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教育在頂尖學校與普通學校中的差距在哪裡?

是教育方式?師資水平?如果是老師的差距,老師的差距又在哪裡?


重點是學生的水平,然而學生會留校當老師的,然而循環。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把學生教好哪有直接選好學生來的快。

學生受同學的影響遠比受老師的多,這時楊振寧開會講的。

教學還會相長。

有道是中國名牌大學一流的本科,二流的碩士,三流的博士,說是學校越教越差,這是過分了,但是整體大學的師資和教學都是令人遺憾的。

還好我們還有自己,對不對?


翻了一下前面的答案,大家幾乎都認為是師資和設備資源的差距。我原來也這樣看,然後去翻翻某幾家頂尖名校的教師簡歷,覺得好牛逼。但是後來發現問題沒有那麼簡單。有的學校有的是錢,可以砸錢請老師啊,砸錢買設備啊。但還是沒能抗衡一些老牌強校的地位。我後來逐漸意識到其中潛藏著一個話語權的問題。

頂尖的院校幾乎掌握了一個地方的業界和學界的話語權。他們認為正確的研究方向,其他院校紛紛跟進。間接地這些頂尖學校的教學模式被各個學校模仿,因為按照他們「推廣「的評價標準,這就會成為最合乎標準的培養模式。於是這會成為一個循環,各家學校又爭相聘請頂尖學校的畢業生教書,這同時又強化了這種標準。

我原來聽過一句話「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樹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頂尖大學實際上正是掌握了標準。它決定著哪些老師算牛,哪些學生算好。

出國之後,再看建築的教育,不會覺得那種方式是絕對的好。每種模式背後都有它的邏輯,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不然為什麼不同國家對於建築教育的方式差異這麼大,甚至同一個國家地區也會有截然不同的教育理念存在。這些模式都培養出過優秀的學生,也就有它存在的理由。但事實是:就有那麼一些方式方法是佔主流的,是主導的。原因會綜合很多問題,絕非是這種教學模式非常卓越。

客觀來講頂尖院校不一定有最好的老師,你很難講哪種老師算好。教書教得好?設計做得好?人脈廣?研究能力強?但是,頂尖院校可以決定哪些老師是名師,哪些不是。他看得上你的東西,把你從普通學校調上來,你就是名師了,你的方法就被認可了,不論冠以的標籤是另類,人文,邊緣......

所以,作為學生,體驗的差異在於:你不必去讀大量的書,去漫無目的的學大量內容。你的老師給你的書單,教給你的方法就是業界會用到的,學界看重的。在信息爆炸時代,信息是公開的,但學校幫你篩選了有用的信息。這種學習就是高效的。

至於生源,學生水平,說實話不是最重要的。毫不客氣的講,清華的生源不要比Cornell好太多,甩AA更是不知幾條街。但是五年畢業之後(對了這幾年它家玩4+2)?Cornell中間檔的學生可以HYMP隨便進,GSD 的March 每年都有AA讀不下去淘汰出來的學生。頂尖學校根本不在乎它招什麼樣的學生,它有辦法把各種學生變成它要的標準。所以,根本不要覺得「為什麼他作品集沒我牛,他進了我沒進「有什麼不平衡,或者提出諸如「他成績這麼爛也能進"這種蠢問題。學校真的不在乎,多你一個少你一個不影響大局。


大家談到了學生,老師,硬體軟體的差距。我補充一個最重要的差距,是圈子,social network!這個差距太大了可以決定相同資質的同學在事業和格局上的發展。


謝邀@張羽涅
我絕對不是什麼頂尖院校畢業的,所以我無法了解一個頂尖院校學生的想法,但是很久前看過@俞挺 講實習生的文章可能比較能說明問題(同時為了說明問題,我將段落簡單更改了一下)


———————————————————引用部分————————————————————

1999年招收第一個實習生至今,流水般來來往往多少已經記不清。我只談我所見。

同濟學生最多彩,他們總是打扮的漂漂亮亮。他們都是自來熟,從來不怯場,設計華麗麗,隨時侃侃談。少點刻苦勁,哪怕偷個懶也坦坦然。

本科的同濟女生總是好過男生。興趣很廣泛,雖然建築設計是副業,但出手都不錯。不過同濟美女倩影一徘徊,實習單位總會翻江又倒海。

也有不一樣的同濟女生,那是第一個提出要求超過集團實習工資限額的學生。我望著她堅毅的眼神,但拒絕了她。她盯著我好久,突然決定留了下來,大約要看看我能教她什麼。她最後成為我最好的學生。

