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克服「選擇恐懼症」?

大事兒面前有猶豫很正常;
有人對於兩件同款襯衫具體該選哪個顏色、晚飯到底吃哪家這類小事兒面前也會遲疑,磨磨蹭蹭選了半天 還是會後悔怎麼沒選另一個!


我現在對選擇恐懼的理解是:不完全是選擇恐懼給生活帶來了問題,更像是生活先有了問題,才有了選擇恐懼。當人們無處可去的時候,總要給自己找一個交代。譬如一個迷路的人站在岔路口:「這幾個方向,我走哪一個更好?」我們當然只能問他:「你要去哪?」而他的回答是:「我怎麼知道,我迷路了!」——他給了自己一個交代。但是除非你陪著他一點點地原路返回,或許可以發現究竟哪裡出了問題。如果只是站在這個岔路口,試圖就地找到正確的出口,永遠是無解的。

選擇恐懼的人找答案,就是這樣一件無解的事。這方面我接觸比較多的是大學生,他們都很聰明,所以選擇背後的邏輯,他們一想都很清楚。於是想通過講道理幫助他們克服這種迷惘,根本沒用。在我的經驗中,大部分選擇恐懼的人糾結痛苦一段時間之後,都足以產生如下認識:
1,我明白,讓我糾結不定的每個選項,都是利弊參半的,都不完美;
2,這就意味著並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好選擇,也就沒有所謂的壞選擇,選哪個都不會死,我明白;
3,我還明白,現在我選不出哪個更好,再讓我糾結一個月,我照樣選不出哪個更好;
4,我明白,真的,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沉思、權衡和比較,我需要勇氣、決斷、自我擔當。
——基本上,針對選擇恐懼,能講的道理也超不出這個範圍了。但認識到這些又怎麼樣呢?
5,可是我特么的還是沒法做出選擇!!

於是我想起我自己的經驗。我本身對於做選擇是比較乾淨利落的,這從我小時候考試就能看出來。每次遇到兩個看上去都有可能正確的選項,我的第一反應從來都是在心裡快速盤算:「如果我多想一想,能想出來嗎」,一旦得到「想了也是白想」這個結論,我會當機立斷地隨意蒙一個選項,然後立刻把注意力轉到下一道題。這是壯士斷腕的策略。幾乎每次考試,我都第一個交卷。
當時我有一個朋友很羨慕我的效率。他每次都會在這種模糊不定的選項上耗費過多的時間。放到今天,他大概就是「選擇恐懼症」患者,但當時還沒有這樣的名詞。為了幫他提升做題速度,我苦口婆心地給他講道理——這個道理很容易講,對吧?可是他用一句話,輕輕把我頂了回來:
「廢話,你錯得起,我錯得起嗎。」
——我竟無言以對。現在回頭去看,他那句話揭示了一個冰冷的真相:我之所以那麼果決,並不是因為我在「決斷力」之類的屬性上分配過更多的技能點(事實上也並沒有那種屬性),僅僅是因為我成績好。我心裡有把握,知道其它題我答得不錯。所以就算錯個把兩個選擇題,也無關大局。就算不是第一,也能排進前五。這樣,我就不需要靠一兩道題的正誤來為我的整體成績負責。
如果他在其它題目上沒有遇到問題,要讓他放棄這一兩道題也會輕鬆很多。
但是當時我還只是似懂非懂,我試圖跟他辯論:「可是你反正也不知道怎麼選才是對的啊,你糾結半天也沒有任何價值啊,你費半天勁選的答案跟隨機選一個沒有本質區別啊……」
對,我說的都對。無法反駁。但我並沒有理解他。

問題跟這一兩道題的選擇關係不大。問題在於這一兩道題之外。

說回到生活中的選擇恐懼。我們有一個幻想:
彷彿這個選擇對我們的生活是至關重要的,重要到足以掩蔽其它一切不滿足
幻想的功能,永遠是為了掩蔽現實中的不滿足。就好像我的那位朋友,在一兩道題上反覆較勁,用以逃避他因為學習成績而產生的挫敗和無助。回頭看我們曾經為某個選擇百轉千回的關口,假如隔得足夠久遠,看得足夠清晰,我們總可以發現在那個時間點,生活中確有一些具體且巨大的缺失存在。我們很難用更直接的方式處理這些缺失,甚至不敢直面那種痛苦,譬如前面說的迷路之人,在岔路口反覆繞圈,是在幻想其中可以有一條路,徑直將他帶向目的地。——但他怎麼可能知道是那一條路呢?於是只好止步不前,卡在路口。而更深層次的動力,在於他可以借著這種迷惘,忘掉自己早就已經迷路的事實。「我還好,我的未來也還好,只是在這個路口遇到一點問題。」生活中除此之外彷彿再沒有其它大事。這種令人疲倦的徘徊往複,對他來說反倒成了一次特別的喘息。
一個成績優秀的大學生,選不定畢業後的去向,他反覆跟人討論,怎樣才有更光明的前途?他意識不到內心深處對於畢業的恐懼:「我一直用來維持自信的東西將會一錢不值,我會被扔到一個高度競爭的環境,無法再保持高高在上的形象,我也會面臨很多的挫折,說不定我會一蹶不振……」不行!他不要接受這部分痛苦,所以他的想法就是:一切問題都是我不知道該出國還是工作。
另一個大學生則在輾轉反側該換腎6還是腎6大,他已經糾結了好幾天:「小屏有小屏的好,大屏有大屏的好……」而他本該用這幾天寫論文,本該品味寫不好論文時的挫敗和焦慮。
一個女人在購物的時候陷入糾結,不知道該買黃色的長裙還是藍色的短裙更美,她試試這件,摸摸那條,花了一個鐘頭也拿不定主意。她的幻想也許是,選對一條裙子,她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好一些。自己也許會因此大受歡迎,男人讚美,女人嫉妒,她就不用再去面對自己缺愛的事實。
另一個女人在相親時挑選不定:這個家世很好,但跟我沒有共同語言;那個很有趣,但沒有房子也沒有車;第三個什麼都有,但婆婆好像很難相處,選哪個選哪個!……她知道經營一段感情很難,也許超出了她的能力範圍。她幻想做出正確的選擇,就可以一勞永逸地繞開所有的難關。

現在,面臨未來的工作方向,我也正在選擇恐懼中。也開始產生各種幻想和憂懼,試圖以此來逃避我生活中的真實困難。我知道這種想法是有危險的。但我終於開始理解當初那個朋友了。
「廢話,你錯得起,我錯得起嗎。」
「你為什麼錯不起?」
「因為我成績不好啊!」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句對症下藥的話,雖然說出來未免太殘忍:
——你以為你光是那道題選對了,就能好嗎?

現在,你知道自己該從哪裡著手了。


《海上鋼琴師》里,有一段很經典的關於「選擇」的論述。
拒絕下船的主角 1900 對世界上唯一知曉他存在的朋友Max說:

「如果琴鍵是無限的,那麼,Max,那架琴上就沒有你能彈奏的音樂了,」

聽到這裡,我表示非常嫉妒眼前這個對於世界而言從未存在過的人。他的人生,掌握在手裡的這架鋼琴上,在船頭至船尾,起航到拋錨之間。


在陸地上生活的我們可沒這麼容易。調查顯示,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每天大約要做 70 個決定。生活在今天,我們擁有比以往多得多的選擇。但這諸多的選擇,卻常常讓我們焦慮不堪,讓我們不快樂。


為什麼選擇會讓我們焦慮呢?


因為在做選擇時,我們常常犯錯


很多時候,選擇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尤其當「選擇爆炸」發生在那些會對人生造成更重大影響的決策上時:例如,在生病時該吃什麼葯?接受哪間公司的 offer,哪個男孩的追求?或者,究竟該報考什麼專業?


我們一定要坐在自己人生的駕駛座上,每個選擇,都要深思熟慮,高瞻遠矚,步步為營!


但是,我們真的能做到嗎?


做不到的。

科學家們給出了以下這些原因。

首先,因為我們無法準確預估未來的體驗。絕大多數決策,其實都由腦海中對未來的描繪所決定,這種構建依靠的,往往是基於過往經驗所做的迅速情緒反應、有意識的回憶和評估,以及勾畫出的未來願景的享樂程度。


可惜,行為決策研究者們發現,整個「做白日夢」過程都充滿了偏見。


當人們過度關注眼前的事件,就會高估這件事對自己的影響,無論是從強度或是時長。例如一場比賽的勝利,或是考試的成功,可能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那樣「決定自己一生幸福」,隨著時間過去,人們多少會質疑自己當初選擇付出的時間精力,是否用錯了地方。


此外,在預測選擇的後果時,我們會把自己當下的「激活狀態」投射到未來的情景中。假如你在又渴又餓的時候逛超市,可能就會買上很多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因為你將自己此時飢餓的狀態投射到了未來。這種投射,往往令人做出後悔的決定。


從更大的角度上,太多的選擇,反倒讓我們無力、不知所措,而不是感到自由。這聽起來似乎有些自相矛盾,但是,有些心理,使得我們即使在做出選擇的當下通關成功,也依然無法避免選擇後的焦慮、愧疚、無力感,和覺得自己選錯了的抓狂懊惱。——無論從客觀上看,你的選擇究竟有多好。


因為,做出選擇,意味著要付出機會成本,而我們衡量一個東西價值的方式,往往是通過將其與其他東西相比較。選擇越多,就越容易去想像那些你放棄了的選擇,本可以為你帶來哪些美好。


隨著選擇增多,人們的期望值也在增高。根據心理學家 Barry Schwartz 的看法,後工業化時代,臨床抑鬱症發病率甚至自殺率的增長也與這種「高期望」有關。因為,當世界給了你非常多的選擇,而你仍然不富有、不成功、不快樂,那麼,這種失敗究竟是誰的責任?——你的。因為你選錯了。


Schwartz 拿婚姻和家庭舉了個例子:「曾有那麼一段時期,默認的預設是,幾乎每個人都會儘可能的及早結婚,然後你就會準備要孩子,準備建立一個家庭。所以,那時你唯一的問題是:選誰結婚,而不是挑什麼時候,也不是在那之後你要做些什麼。」


正如木心的詩中寫的,在「從前」,「日色變得慢」的時候——「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然而如今,你只要滑動一下手機屏幕就可以看到無數多個擺在面前的選擇,究竟走多遠,才能找到那顆長得最高的麥子呢?

你追求的,是「滿足」,還是「最佳」?


看到這裡,或許你也和我一樣有點遲疑:難道沒的選才更好?那豈不是太不自由啦?


請不要著急認為 Schwartz 的意思是在「剝奪」人們選擇的自由。因為,在「更多選擇 = 自由」的等式中,其實漏掉了一環:你追求的,是「滿足」,還是「最佳」?


在 Schwartz 的著作《選擇的悖論》(The Paradox of Choice)中,他提到了三種人:滿足者(Satisficers),完美主義者(Perfectionist)和 Maximizers(最大化者)。


最大化者追求最極致的好,並且只接受最極致的好;


完美主義者也追求高標準,但並不期望一定達到,如果沒達到,他們並不會像最大化者那樣憂鬱、懊惱、痛苦;


而滿足者們,只要「足夠好」就行了,哪怕他們知道有更棒的結果存在,也不擔憂。



在物質和信息都越來越繁盛的年代,對於最大化者們而言,得到自己想要的沒那麼困難,只是,往往得到之後卻發現,自己沒能感到預期中的那種滿足。


「整個西方工業社會所篤信不疑的一個信條就是:『 使民眾獲得最大限度福利的方法,就是使個人自由最大化』。而自由本身就是美好、有價值的。人們一旦有了自由,就可以自己做主,使自己最大限度實現幸福,」Schwartz 說,「毫無疑問,有選擇比沒選擇要好,但不意味著選擇越多就越好。這其中有一個關鍵值,我不知道是多少。 但可以肯定,如今早已遠遠超出了 『選擇令我們富有』的關鍵值了。」


另外一些學者也認為,當人們過多關注於自我選擇,這種「自由抉擇的意識形態,阻礙了我們對於社會改變的思考」。

如何克服選擇恐懼症?

那麼,今天,當面對無數的選擇已成為現代人的日常,如何才能減輕焦慮、懊惱呢?


