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電子相機技術如日中天的現在,仍然有很多人在用機械相機?
兩個月前我買了個A7R ii
我爸舉著老美能達膠捲機鄙視的看著我說
我這個二手五百塊的拍的比你有質感
於是我跟他換機器用一個禮拜
到現在A7R還沒回到我手上
這就是為什麼我還在用機械相機。
因為相機並不意味著用來工作,很多時候只是用來玩啊~基本上同意 @少女心零壹 的觀點,實在不明白為什麼被反對的這麼厲害。
很多玩135膠片的朋友說膠片便宜,我是不能理解的,在我看來135膠捲是最不經濟的東西的。首先喜歡用膠片的朋友,多半是覺得膠捲出來的的顏色好,畫質也不錯。在追求畫質這個前提下,膠捲得用好點的,什麼金柯達、富士c200、業務卷得收起來了吧。ektar100打底,portra、proviavelvia, ilford跟上,那膠捲的成本就在40-60元這個區間。其次沖掃,沖按最便宜的算,負片10元,正片20元,老實說我沒用過這麼便宜的,再便宜藥水都不好保證了。最後,最重要的掃描(我想大部分膠片愛好者也沒在家裡放大),135畫幅下,諾日士之流竊以為是不夠用了,尼康/imacon/哈蘇掃描優先,再不濟也要V700, 這些大多按兆收費,一筒36張,四五十元是比較保守的價格。你看,一筒膠捲拍下來已經100元往上了。
玩到這個份上,很多時候店掃已經不能滿足了,開始燒掃描儀。什麼尼康/imacon咱先不說,停產的賣的老貴,在產的直接買不起。那我買台灣精益總可以吧,最低端的135底掃8100要價300刀,國內估計2000以內可以拿下,嗯不算太貴。可這個東西掃一張底片要好幾分鐘,還得一張一張掃,掃完一卷估計耐性就耗光了。所以說,太麻煩了。
當然很多朋友說,你這個膠捲啊掃描啊太貴了,我一卷10元,沖掃20元很便宜啊。但我個人以為啊,這個出來的效果其實就和手機照差不多,後期加點濾鏡就差可擬了。唯一不足的是,膠捲機能用上大光圈標頭,這確實是手機做不到的。不過再退一步說,小痰盂+100d我覺得也很好了,畫質(別說膠片氛圍哈)比30元配置的135膠捲好,還能照個幾萬張,太划算了。
對於嚴肅的膠片攝影師,自然不用我說,很多題材的好照片,和畫質無關。
對於熱忱的膠片愛好者,我嚴重推薦中畫幅膠片,富士有一大把便宜的中畫幅旁軸,有財力的可以上mamiya/rollei/hasselblad,一來掃描沒那麼麻煩,二來畫質真心不錯。當你拿著一張6*6的正片在日光燈下端詳,你就會懂我的意思。
對於單純喜歡膠片相機而又喜歡攝影的朋友,我覺得也很好。但真沒必要以135膠片作為主力,一來不經濟,二來畫質一般,沒什麼意思。
最後,雖然我是一名鍵盤攝影師,但也還是照膠片的,可別說我沒照過膠片就胡謅。(全是縮圖,大家感受一下膠片的意境就好 doge臉)135機械發展到後期一樣也是電子化了好嗎?這種發展是必然的,單純來說,洗底片其實也不是一件環保的事情。
我記得以前還在拍體育的時候聽前輩門說,90年代他們都帶一個助手給他們換底片,拍合影必須要用到中畫幅。而且400m以上的長焦來mf是一件很磨練意志的事情,和技術無關。
體育賽事本來就是0.0001秒的事情,就算是當今的時代,全神貫注的投入進去af依然會覺得慢。
別說還要分散注意力去合焦了。
而且室內或者遇到惡劣天氣,也就不要吹噓膠片的寬容度了。
你能比得過現在的iso 1000-51200?尤其是光線比較差的室內體育的時候。你們真的確定看過iso3200的膠片最後出現的噪點?還真的以為是iso100-400在陽光下拍點逆光小清新或者水管什麼的,po到朋友圈還能得朋友點贊?