不過美女也有hold不住。某次同濟畢業設計答辯,眼見得一個美女支持不住了,由於每組選出的答辯同學的分數是該組所有同學的最高分,所以一個男孩竄到我和曾群背後解釋。曾老師問「你們為什麼推她答辯?」「女孩子嘛,老師總會客氣點的」我冷冷道:「要讓美女記住你,只有對她狠。」 答案作者語:話說我也在知乎說過這個觀點

東南學生看上去總是灰濛濛的,但灰色下面是鈍力東南學生耐力好,抗擊打能力也很好,技術全面。同濟難免華而不實,東南總是實而不華。東南的孩子很悶騷,在公共場合總害羞,做決定總糾結,同濟的不糾結,就是做決定快了點,多了點。所以東南擅長跑,同濟能衝刺。

東大學生最愛午睡,所以總能欣賞到不同的哈喇子流淌方式。東南睏覺的時候,同濟的則在社交,清華的大概在一邊玩遊戲一邊在觀察。

清華學生很少來集團實習,他們也是灰濛濛的,不過灰色掩飾不住眼中的綠光。清華和東南一樣,基本素質最好,但是能最快適應環境並馬上發揮作用的學生

每個客客氣氣做小的清華學生都有一顆做大的心。

同濟的理想沒那麼大,每個同濟男生都會先從工頭做起。一起實習的,最初挑眼的會是同濟的,控盤的會變成清華的,堅持到底的總是東南的。美中不足的是,清華和東南都缺美女。

交大學生實在無法一言以蔽之,孱弱的教育和優質的生源形成反差低技能和高素質也形成反差。交大學生有的自學,有的放羊,有的夢遊,幸虧范伯伯,打了好基礎,所以交大學生一旦遇到合適的崗位和老師,常常猛醒而戰力突進。

第一次到交大講座,一抬頭正對的是美女,絕對驚艷到。不過我老是記不住她的名字,張佳晶老師都和我講3遍了。每當看到帖子大叫交大無美女,就不由冷笑,身在交大,無視建築系美女,難怪吊絲命。回想第一個到我辦公室實習的交大學生就是個大美女。而我和老張印象最深的是2010屆那個跳過芭蕾的女孩。

交大其實都是乖乖孩,某日講座提問題,一個男孩猛地站起,嘟囔半天卻講「你的著裝我很喜歡。」
天大學生做設計包括快題都有成熟的套路,很直接管用,但改變這點也很困難,總是不驚喜也不失望。
哈建工的學生分3類極其認真刻苦的,拉幫結派混著的,和美女(都在上海院)。但到現在為止,設計還都帶著90年代初的思維特點

重建工的學生都是12年前帶的,一個一心要出國轉業,一個從不掩飾慾望,日後則迅速在華東院崛起,不過剛跳槽。

合肥工大的是10年前帶的,他們的活是有點糙,但他們的能力不局限於設計,一個現在是甲方的副總建築師,另外一個開了設計公司挖走了重建工的新星。

上海大學建築系的學生總是自娛自樂地生活著,彷彿學的不是建築而是其他什麼,比如室內或者半吊子藝術,不為建築所牽絆,但很快活。

2010年來過一個澳洲的華裔學生,史上唯一未畫過一筆圖紙,也沒被我罵,大家都喜歡,領導還以為是新進員工的彪悍實習生。

每個孩子來的時候都號稱慕名而來,實際常常各有各目的,比如未來開公司的合肥工大生是為了看看傳說的清華的美女,記過死了心,那個女生很普通就是氣場大。大眼睛武漢女生則是隨口說說,其實不曉得那個目露凶光的建築師究竟是哪個。

創作所來過一個「聖姑」。於是他的同學慕她名蜂擁跟著來。她現在在華東院獨當一面,不過我總覺得她算不上任盈盈。

通過實習生,才曉得了原來中國有那麼多院校有建築系。

普通學校的優等生初看是兩類,
一是憤世嫉俗型,總是試圖用更大的權威來取代好像壓迫自己的權威。愛用國外的東西來打擊國內的一切便是手段,極強的自尊下藏著自卑脆弱的心,熱愛建築,但把建築當宗教。
二是不斷進取型,饑渴的他們承認一切權威,儘管他們不太明白權威之所以權威的原因。熱愛建築但有時限於眼界。

兩類人都用出國和考研來改變他們所認定的窘迫的本科背景,但我總是用汪孝安的例子來鼓勵他們,建築和文憑關係不大

我則欣賞第3類。

11年前,煙台大學的一個孩子闖進創作所,他的第一張圖不忍淬讀,我耐著性子向他詳細解釋了作圖的技巧、表達、規範和深度。但第2天,熬夜的他就用新圖達到了我的要求。這讓我明白,束縛他們的是來自老師的所知,束縛我們的是來自習慣的成見

