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賞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藝術作品?
比如他的「Campbell"s Soup Can」,他的作品,似乎和當代人的生活形態結合很緊密,具有鮮明的時代感,但是藝術往往也折射出超越時代的價值追求,沃霍爾如何平衡兩者?他的美學價值,和在藝術拍賣市場上的號召力從何而來?
謝邀~這一題我都拖了一年了,今天正好整了一些原來寫過的文章。回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這是個很好的科普類回答~
超長,先預警一下。
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8-1987)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魅力和熱度依舊沒有消退。他的名字和面容被人們記住;他的作品出現在各大博物館的牆壁和時尚單品的表面;他的名言警句成為了追夢人的信條。
可以說,在瞬息萬變的藝術界,安迪·沃霍爾依然是現當代藝術與流行文化中最具影響力的偶像人物之一。
那麼,應該如何去看他的作品?
我想從名人效應和波普藝術的角度去分析,很多人都做過了;那麼,我想用「諷刺藝術」的角度來看看安迪·沃霍爾的藝術。
===================================
諷刺,也可以說反諷,英文irony,指的是一系列事件的實際結果與正常或預期結果之間的不協調。我們在很多文學作品和視覺藝術中,都可以廣泛地觀察到這種諷刺的存在。
而安迪·沃霍爾在他的藝術里,處處可以看到諷刺以及它對其藝術語言的影響。
他通過打破傳統的遊戲規則,融入流行文化和創造藝術的歧義,形成了波普藝術的諷刺意義。
他的諷刺手段,不僅可以應用於藝術世界,而且適用於我們社會裡的許多文化景觀。
在20世紀50年代,安迪·沃霍爾成為了一名廣告插畫家,他給女鞋、香水、蛋糕設計過插畫,(如上圖)這段早期的職業生涯給他後來的藝術風格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很快,沃霍爾就進入了純藝術的圈子。
波普藝術於五十年代末在美國出現。在當時,波普藝術是對爭霸了美國近十年的抽象表現主義的一種反應。包括沃霍爾在內的許多波普藝術家都認為,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者所創造的藝術作品太脫離觀眾,他們宣揚的藝術理念與普通公眾過於疏遠,似乎只有高級專業的藝術界人士才能理解。
簡單點說,波普藝術家認為50年代被學術界吹捧的美國抽象表現主義脫離了群眾,讓藝術變成了小部分藝術精英的玩物。所以,他們製造了另一種形式的藝術——波普藝術。從字面上理解,波普(pop)就是流行的意思,因此波普藝術也是如它的名字一般容易理解,是以流行文化的形象和消費主義的觀念為基礎,目的是向更廣泛的觀眾提供平易近人的藝術。
因此,從發生的狀態上來說,波普藝術整體上是一群藝術家對於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諷刺。
抽象藝術強調繪畫的行動性,強調繪畫行為和繪畫結果的獨一無二性,強調藝術家作為主體的絕對意志;而波普藝術則諷刺了這些自以為是的藝術語言,宣揚藝術的結果而非過程,讚美消費主義和市場經濟帶來的大眾傳播,弱化藝術家的「天才式」的神秘感,而強調藝術的簡單和愉悅。
沃霍爾無疑成為了波普藝術的代言人,他既懂得包裝自己,也明白市場的喜好。他聰明地將廣告的概念應用於他的藝術形式之中,利用消費品,名人,新聞故事和重複的圖像來突出「大規模生產」的概念,與從前傳統藝術和抽象表現主義追求的藝術品理念完全相反——藝術品不再是僅此一件,獨一無二的了,藝術品也可以變成大規模生產的產品。
總體上看,沃霍爾從藝術執行的角度,和藝術內容的角度,都在模糊高雅藝術與普通商品之間的界限。他在油畫布上複製了各種象徵美國商業產品的形象,如金寶湯罐頭和可口可樂瓶。他讓不斷出現在電視和公眾視野里的流行人物變成了繪畫作品中反覆出現的圖像,如《金色的瑪麗蓮》(下圖,左邊,於MoMA),《12個貓王》,彷彿這些名人本身也是被大量生產出來的。