機械相機,膠片攝影的情懷自然還在,在家裡做個暗室,或者去當地城市的暗室俱樂部去,一天下來時間不知不覺流逝,自然覺得逼格是蠻高的,放大出來自己囤積的膠片,然後互相吹捧一番,點上一根煙,鄙視的看著窗外拿著數碼相機咔嚓咔嚓的人們。
嗯,沒錯,膠片逼格就是他媽的高高高!
你一定是這樣認為的吧。
所謂的用膠片就一張一張的慎重考慮,這事在你數碼上貼個黑膠布在屏幕上,帶上十幾張64m的卡,也是夠你慎重的按著快門了。
你們 也就是討論135罷了。
要不然,試一試4x5或者往上走?濕板,干板也可以的。那真的就是全機械,全腦力,全體力操作了哦。到現在鋼架自行車依舊也是很流行呢,就不提機械相機這種了,如果要說道裝逼,一輛鋼架自行車掛著一部機械相機出去溜達幾圈,逼格自然也是能增加幾分。
我想大部分人也都是送店裡去沖印然後掃描到電腦上來,再做分享的吧?
如果這樣你還談膠片的重要性是不是有點。。。所謂的關於膠片的一切,都是在暗室裡面發生的故事,你掃描到電腦里,放到硬碟里,然後用ps之類的軟體打開它們,分享到網路上,它們難道還是那堆依靠化學產生的情懷?依舊變成了電腦裡面的一堆101010,不是么?在島國的幾年,已經沒幾個人再推薦使用膠片相機了。
當然大家都有膠片,情懷嗎。
你說你是搞攝影的,沒幾部膠片,怎麼說的過去,倒是蠻多人流行用一次性相機和玩具相機來拍,不確定的因素更多,可以說成是自己的風格。
逼嘛,裝的好不好,內褲也很重要。
除非你選修到膠片暗室專業,畢竟課程都在暗室里,不可能靠數碼來拍吧。雖然大家後期都會掃描到電腦上去。
哪怕是馬格南來的幾個傢伙,都是清一色的數碼相機隨時掛在身上。
老薩都感嘆數碼發展的太慢,如果他的那個時代大家能用上數碼相機,不知道會留下多少更加珍貴的影像。你天天拿著一台機械在街上,拍一整天回來,底片送去店裡,沖洗出來,看著自己的傑作幻想自己是布列松或者是森山大道。
但是你們有腦補一下布列松用數碼相機的話,他會多激動得多活幾年。森山大道也是理光不離身了吧?
情懷不能當飯吃,尤其還是誤傳情懷的情況下。
說什麼機械相機啊,膠片啊能夠更加慢的拍攝。
佳能5d的這類膠片的自動化程度真的不需要管光圈快門好嗎?
機械相機真的可以讓你更加拍出更多的好的作品嗎?
沒有sense就是沒有sense,和速度無關。
拍的好,拍的不好,和任何相機都沒有關係。和膠片也沒有關係。
任何數碼相機都是可以設置到M模式來全手動操作的好嗎?同樣可以慢慢的操作起來。
ISO完全手動的情況下你確定不是使用測光表獲得光圈快門iso的速度更快更可靠嗎?
你真的這麼信任相機自帶的測光表嗎?
我反正是不信。
大部分的機械相機裡面一樣帶一個簡易測光表好嗎?
買一個測光表真的便宜嗎?測光表也是全數字化,觸摸化了好嗎。。
還是說你也願意用一個機械測光表嗎?說機械相機耐操的,你真的操過他們嗎?
我的幾部數碼相機跟我在零下40°的地方裸奔都沒出過任何機械上的,電池上的故障。
反而我的Fm這貨快門開始不靈活了。
唯一好處就是鍛煉身體加防身。cr2電池倒是在冰天雪地裡面不好用了吧。
倒是有個老師跟我說他當年去北海道長期採風的時候,數碼相機凍壞了(數碼相機剛剛發展的時候,他是奧林巴斯贊助),依靠FM2拍了幾個月,甚至電池都沒用的情況的。就全靠測光表+FM2。
可是我覺得,這些依靠情懷的傢伙們,你們會這樣做嗎?
