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明知道一件事很重要(比如下星期要考試了,必須要複習了)可還是不能落實到行動上?
事情往往很重要,我知道必須在乎它,但行動上又好像不在乎的樣子
看到有人說這是自制力不行,我不同意這個觀點。
如果只說自制力不行,就有了新的問題,「為什麼說他自制力不行?」。
恐怕我們能得到的回答是:「因為他做事總是往後拖」。
這時新的問題出現了,「為什麼他做事總是往後拖?」
這個問題的回答恐怕是:「因為他自制力不行」。
這時,新的問題出現了:」為什麼說他自制力不行?「
…………
這時一個死循環,永遠跳不出來的。
這種回答方式好像叫做「循環論」,因為「自制力不行」和「做事喜歡往後拖」這兩個短句是同一個事實的兩種不同陳述,而不是一個事實的原因和結果。
我認為,現在最接近這個問題真正的原因的解釋,來自於心理學的被叫做Behavior Analysis的分支。
但據我所知,現在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還沒出現。
BA里有一種理論叫做discounting(中文裡面可能有「打折」的意思,這裡也許可以翻譯為「減損」)。這種理論認為,人在面對選擇眼前的利益還是將來的利益時,即使兩個利益的實際大小相同,人們往往會選擇眼前的利益。只有在將來的利益非常大的情況下才會選擇將來。
比方說,有人給你錢,有兩種方法讓你選擇:
- 現在給你100元。
- 一星期以後給你10元。
估計這種情況下所有人都選擇1。(現在利益大將來利益小)
那麼換一種情況:
- 現在給你100元。
- 一個星期後給你200元。(將來利益略大於現在利益)
這種情況下,也許會有人選擇2的。
再換一種情況:
- 現在給你100元。
- 一個星期後給你10000萬元。
估計大多數人都會選擇2的。(將來利益大過現在利益很多)
獲利是如此,損失也是如此。比方說,你要賠給人家錢,也有兩種方式讓你選擇:- 現在陪100元。
- 一星期以後陪10元。
估計這種情況下所有人都選擇2。
- 現在陪100元。
- 一個星期後陪100元。
這種情況下,也許會有人選擇2的。
再換一種情況:
- 現在陪100元。
- 一個星期後陪10000萬元。
估計沒有人會選擇2的。
上述選擇題,如果把一個星期改為一小時,或是一天,一年,十年,相信人們做出的選擇會有所不同。
這種現象說明,選擇現在獲得或損失利益還是將來獲得或損失利益,是受需要等待的時間長短以及現在與將來價值之間的差來決定的。
放在學習的例子裡面:- 現在複習,損失玩的時間。
- 現在不複習,將來考試成績回不理想。
這時,就要看「現在玩」對你的利益大還是「將來考試成績理想」對你的利益大了,或者看"現在不玩"損失大還是"將來考試成績不理想"損失大了。當然這裡說的利益與損失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寫的很長很羅嗦,希望大家不要看得不耐煩。最後還要再說一遍:所謂的「拖延症」用上述理論可以解釋,但遺憾的是現在還沒有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的切實有效的方法。
因為你不能通過考試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不夠大或者你意識不到這種代價。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實則解釋起來極為複雜的問題,請耐心地往下看便好。
要想弄清它,我們不妨先從幾個簡單的問題下手:
問題一:題干中所說的行為,本質上是一種怎樣的行為?達成的條件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理解行為學中,強化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的兩個基本概念,強化(reinforcement),和強化時制(schedule of reinforcement)。
首先,強化指的是:當某種行為會帶來一種好的結果,這種行為就會被增強,或者說,該行為出現的頻率就會增加。