如果說,1917年,杜尚用一隻陶瓷小便器定義了什麼是「現成品」藝術(ready-made),那麼,四五十年後的沃霍爾就把商品和名人的形象也納入到了「現成品」的範圍之中。
流行的形象和這些形象背後包含的意義與價值也成為了一種新型的商品,可以被採用和轉換。
他諷刺藝術的高雅和原創,尤其是被美國「行動派」畫家們追捧的繪畫行為和繪畫意識的獨一無二性,即使沃霍爾精心地手工繪製了一些作品,他也完全不想強調和鼓勵所謂的藝術家那雙充滿榮譽的雙手,但他一直在強調藝術家的心靈和頭腦。
以至於後來發展成為沃霍爾的眾多咒語之一:「藝術,最重要的是一個想法,而不是它的生產」。
沃霍爾非常懂得廣告圖像的影響力:圖像重複的次數越多,曝光力度越大,就意味著廣告圖像對人們的影響越深遠。人們看到這些圖像的次數越多,人們反而會對這些形象變得越來越不敏感,最終成為一種潛意識和習慣記憶。
沃霍爾用這樣的方式處理自己的作品,反反覆復地使用一些重複圖案:花朵,香蕉,罐頭,明星,車禍現場。以至於他的作品讓人感到熟悉又遙遠,視覺上討人歡喜,但情感上又談不上扣人心弦。
沃霍爾的藝術是一種諷刺,和刻意為之的雜糅。
藝術家很少提及他的作品背後有什麼存在意義或是內容的隱喻。沃霍爾說,「你看到的什麼就是什麼。」留下一種作品意義的曖昧存在,因為他的目標受眾是所有人,因此沃霍爾的藝術也接收每個觀眾自己的解讀。
具體來說,安迪·沃霍爾用來製造諷刺藝術的策略之一就是打破常規。
他打破了幾千年來藝術創作的重要原則,即藝術家的雙手是藝術的精華。這種對於藝術手工藝的期待,和藝術家本人的渴望一直以來都統治著藝術史;尤其表現在繪畫和雕塑上。
當人們親眼看見一幅透納的風景畫時,腦海里就可以想像得到藝術家用指頭蘸取顏料,在指甲縫中都充滿繪畫痕迹的行為;彷彿每一幅透納的畫作都延續了一部分藝術家本人的靈魂;而擁有一幅透納的作品,似乎也意味著可以觸及一小段這位為被藝術史歌詠的偉人片段。
而隨著照相術的出現,隨著各種視覺複製品的流傳,本雅明定義的藝術品的「靈光」消失在了機械複製的時代。
而生長在這種機械生產、商品市場和大眾傳播時代中的沃霍爾,深知這種藝術的現代性,其存在狀態,和理解危機。於是,沃霍爾將藝術的執行與藝術的概念分離,證明了藝術家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東西。
一個藝術家是否真的用自己的雙手去製作一件作品,這個行為本身已經不再是決定一件作品的原真性的關鍵因素;而這個藝術執行上的概念革命,就是使得二十世紀的藝術與之前所有的藝術都不再相同的根本原因。
如上圖,沃霍爾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金寶湯罐頭》,它已經成為了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必看作品之一。它包含三十二個小畫布,每幅畫面都描繪了一個獨特口味的金寶湯罐頭:經典番茄湯,雞茸蘑菇湯,傳統豆子湯,等等,代表了當時這個著名食品公司在美國市場上提供的三十二種不同口味。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罐頭湯畫的完成是早於安迪·沃霍爾開始使用他標誌性的絲網印技術的;就是說,這套作品還是他手繪完成的。
但是製作過程依然有別於傳統繪畫。沃霍爾他從商業照片中得到湯罐頭的圖像,然後使用了投影儀,把這些湯罐頭的圖片放大到畫布上,接著他按照投影的輪廓,依葫蘆畫瓢地畫出了每幅罐頭,於是產生了一種獨特的,沒有藝術家發揮,而充滿了機械複製效果的繪畫。
沃霍爾有意地從繪畫的過程中去除「人的觸感」,避免了傳統藝術追求的人文精神,和被現代藝術神化的藝術家靈魂,打破了傳統繪畫和雕塑的遊戲規則,讓自己的作品看上去就像是機械的複製品。除此此外,他還不得不精心地畫每一筆,讓它們和上一張畫看上去一模一樣;並精心製作展示的畫布,令它們看起來統一,沒有自我思想,只是「大量生產」的結果。
這種精心布置的假相和虛化藝術的目的之間也是諷刺的。為了製造一種工業生產的外表,沃霍爾不得不專一且認真地去除他作為一個藝術家在繪畫中的參與感;然而他的雙手一直在參與這種消亡的過程。甚至在很多場合,沃霍爾都對外宣稱,他沒有直接參与到他的作品的製作過程中。