這個孩子在上海紮根,立業,娶妻,生子,去年和我一起博士畢業。

你是不能低估任何一顆愛建築的心的。

09年在倫敦,遇到過一個犀利如刀的建築系女生,世界總是屬於年輕人的

——————————————————引用部分—————————————————————

看了俞挺這個文章,題主應該很有感觸,也應該大概了解題主所問問題的答案
但是我還要補充幾點

1,氛圍

氛圍對一個人的影響巨大,記得當年高中的時候班上幾個不喜歡學習的學生,也在滿是人自習的靜悄悄的自習教室默默的拿出書來看。

就拿我的學校來說,從大一到大四,專業教室基本都是跨年級分配的,雖然班級和班級之間有虛隔斷,但是基本上都是大二和大四,大三和大一在一起,跨年級的學生互相交流探討,氛圍很濃厚(雖然催生出很多戀情,這是後話了)

再如學校各種講座,院長在北方還算有點號召力,很多北方比較優秀的建築師,甚至於很多國內外的建築師都會到學校來講座,每次講座都是座無虛席,且人滿為患,

再比如各種競賽各種比賽等等等等.......

天天被這種氛圍熏陶,就算你一開始不愛這個專業也會慢慢愛上吧

或許很多知乎上的知友都是比較牛的建築類院校或者比較有建築傳統的院校畢業的,大家體會不深。
但是我一個同事,是另一所建築類的院校畢業的,這所學校建築為特色,但是建築沒有被學校重視,整體學校的氛圍特別差學習,探討,研究,實踐等等等等,都聊勝於無

2,老師
老師作為教學的重要一環,作用不容忽視。
建築學老師個人感覺應該跟其他老師不同,建築的老師對學生更應該是指導者,啟發者,甚至是合作者。
那年MIT的一個老師(系主任的好友)來學校交流,叫Daniel(貌似叫這個名字),當時他一直自稱他是我們的partner,not teacher,每次上設計課都在討論,而非直接的灌輸:這個行,那個不行。
不管在國內老師眼裡看著多屎 的方案,Daniel都會輔助你把方案做好。
我似乎隱隱的感覺到

對於這種國外的老師,Daniel眼裡,學生的方案沒有走錯路,只有走偏路,而老師的作用就是幫你找到正路
而國內老師呢,學生只有走對路和走錯路,走對路自己繼續做,走錯了,推翻重來
其實是不僅僅是對普通的院校,很多頂尖院校的老師也免不了這種思維

老師的差距就是這樣

3,學苗
說到這點,我不太同意@袁牧的觀點
其實好學生這點看怎麼評價
如果按照高考分數線來說的話,大部分建築名校的建築學分數都很高,但是這也不能說這些學生就一定比很多普通學校的學苗好


因為高考的評價體系,無法評價一個建築系的學苗。

我看過太多本科是什麼市單科狀元或者什麼滿分的學生了,但是結果呢,這些人中,建築學的好的沒幾個。

其實大部分名校之所以最後畢業生質量比較高主要還是軟硬體比普通院校要好的緣故,中國就是這樣的一個社會,普通院校的學生努力可能會小有所成,但是付出的努力很汗水也要那些名校畢業的多得多

就像可以用3D印表機列印自己RHINO模型的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構思設計,而普通院校的學生或許要花大部分時間在想如何徒手完成自己方案中曲面模型,又哪有時間去思考方案本身呢!

就像你做出一個極其富有實驗性和先鋒性的方案,很多名校老師會予以循循善誘,引導你作出更好的方案;而普通院校的老師會說你:「這做的是什麼!!重做!!」一巴掌拍死。


4,機會
頂尖院校有更多與世界其他著名院校交流的機會與著名建築設計公司交流的機會,而這些,普通院校是很少有或者沒有的

就像我絕不相信一個大學經常和美國,法國大學做聯合設計的學生水平會和一個大學頂多就是參加個revit競賽的學生的水平是一樣的

最後拿俞挺的一句話來結尾:你是不能低估任何一顆愛建築的心的
只要你愛,並為之投入,不管本科什麼差距,都是浮雲


作為一個亞洲勉強稱得上頂級建築大學學校的學生,我來談一下我眼中的學校的差距吧。

學生本身其實都是大差不差的,我們系學的最好的那幾個人有2種人。
藝術方面的天才,跟一些後勁但是非常努力的學霸。個人覺得學霸屬性更重要些。
但是其實你高中數理化學的好壞跟你建築學的好壞沒什麼關係。
我是高中數理化的尖子生,但是我的設計課成績一直很一般。
所以個人覺得,學生方面是拉不開差距的。

