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賓得新發布的全畫幅單反相機K1?

賓得K-1全畫幅單反相機規格參數:

感測器:3620萬像素CMOS感測器,無低通設計

解析度:7360x4912

防抖:機身五軸防抖

處理器:搭載PRIMEIV圖像處理器

感光度範圍:ISO100-204800

快門速度:30-1/8000s,閃光同步速度為1/200s

快門組件:快門組採用了全新設計,壽命可達30萬次

連拍速度:全幅連拍4.4張/秒,APS-C畫幅連拍6.5張/秒

連拍性能:JPEG下最多連拍70張、RAW為17張 (全畫幅連拍)

對焦:自動對焦模塊為SAFOX12,擁有33個對焦點 (其中25個為十字),弱光對焦為-3EV

視頻:支持全高清60p視頻錄製,間隔拍攝4K視頻

存儲:具備14-bitRAW

除塵:內置DRII (DustRemovalII)高效超聲波除塵機構

卡口:使用KAF2卡口 (兼容KAF3、KAF2、KAF、KA、電動變焦鏡頭)

取景器:取景器倍率為0.70,視野率100%

屏幕:搭載一塊3.2英寸103.7萬像素顯示屏,可傾斜

分享:內置GPS及Wi-Fi功能,並具備電子水平儀

卡槽:雙SD卡槽設計,支持SD/SDHC/SDXC (UHS-I)

電池:採用D-LI90,預計續航760張

機身材質:採用鎂合金以及不鏽鋼材質,防塵防滴濺,最低可在-10度環境下工作

機身尺寸:137x110x86mm

機身重量:925g (僅機身),1010g (含電池和SD卡)


作為一個索粉,看到K-1發布,我同樣感到高興。

從靠譜的消息流出,再到模型,再到原型機,前前後後也快有一年半了,不包括之前等的那一千年。賓得全幅終於成真,看衰賓得的,覺得競爭力不如NC的都可以退散了。

傳聞開始最大的謎題是,這台機器該賣多少錢,該賣給誰?輿論說2W起步,只給那些P家真愛粉。現在這個謎題已經解開,1800刀,1w1的價格,這個價格不僅是P粉,其他想尋找一個性能不錯體積小高畫質的全畫幅機身的朋友也會有點心動的。我一開始猜是2200刀,覺得賓得肯定會借著情懷來騙錢,好吧,我錯了。價格相比D810或者5D3來說是不是很良心?K-1綜合來看明顯吊打D750或者6D啊。下面通篇都以D810為對比,因為這是一台和D810很相近的機。

這是一台遲到了3年的機型,3600萬無低通濾鏡,IMX094,和A7R或者D810一樣的CMOS——說不好聽就是祖傳,但是這塊CMOS強悍的性能在今天看一點也沒有過時,除非索尼把4200萬的那一塊賣給其他廠商,3600萬這一塊仍然是能買到的像素最高的、寬容度最高的全畫幅CMOS。能理解為什麼賓得首發就發布一顆超廣變焦。賓得還有模擬低通濾鏡模式,在K3II上出現過,表現不錯。比較可怕的是賓得直接把ISO範圍最高提升到了204800——以D810可用ISO3200來看,應該能提到6400,這對一個高像素機身來說真的是有點可怕。最低擴展ISO不如D810。

五軸防抖,採用了更輕的抖動元件。這個防抖真的是玩出花樣了,有以下幾個功能:
①防抖,官方說能降低5檔快門(大法是4.5檔)。
②那就是升級版的「Pixel-Shift Resolution」模式,該模式曾在賓得K-3 II上出現過。與K-3 II類似,K-1在該模式下也是要一次拍攝4張照片,在拍攝每張照片時,感測器要移動一個像素。在拍攝當中,相機會捕捉所有的色彩數據,而不是在每個像素當中捕捉單一色彩,最後再將四張照片合成為一張照片進行輸出。採用這個模式拍照的話,會有多2Ev的動態範圍加成,總動態範圍多達16EV。在135領域除了P家各家都沒有(當然,哈蘇也有這個技術)。
③K-1還內置了羅盤和GPS,喜歡拍星空的當然非常需要這個功能。在長曝過程中,相機可以移動感測器來追蹤星星的運動,這樣一來我們最後所得到的就會是一張星空照而不是一張星軌照。
④模擬低通濾鏡。通過對CMOS進行亞像素級的移動,來模擬低通濾鏡;還有一個和K3II一樣的功能,就是通過包圍曝光來拍攝模擬低通濾鏡效果的照片。

體積比D810小,137x110x86mm,和Df差不多,不過925g比Df重了快200g。

外觀剛勁有力,比尼康還要Man,金字塔看著就想起當年的A900。全金屬機身和防塵防潑濺都是高端單反必備的特性了,防潑濺更讓P粉引以為傲,因為賓得在中低端機身都用了防潑濺。

頂部安排也有點類似Df,採用了很小很小的肩屏,可能不熟悉這種布局的人會有點手忙腳亂,就像第一次用索尼A7一樣。

100%視野率,0.7x放大倍率——尼康祖傳也是0.7,到了D5終於突破到了0.72x,這時候佳能笑了——1DX是0.76x無法超越。

只有33個對焦點,25個全十字——覆蓋面積有點寒磣,總數量不如D810,但是十字對焦點數量比D810的15個還多,-3EV也是比D810的-2Ev厲害的,所以對焦表現應該不會弱於D810。考慮到賓得的對焦一直都很垃圾,這次出這個……到底是該誇賓得呢還是罵一句呢,我還是選中立好了。

翻轉屏支架的設計非常獨特

鏡頭,2470是之前發布了(感謝指正),有一發15-30超廣,看樣子是騰龍無疑了,但是賓得有自己的SMC鍍膜,相比騰龍還是有優勢的(還有一個猜測是,因為賓得的鏡頭設計師跳槽了騰龍,所以才選擇報了騰龍大腿)。其他,蔡司ZK口已經停產,原廠的已經有人在膠片機身試過了,賓得不少自動頭都能覆蓋全畫幅,加上非自動的就更加多。

官方圖配的都是M頭,叫你們玩手動玩情懷呢,還沒有尼康F口考慮兼容性那麼啰嗦,多好。
賓得PK口和索尼A口一對難兄難弟,也難得那麼多副廠一直在支持,但是PK口鏡頭和A口一樣真的很難買到,甚至都不是首發(比如騰龍的35 1.8VC和45 1.8VC),在副廠鏡頭支持上依舊是悲劇啊。

錄視頻——不說4K了,這可是12年發布的感測器。再說了,人家D810也不是擼4K的啊。1080P/60P和D810是看齊了。說到錄像,D810是自動裁切到6720*3780的像素區域進行數據採集,並且採用每三行讀取一行數據的模式,最終成為6720*1260的RGBG長方形數據區域。之後相機會形成2240*1260的RGB圖像,再以7:6比例超採樣為1920*1080的標準1080p視頻圖像,所以D810錄像畫質不錯,不知道賓得會以什麼採樣方式來錄像。
其實我覺得錄像好像不應該是K-1應該關心的重點,考慮到K-1的用戶群,真正用來拍電影應該很不會有吧。另一個考慮到法蘭距,尼康和賓得在轉接鏡頭上面都吃鱉,這也是為什麼用佳能來錄像的一個原因。