然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行為強化往往不是隨機出現的;相反,它往往具備有一定的規律性。舉個例子,工作這種行為,每月都會定期發工資,那麼這種強化就是定時的,即便你做的再多,若是不到特定的時間你還是得不到;換個例子,如打籃球這種行為,平均每投幾次籃就能命中一次,那麼這種強化是定比的,做的次數越多得到的就越多。
我們管上述的這些定時或定比的規律,叫做強化時制。而最常見的幾種時制,無非是下面幾類:
- FI 固定時距(fixed-interval):每隔一段時間強化一次。
- VI 不定時距(variable-interval):平均每隔一段時間強化一次。
- FR固定比例(fixed-ratio):每幾次行為強化一次。
- VR不定比例(variable-ratio):平均每幾次行為強化一次。
圖1.1 不同強化時制下行為頻率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圖
從這張行為示意圖不難看出,同樣的行為,甚至同樣數量的強化,在不同的強化時制下,強化出來的結果卻是天差地別,有的頻率緩慢穩定,有的先緩後急,有的動動停停,有的直線飆升……
所以,我們平常的很多的行為,拖延也好,衝動消費也好,抑或是運動,乃至理財,看似這些行為的方式和頻率差別很大,其實,都是不同的強化時制所強化出的結果(不妨想想,它們各自是四種里的那一類?)。
而這裡所說的,複習考試的拖延行為,很明顯是屬於FI 固定時距,因為已知考試的時間是固定不變的,無論你考前做多少複習行為,你也只有到考試後能獲得強化物(也就是一個不錯的成績)。因此,從①的示意圖中,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你的複習行為明顯分為兩個階段:階段a,距離考試日期還很遠的時候,複習行為出現的頻率是極低的,而且增長緩慢;階段b,然而臨近考試的時候,複習行為就會突然飆升,直到考試完畢,獲得強化物之後,又立即回到階段a。
你的複習行為並沒有平均分布在距離考試的這一個星期時間內,而是都聚集在了臨考前最後的時間段,這種所謂拖延的行為模式,在此看來,並非任何病症,只是不過簡單的強化時制所帶來的直接效果,任何正常人乃至動物,在這種強化時制之下,都會表現出同樣的結果。
至此,我們已經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知道了「複習總等到臨考前」的本質這是一種強化時制下的必然結果,以及它發生的條件是FI 固定時距。
至於這種現象發生的機制則要複雜的多。為了探究它發生機制,我們不妨再來看下一個問題:
題干中的行為是非理性的么?如果不是,如何解釋?
其實題干所述的行為中,最令人費解的地方,莫過於一個行為和認知上的矛盾:明明知道複習對於考出好成績很重要,為什麼考前一周的時候不去做而是拖著。
所以你會認為,人這時候的行為可能是非理性的,因此才會產生這種矛盾心理(複習重要,所以不選擇複習)。
請別急下定論,順著思路繼續往下推:假設現在不是考前一周,而是已經到了考前一天,這時你會發現,你已經拖無可拖,只能乖乖去複習了。
所以你會認為,人又變回理性的了,因為這時候你的認知和行為不再矛盾(複習重要,所以選擇複習)。
同樣的你,面臨同樣的選擇(複習還是不複習),難道理性與否僅僅是因為所處時間點,一周和一天的區別?
這顯然很荒謬。
又或者,是複習這種行為在考前一天的時候突然變得比考前一周的時候更重要了么?
亦非也。理論上,同樣質和量的複習行為,對於考試成績提升的效果都是完全一樣的。
那麼我們再換個思路。你可能在經濟學裡聽過成本-收益原理(cost-benefit principle)。這個原理說的是,對一個理性的人來說,究竟復不複習,誰來決定?收益和成本來決定。複習收益大於成本,當然選擇複習;反言之,複習收益小於成本,當然放棄複習。
好了,剛剛說過,同等質和量的複習行為對於考試的幫助相同,也就是說,成本不變,收益不變。那麼成本-收益原理會明確告訴你,無論是在考前一周還是在考前一天,如果你認為複習很重要,即收益大於成本,那麼你在兩個時間點都會選擇複習;反過來,如果你認為複習沒用,即成本大於收益,那麼你在兩個時間點都會選擇不複習。理由很簡單,因為成本和收益都是固定的,不隨時間變化而變化。
然而,事實是,你在時間點a(考前一周)選擇了不複習,而在時間點b(考前一天)又選擇了複習。這與成本-收益原理的預測相矛盾。
所以,非理性的種種論調,是無法解釋這種拖延現象的。
那麼什麼理論能夠解釋呢?