肯定不會。
既然不會,那麼機械也好,數碼也好,所謂的耐操,真不是那麼重要了吧?不過,再我看來,膠片最大的好處,就是做展覽的時候,放大的比例確實能夠爆掉數碼很多。
前提是,你得有做這麼高級別放大的理由吧??中國使用機械相機的人數遠遠不如島國人民。
最大的,是對攝影的尊重程度,遠遠不如島國人民。
雖然你還是刪了,我還是給你一個答案。別忘了膠片時代是沒有掃描的,傳統光學放大的膠片是沒有解析度的。其實「膠片顆粒」不是組成膠片的正確說法,有兩個組成部分,一個是黑白膠片的Silver particles(銀粒子),彩色膠片還要加一個dye cloud,而dye cloud的顆粒大小是遠遠超過了Silver particles。所謂的解析度只是掃描儀的解析度。我之前也提到了大畫幅的沖洗,很多變數會影響照片。1/R = 1/r [film] + 1/r [camera lens] + 1/r [enlarging lens] + 1/r [printing paper],這是膠片的resolving power equation,R是Resolving power,也就是儀器解析兩點之間有多近的能力,膠片本身、鏡頭、放大鏡頭和相紙都有很大關係。而數碼的柵格圖(Raster image)的解析度是不會變,除非人為改變。所以單從一個例子來看不能概括全部,至於數碼的像素是否超過了膠片的顆粒大小,我個人其實認為是可能的。在對比兩個東西的時候,盡量減少變數,拿後期的raw和無暗房後期的膠片未免不公。膠片grain並不是隨機的,不同膠片顆粒結構並不一樣。模擬顆粒就像是你家鄰居把一頭松獅染成了熊貓,你會叫它熊貓嗎?
Kodak Professional Black-and White Films, F-5 (1984) p 28:
Graininess: The densities in black-and-white negatives are composed of microscopic grains of
black metallic silver. By their random placement in the gelatin of the emulsion, there is a statical
clumping of the grains that form the familiar granular pattern that becomes visible when a
negative is enlarged enough.我寫這個答案並不是因為我多擁護膠片。相反,我早已不用膠片拍攝了,數碼相機的價格、質量和便利帶來的好處太多。但因為要體現自己的優越感而去反膠片,個人認為這種行為未免太幼稚。無論是膠片還是數碼、機械還是全自動、手機還是大畫幅,了解自己使用的工具,用好這些工具才是重要的,拍攝快樂!
Update:
XPAN其實還是135(不到兩張135的畫幅,24*65)。我之前也說過135上,現在的數碼肯定強過膠片。而我指的只是中大畫幅上膠片的優勢,因為顆粒的大小是有固定範圍,畫幅越大,所含信息越多。掃描儀還真不是對比的最佳工具,還有一個光學器具叫做顯微鏡。為什麼要用顯微鏡?因為放大過的膠片並不能顯示出膠片的真正能力,膠片的潛力是被放大設備所限制的。
Big Camera Comparison
引用Tim Parkin的對比器材:
Film
- Toyo 810MII
- Ebony 45SU
- Mamiya 7
Digital
- IQ180 on an Alpa
- IQ180 on a Cambo
- IQ180 on a Phase One 645DF
- Phase One P45 on a Linhof Techno
- Nikon D3X
- Canon 5Dmk2
鏡頭:
IQ180
Rodenstock Digaron W 40mm
Rodenstock Digaron W 70mm8x10
40mm equivalent: Fujinon 240A
70mm equivalent: 360mm Schneider Symmar-S4x5
40mm equivalent: Rodenstock 90mm f/4.5 Grandagon N
70mm equivalent: Fujinon 180A
6x740mm equivalent: Mamiya 55mm
70mm equivalent: 沒找到合適的(Mamiya鏡頭其實一般)
35mm40mm equivalent: 24mm and we decided to compare using tilt shift lenses on both the Nikon and Canon systems.
70mm equivalent wasn』t really a great match again, giving a 20% advantage to 35mm.
