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我這是 lithromantic的性取向還是迴避型依戀人格啥的??該怎麼辦啊求助QAQ?

非常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有時候穿一件喜歡衣服可能因為大家覺得不好看就換掉再不穿,別人提的要求一般都無法拒絕因為覺得這樣人家就會對我印象好看法好,很害怕自己做某件事改變別人原本好的評價……然後平常走路特別喜歡看看車窗照鏡子啥的……還有一個特別嚴重的問題,就是如果別的同性朋友關係太親近了我就會異常疏遠她嫌棄她……小學的時候跟一個很要好的姐姐玩,後來因為她每天都來找我就突然很煩,然後有一天就不跟她一起回家跟別人一起回去就跑走了從此再也沒見過……現在上同一個學校見到她我真的特別尷尬感覺很愧疚orz 異性則是如果他表現出喜歡你的態度,然後本來之前覺得挺好或者無感就會突然莫名嫌棄,不停的放大缺點想辦法疏遠……至今為止我已經有一個例子了,感覺自己真是太過分了但是又忍不住……但是對於態度一般般的異性或者人家一看就對自己無感的異性倒是挺有好感的……我知道自己很賤但還是無法控制這種心理……總覺得別人對我好不應該好過頭有個度啥的!!!!!怎麼辦啊啊啊,還有就是我覺得自己還挺開朗的但是無比討厭群體活動喜歡一個人在家……然後覺得自己有點冷漠,就是外公叔叔去世啥的雖然平時不常接觸但是關鍵時候居然都沒掉幾滴眼淚……我真的覺得自己好過分啊怎麼辦……
說真的感覺自己要是不能糾正過來,以後談戀愛一定很苦……包括現在人際交往也有很大問題,想要在別人面前展示自己贏得好的評價卻又怕被別人想太作了


你說的這些內容沒辦法去判斷你怎樣的一個人。
lithromantic一般癔症(表演性)人格居多。

癔症人格者的氣質特徵包括情感強烈、極度敏感和喜歡社交。如果嬰兒一受挫折就又踢又叫,一開心就高聲喧嘩,那麼很可能天性具有癔症傾向。弗洛伊德(如,1931)認為內心慾望的過度強烈可能是癔症個體的典型特徵,他們渴望口欲的滿足,期盼愛情、關注和親密感。Balatt 和Levy (2003)查閱大量實驗研究結果後發現,這類人群具有較高的情感依賴性。他們尋求刺激,卻又會被過度的刺激壓垮,因而在遭遇應激事件時容易出現適應不良。他們和分裂樣個體在敏感性方面比較相似,但他們一般樂於與人交往,不像後者那樣離群索居。

也有一些學者推測,個體的癔症傾向更多取決於右腦的功能。這與強迫者左腦優勢的現象截然相反。那時fMRI技術尚未成熟,所以上述推斷源自D.Shapiro (1965)對癔症者認知風格的研究。癔症型個體的心理過程也明顯有別於強迫者:前者一般能藉助主觀、整體和想像來認識世界。有些高智商的癔症人格者具有非凡的創造力,他們對情感和體驗的理解十分深刻、更具邏輯,這種思維方式可以衍生出智慧與藝術的絕妙結晶。

從心理發育的角度看,弗洛伊德及後繼精神分析學家認為,癔症患者可能在口欲期和俄狄浦斯期都存在固著(dual fixation)。打個簡單的比方,一個天性敏感、渴求滿足的女嬰特別需要母親無微不至的照料,但對方卻沒能讓她感到足夠安全、滿足和有價值,因此她日漸失望,於是在成長到俄狄浦斯期時,通過貶低母親來完成與她的分離,繼而將強烈的愛轉向父親,性心理的發育也催化了她對父親這一客體的嚮往。此時,口欲期未能滿足的需求加上俄狄浦斯期對異性父母的的需要,導致了俄狄浦斯期的驅力塵囂甚上,從而妨礙了女孩正常狀態下(既認同母親、又與她競爭)解決俄狄浦斯期衝突的能力。因為她一方面固著於口欲期的需要母親,同時卻又不得不對母親進行貶低,同時,過度需求父親的關懷,造成俄狄浦斯期的固著。