還是行為學。還是剛剛一直再說的那個強化理論。
這種現象,在行為學中有一個術語叫做preference reversal,可以譯為偏好逆轉。顧名思義,你在時間點a明明認為不複習更好所以選擇放棄;而到了時間點b,你又反過來覺得複習更好,所以你又重新選擇了複習——很明顯,在a和b之間的某個時間點上,你的對於複習和不複習的偏好(preference)發生了180°驚天大逆轉。
說到這,你可能會問了,我能理解什麼是偏好,也能理解什麼是偏好逆轉,然而這和剛剛說的,行為學的強化、強化時制,有什麼關聯?這裡便是重頭戲了。請看下面第三個問題:
如何只用剛剛講過的強化和強化時制,去創造出一個偏好逆轉的現象?
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還需要只到關於強化的另一個原理,叫做延遲減損(delayed discounting):同等質和量的強化,被延遲的時間越長,它們實際的強化效果就會減損的越多。
舉個例子吧。你去參加某個社區活動(行為),參與的獎勵(強化物)是一件價值100元的獎品。如果說,你能夠立即拿到這個獎品,你會覺得它值100元;如果說,你必須得等10天才能拿到,你可能就會覺得它只值80元了,因為你可能會覺得等起來會有點麻煩;再如果說,你必須要等10年才能拿到,那你可能幹脆就覺得它可有可無了,誰會沒事為了一件100元的獎品等上10年。你甚至可以再走個極端,如果讓你等待的時間無限趨近於正無窮,那麼無論這獎品本身價值有多高,它在你心目中的實際價值都會無限趨近於0。
就是這個道理。
任何所謂的收益,或者說是你行為帶來的強化,只要被延遲的時間越長,那麼它的主觀價值(subjective value,又可直接叫做discounted value,即減損後價值)減損的就越嚴重。
那麼問題來了,當人同時面對一個價值更高但延遲更長的獎勵和一個價值更低但是延遲更短的獎勵,到底應該選擇哪一個呢?答案是:在某個固定的時間點上,它們各自的減損後價值誰更高,就選誰。
但是,怎麼比較減損後價值呢,這難道不是很主觀的事么?100元的獎品,要等10天,我可以認為它只值80元,你也可以認為它只值60元,因人而異的吧?
的確。
不過幸運的是,延遲減損的減損後價值,還是可以進行計算的:它遵循雙曲線函數:,這其中V是減損後價值,A是未經減損的原始價值,D是延遲,k是減損係數。公式什麼的莫要糾結,下面這一組示意圖能夠說明一切。
圖3.1 不同獎勵的減損後價值隨時間變化曲線圖
圖3.1中,縱坐標是減損後價值,橫坐標就是時間。藍色的R1是一個價值低但延遲短的獎勵,而紅色的R2則是一個價值高但延遲長的獎勵,而藍色和紅色的曲線分別代表著兩者隨著延遲時間而減損後的價值。
通過觀察這張示意圖,可以發現以下幾點:
-
延遲時間越長,也就是越靠近橫軸的左端,價值就會減損的越多;
- 時間點T1,紅色的R2減損後價值高於藍色的R1;
-
相反,當時間推進到T2的時候,藍色的R1減損後價值反而高於紅色的R2;
根據1. 2. 3. ,得出
4. 在T1與T2之間的某處,必有時間點T』,使得R1和R2減損後價值相同,而這正是你的偏好發生逆轉的時間,因而關於偏好逆轉點T』,有結論:在T』之前,你總會選擇R2而拒絕R1;在T』之後,你總會選擇R1而拒絕R2。
如果你還是覺得難以理解,我們不妨把這些結論代入到具體情境中去看一看。
設想這麼一個情景。
現在距離考試還很遠。
有朋友問你,期末考試前的一周有啥安排么,要不要到時候去看電影?你想了想,信誓旦旦地回答道,不能去,這次期末考試很重要,要學術,不能浪,所以準備考前一周就開始認真複習。
時光飛逝。真到了考前一周,朋友再問你,一會兒要不要去看電影?結果你想了想,反正還有一整周時間早著呢。於是你沒忍住,還是跑去看了電影。