以IQ180的Rodenstock Digaron W 40mm、50mm和70mm鏡頭為標準,轉換大畫幅鏡頭的焦距和差值。最終根據大畫幅鏡頭選擇了40mm和70mm兩個焦段。
顯微鏡:80x stereo microscope,加5Dmk2拍攝,但還是沒法拍出顯微鏡下最細的線。
測試圖像:
紅框是實測圖像,綠框內的圖像是absolute resolution。測試結果:
顯微鏡的表現被5DII所限制
也不用看這張表,從圖就可以看出8x10膠片的優勢有多明顯。
8x10 resolving power為最高14,15條線代表圖像高度百分比為0.134%,如果說30個像素代表15條線,也就是30/0.00134 ≈ 22400為高,然後寬除8再乘10得28000。像素為28,000 x 22,400 = 627。以此類推。同時作者也多次測試IQ180不同光圈下的表現。從下圖可見,隨著光圈減小,畫質反而下降了。並且直到f11都還出現了摩爾紋。並且從live view反覆對焦,確保了焦點是對在圖像上。同時也用了5 micron pixel size計算了DOF為20cm。鏡頭超出相機解析範圍(out resolve),也同時也證明了這是感光元件的極限。
Studio test:
上圖為8x10 Provia,下圖為IQ180 Alpa
IQ180被放大到8x10 4000dpi scan。
結果也是很明顯,8x10完爆IQ180。所有結果對比:
http://static.timparkin.co.uk/static/tmp/cameratest-2/800px.html
http://static.timparkin.co.uk/static/tmp/cameratest-2/large.html忘了說膠片顆粒,去網上搜,任何一個做膠片顆粒模擬的,都有不同種類的grain pattern,甚至是劃痕和灰塵。更不用說真正的膠片,自己拿兩卷不同膠捲看看就知道grain pattern是不是random。
ALPA官方回復我了,兩隻鏡頭technically、optically identical。Alpagon只是裝了安在alpa相機上的鏡頭板。所以@少女心零壹所說的alpagon的color fringing和邊緣解析度會好一些完全是胡扯。
(非專業人士,有錯請指出)
有一種流行叫做反流行。除了畫幅我只想得到情懷了
坐等被噴
因為想自己洗照片
洗照片的重要程度絲毫不低於拍攝時的取景 構圖 等等 仍然是一次重要的再創作 絲毫偏頗都可能導致與原意相違背的結果 抑或是美麗的意外 無論是什麼 我都準備接受
從這篇問題里,我終於體會到了,知乎現在叫逼乎的含義。這個問題可以分兩個部分回答,「為什麼喜歡機械相機」和「為什麼要用機械相機拍照」。
首先,我為什麼喜歡機械相機。
1. 喜歡所有機械的東西。
機械膠片相機,卡帶隨身聽。不拍照,不聽歌,都能把玩老半天。拆開MD,機械相機,你會發現每一個零件的設計,都凝結了工程師們的智慧。
單看一塊電路板是沒有這種震撼的。類似機械錶與電子錶。機械過片,機械的計數器,連快門線都是機械的。
2. 喜歡機械相機復古的設計/多樣化設計。
想想 iPhone 發布之前的手機行業,百花齊放,各種好玩的造型。同樣的,你不覺得數碼化之後,單反都一個樣兒么。傻大黑粗。
感受一下機械相機時代。
那麼,我為什麼要去用機械相機拍照。
1. 如上,因為喜歡。2. 拋開相機機身,膠片也很好玩。
每一張照片都會變成實物底片。沖洗放大出來拿到實物的照片。另外,干IT,每天對8個小時電腦屏幕。回家篩片子,修片子,繼續對電腦,太蛋疼了。
玩膠片之後,能夠占時抽離一下。洗膠捲,放大照片。不受手機這些的干擾。------------------------------------機械相機的誤區------------------------------------
1. 機械相機不用電,不用擔心電池問題
測光元件肯定是需要電池的,而且電池管理比現代數碼相機更麻煩。