這種兩難處境令她的心理發育產生雙重固著。一方面她將男性視作強大吸引的對象,一方面又把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女性都看作軟弱無力、無足輕重。她對男性力量的嚮往,造成對男性不由自主地仰慕,但同時會潛意識地嫉妒、憎恨男性。她會嘗試依靠男人來提升自尊和自信,同時竭力詆毀男性的優越感。她賣弄風情、行使女性的特權。有時故作柔弱,用「婦人的妖計」(feminine wiles)。來與男性比肩抗衡。這與其說她利用性來表達,不如說用性來防禦。她擔心男性的力量,害怕男人,因此根本無法完整地享受親密的性愛,甚至反會感到恐懼和排斥,比如性交疼痛或麻木、性冷淡,或缺乏性高潮。

在治療癔症女性的過程中,弗洛伊德強調陰莖嫉妒是女性的普遍情結。他發現這些來訪者在夢境、幻想和癥狀中運用陰莖的意象來象徵男性力量,於是推測她們早年就習得:自己和母親缺乏支配力是由於沒有陰莖。在如今的男權社會和紛繁複雜的城市文化之中,傳統的女性特徵不佔任何優勢。這一結論或許很容易讓年輕女性受到影響。弗洛伊德(1932)說道:

女孩的閹割情結……源自看到男性生殖器的那一剎那。她們會立刻注意到性器官的重要不同,而且不得不接受這一事實。她們瞬間感到受挫,之後常常會聲稱希望自己「也擁有那玩意兒」,並逐漸為自己的「缺陷」而嫉妒男性。這些心理過程,都將在她們形成人格的過程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記。

從上述引文可以推測,弗洛伊德冒著學術聲譽受損的風險,勇敢指出了父權制對婦女造成的影響。他畢生都鼓勵女性追求職業上的成就和受教育上的平等。他也期待通過解析來訪者的陰莖妒忌,幫助她們識別「男性優越」的幻覺其實源自她們嬰兒期的幻想,而這種幻想應受到理性審視並予以拋棄。有人指出陰莖妒忌這一概念與中世紀的男權思想有關,被一些治療師所曲解,是把婦女牢牢地拴在「本分的」家務領域。但這絕非弗洛伊德的本意(參閱Young-Bruehl《對弗洛伊德女性情結觀的深度思考》一文,1990)。

癔症個體的情感不僅高度焦慮,而且對羞恥與內疚具有很高的易感性。他們雖然經常被斥為「情感惑膚」,而實際上他們卻常常掙扎於令人恐懼的強烈情感中,導致他們不得不使用與眾不同的防禦加以應對。

迴避性人格:

人們可以因為各種理由而顯得害羞或躲避人群。他們可能因為與生俱來的氣質,天生體質上就傾向於避開壓力情境,接著,這會被融入他們整體的人格樣貌之中。舉例而言,克羅寧哲等人在心理生物學模型中稱之為避害的這個面向,可能就是大部分迴避性人格病患共通的生物性基礎。有些研究數據顯示,害羞這項特質雖源自於遺傳-體質,但也需要一個特定的環境經驗才會完全顯現出來。納屈麥斯等人發現,依附經驗的狀態會調節壓抑性氣質的表現程度。生物學上有壓抑與害羞傾向的小孩,如果沒有安全的依附經驗,那麼在面對陌生人時,會比那些有安全依附的小孩呈現更多的自主神經興奮。在另外一個研究中,不利的環境經驗也呈現在有迴避性人格疾患癥狀的學生身上。有這些癥狀的學生們,明顯報告有更多負面的童年記憶,譬如被隔離、被排斥,以及在童年時期常有不良的社交經驗。透過害羞或迴避,可以抵抗困窘、羞辱、拒絕和失敗的傷害。如同其他形式的焦慮,這些焦慮的心理動力意義必須經過探索,才能徹底了解每個獨特個體焦慮的源頭。不過,從這些人的心理治療和精神分析中,往往顯露出羞愧感是最核心的情感經驗。

