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開始被認為很扯淡,但後來被證明很好的書?

請大家寫明原因,不要抖機靈,讓更多人因你的推薦而受益~

鏡像問題:
有哪些流行一時的暢銷書後來被證明內容是扯淡的? - 書籍


首推《金瓶梅》。

提起《金瓶梅》,所有人都是迷之微笑。像隔著窗戶紙,偷窺見不得人的醜事。


其實,99.9%的人壓根沒看過《金瓶梅》,那些羞恥的笑,不過是人云亦云罷了。


1.《金瓶梅》講了什麼故事?


就算沒看過書,也能扯出兩句:西門慶愛上潘金蓮,合夥害了武大郎。西門慶跟很多女人風花雪月,做羞羞的事。


也太冰山一角了!

如果,你看過老舍的書,比如《茶館》、《四世同堂》,或者曹雪芹的《紅樓夢》,肯定有這種感受:


當別人問你:這本書講了什麼?


思考良久,半天沒話,不是忘記了,是體量太大,無從說起。每個人物,都有一段背後的故事,都是身邊的你我他。


群像小說,大都如此。


無論從哪個時間點切開看,都有萬千故事、萬千情緒奔涌而出。


有些小說,像包子,吃了半天就為了中間那口餡。


有些小說,像西瓜,一刀下去,剖開人生百態。


當武大郎為了生計忙活,冰天雪地在外頭賣炊餅時:


西門慶跟潘金蓮在家苟合;王婆子在盤算怎麼從西門慶身上再刮點油水;吳月娘知道老公在外面眠花宿柳,黯然神傷;縣官惦記著自己拍馬屁用的寶貝有沒有安全送到;孟玉樓死了老公,一個人寂寞成愁;春梅雖是個丫鬟,卻總想著出人投地;應伯爵這群嚼盡泰山不謝土的傢伙,正合謀著找西門慶蹭吃蹭喝……


