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了解藝術家,就無法欣賞其作品嗎?
答案麼,當然是可以的唄……
可我們都知道問題不在「可以」還是「不可以」。此類爭論的背後,大家真正想爭的是:沒有智力參與的、純粹出於本能的審美行爲,是否足夠?圍繞藝術、藝術品、藝術家去做更多的知識準備,亦即讓更多的理性思維參與進來,是否對審美有幫助?野生的看客和用學識、經驗來增強的知性(取其本意)觀衆,是否存在高低之分?
答案也很顯然,審美當然不是個非此即彼的簡單行爲,它就是有不同層次/程度/性質的。
人們總是喜歡唸叨的美麗故事:一個沒有任何知識、經驗準備的普通人,在人生第一次看到莫迪里阿尼畫作那一刻,不知怎地,熱淚盈眶了。沒錯,這種故事是有的,甚至是很多的——因爲藝術品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有觸發生理反應的美感。但這只是審美行爲的「其中一種」。
作爲一個人,你的審美行爲完全可以止步於此,你可以不去知道更多,就好比你可以只用 iPhone 打電話、發簡訊。這沒有什麼錯。但你也可以不滿足於這些,去做功課,去瞭解更多直觀以外的東西。經過這些準備,再回過頭來看藝術品,你會發現你能看到更多,更重要的是,能寫/說出更多,能知道自己在想什麼——你會理解自己爲什麼熱淚盈眶。我們很難明確地下判斷,這種審美行爲是不是就比那些只使用感性本能的人更高級。但容我冒昧說一句,這種做法更對得起藝術家和自己。通過學習、體會,個人的審美直覺絕對是可以提升和改善的。不要因爲看到某些僞文藝青年誇誇其談、面目可憎,就否認這種理性行爲的意義。
一個事要怎麼做,全憑你打算走多遠。我對我自己的要求是,如果對什麼東西感興趣,我希望儘我所能,走到最遠。因爲我有強烈的好奇心,我看到這個叫莫迪里阿尼的人把臉畫那麼長,還不給畫眼睛,我真想知道這人在想什麼。接下來的事情是很自然的。
有的人不這麼想,這不關我的事,但如果這人要反過來對我說:你太糾結了,喜歡就好啊。那我只好下跪磕頭請他 fuck off 了。需要是因為要回到彼時彼地,切實的認識作品與作者。
不需要是因為,審美行為是不同行為人在各自的現象世界中展開的行為,是充滿個人性的體驗。
每個事務都有兩面性,矛盾卻統一。
不會,有時候反而不瞭解藝術家生平會更好,可以不帶先驗性判斷的來欣賞作品。藝術欣賞是非常個人化和直覺化的行為。所謂「吃雞蛋不需要知道每隻生蛋的雞」 :D
先送給各位一句我大學老師的教導:欣賞書法的要點就是忘記文字本身,而去觀察線條和空間,體會疏密節奏變化中的美感,以求「意與古會」。
這就是書法的全部。書法作品的好賴,與內容是打油詩或者唐詩沒關係,與錯別字沒關係,與誰寫的沒關係,與用左手還是右手還是嘴叼著哪怕是用腳丫子寫沒關係,與筆毛是狼毫還是屌毛也沒關係。作品好賴全都在紙本上,真正會品味書法的欣賞者,不需要知道那麼多外圍信息。
同理,懂電影的人,不需要了解演員的八卦,導演的為人,不需要知道電影得過什麼獎。他只需要品味鏡頭和敘事。
對於繪畫、雕塑來說。直觀的視覺享受正是藝術感染力的獨特之處,也是藝術之美區別於文學,區別於音樂,或區別於其他任何形式審美載體的本質屬性。畫首先是畫面,靠它的畫面之美而存在,如果必須藉助「註解」來「翻譯」審美,那麼視覺就淪為附庸,要麼是審美者的無能,要麼是藝術家的失敗。
為欣賞作品做的準備功課,主要在兩方面。
一是史學信息,比如作品的文學內涵,作者生平、所處時代其他藝術家、作品的面貌、思想潮浪等。
二是美學訓練,或者說審美能力的訓練。
史學信息會對審美有幫助,但某種程度上說是對審美的干擾,或者說,摻雜了太多註解的審美已經不是單純的視覺審美,而是一種綜合的類似於戲劇的體驗。這時候繪畫本身退化為一種觸發物,而不再是審美對象本身。說好聽了叫超越繪畫本身,說難聽了是對審美的背叛。
美學上的審美訓練。目的在於從透視、構圖、用光、用色、解剖、技法、風格等角度對作品做理性分析。但用腦審所的並非是「美」,而是一種意識形態層面的「認同感」,這種動腦不動心的審美,某種程度上說是對藝術的曲解和褻瀆。
以上這些訓練,目的都是引導你進入那個「品味」的狀態,一旦感受到美感,就不需要再記著它們了。
我認為作品一旦完成,就從藝術家那裡「分娩」,具備獨立的「藝格」。成熟的作品就像成熟的人一樣,可以獨自面對她的觀眾,無需其「生作者」充當其「監護人」,亦無須任何「代言」和「解讀」。當然,解讀有時候可以幫助你進入真正的「審美」狀態,讓你知道從哪個角度去欣賞當下的作品。
所以,了解或不了解背景的審美,可以說是審美的不同層次,雖然都盯著同一幅畫,所審的卻並不是同一個美。但我依然堅持認為,任何視覺之外的審美訓練,都不是必須的。一般情況下,我們是先被藝術作品打動,然後才有興趣去了解藝術家。
如果一個藝術家的作品需要觀賞者先了解背景才去品讀,那這藝術真難到家了。
分人分作品。
當代藝術裡邊有很多需要知道藝術家的脈絡、他關心什麼、他所在的社會語境是怎樣的。不然你可能都不知道這是藝術。
不知道是誰畫的當然無法欣賞了!