繼承了賓得玩LED玩得6的傳統,有多處LED燈,方便換鏡頭也夜間操作。

總之,這是一台賓得使出了看家本領的機器,直接劍指D810,在體積、感光度、對焦和防抖方面都比D810有優勢,價格還比D810良心,不過鏡頭群就比尼克爾弱得多了,只能說當下還夠用。

我問了身邊的P粉,全畫幅機身的發布會不會帶領賓得走向復興?他說不會。我覺得應該也不會,135全畫幅數碼單反市場已經被NC分得差不多了,索尼A口也在式微,只能開闢無反市場另一條戰線;D810的下一代產品今年也會有,假如還是3600萬的舊底,那麼賓得這個就不算過時;5D3和6D的下一代產品同樣在趕赴戰場的路上,4K錄像是沒跑了。K-1一台全畫幅機身可能成不了賓得的救世主,但是我們確實看到了賓得的誠意和良心,還有情懷,我想得出P粉們手握一堆星頭,用著A7R時候的心情。這是一個信號,賓得back to the game了,正面幹當然干不過NC,不過我們總算看到了NC和索尼以後的第四個你買的起的全畫幅選擇,一個兼顧情懷和高像素的選擇。

賓得理所當然是好樣的。


我想賓得現在應該是理解了當年Contax N Digital的心情了:就是死,也要把全幅做出來再死,不然死不瞑目啊!

順便說一句,我覺得02版K-1原型機超好看有木有!充滿了科幻的感覺,現在看都不過時。比佳能尼康圓滾滾的一位數機身風騷多了!

其實單從機身來說,K1還是很良心的。市面上定位在高像素的風光機裡面,5DsR就是個悲劇不談,D800 D810沒有防抖和翻轉屏,a7r一代也沒有防抖,不支持轉接相位對焦,a7r2價格完全是另一個檔次。除此之外價格比較接近的D600 D610,a7m2都是24mp的感測器,單論畫質的話應該還是不如IMX094的。那麼K1實際上可以作為一個高性價比的廉價風光機身來使用。

為了讓K1最大限度的發揮IMX094的優勢,賓得也算是使出渾身解數了。尤其是sensor位移技術的衍生品。五軸防抖,模擬可調低通,自動矯正水平。超解像模式+原生36mp的高畫質就算pk不了IQ3100,我覺得跟645z pk一下還是很有希望的。因為眾所周知的赤道儀模式,星空夜拍也是強項。為了讓用戶夜拍更方便,K1不僅按鍵有背光,就連卡口對齊標誌和SD卡槽里都專門加入了LED照明!這可真是業界良心了。最後要拍風光當然要有好的超廣鏡頭,15-30雖然是騰龍馬甲,但畫質也算是不錯的了。

但是你要問我買什麼單反,我推薦K-1的可能性仍然是不大的。主要原因還是在鏡頭上,賓得畢竟已經十多年沒有更新全幅鏡頭產品線了。現在你能買到的全幅鏡頭,除了新出的這兩隻之外,包括三個限量版在內,有一個算一個,都只能說是玄學頭。老的賓得粉絲估計能說出一堆味道來,但要跟佳能尼康的紅圈金圈真刀真槍的pk,估計都難逃慘敗的下場。副廠方面,蔡司早就停產ZK了,Sigma Art系列除了35有賓得版,50,24和20至少在美國都沒有賓得版賣。賓得卡口的法蘭距又太長,不方便轉接。所以不是手上一堆賓得鏡頭的老用戶,買K1很容易面臨無頭可用的局面。以至於賓得無奈之下,不得不官方發布了一個「可以強行用在全幅上的殘幅鏡頭列表」……要知道同樣的事情在尼康和索尼,都是交給用戶自己去發現和流傳的。

這樣總結下來,我認為K1的前景仍然不太樂觀。只不過賓得作為一個傳承數十年的老品牌,在單反時代即將結束的時候終於推出了一款良心全幅,也算是對所有熱愛賓得的老用戶的一個交代罷。這樣的產品,總是容易讓人記住的。就如當年的Contax N,許多年後依然讓人唏噓不已。

很多年以後,當大家聊起單反,當會記得曾經有一台很優秀的機身,它叫做K-1。


2月18號正好在日本旅遊,去了銀座的理光展覽室,然後上9樓到了賓得的展廳,一位滿頭白髮的中年工作人員迎了過來,當時想開玩笑問問全畫幅到底啥時候上(沒刷過新聞)打算入一個,然後他說就在今天,並領我去展櫃體驗了一下,這是我遭遇過的最強當場打臉......
------------------------------------------------------------------------------------------------------------------------------
補張圖:圖中價格扣掉8%的稅,再除以17.5(今日匯價),怎麼也得14000+......


作為賓得的忠實用戶的我來說,賓得發布K1,就像是我人生中一個因為貧窮而生活異常艱難的朋友,在他幾乎已經因為生活的痛苦快要生存不下去就要死去的時候,十分意外地交給我一個存摺,說裡面有一筆錢,就當是給你這麼多年支持我的禮物。

其實我哪裡需要什麼錢,你活下去就已經是送給我最好的禮物了啊。


江湖三大傳言實現了兩個,姨夫壓力好大


來自Group35mm,這只是賓得的一小步, 你懂的

賓得的一小步,然而卻是世界的一大步

昨天,「百年大廠」賓得,在CP+之前欣然發布了他們的首台全畫幅相機--Pentax K-1。從此,這家在數碼時代命運多舛的廠家已然豎起了新的旗幟。

全畫幅之殤

賓得相機的生產廠商是成立於於1919年的旭光學工業公司,創造了包括第一台快回式反光鏡單鏡頭相機(AsahiflexⅡB);第一台主動式對焦相機(ME-F)等多項驚人紀錄。而在數碼時代,賓得的全畫幅相機自第一台數碼相機*ist D發布以來竟缺席了12年之久。

2010年,以畫質為目標的中畫幅相機645D發布,也許是對於畫質的無限自信,賓得竟在佳能尼康乃至索尼在全畫幅領域激戰正酣之際,僅發布了一台改款645Z和一眾APS-C畫幅相機。如果說K-5和K-3能與其它廠家的中高端小畫幅相機一較高下的話,那無論是價格,便攜性,還是操控性能,數碼時代的645都只能讓愛好者們望而卻步了。

自佳能在2005年發布EOS 5D系列全畫幅相機,消費級全畫幅相機11年的發展讓全畫幅相機從極致畫質的一極偏向,逐漸發展為高畫質,強高感,好操控的多極形態,價格在1~2萬的全畫幅單反相機也逐漸成為一家相機廠商的明星產品,是樹立品牌影響力和吸引發燒友乃至普通消費者的重要產品線。而賓得的策略,真的不能說讓人滿意。