老師?我覺得建築這東西完全是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你覺得清華李興剛,馬岩松教課會很好嗎?我覺得未必,我大一的老師是耶魯畢業的,她跟我說她覺得弗蘭克蓋里教的東西就是一堆屎……他們能夠提供給你的最大幫助是教會你一些不同的思考方式(這個得看悟性,你可能一個學期都不知道老師在說什麼)。我們學校公認的最好的老師是個不太搞設計的老師,大家喜歡他是因為他會教你很多軟體……比如又一次我有一個地形做不出來了,嘗試了Rhino,Revit,SU,都不行。他就導進胡迪尼裡面三下五除二的做好了。
在我看來老師最大的作用是幫你寫推薦信跟介紹實習。

所以,差別在哪?
硬體跟資源上的差距。
以我的學校為例,我們系每個人都有一台自己的電腦,工作台級別的惠普台式機。而且每兩年更新一次。所以我可以一次性的開四五台機器做渲染效果圖(有的同學不在工作室幹活)。而且學校電腦上有最新的Adobe系列的軟體,Autodesk的軟體。還有犀牛什麼的,所以我們中的很多人從大三就開始接觸參數化設計的東西,並且學習使用energy+,ecotect做內部環境模擬。
樓下的工作室裡面有7台激光切割機,3台CNC機床,還有各種手動的機床,電鋸,電鑽什麼的。都是免費的。3D印表機學校給資助80%的費用,我們自己打的話只要付五分之一的錢(但是這樣也很貴,1毫米高度10塊人民幣的樣子),在另外一個跟蘇黎世理工合作的項目里,還可以接觸到機器人製造模型。所以說,很多前沿的科技對於我們來說沒有那麼的陌生。
我去年夏天參加了中國的SD2013,一個太陽能房屋的建造比賽,學校給了我們這個項目30萬美金,我們自己拉了差不多60萬美金的贊助。所以我們的房子裡面可以應用最新的技術,最好的材料。這個比賽說白了基本上就是拼錢的。通過這個項目我也認識了不少老八校的還有新四軍的同學。很明顯的能看出來,華南理工,清華兩個學校財大氣粗,房子裡面各種高科技應用一應俱全,什麼噴淋降溫,智能控制系統。而西安建築科技大跟山東建築大學大學的資金就有些緊張,導致房子的設計和內部系統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一個項目學校想法是讓儘可能多的人參加,很多人只是參加個幾個月的前期設計,而我們差不多是30個人2年的時間從頭跟到尾,從裡面獲得的體驗讓我受益匪淺。
就是由於這樣看上去不起眼的機會一點點的累計,最後造成了學生水準上的一些差異。建築是個很看經驗的活。你得到的鍛煉機會多,肯定比沒有機會實踐的要強很多。
大概就想到了這些,隨便說說,沒有對一般學校同學不敬的意思,我們學校離著世界頂級的差距也不小,等大神們再來說說了。


我有一個1200+人數的Q群,在手繪機構做培訓也有三年時間。這給我很有趣的一個體會:
一旦一個學生困在自己的高校里,很可能不知外面的天高地厚。
有一次,某工業大學的師弟發了一份快題請我點評,雖然我作為規劃系學生其實不精於建築設計,這份圖照樣被我全方全位地罵得狗血淋頭。
我記得這件事,是因為罵完他告訴我:他自己的同學都說他這個圖很厲害呢。
我今年做的兩期培訓班,都有學生在很短的時間裡迅速達到了同時期的我未必比得上的水平。
可是他們的起始狀態我也知道的,當然如果放在他們自己的學校的話他們都算是好學生。他們的進步確確實實是在這裡學習的結果。
我想,不知道自己不夠好,滿足於和身邊的人比較,甚至滿足於處在身邊的人的平均水平,是一種很可怕的制約。
尤其做建築設計這回事,好跟不好倒是有得比較,但不像做數學題,對參考答案能斷言個明確的對錯,有個最好在那裡。那麼,什麼是好,可能就是指比很多人好。比身邊的人都好,可能就會以為是足夠好了。
有些才能也許是難以複製的,有些前人到過高峰可能是尋常人窮盡一生也不可再度登上。但更多的接地氣、基本解決問題這種檔次的技能和經驗,我們認為無非是知不知道的問題。
在別的答案里我也說過,華南理工在08年往前,其實正圖手繪並不強。但是自從那位師姐橫空出世,整個學院的手繪圖水平就被帶上來了。我自己也在別的單項里扮演著類似的角色,所以我有著切身體會:能力的傳播猶如瘟疫。
這句話是在港漫拳皇里看到的,七龍珠也有類似的現象。港漫拳皇里,96年之前簡直從未有人突破絕對領域力量,但自從有人突破,就演變成了所有人都能突破的局面。
只是有沒有第一個人出現並發出廣播,而你又是否去身入這廣播之中。
今年考研名額銳減,形勢惡劣,我是這樣告訴那些學員的:
你們起碼在我這裡第一回知道了天高地厚。