羞愧感和自我揭露是緊密相連的。迴避性人格病患所普遍害怕的,是那些必須去揭露自己,而讓他們易受傷害的任何情境。愧疚感是在違逆了某些內在規則後,擔心受到懲罰。相較之下,羞愧感則和自我評價比較有關,也就是覺得自己的能力或資格有所不足,未能達到一套內在的標準。就這層意義而言,愧疚感在這個結構模式中,是與超我緊密地連結,而羞愧感則和自我理想較有關(見第二章)。迴避性人格病患或許會覺得,在社交場合里他們的不足之處會被攤開來給所有人看到,所以必須迴避它。他們可能對於自己的很多方面都感到羞慚,比方說,他們或許有以下的感受:覺得自己軟弱無力、無力競爭、在身體或心理上有缺陷、一團混亂而讓人倒胃、無能掌控自己身體的功能,或是太過於愛現。

羞愧感在字源學上衍生自「躲藏」(to hide)這個動詞。通常,迴避性人格病患自人際關係和暴露情境中退卻,乃是想要從極不舒服的羞愧感中「躲藏」起來。雖然羞愧感無法被化約地連結到生命中某個兒童期的發展階段,但似乎是在數個不同年齡、不同發展階段的經驗中逐漸成型的。羞愧感從生命早期就明顯存在,在八個月大開始出現陌生人焦慮時顯然就有了。羞愧感也與膀胱和腸胃失控出糗時的感受,以及內化父母對這些糗事的責難有關。一個兩歲大的小孩光著身子嬉戲喧鬧,而嚴肅的父母親出面制止,堅持他得穿上衣服,也會造成小孩的羞愧感。當迴避性人格病患暴露於一群人或是面對一個對他而言很重要的人時,所有這些發展歷程中的經驗都可能被重新活化起來。

依附理論打開了一扇大門,有助於去理解迴避性人格病態。在依附形式上屬於迴避型的成人,通常都覺得在幼年時被雙親或照顧者冷落,因此在成年後,對於發展愛戀關係會感到驚恐。他們通常會覺得自己在發展上的需求太過度,或不合宜,並且他們無法體驗到適當的自體客體反應。


以上是精神分析的理解,自己比對一下吧,或者讓我看看你的字,發到《無限筆跡》微信公眾號上,註明知乎。我會回復你的。


.大家可以關注lithromant研討室 直接在下面留言.

對於lithromantic給予一個簡單的定義。當你對某人產生好感之後,當知道他對你有同樣的好感之後,反而會厭惡他。最近看了部分相關的文章,快成專家了。其實關於lithromantic並非有一個非常理論系統的去總結。但是被歸納到了迴避型依戀人格,一種非常作的毛病。
當你擁有lither的朋友(lither我自己編的,可以理解成擁有lithromantic的人),而且與他關係越來越近的時候,你會突然發現先自己的特別關心被換成了他,自己的鎖屏被換成了他自己, 自己用的錢包被換成了他喜歡的樣式等等之類的,這就是lither的第一特徵,想要獨佔任何自己喜歡的人或物。跟lither聊聊情史,幾乎所有的lither都有長期單身的體驗或者擁有三月魔咒的毛病。不信去知乎一下長期單身時如種體驗,相信很多都是lither寫的。單戀對於lither來說是一種相當美好的享受,比如去坐坐單戀對象的做過的位子,偷看一眼人群中的單戀對象等等。無法自拔的沉浸在自己的單戀之中是氣第二大特徵。補充一點,對於單戀 他們其實是很美好的。甚至片面放大對方的優點,偽裝出對方的無限接近美好的畫面,由此往往會產生一種自卑的感覺,不過戀愛中的人往往都會有這種感覺。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想要奮鬥,變得優秀。有用? lither追求別人就像打怪升級,享受的是過程而非結果。他們就像是被詛咒的人,永遠得不到自己喜歡的人,(以上討論的是純lither 而非偽lither 渴望愛情而沒有找到更好的。)往往確立關係的lither又開始無端放大對象的缺點,讓自己排斥。真的作啊。
有人會問如何產生lithromantic這種取向的尼?有一種觀點是缺愛 (單親 或者父母一方雙方 長期外地工作之類的 導致了類似單親的現象)目前多是這種 大致是意思是自幼缺少體貼和關懷,所以特別渴望給予別人愛,但當別人做出反饋的時候,又會表現出厭惡和迴避。因為長期身處無愛的環境之中,對愛已經開始排斥了和不適應了。第二種觀點,就是單身太久,過於親密的男女關係產生不是渴望而是恐懼。在lither眼中他們相信真正的愛情不會長久,他們害怕親密和嫉妒。不敢對lither有好感的人有過多的接觸,單純地以為朋友關係最自在,得到太多都覺得是負擔,而這樣往往會導致「同性戀」 傾向(不做解釋)
得不到都是最好的 ,lither往往是得不到「真愛」的(狹義上)大家會問如何追求lither?如果你和一位lither戀愛了 筆者很負責的告訴你 其實一開始戀愛的時候lither不是很喜歡你的,所以不要對他提出太多的要求 比如只有愛的很深的人才會做出的一些行為。lither們只是對你有好感罷了 但是有好感不意味著一定要確立關係 所以這一點很考驗lithromantic的對象們是不是真愛。如何追求lither 私以為途徑其二 1.不做過多的戀愛互動,存在好感之後 馬上順水推舟瘋狂的追求並確立關係。原因是當與他們做出太多的戀愛互動的之後他們好感增加 lither往往會排斥你提出的確立關係的要求。2.對於lithromantic這種病 最好是以病治病 如果你是焦慮矛盾人格 最好了(原因不解釋)強調一點 途徑一和二往往是同時進行的,有很多共同之處。不寫了累死了
以上文章希望與每位lither分享 同時也是寫給一個lither的。