後來,沃霍爾製作了一系列描繪金寶湯罐頭的繪畫,甚至還包括一些損壞的罐頭形象。他故意選擇損壞的罐頭作為繪畫主題又增添了另一個層面的反諷。這些平日里被人們嫌棄,丟掉的東西,通常被認為是不值得提及的內容。但是,沃霍爾確認為這些損壞的罐頭恰恰是代表了事物的個性,而不是藝術的一致性;因此在機械化大生產的時代,藝術中更應該有這類的形象出現。至少,在沃霍爾眼裡,這些具有個性的罐頭有著更高的審美價值。
所以說,沃霍爾不僅是將日常用品、消費品的形象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而且用獨特的眼光評價了一些我們通常甚至不認為值得注意的對象。形成了一種對於傳統藝術眼光的諷刺。
有趣的是,雖然真實世界裡這樣的受損的罐頭是賣不出去的,但是,關於受損罐頭的繪畫作品卻在沃霍爾這裡獲得了巨大的價值。這種諷刺並不是無法理解。面對超市貨架上玲琅滿目的商品,我們大多數人無疑會避開購買任何與標準不同的商品;但是,藝術品畢竟不是純粹的商品,它的獨特個性完全決定了它的吸引力和經濟價值。
毫無疑問,以日常用品為焦點,將它們變成高雅藝術關心的主題,這成為了沃霍爾將藝術與大眾緊緊相連的成功關鍵。不像是美國抽象表現主義,似乎把藝術行為和藝術品都描繪作藝術界精英的自留地,沃霍爾成功地邀請了最廣大的群眾來解讀他的作品。《金寶湯罐頭》最初被人們理解為:「終極的玩世不恭,和騙人的把戲」;但是最終,它也被藝術界承認,「是美國文化全面革命的第一幕。」
《金寶湯罐頭》的另一個特點是,它的形象最直觀地代表了一種大眾消費的對象。 試想我們在無數的畫廊中,發愁於那些無法解讀的抽象藝術時,忽然出現了一個我們在超市裡經常遇見的產品;同時,藝術家用一種毫無表情的枯燥描繪再現了這件商品的形象;這種呈現加劇模糊了藝術與商業之間的界限。沃霍爾從未解釋過他的創作意圖,似乎這種藝術語言不需要解釋,任何購買過金寶湯罐頭的人都會明白。他允許觀眾在面對這些藝術形象時,形成自己的意見。
諷刺,在本質上還是精英主義的。因為它有隱藏的意思。
同時這意味著製造諷刺的人本身,是知道這層存在關係的。
因此,當我們說沃霍爾的作品擴大了藝術觀眾的範圍時,這種想法本身也是有諷刺意味的。畢竟,他的作品在另一方面也傳達出了藝術的「排他性」。
在1962年7月,安迪·沃霍爾在洛杉磯的費爾斯畫廊(Ferus Gallery)第一次展出他的《金寶湯罐頭》。這件作品馬上受到了巨大的爭議,得到了一系列的批評。
例如,費爾斯隔壁的一家畫廊,就在展覽舉辦的當時,在自己的畫廊中提供真實的金寶湯罐頭,並以60美分3罐的價格出售,意圖諷刺沃霍爾的繪畫。他們試圖評論沃霍爾藝術中的商業主義,結果諷刺性地幫助到了藝術家和其作品的宣傳。以他們為代表的一批嗤之以鼻者,完全看錯了沃霍爾在這幅作品中試圖觸及的點,並用自己的嘲諷行為,引起了更大程度上的關於消費主義的諷刺。
在其他使用大眾消費品形象的沃霍爾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發現類似的諷刺,例如《Brillo肥皂盒》和《可口可樂瓶》。藝術家艾倫·卡普羅(Allan Kaprow)在1989年曾說過,「通過重複《金寶湯罐頭》和《Brillo肥皂盒》的形象,以及出售這類作品可以被無限重複的圖像,沃霍爾強調了藝術的商業作用,並且暗示性地破壞了由傳統藝術家製造的,所謂的精神上的純潔浪漫」。
同時,在我看來,沃霍爾的作品在選題上也代表著一種平等觀念。過去的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都在強調神跡和偶像的形象,似乎只有一種被普世價值承認的真善美才有資格被畫進一幅畫中。而沃霍爾則不這麼看。他曾經就談到過可口可樂的偉大,它是一種平等的飲料,街頭的工人和美國總統喝的可口可樂都是同一個味道。
很多時候,這種由可口可樂的平等價值觀所帶來的思考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的觀點。例如,試問美國這個國家有什麼優點?答曰:美國開始了最富有的消費者與最貧窮的購買者之間的相同之處——全世界的可口可樂都是一個味道,沒有錢可以讓你買到更好口味的可口可樂。然而,現實是諷刺性的,喝著同樣可口可樂的人們,還是過著完全不一樣的人生。