《金瓶梅》中,每個人都拼盡全力,苦苦營生。為了權力、慾望、家庭、前途……總想抓住一切,似乎心底長著一個無底洞,填不滿,吃不夠。

西門慶娶了一個又一個女人,侵佔了一份又一份財產,終究留不住最心愛的人,最後死在自己的慾壑難填。


潘金蓮更是苦命,被賣被占被棄被殺,她看起來聰明的很,左撩又挑,前倨後恭,為了爭寵手段用盡,到頭來依然是人死瓜落。


李瓶兒以前是真壞,坑了兩任老公。或許她真心愛著西門慶,為了他忍受潘金蓮的百般欺辱,但兒子死後,自己終於一病不起。


龐春梅,高傲、貪婪、狠辣、歹毒,白蓮花的反義詞。和她比起來,周芷若的黑化簡直小巫見大巫。她不是大奸大惡,但絕對是人性中最黑暗最複雜的代表。


所謂主角,尚且如此。更遑論其他蠅營狗苟。


這裡的每個人,都一副聰明樣,而這些聰明恰似黑暗之中的尖叫,讓讀者更覺恐怖。


他們也是忙碌的,卻活的辛苦而不自知,像作繭自縛,無日無夜地抽絲,卻把自己的人生纏得死死的。


我總覺得,他們的悲劇,歸根結底,都是太自私。


武大郎也是自私的。為了老婆,跟武松生疏;為了自己,不管女兒迎兒死活。但凡關心下迎兒,也不至於慘死。


自私必然狹隘、決絕,不留後路。

有人說,少不讀紅樓,老不讀三國。但如果你沒有一定閱歷,打開《金瓶梅》,眼見的都是風月,卻看不穿作者真正的用意。

2.《金瓶梅》的地位


現在我們出門,總要帶著名片。


重要的不是姓名和電話號碼,而是名片上閃著光圈的職位。


如果把文言小說也比作公司,蘭陵笑笑生一看,這家公司業務太老套了,現在流行大白話,白話小說是下一個風口。


於是,他另起爐灶,搞創業,弄了個白話小說公司,《金瓶梅》就是第一代產品。


後來,公司越做越大,還招攬了曹雪芹這樣悟性高的產品經理,研發了《紅樓夢》,公司的品牌逼格也跟著提高了。有人就開始瞧不起初代產品了。


但是,不管坊間評價如何,在公司發展史上,始終抹不去蘭陵笑笑生的創始人地位。


第一次知道蘭陵笑笑生,我真的笑了,太像某個三線網路寫手的筆名了。作者真是走在時代前列。


關於蘭陵笑笑生的真名,一直爭論不休,但可以肯定的是,絕對是個讀書人。

這做法,像不像現在的網路寫手?平時正兒八經地上班、講課、寫作業,夜深人靜時,就用個筆名,各種重口味、穿越、修真。


真希望,我們的網文,在烏七八糟的雜流中,出現《金瓶梅》這樣一針見血的好作品。


前面說了,曹雪芹是晚輩,在他研發《紅樓夢》時,多多少少也借鑒參考了《金瓶梅》。


無論是遣詞造句、排篇布線,還是人物取名、形象命運,都能看到《金瓶梅》的影子。


在國外,《金瓶梅》的評價和影響不輸《紅樓夢》。


曹雪芹寫《紅樓夢》,把自己的身世都裹了進去,對周遭人物,帶著欣賞和憐憫。家族崩塌,十二釵的遭遇,他是不忍心的。


蘭陵笑笑生不同,所有的忙碌、苟且、慾望、徒勞,他只是冷眼旁觀,拿起筆,犀利成文。


他不勸世,不寫各種師家文章;他不灑雞湯,不會說「生活不止這些苟且啊,你們還有詩和遠方。」


人生就是如此,我撕裂給你看。這也是魯迅追求的悲劇。


3.

看到這裡,有沒有翻一翻的衝動?


除了真實犀利,文字也很值得品讀。隨便摘錄幾句詩詞,大家感受下。


《金瓶梅》開篇:


豪華去後行人絕,簫箏不響歌喉咽。

雄劍無威光彩沉,寶琴零落金星滅。

玉階寂寞墜秋露,月照當時歌舞處。

當時歌舞人不回,化為今日西陵灰。


熱鬧之後,枯冷異常。開篇便把人世的悲劇挑明。曹公說「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二者異曲同工。


寫景:


密雲迷晚岫,暗霧鎖長空。

群星與皓月爭輝,綠水共青天同碧。

僧投古寺,深林中嚷嚷鴉飛;

客奔荒村,閭巷內汪汪犬吠。


寫思念:


細數從前意,時時屈指尖。


想著對方,曾經的甜言蜜語,溫柔呵護,不時掰著指頭數。是數他有幾樣好,還是數他幾天沒有到?


寫寂寞:


薄倖惱人愁切切,芳心繚亂恨綿綿。


對仗不要太工整。


寫人世因果: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舉意早先知。

休道眼前無報應,古往今來放過誰?


最後一句話,簡直絕妙!可以把它送給所有跳樑小丑、奸佞小人。


至於寫美女,你們看了就知道語言的極致了。


4.

固有的文化,讓我們恥談《金瓶梅》,但這本小說,卻在風月之外,有萬千滋味。


我想,我們都該大膽一點。就像談戀愛,邁出一步,才不至於錯過心動。


都說,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王小波也說,小說一旦寫完,就跟作家毫無瓜葛。讀者怎麼看,全憑他們自己。


正如《金瓶梅》的前言:

讀《金瓶梅》而生憐憫心者,菩薩也;生畏懼心者,君子也;生歡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獸耳。


敢不敢翻開讀讀?鑒定下你屬於哪類人。反正我很健康!


《小馬過河》

從小就明白的道理,長大了卻不明白了。


《白鹿原》。
開頭就是二流黃書的趕腳:
白嘉軒後來引以豪壯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
娶頭房媳婦時他剛剛過十六歲生日。那是西原上鞏家村大戶鞏增榮的頭生女,比他大兩歲。他在完全無知慌亂中度過了新婚之夜,留下了永遠羞於向人道及的可笑的傻樣

二流黃書的趕腳。

到後面朱先生出場,定鄉規民約,化民成俗;鹿兆鵬發展共產黨,黑娃加入匪幫。。。
故事越來越精彩。

高峰是朱先生辭世。
電影完全略去了朱先生——整部小說的靈魂,從而毫無深度。
而牛才子(朱先生的原型,關中大儒牛兆濂)的影響,才是陳忠實寫作的初衷。
「朱」,即「牛人」 之謂也。