研究者們給出了幾點意見:

  • 了解自己的需求。盡量追求「足夠好」,而非「最好」,以滿足需求為目標,可以減輕焦慮和壓力;

  • 精減。人們總擔心這樣會喪失選擇空間, 但事實上,放棄多餘的選擇,反而會改善做出選擇的體驗;

  • 通過可靠的信息源,清楚了解每一個選擇的信息,或者它可能帶來的後果;

  • 降低對選擇結果的期望,它有可能不會讓你的生活有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

  • 最後,減少我們對周圍人正在做什麼、得到了什麼的關注——這一點,在這個時代可能尤其重要。

不知道你會不會也和我一樣,感覺到,決定我們人生的,無非是那幾個瞬間:選擇哪座城市,遇見什麼人,甚至轉身進了哪間酒吧。但在當時,我們毫不自知,只以為是尋常的一天。這些影響深遠的「不經意的決定」,或許也在告訴我們,我們並不如自己以為的那般全能,能夠完全把握自己的人生。偶爾,可能需要放輕鬆,讓自己坐在命運的副駕駛座上。

Reference:

Barry Schwartz (2005) The Paradox of Choice, : Harper Perennial.

Christopher K. Hsee and Reid Hastie (2006) "Decision and experience: why don』t we choose what makes us happy?",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0(1), pp. 31-37.

Botond K?szegi, Matthew Rabin (2008) "Choices, situations, and happiness",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92(1), pp. 1821-1832.

Malcolm Gladwell: Choice, happiness and spaghetti sauce

Renata Salecl: Our unhealthy obsession with choice

--

原文發佈於為什麼在那麼多的選擇里,你選的總是讓你不快樂?


簡單心理,只提供高質量的心理諮詢,有趣有用的心理科普。

微信公眾號:簡單心理(janelee1231)


選擇恐懼症的根源在於內心缺乏安全感,嚴重者通常伴有強迫症、拖延症、完美主義傾向,多發於悲觀主義者自卑者。有如此之多的「偉大」光環罩著,我們這類人簡直可以說是「不折騰死自己絕不善罷甘休」!

這種人的成長環境通常是被權威控制的,甚至充滿了壓力和否定,習慣了順從和被動,害怕在心理上為選擇的結果負責。只需要努力就好,不用考慮選擇,因為權威們一直在「幫」我們做「正確」的選擇。不管結果如何都逆來順受,一味執行,所以對於結果也不會有後悔的感覺。

相反,我們獨立做選擇時卻需要在內心裡對即將產生的結果負責。而習慣性的被否定又讓我們潛意識裡認為哪怕一次細枝末節的選擇都會產生持久性的消極影響。所以我們對突然而來的選擇權無所適從。同時,選擇意味著我們得到的同時也一定放棄了什麼,悲觀主義傾向又使得我們總是關注放棄的事物而不是得到的事物,所以我們作出選擇後總是忽略滿足感,放大失落感。所有的這一切匯成了我們對於選擇的巨大恐懼。

可以說,傳統的嚴厲的中國式教育下成長的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選擇恐懼症。我們這種人經常會為了一件小事輾轉反側,糾結多思。在人生的道路上,每走一步都戰戰兢兢,生怕踩到地雷。恨不得魚和熊掌兼得,結果卻常常是什麼都得不到。

恐懼感來自於結果的模糊性和未知性,就像身處黑暗之中我們對就會前面的路產生警惕和恐懼感。對於我們這類人而言,在看清前方的道路之前,潛意識裡會斷定我們選擇的是壞結果,而且對生活有持久性的影響。

所以,解決的根本就在儘可能的消除結果的模糊性和未知性。

首先,學會給自己灌輸這樣的理念:很多小事情對生活的影響是極其微小和短暫的,不具備持久性,就算真的選了壞結果,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連被殺頭的都說「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呢,何況吃飯選衣服這樣雞毛蒜皮的小事?這類瑣碎的事情要學會看淡,思考的差不多就從了它吧~

同時,要學會將焦點集中於得到的事物,而不是放棄的事物。這樣才能得到滿足感,而不是失落感。比如你已經選了去吃「李大嘴麻辣燙」,就要好好享用,別再惦記著對面的「王麻子拉麵館」~

但是,選擇恐懼症過於嚴重的人,知道這樣的道理但還是要糾結,而且有些事情確實需要謹慎選擇,這種時候怎麼辦呢?

那就動腦子啊~很多人選擇的時候光顧著糾結和恐懼了,卻往往不知道自己糾結的到底是什麼東西!那就努力用理性將面臨的不同結果儘可能的具體化,比較不同結果都有哪些不同的屬性,這些屬性又有哪些是你比較在乎的。比如你想吃麻辣燙又想吃面,那就可以從價格高低、美味程度、是否衛生健康、用餐所需時間等等方面權衡利弊(很多選擇其實只需要兩三個維度的比較就可以見優劣了)。在這樣理性細緻的比較之後,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模糊感,也就知道怎樣的選擇更加有利了。否則,那種未知性和不確定性會始終讓人糾結痛苦。

我本人已經算是走出了選擇恐懼症,所有因素中,對事物的理性分析是作用最大的。

生活是一門選擇的藝術。人生的道路有無數的分叉口,但是真正能夠決定大方向的並不多。學會了如何應對選擇,確實如釋重負,也不會有那麼多讓人肝腸寸斷的悔恨。希望我們這些「不把自己折騰死絕不善罷甘休」的人,都能學會善待自己,都能到達自己心中的目的地~

最後,祝好運~


你應該也聽過這樣一個關於選擇的故事:一隻驢子站在兩堆看起來一模一樣的乾草中間。它完全可以在兩堆乾草中自由選擇,但最後,它因為無法決定到底應該吃哪一堆而活活餓死了。


你可能不知道,這頭驢子有一個名字——布里丹之驢(Buridan』s Ass, Ass指蠢驢,不是屁股)。Jean Buridan是十四世紀唯名論哲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天主教牧師,他在「自由意志」的領域做了大量的寫作工作。他提出了一個重要的觀點——有時,自由意志反而會導致「無法作為」(inaction),即一種由「不確定性」和「過量的選項」造成的「選擇決策能力的喪失」。——這就是這頭驢子名字的由來。


數十年的研究已經清晰地表示,大多數人都和這頭驢子一樣,是糟糕的選擇者——他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而「考慮自己要選什麼」不僅會讓他們煩躁,有時還會造成極大的痛苦。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很多證據,從抱怨菜單太長、網購推薦的物品太多,到專業、工作的選擇。


為什麼「選擇」會帶來負面的感受?


1.

一般來說,人們會以為,當他們被允許為所欲為的時候,他們會是自由的。但事實上,在這種「為所欲為」中總是包含著一種不自由——一種「消極的無窮無盡感」。如果你對自身沒有明確的把握感,你很容易會迷失於「一切皆有可能」的幻覺中。例如,當你想買一件衣服,你覺得不把所有的選項看完,你就不敢決定買哪一個,但可供購買的衣服實在是太多了,怎麼看都看不完,你因此陷入煩躁,最後甚至可能就放棄了購買計劃。


當你面對著各種誘人的選項時,你會發現,你無法在較快的時間裡認定其中任何一個。並且,就算你真的選擇了,你也會為你可能失去的機會感到焦慮:也許另外一堆乾草會更美味呢?


2.

社會科學家Barry Schwartz著有一本書《選擇悖論》(The Paradox of Choice)。他通過心理和行為研究發現,雖然古典經濟學認為,人們在做選擇時,往往希望遵循「效用最大化」原理——也就是說,我們希望自己所做的選擇,是所有選項中對自己最為有利的。然而實際的情況從來都達不到這樣的目標。生活是複雜的。消費世界的選擇是無窮盡的,而人類的理智卻是脆弱有限的。

如果用公司來舉例,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Herbert Simon曾經觀察到,那些希望獲得「最大化」回報的公司,最終會因為無休止地尋找最佳選項而破產。Barry Schwartz是這位經濟學家的讀者,他指出,人類現在面臨的巨量選項,越來越豐富的產品,越來越多元的生活方式等,都正在把我們變成這樣的「最大化追求者」,無休止地尋找更好的選擇——而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卻更容易覺得自己的生活糟糕,以及容易抑鬱。


3.

此外,和常識所以為的不同,人們有時做出的選擇,並不是那些他們認為會讓自己 「更幸福」的。美國心理學家 Amos Tversky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向參加實驗的人描述了以下兩種情況:


情況一:你月收入3萬5,但你身邊的人月收入全都有3萬8;

情況二:你月收入3萬3,但你身邊的人月收入全都只有3萬。


當研究者問,「你覺得你在哪種情況下會更幸福?」有62%的人選擇了第二種,只有38%選擇第一種。但如果研究者的提問方式是,「你會選擇哪一種?」只有16%的人選擇了第二種,仍然有84%的人選擇了第一種。這說明,很多時候「我要選擇什麼?」和「我在什麼情況下更幸福?」,在我們的頭腦中是兩個不一樣的問題。


4.

最後一個關於「選擇」的核心問題是「誤以為想要」(miswanting)


你可能認為你很想要一件事物,並竭力去獲得它。當你得到後,你發現你並沒有如你想像中那麼想要它,甚至完全不想要它。反而是另一些你從未意識到的事物,才是你真正想要的東西。——這就是一個miswanting的例子。


心理學家Wilson 和 Gilbert把「wanting」定義為「一種對喜歡的狀態的預測」。然而預測總是充滿偏差的,尤其是對於感覺的預測。剛吃飽的時候去超市買食物容易買少,很餓的時候去買則容易買多,就體現了這樣一種預測的偏差。

人們是根據過去的經歷,來預測自己對一件東西的「喜歡的狀態」的,並由此推斷自己是否想要一件事物。然而,人們對於過去經歷的記憶卻不那麼可靠。研究顯示,那些最近的經歷中最後期部分的體驗,能夠最大程度影響你的選擇。因此miswanting並不罕見,它顯然增大了我們做選擇時候的風險。


選擇越多越痛苦,選項越好也會越痛苦


Tversky還發現,更多的「選項」會帶來「降低動力」(demotivating)的負面作用。幾年前的一個研究,給了一批被試6種果醬樣品,給了另外一批被試24種果醬樣品,結果顯示,嘗試了6種樣品的被試更有可能挑選出一種去購買。學生可以選擇話題進行寫作以獲得額外的分數,比起給他們30個可選話題,在給他們6個話題的情況下,學生更有可能進行寫作。這兩個例子中,都是因為更多的選項,造成了人們實際行動的動力下降。


前文提到的社會科學家Schwartz在《選擇悖論》中把這種現象和「認知負擔」(cognitive demands)的概念結合起來。過多的選項造成了對認知過大的需求,使我們感受到認知的負擔,從而降低了去做選擇的動力。


這種動力的降低,還和人們不理性地計算了機會成本有關。當我們做出一個選擇時,我們確實必然要付出一定的機會成本。但實際上,即便不選擇這一個,我們能夠佔有的選項始終只有一個。因此,我們計算機會成本時,應當只把「除了這個之外最有吸引力的一個選項」計為機會成本。但非理性的人們,往往會把所有看似存在的備選項全都計為機會成本,因此當他們看到許多可能的選項時,他們不但不會覺得開心,反而會為自己將要失去如此之多感到難過。


同時,選項少的時候,人們對於所做出的選擇滿意度也要高於選項多的情況。


另外一位波蘭裔美國精神病學家Zbigniew Lipowski則提出,比起那些並沒有太多好選擇在手裡備選的人,正是那些可以有著許多好選擇的人,感到更高程度的焦慮。


他不是唯一一個這樣想的人。哈佛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家Shenhav 和Randy Buckner,在學生中做了一些列實驗。他們讓學生在一些物品中做出選擇,這些物品各不相同,有瓶裝水、T恤,也有iPad、相機。結果並不讓人意外:


如果學生被要求從一個低價物品和一個高價物品中做選擇,他們並不感到焦慮,能夠明確做出選擇,並且感到世界很美好;

如果學生被要求從兩個低價物品中做選擇,他們雖然都沒有特別開心,但也都不怎麼焦慮;

而如果學生被要求只能從兩個高價物品中選擇一個,他們開始表現出三組實驗中最高水平的焦慮感。


「當你有更多充滿吸引力的選項可選時,你並不會感覺更好,你只會感覺更焦慮」,研究者說。而誘人的選項越多,人們做出選擇就越困難;同時,做選擇的過程越困難,做完選擇後就越有可能出現「我選錯了,好後悔」的感受。


「我始終認為,這個日漸富裕和複雜化的社會,教唆了過量的『有吸引力的選項』生成。正是那些過量的有吸引力的選項,帶來了衝突感、挫敗感、以及無法滿足的胃口和隨之而來的焦慮。令人渴望的備選項越多,衝突就越強烈——這是一種惡性循環。正是在一個『過度充足』的世界裡,布里丹之驢的陰影才獵捕著我們。」


選擇恐懼症怎麼辦?


