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心」的本質是一種病,還是性格缺陷,或者是行事方式?


懶(這麼簡單就別去費腦力了)
急躁(要快點完成啊,加快速度)
僥倖心理(很可能對的,不用再想了)
高傲(這麼簡單還用多想嗎?)
高傲2(前面那麼難都做出來了,就算粗心算錯又怎樣)
注意力不集中(她在幹嘛呢)


以下內容出自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的《思考,快與慢》

我們的大腦可以視為兩個系統,系統1可以抽象理解為直覺,系統2可以抽象理解為思考。

系統2的一大主要功能是監督和控制思想活動以及由系統1引起的各種行為,使得一些想法直接體現在行動上,或者抑制或改變其他想法。

例如,下面是一個相對簡單的難題。別去費勁的分析它,憑直覺做做看。
球拍和球共花110元
球拍比球貴100元
球多少錢

你會馬上想到一個數字,這個數字當然就是10。這道簡單的難題之所以與眾不同,是因為它能引出一個直覺性的,吸引人的但錯誤的答案。計算一下,你就會發現。如果球花費10塊錢的話,一共就花了120塊,而不是110塊。正確答案是5塊。我們可以假設哪些最終得出正確答案的人也想到了這個答案,只是他們不知道通過什麼辦法成功抵制住了直覺的誘惑,最終給出了正確的答案。
系統2對系統1的各類方案監視得多嚴密?肖恩弗雷德里克進行了這樣的推理:哪些說球10塊錢的人讓我們了解到這樣的一個事實,那就是這個人沒有認真驗證這個答案是否正確,而去他的系統2傾向於直覺性的答案。其實他只要稍稍動腦想一下,就會否定這個直覺性的答案。此外,我們還知道給出直覺性答案的人忽視了一個明顯的生活提示,他們應該想一想怎麼會有答案這麼明顯的問題呢。沒有驗證答案,這是一個明顯的錯誤,因為驗證根本不費什麼事,只要大腦工作幾秒鐘(這個問題的難度一般),只要稍微動動腦子就可以避免這個令人窘迫的錯誤。認為答案為10的人顯然不愛動腦筋,沒有給出這個錯誤答案的人顯然思維更活躍。
上萬名大學生都回答了這個球拍和球的問題,結果令人吃驚。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中50%以上的學生給出了這個直覺性的錯誤答案,在聲譽稍差一點的大學裡,則有80%以上的學生沒有驗證答案就脫口而出。這個球拍和球的問題是我們所作出的第一個觀測性研究,這一問題將是本書反覆出現的主題:很多人過於自信,過於相信自己的直覺。他們顯然覺得認知努力沒什麼意思,會盡量避免費力思考。
現在我來為大家做一個邏輯論證--兩個前提和一個結論。請你盡量快速的判定這個論證是否符合邏輯。想想結論是否與前提有關聯。

所有的玫瑰都是花
有些花很快凋謝
因此,有些玫瑰花也會很快凋謝。

大部分大學生覺得這歌推論是合理的。但事實上,這個論證是有問題的,因為玫瑰可能不會很快凋謝。就像球拍和球的問題,貌似正確的答案會馬上在大腦中顯現。擺脫這種現象需要做出努力,因為堅信自己的觀點,認為「這是對的,是對的」,便使人很難去驗證自己的答案是否符合邏輯,大多數人根本不願意費力去想明白這個問題。
這個實驗使我們對日常生活中作出的推論喪失了信心。這個實驗使我們認為,當人們相信某個結論是正確的時候,他們很可能會支持這個結論的論證,哪怕這些論證是不正確的。
在這些小實驗中,答錯問題顯然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其原因是精神動力不足,而不是努力程度不夠。能被好大學錄取的學生當然能夠在前兩個問題上作推理判斷,這些學生只要不想接受腦海中出現的似乎是正確的答案,就能夠解決更難的問題。若他們滿足於現成的答案而不去思考則會很麻煩。用「懶惰」來形容這些年輕人的自我檢驗以及其系統2似乎有些刻薄,但並非不公平。避免思維上懶惰的人可以被叫做「勤快人」。他們更機警,思維更活躍,不會滿足於貌似正確的答案,對自己的直覺也常持懷疑的態度。