臨考前還剩下一天了。朋友又問你,一會兒要不要再去看電影?結果你果斷拒絕,看毛電影,明天就考試了,再不複習就來不及了。於是你忍痛選擇了複習。
現在回過頭來,我們用延遲減損和偏好逆轉的知識,來把這個故事重新講一遍。
圖3.2 考前一周時不同獎勵的減損後價值隨時間變化曲線圖
如圖3.2。現在你在時間點T1,距離考試還很遠。
朋友問你,期末要不要去看電影,你想了想,有兩種選擇:要麼去看電影,要麼在家複習。兩個選擇理論上都會給你帶來好處:看電影,能夠即時給你帶來樂趣;而複習,則能夠讓你在幾天後的考試中獲得好成績。很明顯,看電影的獎勵R1,價值小但延遲短;而複習的獎勵,價值高但延遲長。通過計算此時此刻R1和R2在經過減損後剩餘的價值,你的大腦告訴你,複習的價值更大,所以你信誓旦旦地說,不能去,考試更重要,所以考前一周要開始複習。
時光飛逝。現你在時間點T2,距離考試還有一周時間。朋友再問你,一會兒要不要去看電影?結果你想了想,還是一樣的兩種選擇,去看電影的R1或是在家複習的R2。通過重新計算此時此刻R1和R2的減損後價值,你的大腦告訴你,這時候是看電影的價值更大,所以你沒忍住,跑去看了電影。
那麼恭喜你,在從T1到T2的某個不經意的瞬間T』,你已經發生了偏好逆轉。有人表示質疑你的決定,你為此還特意找了個理由說,反正考試還有一周時間,早著呢,不如先看了電影再說。
圖3.3 考前一天時不同獎勵的減損後價值隨時間變化曲線圖
如圖3.3。現在臨考試還有一天了,你已經到了時間點T3。朋友又問你,一會兒要不要再去看電影?你想了想,重新計算了R1和R2此時此刻減損後價值,你的大腦告訴你,這時候毫無疑問是複習的價值更大。因此你脆拒了朋友的邀請,選擇乖乖在家複習考試。
這時候你回想起6天前決定去看電影而不是複習的經歷,你滿頭霧水,懷疑當時是不是算錯了。為此,你的大腦還特意重新檢查了從T1到T3的每一個可能的時間點T』,發現根本沒有什麼偏好逆轉(如圖3.3所示,兩個曲線並無交叉點),複習的價值一直都比看電影大。對於這樣的結果,你感到既懊悔又很無奈,只能暗自罵道,TMD一定是當時一時衝動、頭腦發熱才會去選擇看電影,還說,下次一定要理智,一定不能再出現這種情況了。
然而不料,人生總是事與願違,真到了下一次考試前一周,你又再一次重蹈覆轍。
幾次這樣下來你開始懷疑人生。
然而,當你擁有了關於延遲減損、偏好逆轉的知識之後,你就會發現,無需懷疑人生,你的這些想法都是站不住腳的。
哪裡來的「一時衝動、頭腦發熱」?,只是你不明所以,為了給自己的行為做辯護的說辭罷了。而你的大腦是不會理會你的說辭的。它一直都是很理性的,自始至終只不過在做一件事:從R1和R2中選擇減損後價值更大的一個,然後指揮你去做。而這,也完全符合經濟學上對於理性的人的做法的定義,之前同成本-收益原理的矛盾也不解自開。
所以這樣就都說的通了。
這一切的一切,只不過是兩個不同大小的強化物,在時間軸上排布發生了移動而造成的。而像移動兩個強化物在時間軸上的位置,改改它們的大小神馬的,不難的,你也做的來。
這樣以來,你已經可以了利用強化物的大小,以及時間軸上的排布方式去手動製造偏好逆轉現象了。而強化物在時間軸上的排布規律,我們又管它叫做什麼?叫做強化時制,而且是固定時距的強化時制,不是么?。
所以這樣前後的知識點就完全聯繫起來了。
問題三至此已解決。
調侃一小句,其實強化時制和延遲減損,它們之間關係其實根本不用說這麼麻煩,你看看這張對比圖你便會明白了。
圖4.1 (左) 固定時距強化時制下,行為頻率隨時間變化曲線圖
(右)延時減損中,減損後價值隨延長時間變化曲線圖
誒,是一樣的啊。
當然。
固定時距的強化時制是拖延現象的本質,而延遲減損則是拖延機制的工作原理。一外,一內,互為表裡,解釋的同一個問題,當是殊途同歸。
最後補充一問,這種拖延現象改變么?適當給予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管用么?