看到學弟回答了這個問題。。。我想說的是我們學校在亞洲稱為頂級學校真的勉強的很吧,至少如果跟日本的學校比的話,港大也挖了不少好老師,雖然我不喜歡香港那個地方。。。可能也是我自己對於學校的課程設置有很多看法(比如說同樣內容的可持續發展從大一教到大五)。

平均入學成績跟國內老四校逆天的高分還是差了不少。我高中很強悍,曾經一年cornell發了一百多個admission,學校總結也發布過類似於我們上劍橋牛津的人數比伊頓公學多之類的新聞,當然我在高中的時候是學渣,所以不表。進了大學之後覺得周圍的人的平均智商貌似掉了一些。不過這兩年發布出來的平均薪水高了些所以貌似我們的學弟學妹屆入學成績要高了很多。而且就像上面說的,高中數理化成績跟設計成績沒有直接關係。
但是我覺得建築理科招生其實很有必要。不像國內,這邊有很大一部分是學文科來念建築的,有一部分學生幾乎沒有任何基本的物理常識。大二的時候做的竹子的造型,就有一組因為幾個文科生的強硬態度選了一個根本立不起來的造型。跟他們講基本物理常識他們根本聽不懂而且也不會聽(請自動腦補捂著耳朵嘟囔我不聽我不聽的green tea bitch形象)。而且說實話,跟這些邏輯思維差的人打交道,說話都覺得不在一個頻率上。
邏輯和思辨能力差帶來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盲目崇拜。其實我不清楚這個到底只是我們學校的問題還是全球性問題。建築這個行業被業內人士尤其是學生盲目的推到了一個類似於神壇的位置,似乎人類的一切問題都可以由建築來解決,建築師也可以成為人類進步的指南者和道德的風向標。我覺得我們學校這個問題主要是由一個試圖用建築設計解決巴以爭端的老師埋下了禍根。舉一個例子,曾經有一節課是討論建築師究竟是否應該接一個設計妓院的項目。而在課程的最初,設計妓院這件事情就被一群還沒有步入行業的建築師們打上了不道德的標籤。本來一個很複雜的社會問題是不應該這麼輕易的被打標籤的,但是誰讓建築師是「道德的風向標」呢?至於大家提出的解決方案類似於在每一層設計一個懺悔室,我就真的覺得是很傻很天真了。。。

很奇葩的一點是我初中的班上學建築的人挺多的(能想像清華建築系每年在我們省倆名額,我初中班上就有倆同學在清華建築么?從小被學霸包圍的我壓力山大傷不起啊),所以我對國內的了解還是有一些。國內的建築系硬體確實跟這邊有不小的差距,我帶清華同學來參觀的時候,他最多的問題是:這些workstation你們都能隨便用?恩。。。這些iMac你們都可以隨便用?恩。。。誒,我們的studio台式機都要自己買的,還老怕丟。
當然就像大學不是大樓而是大師一樣,大學也不只是電腦室(尤其是學校電腦上的軟體經常抽風似的license過期,經常連Sketchup都用不成真是傷不起)。而且說實話,我真是對國內老四校的人脈羨慕嫉妒恨的牙痒痒。

接下來說重點吧,其實我覺得跟國際頂尖建築學府比有些並不是差距而是不同,而且有的時候應該只是大環境的不同而已。我暑期學校去了耶魯大學,交換生學期去了奧地利的因斯布魯克大學。所以具體的內容也是跟這兩所大學有關。