這種附加在商品之上的民主臆想本身就揭示了消費主義的諷刺意味。一般來說,消費和廣告鼓勵人們,你所擁有的錢越多,所購買的商品就越好。但是,在如可口可樂的廣告理念里,沒有錢可以讓你買到更好的可口可樂。富人可能在小一陣子中,會感到他們的臉上有一點兒不光彩;但是,窮人們卻可以因為假想著自己和富人擁有同樣的生活滋味而感到片刻的精神麻醉。但是,人人都知道,這只是商家利用廣告向人們展示的一種意淫。
就像是可樂瓶子在廣告中的不斷重複一樣,後來的安迪·沃霍爾把絲網印技術納入到了自己的創作方式中來,允許他一遍又一遍地影印相同的圖像,告訴人們這是批量生產出來的視覺幻象。
但是,這些藝術品卻和可口可樂本身並不完全相同。
雖然可樂瓶的圖像可以無休止地印下去,但是,由於絲網印刷技術的性質,沒有兩個圖像是完全一樣的。人們經常可以在他的絲網印刷藝術品中發現的油墨的污跡和印刷錯誤。而這些「污點」又諷刺性地增強了這些大批量生產的「人文因素」;而真實世界裡的藝術收藏者,恰恰又因為這些渺小的人文因素而感到趨之若鶩。
所以,我們說安迪·沃霍爾是諷刺的:他的藝術是諷刺的,人們對他作品的趨之若鶩更是諷刺的。
他是一名熟練的社交高手和宣傳大師。他一直都想做個明星,對媒體的力量深深著迷。同時,他也巧妙地在傳媒時代構建了他的個性和神秘面紗。沃霍爾的成功還得益於他的模糊與曖昧,和蓄意製造的神秘感。
《紐約客》的藝術評論家哈羅德·羅森伯格(Harold Rosenberg)就曾說過,「安迪·沃霍爾的創新並不在於他的畫作,而是在於他把藝術家變成了一種公眾人物,並用自己的人生解釋了這種身份轉變的戲劇性和商業價值。」《安迪·沃霍爾:自傳》的作者維克多·博克里斯(Victor Bockris)也這樣寫道:藝術家最著名的藝術作品就是他這個人本身。雖然沃霍爾可能是最常在公開場合露面的藝術家,但他卻對自己的生平和他的藝術靈感鮮有談及。或許是處於一種自我保護,或許是處於一種內心深處的自卑,他始終不願像許多表現主義的藝術家那樣,透露自己的人生經歷和複雜內心。正如他告訴一位記者的那樣,「我寧願保持一種謎團的感覺,我從不喜歡講自己的背景,反正如果你一定要問我,我每次的回答都會不同」。
策展人亨利·蓋爾扎勒(Henry Geldzahler)曾評論過沃霍爾創造自己神秘形象的成功,並聲稱,即使是沃霍爾二十多年的親密朋友,也和普通大眾一樣,對沃霍爾的創作意圖和作品意義充滿了疑問。事實上,沃霍爾一直否認他的作品背後存在任何的意義。他對自己和他的工作始終堅持一種含糊不清的態度,在視覺上保持著一種毫無情感的表現。而這些曖昧與神秘就使得他可以一直吸引觀眾,讓人不可抗拒地反覆研究他,媒體報道他,民眾討論他。於是,用一句英國史學家貢布里希的名言來講,「實際上沒有藝術這種東西,只有藝術家而已。」
事實上,沃霍爾把自己的工作室命名為「工廠」也是諷刺的。沃霍爾在「工廠」里創作藝術品,用絲網印刷複製圖像。社會名人被頻頻請到他的「工廠」中去,帶來了媒體的關注和社會的曝光,形成了曖昧的廣告效應。而從「工廠」中走出去的藝術品,也帶有著這種偶像、明星、公眾人物的商標光環,受到市場和收藏家的追捧。沃霍爾用他的作品和執行方法展現了他對於個人形象與藝術意義的模糊性處理,並邀請全社會賦予關注,揭示了自由解釋的可能性。
儘管沃霍爾一直否定在他的作品中存在任何的隱藏意義,但人們還是津津樂道於他抵賴隱藏意義的諷刺意味。他通過創作消費品的重複圖像,展現了藝術的「脫敏作用」的這一主題,批判性地揭示了批量生產時代里人們對於事物和形象的麻木效應。通過使用諷刺的表現手法,選擇不被看好的日用品作為藝術主題,故意突出低質量的印刷效果,安迪·沃霍爾模糊了高雅藝術和大眾消費的界限。
雖然他的藝術可能並不適合每個人的口味,但是,他改變了人們對待藝術生產方式的看法;同時為機械複製年代裡產生的藝術作品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解讀視角。一方面,安迪·沃霍爾的作品諷刺了所謂的高級藝術之於精英的排他性,希望藝術能更廣泛的被觀眾接受。另一方面,他的作品和人生充滿的諷刺似乎也適用於整個藝術現狀。儘管他一直強調其作品背後沒有意義,但人們卻可以通過自己的解讀分析出自己想要的各種答案。
==============================
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如需轉載,請私信獲得同意,謝謝!