既然我們如此不擅長於做選擇,我們似乎只有兩種可選的應對策略:改變我們做選擇的方式/思路;或者限制/減少可選的選項。


1.

正如前文所說,如果你在做選擇時,總是擔憂自己是否已經選出效益最大的選項,你很有可能被過多的選項壓垮。因為你會希望能夠在做選擇前,慎重考慮過所有的選項。你會因為擔心還有更好的選擇在後面,而遲遲不敢行動。而事實上,這樣的考慮是永無止盡的。


Schwartz建議我們從「追求最大化效益的人」 (maximizer),轉變為「有所犧牲的人」 (satisficer)。什麼是「有所犧牲的人」呢?這是指那些,能夠對「還不錯」的選項感到滿意,並不追求絕對的「最佳」的人。如果眼前的這個選項能夠讓我感到還算滿意,我願意選擇它,專註於它,堅持自己的選擇,不為自己沒看到的選項感到沮喪或懊悔——因為你沒有為選擇浪費過多的時間,這一點本身已經足以彌補很多不足。


尤其是當你處在一個「有很多好選項」的情境中的時候,要相信不管選擇哪個選項,你都會差不多程度地獲得價值感,同樣也可能都會一定程度地留有遺憾。接受這一點,你的選擇恐懼症可能就會極大緩解。


2.

而減少可選項的關鍵,則在於自我約束(self-binding)。


前文提到的「超市」研究中,Gilbert 和Wilson發現,只有一種人在飢餓時也不會過量購買食物:就是那些隨身攜帶了購物清單的人。


現代人在消費中為了對抗過多選項帶來的焦慮感,開始依賴「達人」的清單推薦。一批幫助人們做選擇的人應運而生。而「極簡主義」生活方式的興起,也顯然與對抗選擇的焦慮感有關。極簡主義的實質並不是「扔東西」,也不是「性冷淡風」的設計,而是決定什麼是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然後把其他東西堅定地排除在外,從而把自己從無止境的焦慮中證據出來,在重要的事物上投注更多的精力。


當然,你並不需要給自己冠上一個某種主義的名義,去獲得那樣的生活。克服選擇恐懼症,過上更簡單的生活,歸根結底無法迴避開更高程度的自我規訓(self-discipline)和自我堅定(self-assertiveness)。同時也需要對慾望的節制,保持合理的期待,接受缺憾。


不誇張地說,這是一件需要智慧的事情。


我中學一位老師常常說這樣一句話:沒選擇不痛苦,有選擇才痛苦。年紀越大,越能體會到其中的深意。願你不會在那麼多既美且好的人和事物中迷失。找到你舒服的生活方式,做你認定的一份事業,用一生的時間愛重要的人。


送題外詩一句,來自昭和時代著名短歌詩人五島美代子:

「一生中只是愛一個人,這一生都是不夠的。」


以上。


原文發表於:沒選擇不痛苦,有選擇才痛苦|選擇恐懼症是怎麼回事?

----------------------------------------

「KY教主將於近期停止更新我們已經搬家到機構賬號KnowYourself - 知乎。歡迎關注新號KnowYourself - 知乎查看更多相關文章及回答


歡迎關注微信公號knowyourself2015,查看更多內容:

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會喜歡的心理學科普。

參考文章:

Christopher Caldwell, Select All, the New Yorker

Maria Konnikova, When It』s Bad to Have Good Choices, the New Yorker


沒有過硬的心理學理論知識,但我非常注重實踐與反省。以下是我對實戰經驗的高度總結概括,我是如何克服選擇恐懼症的,我的回答只圍繞一個原則「可實操」。因為我相信只有「可實操」才能真正讓你用到實際生活和工作中去,幫助你克服「選擇恐懼症」。

介紹方法之前,你必須認同我接下來闡述的內容。選擇恐懼症成立的第一因是什麼?我認為是解決問題的基礎要素非常多,組合後(干擾條件太多)導致選擇機制癱瘓。就像問題補充部分「兩件同款襯衫具體該選哪個顏色?」,如果從顏色出發自然界中顏色有無數種。就算在計算機中顏色也有16777216種顏色。

(由紅綠藍三基色組成,用1個BYTE(位元組,範圍是0~255)來表示一個顏色分量。所以有256×256×256=16777216種顏色。)

假設有16777216種顏色的同款襯衫同時出現在衣櫥,你怎麼選?如果還是從顏色出發,你明天不用上班了,不同顏色的襯衫還對應不同顏色的外套、領帶、褲子、皮帶、襪子、鞋子、手錶……

1.這件事值得你花多少時間?

如果把選擇襯衫的標準「顏色」替換成「時間」,當你遲疑的時候,你只要問自己一個問題「現在正要做出的選擇事值得自己花多少時間?」。時間就是生命,你會突然發現,生命短暫,如果選擇一件襯衫都要花1小時,那人生還沒真活過就早死了。穿什麼襯衫去上班?打開衣櫥,裡面掛著16777216種顏色的同款襯衫,隨便拿一件即可。

2.這件事能不能讓你提升能力?

思來想去,你覺得擁有16777216種顏色的同款襯衫的自己不能放棄對美的追求,你就是願意花時間在挑選襯衫的問題上。但16777216種顏色!!這對選擇困難症者已經不是一次選擇,而是一次謀殺。怎麼選?很簡單,你就問自己第二個問題「這件事能不能提升我的能力?」 如感知能力(觀察力)、記憶力、想像力、思維能力、注意力、認知能力、創造能力等。

3.找出影響選擇的第一因。

擁有16777216種顏色襯衫的你極有可能是一位服裝設計師,對於你來說,每日選擇襯衫、出行搭配就是能夠提升你的創新能力。你覺得非常重要,怎麼選擇?開篇我就說了,解決問題的基礎要素非常多,組合後(干擾條件太多)導致選擇機制癱瘓,沒得選?

如果想輕鬆做出選擇,你就一定要找到影響你做出選擇的第一因是什麼?不是表面的現象,而是做出選擇的本質原因。對於設計師的你來說,顏色只是現象,對應的本質是:體現搭配品位?體現專業度?體現你是設計師?不論你做出任何選擇,核心是不變的。比如說,你想體現專業度,那麼挑選顏色肯定不是你最關心的,你最關心的應該是外套、領帶、褲子、皮帶、襪子、鞋子、手錶的整體美感。你的任何選擇只需要圍繞整體美感做出安排就可以了

4.總結

和自己的約定,每周至少完成1篇優質回答。因為,周六出去參加講座耽誤了,現在補上了。謝天謝地,終於趕上。深夜碼字,真心不易,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點個贊再走。關於怎樣克服「選擇恐懼症」?我只有3個自己實操下來的建議,不多,但非常實用。做出選擇前問自己3個問題:

1.這件事值得你花多少時間?

2.這件事能不能讓你提升能力?

3.找出影響選擇的第一因。

補充,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操作第3個層次「找出影響選擇的第一因」?你知道世界上最難的事就是:找到事情的本質嗎?哲學家窮盡一生能夠總結出的本質都是屈指可數,何況爾等凡人。如果做出選擇,只需要用到第一個層次「時間成本」,就別去考慮第二個層次「提升能力」,更別說去糾結第三個層次「尋找本質」。


《暗時間》暗時間 (豆瓣)中有這樣一段話:「有人會因為無法作出決定就推遲決定,然而實際上推遲決定恰恰是最差的決定,在推遲決定期間,時間悄悄流逝,你卻沒有任何一條路上的積累,白白浪費了時間。如果你有一些錢不知道花在A還是B上,你先不作決定,沒問題,因為錢還是你的,但如果你有一些時間,不知道花在A上還是B上,不行,因為過了這段時間,這段時間就不是你的了。」

很多決定確實會影響你的一生,但這樣機會人的一生中平均也就七八次,如果你時時都有這個念頭,是不是有些多了呢?很多時候都只是瞎擔心罷了,但最壞的打算恰恰是猶豫不決,因為往往你幾個不同的決定是意味著將來不同的道路,但是其實每條路都是光明的。 比如說林書豪,就算他不決定進NBA,他可能完成哈佛經濟學的學業,成為一名成功的經濟學家;如果貝索斯不創立亞馬遜,繼續做他的對沖基金,也許很多年後他也會能成為第二個索羅斯。

在《從優秀到卓越中》有個飛輪開門的例子,就是無論你是順時針轉動飛輪還是逆時針轉動都能將門打開,但一定要堅持,如果你時而順時針,時而逆時針,那就無論如何都打不開。所以,貴在堅持,如果你認準了一個選擇,就毫不猶豫地堅持下去。

每個人對選擇多少都會有些恐懼,因為選擇意味著放棄其中的若干選項,而失去的感覺(即使那是個垃圾)總是讓人討厭的。這在營銷中叫作購後失調,就是你買了A商品後,會認為B商品更好;反之買了B商品亦然。負性偏差是每個人都難以避免的,也是人類長期進化出來的心理,人對失去的擔心遠遠大過得到的快樂,因為一次沒有發現天敵就會讓你喪命,而錯過食物頂多餓兩個小時肚子。 (具體可見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卡尼曼的「前景理論」前景理論_百度百科)

最後,如果一直處於猶豫狀態,就會變成布里丹之驢,徘徊在兩邊的草之間,因為想要兩者兼得,最後難逃兩者都得不到而餓死的悲慘命運。布里丹毛驢效應


如果已經到了「恐懼症『的地步,建議最好還是去看心理醫生。不過就像剛才說的,當你已意識到選擇遲疑的危害時,你實際上已經對自己部分使用了認知療法,這最少是個好的開始,雖然這與專業治療的認知療法相比微乎其微。


前幾天我面臨一個需要做出選擇的情況。

面對的是三個不同的工作offer,是三家不同發展階段的公司,三種福利待遇。


我需要做出決定,做出選擇:有趣的?有挑戰性的?還是給錢多的?


每一家都有各自的優勢,都有吸引我的點,有句古話說的好啊,選擇本身並不痛苦,痛苦的是選擇意味著選擇了一個你就必須放棄另一個。


世上安得兩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內心戲過後,我決定用理性的方式地來做出選擇。


記得大學時管理課上老師講過一種分析方法,叫SWOT分析法,即Strengths(優勢) Weaknesses(劣勢) Opportunities(機會) Threats(威脅)。SWOT分析法通常用於企業管理進行決策中。


我拿出一張紙,列一下各自的優勢劣勢,同時重新審視了一下我的個人職業目標。很快,答案很快就有了。

管理學的教材是由一個叫做斯蒂芬·P·羅賓斯的美國管理學和組織行為學大家寫的,最近他出了一本非常接地氣的書,教你如何理性掌控工作與生活,做出正確決策的方法指導書——《做出好決定》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面臨各種選擇,如何快速進行決定,做出儘可能正確的選擇?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選擇恐懼症,不是性格問題,只是用錯了決策方法。


也許一下幾個方法對你有用:

一、明確目標


在日本筆記本作家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一書中細緻探討過關於如何選書、購書、讀書等問題。


在書中,奧野宣之進行了非常詳細的探討。總結來說就是:

帶著目的去選書、帶著書單去購書、帶著問題去讀書。


明確了目標,然後針對性地進行選擇,高效決策並有效地吸收書中的內容,實現活學活用。


這個簡單的方法不僅僅適用於讀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明確目標息息相關。大到生活目標,小到市場買菜都是如此。

對於我這種一進到菜市場或超市就目光渙散的選恐宅女來說,出門先列好購買清單,到了直接買,買完東西拍拍屁股走人,省時省事一不費腦子二不多邁步子——從根本上解決選擇恐懼症的困擾

美國著名外交家基辛格說過:如果你不知道要去哪裡,每條路都是死胡同。


當你不知道該往哪走的時候,問問自己為什麼出發。


二、區別關鍵決定和其他決定


我家樓下出門左轉和右轉各有垃圾桶,早上出門我該把垃圾扔到哪個裡面呢?

購物車裡放著好幾件好看的裙子,看了半個小時,到底買哪個呢?

潮汕砂鍋粥很好吃,沙縣小吃也很不錯,今天中午吃哪個呢?


生活已經如此艱難,為何總是有這麼多的選擇……

事實上,這些選擇,一,點,都,不,重,要。

人生很長,可關鍵的決定就那麼幾個。


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決策並不需要花大量時間去擔心和分析,因為並不是每一個決定都非常重要。如何來區分關鍵決定和其他決定呢?非常簡單,看這個決定是否會你未來長期生活有直接影響?