朱先生之死十分傳奇,但並非無據。
參看 在你的專業里最棒的死法有哪種? - 知乎用戶的回答


曾經認為覺得學線性代數、高等數學就是扯談,我上菜市場買菜會四則運算就夠了。現在奔三的年紀了,還苦哈哈地在補。


語文課本啊!小時候全部被諸如概括段落大意,文言文的釋義等等給生生弄得興趣全無。
現在回味起來才覺得能選進課本的文章定是有道理的。我覺得讀書先不要泛,靜下心來去回味回味。那曾經在你心中播種下的種子開始發芽了:
1. 還記得戰國策裡面荊軻刺秦的的畫面么?太子丹,徐夫人匕首,高離漸擊築,易水邊的離歌,到大殿上的圖窮匕見,秦王棄袍,繞柱還走,還有「王負劍,王負劍」的呼喊,飛擲出的匕首插在柱子里……雖然文言文本身已經記不住,但那種畫面卻如電影一般在腦海里出現
2. 漁父和屈原的對話,三閭大夫「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到最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的漁父之歌,現在看來我們難道沒有遇到這樣像現實妥協的抉擇么?
3.諸葛亮的出師表,賈誼的過秦論,韓愈的馬說,柳宗元的捕蛇者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王勃的滕王閣序,范仲淹的岳陽樓記,蘇軾的前後赤壁賦,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袁宏道的虎丘記,劉基的賣柑者說,龔自珍的病梅館記。更不用說先秦諸子散文和諸多的詩詞曲了。
3.白話文中魯迅的文章可以說是上學時最恨,現在最愛的東西了。不用提嬉笑怒罵的雜文,你難道不記得百草園中的會放屁的斑蝥,酸酸甜甜的覆盆子,還有阿長的美女蛇么?藤野先生中得知先生要離開日本,藤野先生表現出的失望和不舍現在想起那才是對一個背井離鄉的人的真感情流露啊。難怪魯迅會一直惦記著這位老師。
4. 說了這麼多課本上的,我就推薦一本課外的,魯迅的《故事新編》,都說魯迅的文采全在雜文上了,可是說到小說,故事新編的可讀性和內涵放到今天一點也不為過。採薇中首陽山上的伯夷叔齊被婦女們嘲笑最後餓死;補天中女媧造出的泥人對女媧不斷索取,達不到目的還採取詛咒謾罵;治水中官員們巡視了一圈認為情況都還不賴;鑄劍中的眉間尺將頭顱託付給壯士最後三個頭顱在沸水中打架……腦洞大開,直呼過癮。


The Art of Happiness

第一次見這本書是在waterstones里的推薦展位上,因為封面的水表高能很快讓我記住了這本書。當時圖樣的我的第一感想是對這本書嗤之以鼻,畢竟受到十幾年愛國主義熏陶後對老和尚基本上沒什麼好印象,還想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賣這種分裂份子的書之類的云云。

後來有幸在地鐵上和火車上見到過好幾次有人看這本書。好奇心的驅使下就在網上下了一個pdf,翻了幾頁後發現這本書其實根本沒有任何的水表內容。大多講的是老和尚對佛學和人生的理解。拋開政治立場,老和尚對佛學的理解和對人生的參悟的確要比常人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加上作者Howard Culter充滿了理性色彩的筆觸和嚴整細緻的歸納,我也確實明白了為什麼這本書能在goodreader上拿到4.1的高分,以及常年佔據waterstone暢銷書推薦榜的原因了。


毛澤東選集
一開始一直以為是那種過時的書,直到我看完了全部(嗯,尤其是第五卷,毛爺爺不愧是開朝太祖)


《文明的衝突》作者塞繆爾·亨廷頓,國際政治研究領域著名學者,曾任美國哈佛國際和地區問題研究所所長。作者認為,冷戰結束後的世界,衝突的基本根源而是文化方面的差異,主宰全球的將是「文明的衝突」。
當時很多人還不信。
結果很快就有911事件,還有持續至今的極端伊斯蘭恐怖主義。


有一本叫《劍橋簡明金庸武俠史》的奇書……
【剛開始看就是覺得作者在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太扯。比如:

(斯德哥爾摩情節23333)

(我彷彿穿越回高中歷史書.......然後每一章結束還會正兒八經的給注釋)

李白也不能倖免地被調侃:

【以及莫名其妙的翻譯腔:

以前看這本書純粹站在金庸作品的角度
看看熟悉的小說情節怎麼被作者全盤打碎後胡扯,然後笑笑,感嘆下作者真是鬼才。


上大學後再回頭看這本書,就覺得既可以從國際關係理論里的建構主義角度看書, 又可以從中國歷史的脈絡角度來看書。

(原來百度百科收錄了,截一個目錄)