在Coursera上選修的Warhol課程剛結束。看到這個問題內心騷動,便想小試牛刀。掛一漏萬,見笑了。
Warhol自己總結說他這個人有一個優點就是他沒有內涵,自己完全展現在那,十五秒便能把他看完。(請原諒答主蹩腳的翻譯)
Warhol的藝術被分為了五個部分。
第一個主題是名人(celebrity)
最著名的也許便是瑪麗蓮夢露的了
Warhol作品的一大特點就是重複,每個名人的頭像都是一個系列,不同顏色不同尺寸。其他著名的人物還有貓王、肯尼迪夫人,也有本朝太祖
這些作品都是使用一種叫做絲網印刷的技術。
下圖是答主拙作
(答主對大大是十分敬仰的)
第二個主題是性(sex)
本來褲子都脫了,老師就放了個訪談,讓人看一些莫名其妙的文不對題的畫冊,嚴重抗議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教學方法。
其實老師還是提供了一些線索的,Warhol的大部分電影都是在赤裸裸的講這些事情,無奈凈網行動,所以這個主題等凈網行動結束後再惡補吧!
附小圖一張:The Chelsea Girls
第三個主題講的是金錢(money)
Warhol與金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Warhol從小在貧民區長大,所以他渴望富有,他也說過好的藝術就是生意,好的生意就是藝術。(請再次原諒答主蹩腳的翻譯)
金寶湯罐頭、可口可樂等等,都是非常成功的商業作品,而答主最愛的確是Warhol當時非常失敗的作品:The Velvet Underground樂隊的首張專輯封面
據說當初專輯上這個香蕉是可以把皮剝下來的,也許它更切合主題二。
以及赤裸裸的dollar
第四個主題是死亡(death )
1968年一位女權主義者差點槍殺了Warhol,這件事情對Warhol此後的創作影響很大。
比如這些
大半夜發這張真的很恐怖
第五個主題是時間(time)
Warhol有部電影名字叫Empire(帝國),長達八小時,以單一固定鏡位拍攝紐約帝國大廈在天黑到清晨八小時內的變化,Warhol向觀眾解釋說這部電影的目的就是要人們看著時間流逝;另外比較著名的就是Warhol的時間膠囊了。
這就是Warhol!
一切贊同屬於愛丁堡大學的沃霍爾課程的老師們:Glyn, Ian and Vicky
下面是答主在批改作業時覺得寫的非常棒的一篇講述Warhol的作品的文章,看在答主只是分享人類智慧而不用於商業途徑的份上希望原作者同學能夠原諒答主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轉載。
原文如下:(自己翻吧,答主翻的太爛了)
I chose Warhol』s Ethel Scull 36 Times.
It is a 1963 painting and Warhol』s first commissioned work. It consists of four rows of nine equal
columns of images of Ethel Scull. Her husband, Robert Scull, asked Warhol to paint a portrait of his wife,
as a present for her forty-second birthday. He asked that it be in the style that Warhol used for his
various depictions of Marilyn Munroe, both the Marilyn Diptych and his other depictions of Marilyn
Munroe. At the time, Ethel Scull was a well known collector of modern art.