據說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常年穿灰色T恤,就是因為他不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面對「每天早上起來穿什麼」這樣的問題,他認為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他花心思去考慮。

當然,對於這個判斷並沒有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重要的事情。但請記住一點:把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重要的決定中去。


三、減少選項

當我面對三份工作考慮如何選擇時,一個朋友跟我說去找找別的工作機會吧!

坦白說,這真是個匪夷所思的建議。


事實上,有一些選擇是好的,但並不代表更多選擇就會更好。

尤其是,你糾結的原因,不是被選項不夠好,而僅僅是因為你不能決定放棄哪一個的時候。


過多的選擇只會給決策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在《做出好決定》一書中做過一個研究,發現在一種冰淇淋的口味,面對6個品種和24個品種的果醬選擇中,消費者對於有限選擇(6種)的購買決定更滿意。


原因有三點:

1.更多的選擇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多的信息來評估這些選擇

2.選擇數量越多,我們對結果的期望就越高

3.選擇越多,我們越容易產生後悔的心理

羅賓斯表示,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那些名人和富豪們很難維持一段感情。答案就是:選項太多,你會為了尋找更「好」的人把生活變的複雜。

四、別怕犯錯


有時候我們遲遲不肯做出決定僅僅是因為怕犯錯。

有時候甚至會反覆重新審視過去的某個決策是否是正確的。

《做出好決定》一書中提到非常有價值的三個觀點:


1.一個決定做出後,它就形成了沉沒成本,糾結於過去的決定只會浪費你的時間;

2.如果不投球,那你100%不會中;

3.是人就會犯錯,把錯誤當成失敗還是可借鑒的新信息都取決於你。


王爾德不是說嘛,經驗是每個人給自己的錯誤起的名字。所以別怕,just chose it!

決策能力大概是生活中最常用也最重要的生活技能了,畢竟,是你從前的決定成就了現在的你,現在的決定在構成你的未來。


不要害怕決定,也無需拖延決定,快速的做出決定,告別選擇恐懼。因為,你的生活只有你自己可以決定。


(插圖為英國插畫師Kaye Blegvad插畫作品,文字內容為原創,使用、轉載請聯繫我)


(主要內容)

聽說你有選擇恐懼症?三種情況一篇解決。

選擇恐懼症是人的天性,有時需要順其自然;

跳出「心理錨」,正確的答案自然水落出。

有些選擇,我們永遠無法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對是錯。


1

沒有選擇,未必痛苦,大多數底層曹縣人民的幸福指數看上去不低。


有了選擇,而無法做出選擇,這種痛苦才是大多數人生活的常態。


面對選擇恐懼症,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今天,我要從一條行為經濟學的測試說起。


2、我們為什麼會有選擇恐懼症?

這條測試的對象是沒有學習統計學的普通人,學統計的可以跳過這一部分啦。


某縣有兩家產科醫院,大醫院每天接生50個寶寶,小醫院每天接生20個寶寶,為了打擊利用B超進行性別選擇,衛生局要求,這兩家醫院每天都要統計上報男寶寶的比例。


一年下來,這兩家醫院都很守規矩,男寶寶的總比例都是接近50%。但具體到某一天,那就不一定了,這當然可以理解。


下面燒腦的題目來了,請大家判斷一下,這一年內,哪家醫院男寶寶出生比例超過60%的天數更多?


A:大醫院;B:小醫院;C:一樣多

3

測試結果中,有57%的人認為兩家醫院一樣多。


這個看法有一定的合理性,既然總數量男女各一半,那麼,按天數算,也應該也差不多吧?


其實大家選這個答案,心裡多半是沒底的。多年的應試教育經驗告訴我們,既然條件里有大小醫院,那肯定有原因的。但到底是大醫院還是小醫院呢?給出的條件似乎不足以判斷。


當我們在A和B之間猶豫了半天還是得不到答案,我們通常會猶猶豫豫地選擇C——一個居中的、妥協的、看上去有點道理的答案。


這種「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的中庸之道式的選擇模式,是不是我們生活中的常態呢?這個答案又對不對呢?我們接著分析。


4

一家耳機廠家有49、99、199三種價格的耳機,為了預測銷量,他們做了一個消費者價格測試,找了兩組消費者:


A組消費者,開始只提供了低價、中價的產品,測試下來,購買意向分明是低價佔60%,中價40%。後來,廠商又把那款高檔的拿出來,再重新測試之後,購買意向就變成了低價60%,中價30%,高價10%。


B組消費者,開始只提供了低價、高價的產品,測試下來,購買意向分明是低價佔80%,高價20%。後來,廠商又把那款中檔的拿出來,再重新測試之後,購買意向就變成了低價50%,中價40%,高價10%。


對於A組消費者,增加了一檔高檔產品的選項,事實上加大了消費者的選擇難度,所以近90%的消費者堅持原來的選擇。


對於B組消費者,增加了一檔中檔產品的選項後,減輕了消費者的選擇難度,所以近40%的消費者改變了原來的選擇。


我們總是希望有更豐富的選擇,於是上帝說,要有淘寶,可面對淘寶無窮無盡的商品時,我們又想,還是讓選擇更簡單一點吧。


這就是選擇恐懼症的真相:喜歡有選擇的感覺,但逃避真正的選擇。


這也是星巴克明明提供了小、中、大三款產品,卻硬叫成「中、大、特大」的原因。它知道消費者用選擇「中杯」來「逃避選擇」,但喜歡擁有「大杯」的「選擇感」。

5、解決選擇恐懼症的第一招:小事憑感受,大事靠理性

選擇恐懼症是人的天性。


人有兩種思考方式,一種是理性的、邏輯的思考,另一種是本能的、下意識的思考。前者是學習的結果,而後者才是老祖宗遺傳下來的天性。比如,我們的祖先遇到了猛獸,他會先選擇一下往哪裡逃嗎?當然不會,撥腿就跑。


人有逃避選擇的傾向,下面兩種情況下尤其如此:


一種是被激發了恐懼、痛苦、享樂、炫耀等原始慾望後。


營銷學說,營銷就是讓大眾屈從慾望、放棄選擇,而每一種商品,都必然對應著人的一種慾望——「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這未必是壞事,如果生活中每一件事都要精心選擇,我們會進入另一種失去理性的狀態——「決策疲勞」。


我在《貧窮,對你的思維方式造成了多大的影響?》中說,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在我們做出了太多選擇之後,大腦就進入缺氧狀態,我們的本能就讓我們屈從於慾望。


以消費決策為例。比如婚前採購,你們要在短短几個月做出大量消費決策,大到裝修、酒店、鑽戒、蜜月旅行,小到婚紗、喜糖、請柬……


幸福的人們啊,你感覺到了嗎,結婚不是因為你們相愛,而是商家們要賣給你們商品:請選擇XXX吧,一定要幸福哦。


如果你覺得我要勸你們理性消費,NONONO,我才不會這麼大煞風景呢?我的建議是乘你理性尚存之時,把大宗消費先解決了,然後,你們就可以逃避選擇,盡情地沉浸在商家創造的各種幸福幻覺之中,讓你的慾望本能作主吧。


好吧,現在的問題很清楚了,解決選擇恐懼症的第一招——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精力放在那些最重要、影響深遠的事情上。那麼在這類事情上,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


這就是對付「選擇恐懼症」的第二種方法:「跳出心理錨」。


下面,就到了用這個方法揭曉開頭問題的答案時間了。

6、解決選擇恐懼症的第二招:跳出心理錨」

好吧,答案是:大醫院……是不對的!應該是小醫院出現60%以上男寶寶出生概率的天數更多。


設想一下,如果小醫院每天出生的寶寶不是20個,而是1個,那麼男寶寶的比例要麼是100%,要麼是0%。一年下來,出現60%以上男寶寶出生比例的天數差不多是50%,而大醫院出生比例更平均些,當然不會有這麼高。


這就是統計學上的一條規律:樣本數越少,越可能出現極端現象。


對於沒有統計學知識的人而言,這道題有一個干擾因素,就是男寶寶50%的總佔比,這個因素影響了我們對小樣本偏差程度的判斷,心理學上稱之為「錨定效應」。


這裡,我用了一個極端的例子——只生一個寶寶的醫院——強迫大家跳出「心理錨」,正確的答案自然水落出。


7

你看中了兩件衣服,一件款式好但顏色不是自己的菜,一件款式一般但顏色自己喜歡。啥辦?


此時,你就陷入了雙重「心理錨」,用款式好的「錨定」顏色好,再用顏色好的「錨定」款式好,變成了餓死在兩堆草之間「布里丹驢子」。如果不想再選一個折衷款,最終你的辦法只有跳出其中的一個「錨定」。


再以「沉沒成本」為例(這個概念對我們的影響可以參考《貧窮,對你的思維方式造成了多大的影響?》),我們的決策往往受到了已投入的那部分的影響。想要跳出這個「錨定」,我們應該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們還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嗎?


當我們股票被套牢,考慮要不要割肉出局時,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我沒有持有這隻股票,我現在會買進嗎?」如果答案是「否」,請立即斬倉出局,買進入你現在看好的股票。


如果項目進行到一半,發現遇到了沒有預見的困難,問自己一個相同的問題:「如果當初預見到這個因素,我還會投入此項目嗎?」如果「是」,請堅持投入。


解決選擇恐懼症的第二招——跳出「心理錨」的方法很多,如果大家感興趣,我會專門寫一篇具體講講。


另外還有一類叫「老婆老媽掉進水裡先救哪一個」的兩難選擇,這就不是跳出「錨定效應」的問題了,我稱之為「上帝的選擇」。

8、解決選擇恐懼症的第三招:選擇之後的堅持,比選擇更重要

有一類選擇,我們永遠無法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對是錯,比如:


應該在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應該留在北上廣還是回家鄉?

應該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還是賺錢的職業?


這類的選擇就像知乎上的很多問題,只是一種思維訓練,答案無對錯,思考最重要。


這一類選擇還有一個難點是時間的不可逆。時間無法回頭,選擇無法重來,這是對我們的保護,讓我們不要在「上帝的選擇」上浪費太多的時間,還不如想一想我們如何在北上廣生存,想一想家鄉有哪些「北上廣」的生存資源。


我們那麼在乎選擇,有時不過是幻想著自己在選擇之後,能少一些努力,多一些坐享其成。


所以,解決選擇恐懼症的第三招——與其努力「做出正確的選擇」,不如努力去「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這才是選擇的藝術。


首發「人神共奮」微信公眾號,每周兩篇原創,顛覆你對職場有看法

近期熱文


這裡沒有「雙11購物清單」,只有一個「坑」


天了嚕!性格隨和的員工薪酬更低?怎麼破?


我們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平庸的?