「美麗新世界」

昨天的註定低調不了的發布,讓一位數機型的諜照抑或是如5D系均衡的試製品如煙般飄回眼前;昨天也註定是已入贅理光家的賓得不平凡的一天,薛定諤的貓活了下來,塵封著的鏡頭群醒了過來。

感測器

3600萬像素的CMOS,不在人意料之外,還沉溺在舊時代不願離開的筆者也不得不承認這隻能算是中規中矩。「勞模」索尼公司的一枚棋子又毫不意外地落在了賓得上。與D810一樣的IMX094在這家有中畫幅背景的廠家的調教結果應該不會讓人失望,而有賓家特色的五軸防抖和衍生出的(喪心病狂的)連拍合成和模擬低通,支持14bit也能讓這塊老芯的銳度表現更進一步。真正讓人驚訝的是,它的感光度竟然提升到了遠超D810的ISO 204800,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挪用了A7RII的CMOS技術。

機械性能

4.4fps的全像素連拍應該不能算很差(又是舊時代的眼光吧),但是對於一台擁有33個對焦點,25點全十字對焦的相機來說,算是一塊短板(舊時代的對焦點也沒這麼少!),當然APS-C裁剪後近8fps的連拍讓人驚喜(對焦點覆蓋也是很喜人),作為擁有8.6萬像素RGB測光組件的相機,雖然比Nikon和Canon同級相機的18萬/15萬像素RGB/RGB+IR感測器略微落後,但我們相信它在人像和追焦方面也會有不錯的表現。100%視野率的取景器算是標配了,放大率和眼點數據還沒有出來,想必也不會太糟,至少要好過為了給大屏幕騰出位置而強行變小(也許是這樣吧)的取景器眼罩。

屏幕、視頻和其他功能

104萬點、3.2寸的屏幕中規中矩,但是相比於其他同級相機,K-1緊湊的尺寸讓這塊屏幕顯得有些大,甚至有點擠壓了取景器的位置。視頻方面只能拍攝1080p@30fps的配置讓人不禁有些失望,但是全畫幅感光元件的加持應該會讓效果變得驚喜。

連拍合成功能的加入讓K-1上架的效果讓人期待,合成時會進行類X3的色彩運算,相信會帶來更真實的畫質。K-5上無低通和模擬低通給人帶來的驚喜一定也能在K-1上重現,應該能在解決摩爾紋問題的同時又不會損失畫質。

設計和操作

官圖中最先抓住你目光的的也許是繁複的轉盤和按鈕,三轉盤兩撥盤的設計搭配只顯示最重要信息的肩屏,和稜角分明的軍艦部構成了一台復古全畫幅相機的各個要素。相對Df的設計,頂部切換花哨模式的轉盤也許不那麼討人喜歡,但是背後密密麻麻的按鍵絕對能滿足一眾操作狂魔。而K-1在這麼多鍵位和撥盤的設計下,可貴保留了自家高端機型都有的防塵防滴規格。

整機緊湊而飽滿的機身迎合了手感,但也沒有浪費什麼空間。一貫的鎂鋁合金機身可能在Wi-Fi/GPS的影響下有些妥協。不過希望賓家適配Wi-Fi的App能做的更精美一點(能做成尼康那樣就行了)。雙SD的設計也是最近中端相機的慣例,把CF卡又推遠了一步總不是壞事情,雖然規格沒有說明,支持雙SDXC應該是板上釘釘。

機背給人驚喜的One more thing應該算是賽博朋克風格的翻轉屏了,通過四個連桿將屏幕支起,再通過類似球軸的結構加以旋轉,雖然旋轉角度更為自由,但是不能像友商那樣整個反轉過來有點遺憾,而且這個看起來有些複雜的設計的可靠程度讓人十分不安。

作為相機中的燈廠,雖然沒有加入狂拽酷炫吊炸天的跑馬燈,但也加入了用來照亮按鈕以方便操作的LED燈,讓筆者想起自帶背光的友商旗艦D4s和美帝良心的「鍵盤照明燈」,好了,現在唯一需要擔心的就是你的手指會不會擋住燈光了。

尾聲

不是賓得用戶,也一定聽說過「很想在有生之年見到」系列。的確,賓得在中畫幅太自信了,以至於在全畫幅的混戰中還在茫然四顧。K-1不是EOS 5D那樣墜入人間的天使,也不是D800那樣超越時代的明星;它是試水之作,身上有太多的刀砍斧鑿,也有不少的妥協退讓;它不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也承受了太多的壓力和期待。但它的出現,是這個經歷了太多風雨的昔日巨人的邁出的堅實的一步。與此同時,不斷數碼化的FA鏡頭、為騰龍OEM積累的愈加成熟的加工技術、蒙塵了卻依然光芒四溢的三公主......這個曾經呼風喚雨的巨人重新握住了劍柄,縱然這劍還不那麼鋒利。

Pentax代表的是膠片時代的情懷,她的工匠精神曾在數碼時代的曙光中迴光返照卻又熹微,而當數碼時代的正午來臨,鍛造的乒乓與冶煉的爐火復活,獨創而有特色的精品有聲或無聲地分娩出來,越來越多的粉絲開始欣賞這綿延幾十載的風景,成為她忠實的擁躉。

Pentax,你能否再一次,改變一切?


終於趕在猴年馬月前發布了


----------抱歉,滅門轉rx1了---------
這個問題還是應該讓賓得用戶回答,畢竟關於歷史,關於鏡頭群,我們還是了解得多一點。(我覺得壹分關於鏡頭群的寫得很好很好。)
啊我才得知今年除了大標變小標變大廣角就沒有別的鏡頭計划了,真是悲傷啊
============分割線=============
這是一台最賓得最有自家特色的全幅。

先談歷史,因為這台機器承載了太多執念了,k1是什麼?毫不客氣地說,賓得在數碼時代的衰落就是從2002年的k1難產開始的,時隔十三年, 破產收購兩次的賓得在萬難中終於推出了自己的全畫幅數碼相機,走上艱難的復興之路,對於老粉絲來說,這次回歸恐怕能讓他們眼淚縱橫吧——這也是賓得用戶的夙願啊!
我們的過去太輝煌了,日本第一台35mm單反,第一台使用五稜鏡,第一台使用TTL,第一台使用自動測光,第一個百萬銷量的品牌,第一個千萬銷量的品牌.......然後就是跟不上時代的黑暗——2002年k1難產,07年被hoya收購,11年被hoya再度放棄被理光接盤。剩下三公主和中畫幅強撐門面——知道別家用戶怎麼形容賓得嗎——「玩具」。