拋磚引玉。

粗心,可能是MBTI性格類型里P型性格的特色

  • 和P對立的J型的特徵是思維縝密,
  • P型特色是idea多、隨機應變,不過可能比較粗心,

我原先一位同事是典型的P型性格,上班下班經常忘記錢包、鑰匙什麼的。


為什麼我說粗心是特色,而不是缺陷呢?

  • 缺陷,是指那些你可以改掉的,例如自私、幼稚。
  • 而特色,是一體兩面的,例如魔幻遊戲里的戰士,強壯但不擅長魔法,而法師擅長魔法但弱不禁風。你如果長時間研習魔法,必然導致弱不禁風。(還沒想好如何更好地解釋「特色」。)

個人認為是注意力資源分配的問題,這涉及到兩個方面,注意力資源總量和各個事件優先順序分配的問題。
如果是天生無法應對多任務模式的人,就多花點時間在事件優先順序的分配上吧!


以某人為例,
同時腦子裡放三件事情,結果立馬變糟(注意力資源總量低),老婆交代的事情不能馬上執行(優先順序的錯誤分配)導致結果雙倍糟糕。

解決方案
a 分清輕重緩急,
b 只處理一件工作,其餘事件小本子備忘,
c 老婆的指示永遠是最高優先順序別"0"級


是一種不注重細節,不愛動腦思考的思維習慣。


以前參加數學競賽,是s1:s2,然而活生生看成了s1.s2.有我還粗心嗎?
說實話我的確點子多,說話是什麼妙語詼諧脫口而出,但是粗心的真的太累,我很贊同第一個答案的說法,就是粗心是改不了的,是一種先天性的東西。
以我6年的實驗,從初中開始下功夫該到了高中畢業還是沒改過來。
盡量避免粗心的方式很多,比如擺放整齊,拿出一本書後不要隨手甩掉一邊,每一本都有一個固定的位置。
經常觀察,觀察細節的能力就叫做仔細,然而我每個月考都反思,用了無窮的精力去改,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而是逼迫自己去仔細。
前五年都很好,雖然還是粗心,但是不能上清華北大 其它任意都能去,知乎有很多同學他們都不會否認。
然而六年心血付之一炬,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到了高三實在不行,以前數學150分得130多,現在題目變簡單了還是130多你說怎麼辦?統計下來,高考粗心失分接近60分,。
然後反正就是有點傷仲永的曲調,個人比較孤僻也不屑於跟人家交往太多,也沒多少人關心怎麼了。不過高三我學到了很多,就是一個人是不可能不失敗的 眾星捧月又如何?泯然眾人又怎樣.
天才要麼是對細節不屑一顧,就是完全把握,後者有如福爾摩斯。我不能說自己是天才,以前倒是天才,現在長期處在開黑中,都不知道自己的智商是多少了。我感覺我就是對細節不屑一顧,世界上真有一種人對細節不屑一顧。這是天性也是財富,因為這樣的人頭腦靈活,單純聰明。
然而現在在中國卻不是什麼優點,以為到了大學不看成績了,然而還是能感覺到那兩個字,深深橫亘在我的頭頂。沒有人問你有什麼想法,有什麼主意,考察你的方法就是做題,美名其曰懂了怎麼會做不起呢,每當到這裡都有想哭的衝動,我做的起呀, 我就是做不對而已,我又能怎麼辦。
學習有意思,考試沒意思。
不說了又要期末考試了,為了逃出生天又不得不要GPA。頗有點馬克思說世界上一切的政權都以暴力推翻,使用暴力去對抗暴力一樣。
我真心希望我這種人能有什麼出路,我什麼都行,別讓我考試。我也不是我我考試差,高考也有個640左右,然而這還是一天到晚訓練的結果。到了大學放鬆自己了,什麼仔細就呵呵了。