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選擇恐懼症。曾看到一個總結,人生最浪費時間的三件事情:regret, hesitate and judge。居然每一件都和選擇相關,regret是選擇後的後悔,hesitate是選擇中的糾結,judge是選擇前的誤判。因此只要能夠克服或者抑制選擇恐懼症,生活就會輕鬆和暢快很多,減少hesitate帶來的痛苦。

而我曾經也是一個深度的選擇恐懼症患者,後來得到極大治癒而大幅提高生活質量。其實就兩服藥:第一服,改變公式;第二服,消滅option。

第一服,改變公式
選擇恐懼症,某種程度是因為擔心失去更好的(可類比FOMO,Fear Of Missing Out)。從經濟理論上講,這種擔心和保留是理性的,因為選擇的核心是擁有option,將option的經濟價值最大化的方式就是在最後時刻行權或者賣掉option,而不是提前行使option。所以人都不願意提前做出選擇而消滅option,從而出現選擇恐懼症。

但後來發現照搬金融option公式到生活中,會出現誤差。因為金融option和生活option存在兩大不同點。

首先,持有金融option期間,理性人不會有正常人糾結的掙扎;處理金融option之後,理性人不會有正常人後悔的苦楚。因此生活option的持有是帶成本的,而金融option沒有。

其次,金融option對應的標的物,價值會隨著時間發生變化,持有時間越長會有更大變數的可能;而生活option對應的標的物,價值基本不會變化,持有時間越長帶來的收益只是希望掌握更充分的信息做更合理的判斷。但往往在這期間內並不會得到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來幫助判斷,況且人類好多時候是先做決定再找理由,許多事情想一秒和想一年,結果是差不多的。Malcolm Gladwell寫過一本叫做《Blink》的書,大家可以參考。

因此,如果評價體系是ROI(投資回報率)的話,持有option,在生活中較之在金融世界中,收益變小而成本變大。所以在方案A/B/C/...之間差異不大的情況下,寧肯犧牲option帶來的時間和不確定性的價值,提前做決策。

舉例如下。好多人在點菜或者選餐館的問題上糾結良久,其實我一般就是瞎蒙一個方案,無論怎麼樣都不吃虧,如果好吃下次再來,如果不好吃,探索出一個坑,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兒。犯不著在小事兒浪費腦細胞和犧牲良辰美景甚至影響到愉快的對話。

第二服,消滅option
雖然糾正了上述的評價公式,明白儘早做決策的優勢。但作為感性的人,常常還是會難免糾結,因此就需要靠暴力出手——消滅option。在做決策後,迅速製造不能悔改的束縛(法律上或者面子上),讓整個人生從糾結中徹底解脫而變得簡潔簡單,不用在幾個方案中反覆思考以及選擇之後仍然吃著碗里看著鍋里得不斷後悔。

舉例如下。拿到兩個等量學校的Offer,比如Stanford vs. Harvard。基本常識是這兩個學校都差不多,至於什麼文化性格匹配我覺得都是二級層面的問題或者做了決定再找理由,根本不用多理。毫不猶豫選擇Stanford(選Harvard的人,我也不會粉轉黑)或者扔硬幣隨機選,然後趕緊簽約以及通知自己的親朋好友讓自己不能悔改(這樣在法律上和社交關係上就產生了不能悔改的束縛),接著訂張機票該去哪裡玩就去哪裡玩兒,懷著對未來的憧憬,接下來的旅遊肯定暢快無比。即使Harvard利誘把獎學金翻好幾倍或者找Nobel Laureate來做說客,雖然我可能會動心,但是已經和Stanford簽了,所以不能改而不能糾結,罵一句Welcome To Finland,繼續接著玩。但是,我真心見過這樣的人,在兩個Offer之間糾結數月,最後扭扭捏捏去了一個A學校或者公司之後,還對B念念不忘糾結好幾年的人。

再舉一個例子。即使剛和老婆(這裡換成老闆也行)吵完架,跪主板到膝蓋紅腫,只要覺得還能過下去(除非連續一周堅定地認為,分了好)。出門遇到美女或者初戀(這裡可以換成獵頭或對手),也是一樣表明身份然後秀恩愛或者秀待遇,膝蓋那只是換姿勢造成的。不要留下任何一個活口或者給自己產生option的機會。否則生活將會異常複雜……

總結
自從吃下這兩服藥,選擇恐懼症治癒了很多,人生頓時輕鬆和簡單了許多。

...更多文章請到數據冰山 - 知乎專欄
...更多回答請看何明科的主頁


5步讓你更加高效選擇

選擇本身並不痛苦,痛苦的是選擇意味著選擇了一個你就必須放棄另一個。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出選擇

一、認清自己

一定要認清自己,梳理好自己的目標

明確了目標,然後針對性地進行選擇。

當你不知道該往哪走的時候,問問自己為什麼出發。

建議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梳理自己的目標

喜愛做什麼?——個人愛好

能夠做什麼?——職業能力

適合做什麼?——個人特質

最看重什麼?——職業價值觀

人崗是否匹配?——勝任特徵

要知道,你如果不是「拼爹」一族,那麼,建議結合現實,找到目前最適合發展的道路,個人認為,當下的發展,職級最為重要,你上升了一個台階,視野會大幅提升。

這個時代,很少有人會一輩子只做一份工作,我們要做的,是結合我們的理想不斷去充實自己,讓自己變成一個超級個體,最終找到我們熱愛並適合的方向。前一天寫過一篇文章《七年就是一輩子--現實與理想》,會有這方面更詳盡的介紹,你可以在微信公眾號【非一線城市讀書乾貨】中回復理想 即可看到

二、區分重要決定與一般決定

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決策並不需要花大量時間去擔心和分析,因為並不是每一個決定都非常重要。人生很長,可關鍵的決定就那麼幾個。

如何來區分關鍵決定和其他決定呢?

根據四象限法則,將選擇的事物分成四塊

緊急重要

重要不緊急

緊急不重要

不緊急不重要

緊急重要:沒辦法,必須選擇,我們要做的是,讓自己提升,做的緊急重要的選擇越來越少,越來越高級,具體見下一步

重要不緊急:平時要多做這方面的事,培養好自己的業餘愛好,要多做半衰期長的事,比如看書,健身,學習一門你認為重要的技能,這些好的習慣對自己的影響周期會很長,讓你受益,會讓緊急重要的事情越來越少,讓你的選擇更多,讓你掌控自己的生活。

緊急不重要:平時養成好習慣,據說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常年穿灰色T恤,就是因為他不願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面對「每天早上起來穿什麼」這樣的問題,他認為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他花心思去考慮。

不緊急不重要:做了這個選擇,會對你今天,今年,甚至說10年後有影響么,如果沒有,或者影響很少。請記住一點:在這方面儘快做出決定,把你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重要的決定中去。

三、斷舍離

事實上,有一些選擇是好的,但並不代表更多選擇就會更好。

尤其是,你糾結的原因,不是被選項不夠好,而僅僅是因為你不能決定放棄哪一個的時候。

過多的選擇只會給決策增加不必要的麻煩。

消費者對於有限選擇的購買決定更滿意。

原因有三點:

1.更多的選擇意味著我們需要更多的信息來評估這些選擇

2.選擇數量越多,我們對結果的期望就越高

3.選擇越多,我們越容易產生後悔的心理

為什麼那些名人和富豪們很難維持一段感情。答案就是:選項太多,你會為了尋找更「好」的人把生活變的複雜。

如果你的選擇項過多,儘快梳理成只剩2-3個,很多讓你猶豫不決的東西,往往也是自己不需要的東西。

四、選擇的三種方法

(一)信息收集

任何的決策,信息收集都是第一步。當信息逐漸浮出水面,答案自然會浮現。10——10——10法則

如果你做出來這個決定,那麼10分鐘以後,你會是什麼感受?有什麼收穫?

如果你做出來這個決定,那麼10個月以後,你會是什麼感受?有什麼收穫?

如果你做出來這個決定,那麼10年以後,你會是什麼感受?有什麼收穫?

把這三個狀態都用心體會一下,然後最好用筆寫或者畫出來,你自然會有答案。10分鐘以後主要是情緒的反應;10個月以後,這個決策帶來的收益基本出現;而10年以後,這個決策給你的生命帶來的影響也出現了。

(二)好壞清單

1.拿出一張白紙,在頂端寫上你要做的2~3個選擇。然後把紙張對摺,在上面一段寫上做這個選擇的優點,在下面寫上這個選擇的缺點。

2.必須在每個格子里至少填三條內容,每條不少於50字。這有助於你全面地思考。

3.對比好壞清單,找出你覺得優點最多的一個、缺點最少的一個。

(三)51%的效率

韓國圍棋高手石佛李昌鎬,16歲奪得世界冠軍,下期的最大特點,很少有妙手,每步期只追求51%的效率。

第一:一般圍棋有200-300手,每手51%,累積後會讓你穩操勝券

第二:妙手很好,但人追求致命一擊時,正是自己最不冷靜的時候,成功不免沾沾自喜,下一步最容易一腳踩空。全力之後,必有鬆懈;大名之後,必有大暗。

51%,每次都穩穩噹噹,日拱一卒,最後准贏。曾國藩打仗時的「結硬寨,打呆仗」就是這個道理

選擇困難時,建議先選擇一個低風險有進步的,在實踐中去做,你未必就會失去那個高風險高回報的選擇

五、證明選擇

時間無法回頭,選擇無法重來。

我們那麼在乎選擇,有時不過是幻想著自己在選擇之後,能少一些努力,多一些坐享其成。

與其努力「做出正確的選擇」,不如努力去「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這才是選擇的藝術。

在微信公眾號【非一線城市讀書乾貨】中回復:高效成長,送給希望提升自己的你:讀書方法+高效學習方法+時間管理方法】均為本人整理 回復:讀書群,進入我的讀書群,大家一起讀書,交流學習心得


選擇,是一項生存技能,不但要選,還要選的好。

不選,是最糟的,但隨便選,也沒有好多少。最近在裝房子,面臨選擇太多,就開始考慮有沒有方法,在面對未知時,可以做出較優的決定。

選擇有兩種,長效的和短效的,選專業,買房子,這類是長效的,值得仔細考量;點菜,看電影,是短效的,選好選壞,其效果也只能持續幾小時,花過長時間考慮,反而浪費。不過,以下提到的方法,可以先用在短效選擇上,練好了,遇到長效的也不亂了。

了解選項。材料,生物,計算機,都是二十一世紀的朝陽產業,報哪個好呢?先了解了解,各自學的什麼,專業課有什麼,畢業做什麼,不要只悶著頭刷題,想著別人幫你做選擇,自己的事,要自己做研究,汽車廠,藥廠,還是鵝廠,差別大了。

理解自己。小時候的晚上,有時會覺得很憂傷,卻不明所以。後來幾經試驗,大概理解自己了。昏暗的天花板,會讓我鬱悶,昏黃的燈泡吊在半空中,天花板朦朦朧朧,影影綽綽,我就有點難過。所以,裝房子的時候,一律白天花板,吸頂燈。吊燈,水晶燈,再千姿百態,都不考慮。

主動靈活。有的選項,很難了解,就要想想辦法。幾百種顏色,不知道選哪種刷牆,又想像不出來效果,模擬軟體也不好用。就在樓里一層一層的走,路過一家,門開著,瞄一眼,看看別人家牆的顏色,體會體會。果然,有些顏色是不能碰的。逛完幾棟樓,心裡也有了數。

拿到了offer,不知道公司加不加班,到了7pm,讓老婆去公司看看,門鎖了,燈也關了,就簽了。

這都是因地制宜的小聰明,但可以幫你做出正確的選擇。

設定時限。限定了時間,就限定了選擇的成本。兩個小時的電影,花一下午看影評,預告,還不知道看哪個,這就是折磨自己了。短效的選擇,時限要更短;長效的選擇,可以多給些時間,但到了時限,就要做出選擇。有了時限,才有機會讀懂內心,在硬幣落下的那一刻,已經知道要選什麼。

反思選擇。人往往會重複錯誤,不好吃的菜,下次還會點;遇人不淑,下次還會遇人不淑。不反思選擇,就會習慣選擇。反思本身,是進步,是下一次更好的選擇的基礎。選錯不是失敗,重複選錯才是。

不用後悔。如果做到以上幾條,你的選擇,已是當時境況下的最好選擇,即使不完美,也無需後悔,盡人事,即可安天命。反思選擇,了解自己,在未來就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


很多人選擇恐懼,是因為他們極其清醒甚至誇張地意識到選錯的危險性,但對如何正確選擇卻毫無章法。就好像明白水會淹死人(也不是所有水都會淹死人,其實。。),但對如何學習在水中漂浮一無所知,因此當務之急是,學習如何做出選擇,就想學習在水中漂浮一樣:學習規律和章法,並在「淺池子」里多多練習。


想要做出明智的選擇,首要的就是,清楚自己需要什麼。這一點往往是選擇恐懼的人不擅長的。他們經常面對選擇的時候感到這個也好,那個也不錯,或者這個有這個的問題,那個也有那個的缺陷,總沒有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但世界上哪兒有萬無一失的完美選項呢,我們只要選擇適合自己當前目標的即可


但讓人抓狂的經常是,選擇恐懼的人不了解自己的需要,對自己此時此刻最需要什麼,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感到迷惑,或者迷糊。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需要,知道如何取悅自己,小到穿衣吃飯,大到尋找人生伴侶,職業目標。這樣才能順暢選擇。


在了解了自己的需要後,要為自己的選擇提供一個可參照的標準,訂立最重要的優先順序,訂立幾條牢不可破的安全底線,一般不會選錯的太離譜。


比如,想買一件衣服,。最看重這件衣服的那些方面,1、2、3排個序,比如自己最看重的是性價比、用途(職業裝而非休閑裝),舒適感,最不能接受的點是某些顏色。選擇前確定最看重的東西,以及自己可接受的底線。觸到底線直接pass,在底線以上的,按優先順序排序,選擇優先順序分數最高的選項。


原則是這個原則,但對選擇有恐懼的人來講,光有原則不夠,還得練習。從小事開始練習。選擇恐懼的人擔心失敗,擔心後悔。但多選幾次就會明白,選錯了也沒啥大不了,誰都有後悔的時候,有跌進溝里的時候,此時不必糾結和矯情,總結經驗下次接著選就是了。不斷地試錯,也是認識自己需要的過程。獨立做決策,就像摸著石頭過河,誰都有點惴惴,做多了就皮實了。


先從小事練習,積累經驗。小事練好了,找到規律了,可以嘗試做大點的決策。其實這個過程在小時候就發生了,如果家長給孩子試錯和總結經驗的機會和體驗,允許孩子走彎路,孩子就會積累經驗,長大了也能獨立自主地做出靠譜的選擇。要是小時候做選擇大多由家長包辦,很少自己蹣跚學步,那很遺憾,你長大了估計確實容易不敢做選擇。


不過沒關係,想要練習,從來都不算晚。實在太迷糊太糾結了,可以找心理諮詢師聊聊,諮詢師會啟發你逐步認識自我的真實需要,練習上述試錯過程,補上小時候沒有完成的那一課。


有人對於兩件同款襯衫具體該選哪個顏色、晚飯到底吃哪家這類小事兒面前也會遲疑——這尼瑪說的不就是我么_(:3」∠)_

看了下高票答案里諸多的心理分析,港真我還還蠻震驚的,原來自己這點碎碎念的毛病都能扯上這麼多心理學問題啊?