而且有真實和虛幻交織在一起的體驗。看金庸小說時沉浸在那個虛構的武俠世界,好像那個江湖就是真實的一切,管他哪朝哪代。
而看這本書的時候,非常學術化的語言和專業的分析在提醒自己真實歷史的存在,而後再把金庸里的人物和情節填進去。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交織著,會有種朦朧又奇妙的感覺。

而後想想,其實這本書的翻譯體和劍橋腔也是有種中西結合的詭異萌感的。比如把朝廷翻譯成古代政府,把皇帝翻譯成國王;把丐幫解釋為:乞丐的互助組織,如果加入幫會,則會得到其他乞丐的庇護,但要從行乞收入中繳納一定比例給幫會;寫什麼集團崩塌,體系瓦解,又容易聯想到西歐國家從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之後的體系更替。
就此還可以深入進行中西方政治制度,文化方面的探討。:)


記得還有一節講的是中國古代越女劍的傳說(原著翻:越國女士的傳說...)。一開頭提的是西方希臘古典文明興起的前夜,羅馬還是荒蠻之邦;後文又筆鋒一轉,來到東亞揚子江出口的叫「越」的小國。
這樣的中西方對比原文有很多。

我想可能也是為了讓西方讀者更理解東方武俠文化吧。

以前竟天真地以為作者是在搞怪。naive


一本好的書本身就很好,變化的只是讀者們的思想境界,以及,一代又一代的讀者們。2333

-----7月3號
沒想到這個挺冷門的答案這兩天有人看。

之前隨手寫的有英文原版,可能是以前老師閑扯時候的口誤,也可能是我記錯啦。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查證下。

李白遊俠之歌究竟是什麼...評論區有人回答啦~

書里還有挺多神翻譯的
比如
《天之劍與龍之刀:元代武術世界與地下宗教》
《書本與劍的檔案:乾隆帝與中國秘密社會》

《滿大人鴨子刀的傳說與歷史》

《綠色血液之劍:袁承志與明朝政治》

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金庸小說........


《石油·金錢·權力》

拜《貨幣戰爭》所賜,我一直對這種幾個人幾股勢力憑几個物件就能決定世界格局的論調嗤之以鼻。剛聽說這個書名的時候感覺跟貨幣戰爭差不多的論調。
因緣際會,我就翻開了這本書。讀完,從此一洗此前的偏見。


小學語文課本。
中學語文課本。
高中語文課本。


初高中的政治課本!
三觀極正,比心靈雞湯好


第一次過20(手動驚訝)

另外也建議大家細緻的讀讀原著,真的跟我們以為的(或者說電視劇里的)不一樣!

————————據說我是分割線——————————


西遊記

西遊記剛成書的時候,根本沒人理,後來被幾經周折才印刷成書的時候,直接導致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作者到底是誰?

其實到現在,都有很多成年人把西遊記當成兒童書,以至於根本沒有讀過。

其實想一下作者的悲哀,
當初寫書的時候,想諷刺時政——結果無人問津
而今人人奉為經典——卻只當東方童話。
好不容易有人關心,精讀一下, 卻在研究的是,101回的真假。

嗚呼哀哉!!!

——————————關於西遊記作者問題,請移步————————
關於「《西遊記》的作者是否是吳承恩」這一問題,最新發展如何? - 歷史


陸續收到好幾個邀請。。。。。。。。。那就強答一發好了。

第一本:《金瓶梅》
上學的時候就聽說過這本書,那時候一提到《金瓶梅》都要伴隨著尷尬的,直到去年才系統的讀了一遍,真真好書。真真兒把人性中最丑最噁心的那一面翻出來給你看。

第二本:高中政治課本
尤其是《經濟生活》和《生活與哲學》兩本,現在慢慢發現,裡面的理論能解決我遇到的一半以上的問題,毫不誇張。

第三本:語文課本
不吹不黑,入選語文課本的百分之九十都是需要吾等長跪不起的作品,剩下的百分之十具體是哪些,我就不說了,剁手黨還要收快遞呢。

。。。。。。。。。。分割線。。。。。。。。。。。。。
書本里的哲學到底能不能解決我們遇到的問題,以下幾點解答:
1.前段時間被人邀請一個問題:火車站的東西為什麼那麼貴。答案很簡單,供求關係影響價格。
2.今天中午辦公室一個妹子跟我訴苦,答曰:做好你的工作就好,此為抓住主要矛盾。
3.我的很多答案都曾經過多次修改,最終讓它最適合給大家看,此為真理是螺旋上升的。
4.這個問題本身「有哪些開始被認為很扯淡,但後來被證明很好的書?」,此為在特定條件下,矛盾雙方會互相轉化。

還需要我繼續論證嗎?


