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喜歡突然在動態里發一句似乎極度生氣,或者極度憂傷的話。然後別人問時又淡定地說,「沒什麼」。這是什麼心理?


可能是吸引關注,被回應就已經滿足了他的需要,他沒有回應別人的渴望。


為了吸引他人關注的心理。


一方面ta很想表達一些內心真實的可能有點極端的想法,另一方面由於覺得得不到別人的關注心裡會有落差,以致會有一種無力的自嘲感覺出現,當別人再去關心ta時,ta已經覺得沒這個必要了,我更願意形容為「莫名的委屈」,因為這種落差的感受會讓ta心裡好受點,覺得不是由於自己而是由於外界因素導致這樣的心態出現。
純發泄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其實還是希望得到關心的。


因為知道說了也沒有人在乎,或者說,覺得任何人都無法感同身受,解釋起來太累,不如不說。


1,此句非原創,人只是單純喜歡而摘錄,當然解釋不出什麼
2,緩衝一下表示矜持,若繼續再問,也許就得答案
3,只是需要發泄情緒,並不需要傾訴,或者說懶得傾訴,像我這樣的,呃。。。。


因為這句話只想給一個人看,而問的偏偏不是那個人。


只是通過某個出口發泄一下,一般發泄之後一會兒就會冷靜下來了,反而沒有再傾訴的必要。
如果一直悶在心裡,沒有出口; 突然被問起,才會滔滔不絕地傾訴吧。


因為Ta寫給特定的人,不是那個人不會讓Ta有傾訴欲


我只是單純忘記了當時的感受罷了


渴望一個人的關心 但得到的不是那個人的關心,便不願多說


只是覺得那句看來的話文字優美,沒有代入的意思。


掛在簽名里,是為了展示自己一如既往的高品味。

如果有理解的人問起,可以一起喝茶。

如果有不理解的人問起,就說書上看來的。


真有什麼事兒,誰還有功夫折騰動態啊,早打電話或者約起喝酒了。


說得出來的情緒都已經過去了。

進行中的情緒還沒來得及總結呢。


要看是誰問 回答沒什麼的話一定是問的人不對。


絕大部分情況,是矯情給某一個特定受眾看的。
部分情況,是矯情給自己看的。
如果真的想觸及這個人的內心,光靠他經過編碼的文字,是很難解碼出他的內心活動的。


就是找存在感呢,你看你不理他,時間長了也就沒聲了,長不大的孩子永遠TM裝蛋定。


不想說給你聽;不想讓公眾知道


一種發泄方法。
有人喜歡摔砸,有人喜歡傾訴喊叫…有人喜歡轉移注意力…有人喜歡用文字吐槽一翻。都只是一種發泄方法。
髮狀態這種方法呢,好處就是別人看的到,說白了,就是你讓自己希望能發現你這一異常狀態的那個人看到了,而又避免了主動去求安慰的尷尬局面。
至於說「沒什麼」,很簡單,原因以下幾種原因。
一.你不是她要等的那個人。
二.她在矯情拿捏,甚至是在測試你對她的關心程度。(你可以繼續說:你肯定有事,我能感覺到你狀態不對。你到底怎麼了,如果可以跟我說說吧。我想幫你。三句左右這樣的話,如果她繼續答沒什麼,那麼答案就是答案一或者她真沒事你想多了,當然,還有可能她不想你擔心,性格如此。通常說完這句話就告訴你為什麼,並且說的挺多,那麼你就是她要等的那個人。如果勉強說了,了了幾句,說明他把你當好朋友,可以信任的人但並不是她要等的人)
三.她真沒事,有感而發。(驗證方法看答案二)


矯情,專門矯情給一個人看的.


「作」。


只是問的人這麼多,一個人都不能說。他們無法感同身受,也無法理解。


1.承諾和情感類,大多只是寫給某個,自己想讓她看到但是又不好專門為了這句話去打擾的人。諸如:心痛。很累。我會很努力。真的超開心。
2.讓別人知道自己的狀態,獲得關注,緩解感覺。如。等待那麼一個人。類似的。
3.你恰好是那不能說的人,因為你應該理解。
4.關你P事啊,作為備胎?或者是你丫就一大嘴巴,還不好意思裝作沒看見你留言。
5.矯情一個,經常發這種狀態,其實全天下都知道我沒事,問個毛線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這麼多人對遊戲懷有恐懼?
為什麼年齡大的人往往喜歡轉發雞湯文?他們是真的覺得好看嗎
怎麼克服看恐怖片後的陰影,比如一個人不敢睡覺,現在是看的時候還好看完浮想聯翩?
性格太急,怎樣才能變的慢一點?
為什麼「理想」、「青春」、「奮鬥」之類的詞會讓部分聽者反感?

TAG:社交網路 | 心理 | 人際交往 | 日常心理分析 | 大眾心理 | 社會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