我認識很多賓得家的老粉絲,其中不乏專業用戶,中畫幅的玩家,他們提起賓得語氣裡面總是充滿了遺憾,k1很重要,全畫幅是賓得給粉絲的交代,一個遲到了13年的交代。

再來談談鏡頭群,我反對排名第一的答案裡面關於鏡頭群的描述。首先,一直在產的31mm 43mm 77mm——著名的三公主本身就是全畫幅經典設計。還有兩大微距頭DFA50 2.8,DFA100 2.8,其中的F就是full frame的標識。還有DA200mm DA300mm DA560mm這三個長焦頭也是全畫幅的設計,再加上發布了很久的150-450mm 這個兇殘的變焦,長焦是這些。新發售的有28-105(28mm,這個焦段真讓人想吐槽),24-70(騰龍OEM),15-30(騰龍oEM),70-200(唯一的金圈,代表賓得自己設計的堆料型自家重炮)——強行榜上騰龍湊齊大三元,更別提35 2.4,35微距,40餅乾,50 1.8,55 1.4(滅門星頭,賓得首頁還用了55的樣片)這些「有一定暗角」的玄學頭了——這樣一數加依舊在產的fa 50 1.4就有13個真全幅頭了吧,這個情況比值當年A7橫空出世面臨的局面還是好一些的。另外賓得肯定不會依靠騰龍OEM強行撐起大三元小三元,金圈的24-70和金圈70-200勢在必行。適馬騰龍圖麗三大副廠已經和賓得重新簽了賣身契,鏡頭群的完善應該是指日可待的——只要賓得不死。

最後談談K1本身吧。

這是一台很PENTAX很賓得的全畫幅單反相機,賓得肆意地在其身上書寫著自己的性格——對全金屬機身的偏執,對100%取景器視野(6d不到100%),1/8000快門的執念。還有在防抖上的無盡追求——3600萬像素的五軸等同五檔防抖,比A72還要多了半檔。由防抖衍生的超解像系統,還有由防抖衍生的追星系統——等效廉價赤道儀。賓得在機身防抖上不斷超越自己,玩出花樣,頗有獨孤求敗的味道,哦還有WIFI和GPS和包你喜歡的三轉盤。數數,一個發售價14000不到——剛剛問了店家首發預定只有11000左右價位算得上入門級全幅的機身竟然集成了這麼多良心功能,這愈發地像賓得和理光的一次賭博行為了,要麼打開市場,要麼虧到死,沒有第二種選擇。

以下是吐槽

當然,這是很PENTAX的機身,當然有PENTAX機身的傳統缺點——比如,用戶怨念了很久卻升級如擠牙膏的對焦系統——33點對焦系統就中間一坨,你是逗我嗎。當然,考慮到理光曾經在中畫幅機器上用殘幅旗艦K3的同款對焦系統,這個對焦系統我忍了.......還有視頻,如果說賓得對焦系統如同擠牙膏一樣的話,視頻系統那簡直是附贈的——在這4K泛濫的時代竟然只能錄1080p視頻,而且視頻方面竟然沒一點更新的消息——說好的追焦呢?說好的自動加品紅美化系統呢?還有4.4fps的連拍和6fps的殘幅連拍模式——大哥你三年前的k3殘幅連拍就有8.3fps了啊,你不能開歷史倒車啊!

綜上,作為賓得集大成的機身,他的優點很厚道,他的缺點也很明顯——這是一台很有性格和特色,很討好愛好者習慣的全畫幅機身,他的價格也不貴,歐洲首發價比d750還便宜了200歐(尼康對不起)。如此有特色註定他不能大紅大紫,但是能抓住一部分,尤其是發燒友的心。我對他的預期不樂觀也不悲觀。

多年以後,我會跟新的賓得用戶吹到——我可是用過K1的人,K1你知道嗎,那可是一代神機啊.......


「我想起那天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冰狼終於來了~
恭喜欣然!

遺民淚盡胡塵里,
南望賓得又一年。
待到欣然發布日,
家祭無忘告賓粉。


很多人寫了一大堆,乍看都挺專業,其實他們都搞錯了賓得的定位,有的人甚至連賓得的鏡頭群都沒搞明白。

不可否認,賓得擁有輝煌的歷史,這不僅留下了豐厚的積澱,還造就了獨特的品牌文化,幫助賓得在廝殺慘烈的行業中一路走到今天,但今天的賓得已經與過去大不相同。

首先,賓得是一個專業級135系統相機品牌么?答案很明確,並不是。這個答案不是我自己臆斷,而是賓得方面多次在正式場合承認的。

那麼賓得為什麼人設計生產相機呢?答案也很明確,賓得是一個面向攝影愛好者和發燒友的品牌。這也是賓得自己說的。

最後,賓得是個什麼樣的品牌?用好聽的方式說,賓得是個極具個性的小眾品牌。直白地講,賓得是一個在夾縫中求生的小品牌,有幾樣賴以生存的絕招,但還遠未具備和行業領先者抗衡的整體實力。

對於賓得來說,差異化競爭、錯位競爭是它能生存並發展至今的核心手段。賓得放棄專業市場,選擇用優秀的畫質、小巧精緻且堅固耐用的設計、獨特的功能甚至相對較低的價格來吸引特定的用戶群體。

明確了以上概念,就好評價K1了。

在K1的設計和功能上,我們看到的都是之前產品特色的沿襲和增補。比如堅固的三防機身、室外低溫工作、帶金屬連桿的翻轉屏幕、便於黑暗環境中操作的燈光設計等等都是為了戶外使用,增強色彩表現和細節解析力的超解析模式、五軸防抖都是原本優勢的進一步增強。

這一系列的特點,都是為了滿足對色彩表現和畫質要求較高,喜歡小體積高性能相機系統,熱衷於戶外風光攝影的用戶.

除此之外,在賓得原本欠缺的方面,則基本毫無建樹,比如對焦系統進步很小,閃光燈方面只是同步速度象徵性提高。

這些都證明K1並不是用來與其他品牌搶市場的,而是為了鞏固賓得現有市場的。也就是說,賓得K1的首要任務,是撫慰老用戶,留住老用戶。

那麼K1適合專業用戶么?或者說能用來賺錢謀生么?就我個人經驗來看,一直以來賓得的旗艦機型在畫質和基礎功能上是能夠達到大部分專業攝影師要求的,尤其畫質可以說並不比佳能尼康的部分專業機型差。用K1來謀生也是可以的,但會有很多局限之處(如果你像我這樣不在乎就沒問題)。

那麼為什麼專業攝影師很少用賓得呢?因為除了畫質和耐久性,賓得在專業領域裡就很難支應了。對焦/追焦速度不夠、連拍速度不夠、專業鏡頭不足、閃光燈系統不足、專業附件不足,甚至聯機拍攝都支持不好。

對於專業攝影師來說,賓得不是不能用,但是很不好用。儘管畫質沒問題,也能拍出好照片,但比起用佳能尼康來要更難、更辛苦。

而對於攝影愛好者,尤其是偏愛戶外的愛好者來說,這些短板甚至無法在拍攝方面形成任何負面影響。

下面說說鏡頭群。

K1發布的同時,不算膠片時代的遺產,賓得在產的且經過數碼優化的135全畫幅鏡頭已經完整覆蓋15mm~450mm焦段,並且還有一支額外的560mm定焦。請注意,這裡說的是在產的且經過數碼優化的鏡頭。