《孤獨美食家》
我知道大多數人看到這本書,第一反應是大叔站在街角,一臉懵逼地內心獨白:糟糕肚子餓了。
我原本也以為這本書是衍生產品,本著腦殘粉的心,就買來收藏,不指望裡面有什麼乾貨。
可有一個晚上,我就等水開的時候,拿過來翻兩頁,才發現我是圖樣圖森破。
一不小心,我就上了這老司機的車。
我這才發現我看少了一個字,是孤獨美食家。不是孤獨的美食家。
但無礙於這是一本非常好的都市隨筆。
此書講美食,更講得是孤獨。
此書作者是村上龍,很多文青對他頗有偏愛。但其實我並不知道他是誰。
文中有一個想法,我覺得很有意思。
你那怕和一個超級美女(超級帥哥)一起用餐,而且你和她/他情投意合,水乳交融,她/他也永遠沒辦法體會你口中的那份美食。
這就是孤獨。
另外還有數招撩妹金句和套路,出軌擋箭牌,渣男必備指南。
看看人家這老司機當得,流氓得不著痕迹。
有種流氓是你知道他流氓,你還覺得挺可愛的。
此書就是一本這樣的流氓。


當時隨手寫的三言兩語有人贊了,就補充一點好了。理解並不算太深,一些分析還是搬運吧。僅供參考

大家之所以被稱作大家,在於其思想超脫時間的局限,時人無法理解其作品,謂之扯淡。時過境遷,其預言成真,或終被眾人慢慢理解。傳世之作,大抵如此。單純迎合大眾口味的作品,大多一時暢銷,壽命反而不長。

1.《動物莊園》:以動物隱喻人類社會

所有動物一例平等,
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
更加平等

《動物農場》(《動物莊園》)這本書好在哪? - 書籍評價 - 知乎

2.《山海經》:一部地理典籍,在後人不斷創作修改下變得奇奇怪怪了。
如何讀《山海經》?其精髓在哪裡? - 文學 - 知乎
《山海經》中有哪些細思恐極的細節? - 文學 - 知乎

3.《物種起源》:與猴子發生關係的是你祖父這一方,還是你祖母這一方?
這本書的地位不必多說,關於進化論的爭論一直延續到今天。赫胥黎和牛津主教的辯論也是堪稱科學史經典。

最近在看《局外人》:
以一個不遵循正常人情世故的、對周圍世界鈍化、身處局外的主角的視角,反映世界太多「理所當然」的荒誕。


《麥田裡的守望者》
初中買的,因為聽說很好看,然後買的譯林的經典收藏版,黃色書殼,還花了我幾十塊錢。翻開書,我就覺得我買到盜版書籍了,沒有序言,沒有目錄,文中充斥著「他媽的」,我真的是
看了開頭後,之後就再也沒看過。


到了高中,不想寫作業的時候,從書櫃里翻到了這本書,就真的,
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這!
他媽的!
太他媽的好看了!
我初中的時候!
簡直就是一個智障啊!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只說自己的感受,《情人》,大學時為裝逼看了一遍,覺得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時空錯亂,語言模糊,故事完全不成線。
後來看王小波力捧王道乾,於是再看,還沒看完第一頁,感覺就兩個字:「神作!」神人寫就的文字,神人編譯的文章。一氣看完,再隨手翻閱,感覺每頁里都有品讀不完的滋味。自此也明白了有些書只有成長到一定程度才能看懂,不能強求一時


小學到大學畢業的各科課本。

舉個例子,小時候,包括上大學的時候,都覺得政治書是洗腦用的。

直到今年美國大選。。。。

再舉個例子,小時候總覺得語文書上的文章自己也能寫出來。

現在,算了我還是別吹牛逼了。

。。。。。。。


推薦閱讀:

有哪些像《你今天真好看》這樣溫暖的繪本?
精精精一個運營的自我修養: 菜鳥運營如何快速的成長起來?
講雜誌排版比較好的圖書有哪些推薦?
有哪些句子一看就捨不得忘掉?
看過超過10遍《少年維特的煩惱》,《人間失格》,《挪威的森林》的人,會有怎樣的性格變化?

TAG:生活 | 科普 | 書籍 | 社會 | 暢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