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長明燈》想表達什麼?


長明燈一開始的確是挺讓我費解的,網上的一些解讀也無非是像瘋子一樣堅定不移的反封建反迷信之類的牽強附會的話。
故事中的人物是值得研究的。
起初茶館中的四個青年,無非是精力充沛的閑漢,或者說屯上蟄居人意中的敗家子,是喝茶都要賒賬的。如果是免費的,則一定要喝上第二杯。
而屯上的蟄居人,則是出門需看黃曆,對世事漠不關心的群眾,道行深的即使聽到有人放火,仍然是不為所動。
說話自帶逗號的郭老娃一出口就陳述事實,儼然一副為他人著想的年高德劭的樣子。
而四爺則把一切看的通透,人可以拖走,屋子得留下,並循循善誘得把立場嫁接到兒媳婦身上,然後沉默,繼之再以慈祥的長輩出場,整個過程節奏把握的非常好。
最後是瘋子,為達目的,一開始溫和勸說,無果,然後一意孤行,無用,最後竟想到放火,終於被關了起來。
整個故事有四派人物,保護長明燈的守舊派,熄滅長明燈的改革派,漠不關心的蟄居派,少不更事的新生派。
守舊派認為長明燈給吉光屯帶來吉利,熄滅了會變泥鰍。
改革派則認為熄滅了就沒有了蝗蟲和病痛。
從結果上看「綠瑩瑩的長明燈更其分明地照出神殿,神龕,而且照到院子,照到木柵里的昏暗」,而孩子們也跑出廟外,笑吟吟地合唱隨口編派的歌。
可見瘋子是徹底的失敗了。不僅被關了起來,而且長明燈更分明了,並且帶來孩子們的疏遠與嘲笑。
究其原因,首先是瘋子的看法不過是從一種愚昧走向另一種愚昧,態度又從溫和走向極端,被群毆自然是難免的。
我想魯迅寫這篇文章旨在提醒那些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洗禮的青年,你們的想法還是太過簡單粗暴,是too young too naive的,不僅熄滅不了長明燈,而且會嚇跑孩子。所以李大釗在此之後會告誡學生要多和魯迅先生交流,請他多指點。
當然結果是有例外的,比如文革時期簡單粗暴的學生不僅把長明燈給滅了,孩子也被他們帶壞了,如果魯迅先生知道後,一定會加上一條:簡單粗暴的人還非常容易被人利用。
以上來自微信讀書他人的讀書體會,本人是認同的


說話自帶逗號的郭老娃。哈哈哈哈,太喜感了,讀的時候竟然沒發現,看到一樓這麼說又回去重看了一遍,哈哈哈哈哈。


人們供奉仁義的神,卻惡毒的行事。書中闊亭揚言要將其打死,沒有人反對,僅僅是害怕受到懲罰才沒有施行。
四爺推脫自己沒有空房,拿自己兒媳為借口,獲得大家的一致贊同。但沒有一人願攬下責任,最後推脫出去 ,大家又都笑逐顏開。
可見人們大義的名義下,虛偽刻薄的本性。
「我放火,」
單純溫和的變革動搖不了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只有暴力、殘酷的毀滅才能換來新生。


推薦閱讀:

對生命最大的尊敬,除了熱愛生活,具體來說應該是什麼呢?
怎樣才能把文章寫出魯迅的味道?
寫小說如何避免情節拖沓,時間和情節過度怎麼處理才不顯得流水賬?
魯迅先生和同時代的哪些大師有過節?為什麼?
那些直戳淚點的句子?

TAG:小說 | 文學 | 魯迅 | 中國現代文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