同時賓得還保留了一些膠片時代設計的定焦鏡頭並一直在生產,比如三公主都是高素質大光圈定焦鏡頭,並且處於31mm、43mm和77mm這三個關鍵的焦段上。用攝影愛好者的話來說,三公主就是人文專用鏡頭、標頭和人像專用鏡頭。另外還有FA50mm F1.4在產。

除此之外,廠家還指出有部分DA鏡頭(APS-C畫幅)可以支持到135全幅的成像圈,但可能會有邊角成像下降或需要收縮光圈才能使用。

賓得今後的主要任務則是補充更多專業鏡頭、特殊鏡頭。比如擴充DFA*鏡頭產品線(目前只有1支變焦2支定焦),擴充大光圈定焦鏡頭群,補充魚眼等特殊功能鏡頭。

因此從焦段和功能而論,賓得K1擁有一個比較完整的、且具有一定素質的鏡頭群,對於專業市場來說這還遠遠不夠,但滿足攝影愛好者的需求沒問題。

另外,關於鏡頭,我覺得有必要再多扯幾句。

1. 錯位競爭、差異化是賓得迄今得以生存的主要依仗,所以請不要用佳能尼康的產品線規劃或者產品布局硬套在賓得上,否則只能得到錯誤的結論被當作賓黑也就不奇怪了。

2. 有人拿賓得從騰龍那裡OEM大三元說事兒,大三元只是個民間的俗稱而已,並不是恆定F2.8光圈的三支常用變焦就一定是「大三元",其本質應該是專業級鏡頭。認為F2.8=大三元的,只能說太業餘。從賓得對鏡頭的命名可以看出,騰龍OEM的2470和1530都不在賓得的專業鏡頭序列里(俗稱的星鏡、星頭),名稱沒有加星。所以,如果非要說大三元,賓得目前其實只發布了一支D-FA 70-200 F2.8。從賓得過去的鏡頭產品線布局來看,這種舉動也從側面說明賓得是打算自己設計和生產性能更好的專業級鏡頭的。所以賓得的」大三元「還沒有到齊。

3. 也有人拿三公主說事兒,或者說賓得沒有F1.4的大光圈定焦鏡頭(他們顯然不知道FA50 1.4還在產)。這話有理也無理,有理之處在於賓得確實沒有形成F1.4定焦鏡頭群,無理之處還是因為這是硬套其他品牌的產品線。三公主並不因為光圈不到F1.4,就拍不好某些題材或者成像更差一些。

4. 類似話題還有個F1.8定焦,以及F1.8定焦必須是廠家良心的體現,這也是比較無厘頭的。光圈並不是決定鏡頭素質和價值的唯一標準或者充分標準。

5. 關於OEM騰龍鏡頭價格翻番的話題,說實話我也很不滿意。我認為這種情況在賓得發布對應的星鏡前就會改變。

最後,再重申一遍,賓得是個小眾品牌,不符合大眾預期是理所應當的。也許你眼中的怪異、不合理,在喜歡賓得的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或者獨具魅力的,也是它生存和發展的倚仗。

地球上有很多人討厭榴槤,但也有一些人獨愛榴槤。


總的來說K1是個實惠,得體,價格合適,漂亮,操作方式也很好,功能豐富,性能平衡,又有小亮點,並且只從P加用戶視角看買買買是必然的東西
所以絕對地以知乎范兒的理智中性視角來說,其實它作為單品,還是很優秀的。
但這些氣質反倒其實不能夠讓它賣的更好,因為賓得數字半幅的歷史也是這麼過來的,K7 5 3系都有類似的特徵,但大市場的層面上大家還是去關注CN,平衡精緻意味著沒有真正的噱頭
所以其實為什麼K1這麼火,並不是因為它本身多優秀,而是因為它更表面化的一個噱頭——賓得第一台數字全幅,僅此而已,有這個前提,人們才能進一步看到它別的好,人類就是這麼庸俗嘛

能走多遠,還是要看在傳統單反框架下賓得能夠用何種方式獲得話語權,畢竟索尼逼了好幾代全幅了,美能達用戶曾經也high過,仍然最終被設定為「家電廠」「發燒友」「不專業」,所以長線上賓得怎麼走,情懷一口吃遍天的日子不會很長久,否則富士XP系列不會愁雲慘淡時隔數年更新還要被罵。重要的還是要看那些傳統話語權範疇的「專業性」,索尼能熬出頭也是因為在傳統話語權之外另行樹立了黑科技和新技術框架的標杆,但賓得有什麼?先不說它確實沒有索尼那樣在整個影響業界的技術整合創新能力,就算它有一部分這種能力,也仍然因為它的選擇而被鎖定在了傳統單反這一話語權競爭的框架中,這個框架在現在的技術迭代對立期顯得尤為明顯,因為主流單反廠家恰恰要靠更加鞏固的傳統單反技術框架優勢形象來挽留用戶,在這種市場環境下賓得要獲得主流話語權,實際上和A900時代的索尼一樣難甚至更難,從7D2 1DX2 D500 D5的技術導向上就能看出來,單反廠商就是想和你玩兒那些傳統的「專業指標」來顯示其優越性,而核心單反用戶也被灌輸支持了這一套,而賓得並沒有這一套的基礎,無非多了一個情懷分兒,也無非就做一個富士第二而已

先不說同樣面臨的關於周邊支持的缺乏帶來的初期的絕對劣勢,實際上就算賓得追了七八年之後,既然是在單反這一傳統話語權框架內,你和別人做的一樣好,人家先不說懂不懂攝影,就算不懂的小白,也沒有理由買你而不去買更「出名」更「品牌」的佳能尼康不是?
哥何況又因為這個機器的封閉的單反框架的屬性,它最前期的市場面仍然還是只能吸引賓得用戶本身,也就是說上一段說的那种放到市場上被一片白紙的小白們排排站看牌子的「不公平地選」的資格,賓得首先都沒有

所以機器是好機器,但本身影響力小,周邊匱乏,這也就算了,設計框架還反而往自己本來就小的封閉的受眾面死胡同去走,感覺這貨還是更像富士XP系列吧,願意用,有情懷,為了鏡頭為了讓公主的屁股有地方插的一波人過去之後,下一輪賓得怎麼走,我想不出來


一爬起床(嗯,還沒放完假,11點半才起的)看到理光微信『欣然君』推送了,再爬上知乎,WOW,鋪天蓋地的『如何評價』,我現在很有衝動把你們這些如何評價全部重定向了。

和D810一樣的IMX094

但是有五軸防抖哦,還有像素偏移超解像哦,貴廠特色防塵防滴哦,還是帶個翻轉屏的FF單反哦。
三公主復活了哦……都從校花等成林青霞了……
這才是真正的欣然吧。

只是AF和閃光系統這兩個死穴還是不想說話……

嘿,你真的覺得對一部風光機來說這玩意兒不行會死人嗎?
『可我要拿來拍私房啊』
好吧,你贏。

如果今年不亂花錢的話,今年11月我就去澳門看看被你們黑完坐完艇以後能劈多少價吧……

另外關於鏡頭:

隨著今日同步欣然的15-30/2.8,貴廠的大三元總算是湊齊了:
HD PENTAX-D FA 15-30mmF2.8ED SDM WR
HD PENTAX-D FA 24-70mmF2.8ED SDM WR
以及
HD PENTAX-D FA70-200mmF2.8ED DC AW

慢著,為什麼70-200會帶星?還帶金圈?

