文字,為了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虛詞,斷句很有特色。他的寫作,標點基本只用逗號和句號,其他符號用的頻率極低。尤其是逗號使用,量比一般的作家要多很多。

阿城的逗號如他自己所說,並不是出於語法的作用,而是出於語氣的作用。他的逗號使用,是進行語氣調停,斷句使用的。因為斷句的重新布置,使他的文句有一種簡凈,俊逸的美感。

寫作時,減少雙音詞的使用,增加單音詞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就減弱了對虛詞的依賴。會自然而然讓你剔除掉累贅的虛詞。

希望對你有幫助。


謝謝邀請。
助詞過多,的確有些冗餘,並且有陰陽怪氣之嫌。但若太過平快,又頗顯得過猶不及。竊以為點到為止就好,即念起來朗朗上口,感情又恰如其分。
再說,助詞有一種詩意,拿捏把握得好,就會錦上添花。其實不太贊同某些回答里的看法,但既然他們立足於網路(快餐)文學,我也不多嘴。


謝謝還有人請我這個小白答題
但是我覺得這實在是個偽命題
下面的詩在網上有兩個版本和兩個出處,但是極為相似。
在我看來虛詞用的多並不能說明文採好,文章的質量也不是根據虛詞多少而定的,文章精鍊程度也不是以虛詞數量為參考係數。
————————————
徐志摩
走著走著, 就散了, 回憶都淡了;
看著看著, 就累了, 星光也暗了;
聽著聽著, 就醒了, 開始埋怨了;
回頭髮現, 你不見了, 突然我亂了。
———————————————
席慕容的《走著走著就散了》
風吹過雲就散了,影子淡了

夕陽靠著山倦了,天空暗了

一朵花開得厭了,春天怨了

鳥兒飛得不見了,清晨亂了

長長的髮辮散了,青春,淡了

舞不停的腳倦了,眼神,暗了

兩個人厭了,心裡怨了

路的盡頭不見了,步子亂了

是散了,淡了,是倦了,又暗了

是草兒綠過就算了,是季節變了

誰厭了,怨了,誰不見了,誰又亂了

誰許的諾言不算了,誰和誰的愛情變了

海枯石爛了,地球不轉了

主角都換了,情話聽慣了

走著走著就散了,回憶都淡了

看著看著就倦了,星光也暗了

聽著聽著就厭了,開始埋怨了

回頭髮現你不見了,突然我亂了
————————————

如果非要減少虛詞使用數量,我覺得可以模仿一下《甄嬛傳》里的話


這個問題在許多人的行文里都能見到。但是,也需分清它們被過度使用的原因。例如:

在文章中過度使用結構助詞「的」。

在文章中過度使用語氣助詞「的」。

通常來說,「在文章中過度使用語氣助詞」多見於寫作能力不成熟的可愛小朋友 ,少部分光顧著發展年齡、忘了發展腦子的無知成年人 ,以及個別一把年紀還要裝嫩裝純——結果卻連裝都裝不好的——二逼無知成年人當中 。

在已經朝寫作之路進發的人當中,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因為「過度使用語氣助詞」的根本原因是:寫作者對情緒把握的失准,情感表現手段的匱乏,致使他們的行文感染力太差,讀者無法與之共情。寫作者為了彌補,便無意識地試圖用大量語氣助詞來「打補丁」——結果讀者只能看到「補丁摞補丁」的盛況。

對於多數寫作者來說,他們一般都有基本的生活閱歷、大量的閱讀積累、充分的辭彙掌握,相較於未接受文學訓練的普通人,他們對情緒體驗更為敏感、準確,寫作技法和視野更為豐富,因此,「過度使用語氣助詞」的情況便迎刃而解。


而相較於語氣助詞,結構助詞的濫用要多得多。

我看見有知友說:

已刪除

【已刪除】

即使是網路小說,也得按照基本法來寫作。【已刪除】

無節制地使用助詞,只會拉長文章結構,增加亢余,無端浪費讀者注意力,任何認真、負責的作者都不會用如此粗暴的方式去對待其作品,因為這是自毀長城的傻事。

【已刪除】

(另外,動感和畫面感不是同等概念。動感可以構建畫面感,但畫面感不僅包含著動,也可以包含靜,例如大部分人熟知的《天凈沙·秋思》,無動詞,畫面感卻極其強烈。)


那麼如何解決結構助詞的濫用問題呢?答案就在它的名字上——結構。濫用結構助詞,不是辭彙問題,也不是文筆問題,而僅僅是個結構問題。但凡你發現行文中有過多的結構助詞,就說明文章、段、句子結構不夠精鍊,凡是可以刪去而不影響文意的,都應該刪去,凡是可以用其他詞性代換的,都可以換掉。

例如前面的知友在其回答中第一個文段的一個句子(原諒我過於懶惰,不想去找例子,向這位知友致歉):

海明威的「站著寫坐著改」已經是我能想像得到的最有效的方法了啊!

這個句子可改為

海明威說:「站著寫坐著改。」已經是我想像中最有效的方法了!

也可改為

我想像中最有效的方法來自海明威——站著寫坐著改。

這樣降低了閱讀難度,讀者一眼看到這句話,就能找到他的重點並領會句意,更低的閱讀難度帶來的是更快的閱讀速度,更低的注意力消耗,對於抓緊讀者的眼睛,是有幫助的。

當然,這樣的修改帶來了在「網路小說」寫作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字數。

網路小說是嚴格的按照字數來算收益的,除了部分網路小說寫作者,大部分作者都要考慮直接與字數掛鉤的收益問題。不過我們都是讀書人,買櫝還珠的故事就不必再提了吧?

即使從經濟的角度考慮,更高的技藝,能帶來更多的讀者,創造更大的收益。因此,在寫作者計算自己一城一地的得失之際,也不應放棄朝著更高峰前進的理想,在磨鍊技藝和追求收益之間,作者應尋求恰當的平衡。如此,才是理性、正確的寫作方法。


最後我要提的一點是。不可犯極端的毛病,過度使用助詞不好,但「太節省」也是不行的。當寫作者日漸成熟後,他應該體會得到——助詞的使用和文章的節奏、韻律是有關聯的。

通過對助詞出現頻率的調控,對行文結構複雜、簡化的排列,控制節奏,從而影響讀者推進的速度和其注意力的緊張、放緩。這樣,方能給予讀者最好的閱讀體驗,才能使讀者完全的沉浸在故事裡,跟隨著故事人物,一道探索我們夢馳神往的幻想世界。


謝邀,個人建議多讀點古文,學習下古文的語法,古文語法現在還能通用,偶爾用用,效果明顯。


自己寫完之後,反覆念個十七八遍,就知道好還是不好了


首先要了解一點,讀故事的讀者根本不會在意這個問題。


謝邀

首先先說我們為什麼需要虛詞

什麼是虛詞

虛詞是副詞、介詞、連詞、組詞、嘆詞和擬聲詞六大類。它是個「虛」的存在,所以單獨時不具備辭彙意義。它會粘附在句子的每一個角落。相較於實詞,它數量極少,所以重複性會非常高。

虛詞的作用

副詞能修飾動詞或形容詞;不能修飾名詞,1.表示程度,2.表示範圍,3.表示情緒,4.表示時間頻率,5.表示否定的意義。

介詞 一般用在名詞,代詞或名詞性質的短語前面,和這些詞合起來組成介詞結構,以表示所處、時間、狀態、方式、原因、目的、比較對象等的詞。

連詞是用來連接詞與詞、片語與片語或句子與句子、表示某種邏輯關係

助詞通常附著在其他辭彙、片語,或是句子之上,以突出句子的結構或者某種功能。

--------以上引述來自百度百科。

簡單來說,虛詞就是用來給句子加狀態的。它通過限制狀況,給予時間點,語氣,方式,對象等方式把一個常規的陳訴句添加上了色彩。

中文與英文最大的不同就在這裡。英語有present, past, future tenses。Present 又分成present continuous,simple present, singular plural. Past 又分成past continuous, simple past, past prefect。 Future 有確定會發生will,已經決定要去做going to, 可能會發生,would。