耶魯最讓我嘆為觀止的是圖書館,Sterling+Bass+Beinecke的藏書量之驚人,讓本來不愛閱讀的我,一個假期的閱讀量等同於之前在本校三年的閱讀量。其實一個Beinecke Rare Book Library的藏書量就可以秒殺很多大學的全部藏書了,那只是個稀有圖書館哦!甚至連每個residential college也有自己的圖書館。不僅如此,系圖的藏書量也是驚人的大。而且學校內部的系統可以讓人從不同的院系圖書館調書出來直送到你方便的地點,甚至可以從州立圖書館調度。而且當時我的研究可能需要查看日文原文資料,教授就直接安排了兩位懂日文的圖書管理員說隨時可以找他們翻譯。圖書館裡有專用掃描儀可以直接resize合成所有掃描的內容進一個PDF不需要複雜的操作。這個設備也是我心心念念一直無法忘懷的(其實我就是懶,恩,被發現了)。
我在耶魯只上了兩門理論課:西方美術史和日本現代建築史,但真的是有醍醐灌頂大開眼界的感覺。我覺得可能是和耶魯整體的liberal arts的氛圍有關,課堂上對於任何觀點只有有理有據,都十分的開放包容,絕對不會出現在本校打道德標籤和盲目崇拜的事情。而且老師的課程設置,考試,作業,presentation,論文的安排都十分仔細認真,絕對沒有隨便塞內容應付差事的做法,相關的閱讀資料老師會全部掃描上傳,相關圖書和音像資料會在系圖搞一個專門的書架只供這一門課的學生借閱,別人都不能碰。也沒有本校原本是上西方建築史結果50%的成績是一篇關於新加坡的研究論文的奇葩事情,愛國主義不是這麼搞得好不好。
我十分慶幸自己跟一個真的是博學多才口才又好的老師學習了西方美術史,這讓我在歐洲的旅行考察的收穫提升頗多。而且說實話,能多少跳出些建築的既定的圈子,對於靈感的迸發的視野的開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畢竟文藝復興時期,建築設計是藝術家的副業,如果只學建築史,對於很多問題的理解會變得非常的狹隘。
日本現代建築史的老師是一位有妹島范的日本女老師,乾淨淡薄又犀利。她非常擅長用非建築的理論和資料來啟發我們的思考,有些散文式的旁徵博引。發散性的思維不僅對於理論的建設十分重要,更利於設計的思考和啟發。我和這位老師非常有共鳴,在離開的最後一天我和她一起吃午飯,她覺得我應該去讀一個PHD,可是我真的沒有這個打算。
耶魯的老師,至少我接觸到的都非常的和藹包容,對學生的態度非常友好,經常和學生一起吃午飯聊天並給與學業事業之類的指導。有的時候其實我是一個懶人,但是面對這樣的老師和耶魯那個自由包容並且認真做學問的大環境,我也是不自覺的就努力起來。原本計劃的悠閑假期居然翻看了30多本不同領域(建築,藝術,經濟,人文,社會)的書熬了好多夜就為了寫一篇論文,甚至是前所未有的,我就是想搞一些不一樣的研究出來的理想。

說說歐洲那邊吧。其實在去因斯布魯克之前我沒聽說過這個學校,去了之後才發現真的是很不錯我賺到了。因為語言的關係,我沒有選理論課而是做了三個scale不同的設計。兩個是在Patrik Schumacher指導的hochbau parametric studio,一個是在Studio3的experimental architecture studio。這就要說到Innsbruck建築系的制度,是分了很多個不同方向的studio,有實驗,有設計,有參數,有城規,有理論等等,每個studio都有從PHD到大一學生。本科階段可以每年換studio也可以交叉選課,因為每個studio不止每個年級有大studio也有小的設計課程。我在parametric studio的主要設計是一個參數化生物靈感的游泳場館,小設計是一個soft space的acoustic design(非常具體的construction design,需要設計到每一個細節), 在experimental architecture studio做的自然是實驗建築。課程的consultation非常靈活,老師也會根據學生的需要來安排一些非常實用的軟體workshop來幫助學生實現他們的modelling和graphic。 這種focus studio的方式讓每個studio有自主靈活的決策權和研究方向,不會因為是一個專業或者方向大家都在做同樣或者類似的東西。
我其實很喜歡德語系國家對於建築的態度,baukunst,建造的藝術。不誇大,而且注重細節。可以讓學生從誇張的想像到具體的建造都有涉獵和鑽研。

其實說到最後,很多時候教育其實是self education。旅行,電影,聊天,社交,讀書都是教育的方法,都有不同的收穫。雖然說我對本校的課程有很多rants和不滿,對學校大環境的保守感到失望,但也感謝他給與我的種種機會讓我走出去有不同的人生體驗。其實比我勤快一些的人也許是不怎麼需要一個可以激勵自己的大環境的,因為所有大環境的不足,也都是可以通過自我教育去彌補的。


這讓我想起了最近在學校里看到的一件事情。

學校最近在招聘新的建築研究主任。選拔已經到了最後一輪,三名候選人輪流連續三周發表演講,主題是「21世紀的建築研究與教育」。因為和我另外一門課衝突,我只有幸聽到一場半。因為每次演講結束就是studio時間,我每次聽完之後都會和我教授討論這件事情。教授是個60歲上下的德裔老頭,教了很多年的書,studio的另外一個老師都曾經是他的學生。