萬一是名家畫的我說畫的不好,這不丟人了嗎?如果是小人物畫的,那當然是怎麼看怎麼不好了。不了解作者就盲目評價藝術是很容易丟人的。
同樣一幅作品署名梵高和孫毓波,評價是截然相反的兩套詞,這就是藝術,這就是這個趨炎附勢的行業。作品做出來以後,就屬於觀眾了...
一
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誰寫的啊?
——未知。
二
——是誰創作的啊?作者創作時有什麼背景?創作意圖是什麼?
——未知。
人教版小學課文六年級上冊: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伯牙游於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於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鍾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像猶吾心也。吾於何逃聲哉?」
鍾子期在聽到俞伯牙的琴聲之前可不認識那個人
欣賞作品很大程度是從作品中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與情緒吧,雖然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還是會有最靠譜的哪一個。
所以,了解了藝術家的生平,就可以很大程度上知道某個藝術家某個時間段的狀況,然後根據此以及比如繪畫作品中色彩、線條的比例變化就可以比較靠譜的推斷出藝術家的思想以及情緒了。梵高作品的情感表達分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7226b0100mt7b.html
我覺得藝術作品有創造者的自我投射在裡面,了解創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解作品。但是這個並不是絕對的。我覺得好的作品擁有多方面,譬如一千個因為讀者而不同的哈姆雷特,這個時候作品跟欣賞者的關係比作品跟創造者的關係要緊密。
當然不是。不過八卦乃快樂之源的道理相信你一定有體會吧~
作品做出來以後,就屬於觀眾了... +1
藝術是開放性文本,了解藝術家固然有助於了解創作背景、作品主題,但是不管我們看到什麼,看到的都是自己,對作品的感悟和共鳴源於內心情感的投射。了解增長的是知識,而對美的欣賞能力和情感的表達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兩者不衝突。我義大利的《藝術與建築史》教授授課時講一幅作品通常故意隱去畫家名字,他認為對作品的理解不應該depend對藝術家的興趣。我們可能不知道Kirchner是誰,但我們可以分析出Kirchner某幅作品中的表現主義元素。
貢布里希說:其實沒有藝術,只是藝術家的所作所為
這涉及到闡釋和過度闡釋的問題,這個問題如果往深了探討會十分複雜,非常困難,樓上說的直覺最重要,不要考慮藝術家的存在,對於這樣的觀點不能說不對,因為藝術家在批評的過程中,也會成為文本的一部分。
如果你指的是大眾可以理解的藝術,例如一首歌曲,一幅寫生畫之類的,我認為「我斷然不需要非常了解母雞才能知道一個雞蛋的品質好壞的」,如果你指的是畢加索一類的晦澀的作品,這就好比是大家難以接觸的鴕鳥蛋、企鵝蛋一類的,常人是難以評論太多的了。
額,我來廢話兩句。。宋徽宗是個亡國的昏君,可是他的瘦金體寫得很絕,如果你真的同時了解他的人和他的字,是不是反倒會驚詫不已呢?!
看到很多答案是否定的..但我認為,要更深入欣賞作品,最好是了解藝術家的生平和作品的創作背景.
如果你不了解梵高的生平,就感受不了鮮暖的著色反襯出社會的蒼白.
哪怕你不了解貝多芬但聽其交響樂都會覺得好聽,但如果你了解創作背景後,會更深刻.
推薦閱讀:
※哪部小說的開頭堪稱神來之筆?
※為什麼華語音樂缺少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傳唱、膾炙人口的流行音樂?藝術如何商業化,以及如何輸出到海外?
※香水的香味有高低之分嗎?
※《海上鋼琴師》中,參加宴會的嘉賓們的服飾風格是什麼?
※弘一法師的藝術成就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