渴望著關係,但是關係真正靠近時,又開始挑剔,而挑剔的背後是什麼呢?如果對方不疏遠你,還是很近,你感覺會有什麼事發生?


一直不斷有人加我問單性戀 lithromantic的心理學原因,在這裡統一解釋下。

1早年不安全依戀模式會延伸到成年時期,形成缺愛心理。迴避型、迷戀型、恐懼型都在此列。迴避型可能誘發 lithromantic的情況居多。

2缺愛心理的三大核心特點之一是怨恨;之二是幻想。

3 「對他人產生愛戀感情,但卻不希望獲得情感回應。 」是為了保持幻想,而「 當他對你有同樣感情後,你就會討厭這種感情,甚至不再喜歡他 。」是因為幻想破滅,進入親密關係的怨恨模式。

4肯定有人想知道,缺愛心理的三大核心特點之三是什麼?是「從小不知真愛為何物」而誘發的「真愛羞恥」。


也許我們都是射手座吧...


講真!題主!除了一點和你不一樣,簡直招招中!
和題主不同的是,我喜歡和別人一起出去玩,但討厭和不熟的出去,會很尷尬,不會開心,但是我喜歡和大家一起玩耍的氣氛。
其他行為,對於同性,一旦和一個同性朋友走的過於接近,就會很嫌棄她的缺點,會把她的缺點無限放大,覺得她好差勁,把自己提高到和她不一樣的檔次,然後過後遠離以後,又會發現她的優點,感覺她很好,又想和她親近。
同樣,感覺對於異性,對於愛情也是,他不喜歡我的時候,對他會特別有興趣,感覺他對我有好感了,就開始發掘他身上的缺點,然後無限放大,然後嫌棄他。
有人說,咱們這種人格,要心理治療......


知乎首答=_=
你寫的每一個,從小到大的例子全部和我一模一樣……
我從大四開始意識到自己這種問題,並且很清楚這是心理病吧,可是我改不了,真的,感覺沒法改
現在畢業一年了快,剛過22歲生日,爸媽開始勸我談戀愛,勸我找對象結婚什麼的,突然感覺很對不起她們吧,雖然我想滿足她們看女兒找到歸宿的要求,可是我自己會特別難受,心理上的折磨簡直是
唉,感覺沒有辦法了,這是個選擇題就算了,偏偏我想選孤獨終老可是擋在前面的東西太多了,本來就和家人之間溝通得不夠多,長這麼大從來沒給他們主動打過電話,除非有事,所以她們一直說我太淡漠了啥的,可我心裡是愛他們的我發誓,親情永遠排第一位
想到逃避隨便和別人結婚這個事情,我就覺得太虧欠她們了,心塞