第一個演講的是一個新加坡的亞裔。著重建築教育與建築市場所需要人才的呼應,交流。我覺的他雖然也講到了一些問題,但是看法並不深刻,而且在解決辦法上很模糊,一味地強調交流,沒什麼自己的看法。

我問教授:「海曼先生(教授叫Hammann)啊,你說這個候選人好不好啊?」

教授:「吼啊」

我:「但是我覺得他很多地方談的不是很明確,而且一味地跟隨建築市場走,也有可能會被誤導。而且他好像說了很多,要做什麼也不知道誒。」

教授:「你說的對啊。但是你知道要選領導啊,自己的觀念太強的話,總會有人來反對你。好的領導有的時候不一定專業懂很多,但就是擅長平衡嘛。」


第二個演講錯過了,第三個演講我勉強趕上了問答環節。是個來自南美的年輕老師。他講述了自己在UTAustin的經歷,強調了國際化的重要性,要讓國際交流計劃切實有用,提了比較實際的情境,也將UIUC的一些問題很明確的指了出來,想的也還深入。

我還蠻喜歡這個人的,就和教授說:

「海曼先生啊,這個人吼哦,感覺看問題很到實處哦」

教授:「但是,這個人有些危險啊。」

我不是很懂。

教授:「他在演講開始的時候就說,現代建築(還是UIUC我記得不大清楚)有兩大基石,SOM,Gensler這些大事務所,還有就是明星建築師。他說現在這兩個基石全都失敗了。」

我:「我覺得這說的有道理啊。」

教授:「也許是吧,但是,UIUC有好多畢業生都在芝加哥(UIUC和芝加哥很近)的大事務所里功成名就,然後退休的,這些人是學校捐款的主要來源,你說大事務所在建築學上都失敗了,這不是把這些人都得罪了嗎?自己這麼認為沒有什麼關係,但要把這個當做學校的觀點,那麼這些關係怎麼辦呢?」


我想了一想,的確是這樣。UIUC作為一個公立大校,有著私立學校沒有的政治負擔。州政府已經連續兩年拖欠教育經費。一年之間可以削減80%以上的教育資金,這種事情放在中國想都不敢想。在這種背景下建築系建築就是苟延殘喘,又怎麼敢得罪自己的這幫金主呢?

如果要問一個頂尖學校和普通學校有什麼區別。我覺得,首先大家不要把精力都放在政治鬥爭上,如果人才出現,大家都能夠本著建築發展的理想夠齊心協助。其次,資金充足,不需要每年派學生去遊行遊說去爭取資金。教育說到底還是一個很階級化的事情,有錢就有教育資源,沒錢就沒有教育資源。20年前美國教育資金充足的時候學校能夠一衝全美前20,現在沒錢了跌到40名,說到底還是錢的事情。


沒留過學,沒機會接觸世界一流的建築教育。

一是學生的質量
二是老師的水平
三是校友資源
我覺得三最關鍵。老八校所在地附近的建築,很常見被自己的校友把持。建委,消防,設計院的同事,老闆,外審的專家。遇到有什麼技術方面的難題,一個電話,就能夠得到同學,前輩的指導。很常見一個項目的專家意見會,從發言的專家,到在座的設計人員,到參與的甲方,都是一個學校的。


很多普通學校的老師接觸的項目不牛,對建築學的理解、洞察力不夠。


跟還未入坑的年輕人(當然優先建議別入坑啦)啰嗦兩句。

中國的建築設計行業發展到現在,已經同中國的大發展趨勢一樣,逐漸形成了階層固化和話語權壟斷的現狀了。尤其是從國家監管將要轉成行業自律的當下,看一看中國建築學會及各分會成員組成就瞭然了。

這是現狀,從這個現狀往上追溯,可以明白一個道理,那些早於你從事這個行業的前輩,魚龍混雜,雖德位相協者眾,但借風的飛豬有之,名不副實者有之,包括在此與你侃侃而談的諸位(當然也包括我)。

有志於建築學,立志從事建築設計的同學,你們面前有一條好走的路,盡你們所能考到學科排名最靠前的建築院系。所謂的老八校新四軍,其優勢不是在學校里的相對好的師資(當然,正如前面所說,一樣的魚龍混雜)、環境、同學,更是你畢業之後可能會處於的圈層和能達到的高度。

但是我更希望你們對我說的以上嗤之以鼻,自下而上的運動已經緩緩拉開,願各位不憚于山高水長,參與其中。

安·蘭德的《源泉》,或可作為描述當下中國建築行業現狀的腳本,雖不完全合適,但大類其言。


我樓下的老大爺真的只是個老大爺,他們樓下的老大爺可能是彭一剛老先生!