而另外兩隻就只有普通鏡頭的待遇:

而防護能力也有差異:70-200是AW,另外兩支都只是WR(簡易防水)
相比之下驅動方式是SDM還是DC已經不重要了。

說好的大三元呢!
果然不是親生的嗎(/摳鼻)


作為常年賓得使用用戶來說下賓得目前性能上和CN的差距,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追焦的能力和對焦速度,這兩者也是相互影響的。也導致了直接把賓得打入非專業機行列內,因為一些行業非常需要對焦速度和追焦能力,例如新聞和體育等,k3之前的的機器追焦能力如同虛設,在K3後追加了RGB測光模塊和27點對焦以及十字對焦點和新演算法後總算有了一些追焦能力對焦速度也有所提升。

暫且不說現在主流機動輒50點60點甚至上百點的對焦數面前顯得力不從心,這是這並不是主要原因,提升對焦點並不是什麼技術上的難題。
另一隻攔路虎就是鏡頭馬達這直接影響了對焦速度,賓得自己的DC馬達是直流馬達仍是機械馬達儘管做了優化處理幾乎聲音能和超聲波媲美,以及速度也非常快,但還是速度還是差於環形超聲波。而且今後環形超聲波就是主流趨勢,不會有機械結構磨損,對焦速度非常快,幾乎沒有聲音,推力大,想驅動長槍大炮的快速對焦必然是環形超聲波。 而另一方面賓得本身的SDM超聲波都是超聲波買來的時候技術就不成熟,推力小,甚至出現很多SDM門事件被用戶詬病,導致賓得一度想放棄SDM馬達系統,鏡頭馬達系統的落後直接導致了後續整個伺服系統的掉鏈子,使用副廠例如騰龍適馬的環形超聲波鏡頭對焦速度馬上就不一樣,對於現在的賓得來說鏡頭馬達系統是當務之急,急中之急。
賓得官網上K1的介紹上寫道:搭載「PENTAX實時場景分析系統」,提高了動態物體拍攝時的追焦性能。 可見K1對於以往並不看重的追焦有了非常大的提升,至少在機身演算法以及對焦伺服系統上做了,但還是取決於鏡頭給不給力。

GPS功能以前賓得需要在外接模塊上實現,這回直接整合到機身內部十分好,這對於天文愛好者來說已非常重要的功能,拍攝星空天體追蹤必備功能,鑒於以往GPS模塊不在中國大陸銷售,可能會K1國行版本會閹割一些功能,如果對天文有需求的人可以看看港行。

新的五軸防抖也是個不小的提升,現主流防抖很有效的一種手段。
再說下超解析這個東西具體原理不再闡述,這個東西的出現對於畫質是質的提升,讓每個像素點都能分別感受RGB顏色而不是再靠系統去猜測顏色,畫質極為恐怖,其他的類似手段例如分層CMOS、攝像機上的光路分化三COMS分別感光合成都要強,因為是直接利用防抖衍生出的功能進行位移實現真實曝光,在目前所有同等單反里單論畫質沒有誰能和超解析抗衡,這對於風光、靜物來說是殺手級的。而這次的超解析更加趨於完美讓手持完全成為現實,官網上寫道:並搭載了全新的用於在使用的超高解析拍攝時的手抖補正機構和使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正確曝光等最新技術。

再說說這次出的兩個騰龍掛牌頭,價格實在是昂貴,實屬無奈找隔壁老王替代一下,但這兩顆頭的素質都非常不錯,15-30這個NC兩家的素質都沒有騰龍好,24-70素質也比尼康要好,略遜於佳能的24-70二代,修改下鍍膜以及伺服系統,以更好地適應賓得的機身系統,但不知道鏡組結構有沒有變。更主要的是想知道這兩顆鏡頭上的超聲波馬達是否為環形超聲波,要知道這兩顆騰龍頭可是實打實的環形超聲波,我認為賓得不會真的閑的蛋疼把環形超聲波弄掉然後再改編鏡頭結構把自家的微型超聲波弄上去。
雖然標註了SDM但是賓得使用的超聲波一律叫SDM,並沒有區分微型環形之類的,之前的多次超聲波改版都標註SDM。 另外不要再想著買騰龍的15-35和24-70了,賓得已和騰龍達成協議作為高價代工這款鏡頭的條件,就是騰龍的15-30和24-70不能出賓得卡口。
而且我也不認為現在購買這兩款昂貴的快速上場鏡頭湊數的鏡頭有任何性價比,後續肯定會出此焦段的星頭,大膽預計一下一旦星頭完成這兩個頭就會大幅跳水,價格接近原廠。

另外燈光系統,之後就要看賓得的財務狀況,因為賓得想賣自己的閃光系統,進而修改了TTL和高速同步協議,讓副廠無法製造出能支持賓得TTL和高速同步的閃光系統。

鏡頭群的話目前來說常用的還是夠畢竟誰也不會一下子買五六個以上的頭,而且新頭的研發和發布上市速度也都還很快, 預測下賓得接下來的路線,估計是一群定焦,因為定焦相對於研發周期,技術難度,成本,價格,都要遠低於變焦鏡頭,素質畫質還比較高,而且能迅速擴充鏡頭群,估計會出現一堆經典定焦,然後之後就是非恆定光圈的掛機頭,狗頭,然後才是變焦星頭,最後才可能是大炮,移軸,超廣之類的,基本以上。

根據賓得,跳水嚴重問題,估計半年-一年後購買最具有性價比,價格可能在8500上下趨於穩定


今天突然想起反光板組件這個事。

第一眼感覺超牛逼的,會伸縮,黑科技即視感。

但仔細一想,這個設計應該是無奈之舉。

K1浮動反光板示意圖

K1連拍速度不如K3II應該就是浮動反光板的鍋。

或者說是因為法蘭距。

APS-C比全畫幅小一圈,反光板面積也小,反光板抬起的時候機內空間足夠用。

換成全畫幅的時候機內空間太小,反光板抬不上去才犧牲連拍速度使用浮動反光板。

01年的賓得全畫幅原型機

原型機出的時候我還沒接觸攝影,沒有太多了解,賓得全畫幅也是從段子里聽來的。

單反相機發展迅速,可能當年的機身設計已經廢棄。

更有可能,賓得這些年不發全畫幅的原因就是反光板。

K1最終選擇犧牲連拍速度,把反光板做成浮動式。

如果真的是因為反光板問題,那賓得就算髮了K1也不能和佳能、尼康抗衡。

作為一個賓粉,心裡很不是滋味。

K1的經歷感覺就像,一個天生殘疾的孩子,沒有放棄夢想,努力奮鬥的故事。

好像隱約聽到賓得大吼一聲:「老子就是死,也要把全畫幅做出來」

以上純屬我個人瞎編,如若有誤,別跟我一般見識。

二般也不可以。


被幾個非賓得好友黑到打轉的我只能說

我個人等了六年的一台機器
無數次想換門
無數次咬著牙想,再堅持堅持
今早真的看到新聞時,在上班路上,突然就哭出來了,特矯情
但真的,一下子覺得相信真愛了,覺得相信這世界一切都會好起來了。
對於我個人來說,最近並不是一段很開心的日子,感謝K1在這個時間出現了,真的真的很治癒。