中文則是通過虛詞來達到相近的效果。


應用

」我吃飯「

這是個極為簡單的句子,只符合了主謂賓的原則。它表達的也很簡單,那就是」我「這個第一人稱視角的某種人物吃飯。時間,地點,態度,語氣,為什麼那麼說統統不知道。


「我吃飯了」

「我吃著飯呢」

「我吃飯了嗎」

「我剛在吃飯」

「我在吃飯」

」我吃飯的「

「我在吃飯呢」

「呔,我在吃著飯呢!」

「我又吃飯了」

添加上虛詞後,句子就有了傾向性。每一個句子你都能想到一個相應的場景。每一個句子都有了獨屬自己的意思。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說了句」春風又綠江南岸「。許多人說」綠「一字用的非常好,同時表示了」過「、「入」、「滿」、「到」等意思。但「又」字一樣用的好。一個」又「字讓我們知道了這件事以前發生過,而且似乎很多次,現在」又「發生了。


在附加一點,同樣的句子,同樣的虛詞,不同的虛詞著附點就能使一個句子的意思幾乎不同。

比方說:「我吃了飯」,「我吃飯了」,可以回答不同的問題。

一回答」你吃了什麼?「

二回答「你吃了嗎?」


什麼叫「過度使用」?

1)一篇文章顯得羅嗦就是把我們已經知道的事情反覆說明。你在前面已經說了是剛剛發生的事,現在又不斷用「了」,「剛剛」等虛詞強調這是過去已發生的事就顯得不是那麼必要了。

2)情感過度渲染,反而讓人齣戲,甚至感覺矯情。

就比如說你只想說早上夢醒,卻用了太多」了「就成了

」清晨了,夢醒了「這句子讓人有種嘆氣的感覺,所以你後續句子與這句子的潛在台詞不相近的話,別人就會覺得你矯情。

「清晨,夢醒」 這就是簡簡單單帶過時間與動作的句子了、不矯情不齣戲,不過一般人也不會去注意這四個字了。


該怎麼避免呢?

其實說實話,這相當難。之所以那麼多答主的答案是直接迴避「虛詞」的應用是因為精鍊虛詞比精鍊實詞難。但我不認為這就應該去迴避虛詞。對於母語使用者來說,最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多讀多看,培養自己的語感,創造屬於自己的文風。

如果你需要的是一個方程式的話,那麼建議你多讀語法,多造句, 然後審視自己的句子。然後加入一些群里,與其他人互助,改他人句子。語法書會很直接的告訴你,什麼時候該放,什麼時候不該放,怎麼放會比較好。如果有機會的話,教教外國人華語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你可以從非母語角度來重新學習語法。


結論

不要想著避免使用,而是應該像精鍊實詞一般學習如何去精鍊虛詞,讓一個虛詞省略一個短語。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我覺得多寫多練很有用。剛開始最好寫一些故事簡短點幾百字練練手,然後幾千字幾萬字慢慢來。


紅海早過了。船在印度洋面上開駛著。但是太陽依然不饒人地遲落早起,侵佔去大部分的夜。夜彷彿紙浸了油,變成半透明體;它給太陽擁抱住了,分不出身來,也許是給太陽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隱褪後的夜色也帶著酡紅。到紅消醉醒,船艙里的睡人也一身膩汗地醒來,洗了澡趕到甲板上吹海風,又是一天開始。

-----------《圍城》第一小節

用你的語感去把句子寫順就是了,如果你的語感覺得實在不舒服再拿出來改,沒必要特地去規避。如果因為句子內要表達的要素太多,可以適當把句子用逗號拆成數個分句來調整。

如果語感不到家,千萬不要在白話文里摻雜文言筆法。千萬不要。


首先,這是我接到的第一個邀請,我表示非常感謝,哪怕你是使用「群邀」(批量邀請)功能來邀請我的——實話說,我不喜歡這樣做的任何人,因為他們不了解我,一丁點兒也不了解!