To create the work, Warhol is reported to have taken Ethel Scull to a photo booth in Times Square New
York and asked her to take three hundred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s of herself. While taking the
pictures, Warhol told her various jokes to make the photographs look more candid, and coaxed her into
a series of flirtatious poses. Warhol then created the artwork directly from the photographs. He chose
specific poses and expressions, thirty-six in total, to be fabricated into silk screens. The thirty-six screens
were printed onto individual canvases to produce the large, grid formation of the final portrait. Because
the canvases were of identical size, the artwork was modular and could be reconfigured by adding,
removing, or rearranging its components. When Warhol delivered the portrait to the Scull』s it came in
pieces that Warhol said Scull could put together. Scull responded 「But, Andy, this is your portrait.」 to
which Warhol stated 「It doesn』t matter.」
While the work is classified as a painting, the medium is acrylic and silkscreen on canvas. It is eighty
inches by one hundred and forty-four inches. It constitutes the first time that Warhol used photographs
that he took, rather than ones he found in a magazine, to make his work of art. It is also the first time
that Warhol used repeating but not identical images of one person; he used this strategy again in his
paintings of Jacqueline Kennedy.
Although the work is not part of a series, it did flow from Warhol』s earlier Munroe work and he used the
same basic techniques in later celebrity portraits. Ethel Scull 36 Times is considered a pivotal example of
Warhol』s portraiture, and wa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his business of making portraits for wealthy
celebrities. Warhol went on to produce more than a thousand portraits of various celebrities; typically
he used between ten and one hundred poor quality Polaroid images of his subject before perfecting
them as screen prints. At the peak of his portrait work, Warhol earned over a million dollars a year from
his celebrity portrait art.
Ethel Scull 36 Times does relate to the themes of celebrity and money. Ethel Scull has been described as
「an ardent partygoer and devoted fashion buff」. She regularly appeared in the fashion section of New
York newspapers, and the lavish art world parties that she and her husband hosted also gave them
celebrity status. However, in 1973 when the couple was heading for divorce, Robert Scull sold a large
portion of their collection at auction for more than two million dollars; many times more than what they
paid for the art works. Warhol was apparently pleased with the result, although upset that his works
didn』t bring the highest price. But most of the other artists felt betrayed. Robert Rauschenberg, a
contemporary of Warhol`s, said 「I』ve been working my ass off just for you to make that profit」. Scull
responded 「It works for you, too, Bob. Now I hope you`ll get even bigger prices.」 In response,
Rauschenberg reportedly punched Scull in the stomach and walked away. Many viewed the Scull』s art
sale as a cynical and greed motivated action by social climbers and profiteers, however the Sculls have
also been recognized as important patrons of contemporary art. They both donated and commissioned
many works. Scull』s response to Rauschenberg has proven true, with contemporary art and artists