在賓得面前,X-Pro2或者PEN-F,都在情懷大戰當中黯然失色。
說白了,就是一個有五軸+更便宜的D810,對於風光攝影來說,K1+1530和810+1424,畫質上應該是等效的。但是,鏡頭群的短缺依然致命。
雖說自購全焦段的用戶少之又少,但當今器材租賃已經非常發達了,810+1424用戶要是去非洲玩一圈拍豺狼虎豹,租一個80400G,輕鬆愉快。賓得這邊,且不說超遠攝定焦那些怪物,就連大白兔的對應產品都拿不出來,這事搞不好。
哪怕就針對入門的一機一鏡用戶而言,你套頭廣角端從28起,實際上是挺大的一個劣勢。我身邊有同學讓我給他推薦機子,a7ii+2870不肯買,愣是買D610+2485,就因為廣角端。我前段時間買a7ii+2870,也猶豫了好久,後來一拍腦袋,自己有個圖麗1628可以轉接補齊廣角焦段,這才想清楚了下單。
現在賓得其實非常非常尷尬,你要想硬懟CN兩大廠,首先要做齊大三元,然後出一個類似於N家1.8G定焦群,才能基本成型。但是等你做好了吧,別忘了,索尼G-Master已經起來啦,更何況在(除D5/1DX2用戶外的)單反市場上,用戶向無反轉移的趨勢正在增長。索尼剛剛做a7系的時候,鏡頭群也很慘淡,被CN用戶(乃至部分富強粉,此處手動doge)罵成狗,但是短法蘭在幫它撐著,甚至有很多用戶就為了復活那些老鏡頭才專門買的a7系。那個時代都熬過來了,a7一代銷量也很不錯啊,現在GM發布,索尼的風頭只增不減。此外,s/r2/s2這三個視頻怪物也是很大的加分項,這點賓得也不行。
所以你看,富士總是被人笑只會做APSC,但他堅持不懈地做下去,並且推出x100/x70這些固定鏡頭機來完善產品線,有些還是值得買的。真的要讓富士下水全幅,多半也會搞得騎虎難下,現在賓得就有點這個苗頭。
賓得K1對於本品牌意義超大,但是市場反響應該不會很出色。這種情況,就像尼康當年做出F6,為膠片時代完美收尾,氣勢上不輸給1V,賣得倒很慘;但時隔多年,尼康沒有倒,800/810又坐穩了風光神機的頭把交椅,無論是5Ds還是7r2都沒能把它踢下神壇。D500出來之後,很多人也唱衰,包括我,覺得你只是在氣勢上不輸7D2,也賣不出多少,同時中端殘幅這一塊不注重視頻,賣不過70D/a6000且不說,那邊廂80D/a6300又出來了。但尼康全幅還好著,現在750、810賣得相當可以,況且還有頂級機給他撐市場。
賓得呢,殘幅也就分一小杯羹,再往上是645,完全另一套系統,大家不會放在一起評價(正如5D3用戶的品牌認同不會被C300、C500影響)。所以說,K1也搞不出多大的市場野心,我估計賓得也不會把135全幅分成低端高端兩條線,也就一個型號慢慢改進。K1的意義,一個是靠五軸、追星這些功能來殺出一個氣勢,產品本身不能讓CNS用戶看扁了,反例就是富士。我真不是黑富士,有很多入門用戶要追求直出色彩,我也給他們推薦富士。但是鍵盤攝影師互相打嘴炮的時候,你手裡拿個富士,氣勢就輸大半截。另一個,是給鐵杆粉一個交代,三公主都從閨房熬進敬老院了,還好沒熬進臨終關懷中心,終於有個東西跳出來,擊敗惡龍,把她們救出去了。


在賓得歷史上這是一部歷史性的機器,在市場上是一部性能一般,但很有特點的機器。

它的作用對於一批期待賓得全幅的老玩家來講,相當於前兩天朝鮮爆的那個所謂的氫彈。在賓得用戶心裡,它已經不是一台相機,而是一個標杆,旗幟。是給長期等待的忠誠用戶的一個回應。曾經多少個日日夜夜,面對其他品牌用戶的挑釁,譏笑,只得隱忍,帶著渺茫的希望等待。如今終於發布了。
但是對於已經有全幅的CNS來講,這個相機的重要性同樣相當於朝鮮那個氫彈,它根本無法撼動現有的幾個核大國的地位。

先看看這吊炸天的超解析圖像吧,建議下載原圖放大200%看。
開超解析
http://www.ricoh-imaging.co.jp/japan/products/k-1/ex/img/ex-pic05_on.jpg
關超解析
http://www.ricoh-imaging.co.jp/japan/products/k-1/ex/img/ex-pic05_off.jpg

  • 連拍速度4.4,
  • 33點對焦那覆蓋的可憐一片區域,以及不出所料的對焦速度不會有太大改善,如此兩點打個鳥拍個車,飛奔的運動員,別想了
  • USB2.0,什麼年代了,還用這落後的介面
  • 只有高清視頻,4K只能拍延時才能玩
  • 閃光燈同步速度才1/200
  • 可憐的鏡頭群和閃光燈、引閃器系統

幾個亮點是CNS家沒有的值得一提:

  • 超解析
  • 低通模擬
  • 感測器移動+GPS實現天文攝影的追星
  • 30萬次快門
  • 三防
  • LED燈的設置非常人性化

以下引用自無忌賓得版網友的言論:
……各種期待,隱忍,憋屈,如同等待丈夫前線打仗歸來那一天的怨婦,每天度日的力量都源自總有一天會有全幅發布這個信念,終於盼到這一天。
也難怪很多人說用賓得的這群人腦子有問題,什麼劣等用戶,什麼賓得會出全幅我xxx(撞牆,把相機吃掉等待)的各種詛咒發誓,如今發布了,或許木耳已黑,葡萄已紫,公主已老,但該來的還是來了。激情擁抱夕陽紅吧,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情懷。