---------------------------------------------

這個回答下面的,都是頂級建築院校的!渣二本院校的就說一下,自己看到的吧!

立體構成作業!老師給了一個任務,拿了幾個學長學姐做的小的模型(PVC板)讓我們看看,就開始做大的立體構成!材料當時都是自己去買的,木板,釘子還有其他工具!院里好像也就借了鎚子,梯子,做出來的東西搖搖晃晃!那時候在雜誌上看到別的院校做的立體構成,光是材料我們就從沒見過,也沒聽說過!

參觀過同濟大學和央美一些學校的立體構成作業,光是的低年級用的工具就讓我汗顏!從來沒使用過,也從來沒見過!立體構成的作業,木板連接處都是用鋼板螺栓連接,我們就只能用鎚子加釘子!這是什麼差距?

更別說這些回答下,那些激光切割機呀,機床呀,3D印表機呀,這些我們只能在建築期刊雜誌上看到的東西,確實他們日常使用,平淡無奇的工具之一。

至於圈子,不太清楚!只聽老師說,考研的學生,初試過了,複試的時候,有的面試老師會問一句,這是什麼學校?然後百般刁難,同樣複試的是他院校學生,面試老師可能就在嘮嗑!這還只是普通的建築學校,至於你們說的老四校,建築系創建這麼多年,一共也就一兩個,清華的大門到現在還沒人叩開過!

----------------------------------------------
至於師資力量,對於我們來說,那些名字只存在書籍上!而對於他們來說,可能就是樓下剛剛碰到過的老大爺!


清華 100+老師 60%教授
某過評估學校 40+ 教授(據我所知倆)


我想再這個問題下面再問一下,應該通過什麼樣的方法減小這種差距?


1.總有的老師適合教書,有些不適合。
2.有的老師善於引導學生去做學生想做的設計,而不是自己喜歡怎樣就怎樣。
3.資源優勢。包括自己附近能接觸到的資源,比如Pinterest,比如issuu,比如你周邊的人的努力程度以及強大的程度。老師的眼界給你帶來的啟發。
4.自己的努力程度以及思考的過程。覺得做的不好就更加努力,知恥而後勇。

學建築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有人走得快有人走的慢,但如果真的有認真去思考很多的問題,這條路就總不是錯的。


大家說了很多實在比如老師,同學和圈子等等,這些當然都很重要,我來說幾點比較虛的。

1. 自成一體的,成熟的教育體系,學校以什麼樣的態度和形式培養建築師?

2. 學院的各方面比如就業,教學和社交是否與時俱進,如何與時俱進?

3. 學院內的教師們是否背景各異,觀點分歧,性格多元?


當然是圈子。你不是老四校的,大家在一起談論上課時的老師各種典故你怎麼插上話?建築圈子太小了。


倒不是頂尖學校但也不差,最近開始接觸快題,排排平面凹造型,畫起來總敵不過相當普通的學校。
各種自我安慰,可想想一個建築方案不就是這樣嗎,覺得有點給母校抹黑。
明明正經的五年本科,學習也算認真,完事考研別人留了你走了,想想覺得挺鬱悶的。
可能我心態不好吧,不管什麼學校都可能有人才,接著努力畫(?_?;)
不過還是好氣啊,這應該是心理不平衡和氣自己吧


終於有NUS的說HKU比較好了哈哈哈,建築方面


之所以編輯這個問題,其實這是一個普遍性問題。
1,人不同。裡面的老師都相對來說貢獻都是比較多的,學問也比較深一些。研究的更深入。可玩性更強。老師也都比較會玩。--------其實好像沒說一樣。
2,物不同。好的學校,設施都是不同的,比如在HUST,USETC之類的學校,都有大型機。都有大型的網路中心。你接觸到的設備都是最先進的。也會有會玩的老師教你怎麼去玩這些東西。
3,環境不同。好的學校學生因為更聰明,更會玩,也更能玩。也許他們會搞個騎行全國啊。爬個珠穆朗瑪峰啊,然後去下北極釣魚啊,暑假有空還可以去伊拉克支援一下美軍啊。他們是世界性的。他們能走的比那些相對不好的學校的學生走的更遠。
你願意和一個整天在家瀏覽知乎啥也不幹的看網頁吃飯睡覺打豆豆的傻同學共度四年嗎?
所以好的學校也會玩的更開心。
祝大家都能玩的開心。


推薦閱讀:

師範專業是如何培養出教師的?
寫好硬筆字的技巧有哪些?
如何看待這篇文章《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
足控真的是變態嗎?
如何擺脫家暴學會愛自己?

TAG:教育 | 建築學 | 大學教育 | 大學差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