辦法自然是有的,雖然研究的不完善,但心理暗示什麼的,還是趁早算了吧。
為什麼?原因很簡單。
你的大腦指揮你的行為的工作方式就一種,監視每個已知的強化物和它們在時間軸上的排布,然後比較它們的減損後價值,再擇優而取之。這個過程中,任何的心理暗示,只不過是因為,你自己無非辨析大腦是依據什麼樣的原理對於你的行為進行選擇的,然而人做事嘛,總得給自己找個充分的理由,於是便有了各種自我暗示之說。
因此自我心理暗示可以千變萬化,層出不窮,然而只要你大腦的這種工作方式不曾改變,基本無濟於事。當然也不會有害。權當調整心情,充實自我罷了。說到底,人便是這樣的動物吧,總是在不斷追求對自我的認知中得到滿足。
而真正對於改變拖延行為有效的方法,一定是要多少影響到大腦的這種工作模式的。這種模式下,你的大腦倚賴的僅僅是兩個重要元素,就是那兩個開篇就介紹了的基本概念:強化和強化時制。
變兩者之其一即可。
這裡便不再多贅述了。
PS,在這問題下居然看到還有人用Delayed Discounting來解釋這個現象的,真心感到非常欣慰。
拖延症
就是一種拖延的心裡,拖延症不是心理疾病,不過很讓人頭疼。
我上次在北師大聽了個關於拖延的講座,個人總結自己拖延的原因是把被拖延的事情看的太重了,認為那件事情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自己的價值之類的(比如工作,成績),而為了避免自我否定,總會拖延,這樣心裡會有 一個台階下:我不是做不好,只是沒去做(或者時間安排不當)。我覺得要把那件事情看輕些,它只是生活的一個方面,然後隨便去做,儘力做好就行。
你若不想做,總會找到借口;你若想做,總會找到方法。
因為不在乎(比如考試)。
而一直在乎的,覺得重要的,總是會不斷的做著(比如獲取知識)。
其實潛意識你覺得自己能過,然而到底能不能過。。。。
第一,你從心底里不多認為需要你做的這件事(考試)有多大價值。就像我睡前不洗漱一樣。
第二,從環境或者制度上沒有保證你的行動,給了你不去做此事的空間。
第三,沒有獎懲。
人都喜歡做自己比較熟悉的事情,輕車熟路。現來了一件自己不喜歡或不善長或不愛好的事情,心底里有一種抵觸的思想,於是乎陷入"拖延"怪圈。
做自己喜歡的或善長的事情,相對來說容易一些。
推薦一個手機上的小軟體,pomodoro tasks。番茄工作法的原理,希望對你克服拖延症有幫助。
你心裡還有其他事情沒有完成,而且那件事情比考試還要重要,比如一些沒有如願的事情。只有把那些隱藏在自己心底的事情完成,才能跳出拖延的怪圈---比較抽象
推薦閱讀:
※看過美國電影《捉迷藏》的人戳進來?
※怕別人不高興,怕被批評,被指責,怕衝突,這種怕的心理根源是什麼?
※已經和前女友分開了,還每天看她的微博和博客,這是什麼心理?
※為什麼海明威說不幸的童年可以造就作家?
※研究生開學爸媽要送我去學校,會不會被同學和導師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