粗心本質上是邏輯能力欠缺的一種表現。
粗心有兩種,一種是對細節和邏輯不夠敏感,另一種是視而不見。
最簡單的例子,考試做錯題目,很多學生考試考完後,都認為自己粗心導致了簡單的題目沒答對,不是沒答全就是忽略了某個明顯的條件。其實不然,真正的原因是關鍵時刻你的邏輯慣性,能否讓你對條件產生更全面的思考,能否讓你在出現邏輯瑕疵時頓悟。更多的時候,「粗心」的人更願意一廂情願堅持自己相信的,甚至在出現很多邏輯衝突的時候仍能繼續在錯誤的方向上前進,「細心」的人則能條件反射的發現問題或是提早做出本能避免。很多時候,懷疑自己比懷疑真相難太多了,當年說自己挺聰明邏輯能力強就是太粗心,想想太可怕。


大多粗心還改不過來的,都是虧沒吃夠。

或者粗心的後果不重。

治這東西跟治挑食差不多,要來一頓餓狠的。

啥時候粗心導致一次自己擔不住的風險。就能開始慢慢改了。

比如?比如投標文件搞錯,直接開除。


第一,注意資源,可能是注意力在一件事上太過集中而無法有效分配到其它事情上,或者是注意廣度不夠。
第二,認知風格,確實是有衝動型和沉思型之分。衝動型的人不太會注意細節,常常是大的方面困難的事情能做好,但細節卻不會注意到。
第三,可能是工作記憶不夠好。
第四,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在最初犯錯時沒有進行行為矯正,導致粗心變成思維方式,深深根植於人的思維、認知、習慣、性格當中。。。


本人很粗心,體會就是不用心思考就會粗心。


我的粗心就是一種危及不了生命的不治之症。


「粗心」的本質

本文主要探討在做題或其他認知任務中的「粗心」、「馬虎」等問題的本質。

一、粗心是什麼?

在認知任務中,粗心主要就是簡單的任務或者簡單的步驟出現了錯誤。這種錯誤往往是細節上的錯誤(我想粗心的反義詞「細心」就是指在細節上多下心思吧),往往是人們一時草率、輕易做出判斷的結果,往往人們認真、專註地思考就會得出正確的結果。

在平時的做題、考試甚至生活中,粗心是一種很常見的錯誤。作為從小就在思考和研究粗心這個問題的人,我想我可以為大家分析一下粗心這個問題。

二、哪些因素影響粗心?

1、注意力是粗心的本質嗎?

「粗心的」英文叫「careless」,有「漫不經心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的意思。可見人們往往認為注意力和粗心有關係。依照我個人的經驗,我高度集中注意力於某個細節(某個步驟),把這個細節想清楚、做好,就不會出現粗心的問題。在做題或考試過程中,往往我注意力高度集中,正確率就比較高。我說的注意力集中是指很少走神,很少分心,並且大腦一直在高速運轉,處理一個又一個細節,這樣正確率就很高。注意力集中程度越高,粗心程度就越低,這個原理比較容易解釋:注意力集中,表示你充分運用了大腦的認知能力來解決這項任務,自然很少出現「馬虎」、「草率」、「沒想清楚就下定論」的問題。

但是在高中、大學的數學考試乃至生活中,需要處理的細節、步驟實在是太多了,而且還有嚴格的時間限制,每個細節都全神貫注,是不太可能做到的。另外,人的注意力也無法長時間的集中。所以,靠集中注意力到每個細節,不僅耗費時間、精力,還往往根本做不到。不是每個細節任務都要靠集中注意力謹慎仔細地想好。

2、熟練程度是粗心的本質嗎?

