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和同時代的哪些大師有過節?為什麼?


魯迅和很多人有過節有誤會有正兒八經的文學討論。

梁實秋啊就是一位。二十歲出頭的梁實秋就開始和大他二十幾歲的魯迅打筆仗了,非常持久。

·第一階段是從1926年開始,因為早在1926年梁實秋髮表《現代中國文學之浪漫的趨勢》中以古典文學來抨擊五四新文學的時候,魯迅已經有了不滿。1927年梁實秋髮表《盧梭論女子教育》,魯迅繼而發表《盧梭與胃口》,兩人的論戰正式開始。梁實秋以莎士比亞為例宣揚永久不變的人性,一方面又強調人與人的差異,魯迅則對梁實秋的人性論進行了諷刺。「人性論」在後來成為梁實秋文學批評的一桿旗幟,也是幾乎是他文學生涯的一個固定標籤。在這個時期,他們兩人的爭論實際是維護五四文學傳統與批判五四文學之間的爭論。

·在文壇「左」轉之時,梁實秋也調整了批評策略,轉向了對「左翼」文學和現代主義文學,爭論從1929年開始進入第二階段。梁實秋的《文學是有階級性的嗎?》繼續探討是否應該描寫永久不變的人性,他依然採用了「人性論」來對抗「階級論」,而魯迅不僅駁斥了梁實秋關於人性與階級性的批評是矛盾而空虛的,還將整個新月派作為批判對象。這一階段的爭論由文學的階級性又轉而到了翻譯,兩人在「硬譯」這個問題上難解難分,延伸到了對中西語文的探討等等,論戰急劇升級,從1929年到1933年,各個方面都針鋒相對。

·第三階段可謂是白熱化,是由馮乃超在《階級社會的藝術》中給了梁實秋「資本家的走狗」這樣的稱號,梁和魯二人在「資本家的走狗」「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等等言辭中互相嘲諷。在梁實秋跟蹤批評魯迅的時候,魯迅卻很少再專文批判梁實秋了。後來魯迅去世之後,爭論也並未徹底消失。

·第四階段從1941年開始到後來梁實秋赴台,他寫了《魯迅與我》《關於魯迅》等文章,他在肯定魯迅雜感文字寫的很好的同時,認為魯迅是為了辯論而辯論,沒有文學理論,一團怒氣,到處都是消極的泄憤,個人攻訐太多,缺少作為一個文學家應該有的胸襟和心裡準備,寫了不少東西但是態度只是一個偏激。


梁魯論戰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濃重一筆,對於這場筆戰的爭論也不斷延伸,誰是誰非也隨著時代發展和語境變遷而不斷變化。

這場論戰非常明顯地反映了當時中國文壇的內部矛盾、五四新文學的內部分化。他們二人都有著愛國之心,都崇尚文學的嚴肅性,強調翻譯問題,對言論自由和思想自由的追求。但由於個人經歷、核心思想、文學觀念、審美特徵等等差異產生了諸多不同,梁實秋反對自盧梭以後的浪漫主義與現代主義,魯迅則執著於現代藝術意識。魯迅是個進化論者,而梁實秋在藝術上是個反進化論者;梁實秋推崇孔子,而在反傳統的時候魯迅是激烈批判孔子的。梁實秋一開始對於五四文學傳統的否定,而魯迅正是這一傳統的開創者與維護者

梁實秋對魯迅的批評不是全無道理的,雖然兩人的論戰影響了作為一個批評家的他對魯迅的公正評價,但是可以說他開創了海外否定魯迅思潮的新範式,例如夏志清批評魯迅立場不穩感情用事,余英時認為魯迅只有否定意見沒有建設意見等等。

具體可參考:梁實秋、魯迅,《魯迅梁實秋論戰實錄》,華齡出版社,1997年。


梁實秋、顧頡剛、徐志摩、周揚、梅蘭芳、沈從文、林語堂、陽翰笙、田漢、夏衍、高長虹、章士釗、陳源、錢玄同、胡適、周作人、廢名、梅蘭芳、楊蔭榆、李四光、成仿吾、郭沫若、施蟄存、朱光潛、邵洵美、鄒韜奮、吳宓、歐陽蘭、吳佩孚、段祺瑞、蔡元培、梁漱溟、鍾敬文、蔣夢麟、張學良、劉半農、張天翼、戴望舒、老舍、林徽因、章太炎、吳稚暉、葉聖陶、茅盾、


他自己的弟弟作人


魯迅與大部分人僅是觀點或主張不同,各執己見,頗有論戰,樹大招風,所以這樣的人太多,其中也不乏所謂「大師」之流;然而在我看來,先生一生真正與之有過極深過節,以致形如啟明長庚,永不相逢,使人思不得解、扼腕嘆息的,唯其弟周作人一人耳。極恨總出自極愛。周氏兄弟自小互敬互愛,親如一人,成人後卻陡生變故,分道揚鑣。作為後人,個中緣由我們只能猜測,但可以肯定,這都是二人心中永遠無法解開的結。


和當代的梅蘭芳。因為魯迅是個反對封建傳統的先鋒人,而梅蘭芳的京劇是封建文化的代表作,他的雜文《論照相之類》中就淺顯的表現了對梅蘭芳男扮女裝的反對,甚至憎惡。


顧頡剛,李四光,郭沫若,「四條漢子」,新月派


不要放大,爭吵歸爭吵,罵人歸罵人,還沒有到動刀的程度。熟悉魯迅性格的人大都付之一笑而已。說過節,不妨礙魯迅當教授


推薦閱讀:

那些直戳淚點的句子?
在你的閱讀過程中有看到哪些幽默的段子?
魯迅的《弟兄》想表達什麼主題?
有哪些關於「奇人」的故事?

TAG:文學 | 魯迅 | 中華民國史 |