commanding higher commissions and prices.
The Sculls divorced in the early 1970s, shortly after the auction. Robert Scull bequeathed the painting
Ethel Scull 36 Times to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after his death in 1986. However, Ethel Scull
also donated the painting to the Whitney Museum in 1984 at Warhol』s recommendation and to spit her
ex-husband. The two institutions have agreed to share custody of the painting.
References:
Andy Warhol | Ethel Scull 36 Times
Ethel Scull 36 Times
The Five-Year Plan
http://www.nytimes.com/2010/04/16/arts/design/16scull.html
Hidden depths: Paris exhibition aims to paint Warhol as a modern master
warhol: Commissioned Portraits
一切贊同屬於答主這位牛X的同學!
安迪·沃霍爾的影響力很大,主要是下面幾個原因:
1. 用創新的藝術表現方法來使藝術流行化: 對藝術材質的創新運用 - 絲網印刷等等,是對藝術品重複複製走向大眾的一種嘗試。強烈的藝術色彩風格,讓大家一看就知道是他的作品。作品主題涉及了很多大家每天生活中的物品 - 番茄湯等等,體現出」生活中的流行藝術「 的理念。
2. 和明星名流的密切合作: 安迪·沃霍爾是很多明星名流的好朋友,因此也擴大了他在文化藝術節的受歡迎度。此外,他的作品很多主題都是名人和偶像 - 瑪麗蓮夢露,貓王,伊麗莎白泰勒等等,本身就很有話題性和經典性。
3. 強烈的個人風格: 安迪·沃霍爾自己的著裝風格也獨樹一幟,很有個性的一個人,讓人很容易記住他。
http://weibo.com/artsylife
如果你能看安安靜靜的坐個8小時看帝國大廈並且看的淚流滿面好了你已經成功了解安迪·沃霍爾。
黑衣人探員W。
通俗藝術,並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在我心裡和流行音樂處在差不多一樣的地位上……
可以去看他的書:中文書名《安迪 沃霍爾的哲學》。書里Andy談了關於他自己的生活,他對生活中一些人和事物的看法。從這本書中可以了解Andy的內心世界。我想看完這本書對理解他和他的作品都會很有幫助。
不光這個,很多現當代藝術作品在我心裡是稱不上藝術的,所以你們不要拿這些來「欣賞」。吹捧這些作品的人讓人感覺愚蠢,而在這些作者心裡,想必也是暗暗鄙視這些吹捧行為的。這也暗合所謂該「藝術」本身亦即諷刺之意。如果作者內心並不鄙視,那麼這些作品本身也失去了意義。
藝術考試後摩拳擦掌來答這道題。Andy Warhol 屬於二戰之後的 Pop Art. "pop" 的意思就是 popular, 及普遍的,大眾的。結合當時社會背景,大量生產出來的工廠產品(這一段字打的好鬧心。。。)進入到人們生活當中,而且變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超市裡花花綠綠的食品日用品)。從前那種光怪陸離,五光十色,乍一看很喧鬧的海報,廣告和產品包裝已經變得習以為常。而這個時候 Andy Warhol 將這些變為藝術,其實就是把這些已經被平庸化的東西畫上高亮,但之後給人的感覺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其實很奇妙。
插一句:我覺得 Warhol, 或者其他很多藝術家有一種 「可以後退一步」 的能力。沒有那麼隨波逐流,更加的隨心。然後在這種隨心當中其實可以看到很天真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說成人性:Humanitas( human nature, civilization and kindness ). 他們少從循序漸進的方式理解問題,反而一下回到天真的本性然後去反觀這種斷崖式的進步,結果往往出人意料。比如說在 Pop-Art 里,他們會突然從這種花花綠綠的世界問自己,為什麼是這樣?我真的覺得它美嗎?到底美在哪裡?由這種很剖心的問題產生的藝術品雖然主觀,但還是能引起共鳴:因為我們作為人,是共享 Humanitas 的。
哈哈說得有點多都不好意思了,下面總結了一些方面,從我的角度解釋一下如何欣賞Warhol 並且他為什麼這麼特別:
- 通過種種方法讓這些變成唯一的焦點,即脫離了東西本身的實用性去觀察它們。但是這些東西本身就是為它的實用性而存在,或者本身就是因為它有實用性而被人們看到。所以拿掉這個殼子之後看到的東西很有趣。Warhol : "Pop-Art is liking things."
- 他發明的絲網印刷也很有意思。具體操作我就先忽略。這種顏色上的對比和碰撞本身就很有藝術感,並且他還在把一張一樣的畫用幾個不同的色調錶現出來放在一起。瑪麗蓮夢露那張給人感覺就是宜喜宜嗔,但這麼多感情放在一起又覺得有一點悲傷。
- 從本身已經藝術加工過的東西里提煉出藝術 --&> Hyperreality. 比如這個 Brillo Box,每一個都是仿製的,所以不僅跟原物不一樣,每個 Box 也都不盡相同。這種把本身就是人為設計過的東西再人為設計,那種「人為的」, 「呆板的」 感覺就淡了很多。
暫時就是這麼多,謝各位看官觀看。
其實他的偉大之處就在於,用廉價的意向和製作方法告訴大家,藝術家也是人,藝術品就是一堆普通物質的堆積,沒有什麼崇高的,都是狗屁。
所以,看的他的作品,泛泛的走馬觀花就好,用眼睛去看,不要帶腦子,這是最純粹的觀法
Andy Warhol的作品就是戲謔啊!以及像「可口可樂」一樣真的沒有什麼內涵的美國精神!
以下是Andy對可口可樂的評價,反映了他與同期藝術家想要讓藝術也變成「可口可樂」這樣人人都能摻一腳的平均主義願望。
What"s great about this country is that America started the tradition where the richest consumers buy essentially the same things as the poorest. You can be watching TV and see Coca-Cola, and you know that the President drinks Coca-Cola, Liz Taylor drinks Coca-Cola, and just think, you can drink Coca-Cola, too. A Coke is a Coke and no amount of money can get you a better Coke than the one the bum on the corner is drinking. All the Cokes are the same and all the Cokes are good. Liz Taylor knows it, the President knows it, the bum knows it, and you know it.