對於一種題型,往往練習越多越熟練(有時候會出現思維定式,因此不敢說絕對了),越熟練,出現「粗心」錯誤的概率就越低。對於比較簡單的認知任務,如果一個人對同類的任務(「同類」指解決方式類似)進行了大量訓練,那麼在處理這項任務時,正確率就會比較高。這就是俗話說的「熟能生巧」。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剛剛學兩位數加法的小學生在做「10+50=?」這道題時很容易出現錯誤(尤其是在注意力不集中時),但是如果把「10+50=?」給一位高中生做,高中生可以很快得出正確答案。

「熟能生巧」的原理也很好解釋:對於一種「操作」,如果經過一定練習,這種操作會變成人的一種習慣或技能。習慣和技能保證人們能夠準確、快速、不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地完成任務。

(詞語解釋來自百度百科)

操作:按照一定的規範和要領操縱動作。

因此,對於一道題(或者類似的認知任務)來說,有些步驟細節是可以用你的習慣或者技能熟練地處理,另一些則需要你集中注意力想清楚,這才是「細心」。比如做數學題,審題、形成思路、列出關係式往往需要集中注意力,寫步驟、計算、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判斷分析往往可以運用自己在平時訓練中養成的習慣、技能,不需要特別集中注意力(當然,要保證一定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否則難以處理任務)。因此,「不熟練」往往也只能概括一部分錯誤的原因,不能作為本質性的原因。

3、態度、性格和能力方面的因素是粗心的本質嗎?

有些人在某些方面上追求完美,每個細節都要做到特別好,容不得粗心出錯,因此努力採取措施避免粗心,堅決不苟且;有些人則比較隨便,覺得簡單就不在乎,草率判斷就可以了,這樣就會導致粗心出錯;還有的自認粗心,不敢面對,在負面情緒中讓自己的問題愈演愈烈,這樣也會導致嚴重的粗心。不得不說,一個人的態度真的和粗心程度有關係,但是態度只是影響了你對粗心這個問題的重視和解決程度,並不能算得上是本質。你態度嚴謹認真,就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努力地去練習保證熟練度,更積極地檢查,更警惕那些容易錯的地方,相應的你的馬虎就不明顯,僅此而已。

性格和能力固然和粗心有關係。按部就班地處理問題的人往往會更容易注意到細節,思路更清晰,正確率也更高;性格仔細謹慎或者一些集中注意力能力特別好的人,自然更細心一些。但是每種人都會遇到粗心大意的錯誤,因此性格能力等也不是本質。另外,即使你性格中有粗心的因素,也可以慢慢堅持改變,如果方法得當、努力足夠,我相信這些方面都會有所改變的!

說到這裡,我們已經知道了幾個粗心的影響因素,已經可以根據這幾個因素來對症下藥來改變自己的粗心了。具體的方法論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探索出來,也可以參考知乎相關問題的答案。

那,粗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

別急,我先介紹兩個概念。

三、粗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以下部分內容來自我對 丹尼爾·卡尼曼 的著作《思考,快與慢》的思考和整理)

我們的大腦有兩種思考的方式。第一種我們不妨叫「系統一」,第二種我們不妨叫「系統二」。

系統一的特點:

  1. 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做出判斷
  2. 運行起來無意識且快速。
  3. 不怎麼費腦力,沒有感覺(往往思考者自己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思考)。
  4. 思考者的大腦似乎處於自主控制狀態(不由自主地思考)。
  5. 容易犯「低級」錯誤(在某方面經驗越豐富、技能越熟練,犯錯概率就會越小)。

系統二的特點:

  1. 按照某種步驟或程序處理信息(按部就班)。
  2. 需要集中注意力到費腦力的任務上。
  3. 通常與行為、選擇和專註等主觀體驗有關。
  4. 比較慢,深思熟慮做出決定。

引用一下陳朝 的書評《人類的頭腦總那麼理性嗎?》(人類的頭腦總那麼理性嗎?