其次,正因為這是我接到的第一個邀請——對我而言具有非凡的意義,所以我更要說真話——而說真話往往意味著要開罪於人(你怕不怕?):

我在寫作方面不是專業人士(純屬愛好),這是第一。

我不認為在寫作中存在過度使用你所說的虛詞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請問這裡有多少個「的」?這是其二。

我也不認為你所舉的那幾個字,是虛詞——我不知道什麼是虛詞、助詞。我只知道,寫出來之後能夠讀得通順的句子,就是好句子(當然,句子不能有語病)!這是其三。

我能夠幫助你的,或許只有這一句話——我本人喜歡長句子,和拗口的句子,以及許多類似「的」字連起來的句子——那就是:

(文章/小說)既要寫出專屬於自己的特色和風格(還沒有的話就要開始慢慢摸索),也要敢於寫出自己所想的話語(但你得知道能不能公諸於眾),要做到這一點,最主要、最根本、最迫切需要仰賴的人,其實是你自己;而我只能告訴你我的經驗(道聽途說而來),那就是:把你寫的所有東西,都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念一遍,只要聽起來悅耳動聽,那就行了(否則你得改)!

附:

來自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

①羅斯托夫一人帶領三名驃騎兵,朝著尚無一人先行到達的神秘莫測的萬分危險的霧氣沉沉的遠方走去,他覺得可怕而又高興。

②十九日更殘漏盡,八萬人馬的聯軍部隊從宿營地起身,笑語喧闐,人頭攢動,有如一幅十里路長的巨型油畫,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來自我在知乎的一次原創回答(節選):

萬萬想不到這件事情竟是以這樣一種方式暫時告一段落的:深受失望的打擊而感到痛不欲生的我只好——按那位年少時(差不多6、7歲)的我曾在夕陽西下的黃昏掩映下的一片人跡罕至、荒草萋萋的小樹林的外面那棵枝繁葉茂、相當挺拔的橄欖樹下毅然決然地雙膝跪地、神情自若地向她表白過的那位善良而美麗、溫柔而端莊、可愛而動人的姑娘的說法——「死了這條心」!


謝邀(?????)


比如:直接省掉「的」「地」「著」;用其他詞替代;調整詞語順序以省虛詞;利用逗號表達「以及」「正在」的意思以省詞

//「之」可以替代「的」;帶「了」的句子有時有完成的意思,可以用「已經」替代;類似的「著」可以用「正在」替代
//那個,用古文代替的話要看語境,「月黑風高的夜晚」換成「月黑風高之夜」很合適,不過有時「獵人取出掉漆之獵槍」就不太自然……

「月色朦朧的靜謐的夜晚,小船緩緩地隨著水流前行著,船上昏黃的燈光和皎潔的月亮在河裡倒映著,不時地被泛起的漣漪盪碎。河上吹起凜冽的寒風了,船上艄公緊了緊長衣,沉默地注視著熟睡的阿蘆和阿蓮。」

