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或卡片機拍的人像沒有景深效果 後期如何用PS做出來?

後景虛化之類的


謝邀。


我一直將模擬景深效果列為後期的上乘功夫,他不僅需要極其嫻熟的技術,還需要巨大的耐心,需要你願意為了一個完美的效果而一個像素一個像素的去調整,還需要你有豐富的攝影經驗,知道如何模擬出的景深才最接近機器出來的效果,還需要各種外掛的支持,比如用濾鏡摳出高光的髮絲,總而言之,這是很難的後期。

先給你看幾張圖片

是否達到了你想要的效果?

而在這個後期之中,又分幾個層次,人像屬於高等層次。

一:全焦外虛化。

這種最簡單,僅需要外掛濾鏡一步即可到位。

第二層:漸變虛化。
這種虛化需要找准一個線性漸變,然後虛化。

第三層:人像單面虛化。

這就是我講的兩層人像的後期處理,只需將主體摳出,然後將背景虛化即可。
就不舉例了。

第四層:人像線性虛化。
這種是比較常見的虛化,具體如圖。

這種人像先要將人摳出來,然後製作一個線性漸變。線性漸變我後面講到的濾鏡裡面會有。

這個裡面又分幾個層次:

1:單人。

一個人的相對更好摳圖,兩個人的你一定要注意兩個人之間的縫隙,千萬不能遺漏,否則效果會很假。

2:雙人。

雙人會更難一些,一是摳圖量大,而是兩個人之間的縫隙也要摳出來。

3:髮絲。

扣髮絲是摳圖的必學技能,很考驗摳圖功力,如果人物的髮絲帶高光,一定要摳出來,不然效果很假,這就看你的功力了。


4:鏤空物體。

比如我上面展示的第二幅圖的頭冠,這個難度不大,但要特別細心。

第五層:人像非線性虛化。
這個是我目前所知道的模擬景深的最高境界。要做出一幅完美的非線性圖要花費我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因為它不僅僅是對技術的考驗,更是對鏡頭感的考驗,什麼是非線性圖?我給你看一張就明白了。

至於做這種圖的方法,我講一下基本方法,那就是多個圖層分別處理的方法,具體流程大家不必知道了,你願意花一個小時去做這樣的圖,不如買一個大光圈去拍。這種圖完全是無聊時練技術用的,沒有多大實用價值。

最後,說一下模擬景深的插件吧,我之前也推薦過了:
ALIEN SKIN BOKEH 2

裡面的設置很簡單,大家看一下就了解了。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不是閑得很蛋疼,不要輕易去模擬景深,真的太費時間了。


回答有點偏題,藉機總結一下最近學的東西。

《你的燈亮著嗎》說的很好,不要把對方提出的問題當作真正的問題。背景虛化的本質是強化了一個新的層次,也就是加強了深度感,它是深度感的一種特殊形式。我覺得你真正的問題是如何拍出深度感,我的回答就是基於這個想法。
----------------

某大師說,他不喜歡背景虛化,因為會喪失很多細節,畫面顯得單調,也缺乏層次感。實際上不用背景虛化也能實現非常好的深度感,而且是更好的。

視覺心理學有專門談深度感的,主要有兩種線索可以形成深度感,一種是單眼線索,一種是雙眼線索。

單眼線索包括空氣透視、線條透視、熟知大小、結構密度、三維特性、輪廓、重疊、陰影等。

空氣透視,就是說遠處的東西會顯得很模糊,對比度比較低,如果你把很遠處的東西拍進來,就利用了空氣透視,特別是開闊的地方,遠處在水平方向占的比例越大,深度感也越強。不一定非要是遠處的物體,背景虛化、遠動的物體、曝光過度、雨雪霧都能達到類似的效果。
線條透視,就是類似於火車軌道那種,兩條線的距離變得越來越小,這些線條其實很多,比如牆壁、道路、路燈等。
熟知大小,就是你對很多東西的大小是熟知的,如果一座城堡比人還小,那麼就產生了一定的深度感,如果拍人的話,可以把人放在熟知事物附近,並且讓人的腦袋高過這個東西。拍風景的話,可以適當在前景拍進一些東西,比如樹葉、地面、湖面、小東西等。
結構密度,就是很多東西的密度如果變得原來越大的話,也會產生一定的深度感,比如一排路燈、鐵絲網、岩石紋理,近處的密度比較小,遠處比較大。
三維特性,就是如果你拍一座山,它是三維的,那麼他就更有深度感,如果僅僅拍的是它的剪影,就沒有深度感。
輪廓,如果輪廓清晰點的話,層次會顯得多點,反之你可能把兩座山看作一座,這樣自然就缺少了深度感,可以考慮用明暗對比、顏色差異來突出輪廓。
重疊,重疊會讓你覺得畫面有很多層次,以極端情況來說,如果畫面只有一層,那麼你不可能覺得他有深度感。
陰影,也是個很重要的線索。

雙眼線索在攝影里不怎麼好利用,所以就不說了。

掌握這些原理就很容易形成深度感,ps 的時候也無非利用這些原理。

這是 William Eggleston 拍的一張照片。沒有什麼背景虛化,但是要遠比那些背景虛化的東西好。

大樹後面有一排模糊的小樹,這是空氣透視。

大樹和小樹的大小對比,房子和後面樹的大小對比,近處的小草跟房子差不多高,都利用到了熟知大小。

然後車子、房子、樹木、草地的輪廓很清晰,這和顏色、明暗有關,這樣就有了多個層次,你不會把它們誤認為是在一個層次上的。

這張照片,山的輪廓很清晰,有很多的重疊。甚至很遠處的山,都能看清輪廓。河流也好,山也好,都體現了結構密度的變化。還有條很長的空氣透視區。光線則很好地體現了山的立體感。

對比一下,這張是業餘愛好者拍的,雖然也有很多層次,但是那些輪廓不是很清晰,遠處的山拍得比近處還大,所以就沒有什麼深度感。

上面兩張沒有明顯的背景虛化,但是效果和背景虛化是一樣的。


3D 工作區,鏡頭模糊


有一個解決辦法就是拼圖。用卡片機的長焦段 分頭部 胸部 腿部三部分拍人 然後拼起來 虛化效果要比直接拍全身好很多


ps里有鏡頭模糊 高斯模糊 要模糊背景 塗成模糊就好


推薦閱讀:

單反入門最實用最基本的技巧有哪些?
為什麼證件照普遍難看?
如何在後期時最大限度保護畫質?
以下幾張照片拍的效果怎樣?如何改進?
這樣油畫效果的攝影后期如何做到?

TAG:攝影 | 照片 | 攝影后期技術 | 攝影技術 | 卡片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