只能說時勢造英雄吧,安迪沃霍爾生得真是時候。
他本質就是一個廣告插畫家,副業是偶像明星式畫家。但是精於炒作自我給公眾留下深刻印象。(包括戴假髮、故意用特殊的語調講話)
他本人的走紅和作品的走紅,首先得放在時代大背景下去考慮:POP藝術存在的緣由而其被捧上神壇的動因。
往前追溯就是鼎鼎大名的現代主義,包括這幾年設計界死灰復燃的——水流坪、金屬椅,都是傳統的包豪斯設計風格。
而波普最早是由二戰後成長起來的英國人提出,廣義上可以歸入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思潮。如同維新、舊民主、新民主的三者關係一樣,現代主義尚有法蘭克福學派在哲學領域批判了原有的機械的實證主義理性思維。在此之前,美國因為自己短暫的歷史和長期以來藝術市場上與歐洲國家的貿易逆差,心理不平衡,硬是捧起了諸如波洛克和巴尼特·紐曼兩位傑出的畫家,一位油漆工,一位轉職哲學家。(感謝Peggy女士,吹稿能力一流)
看看這幅巨作,這個筆觸多麼有韻律感、顏料龜裂的樣子是多麼的隨機、蘊含著偶發事件的哲理意味,而周邊的鐵鏽紅與中間的銀紅色產生了激烈的畫面張力,暗紅暗指浩渺宇宙,你再看看這個銀紅形單影隻、在痛苦地掙扎,它是人類的符號化象徵,是對自身無常命運的真實寫照...我編不下去了
後現代主義(那時候剛興起還沒有一個流派定義)也對上一輩人這種藝術評論感到厭倦,開始嘗試新的藝術追求與創作方式。一不做二不休,他們連學院哲學體系都反對起來,但還是吸收了稍稍一部分具有主觀情感色彩的理論,比如偉大的恨死蘇格拉底樂觀主義的尼采同學狂熱的酒神精神,然而同時又倡導一種低廉、大眾化的流行,力求作品的多義性和模糊性,發動(未接受美術教育)群眾本能地關心藝術,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 地位一落千丈的先驗審美。(確實,如果欣賞作品都全用理性思維,那可能叫高考閱讀理解而不是作品欣賞)
講講現實,波普藝術的擁躉主要是時尚界或工藝設計界人士,藝術團體抱團有益於在藝術商業市場上獲得豐厚回報(早就不在乎氣節了,要的就是商業盈利),他們把傳統藝術統統嘲笑一遍,自己的作品說是反闡釋,其實真的沒什麼好闡釋的。探討問題不如觀念主義,藝術造詣不敢恭維,僱人批量生產作品,質量粗劣不易保存,收到收藏家的投訴,也我行我素地進行下一個「藝術秀」。
確實波普藝術在歷史上曾經是個現象級的藝術運動,也確實和一些當時的亞文化(第二次女權)合力產生了不小的社會影響,但是圍觀的人數眾多不等同於它實際的美學地位
(人多你比得過wenge?)
在目前各大文獻展、雙年展蕭條,而外界唱衰藝術界的大形勢下,新的一批藝術家需要反思的是:50-80年代這些人到底認知哪裡有偏頗,怎麼把藝術帶溝里,同時開拓能走下去的新思路,
事實證明取消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就和那些空想主義一樣,否定了兩者界限,就否定了藝術的價值,既然否定了藝術價值,你安迪·沃霍爾憑什麼作品買這麼貴?:)
回到題目本身:怎麼看待罐頭?
Time magazine description of the "Slice of Cake School," that "... a group of painters have come to the common conclusion that the most banal and even vulgar trappings of modern civilization can, when transposed to canvas, become Art."
推薦你可以去看 《安迪沃霍爾的哲學》
真正的當代藝術家,
放棄掉現代主義大師們的腔調 ,比如畢加索啊,莫奈啊,賈科梅蒂啊(當然他們畫得特好 天才級別 我也很喜歡)
真正的擁抱了商業和金錢,並且以這些為素材,為作品,一點都不知識不精英,混在明星堆裡面,多麼當代的藝術家,他的罐頭作品已經和杜尚的小便池可以相提並論了,看穿了其實藝術就是錢,就是資本主義....挺偉大的
更何況他還做些很多實驗電影呢,給地下絲絨出專輯呢!
王受之央美講座《主流與非主流的倒置》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7195786
一邊聽地下絲絨樂隊一邊看
補充題中圖片,Campbell"s Soup Can by Andy Warhol (1962)
在紐約的時候集中看過他的作品
其他方面大家說得很透徹了
根據業界的說法
作品的技術含量不高
技法單一且扁平
但能賣出價錢
推薦閱讀:
※有哪些作者/藝術家僅以一部作品而名垂千古?
※如何評價劉寶瑞?
※怎樣理解「Good artists copy, great artists steal」這句話?
※藝術圈是否被一群騙子在把持,他們根本沒有看出一部作品好壞的能力?
※單反攝影是否受到了手機攝影的衝擊?
TAG:藝術 | 當代藝術 | 藝術家 | 藝術欣賞 | 安迪·沃霍爾AndyWarh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