月色朦朧的靜謐的夜晚
月色朦朧而靜謐的夜晚
月色朦朧之靜夜
夜,月色朦朧,靜謐寂寥

小船緩緩地隨著水流前行著
小船隨水流緩緩前行著
小船隨著緩緩的水流前行

船上昏黃的燈光和皎潔的月亮在河裡倒映著
船上燈光昏黃,船外月光皎潔,倒映在河水裡

不時地被泛起的漣漪盪碎
被不時泛起的漣漪盪碎

河上吹起凜冽的寒風了
河上已(正)吹起凜冽的寒風
河上吹起寒風凜冽(凜冽寒風)
河上,寒風凜冽

船上艄公緊了緊長衣
船上艄公裹緊長衣

沉默地注視著熟睡的阿蘆和阿蓮
沉默地注視在熟睡的阿蘆和阿蓮
注視著阿蘆和阿蓮熟睡,一言不發

「月色朦朧之靜夜,小船隨著水流緩緩前行。船上燈光昏黃,船外月光皎潔,在河水裡倒映著,被不時泛起的漣漪盪碎。河上,寒風凜冽,艄公裹緊長衣,注視著熟睡的阿蘆和阿蓮,一言不發。」


這個。。。這是語法的問題吧。。。太基礎了一點,回答起來壓力很大,因為這方面有研究的人很多,一不小心就會被噴。。。

好吧,斗膽一答,其實沒必要去刻意追求使用那些字,不使用哪些字,語言這東西,以簡單明了,使用方便為基準。

我的經驗是,先把主、謂、賓、定、狀、補,這些基本語法單元弄清楚,再嘗試著就已有文章中的句子,練習擴句和縮句。

當已經十分熟練以後,開始寫故事,無拘無束那種寫,只求把故事寫清楚,然後再二次修改,用你練成的那種標準文法修改。

別以為很簡單,縮句擴句如果放在整篇文章裡面,就要考慮這篇文章這一段,重點是什麼,要表達的是什麼,酌情刪減添加,這是一種基本功的使用,就跟練武中直衝拳,這種基本動作在實戰中使用一樣。

祝題主越寫越棒!


第一次被莫名其妙地邀請了~

深感惶恐啊~畢竟我是一枚工科狗……平時也就偶爾裝裝文藝,寫寫日記隨筆之類的~

對於一個大部分時間在和公式、數據打交道的人來說,能夠提供的經驗真的少之又少~

其他答主也說得很好啦~我就提一點我覺得最簡單有效、從小到大一直在用的:

寫作風格略偏古話一些。

然後,改改改改改!

寫完一稿之後改,再改,再改……應該就差不多了~


首先不說那個方法好。

用虛詞一般都是描述的是過去和靜止狀態。

你把虛詞改成現在運動的狀態,就可以了。

她哭了:這句話是發生在過去的事情,並且是靜止狀態。

你把這句話的內容改成正在發生的狀態並且是動態的,就對了。比如:

她眼淚在眼眶裡打轉:這句話是動態的,並且正在發生

也就是說,寫作有兩種狀態,一種是簡潔,一種是生動。


謝邀,如何寫作時避免過度使用「的」「著」「了」「地」等虛詞?

這裡我只提供自己的一些個人小建議。

當你感覺到自己寫的文章開始變得固定化,程序化,乏味,又覺得你自己可以用一種新的寫作手法來代替舊有的寫作方式來代替時,這是因為你的寫作水平遇到了瓶頸。

其實我覺得「的」這個虛詞還是相當常見,沒有必要完全去避免,而「著」、「了」、「地」估計是你個人的寫作習慣問題。

我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在寫作的過程中,經歷一段時間以後我也遇到過相似的情況,感覺自己寫作水平遇到了瓶頸,於是我開始探索一種用新的寫作方式來替換舊有的寫作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不斷的突破自己,突破自己的局限。寫作其實講究的是文筆流暢,自然優美,你寫的每一段句子就像是渾然天成,而沒有絲毫斧鑿的痕迹,這個叫做文章的結構嚴密自然。

為了能達到這種地方,那麼我們需要付出非常多的努力與艱辛,就像詩人賈島一樣,賈島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推敲」。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並, 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 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 幽期不負言。

賈島寫詩,以刻苦認真著稱。這在他自己的詩句中也有所反映。如他在《送無可上人》詩「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句下就自註:「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知音如不賞,歸卧故山秋。」「二句三年得」自然是誇張說法,但他吟詩常常煞費苦心卻真有其事。