如果說我有「選擇恐懼症」,那麼作為病患家屬的我先生每次在外面吃飯前都能給我至少20分鐘戳大眾點評,畢竟一頓飯是不是完美對於吃貨來說非常非常重要。

但是如果說時間緊張,比如昨天晚上,按照計劃我們只有15分鐘時間吃晚飯,於是我直接去超市挑了一盒還算好看的蛋糕窩在MUJI的展示沙發上吃飽喝足——所以,大家看我也能有非常果斷的時候,反倒是我先生很擔心的一再表示「你這樣吃行么?要不要我們改變一下計劃?」(因為他知道我吃不好的時候容易暴走)


所以,所謂的「選擇恐懼症」,不過是你有充足的時間糾結罷了。

無數次看到50% OFF的折扣碼還有10分鐘失效的時候(即5折大促僅剩10分鐘截止),那些喜歡糾結襯衣顏色的,喜歡糾結唇膏顏色的,統統都不糾結了——實在喜歡的話兩個都包起來拿走。

唯一比較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因為自己「選擇恐懼症」耽誤別人的時間。

比如說和別人拼單的時候,庫存緊張或者優惠碼臨近過期,挑來揀去就特別不好(所以我基本上從來都不和別人拼單);又比如說臨近火車汽車發出前,拉著同行的同伴挑來揀去導致錯過火車或者飛機,沒被暴打一頓的都是真愛。

其他的情況下,「選擇恐懼症」也就是咱們自嘲的樂子,千萬別真把自己當病人。


但是我們需要搞清楚的一點是,目前高票答案里教你怎麼選擇的心理學教程或者其他什麼方法論都無法幫你解決的問題是:

1. 你的選擇困難是因為你認為你承受不了選錯的後果;

2. 你的選擇困難是因為你對於手頭所有的選項都不滿意;

在這兩種情況下又怎麼可能做到又快又愉快的「選擇」?!

對於以上的狀況深有體會,所以題主的恐慌,我的確是非常理解。

受母上大人強大的遺傳基因影響,曾經我也是一個重度的「選擇恐懼症」患者,既認為凡事糾結來去毫無意義,又實在控制不住思前想後的毛病,直到後來花了60塊錢治好了。

曾經團購火的那段時間,我花了60塊錢在聚划算跟團了一條裙子到手後發現質量太差,但是當時叫快遞退貨並不方便而且退貨費又不便宜(在北京淘寶衣服的痛),後來就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時間退貨,那條裙子一直像抹布一樣堆在柜子里提醒著我購買它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但是奇怪的是一周兩周過去,三五個月過去,我每次打開柜子看到它的時候竟然越來越釋然了——這個決定錯的再離譜,也不過就是60塊錢的事情,60塊錢的錯誤,我犯的起啊。


我年幼時,有一對長輩夫婦素來勤儉,有次丈夫從一元店買回了一個金屬桿的馬桶刷,妻子便開始數落道家裡的塑料桿的馬桶刷並未用壞,為何要買新的?

爐子上正小火煨著雞湯,丈夫便回答說:「我就是看上這個金屬桿結實,要不咱把刷頭換成勺子,等下舀雞湯喝?」

妻子語塞,然後一家人爆笑不止——即便舊的沒壞,買新的也不過是個一時興起的選擇,就算這個選擇錯了,橫豎也就1塊錢。

問我怎麼知道「別人家」的這種事情的,母上大人總教育我說,家醜不可外揚_(:3」∠)_


在母上大人眼裡,「浪費」是一件極為可恥的事情——正因為如此,每一個選擇才務必需要特別慎重。母上大人買一件衣服往往糾結許久,從裡到外細細查驗,有時候買回家發現不滿意,再糾結數日是否需要退貨/換貨——如此從小耳濡目染倒是練就了我一雙「火眼金睛」,女孩子們一起逛街,挑的東西一定要「請」我「過目」才行;後來終於如願做了設計這個行當,從「像素眼」中更加獲益良多,感謝母上大人!

而說到衣服這件事情,學校更是過分,從小學到高中的校服,雖然每次訂購前都正兒八經的組織測量尺寸,但是每次到手的校服都不像是自己的,像是我座位後面的後面的後面的後面的那個經常找我抄作業的混小子的尺寸,混小子的校服呢?像是他後面的後面的後面的後面的教室最後一排的傻大個的尺寸——可惜的是我從未長到校服希望我能長到的尺寸——學校定製的校服怕發育期的孩子長得太快而總是做大好幾個尺碼,如此這般既想選擇「現在」,又想選擇「未來」的「萬全之舉」,到頭來就是鬆鬆垮垮難看的丑哭的好幾年,直到現在仍是鬆鬆垮垮的年末清掃的罩衣之用。


相對而言,我爹雖然勤儉,但是態度卻洒脫許多,當然不僅限於馬桶刷一件事情。

我爹早年常年在沿海城市出差,每隔大半年回家帶的是整筐整筐的鮮荔枝開心果,最時髦的小裙子,幾盒幾盒的德芙士力架,還有周圍家庭里見都沒見過的松下VCD機——是的,在我的小學同學們抱著麥連歌詞都對不上的時候,本公舉表示家裡的隨便玩,然而本公舉不屑於玩。

我半大不小的時候,我爹回憶起那段時光,總會告訴我:「人最舒服的時候是口袋裡有點閑錢的時候,想買什麼買什麼。」

然而當時我懂個P,我喜歡我爹回來給我帶回的一切,但我卻從來都不知道花錢會有什麼樂趣。


多年之後的我慢慢明白了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人生中有些東西註定是要浪費的,比如時間和金錢。

而有時候人生的樂趣並不在於是不是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而在於,即便做的選擇不是最正確的,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比如我爹當年從深圳把我見所未見的士力架買回來,甜的卻只有薄薄一層的巧克力,帶鹹味兒的太妃糖裡面裹著一點都不稀奇的花生,當時的感覺就是這什麼鬼,還不如換一盒德芙給我多好(╯‵□′)╯︵┻━┻

若干年之後,士力架正式登上內陸的電視廣告,我才知道它並非我當初認為的那麼low逼,然而我仍然對它無愛——可是每當我在超市貨架上看到它,或者看著我先生嚼的津津有味的時候,我總能在腦海里描繪出20年前的我爹,在深圳的貨架上看到和德芙放在一起的士力架,差不多的包裝,差不多的價格,沒有細想就拿了一盒——感覺和德芙差不多的東西,家裡的吃貨閨女肯定會喜歡。


很多人都說,人一生的努力都是為了人生擁有更好的選擇。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持續的努力,無非是為了即使沒做出最好的選擇,我們也差不到哪裡去。

正如同很多答案里也提到的,其實哪裡有什麼所謂「最好的選擇」——比如說為了離家近一些選中的工作,可能沒幹兩個月公司就搬家了;比如說為了男女比例懸殊大而選中的專業,結果四年畢業的時候還是沒有男朋友_(:3」∠)_


我奶奶自稱「信佛」,酷愛算命,把家裡兒孫的生辰八字挨個算了一遍,誰算出來的「命好」,便對誰格外偏愛,其餘的皆是不同程度的冷漠無視。這裡順便吐槽一句,她算命的方法也是「命最好」的二叔教的。

可巧的是孫輩里「命最好」的又是二叔家的閨女,我堂姐——所以我自小不得爺爺奶奶所喜,雖不在意,但作為一個孩子,多少略有介意。

帶我稍微長大一些,我爹很鄭重的告訴我:

所謂『命好』的人,就是選擇都能『選到最好』的人,不但此時此刻選的對,而且多年之後回頭看看仍然是極其正確的選擇。

可是命運的變化從來就沒有準數,一般人哪裡都能『選到最好』?做有錢人好,有錢人被打倒;當知識分子體面,知識分子被批鬥;成國企員工穩定,國企員工下崗;大家都等著單位分房子不買房,忽然單位不分房了,商品房房價猛漲;

生而為人能做的,最多就是拼了命的,讓自己即便沒有『選到最好』,也差不到哪裡去。


即使沒選到最好,也差不到哪裡去的選擇,比如:

我是去讀北大呢,還是去讀清華呢?

面霜是用LAMER呢,還是用La Prairie?

是要回應寧澤濤的表白呢,還是張繼科的?

好難選,但是好在,無論怎麼選都差不到哪裡去,如果你高考分數夠高,口袋裡鈔票夠多,實力夠強魅力夠大


所以,回到這個問題的最初,所謂的「選擇困難症」並不是真正的負擔。

真正的負擔是——一個小小的選擇錯誤都承擔不起;亦或是沒有什麼好的選擇可以選,選來選去都不會滿意。

早年為了一件襯衣的顏色挑來揀去,無非是擔心錢花出去,買到手上的並非最適合自己的顏色,但是說不定另一個顏色更不合適;為了一頓飯去哪家吃挑來揀去,無非是擔心菜式不夠好,性價比不夠高,可能另一家吃得更好還能少花些錢,但是事實如何也並不清楚。

有些在讀大學的小朋友海淘挑一雙鞋,從價格、到品牌、到款式、到顏色、到尺碼、到從哪家買,糾結個一兩天,好不容易選出的最喜歡的款式又斷貨了,於是很難過的問我說不知道自己為啥這麼糾結。

其實我讀大學那會兒姑娘們淘寶更糾結,同款裡面挑最便宜的,還非得旺旺找賣家討價還價壓下去幾塊錢才滿意——話說那個可以旺旺還價,而且同款的衣服基本都是一個廠家進貨的年代應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但是你必須要記住並且相信,此刻的糾結並不會一直延續。

現在回想起那段時光,覺得懊惱的絕非是哪些三五十塊從款式到面料都不堪入目的衣服,真正覺得懊惱的其實是——我以為那一刻的糾結會是永遠——於是我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去試圖找到一個「最優選擇」,而不知道當時手頭的選擇無論哪一個都沒有多好,我明明曾經有很多的時間可以讓它們每一個都變得足夠好,好到我閉著眼睛選一個,都不會差。


而如果你問我,此刻,如果手頭並沒有足夠好的選擇該怎麼辦?豈能人人都有夠高的考分,夠多的鈔票,夠強的實力和夠大的魅力?

那麼其實也好,如果手上並沒有幾個怎麼選都不會差的選擇,那手上肯定有一個怎麼選都沒法更差的選擇

比如說一無所長和選擇努力;比如說容貌一般和選擇化妝;比如說腰上贅肉和選擇健身——勇敢一點,就算失敗,又能差到哪裡去呢?


我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為了幾塊錢在旺旺上跟人討價還價的少女,不因為我現在可以買回一條60塊錢的裙子到手卻不喜歡而將它束之高閣,而是因為:

20歲的時候在僅有的亂七八糟的選擇里拼了命的想要挑出所謂「最好的選擇」,沮喪的時候誤以為這就是永遠;

現在終於發現,人生總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如果手頭僅有的都不滿意,那就想辦法把他們換成更好的選擇。


去年底家裡裝修,最在乎的床,在「喜歡的買不起」和「買得起的不喜歡」之間糾結了數個小時候之後,以「喜歡的買不起」的價格的1/4為到手價,海淘了Simmons Beauty Rest床墊和Serta電動床架,現在窩在床墊里看電視的趕腳真是幸福到爆棚_(:3」∠)_

而雖然選擇努力的原因是「想要做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即使了不起的事事情沒有做成,我也能在這一路上收穫很多有趣的故事,閑來和大家分享。


喜歡的話,就果斷一點不要糾結選擇點個贊咯 (?????)??