紐扣電池沒有電量顯示,只能是多備幾顆以防萬一。
(需要用CR2電池過片的相機,嚴格來說已經不算機械相機了。)2. 機械相機的成本低
有時候,懶得跟別人解釋為什麼喜歡玩膠片。乾脆就說「便宜啊。」
機械相機一般都是二手的,加通脹、折舊肯定是越來越便宜了。
只是膠片現在越來越貴了。好的黑白、彩色135膠捲都要接近40¥一卷了。加沖洗掃描,60一卷妥妥的。我玩膠片二個月,加暗房設備,投進去的錢,足夠買兩台A7了,更不用說時間成本。
對不起,我就是來看如何花樣裝逼的。電子相機技術如日中天的今天,其實沒有多少人在用機械相機了,不論是絕對數量還是相對比例,都已經很小了。
電子相機的話,帶集成電路的都算吧。
截至目前,我只看到一些膚淺的答案。
說不清為什麼的為什麼,才是最可怕的……
人與機械的關係:我認為無論我們在追求什麼,歸結到內心深處總是在尋求完滿。
而機械確實與人有互補之處:冰冷堅硬的金屬製成的可靠機械,恰恰是情感豐富,變化無常而又軟弱的人類心靈上最好的搭檔。我們可以借著擁有一台機械,而使我們獲得些許完滿的感受,這裡說的不僅是相機,還有手錶,車輛,甚至槍械等。
再看人與世界的關係:按照材料與工作原理來說,我把機械是一次元,電子是二次元,軟體是三次元。你操縱電子機身時知道自己究竟動了什麼嗎?與機械的對話可以告訴你,你是與她同在一個世界的。人與機械同屬於一次元世界,所以機械對我們更具吸引力。
電子產品給我們帶來便利,機械帶給我們心靈的慰籍。
don"t think, feel~當然,如果有一台堅固耐用的機械機身作為平台來搭配日新月異的電子後背就完美了。
截圖是廣末涼子寫真集的花絮視頻,就在車裡寫一個鏡頭就用45大畫幅相機拍了好幾遍,看著助手在那換片夾我都肉疼。
所以說什麼膠片貴啊,拍起來認真啊,不過是愛好者的視角。好的作品還是要靠謀殺膠片得到的。逼格這麼高為啥不買一個呢?
在人人都拿紅圈電單時出現在大街小巷時,拿膠片機的裝13成本是最低的,而且還有一股文藝范兒!我有一部FM2,當年DF剛出來的時候非常喜歡它的外觀,那時候已經買了D7000,看DF的公關稿得知靈感來源於FM FE之類的機型,蠻喜歡的,因為是膠片機沒玩過,查了一下價格還承受的起,想玩玩。然後上網搜逛豆瓣,目標鎖定在x700和FM2,然後還是看外觀看中了FM2,還研究了一下不同序列號的區別。
當時在台灣,去店裡看了幾台對於成色都不是很滿意,最終在網店上面找到了一台號稱八五新但實際9+的黑色FM2,店主當年是開實體店的,這幾年不景氣開始做網店,之所以標八五新式因為他還有幾台他號稱九新的FM2,在我看來那已經是接近全新了。這台八五新沒有任何露銅,取景框的膠皮完整,唯一在鏡頭身上和機身上有一點劃痕。摺合人民幣3k,然後簡單的教了教我,送了一卷膠捲和其他附件。
在回來的飛機上拍了幾張。
FM2第一張:Superia 200 fuji sp-3000
從14年到現在差不多拍了60卷,最初的時候試過不同的膠捲,現在主要用TX400和PORTRA400,掃描從SP-3000也換成了9000ED。換過一次電池。套機50mm 1.4 ais頭後來又入了 35mm 2D。基本上這兩個鏡頭足夠用了。ais的手感很好,2D的光圈太硬,對焦太滑。
14年底的時候非常著迷Leica,在星光買了一部M2 蔡司35F2,價格合理外觀較新,拍了兩卷測試之後發現高速快門兩片門帘速度不一致,又找不到信得過的師傅做保養沒玩幾天就出掉了,之前也買了GR賣了D7000。今年Leica出了M-A堪稱完美,夢想之機,但是買不起。
要說用膠片的好處嘛,拍照的時候會特別認真,畢竟按一次快門的成本接近3塊錢。想的比看的多,看比拍的多。我一般是拍夠10卷才取送洗,所以拍好一張大概三個月之後才能看到。相比之前用D7000的時候,拍照進步很多。但是不能自己沖和放大的話,玩膠片就真的只剩下情懷了。畢竟沖和放大才是玩膠片的精髓,財力和時間都有限玩不起那麼高深的,拍了60卷唯一學會的就是「不輕易按快門」,有時候出去掃街,走5、6個小時也拍不到半卷。最近用GR也用的多了,畢竟自己拍自己後期,選好相機之後的流程都能控制。膠片店裡沖掃的話,其實我只完成了按快門和數碼修片的動作,意義不大。現在也有轉回數碼的心了。