為了能寫好文章,我們需要不斷去學習,去練習。學習有很多方法,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多讀,多讀一些優秀的作品,開闊你的眼見,提升你自己的審美水平。比如你讀一些優秀的小說,可以深入的看看作者是怎麼費盡心思對文章的立意,怎麼選材;講究謀篇技巧,安排好篇章結構;注重文章寫法,妙用語言。

還有就是寫作的練習寫作是寫出來的,你的寫作水平一定是伴隨大量的閱讀與寫作,才一點點得到提高的,這裡是沒有什麼捷徑可走的。

你要問我到底究竟有什麼寫作技巧 能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注意兩點就基本可以,第一你要集中精力去寫作,在寫作過程里要非常集中精力去做這樣的一件事情。據說以前有一個木匠,他雕刻的東西非常優美,如同鬼斧神工,當別人問他訣竅的時候,他這麼回答,在準備雕刻之前,他頭幾天首先會穿戴整齊,神情肅穆,忘記自己所有除了自己即將工作以外的其他東西,比如自己的雕刻作品會受到怎樣的評價,能夠賺多少錢,把與之不相干所有的心思全部拋棄,接下來幾天他才開始工作,一心一意的撲在他雕刻的作品上,他會根據自己要完成的作品選擇自己認為最合適的木材,選擇最恰當的方式,然後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創作中去。

第二,你要 持之以恆地寫下去。有個作家叫斯蒂芬?金,他說他堅持每天寫兩千字,不寫完兩千字,絕對不會停下來。而日本著名的作家村上春樹,則每天在早晨集中工作三四小時。坐在書案前,將意識僅僅傾瀉於正在寫的東西里,其他什麼都不考慮。他們並不是堅持一個月,兩個月,而是長年累月,甚至是幾十年都是如此。

以下是我一些個人看法,望採納。


謝邀。
作為一個對文學創作一竅不通的人,實在是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也著實廢了一番功夫去思考,但是最終還是放棄了。因為如果我故意去編的話,恐怕只會對答主造成誤導。
所以只能說一聲抱歉了。
我看了高贊的答案覺得說的非常詳實,答主完全可以去參考體會。
希望你的寫作一帆風順,寫出好的故事。
謝謝。


問題提的很好,能提出這個問題,想來是個追求精工細作的作者。

此類虛詞用的太多就是顯得作者水平不高。文字不夠洗鍊。

給你的建議是多讀點文言作品。

另外,這類虛詞在第一稿的時候恐怕避不開,如果你第一稿總是刻意迴避虛詞,可能會導致思路中斷,得不償失。所以,虛詞過多的問題應該在修改過程中處理。完成第一稿後把虛詞都標出來,看看哪些是必須要保留的,哪些是可以直接刪掉的,再看看哪些是可以通過轉換句式迴避的,如此一段時間之後,你就會發現,虛詞過多的弊病在逐漸改觀。

期待你的錦繡文章。


我就是如此寫作的。
往往把幾百字刪到幾句。
好處是看我寫的東西生動,信息量大,不浪費彼此時間。
這種寫作方式估計不合時宜了吧。
現在流行口水文。


1. 必要的不用省;
2. 有的時候表達不那麼精鍊,效果會更好;
3. 更多的情況下,嘗試調換小句順序或者詞語順序,慢慢琢磨就能懂;
4. 讓人讀起來舒服的句子,不同情況下也不同。比如這篇回答,句子短小著說才比較好。


推薦閱讀:

什麼樣的文字或劇情是所謂的「治癒系」?
作家都是如何提高構思能力的?
如何寫出一個讓人熱血沸騰的故事?有哪些技巧?
如何塑造劇中人物性格,使其擁有生命般的獨特性?
什麼是文字的張力?

TAG:寫作 | 文學 | 小說創作 | 寫作能力 | 寫作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