冰狼的傳說已經8年了:
凌晨5點半,石利絡好友急電重大利好消息,狼真的來了,冰的,冰涼通透,上午急馳200里殺向狼窩,終於看到了傳說中的冰狼,敏捷,颯氣衝天,果敢,就連屁股都是充滿了英氣,這哪裡是冰狼,簡直就是戰狼。
(2月17日晚無忌神貼已經出穴了,這只是無數被翻起來的老帖的一個典型代表,無數人焚香凈手,扶手叩拜,前來還願……)

有人調侃,當年香艷欲滴的三公主(賓得焦段奇葩的三個定焦,31/43/77)如今已經成為了三嬤嬤了,還沒發布。
然而賓得品牌儘管有膠片時代風光一時,但是數碼時代步履維艱,也曾開發過同名數碼全幅K-1,但是由於所採用的飛利浦感測器問題,以及高昂的成本使得該項目最終沒能落地。
後來先是被賣給豪雅,這個東家不厚道,在其治下的產品乏善可陳。
然後又賣給理光。這位賓得當年的K卡扣下的小弟如今對大哥還算厚道,也是個願意好好做產品的主。
作為技術儲備:

  • 在K5II(S)上首先用了支持2.8光圈的對焦點,
  • 在K3上首次使用低通模擬,首次擴展了老不死的11點對焦系統,將對焦點擴展為25點,
  • K3II上首次使用了吊炸天的像素位移合成的超解析圖像,使其解析度得到驚人的提高,甚至以2400萬像素超越尼康全幅的D810的3600萬像素表現;並取消內閃加入GPS新品模擬赤道儀,能實現追星拍攝。
  • KSii上的跑馬燈實驗,也為K-1的幾個功能性LED做了早起實驗。

如此一步步下來,終於在15年初發布了要以15年底發布為目標,研發全幅的消息。
春天在展會上亮相了3D列印的外殼,整體高度增加不少,類似賓得67的大奔頭。但整體還比較粗糙,但以足矣令人浮想聯翩。
下半年開模的真機圖片亮相,神奇的反轉屏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幾根多自由度滑竿鏈接的腿如同外星來客,可以實現扭轉反轉等多種複雜姿態。
再後來各種官泄流出,更多官方測試圖流出,可以配合APS-C頭使用,可以選擇裁切或不裁切,還有幾個DA頭覆蓋全幅像場的測試圖流出,印證了之前關於半幅頭用在全幅上的猜想。

再後來官泄更多參數,下面貼一下發布之前(截至2016-2-17/18:00)透露出了的詳細參數,估計實際發布也不會有太大變化了(具體參數請參閱官方發布信息):

根據官透,將於2016年2月18日發布,但是很多參數和照片已經提前開始造勢了。

- 3640萬有效像素 CMOS感測器,無低通設計
- 支持像素偏移解析度系統。增加拍攝動體的時候減少合成時的影響的修正的開關(ON / OFF)
- 低通模擬(可選)
- PRIME IV圖像處理引擎
- 感測器尺寸:35.9x24.0mm
- 視頻支持全高清(60i/30p)。可手動設置錄音電平
- 4K間隔視頻
- 14bit RAW
- DR II
- 可安裝的鏡頭為KAF3,KAF2,KAF,KA,K,可與電動變焦鏡頭兼容
- SAFOX12自動對焦模塊。33個自動對焦點含25點十字。弱光偵測下限 -3EV
- 支持AF輔助光
- 取景器放大倍率0.70x、100%視野率
- 支持裁剪功能(APS-C)
- 採用3.2英寸103.7點翻轉屏(上下44°,左右35°,可腰平取景)
- 內置GPS。電子羅盤。
- 內置Wi-Fi。支持無線遙控功能
- 緊湊型全新設計的快門組件。壽命達30萬次
- 快門速度為30秒-1/8000秒。閃光同步速度為1/200秒
- 存儲媒介:雙卡插槽,SD / SDHC / SDXC(UHS-I)。
- 機身介面:USB端子(USB2.0,微型B),HDMI端子(D型),麥克風插孔,耳機插孔,X觸點
- 5軸機身防抖「SR II」。感測器移位補償,可補償旋轉抖動,達到五檔快門的效果
- 相機防抖支持自動平移檢測
- 支持電子水平儀
- 測光感測器:86000像素RGB感應器。支持實時場景分析系統
- ISO範圍為100-204800
- 連拍4.4張/秒(全尺寸)。 6.5張/秒(APS-C)
- 全尺寸4.4張/秒下,RAW可拍攝17張,JPEG可拍攝70張
- 支持自動水平校正,構圖微調
- 支持清晰度控制,膚色校正功能
- 支持手持HDR功能(可保存RAW)
- 支持控制面板定製功能
- 電池D-LI90
- 電池續航為760張
- 機身前面、後部和底部採用鎂合金
- 機身有87處密封設計。抗寒可達到 -10度
- 尺寸:136.5 X110x85.5mm
- 重量:925克(僅機身)。 1010克(含電池、SD卡)

文章來源:ペンタックスK-1の価格と発売予定日、スペックの情報

-----------------------------------------------------------------------------------------------------------------

2016-2-18 9:30

中國官網在上九點也正式發布了,同步發布兩個鏡頭

PENTAX的首台35mm全畫幅數碼單反相機 「PENTAX K-1」新上市
理光映像儀器|新聞

K卡口可交換鏡頭數碼相機用鏡頭 「HD PENTAX-D FA 15-30mmF2.8ED SDM WR」新上市
理光映像儀器|新聞

支持35mm全畫幅影像感測器的標準變焦鏡頭 「HD PENTAX-D FA 28-105mmF3.5-5.6ED DC WR」新上市
理光映像儀器|新聞


很多年前我想買賓得。有人告訴我說賓得色彩真的沒話說又帶機身防抖簡直了。
但是沒全副不建議上。
我現在找不到那群人了,不知道他們有沒有看到這個新聞。要是看到了希望能告訴我尼康好還是佳能好?


在關注下邊幾點:
1,會不會開放sRAW,3600w如果這點不開放那隻能註定風光機。
2,對焦,如果說尼康「穩」佳能「快」,那我對於賓得的印象只能說「猛」,但是粗糙。不求k1對焦能有多好但求能穩妥一點,看圖來說覆蓋面積這一項已經可以忽視了……
3,即時取景體驗,尼康一向不如佳能,但求k1別比尼康差就行
4,sr機構耗電量問題,還有平移感測器會不會帶來左右或者上下畫質不均衡。實際上對五軸還是很期待的。
5,小毛病別太多就行


坐等評測,說不定滅門=_=


我的現賓得用戶好友 @仲小狍 是這樣評價的:

而另外一個已經換門的,抱著EX都該死的心態說要看著他完蛋233。

換門富士的我表示富士完全沒有全幅計劃我早都不想這些事了。創建於 2016-02-18


推薦閱讀:

富士微單如何選擇?
50年後是不是在相機行業只有三星能和索尼競爭了呢?
佳能100d有何優缺點?
沒有錢買器材的我,該如何繼續我的攝影之路?
1w左右預算糾結於單反與微單?

TAG:攝影 | 攝影器材 | 單反相機 | 賓得Pentax | 如何看待評價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