放幾張FM2的拍的樣片。50和35
首先,說說電池,我玩膠捲機。。。機子上的測光表表示電池是什麼。。。膠捲很便宜,20一卷的黑白還玩得起,35的彩色膠捲一月一卷,和我大哥一起洗膠捲。大哥用的國產紅梅120,我的是蘇聯kiev4型旁軸相機,從基輔買到的,花了500,1957年的機子,所有零件都完好!稀土測光表居然還准!(不用電池的測光表)這個答案很費流量。因為都是圖。
可惜圖上也都是字。不太值得費流量。
總之抱歉。所以,大概就是這樣。
以上。首先介紹一下自己的情況:目前我既在用膠片也在用數碼,人像、風景都拍,紀實少一點,更多的是希望能用攝影記錄旅行途中的很多場景,屬於自娛自樂,但比較喜歡鑽研各種技術和技巧,希望能讓自己的照片更富美感,不論是前期的構圖還是後期的修正。
如果還要談情懷,談膠片和數碼畫質不同,那就太多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東西了。
不談情懷,我覺得當今仍有一部分人堅持用膠片攝影或者說有可能會用到膠片的原因,基於我對自身情況的思考,可能有以下幾點,當然我們假設攝影的主體都是業餘愛好者。
1、膠片操作從一定意義上講比數碼簡單。(不要說數碼的p擋了)(不包括自己沖掃的愛好者)
在拍攝階段,除去對焦、調光圈,和購買膠捲、裝卸膠捲等等的部分,膠片留給人們可以操作的空間不多,與數碼相比,不能調iso,不能選擇對焦點,不能選擇SD/CF卡槽,不用調時間,BKT、白平衡、曝光補償、對焦點選擇等等,私以為除去很多複雜的對攝影有或沒有實質幫助的功能,膠片能讓人更專心於取景框裡面的世界,對照片專業性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如非體育賽事),膠片相機的這些功能已經夠用了。
2、膠片相機保證畫質情況下有很多很輕便的選擇,而數碼的話輕便和功能畫質往往背道而馳。
3、膠片系統已經是巔峰,而數碼系統仍在不斷進步。
從人的心理來講,嘗試一個接近完美的東西的感受是很不錯的。再加上現在數碼產品推陳出新太快,很多攝影愛好者不免落入器材的陷阱,從比技術比創意比思想變成了比器材,比像素,比暗部等等,作為業餘愛好是完全沒有必要的,而一部膠片相機可能對這種無休止的追求有所幫助。(當然可能從追相機追鏡頭變成追掃描儀)
4、膠片的後期操作空間小。(自己沖,哈蘇掃的除外)
如果膠片拿到外面沖掃,受限於掃描儀的成像質量以及沖掃人員的調色,膠片照片成為數字擋後拿到電腦上可以操作的空間不大,可以所謂直出進行分享,而數碼照片採用raw或者jpg格式都需要自己調色;所以拍一些輕鬆的人像、出遊照片等等可能膠片拿到外面沖掃效果更好,更省時。
總之,膠片和數碼是兩個不同的系統,模擬和數字的世界能放在一起比拼個勝負嗎?
以上,個人淺見,歡迎指正。
仍然有很多人在用機械相機?
別逗,你在哪看到很多人用機械相機了?
以產量來說,機械相機和數碼相機完全不能比,現在的機械相機,多數是老相機,你能看出很多來是因為:孕婦效應
意即偶然因素隨著自己的關注而讓你覺得是個普遍現象,就是當人懷孕了就更容易發現孕婦,你開了賓士就更容易看到賓士,你拎個LV就發現滿大街都是LV。世界其實挺美好的,看人把內心投射在哪裡,而要投射前,先讓自己的內心美好起來。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你發個問題,問「為什麼仍然有很多人在用機械相機?」,就有老多人來回答了,各種各樣的理由。一眼看去,用的人真多啊!
可是請你去色影無忌再發個貼,問:你用的是數碼相機還是機械相機?敢看看答案有多美么。這還是專門的攝影論壇呢。
再去能做投票的論壇問問,比如隨便找個車壇什麼的,可能你直接就回來修改問題了。
以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