例如:一眼辨別兩條線段的長短只要系統1工作即可,而估算幾條線段的平均長度,則非要系統2出馬不行。

我們平常說的粗心大意馬虎,往往指系統一倉促做的決定,照這樣說來,似乎所有的任務都交給系統二,我們就可以避免粗心的失誤了!

但是這現實嗎?

顯然是不現實的。

再次引用一下陳朝 的書評《人類的頭腦總那麼理性嗎?》(人類的頭腦總那麼理性嗎?

記住,系統1雖然不精確,但是卻時刻待命,總能完成任務(儘管質量不敢恭維)。系統2卻常常偷懶,精力有限,除非付出主觀努力,否則很難做出點什麼。

《思考,快與慢》告訴我們,我們的思考一直在受到系統一的影響,也就是系統一是無法關閉的!而系統2卻往往偷懶。作為人類,我們總是傾向於用快速輕鬆、時刻等待任務的系統一思考,往往不會集中注意力用費力又慢的系統二思考。等到系統一遇到麻煩(無法解決問題時),或者自己帶著目的意圖將注意力集中到某項任務上時,系統二才會進行處理(即使你在使用系統二思考,你的思考仍然會受到系統一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系統一往往是絕大部分認知活動的執行者,系統二往往起到一個監控系統一,防止系統一出錯的作用。

對於一些簡單任務,我們進行了大量練習,已經形成了相關的、正確解答的習慣或技能,可以放心用系統一處理,因為我們很熟練了。不過我們要保持警惕,監控或檢查自己的思考過程,也就是「用系統一執行,用系統二監督」。

對於一些容易出錯的任務,我還不夠熟,或者這裡需要足夠的思考,我們便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並按部就班地思考,做到想清楚,不主觀臆斷,不輕易下結論,才能避免出錯,也就是「使用系統二思考,減少系統一的干預」。

我認為這才是細心的根本策略。

如果用系統一會出錯(沒有做到對這個操作足夠熟練,或者是一時急躁不按部就班,或一時偷懶忽略掉一些細節),你又不充分調用系統二解決問題(不集中注意力,不花時間精力仔細思考,不注意思維的邏輯性),就可能出現「粗心」錯誤。

我認為這就是粗心的本質,所謂性格、行事方式、不熟練、心態不好都是直接或間接影響因素。


深思熟慮後覺得這是態度問題 我很粗心 但是大部分時候我都是不把這個放在心上就粗心掉了


有時候就是一種神經系統特性。可以參看add 和adhd病症。這個特性有遺傳因素,但必須強調的是該特性除非嚴重到一定程度,否則並不能算是疾病。


感覺自己掌控細節的能力太差了,或者老是無意識想另外一件事情,導致目前的事情出錯。


本人邏輯思維特彆強,但是對於簡單的事情特別粗心,必須神經絕對緊張才可以不出錯,上周去醫院體檢,醫生說我工作壓力太大,緊張過度,心臟早搏。
看來還是不能勉強粗心的人變細心。


後天強制性規則性的訓練,能改變很多問題。


我覺得粗心本質是精力不濟


煩,越是簡單的事越容易出粗心的問題。

有些標準流程的工作怕出錯,就自己列了個check list,結果還是有寫錯。。。

工作沒有成就感,可即使換個工作還是怕一樣的結果。

不想讓自己對錯誤產生麻木和習慣。可是我真的感覺自己快得抑鬱症了。


1、習慣問題,跟性格扯不上太多關係。
2、也可能是沒上心。
3、粗心引發的後果不夠大。


推薦閱讀:

你有沒什麼缺點/經歷/性格/習慣是被另一半(假設你有)發上知乎之後會被吐槽「這種人都有男/女朋友」?
從心理學角度看喬布斯的性格缺陷?
怎樣克服容易動情的性格,避免學習和工作受干擾?
為什麼別人一批評我或者語氣稍微重點或者對我發脾氣我就有點害怕?
「改改脾氣」算不算是委屈壓抑自己?

TAG:性格缺陷 | 粗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