一模一樣……

我因為這個什麼狗屁人格拒絕了自己本來有好感的人,他跟我表白後我就莫名厭倦他,疏遠他,唉:-(


不知道自己是什麼性取向,但是,還不知道lithromantic這個詞之前就已經發現了。。。各種與之相符的癥狀,所以,一直都覺得自己有病,有病,有病。。。


應該不是,不要給自己貼這個標籤,這個標籤不是好東西,不要以為這個東西很酷或者什麼的。


摸摸題主,點開問題真以為是我自己發的,簡直一模一樣。


還以為是我自己問的 我也是這樣的


看了排名第一的一些答案,感覺好像不是這樣的,可能你們也只是去分析,但是每個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我也有類似的感覺那種心裡和生理的排斥。對自己喜歡的異性,如果表現出喜歡自己就會很噁心,本來玩的很好的男性朋友也是。不是沒有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也可以和男生玩成一片可以和不喜歡的男生勾肩搭背,也沒有害羞之類的。但是如果放到單獨的兩個人特別是我喜歡的人,或者對方出現那種好感,會覺得特別噁心,連看都不想看見他,而且會逃避,但是當對方放棄了那種想法,你又會好了。但是,悲劇的是,人家都不想再看見你了。對女生的話,說個例子,有次我和我閨密睡覺,我覺得她碰到我,我會覺得全身不自在。也有點那種感覺。從小到大特別喜歡暗戀(暗戀各種男生,人家一主動我就覺得噁心,明明好喜歡還是那種心裡和生理同時噁心),也幻想過那種正常的情侶關係。但是正真實踐的時候就會覺得沒辦法讓對方靠近和接觸,我有點怕的感覺,我不知道怎麼形容那種尷尬。閨密之間,我也不像其他妹子們,可以親親啊,我最多就是互相抱抱,還是那種認識了十年的閨密,(別猜了,我19)。一開始都覺得自己要去看心裡醫生了。唉╯▂╰


我覺得題主說的這些問題大多都很正常,不要把自己陷入到憂慮之中。
我也是比較喜歡對我愛理不理的人。
_(:_」∠)_


在微博上看到
被喜歡的人表白了你是什麼反應

找了好久 終於有人和我反應一樣
我才大悟
我可能是迴避型依戀人格
找了好多人的評論
大家大部分都是射手 獅子 白羊
原來都是火象星座
沒錯,我是射手座
故事是這樣發生的:
現在才上初中
但同班的一個男生對我表白了
沒錯 我對他是有那種喜歡的感覺
但被我拒絕了
我一直自以為
我是在告訴自己
我不能早戀
他經常找我聊天
一開始我還是非常興奮的
但被他那天那麼一說
我好像開始疏遠他了
莫名其妙的
他找我
我要麼無視 要麼語氣冰冷
一直在放大他的缺點
對他無緣無故發脾氣
但好在
他都欣然接受我的無緣無故
有一次 莫名其妙發脾氣
刪好友了
第二天學校里我也不願意睬他
但他就有那種哄我的感覺
突然一下子
我好像有點愧疚
加回了好友
但不知道為什麼
原本認為的他的優點
現在都變成了缺點
一下子
恍惚間
莫名其妙的
迷失自我了
現在慢慢開始討厭他了
……
罷了罷了
就算當做無結局的怦然心動吧對面不識
恍然間思緒翻湧
望你白衣如舊
神色幾分冰凍
誰知我心惶恐
………


和你簡直一樣


我和你蠻像 交一些朋友很願意付出 但是抗拒朋友來的給予 如果朋友和我走近了 我總是會盯著別人的缺點產生厭惡感 談戀愛似乎也是 如果她真的喜歡我 我就會有點怪怪的反感……


看到題主的描述我還以為我夢遊的時候提問了。


我想知道樓主是不是也特別害怕孤獨,我是那種特別害怕孤獨的人,如果讓我一個人,我甚至不會出門買飯


答主…你說的每一條我都中了!簡直就是我寫的_(:з」∠)_ 從初中一直持續到大二
可是現在我戀愛了…… 我被治好了≥﹏≤
祝你早遇到那個人~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南康白起?
如何看待兒童性權,尤其是兒童對性說「要」的權利?
青春期女生开始喜欢身边同性的现象是否常见?
同事是偽娘是什麼樣的體驗?

TAG:心理學 | 性取向 | 心理現象 | 迴避型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