首先明確的一點是:維持現狀本身就是一個決定。


你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來維持現狀——主動和被動。


選擇恐懼症有三種原因:

1、害怕改變


2、滿足現狀


3、懶惰


做直接的改變方法就是認識到不做決定的遺憾可能會更多,考慮好不採取行動的代價,我通常指注重於變化相關聯的風險。如果你能注意到無所作為的風險,那麼就不太可能會陷入不做決定的狀況。


在很多情況下,一個「輸在運氣上」的人其實只是因為他做出了一些錯誤的選擇:輟學、因為決定自己不會上癮而吸毒、做一些愚蠢的投資、無法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最多只能保持原有的水平、一拖再拖而錯過了巨大的商機、認為酒後駕車也沒什麼問題······我們做決定時——不管決定是大是小——都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掉以輕心,就等於把自己的未來交給了命運


我們常常說的運氣其實就是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抉擇。運氣的很大一部分就是正確的決定。明確一點:在大多數情況下,你生活的質量取決於你決策的質量。


好消息是,你可以提高自己的決策技能。儘管這些決策技能是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關鍵,但我們大多數人都基本沒有接受過任何關於如何決策的正規訓練。僅僅通過經驗來做決定是不夠的。你所要了解的、可以提高你決策效率的知識都已經提煉成《做出好決定:理性掌控工作與生活》這本短小易讀的書了。


作者斯蒂芬·P·羅賓斯,為我們列出了理性決策的六個標準步驟

1、識別和確定問題

2、確認決策標準

3、評估標準

4、制定備選方案

5、評估每一個備選方案

6、選擇得分最高的方案


書里用選擇大學的案例,為我們詮釋了理性決策的過程,如果我們在高考報志願的時候能夠看到《做出好決定:理性掌控工作與生活》里這個案例,可能就不會報怨自己的專業不是自己的方向。當你面臨重大、會改變你命運的事件之時,為了理性決策,花費事件和心思是非常重要的。書里有大量的自測題,大家不妨好好做題,看看自己的決策水平。


造成麻煩的,並不是我們不知道的事,而是我們所知道的事並非我們所想的那樣。——J·比靈斯

在判斷和決策中,沒有任何問題會比過度自信更為普遍和更具災難性。


即使是在正確的道路上,如果只是坐在那裡,你也會被超越。——W·羅傑斯


第8章的測試結果,你的拖延症嚴重嗎?你可以按照書里的練習,克服這個不好的傾向。


研究表明,高情商的人應對問題的技巧卓越,處理生活中的抑鬱和壓力的能力也較強。耐心不會一直都有用,但不耐煩是永遠不會有用的。我們缺乏耐心和長遠目光的一個原因就是:未來的好處離我們越遠,我們就越不珍惜它。


奧斯卡·王爾德說我們的夢想必須足夠宏大,這樣,在追尋的過程中,她才不會消失。


在追尋夢想的時候,不妨給自己找個偶像,我的偶像一直是庄鑒韜,我一直提醒自己,要寫的像他一樣好,像他一樣生活。這讓我做所有決策都會提醒自己這是不是離我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


另外一方面評估決策帶來的利潤同時,還有注意你要付出的代價。在股票市場上有「想要的多,止損都深。」決策前最重要的不是說你要得到多少錢,而是看看代價是不是你能承受的。我基於偏見的認知,我們選擇性的認識和詮釋事件,並把這種詮釋稱為現實。《做出好決定:理性掌控工作與生活》給我們的解決方法是決策時不妨換位思考,考慮一個局外人是如何看待這一事情的。


你無法控制結果,你只能控制促成那些結果的過程。我們中很多人忽略了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即我們所做出的決定會塑造我們的生活。你是誰、你成為誰(或已經成為了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的決定。很多名人的成功並不是只靠運氣,吸煙者更容易死於肺癌,同樣那些經常存錢的人在老了之後比那些不存錢的人富有也不是偶然。正如老話所說,跑得最快的人不一定贏得比賽,最強壯的人也並不一定會贏得戰鬥。提高決策水平就是提高你贏取生活中比賽和戰鬥的概率。


多掙錢


拋硬幣。如果出了結果以後你還想再拋一次,那麼你就該知道答案了。


選擇恐懼是因為我們把一個「選擇」看得遠超出它本身的重要性和價值了。

先分享一下我的故事吧。

從小我的夢想就是做一名老師,每每碰到別人問及我對未來的想法,做老師一定是我毫不猶豫給出的答案。於是,從小時候把家裡的牆當作黑板寫寫畫畫,到作為學生代表在課堂上為同學們講課,再到小心翼翼投出第一份英語助教實習的申請,每一次都好像離夢想又近了一步。

高中畢業後,在父母的支持下,我選擇了出國讀書,計劃著學成歸來後成為一名英語老師。然而,滿懷期待地來到美國,見完導師後卻被潑了一盆冷水,導師告訴我我們學校本科是沒有英語教育專業的,也就是說我必須重新選擇專業,原本的學習計劃一下被打亂了。

糾結之後,我決定選擇自己同樣喜歡的心理學專業。四年的學習經歷讓我學到了很多,也越來越喜歡自己所選的專業。於是,我決定在畢業時申請心理學博士項目,等到博士畢業後便可以去大學做心理學老師,完成自己做老師的心愿,想想一切都是很美好。

然而,生活有時總是與願望相悖。由於心理學博士項目錄取率非常低,我沒有被任何一個自己喜歡的博士項目錄取。沒有博士學位也就意味著很難進入大學任教。我一邊驚訝於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一邊失落又無奈。最終,根據自己的興趣,我決定去一個研究生項目學習心理諮詢

學習的過程辛苦也快樂,但我依然無法擺脫糾結,一年之後即將從研究生項目畢業,是繼續做心理諮詢,還是不忘初心,去做一名英語老師,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未來看起來是那麼的迷茫,那麼的遙不可及。如果做老師,我不捨得就這麼放下學了5年的心理知識,可是如果堅持做心理諮詢師,也不忍心就這麼放棄了最初的為之奮鬥了很久的夢想。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和過去的每一個決定,讓我陷入了現在的糾結。

其實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糾結的原因都是大同小異的——

歷史終結錯覺理論

總是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那是什麼造成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呢?Daniel Gilbert 和Timothy Wilson (link is external)提出了歷史終結錯覺理論(end of history illusion)。關於這個理論,研究者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調查了19000人的性格特徵,價值觀及個人喜好,並且讓大家估算在過去的十年中自己改變了多少以及在將來的十年中自己會改變多少。有意思的結果是人們都報告自己在在過去十年中有了巨大的改變,而對於將來十年,大家都認為自己並不會有很大改變。

而事實是,在後面的十年中,不論是人們偏好的音樂風格還是喜歡的電影甚至價值觀其實都會有很大改變。因為未來的未知,我們總會覺得現在什麼樣,將來就會什麼樣,好像歷史就終結於現在,從而低估了可能發生的改變,於是,過了一段時間後再去看之前曾經做過的選擇,總會覺得有些不那麼如意,因為生活的變化總是遠超我們的想像。

對於這樣的邏輯,我是感同身受的。當我在小時候夢想成為一名英語老師時,內心已經給將來畫好了輪廓,好好學習,考上大學,讀英語專業,然後應聘成為一名英語老師。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簡單。可是,我所做的一切規劃都是基於當時的生活、興趣和價值觀。

我沒有想到,將來會有機會去國外留學,沒有想到學校的本科沒有英語專業,沒有想到自己也會慢慢愛上心理學和心理諮詢,也沒有想到心理學博士的申請會那麼激烈,太多太多的意想不到打破了我原有的計劃,每一次深思熟慮的決定都趕不上變化的速度,於是,這樣的理想與現實的落差讓我有了失控感,也讓我更糾結於對於將來的選擇。

糾結時產生的衝突

人們在面臨選擇時有時總會猶豫不決,糾結不定,也就是出現了所謂的動機衝突。動機衝突是指一個人在活動中,有一個或者一個以上的想要達到的目標,當處於相互矛盾的狀態時,便會覺得難以取捨。心理學家勒溫按照趨避行為,將動機衝突分為了四大基本類型:雙趨衝突、雙避衝突、趨避衝突和多重趨避衝突。

雙趨衝突是指當兩個目標對個體同時具有吸引力,但是由於條件、環境限制,個體只能選擇其一時,出現的矛盾心理。

雙避衝突是指個體對兩個目標都持否定態度,都不願意選擇,但又必須選其一時的矛盾心理。

趨避衝突是指個體對同一目標既想接近又想逃避的兩種矛盾動機引起的心理。

多重趨避衝突是指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目標,但每個目標都有利有弊,分別具有吸引和排斥兩個方面的作用時,使人難以抉擇的心態。

而我經歷的是雙趨衝突。對於我來說,做一名英語老師,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是我想要的。而堅持自己學了5年的心理專業,做心理諮詢師也是我想要的。但是在選擇主要職業時,又只能選擇其一,這樣的心理衝突讓我陷入了糾結和迷茫。

為什麼在選擇的時候會產生害怕的情緒?

為什麼每一次碰到做決定,特別是有關人生選擇的決定,總是會覺得壓力滿滿呢?總是會怕自己做出了將來會後悔的決定?那又是什麼導致了我們這樣的心理呢?心理學家費斯廷格提出了認知不協調理論(cognitive dissonance theory)。費斯廷格認為,人們總是在努力消除自己內心的矛盾,以使自己的內心平靜和諧,但一旦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時,不協調的認知關係便會帶來心理不適,而且此時,相比那些和自己預期一樣的協調的事件,人們會對這種不協調的關係更為印象深刻。也就是說,當我們能很好的適應生活中的變化,曾經的決定也沒有帶來太多困擾時,我們會傾向於忽略這些決定。而一旦曾經做出的決定讓自己後悔,我們會對這些經歷和感覺記憶猶為深刻,同時這些經歷也會讓我們害怕做出更多的決定。

而對於我來說,雖然之前也做了很多讓自己滿意的決定,但是內心記住的卻更多的是那些不太滿意的決定帶來的結果,比如說選專業時的疏忽,以及申請博士項目時高估了錄取率,那些不是那麼完美的決定讓我時刻繃緊著神經,糾結,害怕會做出將來發現還是不完美的決定。這也是阻止我果斷做出決定的原因之一。

人生總是要往前走,這個選擇的坎兒我也不得不邁過去,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些也許能派上用場的方法。

心理武器

#1 用數字權衡利弊

在心理學家Clara E. Hill的Helping Skills Facilitating Exploration, Insight and Action(促進探索、理解和行動的自助技巧)一書中,作者給我們提供了一個相對有效的做決定的方法,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第一步,首先列出所有的選項;

第二步,列出不多於10個在你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你的價值觀(比如說旅遊,空閑時間,金錢…);

第三步,從1到10給你列出的每一個重要事物的重要性打分,1為不重要,10為很重要;

第四步,根據你對每個可選項的傾向程度,從-3到+3 (-3,-2,-1,0,1,2,3)打分;

第五步,將第三步和第四步的數值分別相乘,再將每一個選項下的分相加,此時數值較大的便是你內心更傾向的選擇

#2 接受並且喜歡你自己

我們也許不完美,也許不理性,也許會糾結到睡不著,也許犯過很多很多錯誤,但,那又怎樣?這就是我們呀,所有的一切都不應該阻礙我們接受自己呀。不論你是否對於曾經的決定後悔還是欣喜,我們都要謝謝曾經那個自己勇敢地做出的決定。即便計劃趕不上變化,即便決定不那麼完美,可這不就是生活嘛,有所失去,但總會有所得。

只有當我們接受了自己的懊悔或是快樂,接受了自己的所有想法,我們才能更好的理解自己想要什麼,才能明白做錯了什麼,才能為了將來做出更合適的決定。就像是電影蝴蝶效應里的男主角,即使有能力不斷地倒回過去修改自己的選擇,但總還是會有意料之外的變化,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珍惜現在,毫無顧慮地接受並且喜歡不完美的自己,然後為了自己勇敢地做出選擇。

#3 開新的腦洞

生活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我們有時總是限制著自己要在多重選擇中選其一,可也許,我們可以換一種思路。不再糾結於某一個選擇,我們其實可以多方嘗試,先去了解,嘗試自己喜歡的領域,在有了足夠的體驗之後,再與自己的喜好相比較,看看到底哪一個才是自己喜歡的。

在上面我的事例中,我一直糾結於做心理諮詢師與做英語老師要選其一,可是當我們跳出來看,其實,這兩者並不矛盾。做老師的同時也可以兼職做心理諮詢師。這樣既能運用到自己的專業知識,也能滿足做老師的夢想。也許在足夠了解兩個行業以後,我也會更清晰的明白到底哪一個更符合我的想法,我願意付出,投入更多,到那時,做決定將會變得更自然更簡單。

本文首發於:究竟是命運的安排,還是我們真的「選擇」了某種人生?|來認識下「歷史終結錯覺理論」

將心理學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歡迎關注我們:安慰記心理小店 - 知乎】

黃色的林子里有兩條路

很遺憾我無法同時選擇兩者

身在旅途的我久久站立

對著其中一條極目眺望

直到它蜿蜒拐進遠處的樹叢

許多許多年以後

林子里有兩條路

我選擇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條

它改變了我的一生

——羅伯特 弗羅斯特


題主看這裡看這裡,他們廢話太多,術語太多,我這答案包你滿意,可以解決這個的問題。
在我有限的生涯里無窮的興趣愛好里,有兩件事我認為我研究的還不錯,一個是炒股,一是打德州撲克。知乎在這兩個問題下答案其實基本上就我講的最清楚了。
其實這兩個東西,是有一個共同點,都是選擇的藝術。
對買股票來說,就是買和賣和持有三個選擇。對德州撲克來說,就是call / fold/all in的選擇,玩股票和玩德州,歸根到底都是在分析在什麼時間點,在什麼情況下該做什麼選擇,都是需要克服選擇困難的。
為什麼人在小的選擇的時候也會面臨困難?因為表面上看起來簡單的選擇包含了無數的信息量在裡面,即使是買一件衣服也一樣。
我在德州撲克桌上,曾經是被人說過有選擇恐懼症的。那是我第一次打100-100的局裡的時候,當時全部身家只有一萬多。對不了解德州撲克的人我要解釋下,100-100的局可能一手牌就可能輸贏上萬了。當時我打德州撲克只有一個月不到,機緣巧合被迫去打100-100局,看到這的陣仗真是嚇壞了!我已經看了非常多的理論書,各種策略和戰術已經非常充分了,可是實戰中完全沒辦法快速的下決定,手上拿著牌又緊張又迷茫,壓力巨大,每一個行動都要想了又想,可是實際上,這想又是沒有意義的,後來同桌的其他人就對帶我去我的牌友說,你這個朋友是不是有選擇恐懼症啊。
實際上我並沒有什麼選擇恐懼症,但是對我當時來說,有兩個條件造成了我選擇困難:1 100-100的局對當時的我來說輸贏太大了,任何一手牌的輸贏對我太重要了。 2,我打牌的時間太短了,太不熟練了,對任何一手牌會造成的結果我都心裡沒底,面對未知心裡太恐慌了。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任何一個選擇,只要滿足這兩點,就會對選擇造成困難。1選擇的結果對選擇者很重要2選擇者處在信息儲備不足的狀態,不知道選擇後會產生什麼結果。

選擇衣服會有選擇困難的,肯定是滿足這麼兩條,1,錢有限,買高檔衣服只能在有限的選擇里選,而選擇什麼衣服對他很重要2 很少自己買衣服,不熟練,不知道自己適合穿什麼。
我就不相信有人買抹布面對玲琅滿目各種顏色的抹布時會有選擇恐懼症。

我看了上面的答案,其實有的寫的道理不錯,但是說的太高大上了,克服選擇恐懼的方法也很簡單,只有一句話: 盡量在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選擇。
但是生活有時候就是這麼殘酷,很多時候會逼你在超出自己能力的範圍的問題做選擇。不過這沒什麼,對自己有信心的人管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選擇叫鍛煉,在能力範圍內的選擇叫訓練,給自己多點信心,抱著開放的心態嘗試任何事,就不怕選擇困難了。


試想一下下面的情景。

想開個公眾號,刷遍了朋友圈、知乎、百度……乾貨都快看眼花了,word上還是沒打幾個字。

想學PS,看到n個G的資源如獲至寶,趕緊下載下來,聽課聽得都快噁心了,連一張完整的圖都沒P好。

接觸一個新領域,瘋狂的查詢乾貨,論壇、Q群、知乎、在行都刷了個遍,還是連一個基本的行業概況都憋不出來。

然後我們就迷茫了,焦慮了,為了改善這種狀態,只能更費力地去找乾貨,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工作卻還是沒什麼進展。

不要自責,因為你不是一個人。

信息爆炸時代,學到了很多乾貨,但卻不知道怎麼下手,本質上,和看著琳琅滿目的衣服,不知道該買哪件是一樣的。

可供選擇的的可能性太多,選擇了一個就等於放棄了其他的,機會成本太高。

例如:

學一門技術:這有一個月從入門到精通,那有7天掌握,有沒有3天就能成大神的啊?

應屆生選公司:選大公司,待遇好環境好,還有品牌背書,將來跳槽也容易。那萬一小公司以後上市了呢?哪怕1%的期權都絕對財務自由了。

我們知道的信息越多,越發現信息是無盡的,而我們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無法找到最佳路徑,這種不確定感,使我們陷入了焦慮。

為了緩解焦慮,我們只能尋找更多的線索,就像一個停不下來的螺旋,為了尋找最優解,不斷尋求新的信息,最終陷入了被過多信息纏繞,不知何者才是最佳選擇的災難性狀態。

心理學對這種現象有一個專有名詞:決策癱瘓。

在「信息洪流」的衝擊下,大腦的決策系統幾近崩塌,腦袋裡一團亂麻,焦慮與挫敗感牢牢地佔據著心境。

大到選專業、選工作、找對象;小到選餐廳、選書;決策癱瘓像病毒一樣,總是糾纏著我們。

我們該怎麼做呢?

1 找到最本質的問題,解決它

《教父》有一句話讓我記憶至今:花半秒鐘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是截然不同的命運。

工作後經常需要做ppt,剛上班的時候,總是喜歡找各種酷炫的模版,當時覺得:閃瞎眼的高逼格效果才能證明我的審美。

後來工作時間長了,越是重要的會議,PPT的頁數越少,頁面越簡潔明了。因為越高層的人,時間和精力越寶貴,他們只想快點知道結果和關鍵,花哨的長篇大論,只會讓他們覺得你流於表面,肚子里沒什麼東西,還愛顯擺。

所謂的二八法則,也是讓你找到最重要,最能影響結果的20%的部分,然後把80%的精力投進去,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於本質原因有一個誤區,那就是我們看到的往往不是事實真相。

比如,有的人的目標是每天至少寫1000字,經常是腦袋裡一片空白,還硬逼著自己坐到電腦前,每天弄得痛苦不已,寫了一個月還沒什麼效果。

寫作的本質是輸出,需要源源不斷的供給,否則靈感的河床早晚會幹涸。

覺得沒什麼可寫的,本質上還是輸入太少,原本的水位就太淺;更應該做的是多讀書、多思考多觀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再動筆。

找到本質原因的方法我推薦2個,5why分析法和RCA(根本原因分析)法,這2個方法都是對目前的問題向上深究,不斷的追問為什麼,直到不能再發問為止,幫助你避開主觀因素,從邏輯關係順藤摸瓜,直至找出根本原因。

舉一個5why分析法的例子吧。

豐田汽車公司前副社長大野耐一曾用這個方法來找出停機的真正原因。

問題一:為什麼機器停了?

答案一:因為機器超載,保險絲燒斷了。

問題二:為什麼機器會超載?

答案二:因為軸承的潤滑不足。

問題三:為什麼軸承會潤滑不足?

答案三:因為潤滑泵失靈了。

問題四:為什麼潤滑泵會失靈?

答案四:因為它的輪軸耗損了。

問題五:為什麼潤滑泵的輪軸會耗損?

答案五:因為雜質跑到裡面去了。

經過連續五次不停地問「為什麼」,才找到問題的真正原因和解決的方法,在潤滑泵上加裝濾網。

找到本質原因,問題就算解決了一半,起碼你能看到盡頭的燈塔,不用再摸黑前行了。

2 把多個問題分解,一個一個的解決

感到無從下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問題太多了,不知道從何做起。

作家拖稿大多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結構還可以調整一下、詞語還可以斟酌一下,議論部分還應該嚴密點……直到截稿的那一天,無奈的交上去。

不管你是不是處女座,多多少少都希望事物盡量完美,對邊邊角角也不想放棄,這使得我們再一次被凌亂包圍。

這種情況下,我推薦MECE法,全稱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意思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

這個方法來自麥肯錫女諮詢顧問巴巴拉·明托的名作《金字塔原理》

具體方法就是把一個任務分解為若干個相互獨立的小任務,再依次解決。這種條理性的處理方式不僅更高效,還能讓你不斷產生成就感,直到你解決最後的問題。

還是舉個例子吧,例如,不知道原因的頭痛。

每完成一個任務,你的焦慮感都會少幾分,信心又能多幾分,換個角度說,這也是一個把反饋周期縮短的方法。
注意,一次只要解決一個問題就行。

剛開始寫作時,我也是一篇文章會斟酌好久,試圖把想練的都練到了。後來偶然的機會,與一個大v深聊,對方直接建議我:不要貪心,一篇文章解決一個問題,結構、風格、語句……第二篇文章再練習另一個問題。

這就像運動員打比賽的時候,會針對薄弱的環節,一個一個的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專註於一個問題,你更容易全身心的投入,達到最高效的心流狀態。

覺得有用的話不妨點個贊再走唄!

主業運營,業餘自媒體的帝都運營喵,每周更新不加一點水的乾貨,喜歡電影、音樂、動漫的萌妹子一隻,歡迎同行及同好來撩!


一句話讓你克服「選擇恐懼症」!

哲學家布里丹養了一頭小毛驢,他每天要向附近的農民買一堆草料來喂。

這天,送草的農民出於對哲學家的景仰,額外多送了一堆草料放在旁邊。這下子,毛驢站在兩堆數量、質量和與它的距離完全相等的乾草之間,可為難壞了。

它雖然享有充分的選擇自由,但由於兩堆乾草價值相等,客觀上無法分辨優劣,於是它左看看,右瞅瞅,始終無法分清究竟選擇哪一堆好。

於是,這頭可憐的毛驢就這樣站在原地,一會兒考慮數量,一會兒考慮質量,一會兒分析顏色,一會兒分析新鮮度,猶猶豫豫,來來回回,在無所適從中活活地餓死了。

事實上,在這種情況下,毛驢是不會餓死的,

餓死的往往的是哲學家。

因為人比毛驢更聰明,

人的大腦比毛驢的更發達,思維比毛驢的更發達,考慮的總是比毛驢考慮的要多得多。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餓死的往往是人。

人比毛驢更聰明,結果人卻餓死了,豈不悲哉?

聰明人比莽漢考慮得更多,結果聰明人混的還不如莽漢,豈不難過?

這就涉及到一個有關決策的重要技巧:

面對相差無幾的選擇,隨便選一個就可以!

所謂「相差無幾」的選擇,就是這兩個選擇的價值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也可能是略有差距,但差距並不太大,但你一時之間又無法分辨孰優孰劣。

那你還要花費時間去比較嗎?

不用了!隨便選一個!

這才是最優策略!

花費時間去比較?時間不是錢啊?精力不是錢啊?心情不是錢啊?

難道時間是免費的嗎?難道精力是憑空來的嗎?難道大好心情是值得被破壞嗎?

既然相差無幾,隨便選一個就可以了!

因為「考慮」、「比較」本身也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

要付出時間、精力,要付出心力,還可能破壞舒適、安逸的好心情。

何苦呢?

一定要把「考慮」、「比較」的代價考慮進去,

一定要把時間、精力、心力、對心情的影響,這些因素考慮進去。

什麼叫決策?這才叫決策。

什麼叫利益判斷?這才叫利益判斷。

再說一遍:

面對相差無幾的選擇,隨便選一個就可以啦!

本文完。

————————————————————————

知乎專欄: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有些技巧,只被少數人掌握,從未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新浪微博:秘傳心理學 Sina Visitor System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公眾號「秘傳哲學」

秘傳哲學、心理學,為你解讀世界的元規則


推薦閱讀:

怎樣表達愛一個人的喜悅?有哪些名句?
殘疾人面對自己的殘疾會有怎樣的心態生活?
我們應該一直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嗎,是否需要所謂無意義沒營養的事情來調劑?
被別人捆綁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TAG:生活 | 心理學 | 選擇恐懼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